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时间:2020-05-19 18: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最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最新》。

第一篇: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最新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拼搏奋斗吧,你努力向前的样子永远是最美丽的风景!无论将来如何,只要我们守住初心,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无愧于党,就是一名堂堂正正、合格的交通人!一起来看看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欢迎查阅!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为人民服务。为了接近老百姓,黄文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贫困户干活,与群众谈心,与群众做朋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更是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干成事,发展支柱产业,建立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户增收,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理想与信念。扶贫干部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本来,黄文秀可以有很多选择,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她还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服务基层。从繁华首都回到家乡,把初心镌刻在扶贫路上,书写了一个感党恩、守初心、献青春、为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黄文秀用生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

虽然她已逝去,但她的精神应永远刻在领导干部的心中,她的扶贫精神、理想信念、使命与担当是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党员干部应力争成为“黄秀文”式扶贫干部。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担当与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黄文秀从来不曾把自己的努力拔到太高的位置,她只是脚踏实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青春无悔,誓言无声,为了初心和使命,黄文秀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扶贫精神。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民生关切,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扶贫干部们不忘初心,把对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的爱,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黄文秀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所说:我们百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2

连日来,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反响。张富清同志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为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学习张富清的奉献精神,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不仅要学习张富清的精神,更应该用张富清精神指导工作,在本职岗位上脚踏实地为退役军人服好务、尽好责,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退役军人的心中。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触动了基层工作人员,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要以张富清为榜样,坚守为民情怀,认真履职尽责,把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百姓当亲人,踏实做好信访工作。

老英雄张富清在成就伟绩后保持低调品行,在获得骄人功绩后保持不骄不躁,在转业后保持奉献精神,值得所有建行人学习和看齐。学习张富清精神,保持一颗谦逊之心,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在实处

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履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工作完成有信心,政策解答有耐心,服务管理是真心,任务完成有决心,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3

近期,总书记对__洋县籍革命英雄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深深感动于张富清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坚守初心,为党和国家付出自己的一生的宝贵精神。突然想起来,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确,人的一生极为短暂,那么就应该把有限生命作出更多对社会和人民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革命老前辈的宝贵品格,将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目前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做好自己所从事的精准扶贫工作,好好的带领村上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的追求和目标,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国家现在的繁荣昌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张富清同志这样的先进人物的默默付出,才赢得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席之地。见贤思齐,主动对标,让自己的青春无悔,砥砺奋进,栉风沐雨,让自己的人生更出彩。同时,也应该主动去影响身边的同事,主动宣传各种先进事迹,感染身边人,让身边的同事也一心工作,不要在浑浑噩噩的混工资,毕竟人生短暂,总是要做点对党和人民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4

在学习强国的过程中,我观看了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时代楷模事迹,包括杜富国、张富清、黄文秀。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杜富国,一名扫雷大队的战士,在一次排雷的过程中,一句“你退后,让我来”,他护住了同伴,自己却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这名年轻的战士,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有困难自己往前冲。在他的排雷生涯中,他多次把危险留给自己,不畏排雷过程中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把安全留给了同伴。他用行动践行着一名战士的承诺和无私。

张富清,一名战斗英雄。六十多年来,他深藏功与名,却始终坚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1955年,这位正连职军官,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时,选择去了偏远的鄂西山区,在来凤县干了一辈子,把大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最重要的是,面对以往的赫赫战功,他没有宣扬,而是选择尘封。他总是选择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投身到解放和建设的事业中去。

黄文秀,百坭村第一书记,她的生命终结在30岁的美好年华。硕士毕业的黄文秀,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好机会,投身到为祖国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她的抱负才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一展远大的志向,就因公殉职。她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奉献者。

这些时代楷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什么是甘于奉献,扎身一线;什么是舍已为人,冲锋在前;什么是默默无闻,不骄不躁。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画上了多彩的颜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不仅是口头上,而更应该是行动上。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5

