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时间:2019-05-11 22:3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第一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论述题:

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P33-35

2、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其耕作条件有何特点?P23-24

3、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P42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P45

5、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P46-47

6、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56-p57

7、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P60-62

8、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P78-82

9、简述贵州省“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目标。P83

10、贵州经济的主要特点。P88—89

11、简述贵州在能源、矿产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P26-31

12、贵州工业中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有哪些?P100-112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最后一章不纳入考试范围。第二、三、四章是

考试重点。另选择题中有少许时事题。

2、考试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40道,40分;多项选择题

15道,30分;论述题2道,30分。

3、考试时带好钢笔、2B铅笔和橡皮擦。

第二篇: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

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P33-35

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既有水上石林又有旱地石林,既有高山石林又有洼地石林,既有灰白色石林又有黑褐色石林,天星桥石林、银滩石林、修文回水石林、奢香石窗石林、兴义泥凼石林、荔波喀斯特石林。2.瀑布与峡谷多而壮丽。黄果树瀑布群、赤水十丈瀑布群、中洞瀑布、马岭河大峡谷、乌江三峡、六广河七峡、关岭花江大峡谷、黄平飞云大峡谷、开阳南江峡谷。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织金洞、龙宫、天河潭、晴隆大厂石膏巨晶洞、修文多缤洞、兴义飞龙洞、铜仁九龙洞。4.森林美景多。梵净山林海、习水原生林、茂兰卡斯特原始森林、大方百里杜鹃、赤水竹海。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潕阳河、赤水河、杉木河、红枫湖、百花湖、万峰湖、草海、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石阡县城南温泉。

2、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其耕作条件有何特点?P23-24 答: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达。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P42 答:贵州高原纬度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和,不仅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生长,也适宜人类生存和繁衍。大量的天然溶洞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多种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出露有利于古人类打制各种石器。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P45 答: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是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的屯田。

5、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P47-48 答:使贵州真正意义上进入封建社会,改土归流后,朝廷对贵州的行政区划和行政建制作了较大的调整。二是对贵州的疆域作了较大调整。

6、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58 答:

一、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础。

二、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建成了铁路网和微波通信系统,使贵阳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三、改变贵州的生产力布局。

7、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P63-64 答:1.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西电东输3.退耕还林4.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5.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6.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8、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P81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贵州少数民族分别处在前资本主义的各个社会发展阶段。出多数地区社会经济属封建地主所有制外,在黔西北的部分彝族。苗族地区,还存在着农奴制残余,在黔南的瑶族地区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痕迹。由于所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力状况不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从事农业生产上,既有细耕作,也有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耕作习惯,甚至还有以狩猎为生的,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铁器、石器、木器。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手工业,但从事工商业的人数极少。由于生产条件差,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少数民族生活十分艰辛,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9、简述贵州省“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目标。P85 答:1.经济加速发展。到2015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确保实现2000亿元,力争年增长率达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517元;第一产业年均增长7.8%以上,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7.5%以上,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6%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25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县县通高速”目标基本实现。到2015年,7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工程性缺水门体全面解决,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0.9亩以上,农村人口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0.5亩。3.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3%以上,力争5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脱贫摘帽”,建设500个特色文化村寨。4.科技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大幅提高,民族文化教育成效明显;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5.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建设一批民族特色专科医院,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得到有效控制,民族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6.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以上;2014年全面完成统计在册的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的进展。7.少主民族文化和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自治县均建成一个少数民族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体育场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明显成效。8.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到2015年,新增荒山造林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10、贵州经济的主要特点。P90 答:1.生产要素占有出现多元化。2.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性增强。3.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4.增长动力因素尚不均衡。5.发展阶段向跨越性转变。6.政府经济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11、简述贵州在能源、矿产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P26-31 答:

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1.水能资源,总量居全国第六,人均居全国第三,水能资源的特点: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2.煤炭资源,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炭资源储存量丰富,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储量大、煤种全、埋藏浅、分布聚、含硫低、组合好。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1.铝土矿,居全国第三。2.磷矿,居全国第三。3.重晶石,居全国第一。4.金矿,居全国第十。5.锰矿,居全国第三。6.水泥原料。7.汞矿。8.锑矿。

