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力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红色引擎”_doc
邓州市“一建双强三推” 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红色引擎”
为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邓州市以创新实施的“一建双强三推”工作法为总载体,倾力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红色引擎”,有效提升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实现了党企同频共振、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红色保障”。在南阳市成立首家市新经济组织党工委,建立“市新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直党工委和各乡镇街区党(工)委—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推进机制,实施非公企业党建责任制,强力推进“一建双强三推”(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党员强思想素质、强业务技能,推荐城乡待业党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推荐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和业务骨干入党、推荐优秀党员员工进入管理层)。同时,着力激发企业出资人抓党建的动力,每年评出20名重视党建的企业出资人,分类次给予一定政策优惠。
建强“红色堡垒”。实施“三个同步”,即非公企业注册与党员状况同步登记、管理机构与党的组织同步建立、党的活动围绕生产经营同步开展,指导非公企业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模式及时建立起党的组织。坚持组织推荐和企业自主选择的原则,从与非公企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市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中,择优为企业党组织选
派兼职党组织书记。通过建强“红色堡垒”,让流动党员有家,党员、职工有主心骨,企业发展有领航人、中流砥柱和智囊团。
激扬“红色动力”。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双强”和“三推”,着力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为企业管理人员。紧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因地制宜落实好党组织基本工作制度,整合资源建设好党员职工综合活动阵地并切实发挥好作用,经常性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形成“党员引领、全员争先、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提升了非公企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使非公企业党建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巨大推手和永续动力。
(供稿:邓州市委组织部 高书胜(0377)62287241)
第二篇:邓州市:一建双强三推倾力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红色引擎”1
邓州市“一建双强三推”
倾力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红色引擎”
中共邓州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邓州市以“一建双强三推”(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党员强思想素质、强业务技能,推荐城乡待业党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推荐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和业务骨干入党、推荐优秀党员员工进入管理层)为总载体,倾力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红色引擎”,有效提升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实现了党企同频共振、持续健康发展。
一、着眼于积聚经济建设的强大合力,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红色保障”
始终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任务和工作重点,着力通过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组织带领企业出资人和广大企业党员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积聚起“经济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首先,在南阳市成立首家新经济组织党工委,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非公企业隶属单位党组织的职能作用、非公企业引进单位及市直相关单位的协助作用等,建立起了“市新经济组织党工委—市直党工委和各乡镇街区党(工)委—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立体化党建工作管理服务机制,并实行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责任单位定期汇报制度、党建成效督查评比制度,落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列入党建
目标管理,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例会、半年一督查、年终总考核。同时,着力激发企业出资人抓企业党建的动力,出台专门文件,对重视企业党建的企业出资人,按照吸收待业党员、发展党员、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等8大项27小项标准进行考核,评定名次,前20名分一、二、三个类次给予一定政策优惠。近年来,共有82名企业出资人享受到了优惠政策,实现了企业效益和党建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二、着眼于夯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基础和重点,建强“红色堡垒”
鉴于非公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企业党员的流动性,坚持把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作为基础和重点,通过建强“红色堡垒”,让流动党员有家,党员职工有主心骨,企业发展有领航人、中流砥柱和智囊团。
一是落实“三个同步”,狠抓党组织组建,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紧扣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实际,坚持超前运作和第一时间切入,通过“三个同步”(非公企业注册与党员状况同步登记、管理机构与党的组织同步建立、党的活动围绕生产经营同步开展),指导非公企业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模式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对没有党员或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在指导企业建立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同时,广泛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活动,并积极“推荐城乡待业党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增加党员数量促其建立党组织。去年以来,共推荐17名党员到1
