观课心得体会5则范文

时间:2022-08-16 01:0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课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课心得体会》。

第一篇:观课心得体会

观课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课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课心得体会1

特意把苏轼的文章《记承天寺夜游》放在最后一个来观评,因为我喜欢苏轼,对执教者存在一种期待。等仔细观看完。还好,丁慎杰老师没让我失望。这节课丁老师徐徐道来,声情并茂,入情入境。让我不禁随着他来到承天寺和苏轼张怀民一起赏月,一起感叹。我认为丁老师课成功的关键是他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品读,分层次,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例如他引导学生抓住“盖”来品味苏轼的发现优美夜色的欣喜之情,教师的设计真的很自然很巧妙。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文章主旨属于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丁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娴熟地课堂驾驭能力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得流畅自然,这不是一日之功,当时他自己生活阅历、读书经验、教书智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总之,这是一节很让人享受的古文教学课例。

观课心得体会2

认真学习了《观课议课的准备》这一节的内容之后,让自己思考了很久的是其中的一项:观课议课的参与人员。

专家讲:参与人员可以有专家、领导、家长、老师、学生……,那么要精简的话,首先是简家长,其次是简领导、简专家、简学生,最后剩下观课议课的主体——教师。而这个主体中同学科(甚至同年级)老师人多共同语言多,可以参与观课议课。象我们这种小特科的教师还是渴望跨学科观课议课的。首先,我们小科教师为数少,参与的人员与课程都比较少,学习的机会就比较少了。其次,我认为共同语言多有利于深入研究,不同语言多却有利于开阔视野,取长补短,除了具体教学内容,毕竟学科间还有很多可以互相启发和借鉴的东西。其它学科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我还是都可以拿来借鉴的。所以我也真诚的希望学校不要将语、数等大学科搞成学科式教研,而把我们小科教师拒之门外。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怎么办?只要不坠青云之志,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观察、反思、改进,“人人可以为尧舜”!”同意此观点,但我会很寂寞、很无助。

观课心得体会3

今天,全市数学教师汇聚一堂,一起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独学”环节研讨课。

从今天的两节课,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亮点:

一、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尹老师课前和学生一起玩做相反的游戏,师生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真正做到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做好“高效课堂”的前奏。

二、选择恰当的阅读时机

教材既是教本,更是学本,自主学习首先应从“我能读”教材做起。尹教师从生活中的图形去掉花外衣引出数学中的三角形,让学生动手画和用自己的话说“你认为什么是三角形?”学生看着自己画的三角形试着总结,“我们概括的和书上的一样吗?”让学生在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或说的不完全正确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第一次读书。李老师让学生独立解放程,并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板演,学生的书写格式肯定是有对有错,是在学生想做却做不出或者不能判断做的是否完全正确的时候,李老师抓住这个阅读时机让学生二读课本,会解方程——这就是学生真正需要“读”。

三、精心设计练习,体会学习快乐

练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两位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形式多样,让每个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悟数学的魅力,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在编织精巧的练习过程中得到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快乐地学习数学。

听完这两节课,使我想到这样一句话: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自主起来,灵动起来吧!

观课心得体会4

今天我有幸现场聆听了莲池区中小学美术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在九位说课老师中,四号选手杨子琪老师的《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那种对教育教学的钻研、探索精神和对学生的尊重在说课中一一体现。杨老师的说课条理清晰,每一个环节都有设计的意图,让听课的老师一目了然,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合作,并对学生合作做出具体要求,利用课件、示范来一层层突破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探究性学习。杨老师的课件制作和板书设计也相当精美,给人美的享受。另外,杨老师注重细节,虽然是美术课,仍然注意语言文字使用的准确性。扎染(zārǎn)解释: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zā”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扎”在表示捆绑的意思时读音为“zā”而不是“zhā”。

当听到前卫路小学教师谷嘉旭老师的《设计迷宫》时,我觉得这节课如果谷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应该会很有意思,我都忍不住想要去研究一下上一节《设计迷宫》的课。

二中分校的吴天和老师讲的《学画速写》,在教学过程中,用胶带连接关节点,让学生观察人体动态的方法,直观生动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我曾经参加过多次招聘考试,之前的说课较为程式化,觉得说课很难讲出新意,但现在却感觉到并非如此。如果想让自己的说课内容出彩,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对学生情况非常熟悉,在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引导学生对重难点展开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说课要说出教师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的,还要说出你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外还要求说课老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活动结束后,评委闫老师做点评,强调美术说课要做到如何让人听得懂,讲清楚教师是怎么操作的,整个课堂教学要围绕着学科素养进行。她还建议老师们把教学环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精彩的地方录一小段在说课环节中进行展示。闫老师还说到美术学习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是学生学会将美术应用到生活中去。坚持自己的教学,以兴趣培养审美。短短的一个下午让我的视野豁然开朗,每一次的锻炼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经验的积累。在以生为本打造愉悦课堂的环境中,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但感受到艺术的美,还感受到老师语言的美、情感的美、教态的美、板书的美。反思我的教学,一定要教得快乐,让学生学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艺术的审美。感谢美术教研室张主任给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平台,让我开阔了眼界,学习了更多的学科知识!

观课心得体会5

今天,豫灵各校骨干教师代表9人,参加了市二小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独学”研讨会。五楼偌大的会议室里早早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师生近五百人,教研室薛艳云老师主持会议,仁杰主任、李智民老师、许红娟老师前来听课,就连张建超、雷艺芳老师也前来参加,和大家一样,都急于想知道课堂上怎样组织“独学”。

研讨会在市二小尹娜老师的《三角行认识》中拉开了序幕,在建设小学李淑娟老师的《解方程》中推向了高潮,李智民老师的精彩点评,仁杰主任的精辟见解,使我对“独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大胆让学生“独学”

今天的课已改常态,变轰轰烈烈为静静自学,大胆放手让学生“独学”。第一节课四读教材,一读课本,看自己说的对不对;二读课本,找出重点字词理解概念;三读课本,明晰三角形的特征;四读课本,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第二节课三读教材,一读课本会列方程,二读课本会解方程,三读课本理解概念,在三读中,学生经历自学体验,掌握知识。

这两节课是市二小、建设小学两个优秀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整节课以读贯穿始终,以独学为课堂主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独到、新颖,使学生在“读”教材中发现、感悟、思考。

二、教师要深入“独学”

一个不会读书的教师,决不会培养出会读书的学生。要求学生读书,教师要先读书,要求学生独学,教师先要深入的独学。教师只有会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才能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才能设计出具有层次性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问题链。

教师读书要站在更高的层次,读教育理论、教育专著,养成多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提高阅读水平,形成自学能力。

三、反思“独学”

今天,你读书了吗?今天的课堂,你组织学生独学了吗?尽管这两节课经过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尽善尽美,还是被任主任听出了破绽,“独学”时间没留够,老师的问题刚出示,三分钟、甚至一分钟不到、老师就让学生汇报。反思我们的课堂,急于完成教学环节,和学生抢时间,再加上学生阅读能力差,独学时间更短,学生的学习真正体现多少?

独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起点,独学的背后是对学、群学,只有独学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了作用,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才算落到实处。

今天我校有幸承接了市教研室主办的“独学”研讨课任务,由我校长期以来参与“引导—自学”课题实验的李淑娟老师主讲《解方程》一课,接到任务后,我校备课组采取“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完善整理、结合实际、教后反思”的思路,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定案。

打造高校课堂的核心就是让教师由传统的“二传手”角色,鼓励学生“一传”,放手发动学生自学。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独立学习教材,自己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是我们整堂课教学设计的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采取“三读教材”的方法,即:一读教材,会列方程;二读教材,会解方程;三读教材,理解定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一读教材中,通过让学生仔细阅读例题及主题图,独立思考、想一想能列出哪些方程,并让学生讲出列方程的依据,最终确定以4x=12为例来研究方程。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就是让学生自己学,找出“不会的”。在二读教材中,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尝试去解决,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法(甚至是学生错误的解法),然后通过同桌对学,小组群学,让学生对各种解法进行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表达想法。当学生对各自的想法争论不休时,到底哪种解法是正确的呢?这时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他们的解法对吗?如何正确书写,课本是最好的老师,继续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x是12的因数”、“等式两边都除以4”两个对话框,使学生理解两种解法的思路,同时通过阅读,使学生“读”会解方程的书写格式。为了使学生对所“读”的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接着又让学生再解4x=12这个方程,从中发现解方程的解题步骤。在三读教材中,老师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试说方程的定义,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本再读教材,并画出重点的字词,并说出这些字词为什么重要,你是怎么想的,从而理解解方程的定义。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还是以“独学”为主线,教师加以适时点拨,让学生准确把握“解方程”的内涵。最后通过对“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解方程”这一知识的理解。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学艺术的探索也是无穷尽的。老师们,成功往往宠幸勤奋的探索者,让我们坚持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反思,让高效课堂成为我们探索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在“我会读”中获得自主发展。相信有市教研室的科学引领,我们一定能用智慧演绎多彩的教育生活。今天我所说的仅仅是我校的一点做法和体会,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观课心得体会6

