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文化工作总结汇报
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镇检查指导工作!**,历史悠久,是**县开发较早的地镇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苗、回、汉在这块红土地上相互依存、和睦共处,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现将我镇文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省**县西部,地处滇川两省、**、会东、巧家三县和东川区结合部的乌蒙山腹地,距县城 22.8公里,总面积264.9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20xx年末总人口6883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432元,居住着汉、回、彝、苗、壮五个民族。由于清乾隆年间从东川府大量开采铜矿运输京城,使得**空前繁荣,历史文化悠久,1995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xx年**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我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突出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监管,使全镇文化工作有序推进。
(一)健全文化机构,提供有力保障。纳编配齐了3名工作人员,每年将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党委、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其重要性。同时,将文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后劲。全面贯彻“文化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总抓手,立足镇文化站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文化阵地。一是文化站和乡村图书室建设。借助各级文化惠民政策,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对镇文化站建设的投入和村级图书室建设的扶持。20xx年,投资37万元(省、市、县投入25万元,自筹12万元)建成一幢占地 420.82平方米 的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一楼为多功能活动室,二楼设为图书室和阅览室,室内藏书4133册。同时,文化站结实际,积极开展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在干沟社区建立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及门球场1个,每年组织1至2次老年门球比赛,丰富老年文化生活。今年,又结合“866”工程的实施在乐里、牛泥塘、发基卡村新建了3个图书室,目前全镇各村都建有村级图书,共藏书10000余册,让农民接近了图书,也更接近了知识,有效解决了农村实用科技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的难题。二是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的“三送”活动有效开展。20xx年,在乐里村组建了一支农村文艺队,邀请县文工团精心指导,编排了12个节目,闲暇之余就在文化小广场上排练,演出。农闲时节,组织他们到各村巡回演出,送戏到村,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目前共巡回演出26场。同时,镇党委立足服务“三农”,结合“群英计划”和“儿基会”两个项目,与市、县相关部门一同累计送科普书籍、实用技术图书、各类报刊杂志2100余册,给农民送去了“精神食粮”与“致富钥匙”。文化站抓住“2131”工程契机,在农闲和节假日到各村播放电影200多场次,并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等,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三)广泛开展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一是文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每年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篮球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同时,结合“儿基会”项目的实施,先后策划、举办“园丁杯”篮球赛和农村校外青少年才艺比赛。二是文艺创作成绩喜人。今年,自主编排、组织4个文艺节目参加今年5月份由县纪委和县文化局联合举办的“清风送名城”文艺汇演,小品《村长的西装》获二等奖、独唱《利剑在天》和配乐诗朗诵《请不要忘记》分别获得三等奖。三是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入。我们先后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织书画联展,共展出作品五十多幅,文化交流以及互访活动不断深入,有力地促进全镇文化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注重文化挖掘,特色重放异彩。**的海腔和小彝腔山歌曾经在**大地上回响,可是现在会唱的越来越少;**的舞龙,曾在无数个春节和元宵为村民们带来欢乐,现在也难得一见了。我们正在加紧收集整理和保护的步伐。
(五)强化文物保护,推进文博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保方针,认真开展文物保护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文博事业向前发展。一是通过橱窗展示、悬挂横幅、散发材料等形式,加大《文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镇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白雾村进行了前期的保护维修工作。同时,成立了名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对不按审批程序和违反《文
物法》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目前对白务村的保护比较完整。
(六)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健康发展。
第二篇:乡镇文化工作总结汇报
页眉文字
乡镇文化工作总结汇报
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镇检查指导工作!**,历史悠久,是**县开发较早的地镇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苗、回、汉在这块红土地上相互依存、和睦共处,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现将我镇文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省**县西部,地处滇川两省、**、会东、巧家三县和东川区结合部的乌蒙山腹地,距县城 22.8公里,总面积264.9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末总人口6883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432元,居住着汉、回、彝、苗、壮五个民族。由于清乾隆年间从东川府大量开采铜矿运输京城,使得**空前繁荣,历史文化悠久,1995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我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突出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监管,使全镇文化工作有序推进。
