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总结
全体党员干部以“三维模式”开展“五中”全会精神学习。
一是“上下”同步,营造学习“软环境”。坚持领导干部先学一步,班子成员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读书班等方式,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专题学习,重点对党建引领业务、减税降费、助力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等内容进行重点研究,压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确保钻深悟透、全面理解、深刻领会。
二是“新旧”兼修,梳理变化“知识点”。针对近期五中全会相关报道资源丰富的特点,党建部门自制全会应学应会“小册子”,收录央视新闻、人民网等权威媒体报刊上的精彩解读,如《一组图带你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五中全会公报这些新提法,即将走进你我生活》《“十四五”怎么干?习近平明确这些要点》等篇目,特别对公报中的“新提法”“新成果”“新论断”“新目标”“新部署”比对变化进行梳理,难点重点一目了然,使理论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轻松掌握“知识点”。
三是“点面”结合,打造税收“硬实力”。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紧紧跟随党的步伐,履职尽责,务实担当,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发扬工匠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以学习“五中”全会为契机,结合“数字人事”两测考试进行“自我加压”,全方位检视自身、补足弱项,多角度查漏补缺、弥补不足,同步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以共产党人的精神和本色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二篇: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总结了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所做的各项工作,回顾了“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法律系积极行动,利用周二和周四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系教工认真学习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要内容。
全会强调,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对如何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做了明确部署。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次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很多新的观点比较鼓舞人心,且这些观点可以用数字来体现。一个亮点:此前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愿望。三个新提法:第一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第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第三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三个重点:第一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二是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第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四个更加:第一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第二是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第四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有上面所提到的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全体教工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的大会,大会的许多新提法、新观点、新要求、新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即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又对我国的全面建设充满了信心。全体教工一致表示一定要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在工作和学习中认真贯彻全会精神,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为学院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为国家的建设尽自己一份贡献。
法律系
2010年11月11日
第三篇: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以人为本 再创辉煌
-------雏议十二五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路径
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吴文根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凡是顺应了人民发展需求的时代都是进步和发展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人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任何与人民发展需求相背的举措无疑都是历史的倒退。
人类社会步入到现代社会,对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马克思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世界各国也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引进和使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义。基于荣县特殊的区位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以人为本更为迫切,具有更加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应当成为我们工作的基点
(一)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机制体制等四项举措。就荣县而言,由于荣县是人力资源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农村人口净流出量大,为此笔者认为荣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重要的是在深化改革,推动农村发展机制体制上首先实现突破,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具体来说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促进农民工驻留城市,减少农村人口;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是推进农村地权改革,适度集中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其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的能力。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所载:据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87‰),全国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人数约占7.5%,小学文化人数约占31.17%,初中文化人数约占40.94%,高中文化人数约占13.69%,大专及以上文化人数约占6.7%。四川省的情况是: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人数约占9.73%,小学文化人数约占40.51%,初中文化人数约占35.35%,高中文化人数约占10.04%,大专及以上文化人数约占4.35%。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四川与全国相比,差距不言而喻。荣县统计局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据笔者估计,可能差距更大。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2001年的全国抽样调查(中国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7年,其中城镇居民的受教育年限为11.63年,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为8.28年,相差3.35年)结果推断,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更低。荣县约农村居民27万人脱离第一产业就地务工或外出务工,占农村劳动力38.52万人的70%。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为农村精英人才,由此可见,农村初中及以上人员基本上外出务工。要靠留下的文盲半文盲和仅有小学文化的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属艰难。