1家新建非公企业就业,企业全部单独组建了党组织。二是实施“一个派驻”,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出成效。坚持组织推荐和企业自主选择的原则,从与非公企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市经济、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中,择优为企业党组织选派兼职党组织书记。选派人员兼职不兼薪,原职级不变、分工不变、待遇不变,与原单位工作不脱钩,以充分发挥单位职能和自身优势,有机地把履行党建职能与服务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积极协调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团结凝聚企业出资人和广大党员职工,全力为推进经济发展服务。目前,全市规模以上87家企业全部派驻了兼职党组织书记,均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推进“两个结合”,壮大党员队伍,让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即开展“双强”(党员强思想素质、强业务技能)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实施“三推”(推荐城乡待业党员到非公企业就业、推荐非公企业出资人和业务骨干入党、推荐优秀党员员工进入管理层)与企业人员招聘、骨干培育、决策管理相结合,着力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为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中,坚持每季度对城乡待业党员进行登记、存档、备案,根据其年龄、特长等条件,按照“就近安置、方便生活”、岗前培训、优先录用原则,向企业积极推荐,使待业党员及时就业,让企业得到满意员工;根据限额以上非公企业推荐入党积极分子1—3名、推荐优秀党员员工进入
管理层1—3人,限额以下非公企业年推荐入党积极分子1—2名、推荐优秀党员员工进入管理层至少1人的要求,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公开推荐选拔党员进入企业管理层参与决策管理。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发展党员215名,130余名优秀党员进入管理层,为企业新增市场价值上亿元。
三、着眼于促进党建和非公有制企业共建双赢,激扬“红色动力”
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紧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着力提升非公企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一是规范工作运行,以党建“软实力”催生企业发展硬实力。非公企业党组织始终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中心,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发展党员、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流动党员管理、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等基本工作制度,着力把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资源、组织活力转化为企业创新活力、组织目标转化为企业终极目标。邓州驰诚汽车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建言献策恳谈会、员工思想工作分析会、公司经营情况交流会和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课等活动,把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了现实的生产力,2009年公司被评为“河南省道路运输企业(驾培)质量信誉3A企业”,2011年公司党支部被河南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构筑“红色家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把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与工会、共青团活动阵地及企业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按照“有标识、有党旗、有党建制度、有党报党刊、有图书及党建档案资料、有电教设备、有文体设施及器材、有人员管理”的“八有”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精心打造非公企业党员职工的“红色家园”。金星啤酒、永泰棉纺等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发挥党建主阵地作用,经常开展党员职工学教活动、优秀党员员工选树活动和关爱帮扶困难员工等活动,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聚合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三是搭建活动平台,彰显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简便易行的原则,组织企业党员参加党的经常性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创先争优。通过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主题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多渠道凸显党员员工的先锋模范和带动作用,做到了重要岗位有党员、困难前面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形成了“党员引领,全员争先”的良好局面。河南雪阳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反复实践,强力攻关,自主研发的“雪阳”牌彩棉纱被授予“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为企业连年实现产销两旺、迅速跻身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和省民营企业百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建工作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巨大推手和永续动力。
第三篇:编织“红色纽带”打造“红色引擎”
编织“红色纽带”打造“红色引擎”
在平武县坝子乡土贝贝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该乡伏龙村村民韩小平正在将核桃倒入筐中过秤、结账。“以前,将核桃卖给商贩,价格压得很低。现在土贝贝公司开在家门口,随时都可以卖,价格比以往还高了不少。”韩小平说。
韩小平提到的土贝贝公司,是去年平武县坝子乡通过整合4个贫困村和1个产业村产业扶持资金成立的村集体企业。同时,土贝贝公司也是去年平武县建设“3+N党建综合示范带”中,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点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平武县地广人稀,资源分散,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017年,平武县委提出要统筹考虑资源禀赋,以建设“党建综合体+党建示范点”为内容,大力建设“党建综合示范体”,以“示范体”凝聚带动“示范点”,将优势资源集中起来,编织起党建引领发展的“红色纽带”。“3+N”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刘老师,跑山鸡圈舍好久消一次毒?”“怎样预防母猪产后发烧?”……平通镇农民夜校开展的“冬季畜禽防疫、饲养管理技术”讲座,让前来听课的村民听得津津有味。作为清漪江流域片区农民夜校示范校,该校辐射周边六个乡镇,牵头制定培训方案、审定培训课程等,带动片区内农民夜校整体提档升级。
