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农工办关于在全国首创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经验总结5篇范文

时间:2021-08-19 09:2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委农工办关于在全国首创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委农工办关于在全国首创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经验总结》。

第一篇:委农工办关于在全国首创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经验总结

委农工办关于在全国首创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经验总结

自xxxx年x月xx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赴郫视察以来,郫都区干部群众牢记习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要“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殷切嘱托,牢记使命、感恩奋进,超常规、大力度、高标准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尤其在促进农村金融改革、提升“三农”综合服务水平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全国率先创建“立足镇村、覆盖全区、融通x、服务x、辐射全国”的“x+x”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下简称综合体)。

综合体按照“政府支持引导、市场参与运作、商业逻辑打造”的理念,以x市七大共享平台之一——农村金融保险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整合纳入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农村电商服务站、鳖灵人才工作站、农业双创服务点、益农社服务点,聚合“农村金融、农村保险、农村产权交易、农村电商、信息交流、生活便民、人才引育、农业双创、项目孵化”等多元功能,打破了各功能站点零散化、高成本、低效率的“点”状运转方式,提档升级为集中式、低投入、高效能的“网”状服务模式,呈现出广覆盖、多功能、快对接、高运转四大特征,为构建服务完善、功能完备、供给精准、效能显著的农村综合共享服务提供了“郫都样板”。

一、以网络触角延伸为路径,实现农村多层次全域覆盖

(一)构建层级网络服务体系

以郫都区战旗村为示范点,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x+x”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构建起从基层(村)梯次联结全省并辐射全国联网运行的“村、镇、区、市、省、国家”六级综合共享服务体系,促进农村服务资源跨地域、跨行业、跨空间协同、整合。同时,以战旗村综合体为“源点”,按照“一村一平台”规划,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全覆盖建设,使综合共享服务能够真正内嵌乡土生活,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机构及其他服务组织的作用,助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可以通过综合体“接口”实现服务的需求表达和现实获取,从而破解农村服务存在“真空地带”难题。

(二)优化“三农”普惠服务手段

为有效提供“三农”普惠服务,综合体配备了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一方面,结合农村“熟人社会”特征,挖掘乡村社会资本网络的内生价值,积极培育村级综合服务联络员作为综合体纳入的金融机构、电商企业、保险机构等与村民的联结纽带。此外,“熟人社会”的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还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农民及时还贷、发挥诚实守信美德的作用。另一方面,综合体还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服务群众,在村内设置便民取款机等硬件基础设施设备,让村民能够足不出村就可办理信息采集、融资对接、跨行转账、便民缴费、农村电商等多项业务,实现“一门进、万事易、生活美”。

二、以多方主体协同为支撑,实现平台低成本高效运作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x市作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坚持发挥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监管等作用,不断破解农村金融改革坚冰。xxxx年x市农委、发改委、财政局、人行等x部门联合搭建起“农贷通”平台,集普惠金融、财政金融政策、信用体系、产权交易等为一体,成为综合体的“初代”,通过不断拓展功能、提升层级,使得综合体日臻完善,有效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关节。目前,x市已出台了“农贷通”产业支持目录、“农贷通”风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整合支农扶持资金,设立规模超过x.x亿元的“农贷通”风险补偿资金和x.x亿元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用于支持农村产权直接抵(质)押融资、农贷通惠农贷和保险公司信用保证保险的风险分担。

(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为满足综合体多元功能、多线共行、多业务合一的需求,同时增强服务水平、提高盈利能力,为综合体持续性、有效性运转提供保障,综合体坚持以商业逻辑为导向,实行市场化运作。如x“农贷通”平台由市金融控股集团提供服务运营,郫都区引入社会资本——x迈高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综合体的管理运营职能,结合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强劲势头,深度挖掘其休闲娱乐的附加功能,瞄准外来游人、创客群体等需求,开发品茗、棋牌、清谈、上网等服务产品类型,利用商业运营收入负担综合体房租、设备、人工等成本,截止目前,已服务群众x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xx万元。同时,综合体引进金融保险机构、电商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入驻服务平台,xx家入驻金融保险机构,已累计放款共x.x亿元。通过加强与“京东云创”“人人耘”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助推吉峰农机、乙米米、蓝彩虹、京东云创等xx个电商平台投入营运,全区已完成农产品电商销售x亿元。

