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感想
己亥岁末,病毒肆虐,武汉危急,全国告急!全国各地积极投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保卫战。各地白衣天使们主动请战支援武汉。那你知道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感想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1
2020年寒假,在我们欢庆春节之际,有一种病毒悄悄袭来,并迅速崛起,传播。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染力很强,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时候。此时恰逢我们春运高峰期,探亲返乡和旅游人群浩荡。病毒这一肆虐,竟然造成了近万例确诊感染病患,超过二百例。一时间,我们都手足无措了。
这时,一个特殊的群体站了出来了。他们就是抗击病毒的医生们。大批大批的人,都躲在家里,小心翼翼地躲避病毒。而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踏着坚定的步伐,逆流而上,走向病毒爆发的心脏区域——武汉。他们是一群拿着注射器与手术刀的战士,舍生忘我,就想尽己所能,抵御病毒,挽救患者。而他们当中,最首当其冲的,竟然是已至耄耋之年的呼吸道专家——钟南山院士!他今年已经是84岁高龄,这个年龄绝大部分的老人都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却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第一时间逆行奔赴到武汉,科学专业地给出指导建议。很快,全国都行动起来了,各地大力驰援武汉,同时做好本地隔离防护。面对疫情,我们团结有信心打胜仗。因为我们背后相信钟爷爷,正如17年前面临“非典”疫情时,他就一直在非典的最前沿工作。大家都怕和不敢接近的患者,是钟爷爷一句话“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给了大家太多的信心。17年后,他老人家又一次冲在了前线!这一次,他再三地告诫大家远离武汉,远离湖北,他自己和其他医生却毅然前往,直击一线战场。
随着一例例康复的好消息传出,我更加相信,真正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那时,病毒隐匿、大地复苏,而我们医者伟大的“逆行”精神将永存!
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2
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过关,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里,他们一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来自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不变。
还有许多医生与护士,在大年三十,当我们吃着团圆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去武汉的战场。这些逆行者在医院战地中,为人民安全而战。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一起走上街头,繁花与共!
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3
我们在过年,而每个省市的“白衣天使”却在过关。他们不顾家人反对,逆向而行,冲在抗病毒路上的最前锋!
这个本该普天同庆,锣鼓喧天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发生了意外。人们不能出去游玩,不能赏花灯,猜灯谜,欣赏民俗表演。还有许多人不能阖家团圆,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阵地,他们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春节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体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医护人员纷纷挺身而出!
钟南山爷爷已经84岁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却在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往武汉防疫第一线。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与希望,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战斗在武汉医院的医护人员,被口罩磨破了脸颊,汗水温透了他们的衣服,每天只睡2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连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采访时嗓子都哑了,这让亿万人感动,也让亿万人心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所有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负重前行的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礼!
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4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个特殊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神州,这种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传染性之强,让全中国都紧张关注。
随着疫情的蔓延,随着每天确诊病例人数的不断增加,武汉被封城,高速被关闭,复工、开学被延迟,小小的我也感觉到了形势严峻。
大年初三,爸爸就决定从宜兴老家立刻返回常州。回常州前,爷爷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车的蔬菜和食品,千叮咛万嘱咐,务必在家乖乖待着。
回途中,经过宜兴与常州的交界处时,发现道路两旁站满了交警和穿着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听爸爸说,他们是在给过往车辆里的人员测量体温。我和妹妹一听,立刻坐直了身体,紧张地看着前方,生怕体温检测出现问题。明明身体健康的我,心却砰砰越跳越快,医务人员举起测温仪仔细扫描过后,挥手示意我们通过。
当车开出一段距离后,我回头看到警察叔叔和医务工作者们仍然在细致排查着每一辆车。心想: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么寒冷的冬天,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在岗位上,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不厌其烦地对每一辆过往车辆进行排查,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不禁想起这几天的新闻中的热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都派了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前两天看到一段小视频,视频中一位医生妈妈将要去支援武汉,年幼的儿子哭着不让她去,妈妈当时哽咽着说:“我不去谁去呢?”男孩哭着大声喊道:“让别人去,我不管,我只要妈妈。”当时我就哭得稀里哗啦。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我会怎么做呢?我肯定和他一样,不愿意让妈妈去,不希望她去冒险。可是,他的妈妈为了大家,依然奔赴了战场。
在这个特殊时期,一心为民的警察叔叔,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在家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5
春节,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巨浪翻涌。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使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各自带着合作伙伴赶往施工现场。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工地的战士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与陌生的伙伴们只能在堆满方便面、矿泉水、杂物的“小盒房”中各司其职。看着那潮湿且沾满泥土的泡沫纸盒中已稍微冷硬的“年夜饭”,脸上有说不尽的疲倦,头盔都还没来得及脱,脚上染着土黄色的是泥,但为了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他们只能匆匆忙忙,狼吞虎咽,以最快的速度填饱饥肠咕噜的肚子,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迅速的年夜饭了。
为了和疫情赛跑,自火神山医院开工以来,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筑工人,她们是建设者、组织者、协调者、指挥者……7天建成一座医院,速度奇迹里有她们的功劳。向你致敬,逆行者!
