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组初高中课比赛教育心得随笔:逆风,更适合飞翔
编者按:作者通过对说课比赛语文组中的人教版八年级的《列夫·托尔斯泰》及必修3《师说》的相关解说,阐述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逆风,更适合飞翔。
逆风,更适合飞翔
金慧 曲一奏雅 5月23日
今年说课比赛语文组初高中所说课题分别是人教版八年级的《列夫·托尔斯泰》及必修3《师说》。较往届变化最大之处就是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通过长善救失,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它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同样教材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追求个性化的思考与阅读,真正体现了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在如此语境下我尝试思考同样的内容,为何呈现出的开启点与落脚点、思考点与解决点终究相去甚远?在我看来,应该有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文本的解读。无论是授课还是说课,解读文本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特别是面对经典作品,读出新意、读出深意、读出个性化的内容,还真需要教师的综合能力。而我以为,解读文本要抓住命脉,就是文本中的矛盾处。抓住文本中的矛盾点才是我们突破文本重难点的最佳点以及个性化思考点。例如在文本解读时有的老师注意到了文本的矛盾点,而梳理关系就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将人物形象的“美与丑”“舍与得”“冷与热”“幸与不幸”“表与里”等关系作为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切点,这不仅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同时又站到了理解主旨的制高点上,自然是收到好的效果。
语文教师贵在坚持对文本自身的挖掘。静下心来,素读文本,将文字本身的含义与灵魂还原到本初。而不是想着用什么技巧将文本承托起来,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同时这也恰是引导学生走入阅读误区。语文教师尝试着带着学生原生态进入文本,通过文字去把握情感与主旨,当然,接下来,就需要教师艺术化呈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个性化的思考通过教学流程和问题设计。
第二、理念的渗透。说课与授课不同的是要将学科理论通过确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体现出来,一边作为设计的思想指导与依据,同时又将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这样的说课无疑才是既有内容环节的设计亦有理论思想的高度,有理有据,内容详实。就初中的五位教师来说,能涉及到语文学科素养及课程标准内容的很少。即便有,也是浮于表面,为了有理论而有,而不是为了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使其更有科学性。那么通过这个现象,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线教师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意识很淡薄,亦或是理论储备不足,当用的时候方恨少啊!这也就暴露出我们一线教师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成为经验型教师,且呈势不可挡之势。那么经验型教师就不好吗?显然不是,经验对一个教师很重要,可是当有了经验再提升到经验理论相结合,那么势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自如轻松。
第三、知识的积淀。一个语文老师文学素养的高低对于其教育生命力的长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秉持的理念、平时看的书、体验到的情感、钻研过的教材、具备的设计能力、教授过的课、思考过的问题都会在那短短十分钟呈现出来。从持有的情感、文本的切点、重难点的确定、提及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语言的表达都会逐一呈现出来。我以为十分钟的状态就是生活状态以及课堂状态的一种延伸。
第四、细节的把握。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会在细节上进行考究。越是时间集中紧凑就愈加能体现对细节的关注度与感知力。特别是语文教师对语文本处理的细节、说课环节的细节、情感表达的细节处理、板书的细节甚至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的把握都应该被关注的。令人疑惑的是这次为何五位教师在作业处理上为何惊人的雷同?每一位教师都设计了将对人物眼睛描写的句子改成一首小诗,我想也许这是课本上的一道作业题?即便是,那么同课异构的前提下,是不是也应该关注到这个细节呢?这种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再有,语文老师的发音一定要准确,这是语文老师基本功的体现。比如“慰藉”一词,发音在语文老师这里应该不成为争议。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语文老师要从细节上做起,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汇成河形成海。
当然,在说课流程中,有些设计是很难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的,亦或是设计的环节究竟对于意义有多大,还是值得斟酌的。比如有的老师设计情景表演法,这样的活动设计在我看来对于文本解读有效性并不大,估计只剩下热闹了。所以,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应该都以文本为宗,减少课堂的垃圾时间。
那么,究竟怎样的说课可以称之为上乘?这个自然没有模式,如去年说课比赛中杨帆式说课曾经引起学校关于教研探讨的新高潮,然而,有些是说课形式是可以模仿与操作的,而有些是决然不行的。那么,从更一般形式上,这次高中组陈思嘉老师就《师说》一课的说课,值得学习与借鉴。
首先,这不是一个分为六个环节固化流程的说课。而是有机将这些说课环节融入到说课稿中,让这个说课稿成为一片思路连贯行文流畅的教育论文供人欣赏。而这篇文章里,不仅有着对文本的挖掘、个性化的思考,还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注入,同时恰如其分将新课标要求贯穿到整个教学设计中。
其次,陈思嘉老师在说课中,特别是在文本解读时注意到文言文学习的几个关系,正是这几个关系处理恰当,所以才使得文本没有脱离开基础而将其束之高阁,而恰恰是既有高度的爬坡更有接地气的落实。
1、注意到了文与言的关系。其实文言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只要老师所持理念少有偏颇,就会呈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成为大阅读训练题,要不就成了思想教育蓝本。而陈思嘉老师处理比较恰当。一方面疏通文意,把握关键词句,一方面结合创作背景知人论世明白本篇文章的写作意图。这样有机结合,文言兼备,既有工具性的功能,又有人文性的呈现。
2.注意到了情与理的关系。《师说》一文是典范的政论文,一般学生是爱不起来的,因为我们要讲结构要将道理,可是,陈思嘉老师没有简单停留在对政论文这种文体特征的分析上,而是敏感地捕捉到了这里面隐含着作者韩愈的深沉的情感的,那就是对从师风尚堪忧的现状的嗟叹,对李蟠“不拘于时”的讴歌,这样将情理结合,自然就多了一些温度。
