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关键,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党在村(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社区)党建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近期,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以期尽可能全面了解农村(社区)基础党建相关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共有基层党委×××个,党工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其中村党支部×××个,社区党支部×××个。党员×××名,其中在职党员×××名,离退休党员×××名,流动党员×××名,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名。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各级党组织能够围绕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较好地推进了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以“三级联创”、“结二联五”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及时充实调整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夯实队伍抓党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年,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村(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社区)“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承诺和联系群众、村(社区)务党务公开、村(社区)民自治章程和村(社区)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依托载体强基础,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开展承诺,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帮扶承诺、上岗承诺、创建承诺等,务求实效。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
(四)激发活力促保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开展。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社区)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村(社区)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农村党员年龄老知识老作用弱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农村党员缺乏活力、凝聚力、战斗力。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村(社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村(社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村(社区)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同时村(社区)党员的老化现象、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党支部找不到培养“苗子”,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二是村(社区)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少,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
三是村(社区)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虽然现在村(社区)支书、村(社区)主任的待遇超过了×××
元,但比起在外经商、打工的来还是偏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社区)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
四是村(社区)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社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儿童,在这“空巢”现象笼罩下的村(社区),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
五是一些村(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宗旨意识淡薄,创业精神差。谈起经济工作和中心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的建设无话可说,谈也谈不到点子上。有的党员宗旨意识逐渐淡化,思想素质逐渐退化,认为发挥党员作用政治上得不到好处,经济上得不到利益,有时还会吃亏,因此,不愿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村(社区)集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薄弱。有的在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方面思想重视不够,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导致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甚至出现“空壳村”(社区)的现象。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社区)”。有些村(社区)组织没有集体经济,“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要原因:
一是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领导能力在科学发展面前显得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发挥不了村(社区)干部的“领头雁”作用。
二是有的基层干部由于存在学习浮浅、心态浮躁、作风浮华、工作浮夸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导致出现了大局意识缺失、责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化、领导能力不强等不良倾向,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滋生出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有的村(社区)党组织主要成员不仅缺少应有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而且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本领,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变为群众的“尾巴”。工作方法简单陈旧,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
四是缺乏资金支撑。村(社区)党组织在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等方面没有坚实的财力支撑而显得力不从心,在依法管理村(社区)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缺乏管控能力。
三、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
(一)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在抓选配、建机制上狠下功夫。
一是创新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班子中。重点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两推一选”把一些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同时,继续做好选派、选聘到村(社区)任职工作,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社区)班子。
二是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村(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保障村(社区)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度、村(社区)“两委”成员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村(社区)委员会定期向村(社区)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村(社区)务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形成顺畅的工作体系。理顺村(社区)配套组织建设,把村(社区)委员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营等组织建设好,重视党小组、村(社区)民小组和治保调解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它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和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在村(社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
四是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领导等制度。积极从农村(社区)优秀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分流人员、优秀务工人员、农村中的能人、科技示范户等人员中进行选拔。坚持重素质、看发展,重能力、看主流,重作风、看公论,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档案库,完善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培养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适当给村(社区)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社区)后备干部的成长。
(二)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在抓队伍、树形象上从高从严。
一是抓好发展党员进出口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重点抓好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力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跟踪管理,坚决杜绝出现连续数年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章》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树立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统一规划和分级负责制度,依托市委党校海城区分校抓好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警钟长鸣;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员加强管理、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作用。对能人党员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老党员要通过成立各类监督小组,发挥监督反馈、参谋指导作用。
