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打算
2022年是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验收之年,也是我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之年。2022年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坚持以“以文兴旅、以旅兴业、文旅融合、全域旅游”为核心,以“两个创建”为抓手,一手抓文化体育,一手抓文化旅游,各项工作推进有力。现将全年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两个“创建”工作齐头并进,势头良好。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创区”工作开展以来,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全区团结一致,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按“创区”要求,我区7大类31项指标已基本达标,10月底迎接了“创区”国家专家组的终期验收和实地检查,11月完成了2018年-2022年AA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全区参与人数达到31143人,我区排名全市第三。今年以来,具体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了工作保障,争取了“三个纳入”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高
质量发展考核重要内容、纳入了财政预算,制定了4个文件:《某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规划》、《某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某区“创区”工作考核办法》、《某区基层文化服务效能攻坚行动考核办法》;二是迅速补齐短板,推进了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增建了70余个乡村大舞台,自行采购和向上争取共18套健身器材发放到乡镇,建成了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各1个、文化馆分馆47个,图书分馆195个,实现了全区图书通借通,重点打造了朝阳街道综合文化站、徐家井综合文化站、黄泥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一批样板示范区,配备完善了市政文化广场、东山文化广场、潇水沿江风光带、小游园等多处文化活动场所的文体设备,统筹社会文化资源,摸底登记了52处企业广场、小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全面建成“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全区人民自娱自乐有了好去处;三是提高了文化服务效能,充实了基层文艺队伍,为16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齐3名编制文化辅导员、334村(社区)配齐了1名拿财政补贴的兼职文化管理员,协助组建了民间草根表演(演奏)团队167个,拥有草根文化艺人3600多人,每年开展各类表演活动1700余场次;提高了文化阵地数字化服务,区级两馆建成了自有网站,建成了某区文旅云平台,全区55万册图书进行了
系统编排录入,实现了人均藏书0.95册,2022年年增新书7万余册、馆藏流通量5万册以上、到馆次数18万人次以上,可用数字资源3.4TB。
2、突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顺利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是高标准制定规划,制聘请上海古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规格编制《某区全域旅游策划和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二是高水平申报资料,聘请北京创景天下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创区指导,完成申报资料的编纂,并以全市第一的成绩由市局上报省厅;三是强力抓项目建设,启动了某区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全域旅游标识标牌、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宣传推介等项目建设,142块标识标牌、智慧旅游平台均与9月底建设完成,对全域旅游游客集散中心进行提质改造,新增旅游咨询服务设施,新建电动车充电设施。目前,我区已顺利完成了全域旅游暗访工作,12月4日省文旅厅已对我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果进行了实地检查,预计12月底公布检查结果。
(二)“文化某”品牌打造成效显著
1、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文物保护方面,今年以来,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推进了一批文物保护工程建设:黄田铺石棚遗址抢险加固和环境整治工程已竣工,初步验收合格;朝阳岩石刻危岩体加固工程
已顺利进场施工;某文庙抢险修缮工程方案已报省文物局审批;争取了一批文保单位立项:《VV八记文化景观保护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会,并将相关资料报送市文物局,待市文物局呈市政府公布;许家桥将军府修缮、陈列展示项目报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立项成功;杉木桥胡家大院修缮一期、陈列展示工程项目计划书,报国家文物局评审通过;完善了数据库建设:完成了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文物保护单位信息采集工作,且已全部录入国家文保系统。非遗传承方面,今年以来,已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00余课时,与AA科技学院建立花鼓戏传承培育实习基地;完成了某花鼓小戏《双盘花》剧本、曲谱数字化收集整理,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栏目进行某花鼓戏《双盘花》录制;举办了2022年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某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某古城”愚溪水街设立了小型非遗展厅实行免费开放,5月揭牌后累计接待观展人员5000余人次。通过积极申报,花鼓戏(某花鼓戏)传承基地,何仙姑的传说传承基地、柳子街熊氏孝爱文化习俗传习所、VV“异蛇王”酒酿泡技艺传习基地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传承基地。
