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1-02-28 14:0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一

时下,全国各地纷纷选起了学习《梁家河》热潮,重点学习习近平不忘初心,学习习近平扎根百姓,学习习近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等等,我觉得学《梁家河》,还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要真正领会《梁家河》的精神实质。《梁家河》通过倒叙手法,从习近平在2015年2月13日重返梁家河切入,记录了习近平1969年下乡到梁家河成为知青,在那里度过7年岁月。他从北京到梁家河、适应农村艰苦生活、与农民和知青打成一片等事迹。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人生体验:“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萌发地,总书记在梁家河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干成了一桩桩为村民谋幸福、为百姓谋发展的实事,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习总书记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把人民看得那么重,深爱人民、扎根人民、心系人民、奉献人民,矢志不渝地为人民干事创业。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不断强化“看齐意识”,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扎根人民、心系群众,传承好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要时刻牢记“为民”宗旨、公仆职责,抓好事关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要深刻领会中央组织全党学习《梁家河》的重要性。为庆祝建党97周年,《人民日报》7月1日头版刊登题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社论,强调扎根基层的重要性。回首97年发展历程,我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党唯有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不负历史重托,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我党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中央之所以在建党纪念日前后不断强调人民性,以学习《梁家河》烘托习近平扎根基层,就是显示我党清楚意识到必须团结群众、从老百姓中汲取力量,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党正经历着“四大挑战”的考验,越是遇到风险、遇到挑战,越是需要党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共同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的各方面挑战和风险。烘托他扎根百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形象,就是达到宣扬党的根基在人民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他自述的:“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在梁家河的乡亲们心中,习近平不仅干活从不“撒奸儿”,还干成了村里老几辈人不敢想的事,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这块红色土地上取到了父辈革命者缔造的“真经”,这也是习近平对毛泽东等老一辈优良作风的传承,这就是重视了解实际情况,注重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他的“三严三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思想,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我们在学习《梁家河》精神上,一要在摸清“实事”上下功夫,转换身份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

二要在“求是”上下功夫,勇于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思路想明白,更好地解决问题。当前,要按照县委要求,深入村组贫困户把实际情况弄清楚,加强问题整改,努力实现脱贫攻坚追赶超越发展目标。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二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却蕴含着深刻意义。最近读《梁家河》一书,我真切感受到其中深藏的大学问,书中简单的文字记载着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奋斗故事、真实反映中国农村历史长河中的巨大变化、抒发着一种始终牢记人民的初心和伟大情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读后深受感动和教育,此书深刻的内涵激励着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难困苦,不惧未知挑战,在工作生活中不断读书修身,坚定信念,务实苦干,创新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在此,分享我读此书的一些心得感悟。

在困苦逆境中读书修身,明心养德治国平天下。读书修身是立志成长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为座右铭。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物质条件极度匮乏,习近平总书记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他不断的从各处搜集书本,每得一本,变如获至宝,经常是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上山放羊,他揣着书,田头锄地休息时,就拿出《新华字典》”,几乎梁家河的乡亲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这些书涉猎古今中外、文史哲学、自然经济,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将所学知识化成故事讲给乡亲,让更多人通达明理,为乡亲们打通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将书借给志同道合的伙伴,鼓励伙伴们通过读书进步,改变命运。以读书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读过的书积淀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更好的带领人民走上富强之路,带领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同时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在红色土地上传承信念,坚定理想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在“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浪潮中,习近平选择了延安,因为那是父亲闹革命的地方,那里曾是革命的中心,中国共产党人从延安出发,缔造了一个新中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秉承父辈的伟大理想信念,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着“好读书、有想法、眼界宽、乐助人”良好品质的习近平在递交八份入团申请,十份入党申请,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成为大队书记后,他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粮食、衣物送给乡邻,处事公正、为人谦和,尽力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与群众融为一体,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干群一心,实干创业,趟出了一条条致富大道。