为了为祖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出一份力,感谢一线的“战斗者”。河南退伍老兵王国辉,将自己种的九千多斤新鲜蔬菜带领村里人连夜拔起,年三十自驾300多公里,载着5吨多的新鲜蔬菜,不管道路的泥泞,路途的艰辛,只身从河南沈丘赶到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全部免费捐给项目部,到时已是凌晨,疲倦的他说:“自己曾在武汉服役17年,武汉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武汉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王国辉驾车回到河南,并将自己隔离了起来。致敬,逆行者!
在危难中,总是有这样善良的人来温暖我们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一线战士们奋力前行,一方受难,八方支援,让大家看到疫情之下的希望与阳光,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中国,一定能赢,致敬,逆行者!
第二篇:援疆医生先进事迹介绍
千里援疆 情撒喀什 ——我院援疆医生周崇治和刘海涛先进事迹介绍 2015年7月30日,周崇治和刘海涛同志作为上海市第八批第二轮援疆医疗队的成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跨越祖国东西,行程五千多公里,来到了祖国西北部边陲——喀什。援疆工作近一年来,他们正是以这样的精神在援疆医生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用爱传递着真情。为喀什地区的各族群众带去健康和快乐。支援喀什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是他们真诚而执着的选择,他们以一位普通援疆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坚定政治信念,永葆党员先进本色。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周崇治和刘海涛两位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坚定政治信念,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努力拼搏,综合素质过硬。当得知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中期轮换选派工作的通知时,两位同志立即在第一时间积极报名,主动请缨要求援疆支医。通过组织上层层遴选,两位同志以出色的表现通过了考察,肩负着医院的期望和叮咛,惜别朝夕相处的家人和同事,毅然踏上了援疆的征程。他们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忘我工作,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湛技术能力,践行上海先进理念。周崇治和刘海涛两位同志都是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医、教、研、管理各方面均有很深造诣,踏上喀什二院的土地上后,他们就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倾情付出。担任院长助理的周崇治主要工作是协助院领导主抓科研、教学、宣传和援疆工作。他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上海后方各大医院与喀什二院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并牵头完成一次次的领导视察、同行交流及后方来访接待任务,同时撰写各种会议、活动的汇报材料。创三成功后,喀什二院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学科建设、提升内涵水平,周崇治来自于科教系统,有着丰富的科研功底和申报经验。为了让医院的科研、教学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他对全院重点学科进行调研,协助、制定学科今年发展的方向,引入核心病种的概念,指导学科医教研工作、人才培养围绕核心病种开展,将上海的先进理念引入了喀什二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刘海涛教授则重点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科内涵,聚焦泌尿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借医院打造“南疆肿瘤中心”的契机,泌尿外科在他的倡议下成立泌尿肿瘤专业组,在他的带领下引入上海泌尿外科前沿技术,连续开展了马蹄肾峡部离断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及前列腺癌根治术等一系列疑难重大手术,带动了科室在泌尿外科肿瘤尤其是微创手术方面的发展,填补了多项喀什乃至南疆的技术空白。在他的指导下,泌尿亚专科不断完善,使优势专业更强,弱势专业变强,努力打造“以泌尿系结石治疗为重点,集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增生、女性泌尿、小儿泌尿、男性科诊治于一体”的疆内一流泌尿外科学科。两位同志虽然有分工,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但也有无缝对接的时候,周崇治同志和刘海涛医生都是多学科协作(MDT)诊疗专家组成员,每当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的时候,两位战友就会并肩作战,联合开展救治。就在近日,协同重症医学科还成功抢救了一例尿源性感染导致休克的高龄患者,同普外科、新生儿科对出生仅4天的患有先天性脐尿管瘘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成功。这些引自上海的先进理念和创造性的工作获得了各族患者的一致好评,也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上海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篇:医生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医生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医生个人学习心得体会1
医者父母心,她做到了;不是一天,而是30年如一日:减轻病人痛苦是我最大安慰。
这是一位从普通护士成长起来的著名医学博士;这是一位曾数次在自己身上做医学实验的医者;王玲,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原广州军qu177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她30多年如一日,视病人如亲人,尽心尽力无私地体贴和关心病人,以高尚的医德、无私的爱心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人们的爱戴,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展示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从护理员到主任医师,从原有的初中文化程度到摘取医学博士学位,王玲的成长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她攀登医学高峰所付出的坚忍不拔的努力,是她赢得患者衷心爱戴的客观基础。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王玲真正把病人当成了亲人,在尽力解除病人身体痛苫的同时,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灵:她可以在临床实验需要正常骨髓作对照的时候,两次抽取自己的骨髓;她可以经常通宵达旦地坐在电脑前,搜索、比较国内外治疗血液病的不同药物,为患者选择最省钱又能达到最好疗效的治疗方案……