学习了如何进行听评课,知道了听评课要从四个维度,即学生、教师、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听评课。

看学生,一要看课前准备,学生平时的习惯养成的好不好从准备就能看出。二是倾听,学生的听讲认真不认真,能倾听多长时间,其他学生发言时能不能安静倾听,在倾听时做笔记的人有多少?三是互动,课堂上有没有互动,氛围如何,学生的积极性是不是很高?四是自主,学生能否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形式有什么样的,质量如何,课堂纪律又如何?五是达成,学生清不清楚本节课的目标,这堂课达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看老师,一是看环节,老师是怎样安排设置上课环节的,不同环节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二是呈示,针对课堂重难点是怎样进行讲解的,板书怎样呈现的,媒体怎样呈现的,这些是不是都很得当,有效。三是对话,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四是指导,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有效?五是机智,面对突发事件,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

看课程性质,一是目标,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二是内容,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三是实施,预设哪些方法?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四是评价,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生成了哪些资源?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

看课堂文化,一是思考,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二是民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师生关系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三是创新,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四是关爱,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五是特质,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观课心得体会7

非常幸运,来到美丽博睿特外国语小学没多长时间,就得到学校让我们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我们一行九人坐车出发来到成都新南路空军礼堂,在这里度过了让心灵震撼的两天,让人开心的的是有机会听吴正宪老师讲授两节课,还有大家一起简短的交流。吴老师第一节是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第二节是二年级的《平移与旋转》。此外还有成都泡桐树小学的游琼英老师带来四年级的《速度、时间和路程》,还有卞小娟老师的二年级《认识角》,仲广群老师的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川大附小王宇老师的《乘法后复习》。课堂非常的精彩,其中游琼英老师的分享式教学,可谓让大家开眼界了。

游老师的课堂真的把学生当作是主体,充分展现了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展示,学生交流而得出结论和观点,期间教师只是在关键的地方做适当引导,其余全部是学生活动的内容。

其实分享式教学在任景业的影响下,由游老师带领老师在泡桐树小学进行着尝试。“分享式”教学有三个重点,即问题、思考、分享。教学中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教师、学生分享学生探究的成果。1.这样的教学设计思想很前卫,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展示的时间,还学习以本真面目。2.这样的教学程序很简单,可以是情境引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教师便于设计,便于操作。3.这样的教学很有效,因为教学追求的是减负提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有最大可能的锻炼和收获,教师也在精心的备课设计中,在和学生思维的交流碰撞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让每个教师都看到希望”,只要教师能读懂学生,就能成为好老师。

游老师充分利用分享式教学的特点,在《速度、时间与路程》的课堂中,在小组分享时、学生分工、没人讲题、其余的学生质疑评价、补充完善,使人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当全班分享时,老师站到讲台下,让学生站到讲台上讲解、提问,变成“教师”,台下的学生评价、回答。台上的同学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必须要思考清楚,才能讲清楚,说明白。台下的同学必须通过思考,才能回答台上同学提出的问题,才能对台上的同学进行评价。

再次感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依旧是那么朴实,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动听的音乐,却有着那么强的感染力,很精彩。听完她的课的学生都说:“吴老师!那么快啊?”“吴老师,下节课是不是还是数学课啊?”能让学生说这些话可真不容易啊,能让学生这样喜欢自己的课堂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也是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了,为什么吴老师的课堂那么精彩,为什么从未和吴老师见过面的学生居然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能和吴老师产生那么厚重的情感?我想这可能是吴老师付出了真实的情感吧。

给人印象深刻的课还有特技教师仲广群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好的方法,让数学课堂简单起来,生活化、趣味化。而他的“无痕教育”恰恰吻合了本次活动的主旨--“数学生态课堂”的特征。“润物细无声”,这是对学生生命主体的滋养与尊重;不刻意、不牵强、不宰制,使课堂达到了整体和谐的境界;而对局部与整体、预设与生成、开放与封闭、稳定与协变、多样性与独立性等关系的智慧处理,更是让课堂呈现出了生态的情趣和意蕴。

每一次的观摩都让我们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其实,观摩活动就像一面大大的镜子,有时会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照射出来,无限放大,能让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自己的问题,从而改善进步。首先,我们对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表示深深地感谢。这次外出听课让我们感受颇深,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一两节课、一两个报告,而是名师们先进的理念、前沿的思想,以及将理念和思想融入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方法。

观课心得体会8

李老师的《清澈的湖水》后,我深深地思考: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本课教学,教师以读为主线,组织了教学的全过程:

1、整体感知、自主择读

阅读课文,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择读课文。这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宰阅读教学的方式,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认为不应有指令性的语言,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教师在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

2、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导“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湖水很美丽”,教师反问:“假如你去游览时,你会把垃圾扔进湖里吗?”等等,这些指向性的语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有人会问,这不是教师的指令吗?对。但构建的意义与传统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实践的基础上的,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想到。教师和学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3、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入神内化的地步,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激励情感,再次深入课文情境。如:“你们已经画出了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能美美地读吗?”可见,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纽带。

4、读后互评,评后再读

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作用。评议就是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能美美地读吗?”教师指名学生读,后渗入评价信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通过学生个体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彼此领略语文学习的精彩与美妙。

观课心得体会9

怎样更有效地观课,就是让自己累起来。怎样议课,就是发现联系,发现教学变化的可能性。《有效观课议课》全书分五个专题,专题一理解观课议课,专题二准备观课议课,专题三有效观课,专题四有效议课,专题五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本书先举例子讲什么是观课议课,再讲如何有效的观课议课,最后讲观课议课的意义,全书逻辑井然,非常有条理,也非常有操作性,对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非常有帮助。

“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比听课评课有一定的优势,可是“观课议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课人,除需要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所有的观课者共同研究、探讨。因此,我们在观课和议课时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思考其行为与教学理念的联系程度;观察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联系,思考怎样通过优化过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等。通过学习《有效观课议课》我深深体会到观课议课比听课评课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观点,能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尊重,营造了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氛围。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目的是为了从经验中学习,要想积累经验关键要主动,主动就是建立教学活动与教学结果前后的联系,这是教师成长的一个秘密。反思是比较和批判,经验很重要,并不一定正确,反思的目的就是批判和改造已有的经验,从中获得相对正确并且有用的经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担负着太多的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师这个岗位的时间还很长,让我们在创造中为生命历程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观课心得体会10

我认真听取了每位老师讲课,老师们流利的英文表达,过硬的学科素养,幽默得体的课堂氛围等都让我佩服。尤其吴亮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深刻,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几点分析:

(一)轻松而亲切的引入

吴老师借助经典的儿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利用熟悉的旋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上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自然而然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环节找规律做铺垫。

(二)及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授第一个环节即让孩子观察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地学用英语的机会,创设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根据教学目标需要灵活多样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的各种教学技术辅助手段;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比较少,难度较低,吴老师利用设置问题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录音独立完成任务,从而轻松、快速、高效的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分角色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强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让绝大多数孩子获得足够多的成功体验,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多元,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将语言结构与语言意义有效结合。吴亮老师整节课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需求,张弛有度,注意评价话语反馈清楚、适时,体现人文关怀,具有激励性、启发性。教学活动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度的同时合理考虑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教学难易度适中,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过程性教学。通过小组活动形式,让每个组员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整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各位成员的通力合作,尊重了差异,使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自主思维和语言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调动个体和小组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成为组织者、帮助者,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的先进教育理念。

不足之处:如果能够及时给孩子纠正发音中的失误就更完美了。

观课心得体会11

看了三位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自觉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分别谈谈对几节课的浅显看法。

第一节:教师组织课堂能力强,各个环节流畅自然,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课堂驾驭能力明显很强,对课堂中每一个环节落实相应教学目标的处理方法很得当,能够让学生在愉悦自然的状态下投入学习的氛围中,真正做到了潜移默化,而不是灌输、给予;对课堂中的细节处理很到位,善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位同学能够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确保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极其深透,能够把教材化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积极的典范,既提升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内在素养。

第二节:教师的教学方法对讲授本科非常有效,特别是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很到位,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非常自然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恰当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引导,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容易的接受教学内容理解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效益。教师对课堂的主体也就是对教材的.解读似乎稍显薄弱,建议可以用更长的时间,做更加深刻的讲解和引导。

第三节:教师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基本思路方法非常先进,特别是对作为小学生的孩子们的思想教育的渗透和引导,能够更加积极有效,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比较恰当的方式方法推动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形成,能够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全面的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自我感觉,美中不足的是教学方法的使用稍显单一,特别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以使用更多的方式加以突破。

总结三位老师的课堂,有以下几点非常值得学习。一是以学定教、以教带学,教师能够时时处处以学生的学习为导向,拟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二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三是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极强,能够围绕学生的课堂反映,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展开教学。

观课心得体会12

上个月去了一趟洋思中学,随堂听了初三《圆的性质(2)》一课,听后觉得很雷人。因为这一种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模式的课。因无情境创设这一环,就无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过程,更无学生谈自己不同看法的过程,好像就是为中考而生的一群人,在一堂课中大容量地解题,提炼方法……

上课伊始,教师画好圆,做直径AB,反复强调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重点是“直线”两字,不然中考要失分。然后问AE与EB什么关系?弧AC与弧CB什么关系?弧AD与弧DB什么关系?不要猜想,直接证明,大声朗读性质定理,做基本练习巩固以上两个知识点,学生板演两个习题,主要目的是看书写格式的严密性,接下去就是大容量的反复练习,师问生答,高效进行,至少可完成7、8个几何问题。再无学生讨论或交流等其他活动。然后边口答解题过程(一概用口答进行)边提炼方法:找基本图形——Rt△,用勾股定理即可。最后写满7、8个几何问题的作业纸当堂写出过程,来不及时午自修继续清除(即堂堂清)。

我本人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必须在初一奠定基础扫除障碍后,初三才可高速高效使用这种训练式的教学手段,难怪他们重奖的是初一老师的教学成果。这种模式下的学生是一位解题能手和机器,鲜有质疑,没机会用自己的眼光发现结论,他们的模式是把我们的创设情境和探究新知这一环换做看书和巩固(出几道基础题检查自学结果)。只要你会背某个结论,然后会很好的练熟这个结论,用功利的角度来说,他一定会考好卷面上的分数,中考怎能无往而不胜?