在艰苦环境中奋斗,拼搏实干让群众得实惠。书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带领群众干实事谋发展的细节,打坝修田,建沼气,办铁业社、缝纫社、磨房、菜园,打井,扫盲……件件都是为民谋幸福的实事。为提高粮食产量,在梁家河口攻坚克难打成淤地坝,直到现在,那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

为解决烧柴照明以及水土流失的问题,远赴四川学习沼气技术,艰苦探索,多次实践,建成全省第一口沼气池,让群众广为受益,当初修建沼气拓宽的道路至今还在造福百姓;

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他办铁业社、代销点,物尽其才、人尽其用,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靠着创新实干拼搏的劲头,在艰苦环境的考验中创造了难以实现的目标,用实践证明了唯有实干才有力量,实干才能成就梦想。

在变迁发展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言犹在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原动力,为人民谋幸福首先要心里装着人民,不计自身利益,甚至牺牲自身利益为人民解难题办实事。书中的青年习近平正是那样的榜样,七年知青岁月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初心,把陕北高原作为自己的根,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儿子,“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信念如陕北的柳树悄然扎根成长,为了改变群众的生活,他用双脚丈量梁家河的沟沟壑壑,用心感受梁家河人的渴望期许,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读完《梁家河》后,不禁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如何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选择怎样人生道路呢?习近平总书记用他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答案,以读书修身明礼,以信念树德立志,以实干兴业为民,以初心坚守使命,在实践工作中提升本领,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在习近平总书记离开的四十余年,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梁家河后继之人,他们秉持公心,一碗水端平;

他们勇于实践,做行动上的巨人,他们勇于创新,巧干避免苦干;

他们扎根人民,身上留住泥土味。梁家河今昔变化翻天覆地,但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却流进干部群众的血液,成为永远的财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检察官,我自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修身增智,勤奋务实,以法律为信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守护正义,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三

这几天,单位迎来了学习的热潮,我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刻学习了当代纪实文学——《梁家河》。这一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深刻感悟到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情怀。

书中提到的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照片、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习总书记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每个人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的年代。

虽说我没有经历过那振奋人心的年代,但我能够感受到那个年代给我的情怀。爸爸时常给我讲起他们插队的故事,有了这样的故事,让我更能融入文字,走入习总书记的世界。

梁家河,革命圣地延安里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艰苦磨砺、拼搏奋斗,挥洒过7年青春汗水的地方。在这里,总书记一待就是7年,这7年,他与当地群众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都是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里深刻体会到的。也许,是那个艰难的年代,使他们的心贴的更紧,情贴的更近。这一切的存在,更让习总书记决定把心安放在这个小山村。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和乡亲们一起住窑洞、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啃着窝窝头。这一串串的一起,都是习总书记主动适应艰苦环境的表现,积极投身各项生产建设和实践,不断改造自我的决心。

记得,书中写到,1974年1月,不满21岁的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广大群众战天斗地、搏击贫困,全村大搞农田基础建设,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修通了道路,办起了铁业社、磨面房、代销店,成立了缝纫组,还建成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和全省第一个沼气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的的变化。这样的成绩,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是习近平彻底把心安放在了这里,并使自己在身体和精神上彻底绽放。

书中有一段文字,我看完之后泪流满面。“1975年10月7日,我要上清华大学,走的前一天晚上,村上杀了一头羊,家家户户来代表和我话别,并送我临别纪念——笔记本,第二天早上,我睡起来推开门,外边站满了乡亲们,那一刻我哭了。”看到这里时,我能深刻地感受到父老乡亲们对习总书记的不舍之情,感受到了他们的厚重的情谊,这一串串的真实写照让我更加敬佩和喜欢这个人——习总书记。

习总书记这一走,就是几十个年头。但他的心依旧在梁家河、在延安。1993年、2009年习总书记曾多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还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钱给他看病,总书记支持建设了梁家河小学、学校过水桥和延川中学教学楼,还给经济困难的群众寄来了钱,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的问题。习总书记的这一个个的举动,是真正把梁家河的乡亲当自己的亲人看待,是用心在帮助当年和自己一起奋战过的朋友啊。