由此可见,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性因素。要做到这一点,唯有以人为本,始终关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断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其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其留居城市。
2、推进城镇化建设,建设30万人的宜居城市的需要 荣县十二五要建设三十万人口的宜居城市,农民工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工要从农民变为市民,最为重要的是,不可否认劳动者城乡素质差异较大,劳动者自身素质是从农民变市民的最大障碍。
我县农民工与全国情况相比较而言,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据《2008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抽样调查结果,2008务工人员学历结构表现为:小学及以下占3.76%,初中占26.33%,高中、职高以上45.45%,大专以上20.82%,本科以上3.64%。目前尚有42.9%的人在就业前没有参加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据劳务办2008年统计资料,在我县407278名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383863人,占90.02%,高中(含中专)35820人,占8.40%,大专5501人,占1.29%,大学以上1237人,占0.29% ;技能人才总数2118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2 %。差距不言而喻,自然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不得不在低端劳动力市场就业,不得不低工资、低保障,高风险、高流动,难以驻留城市。
3、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融入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发展次高地,实现工业强县的需要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进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按笔者的判断,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必将走梯度调整的路子,即中国制造——中西部制造,东部创造(总部经济、创新经济)——中国创造这样一条路子。荣县要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就必须走发展振兴制造业的路子。在笔者看来,制造业发达的先决条件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便捷的交通物流网络;一是充裕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另一方面,近年来西博会不仅吸引了东部发达地区参与西部建设,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有眼光的外国投资者进入西部。2009年第十届西博会四川签订投资促进项目1146个,总投资额4705.27亿元。西博会成了内陆城市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荣县作为祖国西部的小县城,要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乃至今后较长时期的跨越发展和长期繁荣,就必须充分运用好西博会这一平台招商引资,才有可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有所作为。那么,东部制造业内迁最为重要的考虑是什么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优质廉价的人力资本。
再者,发展状大本地制造企业,也是实现工业强县目标的重要抓手。本地制造企业的发展状大和长期驻留,要靠什么力量来推动呢?如前所述,便捷的交通物流网络、优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是重要基础条件。笔者认为,要发展状大本地企业,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当是一大批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管理人才。
正在建设的乐自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即将刷新荣县交通物流的历史,也必将为荣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物流网络。小井沟水库建设也必将极大的改善荣县的工业生产环境和县域生态环境。综上所述,当前尚制约着荣县承接东部产业,建设工业强县瓶颈在于人。工业经济时代主要需要两个群体的人力资源:一是高素质的工业劳动大军,二是一大批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管理人才。
要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业队伍,农民工是其主体。前已述及,他们的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化和驻留城市的需要,在此不赘述。至于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管理人才,据笔者所知尚无准确定义和专业的统计数据可资参考,然此类人才与产业的兴旺是密不可分的,十二五要实现工业强县目标,对这一类人员的需求迫切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注重社会公正,保障人的基本需求是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
人穷则志短,人的需求,总是分层次的。从总体上讲,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对广大的农民而言,只有在他们基本的生活有保障,生老病死无后顾之忧之后,才会去追求更加有品质的生活,也才会有努力学习新技术、增长新见识,尝试发展现代农业的自发意识与行为。
农民工要从农民变市民,除了其自身素质低外,还面临诸多障碍:首先是社会分割带来的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平等权益保障;其次是社会分割带来的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卫生保健、居住、社区事务参与等方面享受不平等的公共服务等。
这些都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公平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分层分类,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落实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建设人力资源强县
“路径”(path)在Photoshop中是使用贝赛尔曲线所构成的一段闭合或者开放的曲线段。贝赛尔的方法将函数无穷逼近同集合表示结合起来,使得设计师在计算机上绘制曲线就象使用常规作图工具一样得心应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它的解释是:路径(path),指个体在时空间活动的连续轨迹。
路径选择,指路由算法用以确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的计量标准,如路径长度。现在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意指在既定客观条件下,突破瓶颈,发挥优势,以达到既定目标的选择行为。
荣县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短板何在,瓶颈何在呢?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结论。如上所述人才资源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也是最可依靠的,笔者认为荣县十二五及至今后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人的问题。因此,荣县十二五要继续推进工业强县、商贸活县、旅游靓县战略,抢抓机遇谋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径,始终以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创造力,保障人的需求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着力点。
总体来看,当前制约荣县发展的人力资源因素主要体现在三类人员的培养上,一是新型农民的培养,二是工业劳动大军的培养,三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三类人才的成才路径不一,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管理人才,要依靠密集的智力教育投入和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培育;新型农民和工业劳动大军要依靠过硬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来培育。下面分而述之。