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在学习强国上学习,“人物”专栏的时代楷模学习是必看的。张富清、黄文秀、杜富国……张富清,这位71载党龄的老党员,60多年深藏功名,将自己一次次显赫的功勋,都沉积在一个个红包裹里,连儿女都不知情,70多年来,他对党忠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用一生诠释了一名党员骨子里的忠诚和灵魂里的担当;黄文秀,一个美丽善良的壮族姑娘,北京研究生,毕业后本有机会留在北京或是出国深造,但这位大山里走出来的姑娘依然选择重回大山,用自己的知识为家乡效力,这位年仅30岁的白坭村扶贫第一书记,在扶贫攻坚的长征路上不害怕、不罢休,用真诚和坚持感动了村民,在一年零82天的时间里,让白坭村这块扶贫的硬骨头终于变软,村里有88户418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了2.71%,然而,这个可敬可爱的姑娘却因深夜冒雨参加第二天的扶贫会而被山洪吞噬了;“不怕事,不避难,闻战则喜,愈挫愈勇,越是艰难越向前,勇于承受压力,接受挑战。”这是青年官兵杜富国最真实的写照。在雷场执行任务,走错一步就会有生命危险,就在这样高危的情况下,杜富国能够对战友说出“你退后,让我来”这样的话,这是一种之生死于度外的担当……

这就是新时代的楷模,这就是我们前行的航标,每一个平凡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都有一种忠诚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岗位,却在冥冥之中召唤着我们前行。学习了这些新时代楷模的故事后,我的心中时时不能平静,他们,她们,这些时代的楷模们,做的事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丰功伟绩,却于平凡之中诠释着什么叫做奉献,什么叫做担当,什么是爱岗,什么是敬业!他们每个人,内心纯净,忠肝义胆,他们每个人,时刻铭记着自己肩上的任务,他们每个人没有空口号,没有花架子,有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无悔的追求,为了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生命,挥洒汗水,拼搏青春,甚至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些时代的楷模们,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平凡的人生并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平庸。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拼搏奋斗吧,你努力向前的样子永远是最美丽的风景!无论将来如何,只要我们守住初心,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无愧于党,就是一名堂堂正正、合格的交通人!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最新5篇精选

第二篇:教师感动中国人物学习心得体会

我看了2008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心中是一片激动与期待。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神,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并善良而有质量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孟祥斌,一名中国的军人,在他的身上,我们读懂了军人的使命,读懂了人间的大爱。他为了救一名落水青年,不顾自己身有疾病,不顾自己的安慰,立即跳水救人。然而最后落水青年得救了,而这位可个可敬的英雄,却将生命舍给了冰冷和河水。我仿佛看见孟祥斌的女儿提着爸爸的鞋用嘶哑的声音喊叫着“爸爸,爸爸„„仿佛听见孟祥斌妻子悲哀的大叫“孟祥斌跳河救人死掉了!”在我看来他不仅是失去至亲的心痛,更是对未来生活的迷惘。我们为孟祥斌鼓掌,我们被孟祥斌感动,我们为这个人民的子弟兵,为这个人民的好儿子而骄傲。感动,长存„„

“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陈晓兰,她无私无畏地坚守医德,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良知。陈晓兰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良知,这是白衣天使的良知,一个医生所具备的基本良知,然而我竟惊讶地发现,在中国,这种良知竟少得可怜。陈晓兰现在已经不能再穿上白大褂,不能她当她喜欢当的医生,不能帮助人们救死扶伤。然而这个勇敢执着的医生,却拥有着高于常人的品质和精神。在全中国人的心中,她是我们最负责,最好的医生!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我们身为人民教师,无力是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第三篇: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体会

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体会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我是擦着眼泪看完《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崇高赞誉。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后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次冲锋„„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这是中国海军南海守礁战士李文波的真实写照,李文波21岁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在2013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罗阳;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有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2013年3月

第四篇:感动中国人物学习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与精神学习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为了加强我班团员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我班团员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响应学院关于对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与精神的学习。

二、活动主题:

学习先进精神、树立崇高理想

三、教育对象:

南京中医药大学12国贸2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待定

五、活动安排:

(1),在班上团支书进行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并就关于学院深入学习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与精神的通知进行宣读。

(2),班委全体成员集体讨论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划和学习方式,并告诉全体同学结论。

(3),以班长、团支书为主,其他班委为辅,带领全班同学以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形式为主,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4),观看感动中国纪录片后,团支书并作活动后的总结,并写出一份观后思想报告。

