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含5篇)

时间:2022-03-31 00:4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

第一篇: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

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1

今年断断续续的又读完了一遍《红楼梦》,掩卷而思,真有一种“云深不知处”之感,红楼中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女孩儿,牵动着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心啊。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都独具人性,千人千面,没有丝毫的雷同首先要说的就是黛玉,黛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身世孤单,精神压抑,加上寄人篱下而又性情高傲敏感,使得自己十分脆弱。黛玉初进贾府时,时时小心,事事谨慎,言谈举止慎之又慎,恐怕被别人耻笑。

第一次见到宝玉其人时,油然而生了一种亲切感。而宝玉眼中的黛玉,自然与众人眼中的不同,“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所以当发现这个“神仙似的妹妹”没有玉时,竟摘下自己的玉,狠命摔去。

很多人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我也佩服黛玉的美丽才情,但总觉得大家闺秀就应该如宝钗般大度有气量,不要像黛玉般小肚鸡肠、尖酸刻薄。宝钗博学多识,深沉理智,端庄贤淑,然而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她的出嫁其实更多的是遵从母亲之命,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亦不被自己所爱的丈夫。

贾母说她的一段话我很喜欢;“大凡一个人,有也罢没也罢,总要受得富贵耐得贫贱才好。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待他好,他是那样安顿,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我看这孩子倒是个有福气的。”做人就应该这样,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红楼女儿们个个个性鲜明、美丽可爱,《红楼梦》这本书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它真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读的好书。

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2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里,卿何薄命。

——题记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经典的文学巨著,是曹雪芹耗尽全部心血创作的旷世杰作,是一部对后人影响巨大的作品。曹雪芹,名霑,号雪芹。

作为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的文学艺术鉴赏性是非常高的。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写到众人被刘姥姥逗笑的情节就十分精彩,让我有种置身其中的感受。“史湘云撑不住了,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哎呦哎呦;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同是写笑,每个人的神态动作却各不相同,描写生动、形象、具体,从侧面衬托出刘姥姥的风趣幽默,以及贾府上下喜欢她的原因。

再来看林黛玉,她性格纯真率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骨子里带着对封建道德的叛逆,深深吸引着宝玉。她的“侬今葬花入笑痴,他年葬侬只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入亡两不知”,寄托了黛玉凄凉的身世之感,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社会闺阁中优秀的文学才女的风范。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何必假惺惺地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成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像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地落下,却没有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她悲惨的结局。

《红楼梦》不仅是我们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更是世界文学的绚丽瑰宝。因此《红楼梦》还出了一门学问,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今后,它将一如既往地以无穷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3

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4

红,一个绚丽却残忍的颜色,倚望红楼,只是一场“梦如人生”的开始,一个虚缈却入骨的悲伤之爱,正如“无非始于荣华,终于憔悴,感慨身世,追缅古欢,绮梦既阑,穷愁毕世”,宝玉如是也……

性格决定选择。一个人,他的性格选择了什么样的思想,每天面对自己和别人选择什么样的情绪,一切取决与性格。

人生在红尘中云游,命运在性格中行走,“喜笑怒骂,倜傥风流,兴衰荣辱,成王败寇,浮华如烟云,可看不可留;往昔死云烟,伤怀阑珊后。狂年幼,贻笑传遍天下口;悲白首,银丝万丈织成愁。远虑近忧,枉然如酒,岁月酿,漫心头……”红楼梦,亦是如此,人生的悲欢离合,坎坷相伴,如泪,数不清;似水,柔无骨。

回望清,宝玉“面若中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性”明明……可惜了清静,天石乃仙之通灵也,何图恋凡俗浊气?人生非安非乐非清也。

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一直找不到属于自己现实生活的出路,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的否定,可他这种叛逆却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色彩。贾宝玉的叛逆虽然无比失败,但让《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无比成功。

叛逆是种精神,是青春不死的见证,是推动砾石前进的车轮,是张扬个性的资本。每一种叛逆的命运都是传奇,永远在文明的长河里演义。因为多彩的世界不只是苍凉的黑白,所以是皆不论成败。

《红楼梦》是自古的悲伤之爱,是心中的真是渴望。

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5

《红楼梦》不过是时代的一场梦,轻易兴衰的一场梦,只不过是造化弄人罢了。曹家也一样,作者曹雪芹身处一个功臣之家,富贵的人生却在一夜之间败落。曹雪芹过着凄惨的生活。贾家何尝不是如此呢?经久未衰的一个大府在一夜之间败落。哀呀!

