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直管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1 19:5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直管社区帮扶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直管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第一篇:区直管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上街区结对帮扶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汇报

为进一步体现党和政府对上街区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的关心和关怀,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尽快帮助其融入新型社区生活模式,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结对帮扶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活动,按照“百天解困难、半年改面貌、一年上水平”的工作要求,目前,帮扶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下面我将结对帮扶困难户活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一、强化组织,广泛动员,确保精神传达到每户困难家庭。

为切实保障帮扶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区委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区总工会主席为常务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结对帮扶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总工会主席袁家伟兼任办公室主任,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对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法步骤,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帮扶目标和任务。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区结对帮扶五云中心困难户工作动员会,传达区委结对帮扶困难户精神,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积极捐款,同时,又多次召开区、社区、村等不同层次工作会议,传达帮扶活动精神,宣传帮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营造了浓厚的结对帮扶困难户活 1

动氛围。

二、严格程序,调查摸底,确保300户困难家庭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确定好入户流程后,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5个帮扶村,放弃节假日休息,挨家挨户走访,登记造册,调查摸底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根据实际走访结果,初步确定帮扶困难户范围,结合村组研究推荐,反复筛选,经社区再入户深入排查和公示后,最终确定300户困难户。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领导小组组织全区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带头捐款,共捐款1009510元,有效保证帮扶工作顺利推进。其中,社会各界捐款500000元;区直74家单位,658名领导干部捐款509510元(其中,县处级53人、正科级194人、副科级411人)。

三、结合实际,确定措施,确保补贴毫无差错发放到每一户困哪家庭。

领导小组在制定《关于对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物价水平,综合调查,研究制定了《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物资帮扶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帮扶范围(公示的300户贫困家庭)、帮扶物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沙发)、帮扶原则(缺什么添臵什么和先购买经验收后按标准帮扶)、帮扶时间(11月15日至11月30日)和帮扶标准(电视机1500元/台、电冰箱1600元/台、洗衣机700元/台、沙发1450元/组),在指

定时间内,由各困难家庭自行购买帮扶物资,持困难户本人身份证和购物正规发票原件到社区进行审核验收。困难户家庭正在进行购买物资阶段,社区在11月29日之前,组织人员入户查验发票和商品的一致性,截至12月5日下午,已发放289户,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47264元,发放物资分别为:彩电98台、冰箱248台、洗衣机179台、沙发55组。未发放10户,其中支票未领的2户,支票未出的8户(个别户上报较晚,人不在家等因素),剩余8户将尽快发放到位。

四、细化流程,反复查验,确保帮扶困难户工作圆满收官。

结合五云中心社区实际,制定了《帮扶困难户物资分配流程》、《帮扶困难户物资购买入户查验单》和《帮扶困难户物资购买入户审核单》,进一步明确帮扶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环节,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社区专门成立查验组和审核组,查验组主要负责查验购买物资与实际需求物质是否相符等情况,审核组主要审核确定补贴金额等情况。整个物资分配报销流程分三个阶段,一是查验阶段。查验组分5个小组,分别分包5个搬迁村,于11月27日至28日深入困难户家中查验购买物品,填写《帮扶困难户物资购买入户查验单》,以户主签字、按手印,村委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村民组长签字为有效,同时,收回户主身份证复印件和发票原件,给户主留下查验回执单;二是审核阶段。户主凭

身份证和查验单回执到社区进行审核,由审核组人员填写《帮扶困难户物资购买入户审核单》,进一步确定补贴金额,以户主签字按手印、审核人签字为有效,户主保存一份审核回执单;三是报销阶段。户主凭身份证、查验回执单和审核回执单到社区领取补贴支票。

第二篇:XXX年区直定点帮扶工作总结

XXX年区直定点帮扶工作总结

XXX县区直定点帮扶分布在两2个乡镇,2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其中自治区体育局帮扶永乐乡平塘村;右江水利公司帮扶阳圩镇者袍村。一年来,区直定点帮扶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新阶段扶贫攻坚有关纲要,目标和任务做到尽力尽责,真情帮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相应的扶持,村级面貌得到较大改变,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改善。为促进2个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作了最大的努力。

一、领导重视队员工作扎实,工作效果显著。

区直定点帮扶的2个整村推进贫困村,是XXX县38个贫困村之一。一是为了改变两村的贫困村落后面貌,摆脱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等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二是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为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保证,为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想方设法成效显著。全年两个单位筹措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等共计17.32万元,其中自治区体育局投资13.3万元,扶持平塘村沼气池建设4万元;平塘下卫屯人行桥8万元、学校维修0.45万元;扶持30名贫困村特困生学费0.36万元;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训800人次,投入资金0.3万元;投入其他0.19万元。右江水利公司投入4万元修建学校,投入其他0.02万元。为解决贫困村“三难”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造性开展工作得到新的突破。