(一)健全文化机构,提供有力保障。纳编配齐了3名工作人员,每年将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党委、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其重要性。同时,将文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强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后劲。全面贯彻“文化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总抓手,立足镇文化站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文化阵地。一是文化站和乡村图书室建设。借助各级文化惠民政策,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对镇文化站建设的投入和村级图书室建设的扶持。2000年,投资37万元(省、市、县投入25万元,自筹12万元)建成一幢占地 420.82平方米 的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一楼为多功能活动室,二楼设为图书室和阅览室,室内藏书4133册。同时,文化站结实际,积极开展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在干沟社区建立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及门球场1个,每年组织1至2次老年门球比赛,丰富老年文化生活。今年,又结合“866”工程的实施在乐里、牛泥塘、发基卡村新建了3个图书室,目前全镇各村都建有村级图书,共藏书10000余册,让农民接近了图书,也更接近了知识,有效解决了农村实用科技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的难题。二是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的“三送”活动有效开展。2008年,在乐里村组建了一支农村文艺队,邀请县文工团精心指导,编排了12个节目,闲暇之余就在文化小广场上排练,演出。农闲时节,组织他们到各村巡回演出,送戏到村,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目前共巡回演出26场。同时,镇党委立足服务“三农”,结合“群英计划”和“儿基会”两个项目,与市、县相关部门一同累计送科普书籍、实用技术图书、各类报刊杂志2100余册,给农民送去了“精神食粮”与“致富钥匙”。文化站抓住“2131”工程契机,在农闲和节假日到各村播放电影200多场次,并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等,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三)广泛开展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一是文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每年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篮球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同时,结合“儿基会”项目的实施,先后策划、举办“园丁杯”篮球赛和农村校外青少年才艺比赛。二是文艺创作成绩喜人。今年,自主编排、组织4个文艺节目参加今年5月份由县纪委和县文化局联合举办的“清风送名城”文艺汇演,小品《村长的西装》获二等奖、独唱《利剑在天》和配乐诗朗诵《请不要忘记》分别获得三等奖。三是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入。我们先后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织书画联展,共展出作品五十多幅,文化交流以及互访活动不断深入,有力地促进全镇文化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注重文化挖掘,特色重放异彩。**的海腔和小彝腔山歌曾经在**大地上回响,可是现在会唱的越来越少;**的舞龙,曾在无数个春节和元宵为村民们带来欢乐,现在也难得一见了。我们正在加紧收集整理和保护的步伐。
(五)强化文物保护,推进文博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保方针,认真开展文物保护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文博事业向前发展。一是通过橱窗展示、悬挂横幅、散发材料等形式,加大《文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镇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白雾村进行了前期的保护维修工作。同时,成立了名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对不按审批程序和违反《文
物法》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目前对白务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村的保护比较完整。
(六)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健康发展。专门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定期对集市
[1] [2] 出租和销售影像制品商店的检查和清理,严厉打击“黄、赌、毒”,对贩卖盗版和淫秽光碟者从严处罚。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以及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对我镇网吧进行了登记造册,纳入正规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镇文化活动场所有限,各村 图书室狭窄,容纳量较小,且藏书偏旧偏少,不能满足需求;二是镇财力紧缺,投入文化工作资金有限。
下步打算: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拓宽工作视野,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文化行业的管理和引导,加大文化和经济的贴近力度,大力发展和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三是加强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力度,打造我镇独特文化品牌。打造好“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万里京运第一站”的旅游文化品牌,提升知名度。四是不断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以上汇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页脚文字
第三篇:乡镇文化工作总结汇报
页眉文字
乡镇文化工作总结汇报
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镇检查指导工作!**,历史悠久,是**县开发较早的地镇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苗、回、汉在这块红土地上相互依存、和睦共处,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现将我镇文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省**县西部,地处滇川两省、**、会东、巧家三县和东川区结合部的乌蒙山腹地,距县城 22.8公里,总面积264.9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末总人口6883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432元,居住着汉、回、彝、苗、壮五个民族。由于清乾隆年间从东川府大量开采铜矿运输京城,使得**空前繁荣,历史文化悠久,1995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我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突出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监管,使全镇文化工作有序推进。
(一)健全文化机构,提供有力保障。纳编配齐了3名工作人员,每年将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党委、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其重要性。同时,将文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强
页脚文字
有力的保障。
