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卫生检查工作总结
学校卫生检查工作总结
根据xx市卫发〔2010〕241号《关于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检查的通知》,平湖卫生行政、教育行政部门经过协商决定,在前期学校卫生各项工作检查的基础上,由教育行政部门发文,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根据文件精神,先进行自查,将自查情况上报,然后根据情况抽查部门学校、幼儿园。现将前期检查和本次检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下半年学校卫生检查情况。下半年各学校、幼儿园一开学,卫生、教育两局就组织卫生监督检查人员以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和饮用水为重点,对各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卫生工作
进行检查,10月份,又组织疾病控制人员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为重点对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11月份再次组织疾病控制人员以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为重点再次抽查部门学校、幼儿园,12月卫生监督人员又对部门学校的教室采光照明、通风、课桌椅配置等情况进行学校卫生监测。2010年下半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对中小学生、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期间疾病控制人员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质控。
二、校医、保健老师配置情况。目前我市共有乡镇中心以上学校、幼儿园62所,配备36名校医,47名保健老师,9所小学(幼儿园)基本符合校医配置标准,符合率为%。其中高中(含技校)共7所,设7个医务室,配备校医14名,保健老师2名,但没有1所符合校医配置数;初中13所,设6个医务室,配置了6个校医,8个保健老师,也没有1所符合校医配置数;小学19所,设7个医务室,配备了8名校医,17名保健老师,只有
叔同实验小学1所小学符合校医的配备要求;幼儿园20所,均未设医务室,设有晨检室,配备了8名校医,17名保健老师,有实验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符合校医配置数。另外3所民工子弟学校配备了3名保健老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校医配置数较低,校医工作量较重,保健老师兼职的比较多,从事学生保健工作时间难以保证。
三、传染病防控工作。从检查情况看,各学校、幼儿园对传染病防控工作均比较重视,建立了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第一负责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度,均设立了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均建立了晨(午)检报告和登记记录制度,也建立了因病缺课病因追查和登记制度,小学、幼儿园均能严格执行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并不定期地对中小学生、幼儿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2001年共在5所学校(幼儿园)发生6例肺结核病人,其中涂阳5例,涂阴1例,学生4例,老师、管理人员各1
例,发现病人后,卫生、教育两部门均能有效配合,第一时间作出学生、老师休学、休教安排,并根据规范要求开展密切接触者疑似肺结核的筛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到目前为止,出现肺结核病人的学校(幼儿园)均未出现第二代病人。
四、食品安全工作。9月份卫生监督部门结合食品安全整顿、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乳制品专项检查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对各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经过暑假期间的整改,我市学校食堂整体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所有学校均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堂环境定期清洗和保洁,食堂从业人员均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多数学校食堂索证索票制度落实到位,未在仓库查见超过保质期或储存不当的食品,未查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劣质食用油、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塑料餐盒、筷子和问题乳粉的情况,多数单位操作符合卫生规范
要求。2010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初评结果为11家达到A级单位的要求,25家达到B级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学校、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食品原料、添加剂和一次性塑料餐盒采购索证登记工作不完善,留样不规范;二是部分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三是真正实施五常法管理的学校、幼儿园食堂还不多。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针对学校、幼儿园学校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卫生、教育两部门商定在下周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如何更好地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特别是校医、保健老师的配置问题,同时向市政府汇报,积极创造条件,使校医的配置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安全法》,从而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
xxx市卫生局
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四
第二篇: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30号)、《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教育部令第76号)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卫妇社发〔2012〕35号)精神,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陕西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陕卫妇发〔2014〕100号)要求,我院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教学环境卫生等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保障了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学校教学秩序,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确保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近一年以来,我县卫生局领导对学校卫生工作高度重视,为了加强我县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教学环境生活设施卫生、健康教育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 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县卫生监督所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对学校卫生工作专门行文,进行了安排部署,每半年联合县教育局开展监督检查,全面进行自查自纠,形成了全县学校卫生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的工作局面,确保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抓住重点,加大力度,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所,其中:小学1所、幼儿园1所、。近年来,我县的学校卫生管理及监督工作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明显得到规范。