3、注意到方法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有些教师在说课时,对文本的分析很透彻,有些老师注重方法的落实,而陈思嘉老师注意到了方法论与教学论的统一。文本问题设计结合理论指导同时兼顾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比如提出的问题“文中是如何论证从师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问题直接,直指要害,同时为下文分析做了铺垫。
4.注意到了当时与当下的关系。学习文言文不可忽略的功用就是现实意义。陈思嘉老师既分析当时时代存在的不尊师重道的现象,同时还放到了今天这个时代考量,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怎样的启发,这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之一。
5.注意到了文本与文化的关系。文本存在有其永恒的价值,然而随着文本所处时代的变迁,那么,其意义也会相应变化。而这个说课注意到了启发学生用古代的文化思想关照现实,从中感受到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最后,陈思嘉老师纯正的播音员的发音,敏捷的思维,流畅且具美感的语言表达,饱满的情感迸发,得体的肢体语言呈现都给这次说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当然如果非要找点不足的话,那就是陈思嘉老师在文本挖掘上还不够深刻,一些问题设计在具体教学落实中估计不是那么理想,可是,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对这样的一次说课的赞赏,因为,凡是经过个性化思考,并另辟蹊径的人总是能发现最美的风景。
赛事已然结束,而我们的思考却远未停止。一次活动最终带给我们的不是最后的奖项名次,而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认识了自己,并在困惑中煎熬中历练了自己,促使自己的成长。这才是最终的意义。因为,逆风,更适合飞翔。
金慧
2018年5月20日22:40分
西安·风景线
公众号:曲一奏雅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写写帮文库
第二篇:语文组教师说课比赛总结
语文组教师说课比赛总结
为加强教学实践研究,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引导教师逐步提高,尽快成才,我校于周五开展教师说课比赛活动。这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比赛取得圆满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本次活动共有13名教师参加比赛,他们按照评分标准的五大方面做了准备:说教材处理(20%)、说教法(15%)、说学法(15%)、说教学过程设计(25%)、教师素质(25%),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标准是统一的,评委是客观的。在说课过程中,老师们围绕说课的主要内容,大胆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精心创设各种情景,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研究探讨符合本课程情况的教学设计方案,充分显示了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扎实教学基本功。除了遵循说课的基本规则外,老师各展才华,或温文尔雅,或神情并茂,或抑扬顿挫,或娓娓道来,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强中更有强中手”。
为进一步提高各参赛选手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此就本次说课比赛的收获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组织准备工作充分。本次说课活动是继“青蓝工程”系列活动——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后的又一次比赛。学校做了详细的比赛安排,拟定了比赛评分标准,做好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2.参赛教师准备精心。此次说课比赛,赛前在各参赛教师与指导教
师的共同努力下作了精心准备,从说课教案的编写到对设计的熟知,从时间的把握到教法的运用,都力求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们把这次活动当做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在比赛中他们用流利的语言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从比赛中可以感受到,每位参赛者的教学设计能力都有了提高,他们以高度认真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设计展示学科特色。所有参赛老师都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学法指导教法。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能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索,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语文老师能抓住课文仅仅是阅读的例子,在教学中带领孩子体悟情感后,更注重了知识的拓展,植入了大语文的理念。数学老师则注重了生活数学,从已知知识入手解决新问题。英语老师则完全使用专业化语言,通过歌曲等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体育老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示范和体育器材来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美术老师则带领学生在观察-创作-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科学老师从兴趣入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心理和健康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用大量的实例说话,循循善诱。
4.各尽所能展已才华。本次比赛的参赛教师表现出他们良好的个人素养,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课的设计,都表现了参赛教师良好的基本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其中,齐琳琳老师设计巧妙,教态自然大方;周润红老师准备充分,能做到完全脱稿、语言流畅、思路清晰;王文涛老师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板书美观大方„„充分展示了我校青
年教师的风采。
二、不足之处:
虽然说这次说课的总体水平均衡,但在比赛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1.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特别是说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什么这样设计及应用理论依据方面有欠缺,今后还需学习更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
