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步建设小康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写写帮推荐)
同步建设小康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都坪镇坳背村:驻村干部潘诗仲
通过这次同步建设小康在党校的培训以来,我严格按照组织部的要求,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群众信访调解、富民强村服务、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等自身职责工作,收获很大,感触很多。
一、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必须把好态度关,驻村干部不能摆架子,不能让“领导架子”成为与农民间的障碍,一定要做到有“三心”即爱心、诚心、耐心。在农村特别是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孤儿等贫困弱势群体比较多。要想方设法帮助发展生产,积极开展贫困生、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所以农村指导员要怀有爱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再者,要有诚心,群众才会真诚地对待你、支持你,相信党和政府的政策都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工作中,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到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最后,还要有耐心。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群众对一些政策往往会不够理解不够透彻,或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少数群众不支持、抵触现象,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驻村干部要在宣传有关政策中、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到思想做通,工作做好为止。在镇区扩建征地工作中,群众普遍认为补偿款过低,抵触情绪较大,工作进展缓慢。通过邀请老党员、老干部、村内致富能手等威望较高人士与全体党员干部一起召开多次会议,充分沟通,共同协商后,决定分包村组、亲属做群众思想工作,耐心讲解国家的政策、镇区扩建的意义,详细了解群众后顾之忧,共同想对策,解决群众失地后的收入问题,征地工作逐渐得要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并得以顺利开展。
二、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了解相关的涉农政策法规。干农村工作不仅要了解村情民意,还要了解国家的相关农村政策,否则就不会取得其他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没有公信力,工作也就到处碰壁。所以,我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国家的有关“三农”的政策、法律法规,比如《农村工作手册》《农村医疗保险》《计生工作条例》《村委会组织法》以及村内制定的相关制度等。
三、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处理与其他村干部的关系。协调好村委与村支部的关系,搞好团结,不能搞帮派。驻村干部就像是一支润滑剂,在村委与村支部之间不能偏听或偏帮一方,这在许多农村是有先例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队伍不团结,就没有凝聚力,就发动不了群众,不成工作。搞好干部队伍的团结,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干部各司其职,民主决策,按原则办事,自然消除了工作上的不必要冲突。
四,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取得群众信赖的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充分利用党员先进性教育这个载体,工作中从实际出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打折扣地贯彻到农村。并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解到村民所思所想所难,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村里申报落实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扶贫帮困,为本村寻找发展出路,积极汇报,并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信息。所以要做群众的知心人,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保护他们的最大权益,始终以让群众满意来要求自己。
五、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掌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虽说做农村工作,一定要扑下身子,多干事少浮夸,讲求默默奉献,但驻村干部还是要掌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好吃懒做,但也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事事全揽下。一是指导而不要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工作中的实际,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协助村“两委”当好参谋和助手,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二是到位而不要越位。要按照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做好工作,帮助村“两委”理清工作思路,不做超越职权范围内的事。三是参与而不要干预。农村工作指导员既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组织建设的督导员,全方位地参与到农村基层建设中去,同时要把握好一个“度”,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村班子集体,多做沟通、协商的工作,以自己的真心和诚意赢得村“两委”组织和群众的信赖。
六、做好农村工作,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驻村工作就是要依靠干部和群众。驻村干部在村里开展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很多工作最终还是要依靠村干部、全体党员、全村人民群众来组织开展和实施,而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村两委干部。例如,召开会议要依靠他们去召集,上项目要依靠他们去实施,开展活动要依靠他们去组织等等。依靠村干部开展工作,要对他们信任、支持和尊重。当然,依靠不是依赖。驻村干部肩负着党委、政府的重托,在驻村期间要加强村级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在依靠他们开展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任地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战斗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党委交给的任务。
最后,一定要加强学习,陶冶情操,锤炼品格,以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在艰苦的磨炼中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二0一三年四月十八日
第二篇:同步小康心得体会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这一工作目标,省委提出了以县为单位实现同步小康的“贵州中国梦”。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很荣幸能成为实现“贵州中国梦”一线的一员,参与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来,与广大的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发挥自己微薄的力量。通过一段时间的驻村走访,我个人认为,抓好驻村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带上真心,深入走访基层群众。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按照组织安排,到农村去开展帮扶工作,本身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可喜的好事,是党加强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切入点。找准了重心,工作就好开展。作为处在基层一线的驻村干部,不管能力大小,都要真真正正把我们的心和基层群众的心连在一起去工作,用心去体会他们的疾难困苦,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心里想着百姓,才会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二是本着诚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共产党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要诚心诚意去为老百姓考虑,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谋利益、谋幸福。对老百姓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不能信口开河、乱表态。承诺的事办不了,不仅解决不了老百姓的问题,甚至会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的疏远,结果得不偿失。
