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
按照围绕中心、分类指导、统筹协调、求实创新的原则,我们以打造“五好”党组织为主题,认真抓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四五”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建立了党组织,目前我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全面实现了“四个百分之百”,同时确定了10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逐步带动全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面实现“五好”目标。
截止目前,我旗有新经济组织3389个,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80个,共有党员703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生产经营较为稳定且有党员的企业97个,已建立党组织52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37个,建立党委2个,党员人数都在150以上,建立党总支4个;建立联合支部15个。对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41个企业,已选派了29名党建指导员具体负责联系与指导;有83个企业生产经营不正常且党员人数较少或没有党员,其党员都按就近、方便的原则编入相应的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
今年以来,我旗针对“两新”组织从业人员成分复杂、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通过“一建、二联、三派驻”的方式建立健全“两新”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组织的组建面和覆盖面。“一建”,即新建党组织。对规模较大,党员数量较多,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一律单独建立党组织。“二联”,即建立联合党支部。对党员数量不足3人的企业,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联合党组织或将党员挂靠有关单位党组织进行管理。“三派驻”,即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企业发展党员,开展党的工作,为建立党组织打下基础,待条件成熟时及时组建。为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旗委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组织部编印下发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手册》,目前,各企业党组织正按照要求积极开展活动,并逐步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凡是建立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都相应建立了党员活
动场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也积极支持配合党组织工作,每年核定一定的党务活动经费,保障了党组织正常活动的开展。
第二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领作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非公企业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我国非公企业已达900多万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非公企业职工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已占多数。2010年底,全国非公企业中共有党员350多万名、党组织近30万个。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要加大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提高组建率,开展党群共建。要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壮大党建工作骨干力量。要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保障与激励,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做好党的工作的积极性。
非公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积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规范管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要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组织带领党员和职工群众创先争优,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水平。要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互通共融,引领企业建设先进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
第三篇: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开展党建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开展党建工作
【摘要】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是各级党组织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灵活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 党建 路径选择
非公有制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给党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而且向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要巩固执政地位,除了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永葆党的先进性以外,还要有坚实的执政基础。当前的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基础相对复杂。在改革开放前,这个问题并不十分突出,主要是因为当时所有制形式单一,造成了社会结构的简单,党的执政基础就是“两阶级一阶层”——工人、农民两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后,由于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复杂、多样,使党的执政基础已经、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政党的经验教训表明,各政党在社会结构出现变化以后,都面临着对执政基础的重新认知问题。当前,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正日益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党不断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这块重要阵地的政治领导,把非公有制企业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通过他们影响带动其他人员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从而增强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主依法经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但必须看到,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之间,非公有制企业中业主与雇工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存在偷税漏税、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侵害工人利益和利用行贿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等行为。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党组织的有效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团结、教育、引导好非公有制企业业主,使其自觉遵守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我们党实现“三个代表”要求的需要。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放开市场准入”,“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这表明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已基本破除,预示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宽松,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将进入“黄金时代”,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党要实现“三个代表”要求,必须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建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倾听非公企业中广大员工的心声,才能把“三个代表”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添了活力,也为党建工作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提出了新课题。当前,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思想认识因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和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有关,主要是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目前看,非公有制企业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力度不够,滞后于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出资人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有误区,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是经济组织,只需抓好生产经营,致使党组织地位不明确,人员、活动经费和阵地无保障,党建工作在思想上产生了阻力,难以有效开展。二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力量薄弱,有些党组织负责人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够,能力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党务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兼任的行政职务过多,整天忙于处理日常事务,在党务工作方面的精力投入上受到牵制,影响了党的工作。三是部分在非公有制企业从业的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只追求经济利益,对党的工作漠不关心,对党的活动缺少积极性,存在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的思想。思想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实际工作中的迷茫,如果非公有制企业的决策层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该企业就无法建立党组织,即使建立起来其作用也微乎其微。
