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写论文、做课题一直是我头疼的两块巨石,总有种遇到想要退缩的心理。2020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申请了一个课题很幸运这个课题立项了。在欣喜之余,却也产生了很多焦虑,因为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触碰过课题,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如何完成课题报告等毫无头绪。但是,在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同事们的帮助与指导下,课题的开展也变得逐渐顺利。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谈谈我的课题之旅。
2020年2月初,收到了教研组长的消息:先把课题的题目想起来,于是我便开始思考选题。之前听过关于课题的讲座,都说选题要源于教学实践工作或者教育热点,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我想到了前几天拿着手机批改学生的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题,此题利用画图来解题更容易理解,但几乎没有学生用这个方法,于是我问了柯老师的意见,并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画图解题,并根据这个方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课题思考,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后拟定了题目、罗列了框架。在课题论证时,我的课题方案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框架偏论文形式、课题研究的内容没有新意。是呀,我忽略了这个问题,我能想到的研究方向,想必很多老师都想过,并做过了研究,那如何有新意、有前瞻性呢?一个个问题瞬间又把自己打回了原形。好在有科研组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他们给了我建议,从思维可视化角度来研究。之后,结合大咖们的修改意见,我的课题框架基本成型了。之后,我按照写论文的方式开始了课题的撰写。立项之后,便开始了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执教了一年级,平时的练习中画图解题的机会很少,在加上自己平时缺少收集各种资料的习惯,所以在结题的过程中,附属资料还不是很丰富。同时也提醒了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心人,认真记录、认真研究。
最后我想说写课题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是自己学习与成长的过程。课题研究,我还在路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