永乐乡平塘村长期以来“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观念相当严重,陈旧的思想方式依然还没有真正得到消除。实施沼气池建设以来从来都没有动过,针对这个问题,自治区体育局钟副书记(工作队员)争取上级拿出4万元来解决该村沼气池补助,全村任务180座,每座补助200元,截止12月15日全村已动工80座,充分调动全村大搞沼气池的积极性的大气候已经形成,XXX县38个贫困村沼气池建设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今沼气池能正常实施是该村扶贫新阶段的一项历史性突破。同时下卫屯自古以来,群众生产生活交通十分不便,出门就渡河,一到洪水季节就很难外出,只靠小三板船为生产交通工具很没有安全感,为了改善该屯群众交通难问题,区体育局领导多次到实地考察,体查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拨了8万元投资建人行桥,现正在紧张的施工当中,终于实现了当地群众多年来的梦想,真正体现了为民排忧解难,办好事办实事的良好风范,是开展“先教”活动成效的具体体现。

三、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

驻“两村”定点帮扶工作队员,为了推动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向前发展,首先从村级班子队伍自身建设入手,经常组织村组党员干部学习领会党在农村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有关政策,紧紧围绕提高农民增收这个主要目标,以逐步改善基础设施为主要任务,诚心诚意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献计献策,制定了全村全年的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规划,从中使每个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一切都服从以服务本村的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一年来,村级班子队伍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收117元。发展新党员7名,培养积极分子3名为党的队伍建设增添新的血液。

四、积极协作,相互沟通。

为了把两个村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两个队员不定期到扶贫办汇报和反映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自治区体育局钟副书记做到遇事共商、作为一个上层的领导向下级汇报工作是多么谦虚,是多么诚恳,年纪又大能跑上要项目资金,跑下为群众着想,工作任劳任怨,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动真情为平塘村扶贫工作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第三篇:撤销街道办事处——区直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撤销街道办事处——区直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一、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与现实发展

(一)街道办事处概念

1954年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对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如下规定:为了加强城市的居民工作,密切政府和居民的联系,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可以按照工作需要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8条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由此可知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它管辖的区域一般称为“街道”。通常街道办事处也简称为“街道’。因此街道办事处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是代表区政府对街道辖区行使管理职权的基层行政组织,行使区政府赋予的职权,在街道工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历史沿革

基于当时的公共管理需要,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于60年前的建国初期设立,这三类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政府派出机关,在我国政权建设和城市社区治理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公所和行政公署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就已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唯一保留的就是街道办事处。我国的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在建立之后,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膨胀阶段。在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使街道的 机构和职能迅速膨胀。当时的城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实际上是党、政、社高度合一,街区权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党几乎控制街道内全部权力。

第二阶段,曲折阶段。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街居体系遭到了严重破坏。随着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建立,街道办事处改组为街道“革命委员会”,居委会也相继改称为“革命居民委员会”,主要任务是抓阶级斗争,严重背离了为民服务的方向。

第三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街居体系得到恢复,并获得快速发展。1979年,街道革命委员会被撤销。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公布了《城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机构和职能得以恢复。

第四阶段,街道办事处的现状。街道办事处发展到今天,其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大致上讲,工作人员为40一180人,工资由国家财政支付,属于国家公务员待遇。街道办事处的机构设置:一是党的系统,即街道党委。一般设书记、副书记,下设组织科、宣传科(精神文明办公室)、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委办公室、团委、妇联、工会、武装部、老干部办公室等工作部门。二是行政系统,即街道办事处。设主任、副主任,一般下设行政办公室、民政科、居民科、城建科、司法科、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服务办公室、文教科、计划生育科、劳动科、统计科、财政 科等;有些地方设市场中心和城管大队有的地方设有财政和司法科。三是集体经济组织,这在各地名称不一,隶属关系也不同。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立法定位与现实职能的错位,街道办事处影响和束缚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 根据《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 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等项工作”。长期以来,街道办事处凭借其对社区居委会人、财、物的控制,将政府职能延伸到社区,城市居委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化管理倾向,自治色彩淡薄,居民参与程度不高,凝聚力不强。居委会不是协助政府工作,而是完全替代了代表政府的街道办事处工作,成了一线战斗员。二是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色彩依然浓厚;社区选举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制度安排,是政府的政策推动,而来自民间的力量还十分微弱。

2.办事处成耗财大户和社会矛盾的聚发点

以最底层的“街道办”为例,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国街道办这一级的乡镇级区划总数为40858个(其中,街道办6686个)。假设每个街道、乡镇需配置100名工作人员,那么全国就需400万人,若每人每年需经费(工资、办公费)10万元,那么整个行政成本每年就将高达4000亿元。由于街道办事处职能扭曲,耗财巨大,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日趋淡化,更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行政问责,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随意截留、占用社区发展资金,违法处分集体土地致使群众上访不断,社会矛盾突出。国家信访局负责人曾指出,80%的社会矛盾是由于基层街道、乡镇级政府的乱作为和不作为造成的。