(二)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后劲。全面贯彻“文化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总抓手,立足镇文化站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文化阵地。一是文化站和乡村图书室建设。借助各级文化惠民政策,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对镇文化站建设的投入和村级图书室建设的扶持。2000年,投资37万元(省、市、县投入25万元,自筹12万元)建成一幢占地 420.82平方米 的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一楼为多功能活动室,二楼设为图书室和阅览室,室内藏书4133册。同时,文化站结实际,积极开展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在干沟社区建立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及门球场1个,每年组织1至2次老年门球比赛,丰富老年文化生活。今年,又结合“866”工程的实施在乐里、牛泥塘、发基卡村新建了3个图书室,目前全镇各村都建有村级图书,共藏书10000余册,让农民接近了图书,也更接近了知识,有效解决了农村实用科技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的难题。二是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的“三送”活动有效开展。2008年,在乐里村组建了一支农村文艺队,邀请县文工团精心指导,编排了12个节目,闲暇之余就在文化小广场上排练,演出。农闲时节,组织他们到各村巡回演出,送戏到村,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目前共巡回演出26场。同时,镇党委立足服务“三农”,结合“群英计划”和“儿基会”两个项目,与市、县相关部门一同累计送科普书籍、实用技术图书、各类报刊杂志2100余册,给农民送去了“精神食粮”与“致富钥匙”。文化站抓住“2131”工程契机,在农闲和节假日到各村播放电影200多场次,并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等,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三)广泛开展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一是文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每年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篮球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同时,结合“儿基会”项目的实施,先后策划、举办“园丁杯”篮球赛和农村校外青少年才艺比赛。二是文艺创作成绩喜人。今年,自主编排、组织4个文艺节目参加今年5月份由县纪委和县文化局联合举办的“清风送名城”文艺汇演,小品《村长的西装》获二等奖、独唱《利剑在天》和配乐诗朗诵《请不要忘记》分别获得三等奖。三是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入。我们先后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织书画联展,共展出作品五十多幅,文化交
流以及互访活动不断深入,有力地促进全镇文化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注重文化挖掘,特色重放异彩。**的海腔和小彝腔山歌曾经在**大地上回响,可是现在会唱的越来越少;**的舞龙,曾在无数个春节和元宵为村民们带来欢乐,现在也难得一见了。我们正在加紧收集整理和保护的步伐。
(五)强化文物保护,推进文博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保方针,认真开展文物保护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文博事业向前发展。一是通过橱窗展示、悬挂横幅、散发材料等形式,加大《文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镇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白雾村进行了前期的保护维修工作。同时,成立了名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对不按审批程序和违反《文
物法》的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目前对白务
村的保护比较完整。
(六)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健康发展。专门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定期对集市
[1] [2] 出租和销售影像制品商店的检查和清理,严厉打击“黄、赌、毒”,对贩卖盗版和淫秽光碟者从严处罚。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以及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对我镇网吧进行了登记造册,纳入正规管理,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镇文化活动场所有限,各村
图书室狭窄,容纳量较小,且藏书偏旧偏少,不能满足需求;二是镇财力紧缺,投入文化工作资金有限。
下步打算: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拓宽工作视野,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文化行业的管理和引导,加大文化和经济的贴近力度,大力发展和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三是加强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力度,打造我镇独特文化品牌。打造好“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万里京运第一站”的旅游文化品牌,提升知名度。四是不断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以上汇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四篇:乡镇文化工作总结
乡镇文化工作总结
2014年,我县文化系统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型节会文化活动影响深远,文化艺术创作成果显著,文化设施建设迈入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历史文物遗产保护体系逐步完善,文化市场建设与监管协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铜鼓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文化建设逐步完善,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切实抓好公共文化服务。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不断完善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制度,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便民服务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共接待读者约37100人次,图书流通达37954册次。借力平台,增开“全民阅读好书推荐”栏目。县图书馆借助《铜鼓手机报》这一平台载体,每周刊发一期好书推荐信息,及时推荐馆藏图书、最大限度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6月18日,县文化馆迁至文化艺术中心办公。为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县文化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安排办公场所、培训场所和排练厅,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空间,尽量增加免费开放场所。目前,三楼、四楼走廊设为漫画作品展览厅和摄影作品展览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同时在四楼设有琴房、排练厅、培训厅、报告厅等,共1000余平方米,文化馆真正成为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先后派出七名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培训,提升各项培训水平,惠及更多群众。