全文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其实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正是因为生于如此家庭,才会以悲剧结尾。本是爱,却因凡尘干预,以悲剧收场,贾宝玉也剃发成僧了却尘缘。

贾府之奇,竟有宁、荣二府。人物大小不计400余人。其中甚有奇人。十二金钗甚奇也,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皆是奇女子。王熙凤以“辣”著称,人称“凤辣子”,行为风风火火,言语直接。还有贾家四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也,也应了“原应叹息”之意。林黛玉,内慧外秀,不慕荣华富贵,“此女人间有几个?”

贾家败落之因甚是多。

一、府内人口众多、主仆上下,事务繁忙,竟无一人出手管理、谋划。

二、贾家三代人人丁虽旺。自是个个游手好闲的,谁人治家兴家呀!

三、贾府讲究排场,不能节俭,面子还在,但是钱财早已亏空。

四、日常生活之中,嫡庶之间、奴仆之间,矛盾比较复杂……贾府之败落,因由太多。

封建贵族没落的生活不过如梦一场,梦醒一切散尽罢了。太多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矛盾冲突。红楼梦岂不是梦红楼而已。

第二篇:读曹雪芹的《红楼梦》

读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就被小说丰富的社会现象及人物鲜明动人的性格所吸引,由于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名著,内容也十分宏大丰富,很多人都对它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因而有了红学其中也有曹版与脂版,它是一部描写关于中国清朝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的前80回是由中国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写的,后40回是由清代文学家高鹗所写的。但是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在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中有过记载,说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但是被借阅者遗失了,而且脂砚斋帮曹雪芹整理过后40回,在她的书中也有所记载。所以《红楼梦》的文学是博大精深的,有着许多的未知,书中对于当时的文史哲理、琴棋书画、工艺美术、风流游戏、服饰宴饮、保健医药、园林建筑等各个方面无不做了深入精确的描写。这大概也是我对它特别感兴趣的原因吧。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有一种如坠梦中的感觉,当时声名显赫、受众人崇敬艳羡的大家族最终仍摆脱不了破败的命运。在《红楼梦》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林黛玉吧,曹雪芹塑造的最好的一个人物也是她,但是我却不是十分喜欢她,当然她的身上有许多的优点,有才华、天真率直、与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但是对于她的性格爱哭、爱使小性子、孤傲而不受别人待见。所以我认为以黛玉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在那样一个人心深不可测的大家族里,死亡是唯一一个可以解脱的方法,她仍然可以拥有一颗敏感孤傲的心灵往生。即使她有这些缺点,但是她那天真率直、敢爱敢恨的性子也是十分让人喜爱敬佩的。读完《红楼梦》发现它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很悼惜在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牺牲者。“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这是多么刻骨的爱情,在审视现在的社会,在某方面也是那么的黑暗,社会的腐败,人性的泯灭。也感叹曹雪芹的文采与毅力,把大观园描写得壮观,气势如虹,而园里的人物又性格迥异,这也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总的来说,《红楼梦》它是一部很成功的文学巨著,通过对它《红楼梦》的欣赏读阅,通过理解书中各个鲜活的人物,不仅使我了解了当时的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及人际关系和社会等级关系,这对与我处理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了解自身的弱点,完善自我。

第三篇:曹雪芹《红楼梦》创作中的绘画思想

曹雪芹《红楼梦》创作中的绘画思想

【摘要】在我国清代,出现了一位多才多艺、博古通今的文学奇才——曹雪芹,他用一生的精力与心血创作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部旷世奇书《红楼梦》,在这部作品中,曹雪芹不仅仅是一位小说家,更是一位诗人,同时他还是一位画家,在他的鲜明个性中,绘画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当时,人们似乎更知道他是一个画家而不是小说家或者诗人,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个性,所以他在创作《红楼梦》时,处处体现出了一个画家的气质,他的作品也受到绘画的影响,充满了绘画思想。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他将自己的绘画观充分表现出来,所以刻画出了这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正因如此,《红楼梦》问世后,民间就出现了许多以《红楼梦》中的人物或者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所组成的绘画艺术,成为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曹雪芹;《红楼梦》;绘画