(一)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新型劳动大军 劳动者权益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制度安排对人力资本保护的程度,例如劳动合同法肯定是有利于劳动者的,改善了制度环境;第二取决于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的丰度即人力资本的总量和结构。在这两者中,人力资本的程度最终决定着劳动者的前途和命运。人力资本的提升比改善制度环境更为重要,正如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对穷人就没有意义,因为没有财产保护,所以要获得制度的保护首先要有人力资本。
当前,应从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1、继续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培训机构、资源、项目的整合,实行打捆安排。同时建立对部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建立对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激励机制和建立部门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2、切实加大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硬件建设上台阶。进一步加强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师资、场地、设备建设上台阶,扩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能力。
3、优化师资教材配置,促进职业教育软件建设上台阶。进一步系统研究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性,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下功夫,要强势配置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专业,配强配硬课程设置和教学师资,培养技能过硬的劳动力大军。
4、逐步建立绩效导向制度机制。建立绩效导向的培训补贴机制,切实为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机构造血功能提供财力保障。
5、充分发挥企业在培训员工中的重要作用。制定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培训的财政政策和就业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在培训员工方面的重要作用。
6、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制定鼓励社会机构开展培训的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全社区资源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7、夯实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和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制订和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制定和落实同农业院校合作规划,整合“农经网”、“农技110”等网络资源,搭建先进的科研和教育平台,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
(二)培引结合,培养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首先要加强本土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帮助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理念。复旦校训: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方为经世济国之才,笔者感悟:眼界远比知识重要,至少对企业家是如此。我县培养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要在着力加强先进管理方法传播的同时,大力开拓他们的眼界。为此必须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要积极寻求同世界五百强、国内大型企业、省内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有组织的组织大批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到这些地方短期学习和工作,学习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理念,增强创业本领,参加各种高层次的学习和论坛,以思想的火花激起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
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也是至关重要的。杂交才可能有良种,这是现代生物学颠扑不灭的真理。在当前荣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缺乏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的情况下,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人才引进带动产业承接,通过承接产业和引进人才,培养和带动本土草鞋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针对企业不断扩大,管理愈加复杂的情况,政府可制定财政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通过制定恰当的财政政策来实现注重产业和人才一起引进的目标。通过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合作、交流与碰撞,促进本土经营管理人才成才。
(三)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全民创业环境
近年诸多专家在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时,常有农耕文明、农牧文明、海洋文明的区别之说。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似乎切中了企业家才能中不可度量的重要力量—创新和冒险和合作精神这一点。比如浙江省,其农转非人员中至少1/3是创业者,似乎所有奇迹的发生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积淀。
荣县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县,农业是固定居住、各家三分地,种好了就行,远没有农牲业长期辗转和海洋业生死未卜的风险和不可预见性,因此民间蕴藏的创新与合作精神相对可能会少一些。然而农业素以精耕细作著称,笔者认为若以此三文明来划分,民间却深蕴算计之智。
如果三文明的区分是从历史说的角度来解释深深蕴藏于民间的企业家才能的话,笔者认为制度说才是真正解释政府应当如何顺应社会,激发和培育企业家才能的学说。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每个人在社会选择中处理、组织以及利用信息时均存在着一定的心智能力上的局限,而“人的这种心智能力与辨识环境时的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便演化出了旨在简化处理过程的规则和程序,由此而形成的制度框架则通过结构化人们的互动,限制了行为人的选择集合”。一个好的制度体系,只有尽可能减少人们环境辨识的成本,顺应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激发人的创造力,才有可能创造出蒸蒸日上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总结浙江经验的话,可以说是浙江各级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初顺应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激发了蕴藏于其民间的创新、创业精神。也就是说制度对于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
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当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和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重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完整的助创业、奖创业、颂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土地、就业、宣传等政策体系推进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建设和文化氛围建设。
(四)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保障人的基本权益 市场无疑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像一杆点石成金的魔杖, 所到之处大量社会财富便迅速涌现出来。然而它又像一柄利刃, 能无情地割断人们与种种社会群体之间的伦理纽带, 把他们转化为在市场中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独立个体。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风险, 这使得那些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人越来越难以负担起照看自己和家庭的全部责任。当快速的市场转型以摧枯拉朽之势冲破所有社会安全网时, 其后果必然是毁灭性的。为此政府必须担当起保障人的基本权益的责任。