上一堂科学课也同样雷人,连科学的结论也无需探究,直接给予,记住会用即可,想来也是,如果不略去创设情境和探究新知这一环,45分钟自学看书的时间就没有了,你要分数,就只能如洋思般舍弃。

拷问中国的教育,这算改革吗?值得向全国推广吗?难怪中国大地不能出一两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了。因为充斥北大清华的估计很多都是这些考试能手。我悲哀新课程理念还没走多久,又叫我们去学习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其实这也是我们这类学校的悲哀,要生存怎可无分数?那好吧,要说抓分数,我们虽无寄宿制,但只要抓住中午自修和第八节也够了,活动少搞,只要拼死力,相信我们也有个中人物的。

当然我也反思目前如不先抓分数,只要为学生将来着想的教学理念,估计我们的学校就因没过硬的分数不被家长承认,也走不了多久就被淹没在三流队伍中,所以我们两难,理念分数两手抓,面对低质量的生源,我们更累。而我们更羡慕的是另一所名校——扬州梅岭中学,她有高质量的城市生源,所以不学洋思,也既可以拥有高素质教育又取得了高分,现实中这样幸运的学校有几所?其实象我们这样的学校挺多,是否通过绝地反击,先学洋思再学梅岭,那就请学校先确定目标——先分数或先素质?这就是我江苏之行的所思所想。

观课心得体会13

我反思平时我们上课,在听课时,我们经常关注教师的多一点,议课时,教师们会针对授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课堂的设计,教学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少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可以争论。其次他转变评课的着眼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注意,这里提评价重点必须转向,并不是完全忽视或否定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情况)。看教师是否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能否提出有价值问题;关键还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发、学业水平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

在课堂中,问自己到底能够给学生什么?学生能得到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帮他们得到?这样的方式恰当吗?这些问题是把学生的需要放在了课堂的首位。而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些需要,则是我们课堂教学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思考了这些,我们备课才真正为学生而备,不会出现老师台上表演热情高涨,台下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

有效议课呢?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教学的效益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在思想上坚持以学论教。它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通过以学论教,实现有效教学。在方式上要求到学生身边去。“到同学身边去”是观课议课的一个基本要求。“到同学身边去”的主要作用当然是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附带的作用则是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实施配合、进行帮助。这种参与,有利于培养参与者彼此的合作精神。了解学生另外的方法是请学生提供课堂教学的信息,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

通过学习,我比较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清楚的认识到观课议课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接下来学习中,我一定要改掉不足之处,更有深度的参与到观课议课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学、观课议课水平。

观课心得体会14

1月5日在李家庄中学,我们观看了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录像这段时间有初步学习了这本书。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在书中陈教授提出了“观课议课”这个有别于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方式。他指出观课要对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观察。什么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主要是“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那么,观课首先是观察课堂行为和课堂现象,它解决课堂教学现象的认识问题。而议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以及寄托的教育理想进行诠释、理解、讨论和对话。通过讨论对话,可以深刻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挖掘出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追求。

从关注当下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质量的角度看,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着,也在生活着。学生在课堂上,首要的是在生活,然后才是学习。对于课堂教学,强调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意味着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在;而强调要关注持续学习的要求,则意味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未来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学习为本,以学论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的水平。

观课心得体会15

这次有幸聆听了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后,我真真正正感到获益匪浅。自新课改以来,我参加过几次语文课堂教学听课活动,听课后感觉越听越迷茫,不知道到底如何教学生学语文?不明白如何做到高效的课堂教学。通过这次的活动,犹如醍醐灌顶。理解和明白了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同时,也被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才多艺感动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即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这次几位教师都进行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识字教学,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且落实了写字教学。

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

三、创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这是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共有的特点。教师满怀期待的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喝学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每位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失时机的赞美,使课堂气氛十分和谐,连听课的老师也融入到了这愉悦的气氛中了。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几位优秀教师都很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快乐。

努力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更加主动的获取知识。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课堂上到处都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然而对比自己的课堂,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一种危机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去学习,并且不断的学习,想要做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给学生输送养料。

第二篇:观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观课心得体会

受到教办和学校领导的青睐,自己有幸到县直第二实验小学进行观课学习。通过对耿罡和李秀芹两位优秀教师示范课的观摩学习,我收获颇丰。

第二实验小学自今年开学伊始,以“课堂教学效益年”为契机,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突出四环节”的教学模式。“三突出”即突出习惯养成,突出能力培养,突出实践体验,“四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释疑——精讲点拨——训练达标”四个环节,课堂教学力求扎实、本真、高效。

在正式观课学习之前,紧随校园上课铃之后有一段课前习惯提示,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第二实验小学对于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视。习惯养成重在坚持,包括课前准备,姿势,自学,倾听,表达,合作等等这些细微的习惯都需要长期坚持。在李秀芹老师的示范课上,对于二年级学生的姿势要求严格,从坐姿,到书写姿势时刻提醒;在耿罡老师的课上,教师对于学生的自学习惯以及合作交流的形式非常重视,同时注重学生普通话的训练。

观课学习给我的第二个深刻印象就是教师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授课教师把能力培养作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把指导学习方法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结合课程标准,深入梳理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等学习能力。教师课堂教学中努力由传授知识层面上升到指导学习方法层面和提高学生能力层面上,做到变教知识为导方法、提能力。同时在观课学习之后的评课,授课教师介绍了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训练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什么学习能力,经得起质询和推敲,经得起检验和评价。在耿罡老师的课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以及自我总结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李秀芹老师二年级语文课上,将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放在了首位。

联系生活,构建实践体验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把体验课文内容,体验作者情感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第一线”。实现“教学做合一”,打造社会实践一体化大课堂。两位教师都充分地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耿罡老师的《螳螂捕蝉》一课,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现实生活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现状,学生积极思考,先后举例:酒驾、工业发展破坏生态环境,造假等热点话题。而李秀芹老师的《北京亮了起来》,是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感悟家乡的夜晚美景。

观课学习的两节课均遵循了该校教学模式的“四环节”要求,即“自主学习——合作释疑——精讲点拨——训练达标”四个环节。在自主学习方面,我发现耿罡老师的学生课前均准备了预习材料,真正的将教案变成了学案。而李秀芹老师则是利用了生字卡片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质疑方面,由于年龄问题,耿罡老师的学生做的更为突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地去思考,去交流,去互帮互助。精讲点拨方面主要是解决小组讨论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将小组间交流学习仍未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记录下来,根据学生自学交流的情况,再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联系点、易错点、易漏点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巧点拨、拓展延伸,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达标主要是指训练巩固,并当堂检测知识目标的达成度。设计不同梯次的实践训练题,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或以小测验的形式对学生就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进行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及时巩固,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生成掌握情况,做到“堂堂清”,保证课堂的高效性。我个人觉得李秀芹老师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进行了训练达标,包括字词的认读和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这次观课学习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相信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一定会学以致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注入新鲜动力。

第三篇:观课心得体会

观课心得体会

观课心得体会1

今年的远程研修以观课评课的形式分散进行,在保证时间自由、充分的同时,更重要和难得的是研修平台给我们提供了观摩优秀课堂教学的机会。对于每一节课,从课堂实录到课后反思,我基本上都进行了认真的观摩和阅读学习,从中受益匪浅,对于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从整体上对所观摩课程资源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值得学习的地方:

1、这些课基本都制订了体现三维要求的教学目标,清晰、准确的呈现给学生,并在课堂上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学习、练习和强化、拓展提升的指导,都有利于各个目标的达成。

2、教材与学情、考情的分析准确、全面;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实际出发,依据课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情境教学,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使教学既有针对性又较轻松的完成目标。

3、导入新课设计得当、实效、设疑、激趣。有的联系时政材料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拉进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有的通过回顾旧知导入,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络;有的从经典切入,凸显了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和厚重感,展现了学科的感人特色。