曹雪芹用白话文的形式创作了《红楼梦》这部作品,我们需要从小说的内容中深入研究和挖掘其在文学和美学上的各种价值,以得到其经典性的认同。但是从历史学角度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红学的重要组成。自古以来,研究一部文学作品,要从小说的道德观以及诗文的正统性入手,所以在研究《红楼梦》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将作品中的诗意化描写和韵文作为研究其文学价值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只有从诗的高度去研究《红楼梦》,作品才能成为一部经典。实际上,世界文学界认为,诗歌不仅仅是一中文体,更是体现作品文学价值的重要因素。正是这个原因,德国文学家哥德可以将小说的内容交给别人随意修改,但是必须要保证自己作品中诗歌的原创性。而法国的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的时候,也是将小说提高到了诗歌的高度,字斟句酌。早期的人们在评论《红楼梦》的时候,也是从诗学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学者认为,《红楼梦》不仅在整体上对诗的包容性极强,而且本身也具有极强的诗意。甲戌本在评价《红楼梦》中写贾雨村的诗歌时就曾说,曹雪芹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要表达诗意的。在评价第二十五回中描写小红被海棠花遮住身影的一段时又评价到:这本书最精妙的地方莫过于书中的诗歌,这样的方式构建小说的整体风格。在此以后,诸多学者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解读了其中诗与小说的关系,但是从来没有离开作品的诗意和诗体作品这两个范畴。其实,从诗和小说的关系入手,分析《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的方式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如何用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小说与诗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中分析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为作品的经典性寻找更有力的证据,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在红学的研究史上,不仅有许多学者对《红楼梦》中诗体作品深入赏析,他们为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感叹和赞美的时候,红学研究界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

一、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间色法

在绘画艺术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元素,色彩在人类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自从人类出现以来,色彩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中,原始人将自然中的各种色彩涂抹在身体上以追求美感,还将各种颜色的树叶、花朵和羽毛挂在身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在这些色彩的运用中,人类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审美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色彩所拥有的不同特性被人类所发现,于是,色性诞生了。《红楼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注重色彩美,《红楼梦》的绘画美也是通过色彩表现出来的。曹雪芹作为一个画家,一直对色彩有着极其敏锐的感觉。曹雪芹擅长绘画,自然也就会运用色彩去描绘人物,在《红楼梦》中,他运用色彩描写景物及人物,表达心中的情感。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时的色彩运用技巧进行了深入分析。《红楼梦》特别注重实用间色法,也就是将原色、间色和补色相互协调并形成对比。这种方法使得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色彩美。另外,《红楼梦》中不仅在景色描写上运用间色法形成对比,还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也成功地运用了间色法。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有主有次,黛玉是主色,而其他的人物都是配色。他们的性格既有差异,又相互统一,形成了绚丽的色彩美。

第二是故事情节上运用了间色法,在小说中塑造人物性格可以通过色彩描写来实现。

曹雪芹作为画家和文学大师自然精于此道。在《红楼梦》中,他在描写人物性格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描写。例如王熙凤,曹雪芹将她描写成一个珠光宝气、高贵而热辣的形象,非常形象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曹雪芹对王熙凤的装束描写可谓是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在这样的描写中,他运用了两句话描写“翡翠撒花洋绉裙”和“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来描写王熙凤的装束搭配。王熙凤通过这样搭配吸引了众人的眼光,让自己的鲜艳色彩成为众人的焦点。色系中,红色是暖色,一般人们看到红色等暖色系颜色,就会联想到热血、太阳等炽热的物象,让人产生激动、温暖和热烈的感觉。红色是最具穿透性的颜色,人们看见红色会自然联想到兴奋、希望或者是热情,这也是红色千百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喜庆色彩的原因。作品中描写黛玉和王熙凤见面是的情景,因为众多人物聚集在一起,再加上是一个喜庆的时刻,所以曹雪芹特意给王熙凤穿上了金红两个颜色的装束来烘托气氛,同时也表现出王熙凤的强势、在任何场合都要压倒众人。凸显出王熙凤的性格和地位。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还描写了一位同样有着火辣性格的女性——尤三姐,尤三姐出场的时候穿得大红大绿:松松地挽着发髻,半开半掩的大红袄子里露出葱绿色的抹胸,雪白的胸脯微微露出,下身穿着红鞋绿裤。虽然尤三姐的出身没有王熙凤高贵,也没有王熙凤有钱,可以用很多首饰装扮,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她泼辣大胆的性格。红色代表了希望、热情和开朗,所以曹雪芹特别喜欢红色,他将对红色的喜爱多次运用在《红楼梦》中,形成了一道道靓丽夺目的风景线:看宝玉的装束“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和“厚底大红鞋,体现了宝玉热情和真诚的性格”;正因为红色,所以袭人屋里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才能引起宝玉的注意。作为年过花甲的老太太贾母也是喜欢红色,在花园里捡起一支红花戴在头上,心情也随之愉悦;别看黛玉平时总是一身素雅,但是她的前身可是一株红色的绛珠草,在雪天的时候,白茫茫的世界里,黛玉也曾穿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和其他一身红色的衣服在雪地出现。所以脂砚斋在点评《红楼梦》时,第四十九回就出现了以评价“斗篷”来指出《红楼梦》中的服饰色彩的深刻意义。