12、贵州工业中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有哪些?P99-109 答:

一、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二、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业技术进步加快。

三、工业结构加快调整。1.轻重工业结构。2.工业行业结构。3.企业规模结构。4.所有制结构。5.产业聚集。

四、工业特色行业持续发展1.能源工业和资源深加工业。2.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3.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4.医药制造业。5.高新技术产业。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宽。1.贵州已走向新型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后半段。2.贵州工业化道路的回顾及启示。3.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拓宽。

第三篇:《贵州省情教程》思考题(精选)

《贵州省情教程》思考题

第一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1、贵州地貌的特征是什么?贵州有哪些地貌类型?

2、为什么说贵州的气候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3、贵州的主要河流水系有哪些?

4、贵州土壤的现状特点是什么?

5、试述贵州在生物、能源、矿产、旅游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

6、简述贵州行政区划的现状。

第二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

1、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2、简述贵州名称的由来。

3、试述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5、简述乾嘉起义与咸同起义的作用。

6、发生在贵州的“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反帝斗争中产生了什么影响?

7、试述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8、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9、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10、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三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1、解放后贵州的人口发展出现了哪些主要变化

2、试述贵州民族在分布、语言文字、文化及宗教信仰方面的主要特点。

3、简述贵州的民族区域自治现状。

4、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四章

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

1、解放后贵州经济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贵州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4、试述贵州以森林营造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林业发展。

5、贵州乡镇企业发展呈现的主要亮点是什么?

6、简述贵州工业的发展概况。

7、贵州的工业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8、贵州工业中有哪些优势产业?试述它们的优势所在。

9、简述贵州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的发展现状。

10、贵州的商业贸易有何特点?

11、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并说明其旅游的特色。

12、目前贵州已形成了什么样的金融体系全面开展金融业务?

13、贵州的城乡建设有什么特点?

14、贵州房地产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

1、简述贵州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目前贵州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教育网?

3、简述贵州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4、简述贵州文化的发展历程。

5、试述贵州文化的现状特点。

6、解放后贵州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贵州体育发展的现状特点。

第六章

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

1、简述中共贵州省委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2、贵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3、贵州有哪些民主党派组织?他们在贵州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4、根据目前贵州省情的基本情况,试述构建和谐贵州应该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第四篇:《贵州省情》期末复习练习题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政治、经济、()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毗邻。3.贵州地貌以()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典型发育的山区。

4.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5.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6.贵州北部有()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有()山,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和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其景观被称为“天上石林”。中部有(),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7.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左右。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

8.贵州雨季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到来,6~7月雨量最大,表现为水、热、光同步,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9.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的独特天气。10.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11.乌江干流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盐仓镇的香炉山,境内长889千米,是贵州()的河流。乌江水系的水量和()都十分丰富,具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12.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3.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14.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6年1月1日,共设有()个地级市、()个自治州、()个地区和 88 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5.贵州高原是中国()的发祥地和()的发源地之一。《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的农耕社会。16.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17.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苗瑶、()、氐羌几大族系先后进入今贵州地区,与古老的濮人错杂而居,在经济、文化上进行广泛交流。18.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乌江以南实行(),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19.贵州省的形成和府、州、县的设置过程,实际上是不断()的过程。20.清朝时期,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和(“”)。

21.辛亥革命爆发以后,1911年自治学社组织领导在贵阳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成立了(“”),成为继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独立以后宣告独立的省份。22.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开始。

23.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和一些民族()的省份。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的迁徙活动而形成。

24.贵州省2005年末总人口为()万人,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有所下降。

25.国际上一般将()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成为该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水、白、回、壮、蒙古、畲、()、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27.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壮侗、藏缅等语族。28.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05年全省共有()个自治州、()个自治县和()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2%。

29.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仡佬、水、()8个民族。30.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

31.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自治县。

32.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自治县和()自治县;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自治县。

