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进行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进行法制教育的心得
2011年秋季学期
赵艳
教育就是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准备人才的,人才首先必须是人格健全的人,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十几、二十几年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中小学的教育仅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少年儿童的理想、道德及法律教育迫在眉睫,此为少年儿童教育重中之重。而中小学法制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正是立足于时代的高度,针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中小学教育中的空白点而提出的一项行动策略。中小学法制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它的教育优势是法制教育其它途经无可比拟的。第一,具有地位优势。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就是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因此,法制教育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所以说法制教育与各学科相渗透是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第二,具有数量优势。学科课程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它在学校教育中的课程数量占据绝对优势。数量上的优势表明教育的广泛和深入,抓住了学科课程就是抓住了法制渗透的主线。由上所述,法制教育与学科整合不仅在教育方向上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而且在行动策略上也是非常可行的。法制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大家都认同的,但传统的学校法制教育大多是利用主题班会、听专题报告以及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来进行的,与学校的学科教学是不相联的,与数学教学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随着社会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我们的衣、食、住、行处处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学科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机地渗透法制教育,开发和利用这些法制教育资源,使数学课堂亮起知法、懂法、用法的亮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把握数学教学的特征,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穿插法制教育。
一、充分利用数据说明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数字是表达数学最基本的方式。老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字和生活中的一些实事相结合,小到我们身边,大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例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猜猜家中70 岁的老人可能是的那位长辈?应该怎样称呼?借机可以对学生渗透尊老爱幼的思想教学。在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时,单元主题图就是关于野生动物统计表,统计项目有“已知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此教学内容能很好的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捕猎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在学习分数时有这样一道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讲这道题时就可以渗透《土地管理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使学生意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要保护好耕地。
二、借助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创设法制教育的教学环境,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知不觉走入法制教育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增加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刚上课时,教室乱哄哄的无法讲课,利用这一时机让学生知道课堂纪律就好比国家法律,当大家不遵守时,国家就不能安定,使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在学习位置的时候,教科书上一个女孩行走时不知靠哪边走,这时可以渗入交通常识,让学生们遵守交通规则。在讲二年级练习册时,有一题让学生查资料把乱扔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写下来,这是讲《环境保护法》最好的一个机会,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环保教育,同时结合如果从楼上往下乱扔垃圾或者随地乱扔垃圾影响到他人,还有可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的事例,从中受到一次法制观念的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利用数学实践活动,提升法制教育理念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使学生深有体会,增强意识,提升法制教育理念。例如,在学过简单的运算之后,星期天,我带着我们班级的学生到市儿童公园游玩,并出了一道运算题给学生:我们班共有30个同学,现共有5辆车,每辆车上可以坐几个同学?同时在上车之前,我首先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的教育。在路上又对学生进行了交通事件的反面教育,让学生明白在公路上如果不遵守交通法规,将会出现哪些后果。让学生明白遵守交通规则是对家人、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并充分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四、巧设数学游戏,进行法制教育
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借助游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教学1-10的数字后,我就教给学生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为了祖国要出力;你拍三,我拍三,铺张浪费要揭穿;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顾自;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恶劳是耻辱;你拍六,我拍六,我们尊老也爱幼;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学属第一;你拍八,我拍八,诚实守信人人夸;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规要遵守;你拍十,我拍十,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拍手游戏的形式,不仅让学生牢记了八荣八耻,也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数字的掌握。
五、提高自我的法律素养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律教师,身为班主任的我也很少接触法律,自身法律意识与教学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所以更不可能灵活的传授给学生,只会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对于法律也没有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不仅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更应该把《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学生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可塑性也非常强(特别是小学生),受老师的影响也最大,只有老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不是合格的老师。