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样一句句的回忆,不正因为习总书记把心安放在了梁家河了吗?2013年延安遭受了持续降雨灾害,总书记写信给村干部,说“你们在灾害中积极抢险自救,我很欣慰,让村里的乡亲们过生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希望你们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总书记这一句真实的话语,让我们再一次地体会到他的心和我们始终是在一起的。

习总书记总是谦虚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封面上的这句话,道出了习总书记对梁家河的真挚感情,也表达出了他的一种人生观。根植于百姓,水乳交融。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看到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绽放。

通过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一系列感人事迹,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又坚定了我的信念。作为一名普通的干部,我们一定要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心放在人民身上,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这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一种服务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我们应该带上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奋斗担当的精神,这种踏实有为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来改变我们自己,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来改变我们的世界。不要害怕环境艰苦,越是艰苦,越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坚定一个人的志气、造就一个人的终生信仰。

始终铭记,把心安放在哪里,人就会在哪里绽放。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四

纪实文学《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成为党员淬沥党性的生动范本、紧跟核心的感人画卷。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等丰厚养分,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要把政治自觉与紧跟核心结合起来,坚持正确理想信念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纪律部队,必须将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要从《梁家河》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当代中国党性最强、觉悟最高的领袖人物在青年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体会中国特色的“党性修炼之道”。要坚定信仰。对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信仰,要以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契机,重温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信仰上的坚定。日前,扶风县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预热升温工作,通过庆“七一”廉政书画展、“我的入党故事”征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艺汇演等活动反映新时代党的新气象,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党性教育,带动全县党员信仰坚定。要严守政治纪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要求,带头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把讲政治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在制止党员妄议中央言论等细节性问题上,保持鲜明政治立场,抓早抓小。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善于从政治上把握纪检监察工作重点,对违反政治纪律问题优先查处。去年我县查处了段家镇党员李某加入全真教成为住庙主持的问题,在党员干部中反响很大。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违反政治纪律问题的查处,尤其是对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表面上大谈清正廉洁、背地里大肆敛财等口是心非的“两面人”问题高度重视,及时将其清除出去。

二、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执纪为民结合起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民心,学习《梁家河》的“大学问”,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到实处。学习爱民情怀。要在纪检监察工作出发点上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汲取群众智慧营养,增强工作的参与度,发挥群众对不正之风的监督力度,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我县纪委监委机关所有干部每人联系4户贫困户,每周三入村扶贫,下一步要利用扶贫等有利时机加深与群众感情,将群众的心声带回来。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学习工作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农村问题,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学习《梁家河》,就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历中搞清楚新思想的来龙去脉,同时深学细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必修课,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六大思维方法”“十四条基本方略”等,将其作为抓纪检监察工作事半功倍的有力武器。为民执纪。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务实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有关要求,加大查处小官大贪、小权腐败力度,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坚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善作善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曾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但他义无反顾投入到艰苦劳动中。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尤须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担当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勇于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要无需扬鞭自奋蹄,忠诚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时刻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在违纪违法问题面前不怕得罪人,不论是谁、不管对方有什么背景,都要坚持原则、铁面执纪执法。针对纪检监察干部不敢担当问题,扶风县今年探索出的“查不实不收兵”“督查走过场问责督查组”等举措有力促使了问题线索的发现,下一步要再改进再坚持。练就本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8种本领对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很重要,纪检监察干部要利用到上级机关跟案学习、到基层调研摸底等时机,练就敏锐、深透、能准确抓住问题要害的能力,根据不同镇街、部门的特点,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问题精准发现、精准查处。突出工作重点。坚持以实现“形”的重塑“神”的重铸为指向,抓住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关键环节,有力有序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聚焦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把监督挺在前面,发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监督格局的重要作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为契机,重点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在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上积极作为,在减存量、遏增量上见实效,推动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化。

