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32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1956年11月12日,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做出了崇高的、科学的评价。继承者对先行者的评价,为我们正确的理解历史,继承前人开创的伟业,并把它推向前进,提供了思想与行动的指南。
文中的许多话让我思考很深。“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完成的民主革命,而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文中这句话让我深有感受。也许正是孙中山未完成的心愿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完成祖国统一,过上幸福生活的机会。正是有了孙中山生前的不断努力,才有了之后毛泽东带领中国走进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的纲领、政策,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团结起来,不断追求的精神。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在中国内外都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组织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无私的,为了中国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领导下,同盟会和国民党举行了十多次起义,非推翻清政权不可!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到了一起,他开创了国共双方合作的滥觞。孙中山为革命事业和国共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我也体会到了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尊敬与赞美。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如此,而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毛泽东第一个充分的、高度的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这份政治思想遗产的宝贵价值。要知道,由于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背叛了三大政策,对共产党和革命人士实行了屠杀,一部分共产党人存有“不喜欢孙中山”的思想情绪。但毛泽东没有被党内的这种不正确思想和情绪所左右。可见毛泽东对孙中山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肯定。
早在1938年孙中山逝世13周年时,毛泽东就提出“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民主义纲领与统一战线政策是孙中山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40年艰苦曲折的奋斗中,孙中山总是愈挫愈勇,不屈不挠。当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中山总是坚定地。
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民族的独立,民主自由,民主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孙中山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第二篇:读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读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近现代史书上推荐的一篇文献,毛泽东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这是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写的文章。通过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献,我对这位我一直十分敬仰的伟大革命者有了更多的认识与理解。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其斩钉截铁的利落行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刻内涵,使我印象深刻。这篇文章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和他伟大的革命事业,其中高度概括了孙中山先生的三大历史贡献:一是“在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二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丰功伟绩”;三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指出“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也有他缺点方面”。
孙中山先生,推翻了统治中国千年的封建制度和腐朽的清王朝,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以“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还有“要不要社会革命”三个当时主要的革命矛盾进行论战。通过这次论战,转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暴露了改良派的弊端,为后面的辛亥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孙中山不畏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迫害和威胁,努力地实现着自己的革命理想,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国。
孙中山领导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来推翻腐朽不堪的清朝政府,最终辛亥革命成功了,辛亥革命也成为了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孙中山让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为中国和中国人民重新崛起打好了基础。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打乱了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的阵脚,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辛亥革命也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孙中山倾尽心血,不畏危险和强权所领导的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民主和自由;第一次真正看清了封建帝制的腐败和黑暗;第一次真正可以用自己力量来把握自己的命运;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中华民族的重要。后来孙中山先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还为了对抗中外各种的反动势力并且为了团结国人和革命者,建立了革命政党国民党。他为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未来,一次又一次进行着与反革命势力的斗争,一次又一次捍卫着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一切,耗费了毕生的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为中国的革命提供先进的思想主体和指导思想,也为后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孙先生又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在另外一篇文献中,列宁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提到“孙中山的纲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问题,或者说,丝毫没有轻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正在发挥农民群众在政治改革和土地改革方面的高度主动性、坚定性和果断精神,从中正确地寻找“振兴”中国的道路。”孙中山先生提出和修改的新三民主义,结合了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特殊情况,为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提供了前进的方向,中国的革命再也不是单纯的只是反对一个王朝,推翻一个王朝并再建立一个;也不再只是一味的照搬外国的各种思想,一味的模仿和套用;更不再是革命中充斥着鱼龙混杂的主义和思想,始终不知道革命是为了什么,要做些什么。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指导思想,革命者的前进道路也有了鲜明的志向,中外各种反革命势力用来蒙蔽众人双眼的伎俩也被一一展现,警醒着后来的革命者。