二、撤销街道办事处的改革实践 在进入城市化建设快车道后,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其机构规模的膨胀已远远超出了派出机关本身所能涵盖的范围,超出了其作为城市社区治理派出组织最初的角色定位和权限范畴,由于街道办事处存在的缺陷明显,进入本世纪后,不少城市纷纷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

民政部2011年工作要点里有关于开展社区体制改革这一项,民政部开展这项工作是为了贯彻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努力使全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范围进一步扩大,社区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等。

近期改革2010年——至今

(一)铜陵模式

铜陵进行的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引起全国关注。1.改革过程

2010年7月,铜陵被省委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铜陵市主城区铜官山区启动了“区直管社区”的综合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是撤销街道办事处,变“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服务。原有的49个社区整合成18个社区,同时撤销原有的6个街道,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区直管社区”。直管打破了现行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将计划生育、民政、社保等服务职能全部下放到新社区,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贴近居民。2011年1月,铜陵市在总结铜官山区的经验后,开始在全市大规模撤销街道办。

铜陵市主城区约有42万人,原有10个街道办事处,数十个社区,虽下辖狮子山区、铜官山区、郊区和铜陵县,城区实际上只有狮子山区和铜官山区。2011年7月9日上午,铜陵市狮子山区正式启动全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标志着铜陵市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原有的10个街道将全部撤销,61个社区居委会被整合为23个。

改革的基本做法是,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着力构建区直接服务社区的新型管理体制。核心部分,新社区组织架构为,“一个核心三个体系”,即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以及社会组织三个体系为支撑的整体架构,实现社区党工委、居委会和公共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的责权利有机统一,实现党的领导、居民自治、中心服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与一体。通过精简层级,达到整合资源、重心下沉、夯实基础的目的,把更多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职能向社区集聚,直接面对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2.改革成效:经过一年多实践,铜陵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强化了社区居民自治功能; 二是更加重视了资源配置向社区倾斜,在铜官山区,改革前每个社区工作经费只有3万元左右,改革后每个社区工作经费在30万—50万,人力与物力也同样得以加强;

三是更加贴近了居民服务的需求,仅以文化为例,改革前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用房面积为9400多平方米,改革后达18000多平方米,增长了近一倍;

四是更加优化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铜官山区改革前街道、社区共有人员569人,改革后各社区共有人员492人,人员精简比例达13.5%,但改革后,社区工作者男性较改革前提升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提升12.9%;

五是更加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3.民政部肯定:2011年4月,民政部邀请中组部、全国人大的官员以及部分专家、学者聚集铜陵调研论证,给予了肯定评价;

7月底,在铜陵召开的全省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上,“铜陵模式”再度向全省宣传推广。

民政部已决定把铜陵市铜官山区纳入“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继续关注铜陵改革的进展,研究和总结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的实践经验,把社区体制机制创新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副司长王金华说,中国城市的管理层次比较多,一个市就有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市、区里布置下来的任务,街道转手开个会,再布置给社区,街道起的只是个“二传手”的作用。王金华表示,“铜陵模式”如果最终评估效果好的话将会在全国推广,但街道办取消是一个趋势,“这是肯定的。”(《京华时报》2011年9月5日)

(二)贵阳改革(启动区直管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时间更早)2009年下半年,贵阳市通过调研发现,在现行体制下,存在街道办事处职能“错位”、居委会职能“越位”、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缺位”等问题。街道办事处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上,对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力无心”;居委会本来是城市基层的自治组织,有的每年承担政府职能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达200余项,自治功能弱化,对党建工作、社会管理“有心无力”,导致许多工作“有名无实”。

1.改革过程:

从2010年2月开始,贵阳市在小河区、金阳新区开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适合城市基层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在改革管理体制方面,贵阳市通过撤销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党委和社 区服务中心,变“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实行“区直管社区”,社区直接面对群众提供公共管理服务。推行“一委一会一中心”组织构架。社区党委是区域性建制党委,直接受区委领导。社区服务中心直接受区政府领导,同时接受区职能部门指导。社区党委对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领导,统筹区域内党务、政务工作,不承担经济工作职责。行政审批及其他行政执法管理职能归口收回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设立社区议事协商机构——居民议事会,负责收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讨论社区建设和管理事项,代表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对社区各项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社区事务、监督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

在2010年12月的问卷调查中,试点社区9成以上群众对新型社区党的建设、服务和管理等工作感到满意。今年,贵阳市在全市范围内扩大改革试点,涉及10个区(市、县)和金阳新区,12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83个居(村)委会,约80万辖区居民。