也正如前文所述,劳动者权益很重要的方面取决于制度安排对人力资本保护的程度。要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工真正在城市驻留下来,就必须切实打破城乡分割,尤其是基本的社会保障、居住权益、社区自治参与等方面切实做到城乡同权。当前应首先重点针对农民分层的情况,全面清理和消除农村精英人才进城的各种各样的障碍。
具体而言,十二五要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根据财力状况和人的分层状况,分步推进,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公共福利均等化。
三、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 就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经验而言,政府在推动地方分权和产权明晰方面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以突破常规的手段推动了整个经济改革的市场化进程,由此在整个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作用。甚至不少国内经济学家(者)认为中国县级政府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县级政府突破常规的手段使得市场得以在局部发育,然后以燎原之势,推动了中国市场化进程。
在笔者看来当前荣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设工业强县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县级政府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大有作为。为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改进人员甄选机制、干部使用机制、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拓宽视野选人、发挥长处用人、增长才干育人,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亲民、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效能型政府,以充分发展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编者按:最近,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召开“围绕十二五 破解发展难题”创先争优推进会,铁道部、国资委、国家安监总局、国土资源部等单位作了发言,介绍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科学发展和部门中心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今天本版刊发的是会上的发言摘要。
强素质 出精品 促发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王 勇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先争优活动指导组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要求,今年5月份以来,国资委党委组织开展了直属机关和中央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经过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坚持学习强素质。我们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强、作风上硬、业务上精的出资人队伍。一是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头作用,以集中理论培训为重点,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321”读书活动、软课题研究等载体,形成具有国资委特色的理论武装和业务学习格局。二是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国资委作为出资人机构,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必须为企业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帮助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们把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作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企业负担,我们加强内部各厅局协调沟通,避免多头向企业要材料、要情况、要数据,尽量采用视频会的形式召开会议。三是努力建设和谐团队。国资委机关干部来自原国家经贸委、原中央企业工委、中组部、财政部以及原十个国家局等不同的部门,业务背景、工作经历和行为习惯都不尽相同,加强融合的任务就更加突出。
立足岗位出精品。我们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精品意识,激励党员干部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打造精品工作,破解发展难题。国资监管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许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国资委成立以来,我们在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中央企业负责人全球招聘、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经济增加值考核等很多重点难题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许多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按照“坚持、完善、改革、创新、调整、提高”的总体思路,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本着精益求精的要求,努力打造精品,解决难题。
争创佳绩促发展。我们把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出来的党组织和党员的生机活力,转化为推动国资委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完成的实际行动,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本单位实际,在本职岗位争创佳绩。机关各厅局争相开展争创一流厅局、“比学习、比团结、比奉献”三比活动、“上轨道、上台阶、上水平”三上活动、登高工程、我为企业改革献计策、“竞旗夺标”等活动,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了机关工作水平的提高。管理局系统通过抓领导、抓宣传、抓督导、抓统筹,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党性教育、“四好”班子建设、岗位达标、优质服务、和谐单位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机关、服务老干部的工作水平。行业协会通过开展“服务好、工作好、廉政好”三好建设、“优化服务职能,献身单位改革和行业发展”等活动,使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围绕“十二五” 破解发展难题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杨衍银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我们国家机关来说,要带头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带头落实中央关于创先争优的部署,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和组织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着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上下功夫、见成效,为“十二五”时期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和保证。
一是要通过创先争优更好地明确科学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首先在理清科学发展思路上寻求突破。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科学发展规律,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点问题,着眼从政策层面解决问题,采取中心组学习、调查研究等方式,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探索工作规律,科学谋划工作,切实使形成的发展思路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倡导敢于创新的精神,广泛开展民主讨论、建言献策活动,更好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投身科学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要通过创先争优更好地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中的难题和矛盾很多,必须抓住关键和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深入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把巩固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与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进一步把阻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找准,科学制定整改措施。要坚持谋全局、抓大事,进一步增强宏观和战略思维,围绕本部门的中心任务,善于从全局上研究和思考问题,特别是着眼解决科学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新课题,深化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思考,集中精力抓大事、攻难事、办实事。