33.目前贵州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环境立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使全省经济发展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34、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北主要有甘薯、油菜、()和板栗等;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等;黔南主要有()、油菜、苎麻等;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芭蕉等;黔西北主要有玉米、()、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黔北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茶叶、桑蚕等;黔中主要是水稻、玉米、()、烤烟、茶叶等。35.2005年,根据贵州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以()占绝对优势。

36.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贵州重要的基础工业和优势产业。2006年贵州原煤产量11817万吨,居全国第()位,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为主。黑色冶金工业以()等特种钢的开发最有特色。贵州是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地之一,有色冶金工业主要有()、钛、锑、铅、锌等工业。化学工业以()化工等为重点,主要产品有化学肥料、农药、基本化工原料和其他无机有机化工原料等。

37.贵州机械电子工业的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产品和()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

38.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和()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39.贵州在邮政业方面,建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为主的陆空水相结合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建成了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系统,形成中国西南地区的邮路大通道和邮件转运枢纽。

40.贵州在电信业方面,建设和完善了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以()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41.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42.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风景区、南有()、西有()、北有(),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3.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44.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具有一定的(),发展(),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45.截止2005年,贵州有研究生培养机构()个,普通高等学校()所,成人高等学校()所。

46.2005年9月8日,()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47.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艺术。48.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

49.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50.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5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5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指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实现安定团结、()、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53.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54.中共贵州省委把()和()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55.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56.截止2005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致公党、()、省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57.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的助手。

58.环境保护是指为使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不受破坏和(),能更适合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采取的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4.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林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5.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位

A、6

B、7

C、8

D、9 6.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

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7.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

A、湄潭文庙

B、阳明书院

C、甲秀楼

D、天台山

9.从()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A、1949

B、1950

C、1953

D、1978 10.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

A、2000美元

B、3000美元

C、4000美元

D、5000美元 11.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

A、战国时期

B、明代

C、清代

D、解放后 12.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

A、安顺市

B、铜仁地区

C、六盘水市

D、黔东南州

13.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是:()

A、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05年的三、一、二。

B、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05年的二、三、一。

C、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05年的二、三、一。

D、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05年的三、二、一。

14.2006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1949年增长55.08倍。

A、1820.44

B、2267.43

C、3002.56

D、4452.11 15.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A、7

B、8

C、10

D、11 1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6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17.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

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18.2006年,贵州白酒制造业在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方面均居全国前()位。

A、2

B、3

C、4

D、5 19.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

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20.2006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个

A、10

B、11

C、12

D、13

2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

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22.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

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23.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析》,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24.1938年,贵州成立的第一个科学技术部门是()。

A、国医研究所

B、贵州省科学院

C、贵州省立科学馆

D、省农业改进所 25.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26.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

A、《新黔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27.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传入贵州。

A、黔剧

B、京剧

C、越剧

D、沪剧 28.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

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

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

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

29.()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30.截止2005年末,贵州农村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6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7.9%,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是:()。

A、高

B、低

C、相等

D、差不多

(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贵州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A、大熊猫

B、黔金丝猴

C、黑颈鹤

D、华南虎 4.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

A、珠子参

B、三尖杉

C、何首乌

D、冬虫夏草 5.贵州是中国()的三大产区之一。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6.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7.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流官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A、实施扶贫开发战略。

B、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C、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D、探索符合省情的发展道路。

10.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1.贵州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A、举办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培训;

B、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C、采取录、转、聘等倾斜政策,扩充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D、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三校一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2.解放后,贵州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

A、《苗族古歌》

B、《西南彝志》

C、《水书》

D、《长恨歌》 13.贵州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目的是:()

A、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中立法权的具体体现,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进行一系列的法制配套工作的主要环节;

B、是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主体民族更好地实行区域自治的需要;

C、是巩固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

D、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健康发展及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措施。

1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

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15.近年贵州种植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成为大宗产品。

A、茶叶

B、油菜籽

C、花生

D、烤烟 16.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

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

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17.贵州烟草制品业以()为主。

A、烤烟生产业

B、特种香烟制造业

C、烟叶复烤业

D、卷烟制造业 18.下列哪些是贵州的特色食品()

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19.贵州的医药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科学的体系与网络,包括()。

