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牌镇白家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葛牌镇白家村党支部
一、基本情况
白家村地处葛牌镇中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1561人,耕地面积1512.99亩,森林面积26059.9亩。农作物以玉米、土豆种植为主。村交通快捷,蓝葛公路从白家村通过,入村公路、村、组道路已实施了水泥硬化,群众出行比较方便。白家村大力推进白皮松种植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提高了群众的收入。近年来通过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白家村级基础环境全面提升。贫困户通过政策扶持,产业扶持一对一帮扶,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二、经验做法
1.建强班子,发挥核心引领作用。2020年白家村“两委”换届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班子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强化宣传,发挥党员引领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党员带头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清理街路,动员群众做好庭院卫生清理工作,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效果。
2.实行党员包贫困户制度。除去老弱病残及70周岁以上党员外,让剩余的27名党员分包建档立卡贫困户,让党员有一种责任感,为贫困户宣讲政策、解决困难、收集民意,通过党员包联贫困户,使大部分贫困家庭感受到党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增强他们早日脱贫的信心,也提高了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对村两委工作的满意度,为脱贫攻坚打好坚实基础。
3.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民主决策方面,围绕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脱贫攻坚、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公益事业、村民低保临时救助等重大事项“四议”,杜绝以非会议或村两委负责人碰头会等形式决定重大事项,真正把村级工作“晒”在阳光下;在利用公示栏、微信群公开的基础上,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对村级财务开支事项定期审核; 严格执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坚持事前公开议事事项及相关政策,事后公开议定结果。
4.在完善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机制上持续用力,全面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党员村干的政治思想和凝聚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等,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党史”活动,通过召开各类大小会议,向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宣传法律法规、社会公德、文明新风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
5.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选人,在村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和日常管理中,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办事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廉洁奉公守法”标准;设置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依法治理乡村、农村实用技术、农村电子商务等重点培训专题,在培训中提升、增强村干部队伍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1.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够。不管是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还是乡村振兴,终究要依靠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来实现。他们既是建设主体又是受益主体,如何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自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观能动性并妥善引导才是破解致富带富能力不足难题的根本所在。
2.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民一批批涌向城市寻找赚钱谋生机会,人才不足尤其是青壮年人才匮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政策促进乡土人才回引创业,把常年活跃在生产一线、对本乡本土满怀深情的“领头雁”当成乡村振兴的“金种子”来培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意见建议
1.要聚焦农民主体,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深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要聚焦乡土人才。乡土人才是农村人才队伍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推动传统技艺传承、带动农业品牌发展、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乡土人才最大的特点是知农业、爱农村、懂农民,又在外锻炼了技能、开拓了眼界、积攒了资金,同时具备回乡创业意愿、现代农业生产或销售技能、带领群众致富想法等基本条件,是乡村振兴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