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种思维”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近日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事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事关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坚持“四种思维”,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有利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第一,坚持“战略思维”,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上升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来认识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多边主义、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近日,联合国向全世界敲响了粮食危机的警钟,在全球疫情弥漫、蝗灾肆虐、许多国家限制出口、农业供应链条断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正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我国受疫情影响,叠加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局部地区发生蝗灾,南方粮食主产区发生洪涝灾害,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我们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来重视和看待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既要高度警惕全球粮食供求的潜在挑战,绷紧国内粮食供应保障弦,始终存有危机意识,大兴爱粮节粮之风,切实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又要避免引起无谓恐慌,保持战略定力,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第二,坚持“底线思维”,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短板弱项找准
一方面,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面临着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以及应对风险等多重压力,突出表现在“两个并存”上: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与需求增长导致的粮食缺口不断加大并存,粮食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与较为严重的抛荒现象并存。我国既是全球粮食产量大国,也是粮食进口大国,每年需要进口上亿吨的粮食供给补缺口。另一方面,我国的粮食浪费特别是餐饮浪费严重。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口粮。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始终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同时坚决制止粮食特别是餐饮浪费,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新风尚,端牢14亿中国人的饭碗。
第三,坚持“法治思维”,把良法善治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式
要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保障制度,从速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进程,研究起草《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真正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依法治理。要聚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进一步固化经验作法,细化相关规定,硬化约束机制,用立法引领社会“新食尚”。及时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经验作法,巩固遏制公款餐饮浪费行为的有效成果;进一步细化明确职能部门、餐饮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的责任,明确餐饮经营者的提醒、劝导责任,建立举报机制,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惩罚并重的制度机制;积极借鉴法国、意大利等国外强化销售环节的硬性约束的经验作法,对反食物浪费立法时作出一些硬性规定,切实让法律长出牙齿。要聚焦粮食安全执法监管,全面摸清粮食库存家底,建立分区域、分品种等各类数据库,进一步充实执法监管力量,采取专项检查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动态监管相结合,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保障粮食安全。
第四,坚持“传统思维”,把爱粮节粮、厉行节俭的优良作风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
粮食安全,人人有责。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把制止餐饮浪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带头践行“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自觉做节俭用餐、文明用餐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企业要践行优良作风。粮食企业要完善收储网络体系,强化仓储精细化管理,加大节粮技改力度,扎实守住管好“天下粮仓”;餐饮企业要制定成本控制办法,采取返利、折扣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适量点餐、节俭就餐、文明用餐。学校要加强学生勤俭节约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不挑食、不剩饭、不倒饭,自觉抵制铺张浪费行为。家庭要传承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教育引导子女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