三是要通过创先争优更好地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持久的推动力量。要进一步健全推动本部门本行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结合各部门担负的职责任务,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注意把创先争优活动中创造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
四是要通过创先争优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五中全会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问题,要求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不断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着力点,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要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做群众工作;坚持深入群众,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群众工作,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研究网上思想舆论动态,把群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抓重点 攻难点 出亮点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刘志军
铁道部党组按照“紧扣中心、分层推进、突出实效”的思路,在部机关开展创建“五个好”党组织、争做“五带头”共产党员活动,在铁路局和站段两级领导班子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在运输生产一线开展创建“四强”党支部、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围绕铁路现代化建设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使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加快发展,铁路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特别是高速铁路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目前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尤其是当前和今后几年,铁路建设正处在高峰期,运输安全压力加大,服务质量需要加快提升,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处在关键阶段。为此,我们紧扣铁路中心工作,紧紧抓住事关铁路改革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重点任务,部署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结合铁路实际,形成重点课题攻关的思路。部党组在组织全路学习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强烈地认识到,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来推进,具体到铁路部门,就是推动解决那些与铁路现代化事业结合最紧密、全路工作大局最需要、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最关键的重点课题,这是铁路创先争优最重要的任务。基于这个认识,部党组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选准事关铁路改革发展的重点课题作为铁道部机关创先争优活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重点课题攻关成果来带动整体工作创先争优。
立足职能作用,确定各部门重点课题内容。我们指导机关各部门坚持从铁路发展的全局出发,在诸多职能和任务中,抓住最重要的一、两项任务立项攻关。运输、安监部门重点围绕突破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这一课题,在确保高铁安全上创先进、争优秀;计划、建设等部门重点围绕突破工程前期、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等课题,在确保大规模铁路建设质量安全上创先进、争优秀;科技管理、科学研究部门重点围绕突破高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这一课题,在推动铁路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上创先进、争优秀;人事、劳资等部门重点围绕突破人才培养这一课题,在科技人才和高铁人才队伍建设上创先进、争优秀。财务司、审计等部门重点围绕资金保障和经营管理这一重点课题,在为大规模铁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上创先进、争优秀。重点内容的明确,为进一步开展攻关奠定了基础。
抓住关键环节,形成全面攻关的良好态势。在确定重点课题的方式方法上,按照“最重要”、“最需要”、“最关键”的原则,发挥上下两个积极性,经过两下两上,确定了51个部门和单位的重点课题,由直属机关党委发文公布。在动员发动上,按照机关带基层、重点带一般的要求,及时推广交流部机关的做法,带动全路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机关党委制作展板在部机关显著位置公开展示,并及时交流重点课题攻关成果。在点评考核上,部党组把重点课题攻关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公务员考核、党内评先的重要内容,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考评,严格落实,形成了重点课题攻关的良好态势。
新情况 新机遇 新挑战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 骆 琳
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们坚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主题,以“争做安全发展的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的安监机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分析安全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先进、创一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今年以来,国务院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为使“安全生产年”的各项部署和国务院《通知》精神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们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监队伍“三项建设”。为了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煤矿瓦斯综合治理、领导干部下井带班、重大隐患和重大事故挂牌督办、矿山井下安装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通讯联络等“六大系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陆续出台了十几个配套文件和部门规章,并组织七次全国性的专项督查和调研,仅总局机关就出动350多人次。针对上半年非法违法生产严重反弹的问题,我们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的统一部署,从8月份开始在全国集中开展为期四个月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63万起,责令停产整顿生产经营单位6.25万处,依法关闭取缔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单位8687个。通过严厉打击,一些地方非法违法现象严重反弹的势头初步遏制,今年三季度因非法违法造成的较大以上事故的比重,从二季度的74.9%下降到53.1%。
