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范例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英雄,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铭记历史,革命先烈怀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敢为天下先,为人民当家做主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色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
以前参观过很多烈士陵园,认为他们的实际很感人。他们的人格很崇高,我明白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想将来有一天自我如果真的成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党员,我也会像他们一样背负上更多的职责。
没有奖励,没有奖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成立了新中国。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们求实创新,建设着新中国。他们不怕流血,不俱牺牲,为振兴中国而奋勇拼搏。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为复兴中华而前赴后继。
这一切感染着我,启发着我,让我真正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子孙真的有义务向这样一个伟大的党靠近,而今我真的坐在党校培训的课堂上,来理解党的考验和洗礼。我很高兴得此殊荣,端详着这些可爱的人们,我很幸福,在我的生命中能理解他们的熏陶。我再一次向前跨了一步,更加走进了***,严肃的面孔下有着对未来的坚定,也有着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盼。我感受到了这份期盼,作为一个入党用心分子,我会以一个***员的职责要求自我,作出像他们一的事业,中国是个有潜力的国家,而中国的未来有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就让我们充实自我的头脑,担负起这份职责,为中国,为人民作出自我的贡献。
红色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二】
周末,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妈妈来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到达目的地时,只见新馆矗立在我们面前,宏伟壮观。我猛一抬头,“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令我肃然起敬。
整个纪念馆一共分为三层。刚踏进大门,一艘红船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妈妈告诉我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我听了觉得很震撼,为什么会议不是在高楼大厦的会议室举行,而是在一艘小船上召开呢?为了留念,我在红船前面拍了照。
看完了红船,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往里走,一副栩栩如生的图画吸引了我的眼球。妈妈告诉我:“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只见林则徐站在硝x上,指挥着民工们硝烟。他们有作文的拿着大篓子,正在往硝烟池里倾倒鸦片;有的手持硝烟棒,正在敲打鸦片;还有的把硝烟棒高高举起,仿佛在说:“中国人是不可以被欺辱的!”。
来到二楼,瞧!那儿陈列着1921年的x火车站模型,只见小火车拉响汽笛,发出“呜……。嘟……”的响声,阵阵浓烟从排气管里蜂拥而出。若你长时间盯着它看,会感觉小火车正在飞速行驶呢。
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参观了三楼的展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篇篇翔实的史料,一件件先烈的遗物,都让我感概万千。
这次旅行,让我很难忘,因为它让我认识了很多英雄人物,并学习到了他们宝贵的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发奋学习,做一位合格的小公民。
红色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三】
星期二,我参观八一广场和x革命烈士纪念馆,我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我的感慨很深。最能促动我内心的是集中营的一些画面和模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可歌可泣的故事,触目惊心的刑具,让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着:x集中营模型这样的地方,每个人都应当去几
次。也许它不能立刻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升华,但至少每回都是一次对灵魂的净化,思想境界、道德觉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我们常应反思自己:今天的国泰民安都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凭着崇高远大的信念、顽强坚定的意志、不屈不饶的精神斗争出来的,是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党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
当我走出馆地时,我的脑海突然涌出这样的歌词:“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子”,而“同志们,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通过这次对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过好大学的美一天,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红色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四】
假期,妈妈带我参观了位于xx岛的x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孙x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走到纪念馆入口处,4米多高的孙x铜像映入我的眼帘,孙x两眼烔烔有神,为静静沉思、运筹帷幄的神态和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大道和展厅里矗立的黄兴、廖仲恺、蔡锷、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驱者的塑像,每个人都有一段惊险经历,每个人都是一页艰辛历史,述说着那封建王朝风雨飘摇,起义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们选择革命时便已经知道他们选择的很可能是不归路,但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人命的幸福,他们还是误会的走上了这条道路。
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长眠于x东郊黄花岗。正是这些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用生命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的那份大义凛然,他们那种勇往直前,始终令我饱含激动之情。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红色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五】
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烈士林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x烈士林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第二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参观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活动策划书
一、目的与意义
追忆革命历史丰碑,传承高尚革新精神,通过参观革命烈士陵园以及观看革命英雄人物资料增强志愿者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给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学习革命英烈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革命英烈的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进取精神;革命英烈不求索取、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二、主办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
三、负责人:
总负责人:胡优良,支部负责人:杨昇,林嘉伟,张一,王超群,吉洋,刘亮斌。
四、活动时间: 2010年4月9日。
五、活动地点: 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
六、活动对象:
江西财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党员
七、计划安排 1:流程
(1)由各个支部负责人通知支部党员,确定参加活动人数,并通知时间及具体事项;
(2)活动定在2010.4.9上午9:30在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门口集合,在大家集合完毕后,清点人数。
(3)在南昌革命烈士纪念馆门口整理队形,去革命纪念碑,向革命烈士默哀三鞠躬并默哀三分钟。
(5)在纪念馆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纪念馆,了解烈士事迹。(6)参观完毕在纪念堂门口集合,拍照留念。2:活动宣传
内容: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向全院学生宣传革命烈士先进事迹。行式:报纸,组织政治学习。时间:4月9号以后。
