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曾榆翔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见义勇为少年曾榆翔事迹心得体会
龙岩市溪南小学 一(4)班 黄瑛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勇”二字最早源于《论语》里“见义不为,无勇也。”,就是指应该做的事。在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应该成为新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迹。
在班会课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认识学习了“省级见义勇为模范”曾榆翔的事迹。1996年出生的曾榆翔,身怀一腔正义和热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面对歹徒临危不惧,他是同学们心中的楷模。2013年10月20日晚自习后,曾榆翔看见一群20多人的歹徒,手里拿着车头锁、刀、铁棍等工具,气势汹汹地将一位刚出校门学生围堵住,他当即冲进人群,紧紧地护住同学,对着歹徒大喊:“你们赶紧让开!”不料,疯狂的歹徒听到他求救后急红了眼,对他们一阵乱砍,导致他们多处受伤。索性周围越来越多的群众看见并前来帮忙,迫使歹徒落荒而逃。在危难关头能挺身而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曾榆翔,被评为了“福建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曾榆翔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与歹徒搏斗,凭着勇敢,凭着良心,凭着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支撑,保护了同学。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人的人性光辉,让我们在和平年代,再次目睹了平凡人的壮举。我为他的勇气深深折服,也被他的行为深深打动,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我学习他的事迹后,我无不为他的义勇之举而发自内心的感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需要这种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我们也需要这种精神。
在班会课上,我积极弘扬曾榆翔见义勇为的精神,让英勇的事迹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里。时代呼唤见义勇为者,社会需要见义勇为者,我想,只要见义勇为的精神深入人心,每个人心里有“见义勇为光荣,见义不为可耻”,就会少一些像落水看热闹、怂恿跳楼的见死不救得旁观者。
新时代社会离不开见义勇为。我相信,随着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保障制度的完善,见义勇为将会蔚然成风,也将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见义勇为,不计祸福。让我们盼望着、期待着那善良的、正义的、纯真的良知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鼓励更多的人站起来见义勇为,汇成浩荡的社会正气,直至永远。
2016年12月13日
第二篇:学习曾翙翔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曾翙翔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王家章
曾翙翔同志出生于1989年1月,生前任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2017年9月,他主动请缨,要求下派到埇桥区支河乡路湖村担任扶贫专干。2018年8月18日下午5点20分,曾翙翔同志在西学自然庄入户排查水灾隐患、转移受灾群众后,只身冒雨驾车前往王海孜自然庄继续察看灾情时,不幸被一根雨中垂落的电线击中,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现年29岁。
曾翙翔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的先进楷模,是新时代安徽青年的优秀代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用生命诠释了忠诚、责任和担当,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安徽青年干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精神品格和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忠诚于党、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到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做出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学习他们服务人民、热爱事业的崇高追求,始终心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学习他们不怕吃苦、勇敢无畏的优良作风,不计个人得失,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通过曾翙翔这面“镜子”,对照自己,我觉得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要认真学习《党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基本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要自觉地加强思想改造,清除头脑中非无产阶级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所决定的。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恒。认真学习曾翙翔同志坚守理想、传承信仰的优良品质,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务实为民、心系群众的人生追求。
二、严格要求,踏实工作。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三、严以律已,清正廉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保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保持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定政治立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凡是不允许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要带头不做,自觉做到全力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模范遵守制度,保持高尚情操,自觉遵守党章党纪。
第三篇:学习曾春生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曾春生事迹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学习曾春生的先进事迹,都在被一种平凡而伟大、坚守且奋斗着的精神所感动。曾春生,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以自己执着的信念与追求,用35年的青春年华,12000多个日日夜夜,坚守着深山学校教育讲台,守护着大山深处的希望,以他那一支粉笔绘日月,三尺讲台写春秋的拳拳赤子之心诠释了‚人民教师‛所蕴含的真正意义。数十年如一日,曾老师扎根大山,潜心教书育人,‚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托起大山孩子的希望,他理想信念坚定,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淡泊名利,认真扎实、开拓进取,是新时期师德师风的标兵;他潜心研究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摸索,厚积薄发,总结出‚以大带小、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原来沉寂的课堂变得活跃了,原本害羞的孩子在他的鼓励下变得勇于展现自我了,同时,他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把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等方法融入教学实践中。‚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学是良心活,唯有踏踏实实,尽心竭力。‛、‚我应该属于山区的孩子‛等等朴实憨厚话语不时在我们耳边回旋、激荡着。曾春生为全县教师做出了表率,树立了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一个标杆,是平和教育系统的骄傲。所以,要学习曾春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辛勤耕耘,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为同县的老师,不仅为我县有这样优秀的老师骄傲,而且也深深地感受到他给大家的感动。我深深体会到:虽然目前的教学条件仍有待提高,但越是困难的工作环境就越要像曾老师一样,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做一名老师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不容易。为什么曾老师可以如此执着?是什么情感,什么信念,让他如此守候?当我们抬头看到教师办公室墙上贴满的课程安排和优秀的学生的毕业成绩时,为这一疑惑找到了答案,不一定需要有什么崇高的理由和华丽的