(三)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在抓两头、带中间上增进活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围绕创建“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领导,立足实际,合理制定创建规划,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加强对“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的动态管理,严格考评标准,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是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对现有典型的培育工作,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老典型上新层次,新典型出新经验,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一村(社区)一品一特色”,增强先进典型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高典型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健全完善争先创优、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推进后进村、贫困村整顿转化工作。建立整顿组织和目标方案,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把村(社区)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社区)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理顺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委员会关系,理清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四)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根本,在抓发展、增后劲上筑牢基础。
一是推进“一村一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针对当地条件、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走特色发展路子,实现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有资源的地方要合理规划,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合理开支。加大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村级零接待、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帮助、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立足各村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五)以增强村(社区)组织建设活力为导向,在抓领导、促规范上提高水平。
一要抓好村(社区)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抓好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逐步改善村(社区)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娱乐的场所,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村(社区)依法治村(社区)、参与村(社区)活动的场所。通过增加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村(社区)容村(社区)貌,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高村(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要加快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加强指导,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
第二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材料
根据市局党委统一要求和安排,围绕解决支队在基层党建方面面临的紧迫问题,近期对支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采取座谈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方式,先后到xx支队一大队党支部、二大队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共组织召开座谈会x次,访谈党员x人。通过对支队党支部党的建设工作整体状态的梳理,特别是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面对面、心贴心向基层党员询计问策,对下一步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推进路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党建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xx支队按照中央和省、市和市局工作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坚决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根本,不断实现党建工作向纵深推进,为支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障。支队党总支始终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业意识,切实加强统筹谋划和指导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在抓好日常分管业务工作的同时,从严抓好分管范围内党建工作,经常性听取基层党支部情况汇报,经常性征求党员干部意见建议,经常性开展专题督导检查,真正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严抓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加强思想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领会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学习教育与支队业务工作相融合,振奋精神、提高标准,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以办公场所、网站、短信平台、微信平台作为宣传主阵地,设立宣传专栏,开设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教育课堂,积极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微传播”,确保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舆论导向。
二是严肃政治生活,强化纪律建设。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党员干部刚性约束,教育引导支队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四个自信”、自觉践行“四个服从”、始终保持“四个定力”,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xxx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严格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规范化。
三是突出政治功能,加强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结合党组织到期换届工作,在严格程序、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基础上,配齐配强支部班子,不断强化基层组织领导核心。积极开展党日活动,先后组织开展看望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警史展览馆等主题活动,有效激励了党员的担当意识和荣誉意识。
四是践行党的宗旨,强化过硬作风。严格落实中央、省、市有关规定精神,抓住重要环节、关键节点,持续不断纠正“四风”问题。重点针对队伍普遍存在的思想“庸懒散”、落实“宽松软”、管理“粗滥乱”、态度“冷横硬”等问题,梳理具体表现,研究整改方案,通过开展培训、深化纪律整顿、改进措施方法、加强舆论宣传等具体措施,精准发力、严查实改,实现了队伍精神面貌、工作标准、服务形象的全面提升。
五是坚持惩防并举,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认真落实述职述廉、廉政承诺、群众评议、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全面加强干部管理。建立健全权力清单,梳理岗位职责,加强风险防控,切实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廉政监督检查,建立了定期检查、日常抽查、节假日和重大活动重点检查制度。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在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基础台账等方面,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部分支部由于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经常、不够到位,影响了支部整体建设水平。
二是党务工作者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市局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整体来看,一些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素质、业务能力与工作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直接影响了本单位党建工作水平。各支部书记履行“一岗双责”不够严格,面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缺乏新思维、新办法,对于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习惯于老思维走老路,缺乏积极思考主动创新的意识。
三是对党支部指导督促不到位。对坚定理想信念的督导不够有力,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落实决策、执行纪律方面不能做到严肃、严格、过硬。对基层党建工作督促检查跟进不及时,个别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流于形式,批评和自我批评力度不够。
