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2019年7月1日,追授“时代楷模”称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2019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黄文秀,与我们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年纪、学历、经历、环境、时代等等,感觉是熟悉的我们,却是不一样的她。
相似的学历,但她把所学奉献在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人身价值。“学习是为了谁?为了自己。学习好了谁受益,自己受益……”,这是记忆中对为什么学习的一个映象。貌似学习好了,自己得到了利益,人生就完美了。但人生的价值岂能只有一条,黄文秀在大学期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入党申请书中写到“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白色工作,担任白坭村第一书记,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她的学识,是用于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她的人身价值,是以许党报国。
相似的年纪,但她把初心奉献在基层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生意义。30岁的年纪,应该研究生毕业也不久,正是花一样的年华。我想她肯定有许多同学,在繁华靓丽的大城市,享受着城市带来的各种便利与舒适,有女孩子的天堂,各种大型购物商场,有朋友圈的常客,各种花样百出的美食……,但她没有选择安逸享乐,她选择把精力花在基层工作中的攻坚克难上。基层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作为扶贫第一书记,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必须深入一线,逐户走访,了解民众所求、所想、所缺,田间地头不平坦,风吹日晒不安逸,为人民服务,是不求回报的,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实现人生的意义也就在于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的经历,但她把曾经的梦想再次撒向祖国的角落。从白色乡走出,到北京师范大学,农村到城市,圆了她儿时的梦想“走出去,到大城市去看看,做大项目,干大工程”。从北京到百坭村,从城市到农村,她为了圆更多贫困群众的梦想―脱贫致富。臧克家1949年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黄文秀的不幸,我们难以忘怀,但她的事迹缺像点点星火,在扶贫路上燎原。
2019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心得
30岁,有的人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犹豫;有的人走到了人生转角,是回头,还是继续,对前方感到迷茫;有的人撞了南墙仍然不愿意回头……但她的30岁,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贫穷的家乡,投身于艰苦的扶贫事业中,义无反顾,忘我奉献,她善良、朴实、执着、勇敢,是贫困群众打心眼喜里欢的“难缠”女娃娃,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是同事、同学、朋友眼中懂事的大女孩,她就是广西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近日,习近平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的精神,并没有随着她的生命一同消逝,而是化成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榜样,为扶贫事业道路上的后来者照亮前进的方向,更为广大青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坚定了信心,鼓舞了斗志。
坚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强调信心、信念的重要意义。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到乐业县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他人的不解和疑惑,她说“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在她眼中,理想信念是一辈子的事,这句话绝不是口号,信了就要一心想着为党为人民而战,是终其一生的任务,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担当。
永怀初心,为民就不能止步。坚持初心,这就是黄文秀的义无反顾!面对同事的劝阻,亲人的不舍,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坚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担心、牵挂、放不下,她不遗余力地把为民服务的重担变成一种信任和责任,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遗余力地为群众出思路、谋发展。村里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她带着“村两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对策,到镇里、县里申请项目,扎扎实实组织实施;村里没有脱贫产业,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学经验、找路子,立足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为打通销路,她多方联系,把客商邀请到村里来,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发销售信息,还建立了百坭村电商服务站。她时刻坚守“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一心履职、全心全意,不知疲倦,不敢停下脚步。
勇于担当,冲锋就不能撤退。黄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一年时间,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2.88%降至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这些成绩,有她不畏艰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热爱,更是她积极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硕果,既然选择了,就没有退路,只能勇敢面对,勇往直前,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她掉过眼泪,但没有说过放弃,在她的人生词典里没有撤退、没有后悔,作为一名党员,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这些话听了依旧热血沸腾!黄文秀用美好青春、用艰辛付出、用短暂生命诠释了这些话语,广大青年在她的事迹中看到了对理想与信念的绝对忠诚,看到了对初心和使命不懈坚守,看到了青春最激扬的力量。
2019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总结
近日,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出生于广西百色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她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一首初心不灭、青春无悔的时代乐章,必将成为广大第一书记烙印在心间的“时代楷模”。