2、文体惠民活动有序开展。一是认真举办了大型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了“银鼠传春信”某区第四届乡村春晚、“幸福年
醉某”2022年某区春节联欢晚会、第三届某庙会、清明祭柳线上等活动,协助开展了2022年某区“农民丰收节”文艺演出、AA省第五届文化(群艺)馆(站)业务技能竞赛省决赛,进一步提升了某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二是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截止到目前已开展送戏下乡60场,送电影下乡4565场,进入123个村送图书45次,共计书籍11万余册,组织了“5.1”“10.1”假期送戏进景区、世界非遗日、“阅读城市·书香某”国学诵读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大力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了全区七一气排球赛、十一羽毛球、区工业园趣味运动会、全民健身日青少年篮球赛、第六届青少年篮球选秀赛、“欢庆重阳、以艺抗疫”广场舞比赛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6次,组织全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壮大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指导各体育协会开展活动,全区经常性参加锻炼人数达50%以上。四是积极选送体育苗子争荣誉,今年我区选送的运动员参加省举重、游泳、水球、篮球、足球、田径锦标赛,荣获了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2枚。
3、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为抗击激情,创作歌曲《等你凯旋》获省文旅厅“艺抗疫情·云游AA”主题作品创作和征集“优秀作品”和“人气作品”双奖,歌曲《一切为了你》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音乐工作委员会
“爱心公益奖”,作品《你是人民的好公仆》入选2022年AA省“欢乐潇V”精准扶贫优秀文艺作品巡演,《迎着春光又出发》、《重温》在中国文联、共青团中央、中国音协主办的“心中的歌”全国优秀歌词征集活动中,从3400余首作品中脱颖而出(全国仅338首作品入选),被赛事平台收录并展播,《我的直播间》、《倾诉》等作品在《音乐教育与创作》发表,被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等。
(三)文生旅深度融合,助力某文旅经济发展。
1、强化政策保障。成立了文生旅产业链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将文化生态旅游工作纳入了全区绩效考核范畴,制定了某区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工作方案,明确了考核细则,并组织相关部门及文化旅游企业多次研讨,制定了《某区关于促进文生旅融合产业链发展的奖励办法(试行)》、《某区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和《某区促进旅游民宿发展的优惠措施》,明确了各项创建工作的奖励标准,鼓励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积极申报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特色文旅小镇以及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全力推动香零山村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的创建工作,极大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建设。
2、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邀请了上海文博堂城市策划与营销研究所文博教授一行来我区商谈某区夜经济的定位与发展方案。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
某千年历史为脉络,以柳宗元文化、思想、故事为要素,以开展夜演、夜秀、夜映、夜跑、夜游、夜舞、夜书、夜诵、夜食、夜购等系列活动为基点,展现古城某历史之厚重、文化之精妙、山水之婉美、神形之灵动,彰显某夜色,打造“某夜宴”。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重点打造“一城一山一路两水一街区”的夜间经济区域,主推夜城、夜市、夜色、夜宵、夜游、夜戏、夜河、夜山、夜宿、夜巷等“十夜”,力争用1-2年时间,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夜间经济示范区。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居民夜间消费新动能,加快培育“某夜宴”品牌,加强对发展夜间经济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某区夜间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了“九井十八巷”改造提升、设立彩色地摊帐篷、推出网红文化IP(柳小妹)开发、推出夜间经济文创产品等项目建设,成功举行了第二届历史文化名城文旅活动周暨柳宗元文化旅游节.某夜宴开幕式,央视新闻直播37分钟,极大的提高了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期举办了“万步有约”夜游、某露天电影秀旗袍秀、汉服秀大赛,某夜宴广场舞大赛、旗袍秀比赛、“草根歌手”比赛,VV市第六届京剧票友艺术节活动等特色文旅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自媒体,围绕
“某夜宴”品牌活动开展一系列宣传推广,助力某夜间经济发展。截止到11月,我区共计接待游客619.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60亿元。仅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61.6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29亿。