四是基层党建保障和监管力度还需加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还不完善,有些问题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闭门学习多,实践教育少;挤出时间、创造条件保障工作多,保障学习教育偏少。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创新进取意识不强。面对机关党建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学习研究还不够深入,思考谋划不够全面,习惯沿用老思路、老办法,抓党建的思路不开阔、办法不多。二是执纪问责力度不够。对各党支部管党治党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的问题,有时存在“老好人”思想,在责任上肩、任务落实上缺少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三是常抓不懈韧劲不够。对党建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够,对一些党建工作的难题缺乏“啃硬骨头”的勇气和“钉钉子”的精神。
四、解决问题思路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将认真按照各级关于加强从严治党工作的指示要求,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做好。
一是加强责任落实。牢牢上紧狠抓落实这个弦,认真履行党总支、党支部各位委员责任,全覆盖制定“三单”,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认真梳理查摆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推进措施,真正把“虚”变实;结合实际制定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将党建工作任务条目化、具体化、指标化,真正把“粗”变细。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在突出重点、细化量化、便于操作、切实管用等方面下更多功夫,通过科学的考评标准引领机关党建工作不断上水平。定期通报督查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跟踪抓好整改落实;推行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实行党建工作层层考核机制,并严格追责问责,将党建工作纳入考核。
二是加强党员教育。把深入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集中学习、专家辅导报告、知识竞赛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定期检查通报党员干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学习、参与竞赛情况。推进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严格发展党员,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做到党员队伍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以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为着力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三是加强支部管理。坚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努力把每个党支部都打造成过硬党支部。注重加强对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的教育培养,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实行党的基本制度落实情况月报制度,对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定期内网进行通报,进一步规范党内生活。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组织设置更加科学优化、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场所功能更加务实管用、基础保障更加充分有力、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有效的目标。
第三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把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基层党委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改革创新,为推动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全面体现了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思想路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带头转变精神状态,把精神面貌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带头打破束缚我们思想观念的条条框框,切实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为推动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保证。
一是要创新工作理念。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把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到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改善结构、完善功能、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宗旨,在党建领导方式、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活动阵地、活动内容及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方面,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打开组织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创新工作思路。适应城乡发展日益融合,联系日
趋精密,“两新”组织大量出现,党员流动频繁,党员从业多元化的要求,树立城乡一体党建工作理念,构建城乡党建工作一体规划、城乡党建资源一体配置、城乡党建事务一体管理、城乡党建服务一体开展、城乡党建考评一体进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及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三是要创新工作举措。大胆尝试,敢于突破惯例,敢于超越自己,用改革精神推动各项工作。立足基层工作实际,以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积极探索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新情况、新途径和新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党员干部思想的大解放,带动全处干部群众思想的大解放,努力形成全处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共谋全处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全处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来,统一到推进我处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来,统一到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拼搏赶超的精神状态上来。
四是要创新领导方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始终抓住党的建设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领导方式,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始终不渝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把提高
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来检验组职工作成效。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 一是要把“整合”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方法。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各类党建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有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一要整合组织资源,巩固执政基础。二要整合干部资源,提升发展能力。三要整合人才资源,激发创造活力。
二是要把“服务”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手段。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围绕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民意。要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把建设服务型组织作为基层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二要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各类经济待遇保障结合起来。推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述评制度,将服务举措、成效作为衡量党建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三要建好活动阵地,构筑服务平台,搭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四要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是要把“民主”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基层民主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紧紧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四是要把“和谐”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基层
党的工作应紧扣和谐主题,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五是要把“创新”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一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二要围绕基层党组织活力,创新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三要围绕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要求,改进和完善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办法。
六是要把“统筹”作为基层党建的考核关键。要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把基层党建考核与经济发展和业务考核统筹进行,同步考核,同步推进。一要改进考核办法,增强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二要细化考核内容,增强考核评价的可操作性。三要兑现考核奖惩,增强考核评价的实用性。
党的基层组织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葆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稳定、人