2012年以来,为了加强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督检查小学、幼儿园办理入学手续时,是否进行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各学校是否按要求开展晨检、传染病登记、因病缺勤追查、病愈复课证明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否有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并按要求在时限内向相关部门报送传染病情况,在校学生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同时对存在问题的学校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规范了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使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了实处。二是学校饮用水卫生重视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对自备式供水的学校进行检查,是否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是否有专人管理,是否有卫生防护措施,是否对学生饮用水卫生定期检查,是否对蓄水池定期清洗消毒。通过检查和2 指导,大部分学校设有专兼职管供水人员,建立了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基本到位。同时,对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学校下达了整改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保障了全县师生的饮水安全。三是学校医务室逐步规范。主要对学校医务室的校医室面积,药房、治疗室、诊断室三室分设情况,卫生技术人员的资质、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处置,门诊日志的建立,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及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等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规范了学校医务室的执业行为,保障了广大师生的就医安全。
三、狠抓落实,从机制上保证学校卫生的常规化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内容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检查,并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要求其限期整改,为了更好的落实整改意见,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县教育局把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卫生管理组织、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档案资料等工作纳入全县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行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评价体系,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管理,保证学校卫生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卫生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执法力量不足
由于县卫生监督所总体执法力量不足,因此从事学校卫生安全监管的力量更显薄弱,其中仅有5人承担18个乡镇学校卫生安全监管外,还承担着医疗市场监管、传染病防治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等多项卫生监督执法任务,相对于全县120余所学校的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和上级下达的多项专题工作任务,确有力不从心之感。
(二)部分学校对卫生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我县部分学校卫生安全责任意识不强,主要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饮用水水质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学校下达监督意见,但部分学校仍未进行整改。
(三)是大部分学校不能按学生人数比例配备医务室。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打算对今后学校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督促有条件的学校投入资金,加大对卫生设施的改造,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改善学校教学环境设施。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监督档案,加大对学校卫生的监督执法频次和力度,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饮用水卫生抽检以及教学生活环境监测,督促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尽快整改完善,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切实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总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学校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强化对学校卫生监督检查与指导工作,有效预防学校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
2014年6月30日
第三篇: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学校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学校师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及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于2014年10月对我镇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专项监督检查,同时对学校周边食品卫生环境进行监督治理。现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1、个别学校食堂因面积较小,食堂食品加工流程不够合理,不能进行镇域划分,硬件设施不足,不符合学校食堂卫生要求。本次检查中对食堂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不足,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学校均下达限期整改《卫生监督意见书》;
2、部分学校未配备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上的漏洞,食堂卫生管理督查力度不足,卫生制度不落实,个别从业人员缺乏卫生意识;
3、部分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进货验收制度不落实,未落实索票索证及台账登记,有的食堂即使作了登记,也项目不全,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4、个别学校存在许可证过期未及时换证,极个别从业人员未能进行健康体检上岗,检查中已对学校管理负责人进行教育并责令立即整改;
5、部分学校未完善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及消毒管理制度,缺乏专业校医或保健教师,学校对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缺乏,未及时在校内开展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对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及追访记录不全;
6、学校周边常见有食品流动摊贩和监督人员打“游击战”,食品数量不多,利润较高,屡禁不止; 校外有部分餐饮单位无证经营,卫生条件较差,从业人员未经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上岗。
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措施
1、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执行学校食堂卫生规范、标准,督促卫生许可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尽快完善整改,使食堂卫生硬件设施达标,食品加工流程合理,依法申办卫生许可证;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及台账登记,杜绝过期食品及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开展肠道传染病防治及宣传工作。协同教育部门,组织全镇学校的校医及保健教师开展一期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课。组织督促学校开展卫生知识宣传,让学生懂得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建议本学期内开展一次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及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培训,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上墙,配备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落实、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5、加大对学校食品卫生检查力度,要校内校外一齐抓,要把整治校园周边的食品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落实,对无证经营者要坚决予以取缔。