尽管孙中山和他的辛亥革命最后失败了,但是其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的深刻影响和伟大意义,却是成功和伟大的。虽然孙中山也有些缺点和不足,但是人无完人,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先驱,他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敢于蔑视权威的气概,还有为中华民族复兴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言行,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敬仰的。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伟大和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财富。
生物技术201202 孟庆杨 20126229
第三篇:《纪念孙中山先生》
读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姓名:李泽田 学号:2015110055 摘要:孙中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先驱,是时代的巨人。
关键词:孙中山辛亥革命民主革命毛泽东三民主义
孙中山先生可谓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先驱,早在1905年孙老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又把这个纲领诠释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即三全主义。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这个纲领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的胜利中,至关重要。毛泽东所带领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核心所建立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是孙中山先生的支持者,伴随者。这也是毛泽东极其敬仰孙中山先生的原因,他推动了中国走向民主革命的大潮。
1925 年,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不久,毛泽东就在《〈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写道:“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的伟大领袖虽死,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毛泽东文集》第1 卷,第15 页),这足以看出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尊敬。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让我印象深刻“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摘自《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通过孙中山,学会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谦逊、内敛。我觉得,作为一个政治家,谦逊是很重要的一个品质,在许多优秀的人物中,他们都有这个美好的品质。谦逊即谦虚和逊,在对待别人的意见时谦虚聆听,这样不会让一些忠言错过,而犯下大错,无论自己的地位有多高,都要保持谦逊,为人处世而是如此。谦逊的人,对待别人善于倾听,而不是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打断对方。谦逊的人往往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会帮助自己树立可靠的形象。
毛泽东那么尊敬孙中山,是有原因的。我们喜欢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喜欢那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我们所不具备的但是很想拥有的特质。我想,在孙中山的身上,毛泽东看出了一股强烈的爱国救国之情。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义。”(《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700 页)孙中山心中有国,面对中国的独特的国情提出了独特的纲领,这个纲领后来就是新中国的最低纲领,可见孙中山对中国理解之深刻,爱国之心之强烈。
还有一点关于孙中山的最伟大的贡献—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一次具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国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华民族振兴中华提供了武装推翻君主专制的革命实践,并且开创了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新起点。以孙中山为领导的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摒弃了封建的陋习,许多男人开始减掉他们的长头发,女人再也不用裹小脚,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辛亥革命也绝非偶然,他是长时间的累积,是国内与国外的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间产物。今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在1911年,在中国的土地上,民主革命的嫩芽破土而出,逐渐成长,到如今新中国的繁荣。想想一路的艰辛,有国共两党一致抗日的光辉岁月,有内战时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的艰辛,有改革开放的春风,有两弹一星的辉煌,还有很多很多巨大的进步,都要归功于这一次伟大的革命。
同时,也不是说孙中山是完全完美的,他也有他的性格上的缺陷,但总的来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中国现代化的开创人,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捍卫者。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是世界的巨人。在二十世纪,他的影响力无人可以替代。
第四篇: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纪念孙中山先生》是1956年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写的。在这一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华大地上破天荒第一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后,又开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于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篇文章第一方面是写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一是与资产阶级改良派作了尖锐斗争,举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大旗;二是在辛亥革命中,领导人民推翻帝制,结束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掀起了国民革命的新高潮。毛泽东赞扬孙中山先生具有谦虚的美德,有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认为,孙中山先生虽然有缺点,但是这些缺点不能掩盖孙中山的伟大历史功绩,评价孙中山,要把他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去说明,不能苛求。
第二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真正继承者。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以使中国能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对外方面,已经独立的中国人民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即反对帝国主义,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的独立。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如此,而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毛泽东第一个充分地、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这份政治思想遗产的宝贵价值。由于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背叛了三大政策,对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一部分共产党员存有“不喜欢孙中山”的思想和情绪,但毛泽东没有被党内的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和情绪所左右。毛泽东提出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学习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更需要用辨证的目光看问题,孙中山先生是国民党的创始人,国民党在历史上犯下了很多错误,然而我们要明白那并不是孙中山先生的过错。即使是伟人也犯错误,孙中山先生也一样有过。我们需要学习与继承的是他的革命精神,这也是毛泽东对我们的期待。毛泽东之所以也是一位伟人,是他有独到的思想,能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借鉴前人的教训,以后的路才能走得更好。