4、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些在六位老师的课上都体现得非常充分。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后进行展示,师生交流,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或补充资料,来帮助解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

5、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完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各有收获。能推动学生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某一方面得到有效发展,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重视多媒体的使用。利用多媒体在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兴趣。课件制作简明、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应用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一些课形式大于内容,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达不到历史学科的学科目标,也就是说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举个例子说,小组合作探究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不应该让学生完全依照课本和老师设计好的思路,得出现成的结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搞形式而已。而应该适当地让学生自由讨论,生成独立自主的结论,真正体现出学为主体的理念。

2、合理的设计恰当,并不是多多益善,课堂中到处插播多媒体,看似热闹非凡,而课后反思一下,能够让学生真正能够深入思考的东西并不多,课堂安排的紧锣密鼓,实际课堂容量并不大,其原因就是被这些花哨的视频给掩盖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也被其夺走了。

3、是需要加强学生活动设计。课堂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活跃过了头,课堂秩序就会显得有些无序,我们教师需要制定相关规则,对这种情况加以引导。

观课心得体会2

也许我们的梦想一样,也许我们有着不同的梦想。谁都有梦想,而普通人的梦想是怎样的呢? 9月《开学第一课》晚会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主要彰显平民的“中国梦”,并未像往年一样起用庞大的明星阵容,梦想主讲老师有: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妈妈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等普通人,他们和航天员王亚平、钢琴家郎朗一块儿诠释梦想的力量。他们没有神奇的翅膀,可以让梦想飞翔。但是,他们有对梦想的坚持,也有对梦想的不放弃,所以,他们为梦想所青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现实中的奇迹。

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最让我感动的是汶川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廖智从小喜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虽然没有成为一名舞蹈演员,但舞蹈老师的工作也让她感到无比快乐。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满周岁的孩子以及她轻灵舞动的双腿,假肢带来的剧痛,一度使她放弃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梦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独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厕所,不得不爬着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卫生间,却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后,廖智发现穿戴假肢也并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廖智,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接下来的时间,她做了很多健全时不曾尝试的事情,游泳、攀岩、登山,对梦想的坚持,给了她一次重生。

她真的是美丽的,不管是动的还是静的镜头,我还听到了她的声音,听到她在经历了失去亲生女儿,双腿被截肢后对于失去,对于生活加于她的苦难的感言,她说的那么平静温柔,她说她必须要坚强,而一个女人的坚强就是可以用她柔弱的双肩去承担,或者去获取她应得的照顾,一个女人的坚强就是无论遭遇了什么挫折,都可以一直平静,一直温柔的看待这个世界。而失去就是,让她更懂得了珍惜。为了梦想,坚持不懈。

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贫富贵贱,在我们生活的路上,我们都要克服困难,朝着梦想一路向前,努力去实现!

观课心得体会3

和美课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这样一个浪漫的季节,我们汾阳市语文新岗教师以“名师课堂”为载体展开的观课教研活动可谓是一次成长的宝贵经历。

一上午的评课议课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思想火花不断的碰撞。通过活动中不断的学习交流,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上好每一节课的信心和决心。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让我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学习、进步、成长。下面就我参加此次教研活动的情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研读教材,把握目标,充分备课

许嫣娜老师和何捷老师的每堂课都能让我们感觉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热情。语言幽默风趣,富有创造性。学生学得有劲,有趣,有味儿。这些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深刻,对学情理解深刻,比如,许嫣娜老师在执教《青蛙写诗》中,抓住一年级识字写字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教授生字,既教得轻松有趣,学生学得也轻松,便于记忆。一年级学生对自然段不熟悉,先出示标好的自然段,再引导学生标注自然段,认识怎样划分自然段。在《坐井观天》中,面对二年级学生,在识字能力、理解课文能力方面有了一定提升,于是注重诵读,采用多种方式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反复读,体会小鸟和青蛙对于天不同的认识。何老师的《写日记》反复强调写日记要坚持写,从一句话到一段话日记,每天坚持写。用富有童趣、幽默诙谐的语言与学生拉近距离。日记的格式反复训练,以便学生基础牢实,培养写作兴趣。

二、创设空间,培养想象,提升表达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孩子的想象力弥足珍贵,所以我们作为教师要激励孩子发挥想象,建立自信心。许嫣娜老师的《青蛙写诗》整堂课活泼自然,富有想象,给孩子营造了童话般的世界。学习“雨”字时,说说我们下雨天可以干什么,将下雨和可以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变魔术活动,体会“当”字的神奇效果。《坐井观天》最后一部分以想象表达为重点,抛出几个问题,一一解决。“这个井口仅仅是把天挡住了吗?它还挡住了什么”“在青蛙的眼里,只有水,井壁和天,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跳出井来,它会说什么?”这一个个都是激发学生想象,拓展思维的问题。何老师在《写日记》中,以《金鱼日记》为范例,启发学生思考金鱼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会怎样写日记。循序渐进想象思考的引发学生对写日记的好奇兴趣,也消除了对写日记的恐惧心理。

三、注重细节,习惯养成

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它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助于成功。这几节课都从细节出发,许老师关注到每个学生,如读书时课本离自己不能太远,自由读课文时要坚持自己,读完之后再停下来,带着问题读课文,要看着自己的课本读,并且先找句子,再找关键词句。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字词。何老师在一个学生上课无秩序,思考问题不深入的情况下,采用了限制两次发言的方法,给以警告。上课时好习惯的养成极为重要,尤其在出现类似的不良情况发生时,必须及时想方设法制止。久而久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四、坚持阅读,坚持写作

坚持写字好的语文素养,语文表达能力离不开积累,离不开博览群书。许老师上课时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板书设计很独特,新颖,活泼,生动,书写规范,清晰美观。评语也是很精彩,很到位。对于小学生的课堂,总能带给学生一次又一次的鼓舞。这样的评语是离不开自我人格素养的提升以及丰厚的文学功底。何老师的课堂显得那么轻松自然,活泼,而又没有一句多余,诙谐幽默的语言总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舒适而又给人以力量,在如何拓展写作思路时,推荐各种日记书籍。这与平时的坚持阅读是不可分离的。李高峰老师就是我们身边坚持写作的典范。坚持写作,让自己的文学功底不断加强,也让自己更理性的认识人,处理事,让自己感情更加细腻,更好的树立个人品牌。坚持写作的人,会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教学之路漫漫,唯有多探索,多思考,多实践,才能让自己尽快成长,成为一名有想法的好老师。

观课心得体会4

本次国培计划中,我共观课评课6节,包括《 倒推》、《数字谜》、《小数加减法》、《用乘除法解决问题》、《重叠》和《因数和倍数》。这几节课老师设计都很精巧,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下面,我以《小数加减法》为例,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在《小数加减法》一课中,本课导入环节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从商店开业,文具全部降价销售入手,激发了学生购买文具欲望,提高了计算购买文具价钱是多少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迅速投入到选文具,计算价钱的实践体验当中。这样的设计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密切联系的,成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由买文具转移到小数加法的计算的上。

所以我觉得老师在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上是独具匠心的。 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最后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师起到了引领作用,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

在计算、问答过程中主体和主导作用完美结合。 采用对比衔接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如对于6。45+1。2的竖式写法,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再通过两个书写格式对比展示,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中,学生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解决了“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列竖式时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难点,教师采用学生板演汇报形式分层突破。2、4、5分别表示什么,强调了计数单位不同,对齐小数点就是数位对齐。为了减法退位的顺力进行。引导学生说出对齐小数点在1。2末尾加0补位也是个好办法。”添上0可以帮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用0去减减数,不会导致把减数落下了这样的错误。

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计算买2件文具相差多少钱,将孩子引入到计算小数减法的计算中来。在这里教师非常注重学生板演反馈。如选择两个数相加减,板书指导细腻。先写第一个数,第一个数写好后第二个数写在哪里,谁跟谁对齐?为什么呀?利用小火车移 动停在那里的演示,强烈的突出了对齐小数点这个难点。

最终,从学生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突破了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这节课的教学教师能始终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去实践,并能及时捕捉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大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环节清楚流畅,学生动手探究参与度高,课堂效果好。 当然如果学生有运用情境中的元角分来理解算理就会更接地气,理解更简单。既然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又与整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如果让学生尝试验算,自我进行验算方法的从整数到小数的迁移,可能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整。

通过本次观评课活动,我看到了6节设计巧妙,环节流畅,教师亲切,学生积极的优质课,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我会在自己平日的课堂上积极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我的课堂。

观课心得体会5

近日数学教研组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录制老师上课的一个片段,大概10分钟的时间,时间虽然不需要一节课,但每位老师都是精心准备,我们的女老师更是换上漂亮的衣服,略施粉黛,个个都有明星味,让我们几个平时不太注重穿着的男老师打消竞争的念头,甘当绿叶,努力做好女同胞的后勤工作。

关于课程的设计,大家也是一起交流,讲什么,怎么讲,用不用课件等问题,整个数学组的老师都进行了认真的交流,通过第一次的试录,使得我们每位教师对时间的把握和板书的设计做到了心里有数。这次微课视频,我准备了一道复习用书上的填空题,题目不复杂,也没有设计变式,就是讲了如何通过三角函数值判断角的范围,从而舍去错解,得到正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出可能出现的三种解法,分析解法生成的基础,注意的细节,以及各自的特点。题虽然是小题,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把握能力,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解法。

观看录制的视频使我对自己的课堂习惯有了新的认识。以前不注意的细节一下都暴露出来了,板书设计不够精细,粉笔只用单一的白色,废话、重复的话较多,说话没有抑扬顿挫,始终是同一个语调,没有利用好身体语言,气场还不够强大。以上是我对本人上课的课堂习惯的一点认识,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问题,等教研组集体观摩视频后,会有更多的意见和体会。

观课心得体会6

假期读了陈大伟著的《观课议课》一书,收益匪浅!

