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局性的政治考虑和战略部署,是立足于当前中国主要矛盾转变和基本国情,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未来远景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第十项明确了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
XX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新XX,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因地制宜,认真总结XX
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查研究
XX的自然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之适宜性开发情况,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自觉内化在思想政治上、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实绩实效上。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新xX,首先要内化在思想政治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阐明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让土地作为载体的自然资源和空间资源以资本价值的形态不断增值,就是为当前和今后高质量发展创造和提供潜力空间和战略预置。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生态优先空间格局,把发展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生态恢复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美丽新XX,加快建设
XX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首先要在思想上、政治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增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国度文明能否长存的高度,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永续发展的根基。地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使命贯彻到执政思想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深刻认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内涵,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方式,构建生态型生活方式,让XX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二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古人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充分体现了人需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顺势而达,才能和谐永续。绿色发展就是要构建生态、经济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是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石,意味着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深远内涵。
三是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每一个地方和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落实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落实区、镇(街)两级政府的考核责任制。紧盯生态环境重要区位、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认真剖析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研究解决薄弱环节的办法和手段,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胡乱作为、监管不严、执行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实施终身追责。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新XX,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
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和谐发展,关键是在思路和路线的设置。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要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要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从主体功能区制度到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比如《XX区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XX区东江北干流大敦断面、增江河口
断面“一断面一策”2018-2020年水质提升整治实施方案》《XX
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制度出台越来越频,政策信号越来越强。XX正以增江一河两岸XX万里碧道先行先试,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打造江河安澜的雨洪通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诗情画意的休闲文化廊道、水陆联动发展的滨水发展带,把增江碧道建设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好窗口,成为XX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制度已形成,打造美丽新XX的全方位监管政策已出台,关键要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加强政策执行落实。关于生态文明政策措施,从中央到省、市和区已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执行好,是否使政策流于形式,成为摆设,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因此,要将有关政策文件措施细化、将规定落实、将行动常态化,防止政策空转,让环境保护政策真正落地。要进一步落实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坚持生态恢复原则,从机制上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深度和有效推进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加强各项专项执法,开展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及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治理,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企业加密监管频次,有效查办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规范执法
行为,细化自由裁量权,强化服务引导,促进企业自觉守法。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执纪问责力度。突对生态环保领域的监督,推动生态环境问责常态化,对实行河长制、湖长制后的主责部门和领导干部履责不到位、落实政策法规不彻底的,要严肃追责问责,造成重大影响和后果的要实行终生追责。纪检监察机关注重加强与环保、水务、国土、住建、林业、审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络,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积极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作用,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
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和作风保障。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新XX,根本要体现在实绩实效上
全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对于XX而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XX建设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实效,更是人民群众长期以来的迫切期盼。当前,XX区水环境治理处于攻坚克难阶段,东江北于流大敦断面暂未达到国家II类水质标准;污水管网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污水管网设施养护水平低;黑臭河涌还未得到彻底根治,小微水体水质不达标;农村环境“脏乱差”;臭气扰民问题时有发生等。
努力解决好上述风险挑战和问题矛盾,是我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美丽新
XX的重要实绩实效。为此,一是要坚决打好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要严格对照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加快推进黑臭河涌整治工程和管网建设工程进度,破除各种阻力,确保工程项目如期推进、按期完工。加大源头治污力度,切实抓好控源截污工作,加大清理“散乱
污”场所整治力度,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加快推进东江北干流33条一级支流水环境治理工程,全力推动国考大敦断面水质持续向好。二是要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对辖区企业监管,落实减排措施,切实减少工业污染排放;强化道路扬尘管理,加强对建设工地的巡查监管,加强洒水降尘作业频次,确保物料传送等各环节不起尘;全面禁止露天焚烧,联合村居严厉打击焚烧杂草落叶和垃圾等违法行为;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和低速车污染治理,开展黄标车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净化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三是要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可行的措施,既要推动乡村人居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有效整治提升,又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岭南乡村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效果的新农村。要坚持稳扎稳打、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垃圾收运网络、污水处理管网等软硬件建设,避免整治成效出现反复,真正把“三分建、七分管”落实到制度建设中;既要多方面整合涉农资金,也要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升和加大财政投入对人居环境工程的有效性,同时创新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机制,让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和形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