在新的教育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下,法制教育也成为了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因而,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借助抽象的数字、真实的场景、有趣的游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小就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总之,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或几节数学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科学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在数学课堂中正确把握法制教育的时机、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更要求家长的密切配合及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只有这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二篇:在课本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
一、在课本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
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例如初中课本中的《威尼斯商人》便是一个最好的示例。课文节选自莎士比亚原作的第四幕第一场,这是一场完整的法庭审判。选文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原、被告双方激烈的法庭辩论的全过程,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惩恶扬善的深刻主题、领略莎翁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更了解了西方法律的基本概貌:以法官为行使法制权力的中心、以法律条文为裁决的依据和准绳、以诉讼双方的法庭申诉和辩论为审判的主体,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打击剥削、欺诈、陷害等罪恶。总之,这篇闪烁着西方现代文明初期法制的耀眼光辉的文章,用最直接明了的手段,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在他们的脑海里构建了一个完整、明晰、坚固而严密的法律框架,勾勒了现代文明社会即法制社会的思维雏形。这对于中学生走上社会后法律意识的养成起得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除了带领学生们了解作者、分析形象、理解主题、品味语言之外,还给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西方法制史、经济法、民法等法律常识,从而把从课文中得到的法律理念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思维意识的深处。
同时,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拓展法律知识,众所周知,学生的行为自律意识的欠缺、自我保护、自救能力的匮乏,所以科学的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可待开发的法制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分布非常分散,内容各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多篇课文中可以挖掘,在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有关法律法规上,在开发手段上强调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注重小而精,不求大而全,开发方式上追求自然,在开发时间度的把握上合理分配与学科教学的关系,确保语文学科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有序、高质、有效。同时,法律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如《水浒》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尤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手法精妙,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交流评价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嫉恶如仇,仗心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作为教师,是否可以考虑周全,让学生讨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一种犯罪。要知道,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空洞的法律读本。试想:如果让学生都认同鲁智深、宋江等的激情犯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仿而效之,那么对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是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认同情感的基础上,对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存疑、存异。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是历史的产物,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必须由公安机关依靠严格的程序,用铁的证据来裁定。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是法制教育的核心。
二、在语文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班级里也会举行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
例如在学完《威尼斯商人》之后,我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形象而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
青春,远离网吧” 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辩论赛,主题可以设置成这样:“我们究竟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钱是不是万能”,“当官就一定要贪污吗”„„
所以说,在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最为重要。
阅读中进行法制教育
学生读书阅读,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个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名著有很多篇目,而《西游记》、《水浒传》等又是学生非常愿意的古典名著。以《西游记》为例,谈自己是如何利用课外阅读这一平台适时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大人物是青少年喜闻乐道的形象。像“孙悟空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真假唐僧”等故事更是口述能详。在学生的谈论兴致最高的时候我发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吴承恩想借助这几个形象向我们讲述什么道理吗?”看着大家莫名其妙的样子我说道:这四大形象其实代表着一个人身上的四大品质,你们想一想,各是什么?
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唐三藏代表的是理想,孙悟空代表的是坚毅,猪八戒代表的是懒惰,沙和尚则代表着忠实。师徒四人遭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则代表一个人健康成长,最后终成大业。
看着大家心悦诚服的笑脸,我又趁热打铁地说:“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四种品质,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的远大目标,我们就一定要立志高远,意志坚强,战胜自身的懒惰享受之心,抗拒身边的种种诱惑,忠实于自己的追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成就辉煌的人生!”
