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2012年年吉洋村党建工作总结
2009-2012年吉洋村党支部工作总结
2009年-2012年,吉洋村党支部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建设古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中心工作,并积极协助村委会做好本村其它日常工作。全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要求,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在加强班子建设中,村党支部强调树立六个意识,即:服务、表率、民主、全局、超前和学习意识,基本上做到了职责清、任务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形成团结、廉洁、高效、开拓的班子集体。三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严格按照党支部的职责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办事,坚持集体领导,实行民主决策,重大问题都要经集体讨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一切事情公开于全村群众,从根本上杜绝了个人说了算、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的产生,展现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注重发展党员工作质量。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积极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发展为正式党员的有名,预备党员有名,确
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有名,为基层党组织注入年轻、新鲜的血液。五是抓好党费收缴。我村党支部按照党费收缴标准及时进行了重新审核,做到按时收缴,足额征收,及时上缴。
二、加强监督,规范村务公开。
1、严格按照“阳光村务”的要求,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一切工作公之于众,把为民服务,作为指导我们开展政务、村务公开的准则,置我们的工作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2、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先收后用,量入为出”的原则收好、管好、用好村级经济,杜绝坐支、挤占、挪用、乱用的现象发生。
三、抓好各类公益事业的建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水泥路面硬化。在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先后向上争取资金50万余元在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方便群众的日常通行。及时协助做好宁古线征地拆迁工作,保证宁古线吉洋路段正常施工,做好本村与宁古线连接线及路口绿化工作,极大方便群众出行,美化村庄环境。
(二)抓好水利设施的建设。重点对全村已破损的水泥渠道进行全面整修,投入数十万元完善村内水利灌溉设施,三年内修建的水渠总长超过1000米。
(三)抓好新农合、新农保的建设。使今年本村的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并积极协助看病群众理顺医保报销问题,使多户村民能够享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好处。为村内年满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新农保,每月可领取到55元的基础养老金。
(四)做好环保工作。2011年初,完成660亩绿化造林任务,修建农民公园一处,面积达300平方米。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并在村内添置数只垃圾桶。
(五)做好旧村复垦项目。努力向上级申请到古田县第一批
旧村复垦项目,对里墩自然村40余亩废弃房屋所在地进行整治。
(六)做好村委会大楼建设。投入10余万元,对原吉洋小学宿舍楼进行装修,并配置村村响广播、电脑、会议室、新农保工作室,完善办公设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七)做好社会综治及防灾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发布各类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做好维稳工作,每月15日,开展大接访活动,化解村内矛盾纠纷,维护村内稳定,三年来,村内未发生因恶虐天气致人伤亡的意外事件及违法犯罪事件。
(八)做好精神文明工作。为丰富妇女业余生活,成立了我村第一支腰鼓队;安置村村响广播,每天定时播报新闻,使群众了解国内外大事;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
这三年来,吉洋村党支部时时刻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艰苦创业、乘势而上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完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体村民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多次获得了县乡领导的肯定与赞赏,履行了三年前换届时许下的承诺,也为全体村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卓洋乡吉洋村党支部
2012年6月19日
第二篇:吉村镇2006党建工作总结
吉村镇2006党建工作总结
一年以来,我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市、县两级有关党建工作的部署安排,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努力塑造党建工作特色,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为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领导,完善和健全党建工作机制。
镇党委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最首要位臵,强化领导,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做到目标责任明确,人员经费到位,措施制度落实。
一是强化党建工作的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亲自抓,党务副书记具体抓,组织委员专职抓,各部门分管领导相互配合共同抓,形成强有力的党建工作领导合力。同时,配备1名综合素质好的中层干部做为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镇党建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并为9个行政村配备了有责任心、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建指导员9名,负责协调指导各支部的日常党建工作。二是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党委于年初工作会议上给各支部下达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支部,落实到镇村干部,同时为了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目标,做到每月有督查,季度有通报,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评,奖惩有兑现,真正形成了镇、工作区、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共创党建先进镇的工作格局。
三是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党建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究制度、党建指导员月例会制度及党建督查指导制度。镇党建办每月根据镇党委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的党建工作要求,拟定每月的党建工作要点,由各村党建指导员具体负责抓落实,同时,党建办对各支部每月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由包村党建指导员和支部书记在整改书上签字,以示负责,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予以通报。