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人数稀少并且地位偏低。目前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可以单独建立支部的非公有制企业,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为数不多,只有个别党员甚至没有党员不能独立建立支部的占绝大多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绝大多数党员都是受雇于业主的职工,特别是一些改制企业的党员干部,原来在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或者是中层管理者,改制后,大部分人成为业主的“打工仔”,由于企业没有党的组织,他们就成了“没娘的孩子”,组织生活无法过,党费无处交,普遍缺乏归属感。有的党员不愿公开身份,不愿接转组织关系,变成了“挂名党员”。
党组织的活动少而且活动方式单一。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起来的党组织,也在开展组织活动,但由于这些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体制之外,企业主要求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多做贡献,党开展组织活动的时间就被压缩,即便偶而开展,形式也往往非常单一。而且,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处于发育阶段,不仅规模小、分布散,而且流动性大、变化快,党的活动很难形成制度化的安排,因而影响到它的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缺乏而且形式单一就无法发挥教育党员、统一党员思想认识等方面的作用。
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后要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首先要解决统一思想的问题。应该肯定,多数地方对这个问题在认识上是清醒的,思想上是重视的,但也有部分地方党委及领导同志,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存在着模糊认识。有的抱“无所谓”态度,认为不建党组织企业照样发展,“重经济,轻党建”、“重建厂,轻建党”;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担心企业主不支持,不敢理直气壮地抓企业党建。这些模糊认识必须澄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必须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宪法赋予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要以强烈的执政意识和占领阵地的意识,理直气壮地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开展党的工作、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基础。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首先必须抓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应当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设置党组织:一是对有一定经济规模,生产经营相对稳定,正式党员在三人以上,有合适党支部书记人选的可单独设立党支部。二是对生产经营比较稳定,但正式党员人数不足三人,或党员人数超过三人而暂时无合适党支部书记人选的,可按照行业或地域相近的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三是对规模较小,稳定性较差,仅有个别党员的可挂靠在所在企业管理部门等单位的党组织。通过抓好党组织设置,确保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党员都能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要培育新生力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切忌片面追求数量。通过技术比武、培训交流、调研排摸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培养技术业务水平高、生活工作上肯吃苦、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技术拔尖人才。同时,还通过选树各项工作标兵、颁发证书等多元激励的方法,促使党员以过硬的技术业务素质走在职工前头,不断发挥党员在岗位上的示范带头作用。
灵活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的活动,必须充分考虑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殊性。要坚持“小型、业余、多样、务实”的原则,开展好党组织的活动。小型,即根据企业党员分布的特点,采取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小型而有效的活动;业余,即以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为前提,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利用工作空隙和业余时间开展党的工作;多样,即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除组织党员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知识竞赛以及看录像、听录音、组织讨论等,把党员教育的严肃性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务实,即重点围绕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情况开展党的活动,讲求活动的实际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
第四篇: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蒋晓勇
(2008年9月9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的座谈会开得很成功,大家围绕企业党建与企业管理发展的关系、抓好企业党建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大胆探索,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通过今天的座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开阔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抓好非公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打下了基础。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深受启发、深感不安,这里,讲三点看法和体会(三个关键词: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广阔)。
一、从企业的发展方向来看,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党的建设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刚才银阳、逐鹿、宝龙等企业代表的发言充分说明企业有党员就能发挥作用,有支部就有和谐发展。具休如何认识企业党建与企业管理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思想上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党的建设?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坚持党的领导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对非公企业县委政府的引导和服务是宏观领导,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但引导企业发展方向。在非公企业中加强党的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是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可靠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对改革开放以来非公制经济党建工作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十六大第一次把非公有制经济中党的职责和任务写入了党章。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省、市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加强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一项没有价钱可讲的政治任务。
第二个问题:党的建设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到底有没有不利影响?这是有些企业老板最担心的问题,刚才大家的发言也涉及到了这个方面。实践证明,加强党的建设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半点负面影响,具体来讲就是“三个不会”:一是不会干挠企业的合法经营。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党组织将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和推手。二是不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在企业中成立党的组织,不向企业收取费用,虽然开展党的活动需要一些经费,但额度不大,多的几千元,少的只有几百元,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三是不会占用员工的劳动时间。企业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会充分考虑企业固有的特点,一般安排在生产之余,采取小型、分散、灵活的方式进行,不占用党员员工的劳动时间。即使偶尔占用,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完全可以通过激发劳动热情和提高劳动技能来弥补。