六、活动要求:

全体同学必须保证会场的安静和整洁,不允许在观看视频时到处走动和逗闹,不准中途离场,班干部要维持现场次序。

12国贸2班xx年x月x日

第五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心得体会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心得体会

事迹简介: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责任大爱,永恒地感动中国

万应慧

2005年就要划上句号,一个叫洪战辉的人,一个贫苦青年的“责任大爱”感动了中国。目前,在央视“感动中国”的评选中,洪战辉的人气最旺。

12年前,年仅13岁的洪战辉父亲疯了,妹妹死了,母亲走了,而其疯父又捡来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他用稚嫩的肩膀毅然承担起养育捡来的小妹妹的重担,他把小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靠做些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家计与学业,还给父亲治病。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也曾“向天长啸,伏地呻吟”,但他后来明白了:“长啸无用,怨恨无能。”

现在,携妹求学的大学生洪战辉的爱心已经“感动中国”,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短短几天之内,河南籍青年、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的事迹在全国众多报章上传播,引起强烈反响。

一种责任大爱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感动了中国,让善良的人潸然泪下,草根百姓的心灵被击中。苦难以极为残酷的方式锻造了洪战辉的责任大爱。

责任大爱最能感动中国。在道德迷失的水渠,我们需要道德坚守者的堤坝。不需要遮掩,当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道德已经遗落在一些人等的迷走神经中。几年来,传媒在形容“可怕的群体”的“可怕的行径”之时,已经悄悄把“极少数”的“极”字去掉了。

洪战辉与妹妹和其他兄妹之间没有什么不同,每天和普通人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在内心中,他把照顾妹妹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有豪言,更没有壮语。真正感动我们的恰恰就是这种平常心,琐碎的平凡撞击着人心。

听闻过“愿嫁富婆”、“卖身救某”的求救,此时见识洪战辉的自强更有一番韵味。他拒绝了来自各方的帮助,因为靠个人努力已经能够养活妹妹和给爸爸买药了。他说:“比我困难的人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已经知道了怎么去养活自己。”

在超女、韩剧已经成为上世纪80年后新生代精神生活和精神偶像的一个固定符号的时候,洪战辉在公众面前被逐渐推上一种榜样的位置显得有些突兀。这个年轻人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洪战辉这种人格和精神太弥足珍贵了。

有一种平凡叫做感动,有一种责任叫做不离不弃,说他不让人感动,除非你是草木。

洪战辉的故事刺痛了我们的心!

看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8日有关河南籍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打工求学12年的故事,我很难过。

我首先是被洪战辉的事迹所感动。12岁那年,甚至更早,小小洪战辉就遭遇了家庭和人生的巨大不幸,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且还承担起抚养捡来的妹妹的责任,长期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这是一个正常的成人都难以想象和承担得起的,可洪战辉做到了。直到今年,他23岁,上了湖南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带着妹妹上小学,并希望把妹妹送进大学的校门时,他的故事才被媒体挖掘出来。

这一切的一切,有着太多的不易,带着太多的辛酸。

在被他的故事感动的同时,我心里堵得慌,感觉更多的还是难过。

这难过,不光是因为洪战辉。他确实太苦了,苦到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只要看看他的苦难命运,人的心总是收得紧紧的,轻松不起来。可是,一个幼小和瘦弱的肩膀,居然把那一切苦难都扛过来了:他为还在吃奶的妹妹讨吃,去工地打工,在校园“经商”,用微薄的收入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直到上了大学,一切依旧。

更让我难过的是,当他在童年面临那一系列打击和苦难的时候,本应得到正常的救助和应有的援手,但却没有得到。作为一个极度贫困家庭的学生,他的基本生活应该得到政府的保障,上学也应该享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资助和减免;虽然他能主动承担起自己和妹妹生活、读书的责任,但这些原本不应完全成为他个人的事。

是他没有主动去求助吗?从报道中不得而知。但是,即使他没去主动找当地政府和社会求助,他和他妹妹都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此活生生的两个孩子,如此活生生地被遗忘,不能不说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失职。