二、改进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效性。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镇党委按照十六大精神要求,自始至终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积极拓展农村思想政治建设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努力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一是学习教育与载体活动相结合。镇党委始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制定了学习方案和计划,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中央1号文件、党内“两个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并将这些学习内容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通过讨论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树立党的形象,永葆党员先进性”专题讲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争当公仆”活动等,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提高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从而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先锋表率作用。
二是培训教育与思想工作相结合。我镇注意抓好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除重视加强镇领导班子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每月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外,充分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健全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认真制定了培训办班计划,强化对党员干部、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期,受训人员达360多人次。通过培训教育,使党员干部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洗涤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为实践“三个代表”,提高农村工作服务质量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三是宣传阵地建设与群众性活动相结合。我镇党委重视加强农村宣传阵地建设,镇村两级普遍设臵了宣传栏、政(村)务公开栏,有针对性地适时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党内“两个条例”、党的农村政策、新《宪法》、公民道德知识、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等,充分利用宣传专栏将好人好事新风尚进行宣传,推进了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重视做好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满足党员干部政治学习的需要。结合农村宣传阵地建设,镇党委经常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类活动。如“七.一”党的知识竞赛活动等等。通过活动开展,寓教于乐,不仅陶冶了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老人和妇女的情操,而且使宣传工作有形直观,生动活泼,起到了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
三、提升载体,服务“三农”创特色。
一是继续完善干部驻村联系卡和干部月工作汇报制度。在原来实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两项”制度,并建立了督查核实制度。每月听取包村工作人员的驻村情况汇报,针对各村实际提出问题,会后对包村人员所回答的问题及驻村情况进行督查核实,依次评定落实、一般、不落实三个档次,对弄虚作假、情况不清、工作不落实的,按有关规定依次逐档予以严肃处理,对工作落实的予以表扬,并作为年终干部考评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行之有效地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
二是进一步健全便民服务体系,完善了便民值班室、信访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办公室、法律服务中心的有关制度,做到有人办事、有室理事、有章处事,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文明服务窗口。
三是深入开展“党心民心心连心”活动。通过开展结对子帮扶,缔结“连心户”活动。镇领导每年缔结一户特困“连心户”,各支部开展“双富十带”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三下村”活动,先后组织开展扶贫帮困义诊、普法宣传和果业培训等,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三八”、“七一”等节日期间,镇党委、政府还组织镇、村干部下村入户开展送温暖活动,对老党员、老干部、五保户、特困户、病灾户、特困生等进行慰问和救济,组织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开展帮孤助残献爱心和美化社区、美化家园义务劳动,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四是抓实聚民心工程。镇党委、政府制定实施了九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过全镇领导干部及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初步完成8个改水工程建设,使600户,2800人饮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硬化右源8KM村级公路;中学学生公寓和教师宿舍楼建设,中心小学综合楼和宿舍楼;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新建卫生院门诊大楼;新建敬老院宿舍楼,改善居住环境;军坑水库1500米灌渠的改建工作,新增1000亩旱涝保收面积;组建村级老年人活动中心,确保农村老人老有所乐等7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吉村、沙村两个圩镇的农贸市场建设和政府办公大楼建设,整治机关大院环境两个项目正在建社之中。
五是做好“第三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我镇坚持理论武装增强党员先进;坚持自我教育为主,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使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坚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坚持科学的学习教育方法,增强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组织实施好学习、自查、评议、整改、提高各阶段,重点搞好了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工作,先进性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先进性教育,农村党员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农民群众的本领得到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有了提升。此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72件,得到了全镇人民群众的好评。
四、强化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是抓两头带中间,抓典型促后进。在重点抓好民主、中村、沙村三个村级组织先进村典型示范推广的同时,加大后进支部的整改力度,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制度,下派素质高、能力强的机关干部下村挂职,优化了后进村党支部的班子结构,加强了班子建设,落实了整改措施。
二是健全基层民主,做好村务公开质询试点工作。为了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丰富村务公开工作的内涵,拓宽村务公开的渠道,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确保我镇村务公开质询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次专题研究,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为了使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为今后全面铺开该项工作,于十月中旬在民主村进行了村务公开质询试点,参加人数达30多人。