民幸福。
第四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11月2日,我参加了市区党代表对党建工作的专题调研活动,先后来到温泉街道首阳社区、曹庄镇后湖村、药王乡杜屯村、三道沟乡希林果蔬专业合作社、碱厂乡白庙子村和碱厂村,对全市的部分农村、城市的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体访谈、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以期尽可能全面了解全市基层党建相关情况,从走访的情况看,各基层党组织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思想重视,措施有力,责任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抓基层党建工作,各级党组织管党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内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有力地推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通过调研,我感到各基层党组织能够围绕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以“两学一做”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及时充实调整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夯实队伍抓党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村(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社区)“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承诺和联系群众、村(社区)务党务公开、村(社区)民自治章程和村(社区)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依托载体强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强化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重点抓泳装企业入村项目,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游、采摘游、温泉游、民俗游。坚持创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力,帮助村民扩大生产,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有力的发挥了“输血”和“造血”功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制度重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得到提高。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基层党组织生活更加规范;党徽的佩带、《党员证》的使用和党费收缴工作更加规范,党员意识、身份意识得到深化;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将“支部主题党日”作为党建工作基本载体,把学习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讲话贯穿“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始终,使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更加深化;“党日活动+”工作,丰富了党日活动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激励了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社区)支部和党员能够在村(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少数同志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在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被动的去做,抓的不紧不实不细。从党组织自身看,村(社区)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
(二)基层党员年龄老、知识老、作用弱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部分基层党员缺乏活力、凝聚力、战斗力。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基层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
(一)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村(社区)党员存在老化现象,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年轻党员比例较小。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党支部找不到培养“苗子”,也严重影响了村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二)基层党员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少,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队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在教育方面,多数党内组织生活仍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形式单一枯燥,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远程教育网等现代教育手段未能有效利用。
(三)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不足。仍有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不够,思路不宽,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普遍不足,工作方式方法不灵活,村级为民服务载体不多,作用发挥不大。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难度大,基层经费来源有限,工作推进较难。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意识不强,在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执行不力。
(四)村(社区)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村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儿童,在这“空巢”现象笼罩下的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
三、对策建议
结合全市组织工作实际,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总结吸收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创新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备育并举,破解农村高素质带头人难选的问题。拓宽选拔渠道,加大发展力度,注重在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企业经营者、乡村经济能人中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鼓励支持有决心、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参选村干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中的优秀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把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在党组织周围,使其积极向党组织靠近,充实后备力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守纪律。加大在农民工、高知识群体、少数民族、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群体、领域中发展党员力度。
(二)规范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做好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完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建立村务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建立党员电子身份,按照全国统一规范,做好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有效力利用党员电子身份信息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党员档案整理立卷归档工作,进一步规范党员党籍管理,规范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健全专人管、足额收、及时缴、定期查的党费工作机制。各基层党组织要明确建设目标,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创“五个好”目标。
(三)规范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对经济困难党员、老村支书、老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其他需要帮扶的困难党员,从思想上、生产上、生活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坚持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通过结对帮扶、设岗定责、社会公益、接待群众等方式,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坐班制度,推行村(社区)务党务公开,切实改变干部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形象。
(四)规范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深化村级(社区)党组织“双述双评”活动,推动“双述双评”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村级(社区)领导班子和村级干部的监督,激发基层班子和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创新建立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责任项目化”考核办法,对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行全面考核,表彰奖励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基层党组织予以通报批评。考核结果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考核发现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五)健全村(社区)组织体系,设置村(社区)党建中心、网格管理服务中心。中心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党建工作、办理便民服务事项、实施网格化管理、带领群众致富等,使党建工作,有抓手、有载体、有作为。实施全域网格管理。推行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置于网格中形成每格定人、每人定责的全覆盖党建工作网。