试想:假如故事的主角没有洪战辉那样坚忍不拔的超人毅力和勇气,结局会是个什么样子?更让人不忍面对也有些担心的还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洪战辉,会造就出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和心态?还需要问一问的是:像洪战辉和他妹妹那样生活着的人,在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我们的保障机制还存在不少漏洞,还需要完善。

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头版头条说的正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家庭与社区支持”关爱儿童项目在中国实施的新闻。该项目官员张亚丽说:“这个项目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在更高的层次上产生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儿童权利公约》,使中国的每一个儿童,不管他是生活在哪个地方,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是啊,洪战辉和他妹妹的童年,太不美好。他们如小说般曲折的故事,刺痛了太多人心,让人无法不难过。真希望现实的世界,能如海外版这天头条新闻的大标题说的那样:“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我衷心地为他们祝福!

中国为何因洪战辉而感动

慕毅飞

时近岁末,媒体照例要盘点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与事。此时,一个叫洪战辉的青年走进人们的视野。(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他生长在河南周口的农村,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23岁的年龄,却带大了一个12岁的妹妹。这些年来,他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供养着自己和妹妹,支撑着一个爸爸生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的家;这其间还因为影响了别人的生意,被人打伤了眼睛,落下严重的眼疾。他在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艰难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中学,用五年时间,带着妹妹读完高中,又带着妹妹走进了大学。12月1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以头条新闻刊播了洪战辉的事迹,焦点访谈则分两期做了洪战辉的节目,标题叫《震撼心灵的故事》,——洪战辉有足够的理由感动中国。

洪战辉的出现,让无数饱食终日的生命失去了份量。尤其是在那些貌似富足,动不动玩深沉、玩品味的同龄人面前,同样是大学生的洪战辉,以他特有的方式,显示出精神的富有与人格的伟岸。北京有位大一学生,每月一次把穿脏的衣服邮寄到兰州,让母亲洗干净后再寄回到北京;南开大学外语系发起了一个“阳光晨读”活动,仅为了让“晚上通宵玩,早上不起床”的学生能够早起……即使在这样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年轻人争说“郁闷”,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怨天尤人。脆弱成为时代病,同情与理解成为时尚的呻吟,洪战辉却使这一切变得矫情与苍白。不幸本身不是财富,战胜不幸的过程却可以创造财富。每个人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但战胜困难所需要的精神却是相同的。用洪战辉的话说:“只要你脊梁不弯,就没有你扛不起的山。”中国要有未来,民族要有未来,这未来只有靠洪战辉这样的肩膀才能担当得起来。

洪战辉也知道苦,也感觉到累,也咀嚼过无助与绝望的痛苦;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能抓住不放。妹妹是父亲抱回来的弃婴,但没有一个可靠的人能够收养,他就义无反顾地哺养起来;他以12岁的年龄,支撑起上有病父、下有幼妹、另有胞弟的一个家的时候,他出乎本能地被一个叫“责任”的东西支撑着。责任,在洪战辉这儿,是信念,是使命,更是行动。因为是“责任”,他就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不幸,却不惜以最艰辛的活法,谋求自己的活路;因为是自己的“责任”,当他尚有自救之力的时候,他就不假思索地拒绝这样那样的捐助,理由是还有更需要这种帮助的人。当他稍有宽裕的时候,他汇寄了600元钱,帮助一个和他当年一样不幸的学生。——这也是“责任”,是一种深知回报与感恩的更高境界的“责任”。同样具有洪战辉这样的学识与体魄,面对生活的艰辛,有的人甘于跪乞于路人,或动辄以卖身乞怜于世,甚至于不惜争当富翁的“小蜜”、富婆的“小白脸”——这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应该为洪战辉而感动。

因为有了洪战辉,父亲的病情稳定了,出走的母亲回来了,打工的弟弟找到了女朋友,还要寄钱回家盖房子了;而一个毫无血缘的妹妹,却亲如同胞地把自己的未来与洪战辉连在了一起:她长大要考大学,要赚钱治好哥哥的眼病……爱心,弥合了一

个破碎的家,重造了一个险遭遗弃的生命。人类最本能的善良,在有些人那里,几乎被铜臭剥蚀殆尽;冷漠与狡诈,反倒成了普遍认同的信条。最近的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在许多中学生眼里:诚实意味着吃亏。缺德见怪不怪,道德却成了奢侈品。洪战辉的出现,让人们见到了久违而亟需的东西。