3、文旅宣传推广重实效。一是学习了张家界先进经验,通过联合某区内5家A级景区、14家优质酒店和20家特色餐饮企业,面向全省发放某旅游消费券的形式吸引省内游客来零旅游,带动我区消费;承办了“锦绣潇V美在VV”文化旅游网络直播,以宣传某美景美食和旅游商品,成功举办了“5•19旅游日”活动,推出了全区A级景区免票等惠民活动,多管齐下带动某旅游走出去。二是在某夜宴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十个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引进了包括恒福生态农业加工项目、VV金福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内的多个5000万以上的大型农旅项目,并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并与广东云天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广之韵国际旅行社在内的多家旅游公司达成初步意向,积极参与AA省旅博会、AA省红博会,大力宣传了某旅游,并前往深圳参与“锦绣潇V任你游----走进珠三角AA文化旅游推广周活动”,以城市专场文旅推介会+业界合作交流座谈会+文旅路演促销组合式推广矩阵,展开文化旅游宣传营销推介,大力拓展客源市场。三是创新拓展宣传渠道,精心制作宣传折页、旅游地图,并在酒店、景区景点进行定点投放;通过
某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某古城抖音号对某区的景区景点、品牌活动进行常态化发布、宣传;此外,借助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大力推广某文旅品牌形象。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2023年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果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区”“旅游旺区”战略,坚持“文旅融合,以文兴旅,以旅兴业,以业富民”的发展理念,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旅游营销范围,将某打造成AA知名人文旅游胜地,迈上一条具有某特色的绿色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
(二)工作目标任务
加强文生旅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巩固完善“两个创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强化创建成果运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某旅游知名度;积极推进某古城、东山景区、“VV之野”精品路线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举办一系列特色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扩大旅游营销范围,实现旅游全年突破800万人次;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广场文化活动、全民健身运动,组织好常规性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打下坚定基础。
(三)工作重点和举措
1、加强文生旅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夯实名城根本。
启动许家桥将军府和杉木桥胡家大院保护规划编制,力争完成两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本体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完成某文武双庙消防工程,同时力争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家大院的修缮工程和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周家大院的古建筑群白蚁综合治理工程及某文庙抢险修缮工程;加大力度督促设计方尽快完成淡岩摩崖石刻赋存崖体危岩体加固工程方案编制;力争市区财政支持,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潇V庙、诸葛庙亭进行修缮。加强非遗传承展演,展现古城魅力,精心谋划编创一台现代大型花鼓戏《走啰行啰》,参加第七届AA艺术节,力争获得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同时持续开展非遗“五进”活动,并争取通过某花鼓戏定向委培方案,招收VV市范围内(两区为主)的初中应届毕业生,选拔30名学员作为委培对象,为某花鼓戏传承发展谋出路。
二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积极配合各项目建设单位,推进“某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保护开发、滨江新城康养综合体、潇V源研学旅行营地项目、东山景区旅游商品商贸街修建项目、美源达玩具产业园项目5个市级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面足额完成年度投资建设计划。三是全面塑造文旅品牌形象。
一是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客源市场,招大引强,加强广东云天旅游科技有限公司等旅游公司的交流合作,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加强“一县一品”文旅品牌建设,巩固第二届历史文化名城(VV)文旅活动周暨柳宗元文化旅游节·某夜宴文化生态旅游活动成果,推动某夜间经济发展。三是多渠道宣传推介,通过举办推介招商会,邀请各类媒体宣传助力,打响某文化旅游品牌。2、巩固完善两个“创建”成果,强化创建成果运用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区级两馆免费开放工作,加大力度指导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等日常文体工作;二是争取财政投入,持续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及文体器材配备,提升网络数字化服务能力,同时大力推广某文旅云平台,让群众文化服务有保障;三是指导新建小区和3A级以上景区建设图书阅览室,吸引更多的读者加入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四是加强图书流通,继续开展图书“十进”活动,并结合时政热点,定时开展知识讲座、培训和优秀影片展播活动;五是全年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40次以上;高标准做好图书馆等级评定工作。