2.部分教师的普通话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说课的语言显得平淡,语速变化不明显,缺乏生动性、感染性,不能用得当的体态语言感染听者。
3.板书的设计还要进一步花点心思,因为板书设计能体现说课者的思路。再者应设计得更美观,应加强粉笔字基本功的训练。
4.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待加强,说课过程中太拘泥于自己的说课稿,临场发挥显得不够自如。
这些优点和不足,不是某一位老师的,但希望每位教师能认真分析并反思,吸取优点,改进不足,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专业化成长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建议:
1.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奠基理论修养。
2.说课语言还需要进一步锤炼,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增强语言感染力。
3.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4.加强对说课所包含内容的分析、理解、钻研,不断追求创新。总之,本次说课比赛展示了我校语文教师的实力,也为大家提供了一次极好的锻炼、交流的机会,这必将激励教师们取长补短,与时俱进,共同为中心小学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篇:小学语文“情境教育”主题课堂教学比赛一年级评课稿
小学语文“情境教育”主题课堂教学比赛一年级评课稿
小学语文“情境教育”主题课堂教学比赛一年级评课稿
3月31日周二共上了六节一年级的课,低年级阅读课的主要任务:一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二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
优点:
1、课前谈话显示教师亲和的魅力。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在课前每位上课的老师都与学生进行了5分钟左右的课前谈话,缩短了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接纳教师,让教师走进学生心里。
2、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授课内容准备充分,以谜语、看图等形式揭示课题,讲课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教学中强调读书、写字姿势等学习习惯,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年级正是识字的高峰阶段,学生认的快,忘的也快,它要求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探索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老师们均能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学习巩固生字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例如《美丽的小路》一课,教师在学生认识了生字以后,用马里奥叔叔的大转盘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识字,《两只小狮子》一课教师采用摘苹果、青蛙跳伞、走迷宫等多种游戏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识字,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习效果很好。
4、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变通,体会词语的精妙。例如《四个太阳》一课,执教教师让孩子转换角色,扮演秋天金黄的落叶去邀请小伙伴品尝水果,“小朋友们,快来尝尝水果吧!”“小猴子,快来呀,葡萄又香又甜,快来品尝吧!”„„学生在亲身体验、在邀请中,体会到了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的喜悦和快乐的心情,感受到落叶的热情,也很自然地理解了邀请的含义。
5、关注学生。教师语言亲切,对全体学生给予关注与尊重,鼓励与赞赏,激发了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师语言富有童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如《四个太阳》一课,虽然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但学生听讲状态就比较好,因为王雪老师时刻提醒学生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抓住小学生容易满足的特点,夸奖、鼓掌给予学生极大的鼓舞,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不足:
1、缺少情境的创设。本次赛课的主题就是“情境教育”主题课堂教学比赛,但这几堂课情景教学渗透不够。
2、导入新课时间太长。有三位老师导入环节就用了5-7分钟,有些与课文不相关的内容可以放在拓展环节进行。
3、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学生读错字音时,教师要能及时引导学生改正。在学生没有准确读出或读不出字音时,可以请个学生来帮帮他,在帮忙的学生读后再请他读一读,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能让学生学会的机会。还有个别学生或注意力始终不在课堂上或没有跟上教师节奏,老师都要善于观察,把他们吸引到你的教学中。
4、有的课堂容量太少,课时划分不合理。如《两只小狮子》一课,一节课只进行了识字、写字的教学,虽然字词学得很扎实,但没有进入课文,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算短,如果在第一课时不进入课文,那学生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学习任务就比较重了。30分钟的教学,我们应该有个合理的取舍,识字环节中三个游戏我们舍去两个是不是就有时间带领学生走入课文呢?《识字四》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识字,但识字方式过于单一,如能借鉴《荷叶圆圆》一课中的识字方式,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训练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我们除了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训练时要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6、板书设计欠合理。《称象》一课除了课题没有板书的内容;《美丽的小路》一课是否有必要把识字方法全板书在黑板上呢?我们可以让孩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去讲他们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再由老师顺势指出。如学生在识记“堆”这个字时,学生可能会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也可能会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这时老师再让学生比较换偏旁的这两个字,告诉他们像这样相像的两个字就叫形近字,我们就可以用“形近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