为洪战辉而感动,其实就是对社会道德的吁求与拯救。只望这种拯救,不只停留在善良人的愿望中。要有切实的制度安排,不再让洪战辉孤立无援;要有执着的舆论支持,不再让社会道德的路标蒙尘生垢。中国为洪战辉而感动,这是莫大的好事;能将一时的感动转化为更多人长期的行动,那才是更大的好事。

洪战辉不仅仅让我们感动

陈家兴

这些天,洪战辉的事迹传遍了中国,感动了世人。人们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平凡的青年,甚至因他而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早早降临在十来岁的洪战辉身上:家贫如洗,父亲患病,母亲出走,一个捡来的女婴嗷嗷待哺。洪战辉小小的年纪,就要独立支撑起一个家……

洪战辉的遭遇,绝大多数人不曾有过。洪战辉的毅力,更让人们自愧弗如。12年来,他一直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并尽可能地替父亲治病。他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想尽了一切办法,使生活和学业得以正常延续。

这样的苦难,让人感喟;这样的抗争,令人感动。对于洪战辉来说,虽然他不希望遭遇苦难,虽然战胜苦难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但他勇敢地面对了苦难,并在战胜苦难中成长成熟起来。这样的经历,将是他今后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

洪战辉的命运,引起人们的怜惜。洪战辉的大爱,让人们充满敬意。同样触动人们心弦的,还有他勇对苦难的意志和战胜苦难的毅力。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意志和毅力是最可宝贵的素质。因为,生而在世,我们不可能总处在顺境中,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能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丧气,勇于面对,攻克难关,甚至愈挫愈奋,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这种素质。

洪战辉的经历让我们一些人感到汗颜:是我们生来就缺少他的这种素质,还是因为安逸的环境和条件使这种素质逐渐退化?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困难,一点点的挫折,许多人就会埋怨,就会叫嚷,很少想到要去勇敢面对并战胜它。而在改革和建设各项任务面前,我们也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人们多一些这样的意志和毅力,困难是不是要比当初预想的小一些,工作是不是会开展得更顺利一些,步子是不是会迈得更快一些?

洪战辉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鉴见自己的缺失。有网友因此说,他为社会所做的道德和精神贡献,胜于百万、千万的捐款。但我们回馈给洪战辉的呢?在获知了洪战辉的故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施以援手。但洪战辉艰难跋涉的这12年,他以道德的力量支撑着许多不属于他的责任的12年,却映照出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洪战辉终究是幸运的,12年后终于为社会知晓,但还有那些人们无从知晓的有此类似遭遇的人呢?尽可能地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在与生活顽强抗争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这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功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解读洪战辉的“三大另类”

润无声

为洪战辉事迹而感动,已让我记不清是在上周的什么时间和什么网站上,看到一位大学生带着妹妹艰难求学的新闻,我以时评人那种特有的敏感,觉得它有嚼头,我不写肯定有人写。可这种感觉只是一掠而过,甚至只是看了一下标题,连内容都没有细看,就去找新近落马的贪官和动辄耍大牌的演艺大腕。事后想来,当时考虑到这样的新闻不时有一些,如背着病重的母亲上学校等,并不会有什么轰动效应。真的没想到,洪战辉,这样一名80后出生的其貌不扬的大学生能让全中国十几亿人为他而感动。

这两天,我已经不止一次看“洪战辉带妹求学记”的报道,越读越觉得他的形象非常突出,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第一大另类是他顽强的生存能力。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大学生都有经商理念。大学生们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节假日走街串巷当家教,有的能挣回生活费。而洪战辉的经商与他们根本不同,他从初中就开始打工,高中开始经商,不仅供养自己读书,还要保证捡来的小妹妹能顺利上学。洪战辉上高中时,在校园里利用课余时间卖起了圆珠笔、书籍、英语磁带,用微薄的收入来负担整个家庭生活。有一次,有位老师对他小小年纪一心赚钱的行为非常恼火,将他毫不留情地赶出教室:“你家庭再困难,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让父母去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在高中校园靠做文具小生意救济家用,谁能理解这样的经商?这样的生存理念?

