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2011年就业工作总结
***镇2011年就业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围绕落实积极的就业和创业政策这一主线,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两手抓”,创新理念,把握重点,立足创业带动,促进就业增长,推动了全镇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
2011年1-12月新增就业再就业758人,占全年任务的151.6%,实名数758人,实名比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6人,占全年任务的140.9%,实名数986人,实名比率100%。
二、创城宣传工作
为提高对创城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创城宣传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创城宣传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镇制定了《***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宣传活动方案》,并于2011年1月29日召开了全镇创城宣传活动动员会,下发了宣传海报、宣传袋等宣传品。各管区、村对宣传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安排专人负责创城宣传工作。
(一)利用镇政府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镇政府办公大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派出所、计生服务站、法庭,利用标语、条幅、电子屏、宣传栏等载体,进行全方位、高频率的主题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
(二)镇辖区内的社区、村在村务公开栏张贴宣传大海报,发放创城公益宣传品(创城宣传挂历、宣传袋等)。
(三)在全镇主要宾馆、餐厅放置创城公益宣传品(创城宣传挂历、宣传袋等),利用现有宣传设施进行创城公益宣传,并在楼体显著位置悬挂创城宣传内容。
(四)在全镇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网吧、利用设置的电子显示屏进行创城宣传;在显著位置放置公益宣传品,并在室内外悬挂张贴创城宣传标语。
(五)在主要道路张贴大海报,悬挂创城宣传条幅。
三、春风行动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按照上级
安排部署,我们继续开展了以“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帮您尽早实现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
(一)在镇驻地主要交通道路、集市免费发放“春风卡”招工简章等宣传资料,宣传活动内容。
(二)开展摸底调查,摸清各类农村劳动者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情况。
四、家庭服务业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工作
按照兖州市就业办公室2011年9月27日会议部署,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家庭服务业企业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我镇采取镇人社所与40个行政村联合调查、与工商部门登记单位进行核对的方法进行。
本次调查共调查家庭服务业(企业、单位)398家。其中家政服务类263家,专业化服务135家,没有房屋中介类、婚姻介绍类。经营方式以自营为主。共吸纳从业人员915人,其中吸纳高校毕业生13人,困难就业人员34人。
2012年,我们***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将在市就业办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奋勇争先的工作精神,立足创业带动,促进就业增长,努力使我镇就业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我镇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第二篇:乡镇就业服务工作总结
乡镇就业服务工作总结
金华镇幅员面积35.2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74个村民小组,共有10108户,20336人,劳动力12099人,已就业10180人。
一、工作完成情况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8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人数710人;创业培训人数28人;免费技能培训人数118人;岗前培训72人;观念培训136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名制调查10128人,录入10128人;动态更新“6+1”本台账(城乡劳动力基本情况、城乡劳动力就业动态、城乡劳动力培训意愿、城乡劳动力就业意愿、城乡劳动力培训情况、城乡劳动力用工情况、失地农民台帐)。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金华镇着力完善就业与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促进镇域群众就业,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多次受到市就业局、县人社局及县领导的充分肯定,XX市就业实名制调查工作现场会于12月26日在金华镇召开,来自20个区、市、县的负责人60多人莅临参会。
(一)制定目标考核。今年5月,制发了《2014年就业工作季度考核实施方案》,从平台建设、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推荐就业等重要指标对9个行政村及岳店社区实行量化考核,加强就业创业服务过程管理;对参加我镇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后,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培训办证费用超过1000元的学员给予30%的培训办证费补贴。每期免费技能培训按培训人员10%的比例评选表彰优秀学员,优先向用工单位推荐就业。
(二)加强观念引导。开展了以“踊跃就业、勤劳致富”为主题的倡议活动,发放倡议书5000余份,涉及劳动者10000余人;开展了学习、宣传和争做“就业之星”活动,评选出金华镇首届就业之星10名;邀请2014年“就业之星”之
一、中材公司能源班班长、清凉村失地农民兰敬来到岗前培训课堂,为学员讲述自己就业的心路历程,引导参训学员踊跃就业、稳定就业;邀请四川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彭华清为清凉村5个组的80名失地农民代表开展了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消费观念引导性培训,引导群众合理消费、勤劳致富。
(三)健全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化动态管理机制,规范就业工作“6+1”本台账。镇就业服务中心通过上门指导、集中培训,指导各村按“一人一表”的要求建立了六本台账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有效提高了各村就业工作效能,进一步规范了就业工作。各村就业负责人通过定期入户调查、电话跟踪服务、流管社保网格信息共享、走访园区企业等方式实时更新辖区内劳动者信息变动情况,并录入系统,坚持及时采集与录入数据,实现了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适时更新,保证了在动态变化中准确掌握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逐步完善“XX县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信息平台”。