第四篇:2013年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年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春季开学期间是食源性疾病及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的高峰期,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学校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学校师生的各项卫生安全,10月18日至10月25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联合市教育局安全科对10所中小学的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等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监督检查,同时使用专业仪器对学校教学环境情况进行了监测。现将本次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查共检查了10所中小学,其中5所学校为具备校内食堂的寄宿制中小学,其余5所为非寄宿制的普通中小学校。
二、学校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一)传染病防治
本次主要检查了学校疫情报告、学生因病登记、预防接种记录、是否开展晨检等情况。检查中的学校按规定都配备了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所有幼儿园及大部分小学能落实晨午检制度、凭证入学制度、开设健康教育课。
从检查结果来看,被检查的10所中小学对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均高度重视,建立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制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要求采取晨、午检等有效可行的传染病防控措施,但也发现个别学校存在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实的现象,因病缺课、病因追查等记录不全。针对检
— 1 — 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存在问题的学校限期整改,并督促各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了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
(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本次对3所寄宿制学校食堂的检查,主要采用自治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表》,重点对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餐饮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堂餐饮具消毒及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登记情况进行了检查。
从检查的结果来看,5所寄宿制学校均取得了餐饮服务许可证,所有在岗的食品从业人员均取得了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5所学校均设臵了单独的餐具清洗消毒专间,并能按照要求执行好餐具清洗消毒,登记餐具日常清洗消毒记录。
(三)学校教学环境
本次对10所中学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督,使用了卫生监督所内的公共场所检测仪器,对学校教学环境的教室人均面积、教室后排前后排课桌与黑板距离、教室采光情况、教室微小气候等共计20余个检查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
从监测的情况来看,各中学均能使用统一高低型号的课桌椅、黑板能保持完整、无眩光、挂笔性好并且便于擦拭,墙壁和顶棚均采用白色或浅色的涂料,保证了教室采光性。
三、存在的问题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是卫生监督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
— 2 — 护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提出维护和促进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工作要求,然而在学校卫生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无法落实
在校学生健康体检,是加强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一项重措施。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全国高等院校招生体检标准》的要求,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保健和医疗机构承担学生体检工作,但是检查结果显示,被检查的8所中小学均未开展在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原因多为没有经费和医院不愿承担新生体检工作等情况,由于不能保障在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致使被检查的8所中小学的学生健康档案不达标,严重的影响了学校预防保健工作推行进度。
四、建议
(一)在校学生健康体检。在校学生健康体检无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承担学生健康体检工作是导致10所中小学无法执行每年在校学生健康体检的主要原因,建议教育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协调,确定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承担中小学在校学生体检工作,确保我市中小学在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室采光主光源射入。确保教室采光主光源射入方向为左侧能有效抑制在校学生近视率的上升,建议通过调整教室学生座
— 3 — 位的方式(教室前后均有黑板,将座位前后朝向进行对调),以确保上述学校的主光源射入方向符合国家要求。
(三)教室、宿舍通气窗。确保学校预防保健工作落到实处。
年
月
日
第五篇:2011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2011年XX学校卫生检查工作总结
为切实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有效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遏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2011年学校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的要求,我所于2011年6月中旬至10月上旬对辖区所有中小学校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本次专项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和宣传科教办有关人员126人次,对全镇32所学校进行了监督检查,其中托幼机构16所,中学3所(含1间职业中学)、小学13所(含私立6所),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1、生活饮用水卫生
以是否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情况、供水设施卫生状况、自备供水水源卫生防护状况为检查重点,着力加大对辖区内学校自备水源与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检查中发现所有学校都使用市政集中式供水,其中两所中学使用二次供水。
2、传染病管理
本次主要检查了学校疫情报告、学生因病登记、预防接种记录、是否开展晨检等情况。检查中的学校按规定都配备了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所有幼儿园及大部分小学能落实晨午检制度、凭证入学制度、开设健康教育课。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所均已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立即整改。并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根据这次检查总结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督频次,强化宣传培训,切实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防止学校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