第二大另类是他婉言谢绝了捐助。令公众意想不到的是,洪战辉在向关心他与妹妹的人表示感谢的同时,明确提出他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社会捐款。洪战辉在写给读者的信中说:“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而洪战辉还在资助着别人。这样的拒绝是一种美德,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质,一种坚毅。一位网友说:“同是80年代出生,你让我觉得自己好渺小!”

第三大另类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坚强。妈妈伤了,妹妹死了,弟弟懵了,父亲疯了。面对这样一个残缺的家庭氛围,12岁的洪战辉用他那特有的“奥斯特洛夫式”的坚强,承载起家庭的重担。在高中读书时,洪战辉为了生计,整日到校园中销售书籍,被学校门口的一书店老板所嫉恨,就把洪战辉打了一顿,就是在那次毒打中,洪战辉的一只眼睛落下了眼疾,几乎看不到东西。怀着不屈的信念,经过不懈的拼搏,洪战辉以收费最低廉为选择标准,最终考取湖南怀化学院。而时下有的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动辄要死要活,与洪战辉相比,真该汗颜!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感谢社会这个大课堂培养和锻造了洪战辉这样的好青年,我们生存并悲喜着的这个社会因此而感到荣耀,还是感到耻辱?正像洪战辉所说,不是他感动中国,而应该是所有人被自己感动,因为所有人都心存责任。洪战辉的出现绝不是社会的荣耀,我们需要这样的另类,然而,我们却更愿意看到一个健全救助体制,带给需要救助的人们永久的、真正家的温暖,不应该让一个自己都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大学生扛着残缺与苦难。洪战辉的事迹因爱而美好,为这样的爱,为这样的美好,我们不应该只有感动。

面对洪战辉,我们该做些什么?

旭莲

焦点访谈12月13日报道了湖南怀化学院大学生洪战辉的事迹,他的经历的确感动了许多人。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一副稚嫩的肩膀,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他却已经挑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如今已是第12个年头了,他一直坚持着。那么,面对洪战辉,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该珍惜人间真情。洪战辉从13岁起,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抚养毫无血缘的妹妹10个年头,他们兄妹间的那份亲情,不能不让人感动。然而,现实生活中,不愿意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的父母大有人在,面对生活困境,他们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不愿意对父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也大有人在,他们为了追求自己小家的所谓“幸福”,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诿,都不愿意对父母尽孝心,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有的甚至让父母衣食无着落,流落街头,父母不得不与子女对簿公堂。对自己的亲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做什么了。面对洪战辉,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人间真情,为所有该付出真情的人付出真情。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家庭困境,洪战辉这名年仅 12岁的少年没有被吓倒,而是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砥砺了乐观坚强的性格,他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尽管生活过的相当艰难,但洪战辉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拒绝了好心人的捐助,在他看来,“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完全期待别人的帮助,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并且接受的心安理得。竞争,也出现了诸如“啃老族”、“傍大款”之类的人,最近还看到不少各种各样奇特的征婚者,为了走捷径,不惜卖身,征男、女有钱人做婚姻对象,自甘堕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路来,这样,生活应该会更加充实。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真实与乐观。可以说,面对那样沉重的担子,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感到压力的,12年来,洪战辉经历了多少苦难,的确难以想象,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经历,让许多人难以自控地流下了眼泪,但是,洪战辉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苦、多可怜,他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痛苦,自己也哭过,但是他的生活大多数都充满了很激昂的那种

要的。洪战辉的这种追求,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对那些逆境厄运加身,总是觉得低人一等,自嗟自伤、怨天尤人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人生价值的多元化,不是单纯的成者为王。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总是互相充实,共同丰富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工作的时代,财富精英们驰骋商海,创造财富,当然令人敬仰;知识精英们勇攀高峰,在科技领域不断为国争光,科技强国,理当得到敬重。受到群众喜欢的文体明星也是如此。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家境贫穷、身处逆境的人,是微不足道和暗淡无光的人。面对逆境,不绝望、不自弃、不自卑,慨然与惨淡的命运搏斗抗争,进而改变命运的人,同样是进入精神殿堂受人敬佩的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的奋斗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升华。