三不断发展和教育培训党员,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我镇制定了 《吉村镇2006—2010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吉党字[2006]25号)、《吉村镇党委2006年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吉党字[2006]5号)和《关于在村级 班子和农村党员中建立“五星级考评,红绿灯预警”绩效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吉党字[2006]16号)等文件,落实了“双向链式”发展党员制度,建立了党员发展、教育、培 训和考核的长效机制,为吉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今年共发展党员10名,解放、中村、右源、满埠4个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今年都发展了一名以上党员。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学习掌握《党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中心内容。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体镇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廉政勤政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个核心,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个人存在的问题勇于剖析。紧紧围绕加强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民致富这两个着力点,采取领导驻村、一般干部驻点、连心帮农等方法帮助村一级建好党支部和找到致富路。9个村的各项规章制度也都已健全,党支部活动开展正常,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得到了加强
五、反腐倡廉,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认真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年初,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实施纲要》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健全和完善惩防体系制度建设。
1、抓好惩防体系制度建设,重点加强机关内部监督制度,确保公共权力的正确使用。
2、建全纪委班子,坚持教育、惩治、监督并重。在四月底召开的吉村镇第四届党代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纪委委员5名,配齐配全了纪委班子,按县纪委要求在全镇十四个支部配齐了纪检委员。为更好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一届纪委调整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小组,完善了考核办法和奖励措施,建立了廉政建设宣传制度,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协作,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大宣教格局。5月上旬我们通过中心组学习以及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大会的形式,加大对《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宣传学习,试点村各项廉政工作正有序在开展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结合实际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将全年目标任务逐项细化分解落实牵头单位和责任领导;
4、完善考核方法,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修订完善了各支部党建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方法;
5、加强检查指导,5月10日镇党委成员分别对游仙村委会、民主村委会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查。
(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深入。
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措施来抓,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平时注重加强对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每个党员的党性观念,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严格控制接待费总量。按照“抓巩固、防反弹、彻底抓、抓彻底”的思路,强化教育,加强监督,做到地点不乱,标准不高,总额不超。
2、严格开展各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自查自纠专项工作。结合今年预防商业贿赂和领导干部家属及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等专项活动,组织全镇领导和党员干部进行了自查自纠。
3、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责任制。
4、狠刹赌博歪风。要求全镇干部职工自觉遵守不参与赌博的制度。通过一年的执行情况来看,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坚持抓源治本,拓展从源头防治腐败的领域,严肃查处违纪案件。
今年,我们在认真抓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贯彻执行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通过强化约束机制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围绕管好“权、钱、事、人”四个方面,从强化管理和监督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寻求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1、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制度。镇党委领导同村居主要负责人谈话20人次,任前廉政谈话2次。
2、警示训诫工作成效显著。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我们按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健全挽救教育干部的预警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3、全面推进村委会政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我们按照市纪委的要求着力加强阵地建设,规范程序和内容,主要考核抓督查,全镇9个村都有一个负责公开的领导班子;都有一块良好的公开阵地;都有一本具体的公开台帐;都有一套完整的公开制度。
4、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制定了《2006年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同各村两委签订了责任书,使村两委干部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各村两委都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把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同时我们针对村级财务这个群众反映最热烈的问题,要求每个村将收支明细等帐目同其他村务公开的内容每季度予以张榜公布一次,接受群众监督。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增强了村两委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进一步完善了村两委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规范了“村官”的从政行为,提高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汇同财政局和纪检组对陈国敏在担任吉村镇财政所会计期间,利用工作职务之便,挪用、贪污公款一案进行了调查、核查,并依法对陈国敏做出了双开处理。
(四)、围绕社会稳定,促进信访工作,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1、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开展信访工作。今年,我们紧紧围绕保持社会稳定开展信访工作,本着“服务中心,稳定大局,促进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来信来访办理工作。一是从三月开始在全镇大规模的开展了信访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了信访法规知识宣传到户、到人,同时对全镇的矛盾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排查;二是通过进一步地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明确目标、规范动作、硬化措施,切实解决了部分疑难复杂信访工作问题。截止目前,全镇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17件,初核17件。