通过读这本书,我认识到了:人需要认识自己。一方面人需要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人又难以认识自己。正因为难以认识自己,所以,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在观课议课主题选择和确定上,教师往往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这样,单一的预先确定议课主题的方式就有了很多局限和不足,为此,要充分挖掘和重视在观课议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出现在教学和观课过程中。二是出现在议课反思,以及整理反思记录过程中。

通过这本书,我还认识到了:教育是育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道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学生成为有自主意识的主体,掌握了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可以说,主体教育思想是主体合理性中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效统一。

在书中陈教授提出了观课议课这个有别于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方式。他指出观课要对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观察。从关注当下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质量的角度看,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着,也在生活着。学生在课堂上,首要的是在生活,然后才是学习。对于课堂教学,强调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意味着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在;而强调要关注持续学习的要求,则意味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未来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学习为本,以学为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的水平。

观课心得体会7

今天,豫灵各校骨干教师代表9人,参加了市二小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独学”研讨会。五楼偌大的会议室里早早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师生近五百人,教研室薛艳云老师主持会议,仁杰主任、李智民老师、许红娟老师前来听课,就连张建超、雷艺芳老师也前来参加,和大家一样,都急于想知道课堂上怎样组织“独学”。

研讨会在市二小尹娜老师的《三角行认识》中拉开了序幕,在建设小学李淑娟老师的《解方程》中推向了高潮,李智民老师的精彩点评,仁杰主任的精辟见解,使我对“独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 大胆让学生“独学”

今天的课已改常态,变轰轰烈烈为静静自学,大胆放手让学生“独学”。第一节课四读教材,一读课本,看自己说的对不对;二读课本,找出重点字词理解概念;三读课本,明晰三角形的特征;四读课本,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第二节课三读教材,一读课本会列方程,二读课本会解方程,三读课本理解概念,在三读中,学生经历自学体验,掌握知识。

这两节课是市二小、建设小学两个优秀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整节课以读贯穿始终,以独学为课堂主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独到、新颖,使学生在“读”教材中发现、感悟、思考。

二、 教师要深入“独学”

一个不会读书的教师,决不会培养出会读书的学生。要求学生读书,教师要先读书,要求学生独学,教师先要深入的独学。教师只有会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才能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才能设计出具有层次性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问题链。

教师读书要站在更高的层次,读教育理论、教育专著,养成多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提高阅读水平,形成自学能力。

三、 反思“独学”

今天,你读书了吗?今天的课堂,你组织学生独学了吗?尽管这两节课经过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尽善尽美,还是被任主任听出了破绽,“独学”时间没留够,老师的问题刚出示,三分钟、甚至一分钟不到、老师就让学生汇报。反思我们的课堂,急于完成教学环节,和学生抢时间,再加上学生阅读能力差,独学时间更短,学生的学习真正体现多少?

独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起点,独学的背后是对学、群学,只有独学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了作用,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才算落到实处。

今天我校有幸承接了市教研室主办的“独学”研讨课任务,由我校长期以来参与“引导—自学”课题实验的李淑娟老师主讲《解方程》一课,接到任务后,我校备课组采取“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完善整理、结合实际、教后反思”的思路,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定案。

打造高校课堂的核心就是让教师由传统的“二传手”角色,鼓励学生“一传”,放手发动学生自学。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独立学习教材,自己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是我们整堂课教学设计的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采取“三读教材”的方法,即:一读教材,会列方程;二读教材,会解方程;三读教材,理解定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一读教材中,通过让学生仔细阅读例题及主题图,独立思考、想一想能列出哪些方程,并让学生讲出列方程的依据,最终确定以4x=12为例来研究方程。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就是让学生自己学,找出“不会的”。在二读教材中,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尝试去解决,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法(甚至是学生错误的解法),然后通过同桌对学,小组群学,让学生对各种解法进行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表达想法。当学生对各自的想法争论不休时,到底哪种解法是正确的呢?这时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他们的解法对吗?如何正确书写,课本是最好的老师,继续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x是12的因数”、“等式两边都除以4”两个对话框,使学生理解两种解法的思路,同时通过阅读,使学生“读”会解方程的书写格式。为了使学生对所“读”的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接着又让学生再解4x=12这个方程,从中发现解方程的解题步骤。在三读教材中,老师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试说方程的定义,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本再读教材,并画出重点的字词,并说出这些字词为什么重要,你是怎么想的,从而理解解方程的定义。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还是以“独学”为主线,教师加以适时点拨,让学生准确把握“解方程”的内涵。最后通过对“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解方程”这一知识的理解。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学艺术的探索也是无穷尽的。老师们,成功往往宠幸勤奋的探索者,让我们坚持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反思,让高效课堂成为我们探索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在“我会读”中获得自主发展。相信有市教研室的科学引领,我们一定能用智慧演绎多彩的教育生活。今天我所说的仅仅是我校的一点做法和体会,希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观课心得体会8

观看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录像也有了较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也有了一些想法。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陈教授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录像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在录像中陈教授提出了“观课议课”这个有别于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方式。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意识上的转变,转变了我很多固有的,消极的思想。他指出观课要对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观察。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是观看老师的表演。而议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以及寄托的教育理想进行诠释、理解、讨论和对话。议课是写问号,评课是写句号,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前者更丰富深刻和有效。观课议课摒弃了传统评课的概括式评价,议课者要作为参与者带着问题和研究方向全程参与授课的全过程。

我想,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陈教授认为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未来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学习为本,以学论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的水平。陈教授的话,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时刻都是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前提,倡导了与时俱进的绿色教育,他的讲座实在幽默,能够让人听进去,不会枯燥无聊,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有效途径,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观课议课中,以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与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迅速的在教师领域中成长起来。

观课心得体会9

转眼间,大二这一年已经接近尾声,我的篮球课也即将结束。很高兴,这学期能选中刘文洁老师的篮球课,每节课老师不仅会教给我们一些篮球技巧,更重要的是,老师的和蔼可亲和对我们的体贴照顾,让我们的课堂氛围轻松,同学们都亲密友好。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交流,我对篮球的认识更深刻,同时对它的兴趣更加浓厚。

其实我是一个特别懒的女生,平时基本不进行任何运动,所以选体育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挺痛苦的事,因为已经修过健美操课,又觉得田径、排球会很辛苦,所以选择了篮球课,但是现在的我只觉得很幸运,这学期的篮球课让我对运动有了新的看法。对篮球的最初的认识,还是小学时风靡全国的《灌篮高手》,通过这个动漫我对篮球一些很基本的规则也有了一丁点的了解。而这学期的篮球课,让我对篮球的一些基本技巧以及篮球的规则有了更深切的了解。

第一堂课上,老师讲到期末考试的内容时,我只觉得压力山大,三步上篮、罚球10进2以及运球折返,对于我这种零基础的人来说,真的是很严峻的任务。

面对我们这一群基本都没有接触过篮球的“二级体育”人,刘老师并没有气馁,而是信心满满地带着我们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接近篮球。传球、运球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也是需要技巧和练习的。通过课堂上不断的练习,我们从最初的丢球、掌心拍球,变得逐渐像那么回事了。还记得刚开始练习运球折返时,好多同学都把球给带掉了,或者是只能停留在原地拍球,在老师耐心地指导下,我们也不断进步着。

至于三步上篮和罚球,我们付出的努力就更多了。刚开始学习三步上篮的时候,大家动作都不太规范,还老爱走步,老师发现后,就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篮球的犯规和违例,让我们的篮球基础知识增长了不少,同时也让我们在三步上篮时更加注意自己的动作的规范性了。

还记得在期末的时候,我每周都要练习篮球2,、3次,重点练习的就是罚球一项。我从最开始的三不沾,逐渐变得可以用球砸到板,再到后来的进4颗球,一点一点的进步,让我体会到了篮球的乐趣,也体会到了体育的魅力。

女子篮球课即将告一段路,可是大学生活里的体育锻炼却还远没有结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将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将体育锻炼看做一项必修课,用心对待,无悔付出,尽情收获。