三是杜绝私心,公正处理群众困难。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吃饱、穿暖、有房住、生病能治疗、小孩能上学。在处理老百姓诉求中,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要确保公平公正的对待,不能带着私心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矛盾。正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申纪兰所说:有私心就不要当干部、有私心就不是好干部。因此,要坚决杜绝私心,公正处理群众困难,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奈。
四是胸怀虚心,学习农村工作经验。农村是一片广阔的田地,很多的真理都来源于农村、来源于基层。尤其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农村工作也发生改变。农村工作已不像过去那么简单。因此,要沉下身子、放下面子、深入基层一线,和老百姓交流学习,尤其是农村那些老干部、老党员,他们虽然年纪大了,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们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农业农村工作经验,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去学习和掌握的。掌握了这些经验,我们就能融入到群众中去,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篇:235工作法助力同步小康建设
235工作法助力同步小康建设
——盘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3年9月)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对盘县上半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指正。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开展以来,盘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盘县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干部共同努力下,真抓实干,综合统筹,全面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成效凸显。通过半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推出了235工作法(2项机制、3个平台、5项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两项机制聚合力。为确保挂帮工作顺利推进,盘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着力在沟通协调和上下联动上下功夫,凝聚同步小康合力。一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制定了《盘县同步小康驻村联席会议制度》,驻村工作队与盘县县委及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定期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共同商定工作中的具体事宜,对于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双方责任,落实相应措施。通过联席会议的形式,对驻村工作中有关问题达成了一致、形成了共识,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及时搭建以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总支,乡镇驻村工作分队、临时党支部,村 1
驻村工作组、临时党小组为主体的三级联动管理构架。工作队定期深入乡镇和农村了解驻村工作动向,指导驻村工作。分级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和检查指导等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加强联系指导,促进工作有序开展。
(二)三大平台添动力。注重整合资源,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一是“服务”平台。协调县委组织部、农业局、扶贫局、经信局、民政局、交通局等28家职能部门,建立了“盘县同步小康订单式服务团”,驻村工作干部根据需求和群众意愿向县委党建办或驻村工作队提出服务订单申请,县委党建办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对订单进行分流,由服务团成员单位提出办理意见并跟踪落实。通过订单式服务,为驻村干部开通了解决驻村工作困难的绿色通道。订单式服务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省市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二是“充电”平台。把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当作一项长效工作来抓,着力帮助驻村干部尽快转变角色,提高驻村工作能力,掌握农村基层工作方法。充分协调,依托盘县各种培训资源,开展集中培训。目前,已开展集中培训3次,培训驻村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2300余人次。长期开设“同步小康流动课堂”,根据驻村干部需求,深入基层开展培训。如:组织对普古乡厂上村20余养殖户进行了养殖专业培训;邀请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早熟玉米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培训等。三是“交流”平台。在县内媒体开设了驻村工作专栏,刊登驻村工作典型和优秀民情日记。开设了驻村工作意见征求信 2
箱,广泛收集驻村工作中好的建议和做法。建立了驻村干部QQ群,为驻村干部交流工作经验,反映问题和困难,相互学习借鉴提供了平台。
(三)五项措施强活力。一是强化监督管理。出台了《盘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和驻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驻村干部实绩档案、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完善了驻村干部奖惩激励机制。制定《盘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督查方案》,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督查,每月开展一次抽查暗访,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督促机制,确保干部到位率和常驻率。上半年共开展集中督查3次,随机抽访6次,及时发现和总结了驻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效督促干部到位到岗,促进作用发挥。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县驻村工作队、选派单位和乡镇的三级联动的服务机制,工作队成员定期深入基层和驻村干部交心谈心,了解生活工作情况,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服务工作,及时帮助驻村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向县委常委会汇报,对每个村5万元工作经费、驻村干部生活补贴、大学生志愿者和农村青年待遇等事项进行了明确,积极为驻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有力支持,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三是强化调研指导。确保全县驻村工作有重点、创特色、出成效,驻村工作队按照“巩固先进,带动后进,分类指导,带动全局”的工作思路,对全县农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类定级,按照农业产业型、旅游型、工矿型等类型,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分类指导,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示 3
范带动作用的驻村工作组。四是强化载体创新。着力创新驻村工作载体,打造特色亮点品牌。成立订单式服务团,为驻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实施“同步小康经理人计划”,以驻村工作分队为单位成立“小康经理人”团队,整合驻村工作资源,着力打造科技经理人、营销经理人、产业经理人、文化经理人、党建经理人5支专业队伍,着力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打造为服务盘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团队。五是强化示范引领。注重挖掘驻村工作典型,总结驻村干部工作经验,打造驻村干部精神,树立驻村干部榜样,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局。从宣传部、组织部、电视台、信息中心抽调人员组成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宣传报道组,在县电视台、盘县快讯、盘县广播电台定期对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做到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章,坚持“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宣传方式,被中央媒体采用的信息2条,被省市媒体采用的信息24条,积极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驻村工作以来,我们取得一定工作成效,但与上级组织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驻村干部“一宣四帮”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对典型的培育和挖掘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服务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健全工作保障机制,使驻村干部安心在基层工作,全身心为基层做好服 4