从王玲的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到,立足本职,敬业爱岗,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是她从业生涯的`真实写照。王玲说过,解除不了病人的痛苫,就不是好医生。她还说过,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我不能不讲良知。透过这些质朴的话语,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所在的科室是医院经济效益最差的科室之一,为什么她对病人送给自己的“红包”或礼物无一例外地加以谢绝。在她的心目中,病人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好医生王玲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令人敬佩。从业30多年来,她视病人如亲人,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无私的爱心,树立了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形象,展示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无论是对于“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还是对于在党员中开展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王玲都是一个优秀的榜样。
我们广大医务人员应以王玲医生为榜样,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心中时刻怀有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求回报,永以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文明行医,廉洁行医,以满腔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和善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服务;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跟踪世界先进步伐,不断地充实、完善、提高自己,以高超的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医生个人学习心得体会2
长了这么大,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说起学习,虽然不是很优秀,倒也说得过去。在我的记忆中,成绩总是在上中等,这并不是说我比别人聪明,而是我在上课认真听的基础上,坚持“以书为本”,认真搞好自己的学习。这里的“书”是特指教科书。
首先,以书为本,就要通读书本。教员讲课是以教材为基础的,而教材的编写,则是以大纲要求为基准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书本上都已囊括。所以,要想学习好,就要通读书本。通读不是泛泛地读,有的同志象老和尚念经似的,倒是把书读了几遍,可一点印象也没有,我读书时则不是那样。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带着脑袋去读。你可能感到惊讶,难道我的“脑袋”不是随身携带的吗?大家知道,人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思维。所谓带着“脑袋”去读,就是在读书时要有思维,善于思考书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专家们在编教材时,都是非常注重用词造句的,写在书上就有它的一定道理。我在读书时,喜欢推敲,直至弄懂其含义,乃至用意。二是带着好奇去读。尤其是在预习时,好奇很重要。对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我对它总有一种好奇感,迫切想了解它。所以,在读书时,我就更注重发现其中的新的知识点,哪些东西是老师以前没有讲过的,哪些是以前接触过的,它们之间有无异同,带着这种对新知识的好奇,通读起来格外仔细。三是带着喜悦去读。在课后复习中,通读书本更显重要。通过学习,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做到了日有所悟,心理边自然很高兴。此时,我再回过头来,重新通读书本,此刻心情是愉快的,对知识的巩固和领会都是十分敏捷的。因为,好的心情对于完成某种事情是很重要的。
其次,以书为本,就要提炼书本。人常讲,学习是一个过程,起初厚厚的`一本书,学完之后要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变成了薄薄的一本“心中的书”。学完每一科,我都要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回顾也是以书本为基础的。回顾的过程,在我看来,也就是提炼书本的过程,一本书很厚,能都回想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我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就是坚持提炼,主要是提炼观点、要点和难点。提炼观点,有助于我把握全书的内容,观点提炼准了,就抓住了实质,找到了要点。而要点掌握准了,就把握了基本问题,我在学习过程中,很注意提炼要点,因为要点大部分都是教员讲过的东西,都是书本的精华,要点把握住了,就达到了提炼书本这一目的。提炼难点。无论哪一学科,都有一定的难点。在学习中,提炼出难点,更利于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我在平时的学习中,碰到一些难点,有些经过老师的讲解,不再成为难点,而有些当时弄明白了,时间长了,又有些模糊,这就需要不断地提炼出难点。难点很多,涉及到科学的难点比比皆是,我们不可能都把握,但有一点,是我学习内容中的难点,就一定要提炼出,这就要求以书为本,主要把握教材上的。课外升华的难点,虽然掌握也非常重要,但随着我学习的不断深入,会陆续学到的,所以,在提炼书本时,我始终注意做到以书为本。
最后,以书为本,就要突破书本。书本是教材,是学习的依据,但不是说书本是完美无缺的,我在学习中,就是坚持以书为本,但更注意突破书本,掌握书本以外的一些知识,使自己涉足更广阔的领域。这里有个前提,必须是以书为本,比如我们学习写作学,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范畴,因为写作是一个大的领域,我在掌握了写作是政治性写作、工作型、受命类、制作式写作以后,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些写作领域以外的文体写作,这样,在学习中,以书为本,通过联想相关知识,有意识突破书本,了解一些相关内容,也有利于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平时,我充分利用图书馆、报纸、杂志了解了许多知识,并将说、写、做结合起来,促进了我的学习。