据了解,平武县已建成的平通、龙安、虎牙3个“党建综合示范体”分别以农村党建、城市党建和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片区党群活动中心’是‘党建综合示范体’的核心项目,集片区农民夜校示范校、青年活动之家、游客集散中心、党建主题展厅等于一体。”平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旭介绍。除了建设“党建综合示范体”,平武还结合实际分类遴选建设了涵盖产业发展、机关党建等党建示范点,通过综合示范体和示范点建设,凝聚起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突出政治功能,让服务引导群众有力有效
1月8日,在古城?古城社区,一场由社区党支部主持的社区事务议事会议如期召开。与以往一样,参加会议的有社区干部、法律顾问、村民代表等,议程则是正反典型评选、环境卫生评比等。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这样的会议每季度都会如期开展。
“平武以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强化政治功能,不断增强党在基层的领导力。”县委组织音隔4部长、党建办主任刘鹏介绍,“我们坚持在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和基本保障上着力,推动党的基本建设在基层严起来、实起来。同时,通过‘三统三定’规范‘三会一课’,制定‘两本一账’让党组织活动更加规范有效。” 筑牢党建引领发展的基层基础
在平武国税局,每月至少有一个单位前来观摩学习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该局将组织和队伍建设充分融入税务工作,在机关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在稽查队伍中评选党员业务能手。从局长到普通党员均要轮流上台讲党课、讲业务,有效破解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
为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平武出台了乡镇、机关、村(社区)等七大领域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清单、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办法等。此外,还出台《乡镇、县级部门党务干部管理办法》《边远乡镇干部关心关爱办法》等一系列保障性制度文件,狠抓基本保障建设,激发党建活力。(责编:余娜)
第四篇: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倾力打造“红色物业”“红色工厂”“红色商圈”等党建示范品牌工作总结汇报
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倾力打造“红色物业”“红色工厂”“红色商圈”等党建示范品牌工作总结汇报
近年来,XX省XX市示范区党工委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倾力打造“红色物业”“红色工厂”“红色商圈”等党建示范品牌,探索出基层党建新模式,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一、红色物业点亮民心
以可复制、可推广、可提升为方向,选定辖区内常住人口较多的橄榄城社区试点,联合亚新物业以“三六五”工作机制为运转核心,打造全市首家“红色物业”,引导物业向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贴心、更加满意的管理服务,实现城市社区基层综合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三”即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通过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亚新物业党建指导员,亚新物业党支部书记兼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打破了原先三方各自为政的弊病,形成强大工作合力。2020年橄榄城社区党支部荣获全省首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基层党组织。“六”即红色堡垒平台、党员先锋平台、志愿服务平台、智慧社区平台、智能互动平台、慈善公益平台六大平台,其中党员先锋平台在小区内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划分了党员责任区,党员们戴党徽、亮身份,全心全意为居民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党员先锋平台开展送法上门、免费义诊等公益活动130余次,发动物业企业、党员、业主等防疫力量5300人次,解决物品乱堆乱放、下水道堵塞等问题120余个。“五”即红色文化、贴心管家、社区宜家、雅居生活、安居守护五项服务,其中,安居守护服务利用全网1370个摄像头,33处亚新天眼系统和261处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了人防+技防的安防模式,全力保障居民人身安全。
二、红色工厂提升动能
以龙头企业奇瑞汽车党委为试点,着力推动服务企业发展与企业党建工作有机融合,打造出集助企纾困、聚智成策、倾听民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红色工厂”品牌,成功入选省级“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聚焦破解新冠疫情不利影响,组织街道党工委联合奇瑞汽车党委成立临时党支部,专人专班负责人员、物资绿色通道,有效保障了奇瑞汽车及其配套的28家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研发中心及“智慧工厂”项目顺利封顶;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助力奇瑞汽车融资3.4亿元;发挥综保区“通关便利化”优势,启动首列“开瑞国际号”,协助出口汽车6万余辆。围绕企业党建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奇瑞汽车探索实施“四个一线”即生活在一线、党员人才育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关心关爱在一线工作法,设立八个示范岗,发挥党员模范、带动、辐射作用;开展党员劳动技能比赛和技术革新大赛,涌现出了一批“技术革新能手”“改善攻关尖子”“爱岗敬业模范”;奇瑞党委全体党员共提出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6647条,直接或间接节约成本3600余万元。2021年奇瑞汽车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昂起全市“制造立市”龙头;“7·20”特大暴雨灾害期间,捐赠2000万元驰援XX省防汛救灾,全面彰显企业担当。
三、红色商圈焕发活力
以森林半岛社区为主导,大宏万达广场为主体,创新推出“社区+商圈”党建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把商圈内不同行业、规模不等的经济实体紧密凝聚在一起,打造出全市首个“红色商圈”。成立XX大宏万达党总支部,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为核心要义,凝聚商圈内党员力量,加强商圈内党建工作,实现商圈内党建文化“全覆盖与零距离”。目前,大宏万达商圈党总支共涵盖大宏集团党支部、XX万达广场党支部、居然之家XX分公司党支部、市女企业家协会党支部4个党支部,党员共计56人、流动党员45人。围绕阵地建设,建设160余平方米的开放式“红色商圈”党群驿站,设立文化墙、荣誉墙、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党建知识、商圈发展等多种信息并轨发布;设立阅读休闲专区,定期开展“5+N”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规范组织建设;设立9个“党员先锋岗”,引领员工踏实工作、奉献作为,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商圈氛围;组织商圈内高层次人才、企业出资人、创业领军人、“两代表一委员”组建“红创中心”,每月开展一次“头脑沙发”活动,参加人员分享经验做法、交流经营思路,进一步优化商户创业环境,营造商圈内各行各业共抓党建、共同发展、共育文化、共建家园的氛围。大宏万达广场斩获第四批XX省品牌消费集聚区。