第三个问题:党的建设对企业发展有那些好处?概括大家的意见,党的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好处就是“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激发工作热情。人的需求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层面。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员工在打工赚钱,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更多的是需要得到尊重、肯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加入党的组织、成为党的一员,对员工来说评选优秀党员是一种荣誉,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可以激励他们更加积极进取,为企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二是有利于形成企业核心团队。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企业定律,叫“马特莱定律”,又称“二八定律”,大意是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这个20%就是企业的核心力量或核心团队。培育企业的核心团队,除了高薪和职位来吸引外,还要靠精神、理想和目标来凝聚,而企业党组织正好具备这一功能。三是有利于打造企业品牌。企业品牌是企业理想信念、价值精神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的金字招牌。全球500强企业无一不是靠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征服世界,饮誉海内外。企业品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培育和塑造。企业党的建设与企业品牌塑造相辅相成、目标一致,企业党组织完全可以担负起创建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的使命。
二、从当前的工作现状来看,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今年7月份,县委组织部对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依然存在 “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效果、有效果无保障”的问题,与上级要求和形势发展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四个方面:
1、在企业党建工作的关心重视上有差距。大家在刚才的发言中提到,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光靠企业自己抓是还不行,关键是上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和指导,多组织开展活动。大家说的确是是实情。一是对企业党组织、党员关心不够,我们的干部平时深入企业少,与党员面对面交流少,没有做到真正重视、真心关怀。二是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应付上面的时候多,对下发的文件多,作的指示多,下去具体指导工作少,帮助解决问题少。三是组织开展活动不够。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后,很少组织全县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活动,以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氛围不浓厚,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
2、在党组织的组建率上有差距。按照《党章》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单独成立党组织,不足3名党员的要挂靠当地党组织或与其他企业联合成立党组织,没有党员的要从员工中积极发展党员,为成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覆盖率要达到100%。目前,全县71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除23家单独建立党组织外,其余48家虽说建立了联合支部,但真正有阵地、有活动的没有几家。48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党员在3名以上但没有单独建立支部,另外还有11家企业至今没有一名党员。这几年非公有制企业中很少发展党员,除逐鹿纺织每年坚持发展新党员外,其他企业有的几年没有发展一个,有的企业有支部,却把发展党员的工作交给社区。
3、在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上有差距。调查发现,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对党员实行松散型的教育管理,既没有开展党员摸底,也没有建立党员台帐,更没有积极为党员接转组织关系,致使企业中存在一部分“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党员的教育培训流于形式。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观原因是:有些原国有企业下岗党员不愿意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觉得没面子;有的党员觉得在私营企业打工不稳定,不想把组织关系转过来;有的企业老板认为员工只要把生产搞好就可以了,是不是党员身份不重要。客观上:有的企业暂未成立党组织,党员员工即使把组织关系转出来了,也不知道放在何处;有的企业实行“三班倒”,难以组织党员进行集中的学习培训;有的企业没有明确专人负责党务工作,没有人牵头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由于上述原因,使不少企业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外。
4、在党建活动的开展上有差距。根据调查统计,全县23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活动的只有13家,去年以来开展3次以上活动的只有7家,其余48家联合建立支部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开展党的活动。党建活动难于开展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制度保障和统筹安排,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党组织但没有活动阵地;有的企业虽有活动室,但很少开展活动;有的企业处于发展的“瓶颈”期,生产经营压力大,员工不稳定,企业主没有心思和精力开展组织活动。另一方面是少数企业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习惯于采取集中统一的方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冲突;有的活动内容形式枯燥单调,满足于开会读报学文件,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工作观念陈旧,看不到党的建设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把做政治思想工作与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弄成“两张皮”;有的不善于处理与经营业主和上级党组织的关系,争取支持不力,致使党组织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从今天座谈的情况来看,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效值得期待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听上去很难,做起来其实不难。只要用心抓、着力抓,就一定能抓好,抓出成效。从今天座谈的情况来看,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势头还是不错的,一部分企业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一部分企业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一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和今后的工作目标就是把党员号召起来,把组织建立起来,把活动开展起来,把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具体来讲,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要在营造氛围、提升影响力上下功夫。要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公信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一是要通过召开专题动员会议、举办企业论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企业、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提高认识,感受党建工作对改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抓党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天的座谈会正是基于这个目的,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起步。二是要借助电视台、党建网、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动,挖掘推介一批先进典型,激励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党务工作者,提高全社会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关注度,端正舆论导向。这次会后,全县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宣传月”活动,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免费广告。三是要整合全县教育资源,构建区域性平台,积极开展党课巡讲、党员夜校、考察学习等活动。建立县乡两级培训体系,对企业主、党建工作联络员(指导员)、企业党支部书记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四是要把“企业认可度、党员认可度、职工认可度”作为评判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建立系统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加强经常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对企业的政策优惠挂起钩来,提升企业党建工作地位。
2、要在强化基础、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当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增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长,必须加快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覆盖,做到企业建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要覆盖到哪里,哪里有人力资源,哪里就要有共产党员。一是要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按照“新增一个,覆盖一个;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要求,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非公有制企业所在地的乡镇党委和工业园区党委要按照“区域相邻、行业相近、产业相连、分类指导、归口管理、便于活动”的原则,采取“单独建支部、联合建支部、挂靠属地支部”等多种方式,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不断扩大覆盖面,做到辖区内所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都纳入党的组织,实现党建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领域的全面覆盖。要加强与工业、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衔接协调,互通信息,做到成立企业与建立企业党组织同步进行。二是要加大企业党员管理力度。要摸清企业党员的底子,搞好组织关系接转,切实解决“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的问题。要采取“培、找、聘”等方式解决企