学习她不忘初心,扎根向下。黄文秀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发展,但她放弃了更好的选择,转而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基层熔炉来磨砺淬炼。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作出这样的选择,必定是黄文秀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一边是优越的工作环境,一边是艰巨的扶贫重任,孰轻孰重、孰易孰难,她心中必然有一杆秤。选择到急难险重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是荣誉更是责任,但一旦选准这条“心中的长征”,就应时刻牢记身上所承载的使命职责,秉承为民服务初心,埋下头、迈开腿、沉下身,真正扎根下来办好惠民实事,为民排忧解难,以满腔热血践行好那份终生不改的初心诺言。
学习她勇于担当,奋斗无悔。从日记中“大家见我是一个女生,对我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内心不禁觉得压力非常大”到驻村第五个月的“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地用桂柳话交流了”,见证了黄文秀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也生动展现了她以柔弱肩膀扛起精准扶贫、改善村貌重任的实干担当。第一书记承担着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的“第一”责任,一头是组织重托,一头是群众期盼,唯有不断强化主动意识、担当精神,在建强堡垒、理清思路上想更多办法,在关注民生、促进发展上出更多实招,在增收致富、安居乐业上让群众得更多实惠,以积极有为、担当作为,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高质量的时代答卷。
学习她不畏艰险,甘于奉献。面对暴雨引发山洪随时可能遭遇的危险,为了按时赶回村里工作,她连夜赶路丝毫没有迟疑,正如当年毅然决然走上第一书记岗位那般坚定。在身处险境的危急时刻,她依然牵挂的是迅速回村排除洪涝险情,部署抗洪工作,直至人生最后一秒。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不会是一路坦途,第一书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面对关键时刻更应毫不退缩、绝不避让,冲锋陷阵、敢打硬仗,以刚直脊梁撑起守土尽责、大公无私、保民平安的一片蓝天,不断擦亮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鲜明底色。
2019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年仅30岁,却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和风采。作为年轻基层工作者,应以黄文秀为榜样,以榜样为力量,从“信念、学习、真干”三方面锤炼自身,一心为民,才能不愧于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一、坚定信念,一心为民
理想和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念,要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多元文化的思想冲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作为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成长和工作,离不开正确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支撑。要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的志向,立志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将个人的成长进步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密联系起来,坚定“尽职尽责、服务人民”的信念,消除功利思想、漂浮心态。要想给人民群众能做出什么,同时消除生活上的空虚感、工作上的压力感、心理上的浮躁感,把自己的追求一心扑到服务群众中去。
二、以学为基,学以致用
坚持学习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成就之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固有的知识基础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年轻干部在基层要勤奋静心,扎实积累。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永无止境,是一辈子、一生的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去对待学习。作为基层工作者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就要求我们要用强大的科学知识理论来处理问题,不能停留在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上。所以要始终坚持学习不懈怠。二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多读经典、多读原著、多悟其理。孔子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一者见贤思齐,二者反面为师,三者反求诸己。并且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向群众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经验和智慧方法,逐渐转化为自己对工作的领悟和感想,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和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组织协调、指挥应变等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学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内部矛盾,掌握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增加才干,增强胆识,争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相统一的新型年轻干部。三要学以致用。自觉把学与用、知与行结合起来,既用理论方法指导我们日常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又用理论指导我们思想境界,增强党性锻炼,使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体现。
三、艰苦奋斗,踏实干事
仅有理想信念不行,只说在嘴上不行,要通过我们的实践来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我们的抱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对理论结合实际最好的总结。要立足本职工作,艰苦奋斗,扎扎实实为民服务。任何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没有长时间的坚守和积累,工作不可能出成绩。但是积累的过程可能是清贫、艰苦、寂寞的。作为年轻干部,不能见异思迁,更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学会坚持。坚定的意志力是成功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年轻干部提升能力的重要基础。要想有所为,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迎接挑战和承受各种磨难。同时也要在实践工作中改造自己,防止自命清高、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要多一些务实劲,少一些书生气,多一点实干,少一点空谈,多一分低调,少一分傲气,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在实干中找到成长的支点。
向黄文秀同志致敬!