以上只是我在学习中的一点体会,做得很不够,对别人不一定适合,因为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不断地虚心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第四篇:援疆医生余文丽先进事迹
援疆医生余文丽先进事迹
35岁的余文丽是邢台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今年3月5日,作为河北省第六批援疆干部来到若羌县人民医院工作。4月1日,余文丽的丈夫陈志强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住进邢台市第三医院。
经过3天长途跋涉,4月4日凌晨1时,余文丽赶到邢台市第三人民医院,当她带着愧疚和遗憾签下同意手术通知单时,已经错过了立体定位脑部手术最佳抢救期。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14天后,丈夫苏醒了,32天后,手脚能动一动,可以说些简单的语言。余文丽和陈志强的父母都已年过八旬,体弱多病,怕老人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余文丽没敢告诉双方父母,也没有告诉远在东北大学读书的儿子。余文丽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着一切。
在她精心照顾下,陈志强有了一定的恢复,看到丈夫能基本自理时,她对爱人说:“我还要去援疆,尽一个援疆医生的本分,不能半途而废、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信任,你怎么看?”她没想到,丈夫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她把丈夫托付给大姑姐照顾,5月15日,余文丽又踏上援疆的征程。10月下旬,由于大姑姐也年过半百,照顾患病的弟弟力不从心。
余文丽返回邢台,征得丈夫同意后,10月22日毅然带着半瘫痪的陈志强回到新疆若羌,继续援疆工作。她一边悉心照顾丈夫,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她按时上下班,工作一天也没落下。
若羌县委主要领导得知余文丽的事迹后,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他们的困难,在询问他们有什么具体困难需要组织解决。余文丽说:“我的想法就是圆满完成援疆任务,给组织一个交代,给若羌人民一个交代。”
作为河北省第六批援疆医生到新疆若羌县人民医院工作。面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工作上的困难,她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始终牢记一名援疆医生的光荣使命,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若羌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在爱人得病瘫痪后,她携手患病爱人不辞劳苦再次来到若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援疆干部的高尚情操,用对若羌人民的真情大爱展现了新时代援疆干部的风采。她的感人事迹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大家亲切的称赞她为“最美丽的援疆女医生”。
第五篇:学习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陈美杏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了陈美杏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她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到广大群众高度赞扬,与她的踏实工作、善于思考、执着付出、热心助人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她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16年来为农民工讨薪3亿多元;她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尽心尽力帮扶弱势群体,尽己所能帮他们渡过难关。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努力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为国、为民、为家的高尚情操。陈美杏精神所蕴含的内涵非常丰富,她秉公执法、克己奉献、艰苦奋斗、敢做善成、服务群众的崇高品质,吸引、感染、影响着每一个走近她的人。
学习陈美杏,重要的是把陈美杏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我认为就是要学习她敬业、专业、精业的职业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流业绩的实际行动。她把几十年的光阴倾注到了社区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与其说凭借的是毅力,不如说是价值观使然。她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她的人生辞典里没有“苦和累”二字,她是农民工兄弟眼中停不下的“灭火队长”。为了帮助群众,经常加班加点,错过就餐时间,却毫无怨言。她始终秉承着“共产党员就是为民办实事”的理念,在社区工作中一路歌行。
学习陈美杏,就要学习“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能帮就帮、敢做善成。”望州南社区联合党委书记黄伟玲说,陈姐是一位女同胞,在讨薪的时候相信场面是很困难很艰辛的,但她作为一名女同志,能履行职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群众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特别是为农民工服务,这个精神很可贵。她能帮就帮,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学习的榜样。
陈美杏同志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她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她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以陈美杏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勤奋学习、开拓创新、甘于奉献,要以陈美杏同志为榜样,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努力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