第五篇:倾力打造
倾力打造“三园”学校 积极推进均衡发展
杨寨中心中学创特色校园汇报材料
杨寨中心中学成立于1996年秋,2009年与原初级中学两校合一。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87人,专任教师66人。学校校园面积6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100平方米,生均占地及绿化面积等均远远超出国家标准。多年来校园绿化、美化、现代化融为一体,环境优雅、书香满园。
近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坚持教育的科学发展,着力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的办学水平等方面入手,倾力打造“三园”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配置,亲情呵护,努力营造学生温馨的家园
1、按公寓标准整体改造装修学生宿舍。本学期学生离校后,我校共投资近30余万元对学生宿舍进行整体改造装修。一是对宿舍内外全部刮仿瓷涂料,增设1米2高的彩色卫生墙;二是宿舍北面窗户全部更换成铝合金窗户,宿舍门全部包铁皮;三是每层宿舍新建一个洗簌间;四是在二楼和三楼各建一个学生洗浴间,安装4台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洗浴间个安装8个热水喷头,外设一个更衣间,真正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洗上热水浴的美好愿望。后期我们将以寝室文化为主题,对寝室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和美化。我校共有450余名住宿生,每个宿舍都按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进行配备,有专职宿舍管理教师和住宿生一同玩耍娱乐,这儿仿佛成了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夏无炎热,冬无寒冷,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铺床、叠被、洗刷、休息。住宿生实行量化考核,每天都有值周教师、宿舍管理员、学生会干部进行评比打分。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和“文明个人”。
2、不断优化、美化学生就餐环境。我校学生食堂始建于2002年,2008年利用国家项目资金进行改扩建,现在已能容纳1000人进餐。餐厅、操作间、贮藏室、仓库等宽敞明亮。餐桌凳整齐洁净。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保障有力。2009年,我校学生食堂被市教育局评为“放心食堂”。在这舒适、温馨的餐厅里用餐,学生不但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膳食,还学会了礼让、关爱等文明用餐的礼节,更多的是让学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意义与价值。合理的膳食,丰富的营养,使得学生有了充沛的精力从事一天的学习,特别是许多留守学生面黄肌瘦的小脸,也慢慢的泛起了红晕,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从此也精神大增,多数学生倍感自己的记忆力在不断增强。今年暑期,我校将投资5万元对食堂内部设施进行添置和提升,进一步优化、美化学生就餐环境。
3、“多管齐下”,倾情呵护留守儿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我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关爱留守儿童。据统计,我校目前有“留守儿童”295人,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学校认真调查农村“留守儿童”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均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人情况以及父母务工情况和联系方式等作了详细的记载。二是经济上大力支持。“留守学生”大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优先对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问题。三是生活上、思想上关心“留守学生”。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建立“留守学生”与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教师充当“留守学生”的第二监护人,使部分监护人长期缺位的“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要求“留守学生”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书信或通一次电话,加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抓住春节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留守学生”家长共商“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二、德育引领,环境育人,倾力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
1.德育引领,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不断突出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巩固德育成果,切实抓好德育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全方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人性的人,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遵守行为规范,争创文明学生”是学校向每个同学提出的口号和要求。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一日常规》,经常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了一套检查评比制度,如卫生评比、“两操”评比、爱护公物评比等。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设立值日岗等监督机制。评选文明班级和“优秀”学生,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学校还运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记录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近年来,学校的好人好事不断增多,学生文明守纪的习惯已初步养成。
2、活动育人,让学生快乐成长。我校始终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一是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的课外文体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学校根据学期特点组织国庆节及青年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绘画展、书法展、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二是组织队列及体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冬季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依此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三是每年清明节组织共青团员和优秀学生代表分别到大悟烈士陵园、红安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炎帝神农公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感受始祖文明的魅力。四是举办法制讲座,鼓励学生争做文明守纪小公民。