总结: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写心得体会,活动负责人应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支部对活动做出效果评估,分析优缺点;支部对活动进行报道。
八、活动经费预算:
1、乘车路费:元
2、租借悼念仪式用品 元
九、所需器材:
党旗一面,学院旗帜一面,相机若干,横幅若干。
十、活动事项
1、及时应对天气变化,做好准备,提前联系场地
2、注意安全问题,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各支部负责人负责好各支部人员;
3、鞠躬、默哀、宣誓、参观纪念馆时,保持安静,切勿喧闹;
4、注意保护周围环境
5、穿戴整洁,行为大方。不得带食物进入纪念馆。
全体党支部成员在活动期间在没有事的情况下均要参加这次的支部活动。
第三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南昌,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在我来到南昌之前,南昌是我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南昌两年了,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 有人说太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庄严地宣言,但能感受到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我,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今天对这个遗址拆迁,明天对那个革命圣地改造„„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在战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建设中,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
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可以看出方志敏时代讲爱国是为了救国。时代赋予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支撑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党、爱国这个强大的信念。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后人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观念,别在物质追求中丢失了民族心,感恩的心,对用鲜血染红的大地的烈士的崇敬之心„„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角落,都要有一颗民族的心,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拥护感。排斥一切外来势力对国家稳定影响的思想煽动和挑拨,站在革命先辈的的先驱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第四篇:参观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参观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总结
为落实我党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报告,响应我学院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体系的号召,青岛大学旅游学院2011级2012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计40余人自发组织成创新性实践党员小组,以“缅怀革命先烈 提高党员素质”为主题,于2012年11月21日参观了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广大党员与积极分子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对党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为党和人牺牲一切的信念。
我们井然有序地到达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抬眼望去,第一展厅正面额檐上著名书法家舒同提写的馆名:“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白底金字,浑厚有力。走进厅内,迎面是一幅名为“百年青岛”的大型锻铜浮雕,该浮雕记载了青岛百年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生动的再现了青岛人民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同志们都驻足行注目礼。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第一、二、三展厅。第一展厅内共展出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青岛地区牺牲的48位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其中主要有党的“一大”代表、青岛党组织的创始人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事迹以及部分珍贵文物,同时以声、光、电等展示手法再现了李慰农、胡信之烈士英勇就义的模拟场景,有抗日战争时期弃笔从戎的周浩然烈士,有解放战争时期被敌人活活打死,被誉为“刘胡兰”式的英雄解文卿等。第二展厅主要展出的是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57位著名烈士的事迹,解放青岛的模拟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即青战役硝烟弥漫的战场,马保
三、邓龙翔、严力宾、王成海、叶立勋、葛路等革命烈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成一曲曲英雄的赞歌,震撼着每一位瞻仰者的心灵。第三展厅展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纪念广场正中矗立的是名为“山河魂”的烈士群雕,共有八个人物形象组成,中心人物是以党的“一大”代表、青岛党的创建人邓恩铭为原型塑造的,在他周围环绕着铁路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青年学生、解放军战士、农民和童工的代表。群雕象征着青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历程,表现了先烈的丰功伟绩与山河共存、与日月争辉的主题。上坪左侧建有纪卿亭等三位烈士的墓区;右侧建有一座烈士英名碑,碑上镌刻着14971位烈士的英名;下坪右侧小山上建有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名为“流芳”的纪念亭。
先烈已逝,精神犹在,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同志们追寻革命烈士的足迹,一一瞻仰了烈士的画像及遗物,认真学习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及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感受着他们执著的信仰和澎湃的热情,接受了灵魂的又一次洗礼。无数英烈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奋斗牺牲,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宁死不屈,用顽强惊人的毅力同敌人做不懈的斗争,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最后的力量,在场的所有同志都被这生与死、悲与愤的景象所深深震撼。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气节、坚韧精神和伟大人格,这正是我们扪心自问并应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所在。作为党员的我们更应起到表率作用,无条件履行党员义务,坚定忠于党的事业的信念,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水平,不惜牺牲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一个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无条件地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对党和人民的这一承诺。今后,我们要不断地用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持之以恒,永葆先进,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无愧于我们在党旗下的誓言。(相关图片见下)
吴婷婷
2012年11月22日
第五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暑假期间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我来到了革命烈士关向应的家乡金州,来到了关向应纪念馆。我们以此来纪念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此来告慰创造了历史的五四先驱们,以此来传承伟大的五四精神,以此来激励我们自己。
走进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向应同志的半身铜像,上面有毛主席题的挽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礼毕后通过讲解员的细心介绍,我又对关向应烈士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受党中央委派到苏联东方劳动大学留学,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陈列馆内的老照片,历史实物都被赋予了“生命”每一张照片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件实物都诠释着一段历史。还有关向应故居,延安窑洞,满族风情院等地方。
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是永放光芒的,我们要学习他们矢志不渝,最求真理的鉴定信念,襟怀坦白,严于律己的胸怀。也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