A、中药材原料生产体系

B、中药研究开发体系

C、现代中药制造体系

D、市场信息服务网络。20.贵州下列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是()。

A、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B、黔灵公园

C、花溪公园

D、遵义会议会址为 2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

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2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2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

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2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2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

A、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C、侗族的抢花炮、摔跤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27.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

A、各地、州、市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28.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

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

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 D、各地、县的领导干部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

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3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A、伤残

B、失业

C、遭受灾害

D、生活困难

(四)问答题

1、简述贵州的矿产资源特点。

2、试述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风光资源条件。

3、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贵州的“三大教案”在全国有什么历史影响?

5、试述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6、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7、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8、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9、简述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10、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11、简述贵州以森林营造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和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林业发展。

12、简述贵州工业发展概况及其工业结构特点。

13、简述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

14、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社会科学事业的主要表现。

15、试述解放后贵州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16、简述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概况。

18、试述构建和谐贵州的具体工作体现。

第五篇: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1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º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ºC。年降水量(850--16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西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 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 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北盘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5)。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五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 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空)、(航天)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和(年龄)。

18、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19、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3903。7)万。人口密度为(221。7)人/平方千米。

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 族)、土家、彝、(仡 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 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5)%。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 佬)、(水)、回8个民族。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24、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5、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 一 三)向(二 三 一)的历史性转变。

26、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28、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形成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

30、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

31、贵州工业产值虽然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三大(磷矿和磷化工业)基地之一、十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

32、到2003年,贵州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产量7802.5万吨,居全国第(5)位。

33、贵州电力工业2001∽2004年以(黔电送粤)为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水火并举,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和输电线路。

34、贵州水电主要分布在(乌江)及其支流,呈梯级分布;(南北盘江)等河流也建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主要分布在(黔中)、(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35、贵州的化学工业主要布局在4个工业区,(贵阳)以磷煤化工、橡胶、涂料工业为主;(安顺)以重化工为主;(遵义)以化肥、精细化工为主;(黔南)以化学矿山开采、化肥工业为主。

36、贵州(酿酒、特色食品)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37、贵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电气化)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相结合,连接渝、湘、桂、滇、川和全国各地,并辐射省内各地州市县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西南南下出海通道。

38、贵州的公路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

39、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为骨架,连接周围(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40、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具有庞大的产业群体。

41、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 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山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2、在城乡规划方面,贵州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和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43、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4、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4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46、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47、1996年国务院确定(大连)、(宁波)、(青岛)、(深圳)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48、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49、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50、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51、贵州第一批“五个一工程”是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

5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5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C)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B)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

A、赫章韭菜坪 B、玉屏 C、威宁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A)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7、(B)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喀斯特地貌发育 C、高原山地 D、盆地

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C)位

A、7 B、8 C、9 D、6

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C)。

A、43.55% B、9.38% C、26.68% D、3.6%

10、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D)

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11、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B)

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 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 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 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

13、从(C)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A、1949 B、1950 C、1953 D、1978

14、“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B)为重点。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服务业

15、社会构成是依据人口的(D)来划分的。

A、自然属性 B、生理属性 C、地理属性 D、社会经济属性

16、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B)

A、安顺 B、铜仁 C、六盘水 D、黔东南

17、贵州水族主要分布在(C)

A、黔东南 B、黔西南 C、黔南 D、毕节

18、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国家还帮助(A)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A、苗族、布依族、侗族 B、苗族、侗族、仡佬族C、苗族、布依族、瑶族D、侗族、彝族、水族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农业实行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集约化生产,在(C)年实现农村人口粮食生产基本自给的跨越。A、1978 B、1998 C、2000 D、2004 20、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B)

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21、贵州是中国荞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其生产地主要集中在(C)

A、黔东南的河谷地带 B、黔西南的峡谷地区 C、黔西北的高寒山区 D、黔东北的温湿地带

22、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B)开始的。

A、城市的企业改革 B、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农村合作社

23、贵州农业和农业经济结构明显变化,2002年与1978年相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是:(B)