2000年——2010年的改革探索

(三)南京下白区改革

事实上,街道办撤销后发生反弹的情况并非没有先例。早在2002年3月,南京市白下区就曾进行过街道体制改革尝试。当时,近50年历史的淮海路街道办被撤销,成为全国首个由街道办改社区的试点。

淮海路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首次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二三四”城市管理模式,在当时引发不小震动。国家、省、市民政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其表示肯定,甚至一度被称作“小岗村”式改革典型。然而在之后改革深入过程中,却遭遇重重阻力。2009年,白下区进行行政区域调整,淮海路社区被重新划归五老村街道,回到试点前状态。

(四)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

2003年7月18日,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正式成立,遵循“小政府、大社区,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从北京街道制到社区制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探索中,石景山鲁谷社区曾充当了先锋。

鲁谷改革概括为瘦身、减负、自治三项内容。通过改革,鲁谷将内设机构由传统街道的17个科室,改为“三部一室”,机构数量减少了73%;当时北京市同等规模的街道一般在90人左右,鲁谷在公务员编制人数上,减少为39人。

在机构设置上,当时鲁谷进行了“三部一室”的改革。包括党群工作部——履行原街道党工委职能;社区事务部——履行原街道民政、计生职能及劳动、文教体卫的行政协调职能;城市管理部——承担原街道城建科和综合治理办公室的职能;综合办公室——为原街道工委办、行政办、财政科、监察科的综合机构,并履行其全部职能。

这一机构设置模式,在随后的2004年,开始逐步在石景山全区街道推广。

街道机构“合”了又“分”。有知情人士称,上级领导认为,作为北京唯一的一个街道级社区,鲁谷的大旗需要继续扛,改革需要继续摸索、探索。

改革瓶颈:职能转变不彻底;瘦身后身量反弹瓶颈;自治与行政难分。

总结八年改革经验,改革瓶颈的症结所在是“下变上不变”。

三、专家意见

1.“撤销街道办”确实应该是“一个趋势” 一方面,从政府自身改革的角度看,这是减少行政层级、精兵简政,避免机构臃肿、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必然趋势。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实际上实行的是一个层级多达5级的行政体制,即“中央-省-地级市-县-乡镇(街道)”。这样的行政层级体制,无论是与国外通行的三级体制,还是与我国古代的行政设置相比,都显得过于繁复臃肿、弊端重重,既妨碍了行政效能的提升、增加了无谓的行政内耗,也加重了整个社会的负担,导致行政运行成本的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激发社会自身发展活力的角度看,“撤销街道办”显然也是确保“居委会”这类基层社会组织真正回归民间、自治本位,最大程度释放和激活其原本应有的自治能力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居委会拥有的近百项工作当中,如城管爱卫、计划生育等,由政府机构指派的行政任务占80%以上。这意味着,替政府“打工”、完成政府指派的行政工作实际上成了居委会的主业,而真正“了解基层民意、化解基层矛盾”这类居委会本职反倒成了似有若无的“副业”。“居委会成为政府的腿脚,自治的功能大大弱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撤销街道办”的趋势,并不仅是表面裁撤一级行政组织的“趋势”,其更深一层的实质实际上更是,不断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由“全能”走向“有限”、由“管制”走向“服务”的一个趋势;同时也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推动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能力的一个趋势。

2.撤销街道办在理论上完全没有问题:行政事项可以交还给区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化职能交给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公益性服务则交给专业化的社区公益组织。

4.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副研究员吴木銮认为,城市治理的改革需要有自上而下的通盘改革思路,即“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从最终目标来讲,无论撤不撤街道办,关键要厘清政府管理服务和居民自治的边界和关系,通过明确管理职能、工作程序和办事规程,合理划分基层行政管理和服务机构的职责权限。

5.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万鹏飞表示,对于撤销街道办,不同地区情况不一样,不应一刀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街道办事处的撤销事关重大,要不要撤,如何撤,必须视野广阔,系统研究,循序渐进,审慎实施。

从民政部试点撤销街道办出发点来看,有几点值得商榷之处:

一是缺乏前瞻性研究和社会调查做支撑。二是试点城市不具代表性,只选了安徽铜陵、贵州贵阳、湖北黄石。三是过多关注“破”而非“立”。街道办撤销带来的政府职能调整和人员安排等问题如何解决,有何替代性治理结构安排?显然不只是从区到居委会那么简单。

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视野和路径来审视这一议题。

首先,应从国家城市工作整体层面考虑。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代。十一五期间,城镇化水平达46.59%。十二五期间预计超过50%。城市人口将成人口主体

其次,街道办撤销涉及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分配和调整。最后,还应系统考虑各地差异性。