二是完善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争取年初编制完成《某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策划与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省重点项目“某古城”的景区、路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年度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我区旅游景区的道路建设,提高公路路面等级,确保旅行畅通,同时尽快开通并加密节假日从城区内到各景区景点的公交车,方便游客特别是散客能顺畅进入旅游景区;实施潇水及愚溪风光带,柳子古街建筑修缮,开辟潇水水上观光游线;完成荷塘月色景区的AAA级景区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太谷、华天、某古城等的星级酒店的创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培育建设一批高星级乡村旅游点、推进特色民宿客栈建设。加快推进特色旅游示范村“香零山村”以及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富家桥耕读文化小镇”的建设。3、立足实际办好民生实事,推进文化事业繁荣
一是常态化开展文体惠民工作。
一是加大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工作力度,确保区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小时,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二是保质保量完成全年送戏下乡60场、送图书下乡40场以上的工作任务。三是组织文艺专干全年下乡镇、社区(村)、文艺团体免费业务辅导不少于60次,提高民间演艺团体文艺水平。四是继续举办文化站业务员、农家书屋管理员和广场舞培训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高质量举办群众文体活动。
一是以“百姓月月乐”文化活动为依托,按照“尊重、引导、提高”的原则,加强对全区业余演出队伍的组织协调和艺术指导,鼓励引导乡镇、街道业余演出队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以实现“村村有节目、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二是全年组织、策划各类重大节庆活动,如区级“春晚”、乡村“村晚”,清明祭柳,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歌咏比赛、“百年礼赞”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征集、展览或“红色之旅”连环画作品征集、展览等系列活动;三是重点打造文旅品牌活动,继续推进“一县一品”,开展柳宗元文化旅游节、元旦环城马拉松赛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旅游吸引力。四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及民间组织作用,引导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广场舞、乒乓球、气排球、篮球等健身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三是高水准创作文艺精品力作。
一是重点打造现代花鼓戏《走啰行啰》参加第七届艺术节,二是围绕建党100周年创作1—2首歌颂党的歌曲,联合相关部门力争年底启动创作一部红色歌舞或情景剧《半根象牙筷》,全年累计生产各类文艺作品10件以上,力争5件作品在市级以上刊物、新闻媒体上发表、展出、播出;三是积极推动柳宗元纪念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生产,形成柳子庙文化产品系列,并进行推广。三、“十四五”规划
(一)工作思路
1.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抢抓V南V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实施文生旅产业链工程。
2.强化与长株潭城市群的互动联结。
3.打造南岳衡山旅游区——古城某——桂林风景名胜区这条看山看水游古城的黄金旅游线路。
4.巩固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和15分钟体育健身活动圈,以文化增加旅游内涵。
5.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争取“国保”单位达10处、“省保”单位12处以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与利用,将非遗元素融入文旅活动与项目开发。
(二)工作举措
1.加大财政对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城乡配套基础设施,优化旅游公交线路,开通串联各景区景点的游客绿色通道。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潇V文化创意产业园、怀素书法艺术园、香零烟雨生态旅游度假区、观音山旅游风景区、黄溪河生态大峡谷开发区、何仙姑文化旅游区、柳子街修缮、柳子生态园、VV八记遗址景观群开发、游客集散中心、文体艺术中心等重大项目;新建5星级酒店1家以上,其他星级酒店6家以上;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大型舞台剧;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力度,打造民宿集聚区,实现旅游床位1.5万张以上。
3.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培育引进6家以上地接旅行社,2家以上大型旅游购物商场。一方面积极利用
已出台的《某区关于促进文生旅融合产业链发展的奖励办法(试行)》、《某区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某区促进旅游民宿发展的优惠措施》等3个奖励措施,做好“引资入零,引客入零”工作;另一方面将各景区景点进行串联整合,建议3A级以上景区实行收费,便于培育地接旅行社。
4.加大旅游运营管理机制的改革力度。
5.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宣传推介力度,做好柳文化、怀素书艺文化、潇V之源文化这篇大文章。把古城某打造成5A级景区,做好仙姑文化文章,把何仙姑文化旅游区(含周家大院)打造成4A级景区,力争把黄溪漂流、珠山镇观音山等打造成3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