务。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将督查和暗访常态化、长效化,确保驻村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三是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打造和报道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四是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资源整合,为驻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五是继续完善“订单式”服务团的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放大政策效应,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更好的服务基层群众。
第四篇:同步小康驻村心得体会
驻村心得体会
在xx村已有十多天了,刚来的一个星期,便已随村干部们走村串户的访问民情,向村民讲解《xxxxxx合作协议》及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并让他们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xxxxxx合作协议》;通过这次的走村串户,让我对这个胜境村的村民生活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个签署的过程中,让我也有所感触;有些村民很爽快的签了,而有些村民无论如何不到最后就是不肯签,是不愿配合工作,可能是因为在某些问题上村委会没能及时解决。这也让我意识到,无论问题大小,只要是与农民有关的,便都是大问题,都是重要的事情,都应及时解决;只有让村民感觉到村委会的村干部们是真心实意的帮助村里,为村民谋福利,村民才会积极乐意的配合村委会的村干部们的工作。正如一个村民所说:“我们村民需要你们村干部,你们村干部也需要我们村民支持你们的工作。”我想这样才能去的一个双赢的局面。还有村民不签署协议,则是因为丈量土地的误差,认为政府丈量的土地亩数不正确,以及赔偿很低等原因,不愿意签署协议。这在我看来,在村里面工作,一定要先跟村民沟通好,不能当村民一无所知,只有让村民清楚明了是怎么一回事,才能将工作展开,才能让村民从心里面积极配合以及支持你的工作。
以上说到沟通问题,作为一名外省人员,说贵州本地方言与村民交流则存在一定的困难,幸而贵州各地方言都差不多,在贵阳读了四年书,以及室友,同学大多数都是贵州人,他们在一起都是说贵州方言,所以我在耳濡目染后,对贵州方言基本上都听得懂,只有一些深僻晦涩难懂的方言则难以知晓其意义。而xx村大多数人还是听得懂普通话的。在方言这方面,我也在努力学习,经常听他们说方言,在试图去了解其意义,去学习,力图让方言在我日后工作中的影响少而又少。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驻村大学生,我对这个村有着浓厚的情感,因为它是我从学生时代步入工作时代的第一站;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日后驻村期间,我会积极协助村支书和村主任将村里工作做好,积极寻找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热忱的帮助村民解决热点、难点的实际问题走家串户的 了解民情,从中了解并分析农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并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而后寻找使农村富起来,农民生活好起来的路子;而我也会在驻村期间的锻炼中得以成长,对自身的提高也会有所促进,对日后的事业也会有所帮助。
xx村大学生志愿者 xxx
2013年7月30日
第五篇:同步小康知识点
2.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什么是小康:“小康”就是温饱有余而富裕相对不足。人的生活状态一般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阶段,我们所说的“小康”不是指富裕,不是想象中的“家家住别墅、户户开汽车”,更不是“现代化”,而是解决温饱之后的一种较为宽裕的生活状态。也就是指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4.小康概念最早提出源出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5.人的生活状态一般分为贫穷、温饱、小康、富裕。
6.小康通俗地讲就是吃穿不愁、住房宽敞、出行方便、环境整洁、医疗便捷。
7.“小康”理解的误区,明确“全面小康”不等于“总体小康”,“小康”不等于“富裕”,“小康社会”不等于“人人小康”。
8.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十三五”时期。
9.贵州省全面实现小康“三个不能少”: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县不能少、一个乡镇不能少。
10.我省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阶段性目标是:第一阶段,到2016年,20个以上县(市、区)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目标,1个市(自治州)所辖县(市、区)全部达到全面小康目标;第二阶段,到2018年,60个以上县(市、区)达到全面小康目标,2个市(自治州)所辖县(市、区)全部达到全面小康目标;第三阶段,到2020年,力争全省所有县(市、区)达到全面小康目标。
11.我省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重点任务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加速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2.贵州省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三个不能代替”:一是坚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能以全省的总体小康代替;二是坚持多数城乡家庭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收入和生活标准,不能以平均数代替;三是坚持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社会广泛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不能简单以指标数值代替群众的直观感受。
13.《贵州省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六大类,具体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14.“三项核心指标”:一是以县为单位人均GDP≥31400元;二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000元、7000元以上;三是环境质量达标(分别是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95%、城镇污水处理率≥85%、城市(县城)空气质量达标率≥85%、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
15.“三项前置指标”:脱贫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幅度∆EI、县级环保部门能力建设达西部地区标准。
16.“两个必要条件”: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人民群众认可度达到80%以上。
17.人民群众认可度是什么?人民群众对当地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总体感受,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治、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认可度。
18.人民群众认可度调查分为:入户调查、电话调查和网络调查,其中入户调查占50%、电话调查占30%、网络调查占20%。19.人民群众认可度电话调查:0851——12340。
20.贵州省开展以县为单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为2012—2020年,统计监测工作从2013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
21.人均GDP,指的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个)同一经济地域内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常住人口
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农村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农村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计算公示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
2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食品支出是指居民用于主食、副食、其他食品以及在外饮食的支出总和。24.“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指的是: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
25.民族政策四项教育,指在干部、群众、青少年及学生中广泛开展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四项教育。26.“六进”指四项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部队、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