第五篇:《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活动
“读文献·勤思考”
题 目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年 11月3日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孙中山先生在我眼里一直是前者,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因为他的逝去,代表中国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读了毛泽东爷爷在1956年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脑海中便不断浮现出先生的脸,他真真是一个无私的奉献者,一个为国家立命的践行者,这样为中国革命操虑了一生心血的人,我真心的敬佩他。
出生于1866年的孙中山还处于清政府晚期统治时代,在他青少年时受到了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他曾自称为洪秀全第二,并认为洪氏为“反清英雄第一人”。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并在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中法战争中,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经常发表反清言论,同时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当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开始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这时,他确信“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905年又创立同盟会。这是我最早了解孙中山的开始。尽管在课本中了解到清晚期的腐败,我还是不能切身体会到当时国家的困难,不能想象到人民的生活究竟是有多么的难过,但是我非常感激与敬佩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的革命先辈们,旧制度的力量在当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然而,他们仍然团结起来做斗争。一次失败了,总结经验后又继续新的革命,坎坷的道路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当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当腐朽的制度消失不在,当人民不再受到压迫,他们的路途就结束了。不,我错了,革命的道路永远不会结束,一个目标实现了,就有新的目标又出现,因而,什么是革命者?就是不断探索更好的光明大道的人。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中山先生,在革命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不断的强调那是多么的困难与艰辛,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名字就数不胜数,直到高中我都以为先生的名字就是孙中山,其实他是叫孙文。毛泽东爷爷指出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是与资产阶级改良派作了尖锐斗争,举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大旗;二是在辛亥革命中,领导人民推翻帝制,结束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掀起了国民革命的新高潮。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并建立了中华民国,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这都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这一事迹也被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到了大学还是作为学生的教材内容。所以我们从小对先生就不陌生,我们都记得他为我们做的贡献。先生真真是一个不计名利的人,在民国建立后,并不居功自恃,在协调后让位于袁世凯,在识破袁世凯的骗局后又发动二次革命,坚持反袁武装斗争,捍卫革命成果。不断的革命与斗争,孙中山就这样一直坚持着,1925年,先生因病去世。《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毛泽东赞扬孙中山先生具有谦虚的美德,有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的一生,谁能真正做到这样为革命而奉献一生?尽管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了,但并不代表先生们的一切努力是白费的,资产阶级的道路不适合中国,自古以来为解救中国的未来的各个阶级的努力我们都感激并吸取他的经验,正因为此,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想起孙中山就想起华盛顿,在担任了两届总统的职位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农场度过余生,这位美国最伟大总统之一的他将民主共和的观念以身作则,孙中山先生也是这样,在革命期间不断以身作则,将自己的身心投入了革命事业。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晚年也犯了错,因此,孙中山先生真真是伟大的人。特别是在今天,我们的身边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官员,有多少能像先生一样将天下视为己任,一心投入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中去,不说投入全身心,只要尽职尽责地将自己的本分做好,社会会美好成什么样子,我期待着这样的社会。但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否则为什么诸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习雷锋精神、好人某某某的事迹会被大肆报道,我觉得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少,要是多了的话报道就不再新鲜,相反的是那些破坏中国十大人物的节目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共产主义社会道路,这些都和当时孙中山先生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历年来,每个为中国革命奋斗的人无不希望看见今天我们这样的成果,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的未来的潜力不可想象。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我回到那个革命的时代,该怎么向伟大的革命先辈解释今天我们祖国的辉煌成就,也许他们都不会相信,因为这个世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对孙中山的评价历来很多,周恩来说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有功绩,也有缺点。刘少奇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现在实行的新民主主义就是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对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评价他的功过,都必须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中山先生无疑是功大于过的人,尽管他站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上,但他在革命中的付出,为后来党的革命事业做出重大的贡献。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向孙中山这样的伟人,他的所作所为是想让后人更好的评价他吗!不是的。在他做自己想做的时候,是真真为了人民,为了我们民族,而不是为了名利,为了死后被后人的美好的赞誉,因此,他无愧于自己,即使死了,先生依然牵挂着中国未来,让我们向这样的伟人致敬、中国的道路并没有结束,我们青少年肩负着伟大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现在我还不是党员,但这样的责任并不是共产党员才能完成的。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继承者,我们都要继续革命下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要随时铭记历史,铭记心中的责任,为社会和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小事做起,我们不是非要向孙中山先生那样,又或者是像钱学森教授这样作出对国家巨大的事情,我觉得,只要我们做好身边的事,做好自己在社会的角色中每个该尽的义务,这样我们已经对国家给了很好的帮助,每个人都这样做,社会也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