近些年,随着安全生产执法环境出现的新情况,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也面临各种考验。为此,我们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指示和新颁布的《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并集中开展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周活动,举办了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到重点省区巡回宣讲。与此同时,我们选择近几年因腐化堕落、走向犯罪的几名省级安全监管局长,作为反面教员,通过拍摄纪录片现身说法,通过举办展览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各级基层党组织开展“争当安全发展的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的安监机构”等主题大讨论,全面开展廉政风险排查,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服务。同时,在全系统倡导“寓服务于监管监察”的理念,在强化执法的同时,帮助企业建章立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聘请专家为企业进行安全“会诊”,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还注重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创先争优的载体,全面实行机关司局长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等竞争性选拔办法,推行新任省级煤监局长和纪检组长易地交流任职等办法,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夯实基层 建强队伍 勇破两难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 李建勤
按照中央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部署,国土资源部以“夯实基层、建强队伍、勇破两难”为主题,在直属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局积极响应,搭建平台,扎实推进。
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创”和“争”。局党支部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创”和“争”上,做到“创有平台,争有目标”,支部有活动,党员有行动,走在前,作表率。
开言路,查找问题。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两难,具体到执法监察业务工作中有何表现?只有把问题找准,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局充分用好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班等平台,专门设计问卷,请厅(局)长和市、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填写问卷,同时向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发出问卷调查表,300多份问卷集中反映出,围绕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两难问题,执法监察工作必须破解“发现难、制止难、查处难”。
深入调研,寻求对策。针对查找的问题,局采取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计于基层的方式,组织党员轮流到部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值班,接听12336举报电话,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基层实情;组织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分别赴黑龙江、湖北等地调研了解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违法用地、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安排党员到基层联系点蹲点一周,深入调研,摸实情,找出路。局每位党员每年至少调研1次,提交1篇调研报告,每年评出5篇优秀调研报告。开展“我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献一策”活动,动员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干部献计献策,局每位党员每年至少提2条合理化建议,每年评出5个“金点子”。
多措并举,破解难题。拓展渠道,破解“发现难”。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对全国2859个县(市、区、旗)实现全覆盖,“天眼”监控违法用地,对违法行为形成极大的威慑;开通12336举报电话,从部到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开通电话,实现互联互通,方便群众举报,第一时间发现违法线索;加大基层巡查力度,出台巡查规范,实行零报告、定期报告和专项报告制度,把违法行为掌握在破土动工之时;设置视频监控网点,对基本农田、矿山、违法用地易发区进行实时定点监控;用好“一张图”及“批、供、用、补、查”监管平台。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群众报、网上管”的发现方式,将违法行为掌控于手中。
多方联动,破解“制止难”。近几年,各地经济发展的势头较猛,违法呈现出量大面广的局面,特别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违法用地面积大、比例高,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宗数多、难处理,违法采矿点多面广等问题突出。如何及时有效制止违法行为,成为各级执法监察机构面临的难题。我局着力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国土资源、公安、检察、法院、监察机关等相关部门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与地方团委共同推动青年志愿者保护国土资源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担任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员、信息员的作用;推动村干部担任国土资源协管员工作。及时制止土地、矿产违法行为,有效避免因违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现象。
保安全 创先进 争优秀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 张曙光
铁道部运输局是部机关人数最多的部门,局党总支下设12个党支部,共有265名党员。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局党总支围绕技术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三大要素,开展重点课题攻关,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完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在确保高铁运营持续安全稳定中创先进、争优秀。
在机关党委的统一组织下,局党总支经过深入研究,把“紧密围绕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职责,在加快完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高铁运营安全上创先进、争优秀”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课题。对于这个课题,我们明确了攻关思路和方法,坚持创先争优与业务工作一体化,在时间、内容和要求上同部署、同推进、同督办。我们将局务会议和党总支集体学习合并进行,先后6次集中研讨在确保高铁运营安全中如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我们把高铁安全作为运输局的“眼珠子工程”,召开全局大会,号召全体党员视高铁安全为生命,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高铁事业、确保高铁安全。经过创先争优活动中的系列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全局党员确保高铁安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了必保高铁安全的浓厚氛围。
在高速铁路网快速扩充、运营速度创世界新高的情况下,高铁运营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牢固树立高铁运营零故障、零误差、零缺陷、零失误的高标准,结合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多次举办专业干部参加的技术党课,请各专业负责人带头讲解高铁运营中的典型安全案例;带领党员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项目攻关组,与院士、专家一道开展课题研究,及时解决高铁装备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总结京津、武广、郑西等高铁成功运营的经验,充分利用铁道部、科技部共同搭建的国家级高速列车创新平台,开展和谐号CRH380新一代高速列车自主创新的最后攻坚。这些措施的落实,为构建设备稳定可靠、管理科学严密、人才队伍雄厚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发挥了显著作用。