(四)创新服务提高培训积极性。(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每期培训班由就业服务中心、培训机构、培训学员综合评议推选出15%的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今年开班四期,共评选优秀学员7人。(2)强化培训服务:协调质监、安监等部门将部分办证服务下移,方便群众办理《特种作业人员证》。2014年为考试合格的41名学员办理叉车《特种作业人员证》。(3)补贴办证费用:对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办证费用超过1000元的学员给予30%的培训办证费用补贴。今年镇政府对考试合格符合条件的24名叉车办证人员发放了10080元补贴(每人420元)。(4)探索灵活培训模式:a、乡镇联合培训:对报名人数达不到培训机构开班要求的叉车工种,金华镇与其他6个乡镇,集中全县叉车培训学员共59人在金华镇正式启动叉车技能培训;b、岗前补贴培训:今年7月,蜀菱科技在我镇预招操作工26人,开展2个月的岗前培训,企业为参训学员共发放培训生活补贴3200元。培训结束后,25人正式上岗。
(五)搭建平台促进群众就业。(1)发布用工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系统平台、led显示屏、社区广播、村务公开栏、就业qq等方式每周至少向群众发布用工信息3次,积极为群众推荐就业。(2)开展招聘会:今年开展规模招聘会1次,专场面试会3次,促进710人就业。(3)签订劳动用工合作协议:与园区中粮、中材等17家企业签订了劳动用工合作框架协议。(4)政策宣传:积极宣传企业招用失地农民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用失地人员;(5)推荐就业:今年大力推荐有就业意愿者上岗,促进710人就业。(6)落实就业优惠政策:本镇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如社区网格员、保洁、保绿、城市协管员等工种招用本镇失地人员13人。为本镇符合条件的27名群众申报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群众就业观念教育引导还需加强。对群众就业观念教育引导不够。由于我镇征地拆迁面较大,集中安置居住的群众较多,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有的拆迁群众自身技能缺乏,但期望较高,对所求职的工作却好高骛远,对工作挑肥拣瘦,导致迟迟未能就业。(二)部分企业招聘门坎较高,条件限制较多,不利于失地农民尤其是“4050”人员就业。部分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与工资待遇存在差距,造成部分群众不愿在本地就业或就业后频繁跳槽现象,稳定就业性差。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大就业观念引导。
(二)开展首届创业之星和第二届就业之星评选活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方式评选出就业明星进行表彰奖励。
(三)开展“三送”上门活动,走村入户将“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送到家家户户。
(四)根据群众培训意愿,结合免费技能培训项目,开展叉车、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能力。
(五)探索就业服务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与流管、网格管理工作相结合。
第三篇: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13年,我镇就业和社会保障、社区教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各村(社区)的大力支持以及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并对明年工作作简要安排。
一、切实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根据XX县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宣传、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镇2014医保筹资人数达8474人(含民政402人、残联109人,少儿304人),参保率达99%以上,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72人,小额意外保险参保人数2485人。
二、扎实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根据《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下达2013年社会保险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认真开展社会保险宣传、缴费工作。截止目前,全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91人,参保率达99%,基本上达到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要求;已完成基金征收728.06万元,完成103.25%,应续保人数4315人,已完成续保人数3603人,续保率为83.5%;城乡、城职核查1920人,核查90.85%。
三、切实加强劳动就业工作
认真按照《关于XX县2013年各乡镇就业工作目标的通知》(蒲就发〔2013〕3号)文件要求,扎实开展充分就业工作,通过各方努力全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增劳动力转移275人。认真贯彻落实《XX市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合同和社会保险管理标准》,合理规范我镇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的划分,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开展劳动用工检查,督促企业完成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社会保险参保率90%。受理农民工欠薪投诉1件,及时调处得到圆满解决。
四、认真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一是6月29日在龙泉社区举办了“共筑中国梦、建设竹海茶山美丽甘溪”为主题的社区教育观摩活动,开展了政策宣传,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吸引近千群众参与。二是认真做好国家级职成教育示XX县创建工作,建设标准化实训基地一个,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档案材料,做了大量扎实准备工作。三是深入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利用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开展了以“学习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法制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经典诵读等活动,推动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开展。明月、箭塔村被县上表彰为学习型组织,张明等6个家庭被县上评为学习型家庭。四是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目前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050人次,引导性培训336人,职业技能培训404人,分别举办了商品营销员、电脑操作员、厨师培训,培训后就业65人。社区教育学校独立完成《雷竹栽培技术教程》的编写。
五、认真做好其他各项业务工作