2019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感悟
总书记批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定信念,不忘初心。高举旗帜跟党走,穷其一生终不悔,黄文秀同志追寻真理的脚步坚实有力,生命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芒熠熠生辉。我们每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都曾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新时代奋斗目标,为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不懈奋斗。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模糊、理想信念动摇甚至理想信念丧失,就会得“软骨病”,就会迷失方向,就会逐步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没有对党的无限忠诚,如何在顺境中不惑于名利?如何在逆境里“咬定青山不放松”?如何成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撑?黄文秀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的党员的铮铮誓言。
勤而好学,创新进取。重视学习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鲜明品质,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学不可以已,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向明天、面向未来。一方面,要克服学习惰性,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严防自满情绪,用丰富的理论和支持武装自己的大脑;另一方面,要找准学习方法,善于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向领导求帮,向同事求教,不断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入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新矛盾层出不穷,我们也只有通过不遗余力地学习、发奋忘我的学习、时不我待地学习,才能克服本领恐慌,增强服务本领,才能在新时代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矢志奉献,敢于担当。奉献和担当是每一名合格党员永远不变的本色,没有“矢志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就会被世俗所扰、被蝇头微利所困,甚至会把生活中的消极负面情绪表露于服务群众的过程之中,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像黄文秀同志那样,乐于奉献,不计得失,把工作当事业,潜心谋事、一心干事,我们党和群众的鱼水情才不会变质,执政为民这块牌子才能擦亮,团结一心的良好风气才能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
第二篇:程文秀先进事迹
程文秀: 从小怀揣绿色梦
■播绿使者
核心提示:“我是大山的儿子,我的生命属于绿色,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把家乡建设成一片绿洲。”从1985年大学毕业后,跨进林业部门的那一天起,他就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28年过去了,他从小的梦想真的变成了现实,如今,他当年亲手栽下的落叶松苗,已经长成了碗口粗的大树。在他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塞北林场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初步建成了一个百万亩生态公益性的大林场,坝头沿线长180公里,南北宽30公里的沿坝绿色屏障已经初步形成,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塞北林场副场长、党支部书记程文秀。8月15日,记者走进了程文秀的家乡,探求他的林业梦。
金秋八月,秋高气爽。
汽车出张北野狐岭,在横跨坝头东西、连接张北和崇礼一线的“草原天路”上行驶。透过车窗,一片片绿油油的人工造林,一层层丰收在望、五颜六色农作物的梯田,仿佛一幅精美的手工刺秀,把坝上草原装点得五彩斑斓,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
“快看,桦皮岭到了,这里是我们务林人的骄傲。”随着塞北林场工作人员李刚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 环桦皮岭10万亩工程区内,落叶松层层叠叠,颇为壮观。
这里成了旅游者的天堂,务林人的宝库。
汽车快要出桦皮岭的时候,在一个路段上,被前来这里
观光旅游的游客的车辆挡住了,我们只能下车等待。在路边的一块长满小黄花的地边,游人如织,北京游客李占国说,张家口这几年旅游发展得太快了,桦皮岭真是人间仙境。
因树得名的西一棵村
汽车出沽源县城,向西方向,沿柏油路再上水泥路,蜿蜒曲折行驶26公里后,我们来到了沽源县白土窑乡西一棵自然村。
刚下车,在村边就碰到了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东一棵行政村支书宋文军。“东一棵是个行政村,下辖三个自然村, 包括东一棵村、西一棵村、马神庙村,西一棵村有200来户人家。”宋文军说,通过新农村建设,这几年西一棵村的变化可大了,树比以前种得也多了,村里亮化、绿化、硬化搞得都不错,人们的生活比以前强多了。
宋文军边走边说,以前西一棵村可不是这样,村中没有几棵树,路也不好走,每年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冬天刮大风,人们生活不好,心气也不高。
在村文化大院,我们遇到了正在和大伙纳凉聊天的李貌老人,老人今年88岁了, 他向我们介绍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西一棵村人,西一棵村村名起的与树绝对有关系。早些年间,由于环境恶劣,生长的树木十分稀少罕见, 当地老百姓为了表达对树木的渴望和热爱, 有许多村的村名与树木有关, 因为这个村子位于一棵老榆树的西边,因此,起名西一棵,树东边的村起名叫东一棵。
1964年11月, 程文秀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里。
跟着李貌老人和宋文军,我们来到了村边的一棵老榆树遗址旁,李貌说,这棵老榆树被火烧了有六七年了,由于树木生长多年,树干的中间部分都空了,小孩子们不懂事,点牛粪玩,结果把树点着了,现在只剩下树根了,西一棵村就是因为这棵老榆树起的名,以前这棵树长得可茂盛了。