观看马老师《篮球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一课收获如下:本节课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为主线,根据篮球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点及实用。同时,在课中穿插往返接力游戏,提高了体育课堂的合作与竞争,提高了学生拼搏奋进、不怕苦不怕累的体育精神。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增强了师生间的情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导入部分进行了队列队形之行进间转法的练习。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使同学们上课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性。在学生情绪得到调动后,然后带学生做准备活动,为上好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准备部分学生每人一球,首先慢跑行进间运球绕场热身,然后在老师的带领和指挥下进行了持球体操练习,马老师结合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特点,编排了球操作为投篮诱导练习,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悉球性,培养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为学习单手肩上投篮做好身心准备。让同学们在保证准备活动充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篮球球性熟练程度。

基本部分准备活动做好后,教师讲解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接着示范单手肩上投篮完整动作,让学生形成清晰地动作表象,增强学生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充分认知。首先动作模仿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加强控制球的能力,把握投篮的力量和方向,技术好进行展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气氛。再次学生分组分场地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在组内进行展示评价,学生利用同伴的展示、互评、教师的讲解,提高认识,纠正动作。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步过渡到自行运球跨步持球,上步起跳,单手肩上投篮的完整技术动作练习中。最后进行了折返跑的游戏,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奔跑以及灵活性等基本身体素质。

结束部分,首先做了球托球的游戏,最后舒缓的放松体操,让学生身心尽情放松。 本节课的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教法得当;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线进行教学;

3、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掌握运动知识、技能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

观看马老师上的《篮球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录像,感悟颇深。马老师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在课堂上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的学习氛围,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了协调配合能力,锻炼了身体,培养了意志力,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基础。让学生情不自禁的爱上篮球。回顾马老师这节课:

课的准备部分,进行了队列队形之行进间转法的练习。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使同学们上课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性。在学生情绪得到调动后,然后带学生做准备活动,为上好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先学生每人一球是行进间运球绕场热身,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持球自编体操练习,马老师结合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特点,编排了球操作为投篮诱导练习,通过练习头部绕球、腰上绕球、胯下绕球、步伐练习、转身运球投篮、练习前后运球等帮助学生熟悉球性,培养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为学习单手肩上投篮做好专门性练习准备。马老师在教授学生动作技能时,动作要领讲解精炼、语言表达清晰,动作示范标准,易于学生接受。 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接着示范单手肩上投篮完整动作,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地动作定型,增强学生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认知。首先是学生最后一步跳起动作原地模仿三步上篮练习、上一步三步上篮练习、持球三步投篮练习、跨步拿同伴手中的球三步单手肩上投篮、运一次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找个别学生展示课堂成果,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的 不同分组练习行进间的三步上篮。固定学生的动作手型,多次练习形成动作定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加强控制球的能力,把握投篮的力量和方向。在学生分组分场地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组内进行展示评价,学生利用同伴的展示、互评、教师的讲解,提高认识,纠正动作。随着动作的熟练,逐步过渡到运球跨步持球,上步起跳,单手肩上投篮的完整技术动作。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可谓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衔接自然。强调三步上篮的重点“一大、二小、三上跳”。本节课后面进行了迎面接力游戏,篮球游戏,比一比看谁托举的稳、时间长等。马老师依据教材要求,采用了启发、诱导、演示、教练结合及分层等教学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简化技术难点,降低技术规范。

结束部分,最后舒缓的放松体操,让学生身心尽情放松。教师总结本科的总体情况。本节课总体上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紧凑,教师能够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课堂亮点: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学生在练习中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课中,学生创造性的用各种方式来玩球,把球放在头上、肩上、腿上,把球放在地上,拍跳起,几人追拍球等等,让学生自由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变换小组成员,与不同对象合作,增强学生间的协作能力。

二、教师语言精炼、形态标准、动作示范标准、讲解清晰通俗易懂等,充分体现了马老师高素质及过硬的基本功。

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使用率相对比较高的篮球基本技术之一,同学们对该技术的学习兴趣也相对较高。研修中通过观看马老师的《篮球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录像,使我收获颇多。马老师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这一思路进行教学设计,马老师激情的语调、标准的示范、多样的组织形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就课的内容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准备部分进行了队列队形之行进间转法的练习。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使同学们上课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上好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课中每生一球,在篮球场行进间运球热身,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持球体操练习,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悉球性,培养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为学习单手肩上投篮做好基础。主要教学中教师讲解并示范单手肩上投篮完整动作,让学生形成清晰地动作表象,增强学生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充分认知。动作模仿练习。徒手练习,初步固定学生的动作手型,多次练习形成动力定型。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其次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组练习:持球三步投篮练习、跨步拿同伴手中的球三步单手肩上投篮、运一下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运球跑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加强控制球的能力,把握投篮的力量和方向,优秀生进行展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气氛。在其次学生分组分场地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在组内进行展示评价,学生利用同伴的展示、互评、教师的讲解,提高认识,纠正动作。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步过渡到自行运球跨步持球,上步起跳,单手肩上投篮的完整技术动作。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节课的技术动作。

在课的最后进行了折返跑的游戏,填补了课中学生的体力消耗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奔跑能力,灵活性等基本身体素质。

课的结束部分,球托球的游戏,让学生熟悉了球性,又愉悦了身心,学生从紧张的练习中逐步放松下来,进一步拉伸体操,让学生身心尽情放松。

观课后,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每天进行反思,引导自己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成长。

观课心得体会10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全校老师看一堂课堂实录。后在杨胜弢老师的主持下开展评课活动。现在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观课体会。本节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成老师一开始从简到繁用六个式子表达了六种数学问题,关键是六个式子都是在成老师的提问后学生自己总结的。这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更为精彩的是、成老师让学生从六个式子提炼总结规律的过程,学生们从他们自身的观点出发分类、有分对的、有分错的,不管对错我从中看出学生确实是积极参与到课堂来的。最后成老师选了一组分对的带领学生总结规律。这样知识的掌握就会像烙印一样保存在学生大脑。就像现在我已记不清文字叙述的有理数的加减法则,但我头脑还有那六个式子、马上“同号····、异号····等”就想起来了。还有成老师的提问也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问是非性问题。从中我也看出成老师的提问是精心设计的。这种方法值得学习。

评课体会。一开始张主任对这节课就给了肯定的评价,他说“成老师驾驭教材能力高、吃透教材甚至能摸清编者编教材的意图”。接下来就继续肯定本课成功之处“本课成老师做了精心设计,尽可能优化学生的接收性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式、研讨式合作学习做的较好,注重学生的主题参与及时反馈,多媒体辅助策略用得好,三个学生上黑板做后还关注其他学生的做”。最后点出不足之处,“突破重点错过时机,在列出式子-5+3=-2时要问学生为什么?”通过这次评课学到很多评课方法。

看了浅谈观课评课感想的读者还看了:

1.《有效评课》读书心得体会

2.教师如何进行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3.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4.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5.观课报告范文

6.听课、记录及评课(摘录)

7.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观课心得体会11

10月14日在元培中学举行了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听课评课活动。我有幸参加,听了吴佩芳老师的一节几何概念课《3、1圆(2)》,收益匪浅。整整40分钟的课,<吴佩芳>老师一直面带微笑,肢体语言丰富,有亲和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语言准确简练,语速适中,娓娓道来,无论是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材中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还是教法、学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的利用,都可以看出吴佩芳老师有着非常扎实的基本功,素质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强。教师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教学思路清晰,从一个残缺的圆如何补全引出圆确定的两要素,既达到复习前一节内容的目的,又引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然后由一组探究题的解决得到“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及三角形的外接圆、外心等相关概念,进而探究外心性质,最后回归引例:一个残缺的圆如何补全,请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该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的本质,最后丁字尺的应用,更是起到了与下一节垂径定理相呼应的作用,课堂内容环环相扣,教法灵活多样,有个别提问、学生板演、一位学生口述,一位学生黑板上画图等,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多媒体运用的适时恰当,更是较好的扩充教学的信息量,发挥了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课堂效率高,也很好地体现了本节课在这一章内容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值得商榷的地方:

①运用何种方式引入课题,应就具体情况而定,就教学内容和数学环境而定,而不要生搬硬套、应简洁明了,紧连主题,本节课的情景引入与后面的新课探究的三问似乎无关,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过渡衔接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②在设计一个活动时,首先要想到: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怎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活动起来,要教会学生怎样的一种分析方法,如探究问2中,过已知两点作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圆心在哪里,更要让学生知道它的圆心如何寻找。

③教师怎样利用课堂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抓住机会,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本节课最后找残缺圆的圆心时,一学生提出可画直角三角形,此时教师可顺应他的建议,引导学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可很快画出圆心;再如板演学生因圆规使用上的问题导致圆心位置误差很大,教师除了提醒学生注意画图要仔细外,更可以及时出示丁字尺,让学生利用该工具进行检验,体现它操作的便捷性,展示劳动人民的智慧,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细心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④教师应注重学生合作讨论后的及时小结,将学生比较肤浅的、表面的、零散的和不成熟的思想及时得到提炼、升华以及系统化和科学化,如本节课最后找好残缺圆的圆心后可适当归纳已知一段圆弧找圆心的方法:任取三点转化为找三角形外心(也可任取四点),可利用三角板的直角、还可利用丁字尺,不同的工具画法不同,依据也不尽相同。