2、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管理力度,确保群众利益。新农村建设是福国利民的一件好事,如何把好事办好,让新农村建设资金一分不漏的用在新农村建设上,是我镇纪检工作的重点。今年镇纪律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督作用,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使五十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及物资全部足额用在各新农村建设点上,受到广大群众有一致好评。
(五)、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成功召开镇村两级政务公开质询会。为贯彻落实中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七次全会和市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今年我镇在民主村试点。在试点工作中,我镇加大了廉政宣传教育,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制度,通过“三栏一箱”的形式,全面公开村务、财务。10月中旬,在民主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务公开质询会,村民代表就所关心的事宜向村干部当面质询,取得交好效果。11月上旬,我镇召开吉村镇政务公开质询会。会上,各站所负责人详细地解答了村民代表所提的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进一步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六、真抓实干,经济工作协调发展。
镇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立足镇域实际,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以市场建设为龙头,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培植经济增长点,扎实推进经济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力度。为节约招商引资成本,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命中率”,我镇招商小分队制定了坚持走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的路子,以毛竹和水电两大产业为依托,利用互联网、电话等多种渠道,及时推介项目,多方收集招商线索。由于措施得力,从而降低了招商成本、提高了成功率,减少了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泡沫合同”,成效显著。2006年来共引进签约内资4418万元。一是引进了广东东莞杨金平老板投资 1500 万元兴办的大余县华盛竹业制品有限公司落户在吉村镇上村村,现已正常生产;二引进 福建南安戴拥我老板投资260万元开发的葚竹庵山场正在施工;三是引进福建泰宁朱光南 老板投资 260万元的发发免烧节能砖 厂已投入生产;四是引进叶祥荣 老板投资900万元创办的大余金祥制衣厂落户在工业园并已投产;五是引进 赣州刘道远老板投资98万元创办的小康沙场;六是添锦潭水电站续建600万元;七是引进了广东东莞杨金平老板投资 800万元兴办的大余县吉村联顺家具厂,该厂现已正常生产。
二是个私经济蓬勃发展。我镇着力培植个私经济,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对个私经企业在征用土地、用水用电、信贷融资、市场准入、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2006年,我镇新增个私经营户39户,大大增加了人流、物流、资金流。
三是突出农民增收重点,产业化经营有了新发展。我镇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把毛竹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作为富民支柱产业来开发。一是“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闯市场”做大毛竹业。走“市场带龙头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毛竹产业化经营之路,组建了民主竹木协会,每年组织销售竹笋3000多吨。争取世行贷款资金扶助,发动群众搞毛竹低产林改造,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了大余县华盛竹制品有限公司,转移农村剩余劳力220多人,年耗毛竹160万根,工业产值3500万元,仅销售原竹一项,全镇人均增收200元。生产的竹筷、竹地板、竹凉席远销港、澳和东北地区。二是鼓励做大做强蚕桑业,组建了沙村蚕桑专业合作社。到目前全镇已发展蚕桑面积近4000亩,实现人均增收600元,另外新增果业面积500亩。
七、齐心协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是狠抓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1)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和吉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着重宣传报道吉村的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果,在《赣南日报》上稿两篇、《大余报》用稿6篇,全面完成全年的新闻报道任务,按质保量完成07年主要党报党刊任务。
(2)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三创”活动,新增了81户“文明信用农户”、一个“文明村镇”示范村——民主村,2个“文明新村”示范点——新黄泥塘和大萌里。结合县创建了“百千万文化工程”工作创建了1个特色文化村——右源山歌村,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吉村和满埠村,20个文化示范户。
(3)、精心组织了各项群众性文体活动,由吉村选举的《睄老庚》客家方言剧在县首届农民艺术节上获得创作、表演一等奖。
二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办、司法办、派出所充分发挥职能,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精心组织严打和专项整治活动,积极组织力量,打造“和谐吉村”。
三是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坚持党政第一把手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落实“三为主”,推进“三结合”,着力在网络建设、社会抚养费征收、提高计生专干自身素质上下功夫,积极开展计生“三结合”工作,积极探索低生态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做到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决策科学化、宣传服务工作系统化、管理工作制度化,全面推进计生利益导向工作。2006年全镇共征收社会抚养费11.75万元,发放各种奖扶资金73322元;全镇出生186人,出生率11.28%,计划生育率90.32%,节育率92.58%。
四是重视人大议案、建议意见的办理。目前办理代表提出的议案1宗,建议意见 12 宗,对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行风评议,对各所站、窗口部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了依法治镇进程。
五是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都有新的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民兵、科技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
回顾上一阶段以来我镇的党建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党员队伍建设还不适应新形势要求,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显凸;各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村集体经济收入偏低,村级组织建设后劲不足;个别村支部核心作用不明显,工作缺乏活力;党建工作载体还不够活,特色不够明显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下一步工作加以改进解决。
中共吉村镇委员会
2006.12.24
第三篇:湖洋村党建综合示范点情况汇报
湖洋村党建综合示范点情况汇报
作者:平乐县委组织部供稿 上传时间:2007-07-0
4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创建党建综合示范点的精神要求,我镇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对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按照党建综合示范点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党建党务工作要求,将党建示范点创建与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深化“五带