三、以多元资源整合为重点,实现服务多功能集成拓展

(一)推动“N站”融合,满足发展性需求

综合体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资金短缺、农村人才凋零、土地分散化经营等难题,重构了乡村要素的优化配置机制,还实现了农村“人、地、钱”全要素的共融激活。一是建设鳖灵人才工作站,破解“人”的问题。截止目前,以工作站为载体共聚合xxx名乡村人才,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库”,夯实“三农”领域人才成长服务基础,并打造以战旗村为代表的x个创客村,布点农业双创服务点。二是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破解“地”的问题。依托x农交所郫都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设置村级产权服务点,承担信息发布、产权鉴证、资产评估等职能,促进农村土地产权高效流转。截止目前,全区已流转各类农村产权xxxx余宗,面积xxxxx亩,交易总额约xx亿元。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xxxx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xx宗,园林苗木使用权流转xx宗。三是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综合站,破解“钱”的问题。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农贷通”区级平台x个、镇级服务中心xx个、村级服务站xxx个,“农贷通”平台入驻金融机构xx家,累计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xx户,注册用户xxx户,发布金融产品xx个,累计贷款达x.x亿元。xxxx年,依托平台全区实现保费收入xxx.xx万元,保险金额达xx.xx亿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二)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居家性需求

综合体成为了向上承接和向下扩散的公共服务下乡的中介载体,打破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配置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品质、同等标准、同等质量的公共服务。截止目前,在全区建成和投入运营xxx个益农社,以xxxxx农业公益服务为核心,在提供公益服务、培训服务的基础上,聚合集成话费及流量充值、保险购买、远程医疗等便民服务,接入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水电气缴费、邮政、信贷、小额提现、车船票和机票预订、医疗挂号、旅游推介、快递收发、招聘应聘等服务内容。

四、以技术手段应用为核心,实现供需主体双向快速链接

(一)整合分散资源,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综合体充分运用了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以信用信息数据库及征信服务为基础,打破了供给主体与分散化的需求主体之间的地域间隔和“信息藩篱”,实现了双方的快速对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难题。综合体利用“农贷通”等信息平台整合分散在政府、金融机构的涉农主体信用信息,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对象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使服务“输出”更加精准、迅捷、有效。正依托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x)基地的技术支持,联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优易数据研究院等,系统分析全区乡村振兴核心数据,开全国先河首发区级乡村振兴指数,并准备持续利用综合体平台进行定期发布,形成全区农业经济大数据,引导综合体平台上的金融机构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由专业征信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涉农企业信用报告服务。

(二)搭建“双向”界面,促进供需主体精准耦合综合体通过搭建供需主体双方扁平化、互动式的对接“界面”,使双方的供需能够得以有效耦合。从供给端来看,金融机构可自主在该综合体平台上发布推广涉农金融产品,或根据新型农业主体发布的项目资金需求信息主动联系资金需求方,完成信息和交易的快速融通对接。从需求端来看,需求方(新型经营主体、村民)可通过平台网站、手机APP等界面金融借贷、电商、产权交易、担保、居家便民等多元服务。

郫都区在全国首创的农村“x+x”共享服务综合体,大跨步地促进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互补融合,有效地破解了农民在信息与服务获取方面的“孤岛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农村综合服务全面优化、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未来,郫都区还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殷切嘱托,紧扣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体服务平台全覆盖,不断提升服务平台的运营品质和水平,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综合性服务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板。

第二篇:在乡镇千名干部下农村服务三农谋发展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稿

同志在xx镇“千名干部下农村服务三农谋发展”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稿

今天,在xx镇召开“千名干部下农村,服务三农谋发展”工作调度会,对前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从目前情况看,各工作组都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各驻村工作组的工作开局良好,初见成效。