这种在阅读中的法制教学,会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考虑,自觉增强法制意识。
四、在学生的写作中进行法制教育
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指导写作,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
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好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综述,在对学生法制教育中,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上进行法制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想办法,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文章转自[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http://
第三篇: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中应用
法制教育在小学数学中应用
摘要:小学阶段实施法制教育能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通过法制教育在数学中的应用,启迪学生对学法、用法、守法的思考,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法制教育;小学数学;应用
小学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而法制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未来的公民是否具有“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小学生的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规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利用教材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例如,我在教除法应用时,有一道这样应用题,有230个学生,每辆大巴可以限坐四十人,每辆中巴可以限坐30人,那应该怎样分配人数?在这里对学生渗透有关车辆超载所造成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树立起安全乘车,拒绝超载的观念。在教学“比例和比例的意义”时,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学校每周一的升旗活动;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在大赛中勇夺金牌时的升旗仪式。通过对“比例和比例的意义”的教学,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是应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法制教育为辅,使学生受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二、借助情境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她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三、讲解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主义 通过讲解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对此的兴趣。讲解一些简单的数学现象,构成规则,让学生对此有着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法制教育。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储蓄利息的计算、市场经济中交易、股票的交易、天气预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如,通过讲授计算器的作用及统计的知识让学生动手把身边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再顺便介绍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简介我国改革以来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的数学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把握好法制渗透的有机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有趣性原则等。在方法上要遵从在生活中渗透、在情境中渗透、在案例中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等。还要注意找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掌握“渗透度”等细节
四、抓住时机进行法制教育,净化学生心灵。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常常伴随左右,抓好每一个法制渗透的时机,法制教育就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五、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依法执教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不仅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更应该在熟知《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
六、五”普法工作,努力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依法执教,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与数学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人才。
加强小学生普法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一片纯洁干净的法制天空,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四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推荐]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
兰州市安宁区崔家庄小学 张树泉
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下面谈谈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做法。
1、提供话题,组织学生生生互动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上课前我在PPT上出现一个问题:小明和小亮各买了一个足球,分别标价40.2元和40.20元。你认为谁的足球价格贵一点?你有什么观点要表达?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我给出的这个话题让学生讨论的十分热烈。学生的观点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认为40.20元贵一点,因为是两位小数。另一类观点是一样贵,都是40元2角。归类之后进行新课探究,课结束时,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2、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生生互动
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提供了表格和三组小棒,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交流,看哪一组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并记录下来,对比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后汇报结果。通过生生互动,学生能有效的合作交流,很快就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3、教师指导,保证生生互动效果
在进行生生互动时,教师要及时巡回指导,并参与其中。否则会
降低互动效果甚至会变成无效交流。如在教学《找次品》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用铅笔和橡皮代表天平和物品,模拟找次品的过程,并画图表示。就过发现部分小组没有理解合作意图,在橡皮上放上铅笔来模拟天平,试图称出物体轻重。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得以正确合作。
4、改革评价,激励学生生生互动
给予学生的评价,往往出自教师之口。但如果评价来自于身边的同学,则是另一番效果。在数学课堂上多设置一些互评方式,比如:你对某某同学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不但引起了关于知识的交流,而且,每个人都在关注课堂,善于倾听他人。此外,在家庭作业尤其是计算批改时,可采用让同桌互批的方式,提高效率。不过要注意,实事求是,还要注重同桌监督纠错。
总之,有效的生生互动能让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迪,能积极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积极合作、认真思考,从而使课堂生动充实起来。
第五篇:我在数学课中的
当堂达标教学的方法
郭集小学
乔飞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表现”的学习方式呼之欲出。