二、绝妙的仕女图意境深远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时候特别善于通过突出的物象表达情感,也非常注重对位置的刻画,我们将目光投射于《红楼梦》中的仕女图上,曹雪芹以画家特有的眼光,将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并与背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完整的整体。这些仕女有的单人或者双人抑或是多人,但是都充满了深远的意境。每个仕女的出现其实只是整个故事情节中的一个片段,但是经过曹雪芹的精心加工,这些片段构建成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图画,充满了深刻的韵味。人们读到这些片段的时候,就像是电影中的“定格”或者是戏曲中的“亮相”一样,将画面静止在了那一刻。故事仿佛也暂时停止下来,让人们可以尽情地赏玩和饱览这些美妙的图画。《红楼梦》最早的批评家脂砚斋本身也是《红楼梦》的作者三番五次地提醒读者要注意这些美图,也许是怕作者精心绘就的这些画面被一些粗心的读者忽略了吧。甲戌本脂在批注的时候,特别批注了贾琏和王熙凤那段隐隐约约的故事。指出曹雪芹在这里描绘的图画比《幽窗听莺暗香图》还要令人陶醉。第五十回中,贾母赏雪大观园,看见在漫天白雪的山坡上站着宝琴,深厚还有一个抱着梅花的丫环,笑问众人像什么,众人答:“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第五十二回中,又用《冬闺集艳图》来形容宝钗、宝琴和黛玉等众女。这些提醒,就是要让读者明白,欣赏《红楼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挥想象去领略其中精美绝伦的画面,而不要只沉醉于文字中。

曹雪芹在小说中精心描绘了很多片段,其实与情节的发展并无太大关系,但是作者目的就是要绘就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让人欣赏。如五十回中的《双艳图》,我们很难将描写与情节之间的关系分析透彻,宝琴只身一人站在雪地的山坡上,还有让一个丫环抱着梅花瓶站在身后,都难以给出准确的答案。作者在这里精心描摹的目的,就是要展现出这个深受贾母喜爱的娇憨小美人的特有形象,让这个初试冬装的美人与多情的贾宝玉发生那一段涟漪的故事。这也是作者在这里绘就这幅《双艳图》的目的所在。白雪红梅点染了那琉璃的世界。这里的描写与故事情节本无关系,但是这段描写并非可有可无。因为在这幅精美绝伦的画面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而这种情景无法言表,只能用图画去传达。当人们欣赏这幅美图的时候,自然会领略到贾府的高贵和典雅,也自然能感觉到两小无猜的少男少女们之间那纯洁无暇的精神世界。这些用文字描绘的图画,比起那些华丽的辞藻更加吸引人,更能给人以想象空间,给人以更深刻的内涵和更深远的玩味。

在《红楼梦》中,处处可见这样的描绘,例如宝钗扑蝶、黛玉葬花、龄官画蔷、晴雯折扇都是一幅幅美妙的仕女图,这让人不觉怀疑,曹雪芹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是不是就准备画一幅四扇屏来展示这些仕女呢?宝玉与众女之间的情景,宝玉为香菱借群,为平儿理妆、为麝月梳头以及妙玉献茶、玉钏尝羮等画面,又为世人展示了一幅幅双人美图流传于世。这些画面是作者对这些纯洁无暇的天真少年们的礼赞。这一幅幅精心描绘的单人或者双人图中,饱含着作者圣洁的情感。然而这些热情的称赞背后,又充满了辛酸,美好的事情总是太短暂,不久之后贾府的遭遇和没落让小说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大厦将倾,谁也没有回天之力。也许正因为这些赞美与悲情,才能让这部作品流传千古,经久不衰。