中国高铁事业既是凝结着智慧的事业,也是闪着泪光、浸着汗水的事业。目前,我国7531公里高铁日均开行动车组1200列以上,安全运送旅客6亿多人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局党员奋勇争先,立足本职岗位,努力践行“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和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和作风。以武广高铁为例,开通运营前我们经过164天的联调联试和24天的运行试验,开展了17大项、400多个子项、4000多个参数项的测试,累计开行试验和检测动车组2400余列次、试验运行里程超过1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5圈还多。按照同样的方法,今年,我们组织完成了沪宁、沪杭等10条高铁的调试和试运行工作,确保了每条高铁顺利开通。这期间,全局很多党员干部克服重重困难,长期蹲在现场,有的带病坚持工作,从没有人叫苦叫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二、三季度,特别是暑期、汛期和“十一”黄金周,局班子成员带头添乘检查各条高铁线路100多次,先后派出80个工作组下去包保检查,党员干部500多人次深入高铁一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确保高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标准 讲科学 不懈怠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建设司司长 安国栋
铁道部建设司党支部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把“狠抓依法建设、加快建设、廉政建设、规范管理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作为重点课题,通过提升党员干部的宏观驾驭能力、求实创新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干出亮点。
当前是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最高峰时期。如何确保优质高效有序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是对全司党员干部极为严峻的考验。我们抓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一重要契机,把着力点放在大力提升党员干部对铁路建设的宏观驾驭能力上。今年以来,党支部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举办10次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专题讲座;针对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新变化、新挑战,深入开展主题党日和争当学习型党员干部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办业务党课,党支部书记系统讲授高铁建设项目管理知识。为攻克“建设规模大”带来的重点课题,全司党员干部集思广益,提出并实施“以服务于加快建设为核心,抓龙头、抓协调、抓考核”的工作举措。抓龙头就是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建立并落实每年两次集中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度,今年共审查316个在建项目施工组织,抓住了宏观组织铁路建设的主动权,实现了对铁路建设的动态掌握和驾驭控制,收到纲举目张的成效。抓协调就是及时收集梳理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召开协调会、专题会,强化对高速铁路等重点项目的指导协调,加快解决项目方案稳定、设计供图、征地拆迁、物资供应等难题,保证了数百个项目有序推进。抓考核就是建立完善年初分劈计划、过程动态调整及月度分析通报、季度落实考核、年终汇总评价的建设项目投资完成考核机制,确保建设投资计划按期完成。
在开展大规模铁路建设中,部党组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新理念和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新要求。树立新理念、贯彻新要求,必须以党员干部的贯彻执行能力为支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认真履行建设管理职责。制定建设规章制度、技术标准时,带头落实建设新理念;组织和指导举办建设管理培训班12期,施工、监理培训班18期,强化建设新理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家对新理念的理解掌握;注重发挥建设成果的示范作用,召开沪宁高铁、沪杭高铁、石家庄枢纽六线隧道、上海虹桥站等多个现场会,组织参建人员现场学习观摩,促进参建单位牢固树立并全面落实建设新理念。二是从源头上强化和规范管理。在铁路建设系统全面推行了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方法,真正做到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责任人,把建设新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要求,提高了铁路建设规范管理、依法建设水平。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全司党员干部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和作风,深入工程一线,苦干实干拼命干,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我们坚持以制度作保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了部党组提出的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目标。
第五篇:学习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袁纯清书记在山西省
第十次党代会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认真学习了袁纯清书记在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会上的讲话精神,我感受很深,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使自己觉得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干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一、对袁纯清书记讲话精神的认识
袁纯清书记全面总结了五年来的工作,确定了转型 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战略,提出了事关山西改革发展全局的两件大事,明确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选出了新一届省委班子,开得圆满成功。各位代表精神饱满,认真履职,体现了为转型跨越尽全力、为全省人民谋福祉的责任情怀。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民主、务实创新、鼓舞士气、风清气正的大会,是一次在山西发展史和党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袁纯清指出,这次大会结束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希望各位代表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围绕大会强调的战略目标和两件大事,深入传达大会精神,广泛宣传大会精神,带头落实大会精神,确保大会精神家喻户晓、落到实处,转化为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我们坚信,以这次大会为标志,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全省人民将迎来更加殷实幸福的新生活。袁纯清强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二、要将袁纯清书记讲话精神贯彻到工作当中
1、加强税收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工作中必须以袁纯清讲话精神为指导,牢记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战略,加强税收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的思想理论能紧紧围绕 讲话精神,紧跟十二五规划主题,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本领,为今后开展国税工作打好基础。
2、立足创新,注重大局,全面开展国税局。在工作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吕梁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出发,围绕国税工作,以科学发展为前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提升国税工作,为吕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员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一要加强廉政学习。要认真学习袁书记讲话精神,多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切实加深对廉洁从政的认识,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反腐倡廉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二要坚持依法治税方针,坚定立场、依法办事,树立为纳税人服务意识,建立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为纳税人创建优良的纳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