第二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梁家河村是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非常普通的一个小山村,这样的山村在当地非常的多,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总书记在该村曾插队也就是下乡7年,使梁家河村的面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也正是总书记在该村的插队,并且持续的关注,使梁家河村的声誉日渐高涨,加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梁家河同样也是巨大的受益者,梁家村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退耕还林,使天变蓝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也就是总书记讲的那句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另一方面,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观光农业,过去的村民变成了公司的员工,领上的工资,村庄进行了整体搬迁,村民都住上了楼房,有了医保,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习总书记刚到梁家河的时候,是非常的不适应,不只他不适应,所有的知青均不适应,我们一般的人从城市到农村就不适应,何况从首都到乡下是更加的不适应,一个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一个是在农村中也算中下条件的村庄,总书记讲需要过五关,第一关是跳蚤关,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跳蚤,跳蚤咬了非常的痒,一抓就破,并且还会化脓;第二个关就是饮食关,那个时候,村民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吃肉就像过年,五谷杂粮什么也吃,炒的菜没有什么油水,这还是好的情况,年景不好的时候有的村民靠外出讨饭渡过困难,另一个原因,知青不会生火,尤其是延川县农村没有煤,烧的是柴火,当时,也没有什么好柴,就是地里的秸秆和杂草,每次烧饭都需要生火,秸秆和杂草关键是不耐烧,看见多不一会就烧没了,有时候饭还没有做熟,柴就没了,只能吃半生不熟的饭,那个叫苦呀!所以,知青们刚开始无法适应,这也是正常的;第三个关就是生活关,村民们一年也不洗几次澡,上厕所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夏天苍蝇乱飞,冬天冷的不行,况且知青们在北京时,有父母照应,到乡下了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有个缝缝补补的活,还需要边试边做;第四关就是劳动关,知青大部分是从学校一毕业就到的乡下,在城里没有进行过高强度大负荷的劳动,一到乡下,每天从事高强度大负荷的劳动肯定是受不了;第五关就是思想关,从一开始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激情,真正到了乡下,看到的和所做的有巨大的反差,思想上想不通,再过上生活中的不适应,起早贪黑的劳动,方方面面的差距,知青们是不适应的,必须过思想这一关,只有思想上认识上想通了,才能安下心来,脚踏实地,边学习边劳动,真正在农村干点事情。这五关过了,也就说明知青完全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也就成为农民的一分子,也就真正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待的时间最长,正是因为在梁家河待的时间长了,对中国农村和农民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极其深厚的感情,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他立下了大志,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帮助农民过上体面的生活,帮助农民解决吃饭住房入学看病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读梁家河这本书,一方面,我们对我们的过去要进行客观的了解,我们目前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不是随随便便就取得了成功,是我们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决策,是我们千百万各行各业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亿万农民兄弟发奋图强的结果。另一方面,正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锻炼了我们的领袖,锻炼了我们的习总书记,正是在梁家河,总书记坚定了理想信念。习总书记讲: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至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到基层,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不愿意到乡村,从许多伟人的成功轨迹来看,在艰苦的地方,可以锻炼人的意思,可以锻炼人的高尚品格,可以使普通人的走向成功,可以使普通的人走向伟大,古人的一句诗也是更好的诠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用近总书记的一句话作为此心得的结尾:我人生前一步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通过学习《梁家河》一书,使我收获颇丰,使我工作更加努力,使我更加坚定了对美好明天的向往,我们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国家会越来越富强,人民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美好!