先锋”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乡清洁工程”来进行,确定了把湖洋村作为我镇党建综合示范点,现将湖洋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湖洋村位于张家镇北面,和二塘镇交界,省道323线贯穿全村,交通方便。全村720户3250人,分为6个自然村,有劳动力1500多人,耕地面积2120亩,人均0.7亩。
全村现有村干部5名(其中1名为政府聘用的干部),村干部中高中文化程度2人,初中3人,平均年龄为44.2岁。村党支部设有党小组4个,共有党员80名,其中男67名,女13名,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以上22人,初中文化程度37人,小学文化程度21人;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5人,36岁至59岁52人,60岁以上23人。全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为主,主要作物有葡萄、马蹄、柑橘、桃李、水稻、制种,农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其中老村、新村主要以“水稻——马蹄”模式为主,横木岭、全龙榨主要以种植葡萄、柑橙为主,水浸坪、龙坪以“水稻——制种——蔬菜”模式为主,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全村经济生态发展的模式和品牌,近年来已基本
实现了生态农业现象,沿国道线上的水浸坪、龙坪、全隆榨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并且涌现出了一批个体户,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全村种植作物主要以葡萄种植为主,面积达500多亩,年产量80多万公斤,已经形成葡萄规模种植和销售一条龙,全村人均收入3022元,其中农业收入2417元,占全年80%。有305户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238户开通了程控电话,600多人带上了手机,95%的户架通了闭路电视,拥有摩托车的户有280多户。
二、工作情况
(一)班子自身建设方面。从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的学习教育方面着手,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够自觉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关系协调,工作运行正常,思路清,廉洁勤政,奋发有为,特别是党支部书记余新中同志,组织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进一步健全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做到
培训有计划、有目标、进一步完善村群团、民兵等配套组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方面。党支部一贯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把党员队伍工作列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努力建设一支团结、高素质优良、群众拥护的好队伍。一是通过党员电教和组织党员参加镇党委、政府举办的各种理论科技培训班,开阔全村党员的视野,提高党员的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全村党员中共有68人参加了科学技
术培训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培训,培训率达86%;二是严格按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关,把全村优秀青年纳入党组织的视野。2006年,经上级党委又批准1名优秀青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有3名优秀青年由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为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同时培养积极分子1名,后备干部8名,并且落实了培养措施;三是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两个务必”的要求,加强村党支部党员作风建设,做到清正廉洁办事公道,勤俭节约,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健全完善党内制度方面。“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本制度完善,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正常开展各项工作,党内生活正常,能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和党性实践活动,党内各项活动表册台帐齐全,管理规范。党员教育能够紧扣时代主题和农村实际,有针对性。“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到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展良好。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把农村致富能手、青年农民、各类学校毕业返乡青年、退伍军人为重点,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农村党员队伍结构逐步改善。
(四)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方面。积极兴办符合市场产业化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创办一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项目,以出租门面为主,增加集体收入。
(五)经济发展路子方面。认真组织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充分带领和组织党员群众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支柱产业。组建一批市场中介组织和流通组织,扶持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全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为主,主要作物有葡萄、马蹄、柑橘、桃李、水稻、制种,尤其是以葡萄种植为主,面积达580多亩,年产量80多万公斤,已经形成葡萄规模种植和销售一条龙,全村人均收入3022元,其中葡萄收入就占了70%。在此基础上,2005年
成立张家镇湖洋葡萄种植协会,葡萄种植协会为会员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为会员提供配套的农资,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生长特点,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化,全面提升会员的技术管理档次和葡萄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联系葡萄的营销市场,为会员提供产后的流通市场的信息服务等,为
葡萄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维护会员的利益,增加会员的收入。葡萄亩产由协会成立之前的3000斤左右提高到协会成立后的5000—5500斤,亩产值由协会成立前的4000元提高到协会后的7000—8000元。葡萄协会真正起到了帮助农民发展、致富奔小康的作用。
(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为积极探索我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镇于2006年年初就多次重点对几个自然村进行了专题调研,进村对农民朋友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了解他们对建设新农村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收入情况、住房情况以及村集体经济情况。在此基础上采取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实施的方法,先建设1-2个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为推动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调查了解和综合分析,最终镇党委、政府确定张家镇湖洋村委龙坪自然村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目前,湖洋村委龙坪村全村21户110人,耕地100多亩,种有水果30亩,全村建有沼气池的有19户。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制种、种谷种果、农产品经销以及外出务工等,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多元。经过2005、2006年建设,21户农家全部建设了水泥混凝房,其中建有三层并且装修好的有1户、建有二层半并且装修好的有2户、建有二层未装修的有3户、建有一层未装修的有15户,经过2005年我镇文明卫生村的建设,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基