宋文军把我们带到了一块山药地里,他说:“西一棵这个自然村,大部分地都是旱地,水浇地不多,平时就种点山药、胡麻、莜麦等大田作物,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宋文军高兴地说,今年雨水涝,庄稼长得不错,估计收成也错不了。
鼓励同学一起报考林大
李貌老人说,程文秀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家中比较困难,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种地人,他们家有4个孩子,他是排行老大,从小就学会了节俭,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上小学时,每天放了学,还要打猪草,回到家中帮父母干活,上初中、高中时,每年放假都回到家中帮父母到地里干活,是家中的一个小劳力。
和程文秀一起长大的 “发小”、村民王喜成回忆说,程文秀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绿色,经常领着他们一伙小孩子围着老榆树玩打仗游戏,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到附近山上植树,他第一个报名,植的树最多,成活率也最高。程文秀小的时候,就跟着村里的义务护林员一起保护树木,如果有谁到老榆树上刻刻画画,或者破坏树枝,他都和大
人们一起坚决制止。
1982年,程文秀从沽源一中高中毕业,这一年他参加了高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上了河北林学院林业专业,实现自己从小绿化家乡的梦想。
现任沽源县森林公安局局长李文林回忆说:“我和程文秀高中是一个班的,同一年参加了高考,在填写志愿时,他找到我说,咱们一起报林业专业吧,咱们的家乡太缺乏林业人才了,将来毕业后,咱们一起回来建设咱们的家乡,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这一年李文林和程文秀如愿考取了河北林学院林业专业。
放弃留校机会返乡务林
1985年7月,三年的林大生活结束了。程文秀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条件比较突出,学校有意让他留校任教,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留校的机会,执意要回沽源老家从事林业工作,想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家乡的绿色梦。
回乡前,李文林找到他,劝他说:“你的学习成绩这么好,留校对你来说,是个机会,能留在大城市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程文秀坚定地说:“大城市里,生活条件当然好,将来对个人的发展也许会更好一些,可咱们那穷山沟里更需要像咱们这样的专业人才回去建设,不绿化,咱家乡永远没发展。三年前,从家走时不是有个约定吗, 毕业
后一定回到家乡务林,我不会食言,咱们当初一起回家绿化家乡的约定。”
李文林比程文秀大两岁,是程文秀上大学时最要好的同学、老乡。同生在白土窑乡,两人从小相识。李文林说,程文秀上大学时,就非常刻苦,从来没休息过星期天或节假日,从来没有上过街,不是在宿舍里看书, 就是在图书馆里查资料。
程文秀:树起榜样的标杆
程文秀28年坚守在造林一线,将青春与智慧、汗水与心血无私奉献给荒山沟壑,让昔日的坝头“风沙口”变成了如今百万亩绿色屏障。在他的身上有着一名共产党员干部所应具有的脚踏实地、务实执着的工作作风,不畏艰苦、善于创新、勇于创业的精神追求。像程文秀一样,我市有许多干部职工在不同岗位不同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为事业殚精竭虑,对社会尽职尽责。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务实,代表人品,体现作风,折射党性,成就事业。一个人的职位可能很普通,一个人的事业可能很平凡,但一个人坚持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这种高尚品质传递出的感动就会拥有强大的力量。连日来,随着本报和张家口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的深入报道,以及包括张家口日报社在内的我市各部门、单位对程文秀的事迹组织学习,越来越多人被他的事迹所感动。许多青年学生、退休干部、基层工作者纷纷来电本报,对程文秀表示赞赏。程文秀的事迹所蕴含宝贵的精神
财富,犹如一盏航灯,为人们照亮了前路;犹如一把标尺,使人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刻度。
学习榜样,以榜样为标杆,重在实践、贵在行动。我们学习程文秀,就要把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高品质化为自身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像他那样,永远坚持自己的梦想,忠于党的事业,任艰难险阻犹自逆风而上,任时光变迁始终不渝初衷;始终保持对自己的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事事带头、永葆先进。就要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食粮,对照先进找出差距,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以实干苦干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出张家口跨越式发展的新华章
第三篇: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芦台一中
田 丹
近期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在我们内心,他朴素,辛勤刻苦,衣着简便,一生剩余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是无私的爱国者;他固执,执着科研,心无旁骛,一心只在实验室;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一生的平凡铸中国科研的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谈起老一辈科学家,他说“看到他,你会明白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取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是的,他义无反顾了,他就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就是黄大年同志。