A、农业下降,林牧渔业上升 B、农牧业上升,林渔业下降 C、农渔业下降,林牧业上升 D、林业上升,农牧渔业下降

24、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C)A、第二位 B、第五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25、贵州工业中利税总额就居全省第一位的是(B)

A、酿酒工业 B、烟草工业 C、软饮料工业 D、特色食品工业

26、在贵州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客、货运输量最大的分别是(B)

A、公路和铁路运输 B、铁路和公路运输C、铁路和水路运输 D、航空和铁路运输

27、建筑业属于(B)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跨第二、三产业

28、贵阳邮政总局成立的时间是:(C)

A、1901年 B、1905年 C、1910年 D、1920年

29、到2003年贵州省下列不属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是(D)

A、黄果树 B、红枫湖 C、织金洞 D、花溪 30、1987年被列入“国际生物圈保留地网”的是(A)

A、梵净山 B、赤水竹海 C、习水原始林 D、花溪公园

31、贵州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有(C)个

A、10 B、11 C、12 D、13

32、贵州具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劳动就业岗位最多特点的产业是(C)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 D、第二和第三产业

33、贵州清代最知名的区域文化是(B)

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34、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D)

A、《贵州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35、贵阳市解放的时间是(C)

A、1949年9月30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49年11月15日 D、1950年1月1日

36、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了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旧址,还有(C)

A、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B、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C、王若飞故居 D、黎平会议会址

37、贵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D)

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38、(B)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A、文化

B、经济

C、法律

D、哲学

39、中共贵州省委确定每年(A)月为公民道德集中宣传月。

A、3 B、4 C、5 D、6 40、(B)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

1、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ABC)

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 B、直接的观点 C、用辨证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2、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和意义是(BCD)

A、是行政区划的需要B、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 C、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教育各簇人民的需要 D、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

3、贵州除下列(ABD)县市以外,其地貌均为石灰岩等酸质岩石发育的喀斯特地貌。

A、赤水 B、雷山 C、黄平D、榕江

4、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BCD)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5、贵州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ABC)

A、赤水河 B、綦江 C、珠江 D、乌江

6、贵州自然的有利条件是:(ABCD)

A、多种土地资源与多种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

B、受地形影响,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 C、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 D、千资百态的岩溶奇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

7、贵州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是:(ABCD)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可耕地资源数量少,水资源贫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C、灾害性天气较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威胁较大 D、层峦叠嶂,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8、贵州土地资源的特征是:(ABCD)

A、山地丘陵多、平地少,土地类型多样。B、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特征明显。C、山高坡陡,中低等土地比重大。D、林牧地分布不平衡。

9、贵州水资源有以下特点(ABCD)

A、资源丰富 B、时空上分布不均匀 C、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D、地表天然水质污染大

10、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BCD)

A、马尾松 B、贵州苏铁 C、钟萼木 D、珙桐

11、贵州是中国(BC)的三大产区之一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12、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BD)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13、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BCD)

A、流官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14、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AD)

A、乾嘉起义 B、顺康起义 C、康乾起义 D、咸同起义

15、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16、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BCD)

A、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7、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BD)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8、贵州扶贫攻坚取得的明显进展是(ABCD)

A、一批贫困人口陆续越过了温饱线B、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C、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有所增加D、贫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和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有一定改善

19、普查的特点是(BCD)

A、全面性 B、一次性 C、周期性 D、全国性 20、贵州目前的2个国家级开发区是(AB)

A、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B、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C、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D、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21、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是(ABCD)

A、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为重点综合开发区 B、以六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 C、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 D、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网络圈

22、贵州粮食种植面积居前三位的是(ABD)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薯类

23、大豆也是贵州的粮食作物,生产较为集中,产区主要有(AC)

A、遵义 B、安顺 C、毕节 D、铜仁

24、贵州的烤烟与油菜所共同的主要产区是(CD)

A、六盘水市 B、毕节地区 C、遵义市 D、铜仁地区

25、贵州的铝工业主要分布在(AB)

A、贵阳 B、遵义 C、安顺 D、六盘水

26、现行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包括(ABD)A、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 C、汉族和少数民族一样 D、农村宽于城市