口号,作为一名教师没有什么可以比见证自己的学生获得知识、取得成就更高兴的了。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曾春生老师‚以大带小、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给了老师们很大启发。‚教好别人托付给我的孩子‛这是一句多么朴实的话。我要像曾校长一样把这句话时刻放在心里,牢记自己本分。作为语文老师,我将继续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每一堂课,上出自己的风格,让学生愉快、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任课老师,我会更用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细节,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以表扬和鼓励;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向上地成长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具有‚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关爱学生,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要保持一种感同之心,始终坚持以‘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为指导,坚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原则,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心中常怀学生之需,情系广大学生,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和育人工作。
第四篇:学习曾翙翔、刘扬彧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曾翙翔、刘扬彧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期,xx省xx市杜集区xx镇全体党员干部掀起了向曾翙翔、刘扬彧同志先进事迹学习的热潮。曾翙翔、刘扬彧两位同志是xx省脱贫攻坚和抢险救灾一线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成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先进典型。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的感受到两位同志心系群众、恪尽职守、务实从严、忘我奉献精神的力量,并激发出努力向他们学习和看齐动力。
他们是年轻的扶贫干部,却能够在人民群众最危难的紧急关头,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他们是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却能够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年轻却有担当,普通却不平凡。他们的事迹让我对他们的工作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每天也能接触到一样的工作,这正是大多数基层工作者的日常。陌生的是,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投入把这些琐碎而普通的工作完成地尽善尽美。
他们就像是一面镜子,提醒我要对照自身的不足。曾几何时,我们常拿年轻当借口,工作一遇到困难就会想到自己经验不足完成不了,想要寻求帮助。曾几何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面对每天重复的工作,自我放松不重视。可是曾翙翔、刘扬彧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向我们所有的党员证明了,只要怀着一颗对党忠诚的热忱之心,年轻的肩膀也能挑起大梁;只要怀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之心,简单平凡的工作也能为群众送去心里的温暖。
我最近在学习研读《不忘初心》,也在钻研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永葆青春。我想可能正是我们党拥有这样一批又一批年轻却有力量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一直默默地奉献,用生命诠释对党的忠诚,脚踏实地推动我们党不断前行。
曾翙翔、刘扬彧把人民作为最温暖的初心,最崇高的信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我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工作者,应立足基层练就一身本领,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书写扶贫之路的青春赞歌---学习曾翙翔、刘扬彧先进事迹有感
近日,乡里组织召开专题会,集中学习了曾翙翔、刘扬彧的先进事迹。听后,既令人感动又十分惋惜,感动的是曾翙翔、刘扬彧二人的为民奉献精神,惋惜的是又有两位年轻的干部永远的倒在了扶贫一线。
会后,我又详读了曾翙翔、刘扬彧的事迹,知道了曾翙翔、刘扬彧二人工作平凡、生活平常,但平静之中有满腔热血,平凡之中有伟大追求,平常之中有强烈责任,他们用29年的人生向人们诠释了共产党员、年轻干部对党和人民的真情大爱。
臧克家曾经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所以群众把他举的很高很高”.扶贫路,英才陨,斯人远去,精神长存。曾翙翔、刘扬彧二人就是习总书记口中优秀年轻干部的标杆,我和他们年龄相仿,我要将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恪尽职守的担当精神、务实从严的工作作风、忘我奉献的高尚品质。
驻村扶贫干部一直默默坚守奋战在最困难的地方,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扎根一线,奉献基层,是脱贫攻坚的排头兵;他们不惧艰险,迎难而上,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网)他们用奉献之火温暖了困难群众的心灵,用生命之光照亮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曾翙翔、刘扬彧走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他们是年轻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的榜样。现在脱贫攻坚已进入趟深水区、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作为驻村扶贫干部,我将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继续立足岗位、坚守阵地,确保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小辛集乡李庙村驻村工作队:李之永)
第五篇:刘翔事迹
刘翔事迹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获得金牌。这个成绩不仅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还平了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
“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课文以这样饱含感情的文字来向上海的学生们介绍公众心目中的明星刘翔。
这篇课文出现在最新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本(试验本)的第10册第6课,取名《跨越新纪录》,属于新闻特写题材。在900字长的篇幅里,特写讲述了刘翔创造世界纪录的故事,并且还附上了刘翔“精彩一跨”的大幅照片。另外,课后还给学生留出2道关于刘翔的特别问题。
大约40所学校首批采用这一新教材
“太出人意料了。”一名小学老师昨天回忆起同孩子们一起在课本上看到刘翔那一刻的感受时说。
据了解,虽然有刘翔课文的五年级新教材目前还只是在首批40所左右的学校使用,但是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它作为每一名上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已成为定局。
“刘翔的课文是后来才考虑加的。”教材编写组成员诸建敏向记者透露,早在2004年的暑假,新版教材的编写就启动了,当时奥运会还都没有开幕,按原计划刘翔不会出现在课文里。
然而,刘翔在奥运会上的表现给国人带来的巨大鼓舞改变了教材编写者的原计划。经过修改与审查,一篇新闻特写最终得以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修改审查时教育专家都表示赞同
“审查组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岁的教育专家,他们都表示赞同。”市教委的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说。
不过,教材编写者们不曾想到的是,随着新教材的正式问世,争论也随之产生,各方说法不一。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昨天给予新教材以褒奖。他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英雄,而刘翔的确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让课文及时地去反映社会生活的脉搏,是值得鼓励的。
“励志,可能更多的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市教委资深小学教研员陈裖则认为,虽然刘翔是形象健康积极的公众人物,语文课也需要考虑对学生励志,但是,不能忘记前提必须是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否则同样也是失败的。因此,陈裖表示,选择公众人物进教材要非常慎重。
还有专家表示,公众人物一旦进入课文,势必成为未成年人未来生活中的榜样,这对于那些同样年轻的公众人物也许是不可承受之重。
面对来自各方的讨论,王厥轩昨天表示,刘翔特写收入小学教材不失为一次积极的探索,当然教材选文的确需要稳定性,上海市教委会密切地给予关注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