(六)发挥党员作用,锻造脱贫攻坚“主力军”。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激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带”热情,鼓励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有经济头脑的年轻党员干事创业。党员干部主动打头阵当先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倡导新建泳装加工厂,变冬闲为冬忙,成立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既增加集体收入,又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创办实体,服务创收等方式,增强“造血”功能。
(七)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远程教育、网络媒体等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党员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创新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内容上,要把学习文件、了解上级精神与学现代知识、学业务、学法律、计算机知识等结合起来,增加广泛性;在教育形式上,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请专家教授大课、到爱国主义基地和党建模范支部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吸引力。依托“互联网+”,让村(社区)党支部建设更有活力。在构建实体党支部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将党支部党员全部拉进线上支部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交互运作,确保外出党员流动不流失,确保支部党员线上全员参与,确保支部组织建设更加科学、规范。创新互联网党课教育新模式。把支部党课搬到互联网上,定期推送党课学习计划、要求、资料等内容的同时,利用语音通话功能,开办网络课堂。组织支委成员轮流直播讲党课,党员随时随地参与在线交流学习。拓宽党员群众交流互动新渠道。积极引导党员进行“在线交流”党员在微信群中利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交流分享经验,以“微群聊”形式,组织党员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会一课”基本知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关文件等内容,党支部利用微信群进行群发,每月定期提醒交纳党费、发布支部重大决议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内容。
第五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人:孙自库、张久儒
时间:2010年7月12日
根据省、市、县委关于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要求,最近一周深入到党建联系点时中乡,对10个村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深入农户,多数村级组织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能够满足基本运转的需要。多数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较好,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一、村党组织的工作特点:
围绕富民、利民,抓住发展农村经济,富民优先这一根本,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集体经济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为构建和谐农村打牢物质基础,在强村富民过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1、农村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畅通民意、关注民生的连心桥,创业富民的服务器。
2、领导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自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农村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助农增收。
二、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困难
1、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与自治组织的工作关系问题。部分村委会主任认为自己是几千名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应当掌握 1
大权,自己应当向村民负责而不是向党支部负责,造成村支两委工作互不相干的局面。
2、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后备干部后继乏人。书记、主任中,40岁以下的有4人,40—50岁的有8人,50岁以上的有4人。后备干部后继乏人,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有知识有能力的多数在外打工,不愿到村工作。
3、部分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一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二是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等靠要思想严重。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思想上产生动摇,犹豫观望;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三是工作能力较弱。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四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村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
4、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贫困落后、无力争先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没有致富能力,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双带”作用,有的农民党员致富步伐缓慢,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无法发挥作用。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无法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事实上,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推
广和运用,市场农业的迅速发展,有些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党员在新形势下也已经成为“落伍者”,而占总数近三分之一的小学及文盲文化程度的党员,与现实的要求更是差之甚远。加之有的党员自身要求不严,致使一些党员信仰淡薄,涉足宗教活动,搞封建迷信,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生活贫困,不能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这部分党员或年龄老化,丧失劳动能力,或思想僵化,老实本份,或文化偏低,不懂技术,或遭天灾病热,生活压力巨大。由于这部分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发展没有门路,成为组织的扶持对象,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普通群众,在政治生活中也无法发挥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丧失了先进性。
5、流动党员管理非常困难。一部分党员外出打工,不告知党组织具体地点,也不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等,党组织根本无法了解其在外期间的表现情况。多年不缴纳党费,完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近年来高校学生、复员退伍军人自主择业,通常是将组织关系放到居住地就出去打工,很少或者不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档案党员。
三、对策与建议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把整合城乡党建资源作为着力点,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推动城乡互动、区域联动,促进城乡“组
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党建优势互补。
1、在组织调整上实现城乡统筹。结合本地实际,重点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和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一是横向联建。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协会支部+龙头企业”和乡镇机关与村、先进村与后进村、乡镇站所与村联建党组织模式。二是纵向联建。选派先进基层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乡镇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共建,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了城乡基层党组织共谋发展的能力。三是基层班子多渠道选配。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公选公推任职、机关干部下村挂职、先进村干部异地兼职、乡镇干部联系兼职等方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
2、在打造骨干队伍上实现城乡统筹。如在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可以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公开选拔人才,真正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年富力强、群众公认的有党性、有公心、有能力、有魄力的“四有”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同时引导各级干部到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走出去,到经济发达地区开阔眼界,学习经验,走下去,沉到基层解决问题,服务群众。
3、在党员管理上实现城乡统筹。创新信息互享机制,积极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村在设施、设备等方面要共建共享,打造上下贯通、互惠互利的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创新服务互动机制,做到优势互补、困难互助。建立网络联动机制,完善乡镇流动党员服务站、村流动党员服务点网络,构建“流动有序、多边互动、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