结论:

在中古典文学史上,《红楼梦》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曹雪芹集小说、诗歌、绘画等众多艺术与一体而创作的宏伟巨著,在这部作品中,还可以找到建筑、园林、刺绣和纺织等多种艺术,曹雪芹在创作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绘画色彩,用以表现人物性格,刻画环境以及展现故事情节,让小说变得有血有肉,充满张力。

参考文献:

[1]

张惠.程甲本版画构图、寓意与其他《红楼梦》版画之比较[J].红楼梦学刊.2009(03)

[2]

王富鹏.静如淑女,动若英豪──论探春的双性化性格特征[J].红楼梦学刊.2009(04)

[3]

吕玲,王平.论《红楼梦》传播与接受的价值取向[J].红楼梦学刊.2009(04)

[4]

詹丹.论《红楼梦》的经典性[J].红楼梦学刊.2009(04)

第四篇:曹雪芹先生的红楼-读《红楼梦》有感

曹雪芹先生的红楼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读的不仅是红楼本身,读的也是贾府一大家子的兴衰荣辱;读红楼,读的不仅是红楼本身,读的也是时代的兴衰与更迭;读红楼,读的不仅是红楼本身,读的也是曹雪芹先生一生起伏,以及后人一地怅然。

其实,一部红楼,一段家史,一曲爱恨情仇终完满,雪芹先生一生的跌宕起伏最终也化成一部红楼。

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画像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幼年家中富足,其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自小锦衣玉食,富贵荣华,自是不必担心生计,也见识了诸多封建统治下的奢华,正因为如此,才能够写出红楼中的纸醉金迷,奢华

时值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生活自然一下从云端跌落谷底,从天堂赎回地狱。别说绫罗绸缎,锦衣玉食,便是连温饱也难以满足,生活一贫如洗。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

是无心也无缘官场,也是让他更看到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的血淋淋的黑暗。

虽说这是先生一生莫大的不幸,但这却让这千年一遇的奇人专心文学,从而也恰恰促成了这部惊天地泣鬼神的红楼。

雪芹先生在生活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宝玉曾撕扇子博千金一笑,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玉偶填柳絮词,这些都是在先生穷困潦倒之际,回想幼年生活,渴望却遥不可及之间写下,是对穷困的现实赤裸裸的讽刺。

黛玉与宝玉情来缘去,都只是因为前世缘定,今生只为报前世滴水之恩。黛玉终结此生之时,只曾说“宝玉„”后续无言,怕是此生前世,说不尽,道不完,不只是一腔情愫吧。后人无从知晓黛玉欲说未说之言,但是,宝黛之情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过。

再说宝钗对宝玉之情,虽说用尽力气,使劲心机,最终也如愿嫁入贾家,但家道中落,宝玉出家,独守空房,只留得一子,也算是,因缘了得。

贾家没落的之际,也是先生终结之时。乾隆二十七年(1762),先生幼子夭亡,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之中,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书中尽道繁华,但现实却是如此,先生入葬费用皆由好友所出。

在我看来,红楼是对封建王朝赤裸裸的讽刺,是先生一生道不完的无奈。

且不管红楼是否出自先生之手,但红楼的确刻画先生一生的无奈。

第五篇:红楼梦心得

一开始看到“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以为《红楼梦》也只是一般的小说那样,诉说儿女情长,官宦世家的慢慢堕落。仔细看那前5回,便觉得有些新奇了。以下便是我的浅析

第一,第一回便用了双层导入,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看到大青石上刻着一段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灵石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故事,接着叙述那一僧一道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他们的对话被这块灵石听到,这石头迷恋这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于是恳求那一僧一道带它去经历一番。最后才切入正题写红楼梦的故事。看到这段话我很是激动,这不就是国外那些科幻小说中的所谓的魔法了吗?更具体的说我想起了J.K罗琳写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虽然情节大相径庭,但是这两部小说的魔幻性质是一样的。这很让我感到欣慰,原来我们的古人也是很有想象力的,并且思维之奇特比罗琳早了整整200年。只可惜的是世人们只看到了这本小说的饮食文化、感情纠纷、官宦人家的萎靡奢华,却不曾把魔幻这一层给扩大化和影响化,任由其消失在文学的摇篮中,还要等两百年后的人们再次将这个熟睡的X婴唤醒,但是已经失去我们当初风靡全球的机会了。不过,这也不能偏执地认为是后代的疏忽了,可能是大家的想法不同,或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手法,又或者是人们觉得这和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没什么区别,只是一种鬼神之说罢了,不足为奇。