⑤教师把最重要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什么地方更合理,更具有效性,这也是备课时需关注的一方面。本节课教师把三角形外心的几个关键图形及残缺圆画在黑板的下半块,而把过一个已知点和过两个已知点画圆画在黑板的上半部分,导致学生板演时的具体操作被自己挡住,下面同学根本看不清,影响了教学效果,若适当调整,效果会更好。

教无定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地学习、研究、讨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概念课,教学设计时尽量给学生选择比较好的展现自己才能的题材,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较好的`参与氛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投入全部的激情与聪明才智,使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入,学生的自我价值不断得到体现,这样的参与将取得了问题解决与自主发展的双面作用,那我们的学生就会“获得受用终生的教育。”

观课心得体会12

这次有幸聆听了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后,我真真正正感到获益匪浅。自新课改以来,我参加过几次语文课堂教学听课活动,听课后感觉越听越迷茫,不知道到底如何教学生学语文?不明白如何做到高效的课堂教学。通过这次的活动,犹如醍醐灌顶。理解和明白了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同时,也被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才多艺感动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 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即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这次几位教师都进行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识字教学,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且落实了写字教学。

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

三、创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这是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共有的特点。教师满怀期待的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喝学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每位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失时机的赞美,使课堂气氛十分和谐,连听课的老师也融入到了这愉悦的气氛中了。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几位优秀教师都很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快乐。

努力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更加主动的获取知识。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课堂上到处都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然而对比自己的课堂,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一种危机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去学习,并且不断的学习,想要做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给学生输送养料。

观课心得体会13

知足者长乐,宁静以志远,淡泊以明志。这次参加骨干培训对教学评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基本把握教师授课的教学脉络,能基本对授课者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中肯的剖析。自认为还可以。但看过陈先生的视频讲座之后。突然感到自己像井底之蛙。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真是惭愧。在他的讲座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关于课堂的认识,及观课议课的重点及准备。

在他的报告中,他讲到:为了更充分地认识课堂,为观察课堂奠定基础,观课前的说课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

1、观课活动前的说课重视对学生情况的介绍。这种介绍,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以学论教,另一方面,观课者可以由此更清楚地理解课堂教学,判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在议课时提出认识学生的相关问题。

2、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不仅要介绍我要做什么,还要说一说我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如何选择的。目的在于揭示授课者内在的教育观念和假设,它有利于授课教师明确教学思路,提高理性水平,从而自觉追求有意义的教学。

3、强调观课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这种主题首先由授课老师提出,因为课堂上将要出现和发生什么,他最有发言权。

4、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授课教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想要展示什么,我的特色和创造是什么,我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希望给授课教师什么启示。

5、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在说课活动中,观课者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积极参与的主体,观课者一方面可以就授课教师的说课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提出建议。

通过课前交流,献课教师和观课教师充分交换信息,达成一致。这样,在以后的活动中,观察者就可以集中准备相应观察工具,制订观察计划,在课堂上集中关注所要解决的问题。

观课议课涉及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从课堂对象上,可以观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如何互动。从教学环节上,可以观察课是如何导入的,如何展开的,如何小结的等等。从具体方法上,可以观察如何提问,如何实验,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使用技术手段。从效果方面,可以观察学生的课堂情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等,正因为有这样多的观课内容和主题,所以每一次观察都需要选择,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教学环境和不同要求,协商不同的观察重点和主题。

纵观自己观课议课的过程,基本上对观课前的说课和讨论这个环节没有进行过,不是很理解但今天见识完了之后,我想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尝试一下。试一试这种方法的威力,到底如何!

观课心得体会14

人就要做到四个字,孝、爱、礼和强。——题记

《开学第一课》教会我很多,教的就是四个字,孝、爱、礼、强。孝敬长辈,爱别人爱自己,讲礼貌,自强不息。这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最基本的道理。

孝,讲的是一位75岁的老人有一个孝顺的儿子。他儿子把家里的一辆旧摩托改造真有后座,而且有靠背的升级版摩托车。儿子说:“趁老人家腿脚还利索,还能走路,带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他们父子两坐着摩托车开了几十万公里,去了云南、四川、北京等地方玩。老人说:“我有这么个儿子,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啊!”

爱,讲的是摇滚歌手泰勇和他的儿子大珍珠的故事。大珍珠出生时,不幸患上了一种病。这种病使他大脑接受能力变差,别人一天就学会的事,他要用几个月才能学会。泰勇为了儿子放弃了事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教会了大珍珠骑自行车、游泳、系鞋带、写信、弹钢琴等等。泰勇说:“大珍珠就是我的一切,为了他我愿意放弃一切!”

礼,讲的是容祖儿小时候,妈妈就对她严格要求礼仪方面的事。妈妈对她说:“要尊敬长辈,见到长辈要问好。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让长辈先动筷,尽量只夹自己面前的菜,吃完饭后碗里不能剩饭。要打扮的干干净净。有一次,容祖儿和弟弟在下雨时去路边踩水坑,溅起的水把路人打湿了,妈妈知道后把容祖儿和弟弟教训了一遍。

强,讲的是一帮孤儿去到了一家武术学院学习武术和舞蹈。他们从小父母离异,除了以前孤儿院的院长和他们比较亲近外,就是他们的武术老师了。他们亲切地叫老师“阿爸”。他们没想到父母就哭,无法自拔,是老师在一旁安慰他们,对他们说:“做人要自强,要坚强,这样才是最棒的。”老师用最朴实的话语令他的孤儿学生们发愤图强,自强不息。

孝顺的儿子带老人环游世界,摇滚歌手放弃了事业选择了儿子,用爱教会了儿子一切,严格的妈妈教会了容祖儿礼貌,有爱心的老师用朴实的话语和对他们的关心教会了孤儿们自强不息道理。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默默无闻的,可他们却学会了人生最重要的道理。他们之中有普通的的打工族,有孤儿,有歌手,有明星,不同的人,却有一样的珍贵的品质。

《开学第一课》教会我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做人所需要的品质,也就是那四个字,孝爱礼强。孝敬长辈,爱别人爱自己,懂礼貌,注重礼仪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观课心得体会15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我有幸去日照市实验二中听了“20xx年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作一下整理:

(一)还数学课堂以安静氛围听完数学优质课听课活动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优质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正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很多老师心里想,数学课堂肯定体现数学味道,这还用说。老师们都知道,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了丰富课堂语言,有感情,用着诗意一般语调讲课;一节课下来,精彩纷呈,演化缭乱。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贴近生活,源于教材,选材恰当,过度自然,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只重形式,淡化实质,只重结果,淡化过程,只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二是重视学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形成过程,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重数学的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培养,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三)多媒体的大量运用最后我简单地说一说有关多媒体的运用,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很真实,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现象,学生的专著力只在课件表面的画面上,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课件成了摆设。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教学服务,不能主次颠倒。以上是我这次听课后的感受。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已经由当初的不知所措,人云亦云,逐渐成熟起来,冷寂下来。课改教学的思路逐渐清晰,课改的理念逐渐形成,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总之教学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模式,依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健康自由的成长。最后,也祝愿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园地这块实验田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四篇:观课心得体会

观课心得体会

《北京亮起来了》《路边的橡树》《晏子使楚》上周听了王坤、夏金芳老师的课深受启发,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经常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我总以为“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没有区别。但这次教研活动后,我才明白二者不一样。

这次活动通过认真的听课,深深地体会到 “听”指向声音,淡化了“观”;“观”则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是对话和反思。王坤老师讲的《路旁的橡树》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文章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从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保护橡树的行为完全是自发自觉的,换句话说,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寻常小事,处理却不寻常的作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地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环保意识、爱护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二是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本文教学的难点是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准备,教案一改再改,还制作了相应的课件,教学的设计在头脑里过电影似的放了多遍,想努力营造出理想中的课堂,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我就对她的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多种方式落实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教活了,学活了,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曾经说过:儿童大脑的自然属性要求,对他的智力培养须直观形象中,首先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使得思维由具体形象向着这个形象的信息“加工”转换。如果脱离大自然,从一开始学习起就只感知词语,脑细胞很快就会疲惫,以致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给他的工作。

从三小全体语文教师从不同方面的分析中分析中知道:“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比听课评课有一定的优势,可是“观课议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课人,除需要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所有的观课者共同研究、探讨。因此,我们在观课和议课时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思考其行为与教学理念的联系程度;观察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联系,思考怎样通过优化过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等。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观课议课比听课评课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观点,能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尊重,营造了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氛围。我要认真学习研究消化,学以致用,把它用来指导我们的教学管理。

中宁三小

吴莲霞

第五篇: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一: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广大教师发现教材内容的增减,编排的顺序,选材都有很大的变化,教学中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我们教师面前。怎样使用教材,有效组织课堂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的需要,我们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观课、议课活动。

通过观课与议课,尤其是我们低年级数学组组内的观课议课,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质的区别:观课议课要求观课教师与作课教师必须提前沟通,作课教师希望观课教师观察他某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引导”,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作课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明确观课的目标后,观课教师要围绕观课目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使自己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观课的过程中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议课效率;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观课教师在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最后面。议课时,议课教师与作课教师是在平等地交流,更多的是这样的语言:“我观察到某某现象,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而评课者一般会说:“某某地方处理得有问题??”