前阶段,各驻村工作组深

入所包村街,通过听取该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了各村街的基本情况、党员干部情况和贫困人口情况,深入开展了以“服务三农、关注民生”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驻村干部通过与村“两委”干部认真研究分析影响村级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各村街工作的整体发展思路,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努力实现村街“让班子强起来,使队伍聚起来,把新村建起来,帮群众富起来”的工作目标,通过调研,现在已排查出制约村街发展的问题60多个,解决8个;有五个驻村组已开展了节前走访老干部老党员、扶贫济困活动。我们的驻村干部也能够铺下身子驻下来,记好驻点日志、认真考勤等,严格遵守包村纪律。自觉树立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作为工作重点。郑山镇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这次活动,对我们各驻村组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对各工作组成员的工作、生活给予极大的关心和照顾,为工作组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下一步,我们驻村工作组的同志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开展包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要抓住重点,要抓稳定,切实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要发挥优势,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加大工作的监督力度,加强自我教育管理,进一步强化纪律观念,切实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农村,把实惠带给农民。各组对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抓好落实,做好节前的扶贫济困活动,对村里的困难户进行走访。做好协调及后后勤保障工作,确保节日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三篇:张玉香总经济师在全国“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玉香总经济师在全国“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这次会议是一个“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题的综合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做好农资供应和监管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交流经验,分析问题,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和信息服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资打假和信息服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在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夏季粮油获得丰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在“三农”重中之重的宏观背景下得到了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但也要看到,今年也面临许多新的不利因素,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春季北方旱情,特别是5月12日四川的地震灾害,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农业恢复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繁重。农资打假和信息服务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工作,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形势发展对农资打假和信息服务的新要求,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和信息服务工作。

今年上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农资打假和信息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从农资打假看,今年针对新的形势,我们突出了及早部署和四个狠抓:围绕抗灾救灾和保春耕及早部署;围绕农资供应和奥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狠抓农资市场整顿;围绕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等突出问题狠抓大要案查处和曝光;围绕农资科学使用狠抓农民宣传培训;围绕长效机制狠抓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特别是针对今年化肥价格涨幅过大,制售假劣肥料可能性增加的特点,重点打击了制售假劣肥料的不法行为,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重点查处了湖北襄樊假复合肥案、广西恭城劣质肥料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对于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春耕生产中趁火打劫、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查处。

从信息服务看,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共建共享,整合资源;着力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强化工作基础;积极探索有效的信息服务模式,推动服务上新台阶。重点狠抓了三个工程:一是金农工程,目前部本级项目已全面启动,地方项目正陆续实施;二是“三电合一”工程,通过今年的建设,累计信息服务覆盖面可达600个县以上;三是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拟通过100个示范单位的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部通过与电信公司的合作,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为年初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农民发送救灾恢复生产信息5万多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近,我们正在准备为四川21个遭受地震灾害县市的农民,发送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信息。

当前总的看,不管是农资打假还是信息服务,我们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今年的农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个别地区问题仍很突出,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一些突出的案件;信息服务也还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求,完成全年的计划目标任务仍很艰巨。当前形势的发展己经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各方面工作。“12316”三农服务热线,是新时期推进农资打假和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手段。2006年,在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我们申请核配了“12316”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并部署和积极推动各地加快开通。“12316”热线的开通,既是我们为方便广大农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所办的一件实事,也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为三农服务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两年均努力,全国己有295个地级市,1732个县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已有19个省(市、区)在全省开通。据初步统计,热线开通以来累计咨询人数493.8万人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和帮助农民增收2.3亿元。我们要通过这次座谈会,进一步理清、明确热线上台阶、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借助“12316”热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实现中央今年宏观调控的“两防”任务,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二、进一步领会建设“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是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12316”热线为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农业法律法规搭建了桥梁,为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畅通了渠道。农业执法部门通过

热线投诉举报获得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案件,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二是搞好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途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通过

“12316”热线,专家在解答农民提问的过程中,随时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介绍新产品、新技术,或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使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带来的效益,加快了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进程和致富本领。

三是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的便捷渠道。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深化,我们现在农产品市场上运行也有许多新的特征、新的特点,近年来农产品市场波动比较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和个别地方的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也交替发生。这种情况下农民更需要便捷快速的信息,规避市场风险,减少损失。

“12316”热线在对市场行情、前景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积极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供求信息服务,对接产销,提高了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一个快速便捷的渠道。