四、国外社区管理的经验

(一)美国模式

美国是典型的社区自治模式。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政府在社区不派出组织或机构,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社会团体行使社区管理职能。美国社区管理基本上是由政府规划、指导和资助,具体实施和运作由社区进行。

(二)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是政府主导模式的代表。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社区内存在公民咨询委员会、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三个组织。政府对社区管理进行直接和具体干预,社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淡薄。

(三)日本模式

日本是混合模式的代表。日本模式以地域为中心。地域类似于我国的街道办事处,地域中心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地域中心由政府拨款,社区管理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体现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呈现民主化自治的趋势。

五、结语

(一)澄清一个问题 关于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废止《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街道办事处设置的法律依据不存在了,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第一,全国人大委员会解释了废止缘由:五十多年来,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设置、人员构成和职能权限发生了很大变化,该条例的规定明显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该条例早已不适用,废止该条例后,街道办事处的设置和工作可以适用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同时,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设置、组织和工作职责可以通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规定。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街道办事处设置均有明确规定。

(二)就城市街道办事处在整个社会行政体系中占据的地位和巩固基层政权建设而言,街道办事处不应该简单的撤销,更重要的是要推进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转变。

(三)需注意的现象: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乡镇开始转设街道办事处,截止2009年底,全国城市、市辖区、县共辖街道6686个。城乡基层行政建制的数量对比也悄然改变:从2000年到2009年,全国街道建制数量增长了784个,而同期全国乡镇建制则减少了10697个,大量的乡镇被转设为街道建制。

(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多样化,撤销街道办事处只是改革的一种

①倡导维持街道办事处派出机关的性质,改革完善现行街道管理体制(浦兴祖,1998)②主张把街道变为一级政府,区政府改为派出机关

第四篇: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2010年,我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帮教社会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和“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工作思路,建立机构,健全制度,积极探索预防和减少“两劳”回归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全旗社会持续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社区矫正工作为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治理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今年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积极社区矫正工作。

(一)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制。年初调整了乡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对乡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有条不絮地开展。

(二)开展对全旗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今年开展了2次对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经调查,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1人。此社区矫正对象为缓刑,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档案工作。我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工作职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信息建档工作,按照一人一个档案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信息档案,对我辖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范化管理。

(四)认真抓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控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对社区矫正人员签订监护协议,听取思想汇报,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监控,及时掌握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人员去向。我辖区的社区矫正人员没有脱管、漏管,没有从新犯罪,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

二、安置帮教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使我辖区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我乡及时调整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各嘎查建立了“两劳”人员接待工作站,明确了职责,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将2007年至今年回归的“两劳”人员信息资料进行登记造册,进一步规范了我乡“两劳”回归人员信息资料。

(二)加强衔接,掌握动态。一年来,我乡安置帮教办公室收到监狱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1份1人,收到通知后立即进行登记造册,及时通知嘎查委员会和家属,并与派出所联系,将其纳入重点人口管理。现有4名安置帮教对象,刑满释放人员4人。为预防和减少“两劳”人员的脱管、漏管现象,司法所及时向公安派出所、嘎查委员会了解掌握“两劳”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情况,并多次走访安置帮教对象所在的嘎查,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

(三)增添措施,做好安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年来,“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都由乡司法所接待,登记造册,并建立了个人档案。确保“两劳”人员安置帮教情况家底清,去向明。对在家养牛和打工的“两劳”人员,进行跟踪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生活上一样关心,让全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伸出温暖之手。对我辖区回归的“两劳”人员5人均进行了帮教,其中1人顺利的解除了帮教。

(四)创新机制,加强帮教。2010年初,司法所开展了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帮教安置对象送温暖活动。司法干警走访了安置帮教对象家庭,了解了生产和生活状况,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起到良好效果。关心服刑人员的家庭,积极协调解决服刑人员生产生活困难,促使其安心改造。今年的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所会立足边疆地区的实际和特点,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适合边疆地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区”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切实维护了社会治安环境的和谐稳定。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队伍建设

社区成立了安置帮教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负责,并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并参加了专门的培训班,通过学习丰富了业务工作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加强政治思想的学习,并深入开展司法行政法律援助及法律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通,政治过硬的社区安置帮教工作队伍。

二、全面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1、自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以来,认真落实办事处司法所“安置帮教”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强我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理顺体制,充分发挥我们的工作职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要充分认识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实现“安置帮教”工作的新局面。

2、多渠道开展帮教,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刑释解教人员,特别是“三无人员”回归社会后,在生活上普遍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他们极有可能丧失生活信心,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社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而控制了我社区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安置帮教”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统筹安置,齐抓共管。为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作出新的贡献。

XX局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一直以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社区帮扶工作,认真总结帮扶工作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寻找帮扶工作突破点,社区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前一阶段社区帮扶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帮扶工作责任