本素质不断提高,对新事物新技术易接受和掌握,每一家劳动力基本上掌握1—2门技术勤劳致富,能够团结一致,积极性非常高。同时,新村在规划设计时,按照生态家园建设要求,房屋在统一装修改建的基础上,新建一个面积150平方米的文化室和建一个600平
方米的篮球场,搞好饮水工程,技术人员在精心勘测后,拿出规划设计图,几经村民讨论修改才定稿,现在该村各户主都签字同意按规划图进行装修改建好房屋。其次,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全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非常浓厚,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人人皆知,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如湖洋村委横木岭村虽然在2006年近300亩葡萄受洪灾造成经济损失约135万元的情况下,但村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性仍然非常高,他们自发组织建起了进村大门,镇里将其作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点。
(七)阵地建设标准方面。2006年,在县包点单位的扶持下,建好了村委二层办公楼。村两委办公室、群团工作室、文化娱乐室、图书室、电教室等设置齐全并挂牌。按照要求,做好活动阵地的布置,充实完善阵地内的软件资料,配齐电教设施,各种上墙专栏等硬件设施。
(八)公开村务民主管理方面。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村务,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
(九)党员电化教育方面。坚持做好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正常化、规范化。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的标准,搞好村级电教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工作,健全完善并落实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制度,做到教育培训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全年开展电化教育12次,做到册卡薄齐全,及时规范填写。2007年,我镇把湖洋村作为村党校的示范点,紧紧围绕镇党校“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不断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型培训模式,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特点,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努力做到“四结合”:即课堂培训与基地示范相结合,教育面授与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与“菜单”自选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提倡教学与学员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现场教学、问答辩论等多种培训方法。同时根据农村实际开展“流动党校”“夜校班”等活动。有利促进村委干部、党员群众技术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十)各项事业发展方面。湖洋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广泛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村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开放、文明、发展、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向群众宣传各项方针政策
和法律法规,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使每家每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掌握了葡萄种植、制种作物栽培、脐橙种植等方面的实用新技术,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2006年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村党支部针对卖葡萄存在短斤少量、坑害顾客的不良销售行为进行了整顿,在葡萄协会中设立监督组,对摊位进行排号,设立投诉台和举报电话,建立处罚制度,对不履行义务和责任的摊主进行处罚,此举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热烈拥护,大家以诚信经营者的形象出现在广大顾客面前,前来购买
者络绎不绝,为全村群众增加了收入。建立村级巡防队,维护社会治安,各种偷盗行为明显减少,与村小学密切配合,做好学校周边环境治安地整治工作,并做好思想学生的转型工作。党员干部热心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密切,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各项工作群众比较满意。2006的民主评议中,群众满意度为95%。健全村规民约,加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开展家庭文化和廉政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农村良好人文环境。注重做好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做好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
村上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村合作经
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村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
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
(二)村基础设施薄弱
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基层组织建设需进一步增强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党员、干部有所改观,但还是呈现出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
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
发挥作用,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
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中共张家镇委员会2007年5月14日]
第四篇:洋庄村关工委工作总结
洋庄村关心下一代协会工作总结
洋庄村位于洋庄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区12公里。全村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8亩,山林面积3.96万亩,拥有常住人口1788人。辖10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46名,成立洋庄村党支部。近年来,我村两委班子,坚持以发展经济,群众致富为己任,在逐步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006年以来我村先后被授予市“平安村”,“平安家庭示范村”、“人口计划生育先进村、计生协会一流样榜村”、“2008-2010人口计生和协会‘两创’先进村”、乡“先进基层党组织”、乡“先进集体”等。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一直以来我村两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何金生为会长,老党员陈开坤为常务副会长,及支委、村委、计生专干等六人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协会。同时建设了一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队伍,把研究部置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在健全的工作组织领导和良好的工作机制保障下,我们狠抓落实,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与规章制度操作,有序的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1、紧抓农村学生教育。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我村关心下一代协会,结合本村实 际情况,与洋庄老区学校通力配合,努力做到关心青少年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发展。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村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村关工委积极宣传指导农村家长以文明、科学的态度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最大限度地消弭不良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积极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我村与武夷学院开展校村共建活动,充分利用武夷学院数计系大学生资源,到村大学生连续两年定期为我村青少年展开电脑知识培训,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