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共接待重要人士和参观团500余批次,免费开放共接待观众23.8万余人次,其中各级部门和有关领导、客商5万余人次,团体观众5.5万余人次,国际友人1千余人次(英语讲解),青少年5万余人次,零散观众8.2万余人次。完成“国家三级博物馆”的运行评估申报工作。成功举办第五届秋收起义系列纪念馆(地)工作协作会,促进了纪念馆间的交流与合作。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县图书馆协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下乡科技宣传周活动。围绕科技创新促进美好生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丰富群众科学文化生活为内容,专门在省购书中心精心采购了500余册有关农业、林业方面的图书,派送给基层的农林兄弟,为他们送去科技种养知识,得到了广大农林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慰问演出。县文化馆先后精心编排两台农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到各乡镇开展慰问演出,把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文艺节目中,让广大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和了解有关方针政策,深受大家的喜欢。
按照总署和省市要求,我局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加强督促检查、认真查遗补漏,狠抓书屋规范工作的落实。我局先后下发了《关于春节期间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我县农家书屋开放制度的通知》,开展了《农家书屋标准化方案调查问卷》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抓落实,确保了这项惠民工程规范运行,深受农民群众的好评。在去年更新补充11家农家书屋的基础上,今年我县对30家农家书屋更新补充到位,并顺利接受市局验收。由于我县农家书屋在管理、用书、开展活动等方面成效显著,纷纷被江西新闻出版广电局、XX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宜春日报、今视网、上海新民网等等1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内涵逐步提升
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举办了2014年迎春文艺晚会。此次晚会于1月23日在新建成的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共有200余名演员参演,是我县历届春晚演员最多的一次。节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为全县人民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化大餐;举办了第三届崇乡边贸客家文化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全县各乡镇的近万名观众,此次艺术节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各村组织龙灯大赛和各农户制作的客家手工艺品、美食竞赛;第二部分为农民才艺大赛。县文化馆安排文艺骨干参与活动,并进行组织、策划,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圆满完成。举办了传统民俗文化表演“六月六晒红节”,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摄影爱好者100多人,观看群众达2000余人。
积极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为配合我县申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提高人民爱护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意识,举办了全国漫画大赛。此次大赛的主题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暨XX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第三届全国漫画大赛,大赛共收到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台湾省的1119幅参赛作品,共评出金奖2名、银奖5名、铜奖10名和佳作奖50名。为巩固成果,扩大宣传,把优秀的漫画作品编制成书,装裱成画板,在西湖广场举行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第三届全国漫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和现场赠书活动。
5月27日,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在铜鼓正式成立,这是我省漫画届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县漫画的一个里程碑。编印《天造铜鼓、梦里桃园》摄影画册,收集优秀作品数百幅,内容涵盖铜鼓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重点工程等。
10月中旬以来,由中共XX县委宣传部、铜鼓文化局主办,XX县文化馆、XX县客家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承办的铜鼓百姓大舞台“华茂杯”全民才艺大赛,在铜鼓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这是我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群众参与面最广、社会反响最深、效果最佳的群众文艺活动。大赛面向大众、面向农村、面向百姓,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为我县老百姓展示才艺提供了平台。据统计,参加海选节目有103个(组),参演人数达100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岁。选手参赛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各类声乐、器乐、舞蹈、曲艺、武术等表演都呈现出不一样的亮点。
突出主题,开展好读好书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世界读书日推出以“阅读,请到图书馆”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丰富读者的业余文化生活。在西湖广场举办第二届“读好书”活动启动仪式,同时举办4.23世界读书日宣传画展;利用图书服务宣传周举办“我爱读书”演讲比赛,利用科普宣传周开展送图书、送科技下基层活动;“六一”期间,举办“快乐阅读”活动,活动依托新购置编目少儿图书,通过阅读,选出喜欢的图书讲出开心的阅读故事,孩子们一边阅读一边交流,快乐在阅读中传递,促进未成年人阅读工作的开展;集中开展“红色经典数字电影展播”、“教育视频讲座”等活动,加强未成年服务,强化电子阅览功能,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营造积极健康的绿色上网环境。
着力推出品牌“艾城品书香”系列读书活动。举办读书知识有奖猜谜活动;为读者推荐精品图书、热门图书、精典文学、休闲生活、科普、法律知识类图书;举办以“品味书香、悦读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并鼓励大家多读书,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举办“品味书香”摄影展览。
做好宣传活动,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职能。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4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紧紧围绕“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和“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题,分别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举办了“秋收起义版面巡回展”和引进“天王故里.花都图片展”,活动期间共接待观众人数1万余人次。完成专题宣传片《毛泽东在铜鼓的九天》,该片再现毛主席当年和敌人斗智斗勇、机智脱险,在铜鼓亲自领导和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等情景。