很多人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不专则不能”“科研需要疯子,需要拼命”“唯痴迷者成大业”――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用58年的人生证明了这些成功经验。这两天媒体的追忆中,他的一句话尤为令人动容:“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坚守岗位,追求梦想、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唯恐落后,这是黄大年给人的印象。“把科研当作‘情人’”“每年出差130多天”“经常吃了速效救心丸搞工作”„„这就是黄大年的真实生活写照,黄大年成就了祖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多处“弯道超车”。7年间,黄大年和众多科学家一齐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以前,钱学森回国时,一位美国海军将领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海军陆战队5个师的兵力”。7年前,黄大年归国时,有外国媒体评价,“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但当我们惊叹那些科技英才的过人之处,羡慕他们成功的荣誉,感慨他们的神奇时,却可能忽视他们身上的执著精神,无穷毅力。
如今世界多极化发展,发展迅速,科技竞争乃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核心潜力的竞争,一旦落后,可就是国家潜力、军队实力的落后。这就要求科技人才务必有一股“拼命劲”,勇于争第一。正所谓,“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则文必正,艺痴则技必良”。钱学森钟情于导弹研究,终成为一代巨匠;宋文骢醉心于国防重器,终成为“歼-10之父”;黄大年痴迷于前沿攻关,终成为科技巨星。无数科技英才的事迹证明,钟情专
一、埋头苦干的人,才有期望登上科技的峰巅。
中国要建设科技强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离不开一大批像黄大年那样的“科研疯子”,离不开他们身上的“拼命劲”。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海外英才群众回国,他们认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凭着这样的家国情怀,很多人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为中国创造了“两弹一星”。这天,我们正走向民族复兴,而民族复兴的支撑在于科技振兴,在于众多科技人才凝心聚力科技兴国。在黄大年心中,“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只有中国强大了,他们的内心才更为强大。正是拥有一颗“祖国高于一切”的初心,让黄大年这样的科学家隐忍克己、朴实包容,只讲奉献、不图回报,不求名利。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在科技兴国的战场上务必有“一招鲜”。这个“一招鲜”就是颠覆性技术,有它我们才有发言权。然而,“在科学的竞跑中,任何取得的成绩都将立刻成为过去,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就是这种“不安全感”、这种“本领恐慌”,让黄大年这样的科学家,兀兀穷年、玩命工作,为国家和军队发明了核心技术,创造了科技战场上的“一招鲜”,成为中国有利的武器。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这是完美的人生。很多科学家之所以成果丰厚,就在于以出世的态度做学问、搞研究,超然物外;以入世的态度爱国家、爱科学,殚精竭虑。黄大年就是这样的人,“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座,他能一口气准备十几页的材料,但要让他填报个评奖材料,半页纸都写不满”。反之,名利心盛,耐不住寂寞,只看重科研资金,不聚焦科研攻关,就很难有大的成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样的人燃烧自己、照亮未来,铸就起了民族脊梁,中国的脊梁,每名科技工作者都应以“黄大年们”为榜样,大力弘扬“冷板凳”精神,始终持续一股不回头,拼命劲,在科技兴国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华美篇章,树立高大形象。
黄大年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忙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他爱生如子、倾注关爱,热心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在学生眼中,黄大年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大年深情诠释了师者本色、学者风范,在人们心中刻下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是真正的民族英雄”“铁肩担起兴邦任,归心不移故土情”„„连日来,黄大年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与深沉的思考。人生在世,为了什么、图个什么?古往今来,无数像黄大年这样的国之脊梁用生命书写答案,在历史的天空上,构成无比璀璨的精神星座,指引着这天的人们崇德向善,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创造更有价值和好处的无悔人生。
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芦台一中
田 丹
第四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黄大年精神的丰富内涵。黄大年同志用58载的短暂人生,书写了什么是奉献,回答了什么叫担当,以高超的学术、高尚的品德,筑就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历程,留下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学习黄大年同志,就应学习他“不专则不能”“不疯魔不成活”“唯痴迷者成大业”的高贵品质、高尚情操、可贵精神,用品格力量标注生命高度,抒写无悔人生。