3、环境育人,陶冶学生情操。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通过栩栩如生的画匾,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古韵经典的文化长廊,富有个性的班级布置、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和独具匠心文化广场,让墙壁说话,让角落生辉。让每位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高雅的情操。
三、质量兴校,素质强校,全力创建学生求知的学园 1.坚持人本管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一是抓名师效应,铸高尚师魂。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始终把榜样教育与制度推动有机结合,使追求高尚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校市级师德标兵毛清元同志扎根乡村教学二十年,呕心沥血献身教育,因患胆囊炎、胃溃疡两次昏倒在讲台上,都是师生们把他送到医院,他病未痊愈又回到教室;市级师德标兵邓柏亮同志爱生如子,先后为二十多名学生付医药费、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他潜心教学教研,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他淡泊名利,多次将评优表模的机会让给别人。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学师德标兵,铸高尚师魂”的学习讨论活动,对照身边真实的感人事迹找差距,让大家自我加压、自主进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抓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我校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和“骨干教师评选培养”活动,并以此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还十分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市教育局组织的城乡教师交流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输送年轻的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前往城区学校“结对拜师”,以期学习那里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的管理经验和育人策略;另一方面邀请城区学校乃至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专家为我校教师作理论上的“充电”和“洗脑”,以及课堂教学实践上的技术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一是以“常规”为本,狠抓教学环节与过程的管理。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学习,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坚持德育引领,强调文化育人,以生为本、师生相长,打造道德课堂,构建快乐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善于总结,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打造高效道德课堂。二是建立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教学评价机制。学校对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师备课、上课、课程纲要、作业批改、考核评价、教学质量分析均有明确要求,并由教务处和各教研组负责检查落实。每学期初学校提出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与计划,教务处拟好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教研组制定好学期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各科任教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求授课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能力的培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发展优秀生,特别关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向课堂要质量,重视作业与练习的设计与精选,作业批改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考查评价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2013年中考我校正取市一中46人。
3、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是充分利用各功能室组织实验教学,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农村学生的梦想。能在理化生实验室动手操作,提高技能;能坐在优雅的图书室,博览群书;能在音体美教室陶冶情操,发展爱好,所有这些都是均衡发展带给我校学生的实惠。2011年,我校在投资1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理化生实验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充分整合两校原有资源充实和完善我校功能室建设。三是积极申报数字化教学项目,打造数字校园,实现教育管理智能化、课堂教学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四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完善大课间机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还组建了由校团委牵头,各年级组和班主任参加的心理辅导网络
四、共享教育公平,着力创办和谐校园。
1.学校十分关注生活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是接受上海交大成功人士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对部分困难学生的帮扶。二是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困难学生结对帮扶,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爱护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完成义务教育。三是组织师生捐款,对特困和重病学生进行帮扶。2013届学生胡智杰因患脑肿瘤,花去家中全部积蓄,是全校师生捐款两万三千多元,让他渡过难关,成功参加毕业考试。
2.学校坚持小班化教学,在招生、分班、任课等方面都做到公正、公平,不办“重点班”,不办“快慢班”。3.学校每年以形式开展“防辍控流”工作,制定了防辍工作制度和奖惩方案,确保每位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采取“预防与动员”并举,保证义务教育的落实。我校七
(四)班学生朱欢欢因家庭困难,辍学打工,学校与该村村委会联系,村校联动(村委会帮扶一部分,学校免除生活费)解决了她的困难,朱欢欢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学校
4.“两免一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及时兑现,全面促进了“防辍促控保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