建立和完善了劳动保障工作台帐,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和上报各项报表数据及资料,按要求及时更新劳动保障网上相关数据信息,做到耐心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第四篇:2006年乡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006年乡镇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2006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就业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全体乡机关干部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下,紧紧围绕我乡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以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为标准,圆满地完成了今年我乡就业再就业的各项工作。全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任务数150人,实际完成任务155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3%;持证实现再就业45人,完成任务数40人的113%;由劳动保障所直接输出劳务65人,完成目标任务数60人的108%,开展各类技能人才培训班4期,已培训了12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300人的400%;新开发公益性岗位6个,完成任务数2个的300%,新办社区就业网点2个,社区就业实体吸纳安置6人,实实现产值2万,增加值1.1万元,实现利税1.1万元;年底登记失业人员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18%以内;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1人实现了再就业;为城乡各类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介80人次,介绍成功达40%以上;再就业培训40人,创业培训5人;全面完成失业保险的征缴工作,无历年失业保险欠费。今年我所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素质建设,实现就业服务制度化。一是失业人员登记和免费就业服务制度。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就业登记、失业登记与就业服务有机衔接的工作流程,通过劳动力市场、社区加强对失业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人员的动态管理。二是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通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和即时公益性岗位援助。根据区就业局确定的再就业援助任务要求,制定专门就业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三是针对我乡“4050”人员就业现状,对就业竞争能力弱势群体按照国家政策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加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实施,为有创业条件而无资金的下岗职工统一提供资金但保。四是政府出台免费培训制度。完善职业介绍和再就业培训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服务和培训,对下岗失业职工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进行就业前培训。培训工作一年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二、抓行业职能建设,全面推动就业服务专业化
一是加大发证力度。《再就业优惠证》关系到下岗失业职工切身利益和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为了确保再就业优惠政策的享受对象不错不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政策发证,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职工发放了优惠证。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将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再就业优惠证申报办理程序等印制成宣传材料,通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站,发放给每一位失业下岗职工;定期上街设立劳动法规咨询服务台,现场解答失业下岗职工提出的问题;还通过电视、宣传栏、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使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转变择业观念,安心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三是抓社区平台建设,促进就业服务社会化。社区平台建设是实现就业服务社会化重要途径之一,社区劳动保障员的日常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工作就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延伸和具体体现,是就业服务社会化的最终衡量标准,2006年,社区配备了专职劳动保障员,为进一步做好我乡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了人力保证。
三、抓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建立了全乡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再就业情况数据库,对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二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劳务输出工作已完成5500人,输出人员范围已覆盖了全乡1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不仅下岗失业人员得到了帮助,而且各类待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得到了就业帮助。
四、明年工作打算: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明年各项责任目标的完成。
(一)、加强培训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培训工作中急需的培训设施,落实培训基地建设。在保证我乡基本培训内容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培训基地,加大培训力度,一是把创业培训作为明年培训工作新的突破口,认真学习借鉴其他乡镇的经验,结合我乡实际,把再就业培训工作抓好、抓出成效。二是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针对我乡劳务输出的实际,明年将增加培训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输出人员的素质。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政府出台的再就业优惠政策。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扶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加强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协调配合,把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
(四)、进一步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要运用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动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就业,推进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
(五)、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要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要增强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实干,善于摸索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我乡就业再就业工作再创辉煌!