2、做好“留守孩子”的关爱工作。认真摸清全村“留守孩子”情况,做好“留守孩子”调查摸底登记,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家庭情况,制定并填写“留守孩子”登记档案。我村共有留守儿童12名,目前,所有留守儿童都在洋庄老区学校就学。由村关工委与他们结对,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对这群孩了做好关心教育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关心特困单亲家庭子女。我村对全村特困家庭,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特别是对单亲家庭子女,建立了一帮一活动,我村有特困单亲家庭3户。村两委每年“六一”定期到洋庄老区学校进行慰问,赠送文化用具,帮扶困难青少年。逢年过节,为他们送去大米、油、书本、书包等生活用品,积极向上级各单位申请给予每人一定的助学补助。王建缘是我村南坜自然村单亲家庭的 子女,因家庭经济困难,武夷山团市委每学期补助500元学费,帮助其顺利升学。另外,对每年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给予500-2000元不等的激励奖励。
4、加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了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关工委的工作,为了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我村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建造村民活动中心,新的村民办公楼及办公楼的后期工程中专门建造了“农家书屋”,建立了“便民服务室”。目前,我村拥有各类书籍300多册,积极培养青少年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洋庄村街路边,及即将建成的中心村农民健身广场,增添了各类健身器材,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为放假在家的青少年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农村信息文化站更是青少年提高知识、拓展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近年来,我村关心下一代协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距离孩子们的希望还相差甚远。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再接再厉,务实务细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针对当前青少年思想状况,我们会进行深入调研,把握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运用调研成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使我村关心下一代协会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洋庄村关心下一代协会 2011年9月20日
第五篇:双吉街道2010年党建工作总结
双吉街道2010年党建工作总结
---在双吉街道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动员会上讲话
双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王成(2010年6月13日)
自2009年以来,双吉街道党工委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把社区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与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街居党建工作新途径,并成功走出了一条依托社区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建设与社区党建同步推进的新路子,为街道、社区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以扩大党建覆盖面为目标,推动街道党建向社区党建转变
双吉街道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几年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土城子、两家子、孤店子等周边乡镇农民及外来创业人员的大量涌入,人口构成复杂和地理位置特殊让街道党工委深刻感受到,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带来的城市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巨大变化,以及随之引发的经济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新矛盾、新问题。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社区这一社情民意的聚汇点、社会各类矛盾的聚焦点,必将成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聚力点。如何适应 形势,使党的工作机制与社区建设、发展相适应,做好党的工作在社区的延伸拓展,双吉街道党工委从占领社区阵地入手,采取了有效措施。
1、以变应变,创新组织形式。街道党工委以社区整合为契机,对社区党组织进行健全调整,明确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街道党工委主动加强与驻街单位党组织的沟通与联系,摸实情、勤协商,逐步使单位党组织认识到参与社区党建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本单位党建工作的延伸。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驻街单位党组织明确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到街道社区建设中来,街企之间有了共建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变过去的街道、社区党组织“单兵作战”为现在的社区单位党组织“合成作战”,形成较为完善的党建工作网络。其成效具体表现为,一是有利于组织协调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二是取得了辖区单位对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如街道办事处在2009年一条街、办公环境改造过程中,吉航公司给与了大力支持。为街道提供临时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出人出车帮助街道搬迁。在对市场秩序管理中,吉航公司派出物业管理人员与街道共同维护秩序。在今年的双吉街道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吉航公司及其它驻街单位出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参与到整治活动中,通过共同努力,一个整洁有序的新双吉现在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三是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改善了街 道党建工作条件。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与企业党组织的不断交流,融洽了街企关系,各成员单位的教育、活动设施逐渐开始向社区党员和居民开放,目前街企关系已经极其融洽,街企合作也更加愉快、默契。
2、服务为先,强化党的凝聚力。树立服务党员的意识,建立了双吉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旨在为党员提供教育、管理、发展工作中的各类咨询,受理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提出的党内服务要求。服务中心首先把解决贫困党员的生产生活问题放在第一位,专门建立贫困党员档案,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针对贫困党员的不同情况,一是开展扶贫解困活动,鼓励党员贫困不失志。对贫困党员做到了报告一个,登记帮扶一个。二是组织经常性的“结对子、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教育党员困难不低头。