一是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做好社区帮扶工作,促进社区工作进一步开展,是区委、区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惠民、利民的长期工程,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是完善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

XX局纪委书记XX,副局长XX和副局长XX为领导分别负责一个社区的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工作高质量进行。

二、深入调研,明确帮扶工作目标

为明确帮扶目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我局对所负责帮扶的三个社区开展了认真的调研,力争帮扶措施到位,能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10月27日上午,XX局党委与XX路办事处第二社区,第三社区结成帮扶小组,认真了解社区情况,与社区领导和代表交流意见,制定帮扶措施。

社区所面临的困难:

1、办公设施严重落后:电脑老化,缺少打印机、照相机、优盘。

2、办公环境简陋:办公室桌椅缺乏,而且陈旧;空调无法正常使用;办公室房子狭窄老旧、门窗需要改造。

3、第二社区缺少一个经济高效的物业管理公司。

三、有的放矢,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针对社区实际情况,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帮扶对策,积极采取帮扶措施。

针对办公设备老化问题,11月16日,我局购买的三台惠普牌激光打印机顺利交送给三个社区,其他办公设备的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针对社区办公室狭窄、门窗需要改造问题,我们正积极与社区所属办事处联系,争取尽快协调解决。

针对物业管理公司问题,我们正在积极考察,力争为社区联系几个手续正规、口碑较好的物业公司供其选择。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积极了解社区实际,加大帮扶力度,为我区“和谐之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第五篇: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2010年,我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帮教社会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和“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工作思路,建立机构,健全制度,积极探索预防和减少“两劳”回归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全旗社会持续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社区矫正工作 为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治理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今年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积极社区矫正工作。

(一)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制。年初调整了乡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对乡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有条不絮地开展。

(二)开展对全旗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今年开展了2次对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经调查,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1人。此社区矫正对象为缓刑,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档案工作。我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工作职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信息建档工作,按照一人一个档案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信息档案,对我辖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范化管理。

(四)认真抓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控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对社区矫正人员签订监护协议,听取思想汇报,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监控,及时掌握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人员去向。我辖区的社区矫正人员没有脱管、漏管,没有从新犯罪,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

二、安置帮教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使我辖区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我乡及时调整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各嘎查建立了“两劳”人员接待工作站,明确了职责,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将2007年至今年回归的“两劳”人员信息资料进行登记造册,进一步规范了我乡“两劳”回归人员信息资料。

(二)加强衔接,掌握动态。一年来,我乡安置帮教办公室收到监狱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1份1人,收到通知后立即进行登记造册,及时通知嘎查委员会和家属,并与派出所联系,将其纳入重点人口管理。现有4名安置帮教对象,刑满释放人员4人。为预防和减少“两劳”人员的脱管、漏管现象,司法所及时向公安派出所、嘎查委员会了解掌握“两劳”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情况,并多次走访安置帮教对象所在的嘎查,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

(三)增添措施,做好安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年来,“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都由乡司法所接待,登记造册,并建立了个人档案。确保“两劳”人员安置帮教情况家底清,去向明。对在家养牛和打工的“两劳”人员,进行跟踪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生活上一样关心,让全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伸出温暖之手。对我辖区回归的“两劳”人员5人均进行了帮教,其中1人顺利的解除了帮教。

(四)创新机制,加强帮教。2010年初,司法所开展了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帮教安置对象送温暖活动。司法干警走访了安置帮教对象家庭,了解了生产和生活状况,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起到良好效果。关心服刑人员的家庭,积极协调解决服刑人员生产生活困难,促使其安心改造。今年的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所会立足边疆地区的实际和特点,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适合边疆地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区”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切实维护了社会治安环境的和谐稳定。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队伍建设 社区成立了安置帮教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负责,并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并参加了专门的培训班,通过学习丰富了业务工作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加强政治思想的学习,并深入开展司法行政法律援助及法律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通,政治过硬的社区安置帮教工作队伍。

二、全面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1、自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以来,认真落实办事处司法所“安置帮教”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强我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理顺体制,充分发挥我们的工作职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要充分认识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实现“安置帮教”工作的新局面。

2、多渠道开展帮教,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刑释解教人员,特别是“三无人员”回归社会后,在生活上普遍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他们极有可能丧失生活信心,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社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而控制了我社区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安置帮教”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统筹安置,齐抓共管。为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作出新的贡献。xx局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一直以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社区帮扶工作,认真总结帮扶工作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寻找帮扶工作突破点,社区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前一阶段社区帮扶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帮扶工作责任

一是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做好社区帮扶工作,促进社区工作进一步开展,是区委、区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惠民、利民的长期工程,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是完善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 xx局纪委书记xx,副局长xx和副局长xx为领导分别负责一个社区的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工作高质量进行。