第三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质朴的语言,全景展示了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一部能够吸引人、打动人、启迪人、感召人的心灵教科书,是我们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读《梁家河》,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坚如磐石的人生信仰,把牢思想之舵。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作为新时代的妇幼计生人,我们要从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寻找力量源泉,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读《梁家河》,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博读天下的尚学精神,锻造过硬本领。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经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看,放羊时看,白天抽空看,夜晚在窑洞里借着微弱的煤油灯看,“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

第四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学习梁家河蕴含的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深学、细照、笃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加快扶贫攻坚、推进振兴发展注入不竭内生动力。

一、坚定信念。习近平同志以对党的崇高信仰和“为人民做实事”的执着追求,带领梁家河人搏击贫困、艰苦创业,在这里挥洒了浸透忠诚与实干的火热青春。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矢志不移,克难奋进,让人民尽快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生活。二、一心为民。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时刻不忘“什么叫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永葆“立根原在群众中”的为民情怀,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群众视如亲人、饱含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把人民的期待作为奋斗目标,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艰苦奋斗。面对恶劣条件、重重困难,习近平同志带领梁家河村民治沟治水、抗击灾害、发展生产,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动人之歌。“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学习梁家河,就是要用好《若干意见》政策机遇,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推进精准扶贫,促进扶贫攻坚,全面加快老区振兴发展。

四、实干担当。习近平同志从梁家河村的实际出发,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以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牢记“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坚持讲实话、用实劲、干实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五、敢为人先。在习近平同志带领下,梁家河村的干部群众敢为人先,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全省第一个沼气村和第一家代销店,把群众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事情办成了。学习梁家河,就是要“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六、廉洁奉公。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一言一行留下了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佳话,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也深深地影响了一届届梁家河村党支部班子。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恪守“三严三实”要求,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一碗水端平”,不搞优亲厚友,不与民争利,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公平公正公开取信于民。

第五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8月8日下午,党支部召开了关于开展学习《梁家河》动员会。党支部书记在会上向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及管理骨干详细介绍了《梁家河》一书的相关背景,并组织大家认真阅读了《梁家河》的精华片段。

当我捧起《梁家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印在封皮上“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这一段话,马上就引起了我继续读下去的兴趣。习近平主席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蓝图”的缔造者,究竟在梁家河有怎样的经历和过往,才能写下这段话?我瞬间对梁家河这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梁家河是陕北黄土高坡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干旱贫瘠,老百姓只能勉强生存,住的是破旧的窑洞,吃的是粗粝杂粮,就连喝水都没有干净的饮用水,交通闭塞,15岁的习近平从京城来到了这样一个环境恶略而又陌生的地方插队工作,这一呆就是七年。

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中,青年习近平与老百姓一起不怨天,不怨地,辛勤劳作,顽强的生存下来。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困难,习近平从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思想关。正如习主席所说的“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在磨练中坚韧自身,处处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吃苦在前,无私奉献,刚刚20岁出头的习近平就担任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的带领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办铁业社、开代销店等等,在与乡亲们朝夕相处的七年里习近平为梁家河办了一件件、一项项的实事、好事,为梁家河留下了永恒的历史印记。

习近平主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是陕北高原给了习主席坚定地信念,注定了他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注定了习近平今后要做什么,因为它教了他做什么。正是“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梁家河锻造出了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一个优秀的国家领导人,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蓝图”的缔造者。“梁家河精神”指引我们什么叫做“不忘初心”!这个梁家河还真是有“大学问”。

作为一名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学习的积极分子,我一定认真学习“梁家河”精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高度,立足岗位、主动承担,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合格管理者。

下载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理,我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对习总书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书中讲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现了习总......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总书记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当我伸手接过《梁家河》时,瞬间被封面上习主席及一行人如沐春风般的笑容感染了,于是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 如饥似渴的读完后,感触颇深。默然间加深了对......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 “作为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这是习总书记年青时在梁家......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在学习《梁家河》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5月2日《梁家河》首发仪式后,第二天我就拿到了新书。和《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样,翻开书一口气读了几十页,总感觉到有种强大的吸......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梁家河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习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是对习近平主席在梁家河上山下乡生活的真实写照,更真实的反映了梁家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缩影的变化。 习......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通过支部“三会一课”集中学习梁家河精神的主题党日活动,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的真挚感情。因此,我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