洪战辉的事迹对广大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价值。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我们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有一部分人要暂时处在贫困当中。党中央目前正采取措施,大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人还要在贫困和逆境中生存。面对这些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是选择消极逃避,还是奋起抗争,实际上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洪战辉的事迹告诉我们,选择逃避,于事无补;奋起抗争,人生才有希望,生命才有价值。

对于逆境厄运,当代青年不应自嗟自伤,而应该像先贤教导我们的那样,学会对自己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坚持奋斗,生活总会好起来的。如果广大青年朋友们都能像洪战辉那样,无论如何艰辛,都能承担责任,永不言弃,自重自尊,战胜困难,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将越来越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会提前实现。

洪战辉的力量来自何处

23岁的洪战辉的人生经历和言行正在成为中国公众共有的财富。他不想感动别人却总有人被他感动,他拒绝捐款但老有人要给他帮助,他多次强调自己是普遍人却被视为道德英雄,他已注定要在公众关注之下,他的人生仍要面对一般人视为畏途的困难和考验。很多人已经沉静下来思考:他的力量来自何处?力量来自承担责任,坚守责任。

洪战辉的困难可以悲惨二字来描述,但他对待痛苦的态度却是无价之宝,那就是平静地接受个人的环境,冷静地面对落在自己肩上的责任。当你勇于承担责任时,这担子压在你的肩上,你的心被无穷的力量所充满。当你回避责任时,这担子压在你心上,你的肩膀就变得虚弱无力。这就是勇气和责任感的奇妙之处,只有勇于承担者才能拥有。

洪战辉勇敢地承担起超过常态的压力之后,他的能力、毅力才开始生长;当他的能力、毅力有了相当的体量时,他已不觉得这种压力的超常之处。这就是他为什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普遍人该做的。勇于承担而且学会承担责任,这是他的高贵之处。力量来自自尊自重自强。洪战辉一再强调,他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生活很好。他的自尊和自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并非没有得到过帮助,现在他仍在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爱。但他乐于接受的是很照顾他自尊的帮助,不张扬、没有功利目的、真诚的帮助。他也并非没有帮助过别人,除了他对洪趁趁的抚养,他还帮助过很多人。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才能自信自立,才能生活在乐观之中,才能自强不息。力量来自不懈努力,永不放弃。网民一再表达感动之情,而洪战辉一再强调付诸行动。他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如熔岩在大地深处流动,有力地推动他采取行动。所以他大声疾呼,不要感动,而是要行动,立即行动。

这个声音从一个青年人心中发出,推动我们的脚向前走,拉动我们的手动起来。行动一定要坚持不懈,坚守正道,积少成多,才能达到目标。洪战辉不是没有软弱过,但他战胜了软弱;他也曾试图放弃,但他没有放弃;他多次失败,但不怕失败。他就这样默默坚持,日复一日,克服旧的困难,迎接新的困难。他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也不希望别人因他而感天动地。这正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用每天的不懈努力写成的故事

下载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最新(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学习心得体会最新(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蔡巧红

    学习“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蔡巧红 学习了淮安市 “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先进事迹,郑兆财,港币寄回家乡,给家乡办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正如郑老所言:“我......

    学习2014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心得体会

    学习2014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心得体会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这是2014......

    学习感动校园人物心得体会

    学典型 话感悟 找差距 ——教职工学习感动校园老师心得体会 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 周旭丽 “爱岗敬业、感恩奉献,爱生如子、忘我工作”杨红梅老师的感动校园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

    感动中国人物

    烤羊肉串的阿里木 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 40岁的阿里木2001年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卖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困学生上不了学,阿里木便决定用卖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

    感动中国人物

    湖北理工学院人文社科部 “感动中国人物”展板策划 一、活动背景 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同学们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高尚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我们的课......

    感动中国人物

    一、热点材料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2016年2月14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晚8时播出。“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都会评选......

    中国感动人物

    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陈玉蓉——母爱齐天 今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

    感动中国人物

    1、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事迹介绍: 河南农民工魏青刚,在青岛遭遇的麦莎台风中,三次跳入水中救人。 2005年8月8日,青岛崂山区,成百上千的人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