四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12316”热线以电话接入方式为主,利用互联网、电视、电台、报刊等多种媒体协同发挥作用,在农民、政府、专家和市场之间架设起信息沟通的桥梁,满足了农民群众对政策、科技、市场和农资等四大类信息的需求,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区隔,促进了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数据共享,为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效载体。五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益尝试。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可以让农民更好地掌握各种政策信息,既能加强同政府的沟通,又能让广大农民更好的理解政策的内涵。“12316”热线通过聘请政策和法律专家,现场回答农民提出的诸如农资质量投诉、土地纠纷、农民负担、粮食直补等有关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对政策的正确理解,既体现了农业部门为农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也建立了农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缩短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思想一致、统一行动、上下一心,特别是调动广大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这条热线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的看,“12316”热线开通运行以来,各级农业部门本着“面向三农,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诉必查,优质快捷”的服务宗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农民对“热线”反响十分热烈。称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一是成为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连心线”。热线的开通,使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到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农业部门转变为农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服务针对性和时效性,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提高行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新疆自治区“12316”热线通过企业举报的线索,查获假冒KWS303油葵种子15.7吨,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浙江省“12316”共接受投诉举报1428件,有针对性地查处了一批农业违法案件,保护了农民利益。辽宁省“12316”共受理咨询近32万例,受理投诉6517例,化解矛盾约4300例。

二是成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致富线”。热线的开通,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了解市场行情,价格变化和农资市场质量情况,实现增收致富。陕西省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平台,促成农产品交易近百宗,实现交易额1600多万元。黑龙江省通过热线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为绥滨县农民增收240万元。海南省开发建设了“12316”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延伸。

三是成为农民与专家之间的“解忧线”。热线的开通,拉近了农民与专家的距离,打进热线电话的农民,通过专家耐心解答,准确地掌握了权威的种养加技术,增强了科技致富的能力。吉林自热线开通以来,专家到现场解决技术难题500多人次,仅帮助东丰、双辽、扶余等县46000多亩水稻、绿豆、辣椒解决病虫害问题,就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重庆酉阳县通过

“12316”指导水稻生产,在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情况下实现高产。甘肃省通过“12316”热线邀请各类专家,围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马铃薯生产技术、农村土地承也、农资打假、种子质量管理、果树栽培等问题,在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和农村广播并机直播30次热线专题节目,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称赞。

在“12316”热线开通和运行的过程中,各地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

有关指示和部署,以服务为根本目的,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基础,以服务网络延伸为支撑,加强体系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提升“12316”热线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总结两年来的经验和工作进展,突出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工作体系初步形成。目前,“12316”热线都建立了两个机构和三支队伍。两个机构即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管理机构一般设在农委、厅、局,负责服务热线的业务指导工作;服务机构一般设在其下属的信息中心,负责服务热线的具体业务工作。三支队伍即热线管理队伍、专家咨询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据统计,各省(区、市)“12316”热线可以直接向农民提供咨询服务的农业专家已发展到6021人,初步建立了一文专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到位的专家队伍,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体系。

二是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制度建设是“12316”热线系统建设成功的保障。为了保障“12316”热线的正常运行,各地农业部门从自身特点出发,制定了咨询值班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来电来访登记和回访制度、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专家定期培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服务程序,做到农业咨询服务有专人负责,每天有专家坐诊接受农民电话咨询,及时解答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拒绝、不推诿,不断提高咨询服务质量。三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一是电视、电台节目联动。热线通过在电视台和电台开辟专栏、专题节目,共同合作把农民朋友普遍关心的问题制作成电视、广播、专题节目,定时播放。二是专题网站免费服务。广大农民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与政府部门、涉农专家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把录制好的电视、广播节目在网站上发布,农民朋友可以就近到乡(镇)信息站和村电信息服务点去收听收看。三是信息专刊发放到村。把农民提出的共性问题和专家咨询答案经精选后登在专刊上,由全省各地的信息员把它定期发放到村,张贴在每个村屯的告示板上。同时与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相结合。

三,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加快推进“12316”三农服务热线步伐

总的看,“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推进顺利,成效显著,为我们夺取农业农村经济不断深入持久发展夯实了一项工作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12316”热线影响面的不断扩大,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思想认识不

到位的问题,有的地方没有看到热线的作用和内在的功能,从领导到我们具体工作的同志在这项工作上的认识不到位。二是有的地方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工作机制不顺等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有相当数量的地区对热线开通抓得不够紧,还有部分省(区、市)没有在全省开通。当前正值抗震救灾、“三夏”农业生产和奥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度重视

“12316”热线的作用,科学谋划和大力推进“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这里再强调几点:

(一)切实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快热线的开通步伐。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12316”热线不断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大部分热线开通较早,工作成绩突出的省市,其党委、政府领导均高度重视“12316”热线工作,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或列入农业部门行风建设的重点考核内容,一些地方还将其列入基层党组织的考核内容。下一步,未开通“12316”热线的省区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改进工作手段,改善工作条件,加快热线的开通步伐,我们要力争在今年底前实现全面开通。今年底我们要把各省(区、市)开通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

(二)精心谋划,全面提高热线服务水平。信息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个时候发展如果一步跟不上,差距会很大,率先开通的省要努力提高水平,后来的省要加大力度。各级农业部门要把“12316”三农热线纳入农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管理、政策研究、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等工作。“12316”三农热线的高效运行需要大量真实、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作支撑,没有信息资源作支撑,光开个热线用不起来,就像有路没有车一样。目前,大部分省市尚未建设全省统一的农业信息资源库,大量的农业信息资源还分散在农业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未能加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下一步,各相关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分工负责建设,大力协调配合,尽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局面。

(三)大力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12316”三农热线作为全国农业统一公益服务号码,承担着面向社会受理投诉举报和信息咨询服务责任,为了使共更好发挥应有作用,要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网络、电台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12316”三农服务热线。通过派出工作人员到乡镇、集市和田间地

头宣传“12316”热线及其投诉举报功能;通过将“12316”农业公益服务电话标志广泛张贴到备农资经营门店和农资集贸市场;通过在农业执法车辆上统一喷涂“12316”投诉举报电话字样等等多种形式,推进工作,扩大影响。让广大农民朋友熟悉了解热线、充分利用热线、信任宣传热线。

(四)加强培训,狠抓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农业信息人才,是“12316”三农服务热线发展的智力支撑和动力之源。热线专家在与农民的实际沟通过程申,往往会遇到农民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已建成的专家库虽然可满足用户咨询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但对于涉及农村经济综合信息,如气象、水利、土地等信息,专家相对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对农民服务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合涉农部门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要把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和有事业心的专家聘请到“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队伍中来,通过热线的开通,尽快打造出一文既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又熟悉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保障“12316”热线顺利运行。

我们的工作是适应市场化改革而新设立和成长起来的几项前沿性的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们都是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拓展,没有现成的经验。“12316”也是这样一个成长性事业,其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希望,各地继续进行深入探索,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突出热线功能,服务农村农民,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奥运盛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回良玉在出席全国助残日文化活动时强调大力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让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回良玉在出席全国助残日文化活动时强调

大力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

让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助残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来到北京市地坛公园观看北京市残疾人优秀文化成果展示,并向全国8500万残疾人和广大残疾人家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回良玉强调,残疾人文化是弘扬人道主义思想、讴歌自强不息精神的励志文化,是倡导平等友爱、包容互助的和谐文化。重视和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有利于提高残疾人自身综合素质,推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培养残疾人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改善和丰富残疾人生活。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残疾人享受到更多精神文化生活带来的快乐。

2012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在地坛公园方泽坛,回良玉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景泰蓝、核桃雕等残疾人制作的工艺品成果展示,非视觉摄影、无臂书画等残疾人文化技能展示,询问文化助残公益活动情况,听取北京市有关区县遴选的精品残疾人文化特色项目介绍,还高兴地与参加轮椅

1健身操、轮椅柔力球、抖空竹表演的残疾人群众合影留念。回良玉表示,这些展示各有特点、引人入胜,充分展示了广大残疾人的聪明才智,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看了以后感到十分欣慰。他鼓励广大残疾人朋友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注重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用文化改变自身命运,用文化托起人生理想。

回良玉指出,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投入大幅增加,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残疾人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的环境显著改善,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广大残疾人的文化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新成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回良玉强调,尽管我们在残疾人事业包括对残疾人的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对残疾人的文化服务仍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残疾人工作者要带着感情、充满热情、满怀激情、富有真情地进一步抓好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采取更加务实举措,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残疾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残疾人个性化文化服务。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文化助残活动,共同推动残疾人文化创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让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不断开创具有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和中国残联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参加

了活动。

下载委农工办关于在全国首创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经验总结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委农工办关于在全国首创农村共享服务综合体经验总结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