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应该回去!”黄大年同志始终心系祖国,秉持科技报国理想。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他心中不变的信条。对祖国的大爱,是黄大年心中最炽热、最真挚的情感力量,黄大年同志用生命践行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誓言,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和光辉榜样。学习黄大年同志,就应像他一样,始终不忘初心,奋发进取,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执着追求,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坚守正道,在实干苦干、奋力拼搏中彰显爱国之情、诠释报国之志,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传扬“立德树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黄大年回国不久,就主动担任“李四光实验班”本科班的班主任。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助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他爱生如子、倾注关爱,热心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学习黄大年同志,就应像他一样,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拿出“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拿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超越自我、勇攀高峰,不负时代、不负年华,与祖国同行,为祖国的事业而奋斗。
涵养“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黄大年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海外工作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回国后便带领团队义无反顾投身科技创新的竞技赛场。从白手起家、填补空白,到赶超先进、跨越极限,黄大年始终凭着一股子创新精神攻坚克难,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了非凡业绩。他抓科研,他只看绩效不留面子;用资金,他只认项目不认关系。学习黄大年同志,就应像他一样,树立做事干净的价值观,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敢于担当、勇于担责,沉心静气、甘于奉献,敢闯敢冒、敢拼敢赢,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实现自身价值、创造非凡业绩。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时代需要黄大年这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燃烧自己、照亮未来”的榜样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都应以“黄大年”为榜样,大力弘扬“冷板凳”精神,始终保持一股“疯魔劲”,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华美篇章。
第五篇:学习黄文秀事迹有感
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山洪突至,暴雨漫过道路,车窗上的雨刮不停地转动着,黄豆般的雨滴不停地敲打着车窗,无论再怎么努力想看清外面的状况,也无法透过这细密的暴雨拂去眼前的模糊,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生前手机传回视频的最后画面。就这样,一名年仅30岁冒着暴雨行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姑娘不幸遇难了。黄文秀同志将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把青春热血献给了家乡父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一)不忘初心,坚守使命
“家乡穷,虽然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我是要回去的人,希望学习更多本领,更好地建设国家。”在与研究生室友畅谈未来时,黄文秀这样说。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贫苦家乡。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百色区条件艰苦,自然条件差,却始终是生养黄文秀同志的家乡。她的初心,就是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为了带领百姓脱贫,黄文秀走访了全村的困难户,穿梭在村子的深巷里,始终坚守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分析致贫原因,研讨致富方法,全身心投入到信息收集、道路硬化、产业发展等扶贫工作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杉木、砂糖橘、芒果等,经过时间的洗礼,昔日的百色区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2018年,百坭村8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在脱贫攻坚战上,干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二)勇于担当,坚定信念
黄文秀曾对朋友说:“长征中,战士都不怕死,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能限制我前行?”“作为第一驻村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面对失败和困难,黄文秀同志从不退缩,主动担当作为,面对眼前的脱贫攻坚战,她主动请缨到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别人看来,只要她认定的事,无论有再多困难,都会咬紧牙关,绝不放弃,选择也绝不是空喊口号,坚守重于一切。作为一名党员,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芳华虽短,却很耀眼。黄文秀同志把青春热血洒向了家乡的热土,用壮志豪情谱写了新时代的凯歌,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坚定理想信念,主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