二、深入调研,明确帮扶工作目标

为明确帮扶目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我局对所负责帮扶的三个社区开展了认真的调研,力争帮扶措施到位,能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10月27日上午,xx局党委与xx路办事处第二社区,第三社区结成帮扶小组,认真了解社区情况,与社区领导和代表交流意见,制定帮扶措施。

社区所面临的困难:

1、办公设施严重落后:电脑老化,缺少打印机、照相机、优盘。

2、办公环境简陋:办公室桌椅缺乏,而且陈旧;空调无法正常使用;办公室房子狭窄老旧、门窗需要改造。

3、第二社区缺少一个经济高效的物业管理公司。

三、有的放矢,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针对社区实际情况,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帮扶对策,积极采取帮扶措施。

针对办公设备老化问题,11月16日,我局购买的三台惠普牌激光打印机顺利交送给三个社区,其他办公设备的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针对社区办公室狭窄、门窗需要改造问题,我们正积极与社区所属办事处联系,争取尽快协调解决。针对物业管理公司问题,我们正在积极考察,力争为社区联系几个手续正规、口碑较好的物业公司供其选择。接下来,我们将更加积极了解社区实际,加大帮扶力度,为我区“和谐之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篇二:帮扶共建活动总结 帮扶共建活动总结 2013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市文明办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贴地方实际,认真扎实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取得较好成效,受到共建社区群众的欢迎。

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城乡共建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的最佳实践方式。局领导班子坚持把城乡共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专门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教育监察科。

为确保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共建帮扶社区开展调研,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特色、有重点的开展活动,保证了城乡共建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严格规范落实,科学周密组织

一是周密部署。年初,根据计划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2013帮扶共建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分工,做到工作有研究、季度工作有部署、月度工作有安排,并将帮扶共建活动与自身工作融合起来抓,确保帮扶共建活动落到实处。

二是科学组织,统筹兼顾。帮扶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的效区社区,兼具农村和城镇特点。针对社区情况,区局针对不同节日,组织好慰问活动,利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到社区慰问老人及困难户,给他们送上党的温暖。农闲时期,给农户送上科学种植、养殖的知识;

工作之余,组织个体商户开展释难答疑活动,让帮扶共建活动温暖民心。

三、加大共建力度,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发挥党员作用,加强党同群众的密切关系。在结对共建活动中,注重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支持,在全体党员开展“交一个居民朋友,帮一户困难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活动,要求党员进入社区,主动融入社区、建设社区,积极参加社区党建会议,发挥党员作用,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党组织积极走访联系社区党员和居民代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社情民意,使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积极开展送税法进社区活动。区局发挥部门优势,协助社区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确保了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壮大社区经济,一年来,先后为京新社区提供帮扶资金1.1万元,支持社区小型商贸业和租赁服务业发展,收到较好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组织人员上街头、进社区、访企业、进农户,宣传税法知识,搞好纳税辅导,共发放税法宣传单、税法知识手册800余,接受咨询2000多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积极开展扶贫助困活动。开展城乡共建活动以来,区局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慰问困难群众,特别是利用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先后走访慰问贫困户8户,送去慰问金4000余元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鼓励他们正确对待暂时的困难,争取更好的生活; 在干部中开展“捐赠一本图书,享受一缕书香”活动,为社区“流动书屋”捐赠图书400余册;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在局领导带领下赴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共清理各类生活和建筑垃圾7吨左右,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周围社区居民创设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外部环境。

2013年的共建工作,在共建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些成效,初步建立了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区。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共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日篇三:区直管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上街区结对帮扶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汇报

为进一步体现党和政府对上街区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的关心和关怀,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尽快帮助其融入新型社区生活模式,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结对帮扶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活动,按照“百天解困难、半年改面貌、一年上水平”的工作要求,目前,帮扶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下面我将结对帮扶困难户活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一、强化组织,广泛动员,确保精神传达到每户困难家庭。

为切实保障帮扶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区委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区总工会主席为常务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结对帮扶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总工会主席袁家伟兼任办公室主任,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对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法步骤,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帮扶目标和任务。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区结对帮扶五云中心困难户工作动员会,传达区委结对帮扶困难户精神,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积极捐款,同时,又多次召开区、社区、村等不同层次工作会议,传达帮扶活动精神,宣传帮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营造了浓厚的结对帮扶困难户活 动氛围。

二、严格程序,调查摸底,确保300户困难家庭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确定好入户流程后,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5个帮扶村,放弃节假日休息,挨家挨户走访,登记造册,调查摸底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根据实际走访结果,初步确定帮扶困难户范围,结合村组研究推荐,反复筛选,经社区再入户深入排查和公示后,最终确定300户困难户。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领导小组组织全区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带头捐款,共捐款1009510元,有效保证帮扶工作顺利推进。其中,社会各界捐款500000元;区直74家单位,658名领导干部捐款509510元(其中,县处级53人、正科级194人、副科级411人)。