郭集小学,生源素质不高,个体差异悬殊。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抓好数学达标教学的落实,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以学生为本,营造欢乐课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重视人的本质,重视生命的本质。因此,不应筛选、淘汰学生,学生应该是人的生命的一个阶段,他们的能力必须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主渠道,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信任学生。在课堂上,首先把学生当作“人”。师生之间结成一种合作关系,教师的作用是一个促进者,是学生的一个学习伙伴。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豪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果的真谛就是对学生的关心。也只有这种关心才能如水载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你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接受教师的教育,师生关系的和谐,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伴随着这气氛,各种教育影响就好象涓涓细流进入学生们的心田。在这方面,我经常利用自己的特长——唱歌来调动学生。他们学习努力了,表现优秀了,成绩进步了等等,我们都会来庆祝一下。这样一来,学生和我走的更近了,几乎无话不谈,对学习和教学来说起了重大的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愉快喜悦的心情,容易使大脑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有助于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促进人的思维、想象、记忆活动的有效进行。可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搞好他们的学习,是多么重要。学生
毕竟还是孩子,难免出现过失和错误,比如,有的学生在教师提问时,常常在教师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讲了出来,对这种现象,我不以故意捣蛋、不守纪律斥责他们,而是先肯定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灵活反应,同时引导他们注意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对课堂上小声说话、不注意听讲的现象,我便合理引导,避免对立情绪产生。
大家知道,数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一大堆的定义,定理和公式,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课堂上穿插历史故事,趣闻轶事,创设实际应用的问题情景,都能激活课堂气氛。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哈密尔顿周游世界”,“一笔画”问题,魔方游戏等等,这些有趣的故事和游戏,集趣味和困难于一体,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研究兴趣。总之,尊重学生,营造欢乐课堂,是保证达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师生合作教学的尝试
达标教学的重点在课堂,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班级内学习的学生差异也很悬殊,采取一贯实施的同步教学策略越来越不凑效了。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打击了中、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中间、带两头,两难兼顾;低起点、小坡度压抑了好学生的发展。无论哪一种做法,只能做到面向一部分学生,违反以学生为本原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在教学中要形成一种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首先,要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在教学活动中对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让全体的学生有“站起来摘到桃子或跳起来能摸到桃子”,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理解、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我征求学生的意见,大胆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解课本知识。这样一来,每组组长都可以担当“教师”的角色。好一点的学生都在积极准备功课,中游的学生便会认真地去听,差一点的学生也会放下紧张的心态来听课。并且他们一致认为学生讲课慢、细,能够听懂。在这一活动中,上游生得到了锻炼,中游生得到了提高,下游生得到了收获。教师从中得到更多的时间,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教学。初次尝试,经验不足,只能慢慢摸索前进,但始终保
定了以“当堂达标”为准则。现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课代表第一天晚上就安排明天要讲的内容。以此让学生提前预习。
2、第二天讲课前,讲课人提前与我讨论所讲课内容安排,并给出指导意见和修订方案。
3、讲课时提前出示学习目标。
4、学生们在组长的带领和讲解下自学讨论,小组间交流,共同完成他们所能认识和解决的知识。
5、一节课40分钟,一般在20——25分钟时,给我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点评总结,分解疑难,指出知识的遗漏或错误,使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
6、最后进行达标测试,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师生一起解答并记录达标情况,以备后用。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他们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且表现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可发展成为“教”的主体。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关系。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尝试,我发现所教学生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以前数学较差和不爱学习数学这一科的学生,也开始把精力转到此方面来了。成绩好的学生通过学习和讲课,增强了自己的学习信心,使自己更善于思考,更善于与别人交流,处于中游的学生也有更多的人想参与进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作业的布置方面:课堂作业我直接把权力交给了组长,他们可以根据组内情况自己安排,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更强了,避免了作业的抄袭现象。我认为教师布置作业虽然统一,但千篇一律不适合个性发展,更助长了抄袭现象的发生。家庭作业不在是单纯的数学计算题,而是一些必须去调查的课题。例如,春天到了,对老师带领学生春游有何意见?同意开家长会吗?每周剩余的钱有多少,都用来干什么?等等。虽然我不是语文教师,但这样的作业更充满人性化,使学生与我的距离缩短了,更有利与进一步的教学。
三、制定达标测试,完成教学目标
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手段,把分数作为学生素质
优劣标准,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因此,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差生更是倍受压力。但是没有测试,没有目标评价,教师与学生都无法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还打击学生的上进心。测试的首要目的是监控学生的学习,及时检查学生的进步状况,掌握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手段。考试本身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学生在考试之前,势必复习功课,巩固所学知识,而测验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促进知识的手段。考试本身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激发动机的角色,在一定限度内取得好成绩的欲望。害怕失败,回避焦虑,都是正当的动机,没有定期的考试,要期待学生自觉扎扎实实地学习恐怕是不现实的,通过实验:频繁的进行小测验可以显著地促进班级教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考试可分成三种类型:当堂达标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达标测试是比较频繁的活动,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一般十分钟内可以完成,分成必作题和选作题。在做题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同,中上游学生可以都做,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只做必做题。考评不以分值为准,而是看达标率如何。这样便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还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兴地去学习。
总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只要一堂课下来就算完事。而要注意教学达标的落实,这是发展学生数学素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