27、下列属于贵州医药工业的特点是(BCD)

A、医药工业已跨入全国先进水平B、民族医药开发得到加强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生产布局比较均匀而又相对集中

28、贵州邮政通信业的主要特点是(ABD)

A、面向市场,加快发展 B、以人为本,邮政服务程度提高

C、市场竞争激烈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服务特色

29、贵州电信通信业的主要特点是(ABC)

A、多种信息传输服务网趋向互联互通,通信基础网络现代化水平提高 B、电信市场出现激烈的竞争 C、电信通信业具有较好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基础D、固定资产投资最高 30、贵州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是(AC)

A、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 B、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C、劳动就业岗位最多 D、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基本适应

31、金融业的行业分类包括(ABC)

A、银行业 B、证券业 C、保险业 D、房地产业

32、下列哪些是贵州的特色食品(CD)

A、手扒羊肉 B、过桥米线 C、牛头牌牛肉干 D、老干妈辣椒

33、下列属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是(ABD)

A、地戏 B、花灯舞 C、反弹琵琶 D、泥哨

34、贵州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ABCD)A、从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种形式办学 B、坚持全社会办学的方向 C、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 D、发展潜力大

35、贵州目前的教育网包括(ABD)

A、基础教育网 B、高等教育网 C、成人教育网 D、职业教育网

36、贵州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是(ACD)

A、贵州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B、有国家的重点投资支撑

C、有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及其设备和科技人员 D、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37、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是(ABCD)

A、实现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显著提高

B、它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D、实现安定团结、政府廉洁、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8、贵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具体要求执法人员(ABD)

A、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B、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

C、行政赔偿由责任人自行赔偿制度 D、对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取消其执法权

3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的工程项目有(ABCD)

A、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B、“西电东送”工程建设 C、退耕还林和天然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D、“南水北调”水利工程 40、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包括:(BD)

A、科技水平发展赶上中部地区 B、大西南南下出海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 C、成为畜牧业产品出口大省 D、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四、问答题

1、简述如何认识贵州省情? P 3--5

2、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P 9--10

3、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P 17--18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P44--46

5、试述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P 54--69

5、为什么说贵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P 15

6、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P 31--32

7、试述贵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P 60--62

8、试述贵州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P 62--64

9、试述贵州当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工作。P 98

10、简述贵州人口目前的城乡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P 72--73

11、简述贵州两类开发区的性质。P 93

12、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区域性特点。P 106--107

13、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P 114--117

14、试述解放后贵州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P 84--87

15、试述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P 94--97

16、试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呈现的良好态势。P 133--134

17、简述当前贵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P 152--155

18、贵州特色产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 168--169

19、贵州六大工业区的工业布局是什么 P 152 20、简述贵州交通运输业的特点。P 195--196

21、贵州商业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P 217--219

22、简述贵州城乡建设的特点。P 242--244

23、试述贵州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的特点。P 180--182

24、目前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试述贵州旅游业的特点? P 224--225

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P 302

26、贵州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 P 326--331

27、简述贵州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P 305--309

28、试述贵州环境保护的现状和特点。P 291--294

29、试述贵州人民生活的现状和特点。P 298--300 30、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P 332--333

31、试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主要成就。P 334--336

32、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P 337--342

下载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贵州省情复习思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情 》期末复习练习题

    《贵州省情 》期末复习练习题2010年6月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 )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

    贵州省情范文合集

    贵州省情考试纲要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指南

    《贵州省情教程》期末复习指南 2010年1月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本学期贵州电大的新教学计划中称“地域......

    2014贵州省情期末复习(共五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 发展规律 )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

    贵州省情论文(参考)

    神奇多彩的贵州 ——是民族文化丰富,民族和谐团结的人间天堂 【内容摘要】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

    贵州省情调查报告

    贵州省情调查报告(关于雷山县西江旅游建设) 调 查 目的和对象:通过对雷山西江千户苗寨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和分析,更加了解黔东南的旅游信息,同时为雷山县旅游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贵州省情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变化)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

    贵州省情介绍

    贵州省情介绍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