二、以扩大党组织作用面为目标,推动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由一般性工作向全方位转变
党建工作要想有位有为,就必须从原有的工作模式中走出来,特别是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各种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本着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精神,不断寻找党的工作与老百姓生活和社区管理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在社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增添党的工作生机与活力。
(一)以“为民”为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 事。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丰富服务项目。服务项目由最初的换发身份证、代落户口,逐步发展为通过发放信息卡、爱心卡,为辖区居民提供信息、家政及医疗服务等10多项服务,切实做到了“小病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社区”。以爱心超市为平台,认真兑现“两个承诺”。以社区组织搭设为平台,居民共同参与为形式,开展“我与灾区心连心”活动、“同一片蓝天,捐赠衣物”活动、“冬衣暖人心”活动、“与孤老手拉手”活动、“新年送温暖”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空巢家庭送温暖”等各种活动,一年来,累计消除零就业家庭 户,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人,资助贫困大学生 人,资助资金约 万余元。同时进一步转变社区干部工作作风,强化为民意识,营造了深厚的服务氛围。
(二)以“富民”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街道充分发挥辖区接接周边五乡镇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繁荣街道社区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群众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党工委在街道层面,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制环境,通过强化软环境建设,为企业营造“进得来、留得住、办得好”的发展环境,在社区层面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示范社区活动,积极推动双吉商贸中心建设、双吉露天市场建设、双吉一条街服务经营建设,这些举动推动街道社区经济不断提升发展,造福百姓。
(三)以“安民”为保障,创建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让居民安居乐业。街道、社区、企业共同努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通过治安网络建设、治安巡逻队、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种组织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四)以“乐民”为动力,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广泛组织以“文明健康行”为主题的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和全民健身体育活动,活跃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去年以来,全街道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文艺汇演”、“共享一片蓝天”与城际铁路公安处联合举行“安全知识进社区“文艺演出等社区文化活动1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到1万多人次。深入开展科教、文化等“进社区”活动,建成了社区市民学校、社区活动中心等设施,为群众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场所。日前,全街道由居民群众自发组成的活动队伍达到11支,形成了四季有歌声、活动不间断的局面。
(五)以“育民”为根本,加强改进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扎实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以及五好文明家庭等系列创建评比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社区全体员成的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不断创新载体,组织群众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制知识,促进广大居民自觉维护和遵守社区文明公约。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创办家庭教育论坛和家长学校,提高了思想道德教育成效。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三、以扩大党的工作支撑面为目标,推动党员作用发挥由街居党员为主向依靠社区党员力量转变
双吉街道党工委所属党组织党员共有221名,但在社区居住的党员却有1894名。在不断探究社区党建工作路子的过程中,街道党工委充分认识到,要想把街道社区的各项事业搞上去,仅靠自身是不够的,必须动员每一名社区成员的力量,特别是激发每一位社区党员的参与热情,在参与中增强他们的家园意识和奉献社区的精神,在参与中为社区党的建设不断提供新的力量源泉。
实行“党员积分卡”制度,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建立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机制。为了充分调动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街道党工委一方面向社区党员发放公开信、问卷调查和社区党建工作宣传提纲,倡议社区党员不仅在单位做好党员,还要在社区内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好24小时党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主题征求意见活动,收集合理化建议,转变党员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将党员积分卡活动进行延伸,由社区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摸底造册,建立了社区党员联系卡、活动登记卡和表现反馈卡,通过“三卡”将社区党支部、党员和居民连成了一体。社区通 过组织各种活动,为广大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社会、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两年来分别开展了“党员学雷锋”活动、“环境整治我有份”活动、“种植爱心林,认领爱心树”活动。活动过程中社区党支部还通过有效的共建网络和信息饭机制,对热心于社区工作的党员,开展评选表彰“社区优秀党员”、“文明市民”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增强了工作主动性。
广泛组织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为了给参与积分卡活动党员创造更多的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社区党支部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将党员编入其中。党员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和专业特长自觉为社区建设做贡献。目前,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以社区党员为骨干、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电器维修、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服务,进一步拓宽和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这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为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社区服务的客体由原来的民政工作对象转变为全体居民,服务主体由单位的民政性服务转变为社区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协调服务,服务的范围由过去的民政化倾向服务转变为全方位、全天侯的互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