第五篇: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工作总结
**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工作总结
二0一二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主管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各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密切配合支持下,天堂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严格履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体职工奋力拼搏,基本完成了镇党委政府和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保障所的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之根本,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2012年天堂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所在镇党委及县局的指导安排下,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办法,使我所的人员队伍进一步的壮大,整体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业务工作人员素质得到提高,村、社区及乡镇的各项业务的办理更加快速严谨有序化,天堂镇的社会保障队伍俨然成为一股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中坚力量。
二,具体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2年我所认真遵守各级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提升我所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外塑形象内塑品质,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任务目标,我所的各项业务工作均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与进步:
(一),继续宣传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和任务,保证我镇新农保参保情况稳中有进。新农保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尤其对于我镇,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现象偏重,新农保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居民晚年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至关重要。2012年在我保障所与村、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我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达到全覆盖,参保人数11277人,参保率达到了92.25%,其中领取待遇人数2704人。在具体的日常工作方面,我们认真改正以往工作中居民保险存折账号错误、保险金发放基本信息不符等漏洞。争取让我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办理发放工作能一步到位,真正达到老有所依。
(二),配合县局进一步落实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发放工作。社保补贴是针对原国有集体企业下岗的“40、50”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的一项生活补助。我镇地处城区中心,企业下岗职工数量大、分散广,社保补贴发放工作困难大、任务重。2012年,我保障所积极配合县主管部门,有效联络各村及社区,认真宣传社保补贴的相关政策文件,耐心为群众解疑答惑,全年共计为1229人发放补贴,累计发放补贴2087490元。
(三),联系村、社区共同完成2012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宣传参保工作。我保障所认真贯彻民生工程之居民医疗保险相关文件,紧随县局工作进度与政策目标,做好县局与社区的沟通衔接工作。今年我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登记人数达到11059人,比上增加36.1%。
(四),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相关的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法规政策。积极为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搭建平台、提供便利。我保障所在小额贷款申请程序中处于中间位置,一方面要对村、社区及个人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仔细的审核,另一方面还要为申请人向上级部门递交材料做好推荐工作,处于中间衔接程序。2012年我保障所共计为24户劳动密集型企业和252名小额贷款申请人办理申请手续,累计办理申请贷款总额近390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办公条件亟需进一步的加强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是一个年轻而又关键的部门。目前我所办公环境相对简陋,办公用品尚不齐全稍显短缺。
(二)进一步提高对社保工作的认识。社会保障工作是国家之根本,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
(三),我保障所在县局与村、社区中间处于联络衔接位置,与县局、村社区工作业务来往较多,联系经费、公务费严重不足。
四,二0一三年工作重点与展望。
(一),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做好日常工作,保证各项任务按时按质的完成。
(二),紧随县业务主管部门,将我镇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反馈给上级部门。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居民社会保险相关的政策法规与文件规定,努力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保登记工作。进一步检查养老保险金发放情况,核对参保人员基本信息。争取从我镇到村、社区的社会保障工作能达到井然有序,浑然一体。
(四),积极为我镇的创业人员与下岗再就业职工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争取让我镇的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达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五),加大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完善我镇社会保障工作条件。争取让我镇社会保障工作能在全县争先创优。
结语: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无论是工作的成功还是不足,我们都要把它当成一种财富,只要我们保障所职工不断的去总结与思考,从成功中得到经验,从失败中获得教训,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天堂镇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和县各部门的领导下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