三、文物保护持续推进,文化传承成效显著 贯彻执行国家文物工作方针,做到“人防技防”相结合。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坚持不断的组织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全馆学习贯彻文物保护法、新消防法。建立了各保护单位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制度、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巡逻,做好文物安全、消防安全检查记录,并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全年未发生文物流失、人为损毁事故,实现了建馆以来第38个文物安全年。
积极做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维修工作和基层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因遭到暴风雨袭击,造成屋顶瓦片大面积被大风卷走,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及时安排人力和物力进行了抢修加固,保护了该旧址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该馆积极争取了基层文物保护经费35万元,用于待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维修,到目前为止,该旧址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整体修缮,现已初步完成该旧址的抢救性维修工作。
完成国保单位萧家祠记录档案的编制工作和安防工程立项工作。萧家祠于2013年3月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做好该旧址的文物保护工作,现已全面完成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电子记录档案和文本档案的制作,完善了四有档案,并分别报省文物局和市文新局备案。今年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积极做好该旧址的安防工程、消防工程、防雷工程、维修工程的立项工作,积极争取经费到位。对该旧址树立了国保标志牌和保护标志牌,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或叫建控地带),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做好了整体绿化工作。通过一直以来的重点保护,使该旧址的政治意义、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也充分肯定了我县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于今后促进我县红色旅游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我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办根据上级的要求和部署,普查工作有序开展,普查队本着“详实普查、科学记载、摸清家底、不留死角”的原则,按照预先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反复核对,对重点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复查和调查,取得了翔实的调查数据。现已普查全县536个国有单位,普查到文物系统外收藏单位4个、文物系统内收藏单位1个,文物系统外收藏单位的文物已完成初步认定及基本信息采集工作;文物系统内已完成1221件(套)馆藏文物数据采集和拍摄工作。
四、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突出重点,全面整治文化市场。以网吧、校园周边、网络环境、娱乐场所和出版物市场为重点,先后围绕“扫黄打非•清源2014”专项行动、“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治理行动和节庆行动为目标,主要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以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加大打击力度。采取错时执法,在双休日、节假日和学生放学时段组织力量对中心城区网吧开展“拉网式”大检查,共检查经营单位800余家次,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9家。二是以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禁出版物为重点,加大清查力度。坚持以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为重点,对全县的音像店、书刊点进行集中检查,对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桥北商城、大街小巷等附近的流动书摊进行清理,共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69张(盒)、盗版图书104本、盗版教辅音像制品121张,驱逐非法出版物兜售游商2个,取缔非法出版物临时摊点3个,对2起非法出版物行为予以立案查处。通过严格整治,有力地震慑了非法经营者,形成了强大的整治声势。三是以预防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安全隐患为重点,加大排查力度。与经营单位签订《XX县文化市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稳定责任状》。针对无证电子游戏厅监管欠账多、关系复杂的现状,我队坚持做到“露头就打”的姿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督促6家电子游戏厅到文化局办理手续。同时加大了对歌舞娱乐场所的内容监控,杜绝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发生。通过加大整治,有力地震慑了娱乐场所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此外,加大对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治理工作。为查处违法游戏《钢铁力量》,我队主动联合县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主动出击,形成铁拳,防范非法游戏在我县境内出现。
坚持巡查,确保市场健康发展。全队执法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加大检查的频度和密度,形成强大的整治态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共出动稽查人员2600余人(次),累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500余家(次),受理举报3件,共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9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69张(盒)、盗版图书104本、盗版教辅音像制品121张,驱逐非法出版物兜售游商3个,取缔非法出版物临时摊点3个,对2起非法出版物行为予以立案查处,维护了全县文化市场正常秩序。
五、加强主题教育学习,自身建设逐步完善