三、结合实际,确定措施,确保补贴毫无差错发放到每一户困哪家庭。

领导小组在制定《关于对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物价水平,综合调查,研究制定了《五云中心社区困难户物资帮扶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帮扶范围(公示的300户贫困家庭)、帮扶物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沙发)、帮扶原则(缺什么添臵什么和先购买经验收后按标准帮扶)、帮扶时间(11月15日至11月30日)和帮扶标准(电视机1500元/台、电冰箱1600元/台、洗衣机700元/台、沙发1450元/组),在指

定时间内,由各困难家庭自行购买帮扶物资,持困难户本人身份证和购物正规发票原件到社区进行审核验收。困难户家庭正在进行购买物资阶段,社区在11月29日之前,组织人员入户查验发票和商品的一致性,截至12月5日下午,已发放289户,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47264元,发放物资分别为:彩电98台、冰箱248台、洗衣机179台、沙发55组。未发放10户,其中支票未领的2户,支票未出的8户(个别户上报较晚,人不在家等因素),剩余8户将尽快发放到位。

四、细化流程,反复查验,确保帮扶困难户工作圆满收官。

结合五云中心社区实际,制定了《帮扶困难户物资分配流程》、《帮扶困难户物资购买入户查验单》和《帮扶困难户物资购买入户审核单》,进一步明确帮扶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环节,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社区专门成立查验组和审核组,查验组主要负责查验购买物资与实际需求物质是否相符等情况,审核组主要审核确定补贴金额等情况。整个物资分配报销流程分三个阶段,一是查验阶段。查验组分5个小组,分别分包5个搬迁村,于11月27日至28日深入困难户家中查验购买物品,填写《帮扶困难户物资购买入户查验单》,以户主签字、按手印,村委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村民组长签字为有效,同时,收回户主身份证复印件和发票原件,给户主留下查验回执单;二是审核阶段。户主凭

身份证和查验单回执到社区进行审核,由审核组人员填写《帮扶困难户物资购买入户审核单》,进一步确定补贴金额,以户主签字按手印、审核人签字为有效,户主保存一份审核回执单;三是报销阶段。户主凭身份证、查验回执单和审核回执单到社区领取补贴支票。篇四:帮扶社区工作总结

瑞昌二小帮扶社区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瑞昌市“关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有关要求,按照市委办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深入社区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我校对桂林街道大路口居委会开展了帮扶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成立了帮扶工作小组,确定了由校长为主要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亲自抓,办公室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制定了《关于开展深入大路口居委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帮扶工作职责,做到帮扶工作有目标、帮扶目标有措施,帮扶措施有时限。

二、帮扶工作目标 为实现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我校帮扶工作组先后多次深入大路口居委会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党员、群众进行调查了解,查找大路口居委会的实际困难,确定了今年的帮扶目标,并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帮扶承诺制度。针对大路口居委会的实际情况,今年帮扶承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协助大路口居委会加强节假日及两会期间的值班巡逻。

二是资金帮扶。今年我校共投入2000元资金用于社区基础建设。三是帮扶贫困儿童。我校帮扶工作小组成员每人结对帮扶一名贫困儿童,每人200元。为完成今年的帮扶任务,我校帮扶领导小组做了大量工作,多次与街道、社区沟通,落实帮扶承诺,我校社区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的帮扶工作进入尾声,明年的工作即将开始部署,我校将继续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再接再厉做好社区帮扶工作。

下载区直管社区帮扶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直管社区帮扶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XX局社区帮扶工作总结一直以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社区帮扶工作,认真总结帮扶工作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寻找帮扶工作突破点,社......

    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XX局社区帮扶工作总结一直以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社区帮扶工作,认真总结帮扶工作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寻找帮扶工作突破点,社......

    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2010年,我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帮教社会化、管理......

    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社区帮扶工作总结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有关要求,按照县委办下发《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社......

    社区帮扶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2010年,我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帮教社会化、管理......

    社区帮扶工作总结(合集五篇)

    XX局社区帮扶工作总结一直以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社区帮扶工作,认真总结帮扶工作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寻找帮扶工作突破点,社......

    2010年社区帮扶工作总结

    2010年度社区帮扶工作总结在2010年里,我社区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互助互济的传统美德,努力开展孤、老、残、弱的帮扶工作,大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活动,营造安定和谐的社......

    社区帮扶救助工作总结

    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xxx社区位于xxx区东风路北端,辖区面积xx平方公里,有居民xxxx户、xxxx人。驻社区单位有省民政厅。社区成立了社会救助工作服务中心,有专干3人。一、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