第二,是那跛足道人哼了《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正当我有些疑惑,想要再去仔细品读这首歌儿的时候,我看到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甚是伤感。

他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无言化作一声叹,我没有像甄士隐那样的文采,把《好了歌》解释得那么透彻,但是人生一世,时过境迁,变幻无常,到头来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梦一场。反正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何要苦苦为难自己,追求酒林肉池,萎靡奢华,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而且看到大观园里面每个人最后的下场,更让人觉得心寒。

第三,当我看到王熙凤对林黛玉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个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别扭。就算王熙凤要拍贾母的马屁,也得挑话题挑人物啊。虽然说王熙凤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以小说所塑造的形象看,她应该是个心思缜密,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能够应付各种复杂场面的女强人,那么她就应该知道,这外孙女儿和嫡亲孙女都是贾母喜爱的,手里手心都是肉,况且贾母还说过“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那么按照爱屋及乌的思想,贾母对黛玉也是万分怜爱的,既然这样,王熙凤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分那么清楚是何用意?是想一开始就强调黛玉与贾府姐妹还是辈分有别吗?虽然向来性格多疑的黛玉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有些读者尤其是反对男尊女卑、封建等级制度的人会觉得别扭和反感。难道贾母的嫡亲孙女就理应标致像样,外孙女儿就得稍逊一等吗?

第四,初看前5回,看到林黛玉进宁国府的一言一行,让我感慨万千。首先是要“入乡随俗”了,不管是再亲的人,终究是寄人篱下,终究是要讲究大家闺秀,终究要强迫自己改变行为习惯。比如,在家里,黛玉之父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完,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但是在贾府的第一餐饭后,她就不得不随大伙儿一样漱口喝茶了,虽和家中之式不同,也只能“入乡随俗”了,终究不像在自己家方便。再者是黛玉在贾府的言行举止让我看到了一个大家闺秀的礼仪风貌,同时也是封建家族繁文缛节的一种体现。当然我更倾心于黛玉的知书达礼。王夫人未接待之前,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只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书中像这样详细描写黛玉“观其色,谋其位”的篇幅有很多,作者可能是想要体现黛玉的体察入微,行为举止得体谨慎,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也十分佩服黛玉能够如此滴水不漏,进退自如。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就会觉得这是封建家族的繁文缛节把一个个有灵气的生命给禁锢了。像宝玉稍有一点反封建的叛逆想法就被嘲讽成是“疯疯傻傻”了。

下载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曹雪芹《红楼梦》阅读心得(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楼梦心得

    红楼梦心得 长篇小说始于元代,而当初的文体大都结构散漫,描写粗俚,内容近幼稚肤浅。直到明清二代,经若干无名作家的修改,若干天才文士的润色,最后才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像章回小......

    红楼梦心得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 《红楼梦》觉得每看一次,就有一份收获,今天就从思想方面来谈谈看法。 (布衣教师-uuun.5d6d.com) 贾宝玉所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宝玉年龄也不大,说的话疯疯......

    红楼梦心得

    《红楼梦》心得 《红楼梦》是悲剧,但在人类对美好的人性、人情和美的追求上确实胜利的。它集中了人性最本质的东西——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心灵也是脆弱的,就如林黛玉那样。 ......

    曹雪芹经典语录

    曹雪芹经典语录 曹雪芹经典语录1 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

    曹雪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红楼梦

    大沥高级中学教学论文 名著铺垫教学分析 ——林黛玉形象再探 大沥高级中学 吴丽梅 【摘要】:名著教学注重课前铺垫,以此营造教学氛围,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作为曹雪芹笔下的宠......

    《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浅读红楼梦,我似是若有所丝的发出了这样的感悟。《红楼梦》一书主要描写了贾府从鼎盛到衰败的一个过程,其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的......

    《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15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1 我有一本特别喜欢的书,那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许是我爱看言情剧的缘故吧。对于这本书我是万分喜爱。自然也有一些......

    《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 2013年8月,为提高工会干部、职工代表文学修养,我作了一场题为《走进“四大名著”》的专题讲座。也因此又重读了一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