按照中央的部署,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局从年初开始,深入开展了以解决“四风”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教育活动,我局始终坚持立足学习提高,加强党性修养,着眼解决问题,坚持群众路线,贯彻边整边改,建立长效机制,认真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教育任务。通过教育实践,较好地解决了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大家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和洗礼,取得了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修养上有明显加强,作风上有明显改变,工作上有明显改进的效果。大家普遍反映,这次教育活动力度之大、触及思想之深,群众参与之广、教育效果之好,是多年来少有的,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成功实践,是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生机活力的有益探索。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局党组认真执行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立足于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整个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具体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把强化组织领导贯穿始终,坚持把领导带头示范贯穿始终,坚持把开门搞活动贯穿始终,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坚持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
我局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工作,坚持正面引导为主,采取建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市委XX县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决策部署、工作进展、实际成效,宣传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县、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动态信息和经验做法。已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体用稿33篇,期中《今日铜鼓》报1篇、铜鼓电视台1篇、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2篇、县人民政府网2篇、XX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网站4篇、今视网宜春频道2篇、今视网江西新闻2篇、江西新闻出版(版权)局2篇和人民网17篇。
局党组始终以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中心工作,以工作成绩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表现为“两加、三减”。
“两加”:一是调查研究力度加大。组织开展了文化工作大调研活动,调研内容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二是文化惠民活动得到加强。组织文化馆和铜鼓客家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到乡镇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举办“华茂杯”全民才艺大赛,组织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推出众多高质量展览等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成果。“三减”:一是会议数量明显减少。大力减少会议数量,压缩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今年以来,专题性会议召开次数、累计时间、参加人数,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5次、3天、57人。二是文件数量明显减少。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发文实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对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做到坚决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一定要短。能够以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商洽工作、解决问题,不再印发文件。今年以来,下发文件比上一年同期减少16个,降低18.4%。三是公务接待数量明显减少。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制定《县文化局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从严控制接待标准,坚持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今年公务接待费同比大幅降低。
第五篇:乡镇文化工作总结
房山镇2011年文化工作总结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我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突出文物保护,使全镇文化工作有序推进。
一、健全文化机构,提供有力保障。每年将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党委、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其重要性。同时,将文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后劲。全面贯彻“文化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总抓手,立足镇文化站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文化阵地。一是文化站和村农家书屋建设。借助各级文化惠民政策,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对镇文化站建设的投入和村农家书屋建设的力度,改建成一幢占地 620平方米 的文化活动中心,一楼为办公及活动室,二楼设为图书室和阅览室,室内藏书6812册。同时,文化站结实际,积极开展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建立了体育活动中心,每年组织多次篮球比赛。目前全镇各村都建有书屋,共藏书30000余册,让农民接近了图书,也更接近了知识,有效解决了农村实用科技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的难题。二是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的“三送”活动有效开展。组建了一支红歌演奏团,邀请县文化馆精心指导,编排了12个节目,闲暇之余进行排练,演出。同时,镇党委立足服务“三农”,结合“群英计划”和“儿基会”两个项目,与市、县相关部门一同累计送科普书籍、实用技术图书、各类报刊杂志3000余册,给农民送去了“精神食粮”与“致富钥匙”。文化站抓住“2131”工程契机,在农闲和节假日到各村播放电影200多场次,并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等,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三)广泛开展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一是文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每年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篮球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二是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入。我们先后在文化活动中心组织书画联展,共展出作品六十多幅,文化交流以及互访活动不断深入,有力地促进全镇文化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排练演出“热爱家乡,歌唱房山”文艺晚会,反响强烈。
(四)强化文物保护,推进文博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保方针,认真开展文物保护各项工作,不断推进文博事业向前发展。一是通过橱窗展示、悬挂横幅、散发材料等形式,加大《文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镇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本着“保护”的原则对房山摩崖石刻进行了保护工作。同时,为房山石雕申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