效观课议课,也使我们从活动中收获经验得到成长:通过上课,听课教师了解为什么这样上;通过观课议课,使听课教师明确这堂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完善等;观课老师也从活动中得到启示,给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丰富自己的阅历。我想在今后的观课议课中,有以下几方面是要注意加强的:

1、加强交流。

常常我们是坐到教室中才知道今天听课的内容,即便是提前知道课题也不会事先做些了解准备,这样对于不熟悉教材的人来说,听课的效率就会很低。通常上课者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及意图听课者事前是不得而知的,要在听课的过

程中自己慢慢揣测体会。而如果课前上课者有所说明、听课者有所了解,那么听课过程中目的性就会更明确,效率也会更高。在议课的过程中,平等的交流更为重要。陈大伟教授指出:观课议课不是为了展示教师自己多么出色优秀,而是为了发现和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所以,尊重、平等、交流,使上课者和观课者消除隔阂、直面问题、共同分享,才能取得议课的成功。

2、明确主题。

通常的听课评课活动往往面面俱到,这种方式看似全面,但也隐含着听课者对课的思考不够深入,泛泛而谈,在有限的研讨时间内不能使议课达到一定的深度,对上课者的帮助不大。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语文课观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做法和效果。?有主题才能有重点,才能更深入,更有效。

3、以学论教。

我们习惯在听课时关注教师是怎样教的。有时甚至过分注重教师的语调、体态、形象等带有表演特质的因素。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效果不理想归罪于学生,常常我们会说:你这样设计是好的,就是学生不配合。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重点,以学的方式、效果来思考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4.加强反思。

教学反思是当下大力提倡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总之,值的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我要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如何抓住重点,怎样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要改掉不足之处,更有深度的参与到观课议课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看了陈大伟的《有效观课议课》的光盘,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观看这些光盘,我认识到,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质的区别:观课议课要求观课教师与作课教师必须提前沟通,作课教师希望观课教师观察他某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引导”,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作课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明确观课的目标后,观课教师要围绕观课目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使自己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观课的过程中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议课效率;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观课教师在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最后面。议课时,议课教师与作课教师是在平等地交流,更多的是这样的语言:“我观察到某某现象,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而评课者一般会说:“某某地方处理得有问题……”

陈大伟教授在光盘中提倡以学论教,是把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这样的做法能给我们的教提供学习的条件。陈大伟教授鼓励作课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评课需要在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之处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话,议课则是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我认为,观课让自己明白了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上老师做了什么?学生做了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2)想:授课教师的思想理念是什么?3)想假如让我上这一节课,我怎么上?4)想:上完课人家让我发言的时候,我怎么发言? 议课就是要通过询问,思考前前后后的问题,找到有意义的方法.目的是改进而不是评价,作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为了展示。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 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持开放的心态, 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 在实践中学习, 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这些天,我认真学习了继续教育课本陈大伟教授著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本书首先以课学教学研究的故事为引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观课议课的价值追求,观课议课的实践操作,以及观课议课如何更好地促进和实现教师发展。案例与讨论相结合写作形式,让你在读书中不知不觉成为了思想的参与者,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尤如聆听名师的讲座,置身于争鸣的学堂。

感悟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观课议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以人为本是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人是根本,这一理念落实在观课议课中,首先体现在要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满足人。以人为本不仅需要心中有人,而且要看到眼前的人,通过对眼前人的关怀使以人为本中的“人”具体化和现实化。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要以眼前的教师为本,其中包括参与观摩的观课议课教师,更要包括做课献课的教师。以人为本要致力增进学生的福祉。观课议课致辞力教师发展和教学改进,更好地促进和实现学生发展。以人为本要务人之本。人之本在于致力和追求幸福生活。观课议课要致力引导教师追求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大创造,大突破,大快乐;小创造,小突破,小快乐;无创造,无突破,无快乐。”

人有思想的权利,人会思考,在思考中能对收益和得失进行算计,并在算计中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价值标准追求利益最大化。观课议课要尊重参与者思想的权利,并搭建交流与表达思想的平台,鼓励参与者在观课议课中积极主动的思想。要防止参与者对他人思想权利的剥夺和对他人思想过程的包办代替,也要防止权威思想对草根思想的禁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感身同受。

感悟之二: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以学论教”是观课议课的重要思想,也是本书重点论述的一个内容。新课程改革由“懵懂”走向“成熟”。由会场走向课堂,由理念走向教学实践,由效益预测走向效果评价。使教育越来越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和课堂教学。陈老师在聚焦课堂教学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议课的模式。并用“以学论教”指导我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等先进的理念。掩卷思之,学校每一个学期举行的听评课研讨活动,无不在经历“漫长而煎熬”的炼狱中而“痛不欲生”。听课教师条分缕析一一道出自己的观察,尤其是教研组长的最后总结性的“几点建议”、“几点希望”发言,令做课教师如坐针毡。看似效果突出的教研活动,实则在这种“高厉害”的重压下,课堂教学还是“涛声依旧”。陈老师在书中有力的鞭打了这种活动形式,他从形成共同愿景,降低利害关系,在合作中互爱三个层面作了阐述。“在观课议课中,做课教师成功了要学会享受成功的成就感。如果 篇二: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陈大伟老师的《怎样有效观课》,我对听课有了新的认识:

一、观课坐到学生身边去

传统的听课时,往往是坐在教室的后面,观察教师的言行,如何引如新课,如何让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引导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练,教态是否自然大方,多媒体运用是否恰当等等。而陈大伟老师认为要坐到学生身边去,你不深入学生中,你就不能获得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学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应该以学为本,因学论教;这样,评价教的效果和教的水平就需要颠覆一下目前习以为常的经验和做法,即不是观察教师讲得怎么样,水平有多高,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从学生学的效果反射教师教的水平,从学生学习的活动看教师教的活动是否达到目的和是否高效。

二、要尊重课堂、尊重学生

我们认为,课堂是一个生命生长和实现的所在,是一个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庄严神圣的地方,走进教室时,我们需要存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态度和心情。对于观课议课,我们建议:一定要提前进教室,不能在教学开始以后,很轻率地敲门打断师生的教学;在课堂上要关闭通讯设施,杜绝旁若无人地 接听电话;要集中精力关注和研究教学,不做与本堂教学无关的诸如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不要和其他观课者闲聊,避免在课堂上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和评议。

三、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不同

观课议课与以前的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观”对观课的老师来说只是形式,而实质 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总之,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需要改进和学习,在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篇三:培训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培训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景东县民族小学唐萍

本周开始,进修学校组织我们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四期培训班一行五十人前往县小、民小进行为期一周的观课议课活动,直到今天下午圆满结束。本周我们听了十八位优秀老师的课后, 觉得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这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观课议课后的一些体会吧:

第一、熟悉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了这些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例如:阿玲老师的《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阿玲老师紧紧抓住启示这个题眼,让学生读课文从重点句“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入手,让生读课文,找一找启示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知道钓鱼这件事的“是”是什么?“非”是什么?然后重点品读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的事的段落,从作者的心理活动,钓到肥美的大鲈鱼不愿放鱼的原因等几方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文本,让学生明白题眼“启示”是在道德面前要有勇气和力量战胜生活中一些名利和金钱以及地位的诱惑。

第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此次的观课中我发现好多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方应萍老师的《新型玻璃》的拓展延伸的小练笔,孙灵梅老师的拼音的教学,万静萍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说秋天》的课堂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

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 杨成金老师的《听听,秋的声音》和杜新平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杨成金老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地读并找出课文中描写秋的声音的诗句,再读课文,让学生品读诗歌的美走进秋天的田野这个辽阔的音乐厅,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主旨,层次非常清晰。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周文剑老师就要求学生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教学中他还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有的老师

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表述的准确,读书和书写的姿势,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

下载观课心得体会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课心得体会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观看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录像也有了较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我也有了一些想法。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观课评课心得体会

    观课评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能在这次小学体育教师研修过程得到了一次“充电”和“加油”机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作为一线体育老师,我把这次研修培......

    备课观课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备课、上课、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大邱庄镇王虎庄小学 刘艳 课堂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不断的经验积累和体悟反思实现内生性的发展。教......

    研修观课心得体会

    研修观课有感 今年的分散研究阶段,平台上为我们提供了六节精彩的观摩课,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同行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受益匪浅,以人为镜,......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教研是教学中必要的活动,教研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可是,很多时候,教研活动都流于了形式,对......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维新二小 左后芳 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经常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因此,我总以为“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没有区别。本学期参加学习以后,我才明白二者不一......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陈润祥 2012年5月18日参加了梭戛乡中心小学组织的观课议课活动,此活动是在梭戛乡沙子小学举行,全乡各校都有教师参加,在中心小学的精心组织和沙子小学配合下,......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范文1 认真学习了《观课议课的准备》这一节的内容之后,让自己思考了很久的是其中的一项:观课议课的参与人员。专家讲:参与人员可以有专家、领导、家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