业党员人数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要解放思想,加大企业党员发展力度,把那些拥护党的政策、承认党的纲领、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优秀员工、企业主吸纳进党的组织。要采取“选、派、兼”等方式解决党组织负责人缺乏的问题,为企业党建创造条件,增强力量。三是要加大企业党建的扶持力度。实行党费重点倾斜、财政适当支持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组建党组织、开展组织活动、建设活动阵地经费不足等问题。探索建立县直机关对口帮扶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责任,努力培植一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
3、要在探索方法、增强针对性上下功夫。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只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因此要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活动方式,坚持发挥党员作用、保障党员权利、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一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劳动技能比武、评比表彰优秀党员员工等活动,引导党员爱岗敬业、建功立业,彰显共产党员先进性,引导党组织在“有为”中谋求“有位”。二是要加强企业党组织与企业主之间的沟通协调,在企业管理层面建立平台,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决策来发挥党组织作用。企业主是党员的要实行“一肩挑”,企业主不是党员的要由是党员的企业副职或工会主席兼任党组织负责人,确保党组织能够参与到企业管理决策中来。三是要建立企业党组织与企业董事会双向例会制度,企业主定期向党组织通报企业重大事项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企业党组织及时向企业主反映职工的思想状况。同时,企业党组织要帮助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确保企业内部和谐。四是要采取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主要负责人由一人兼任的办法,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以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抓好工建、妇建、团建促党建。五是要建立企业党组织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工作制度,使上级党组织能随时掌握企业党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供帮助指导。
同志们、朋友们,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广阔。希望以今天的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2010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模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非公有制
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这些重大的指导原则和明确的工作要求,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结合当地实际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规模、经营模式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确定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明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突出工作目标性
将企业发展效益、企业员工利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通过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挖掘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在推进党的组织有效覆盖的同时,推进党的工作扎实开展。
(一)努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加强员工的教育管理,组织外出考察培训,强化认识,开阔眼界,着力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不断改进产品销售方式,拓展企业产品销售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采取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通过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不断惠及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二)维护各方权利尤其是保障企业员工切身利益。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协调各方面关系,争取当地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等,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积极督促非公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务合同,落实工资福利待遇,做到不拖欠工资,不无故辞退员工;执行协议工时、协议工资制度与计件付酬制度相结合,不无故延长工时,需延长工时的应按规定支付相应报酬;积极争取有条件的为员工购买“三险”,保障员工的生产安全,避免意外伤害和职业病,实现员工利益的最大化;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升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推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引导非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非公企业党组织通过全面掌握企业运作模式、发展方式等,引导企业积极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增加企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当地群众务工就业;通过探索企业+基地+协会+农户模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带领农户致富,实现企业发达、产业发展、农户发家的内在统一;依托企业发展场所建立培训观摩基地,传授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为提高当地群众的素质本领作贡献;同时,引导企业力所能及的开展扶贫帮困、扶助就学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性事业,不断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明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职责,增强工作针对性
在明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的同时,针对非公企业特点,明确企业党建工作职责。一是营造非公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帮助企业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争取当地各项优惠政策,及时掌握有关政策法规,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创造优质的发展环境。
二是搭建企业用工和当地群众就业的平台。通过与相关部门(单位)联系协调,及时掌握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人员,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合格的员工;同时,根据企业发展形势,积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及时向社会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吸纳当地群众进入企业务工增收。
三是建立观摩培训基地。根据企业发展模式,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方式,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积极为当地开展农牧民群众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服务,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提高当地群众的素质本领。
四是开展行之有效的党建活动。组织企业员工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学习教育活动、劳动竞赛、技能比拼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栓心留人的环境,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为企业发展积聚人气。
五是开展培养企业骨干和发展党员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做好选拔培养业务技术骨干工作,并将培养成熟的业务技术骨干担任车间主任或班组长,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慎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将企业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员纳入培养发展对象,条件成熟的及时吸收入党,不断巩固非公企业党的基础,为发挥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提供保障。
三、明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有效性
结
合非公企业实际,本着“有效覆盖、突出实效、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按照“八有”标准,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一是有完善的组织机构。非公企业全体员工中有三名以上党员的建立党支部,三名以下党员的,按照“行业相近、便于工作”的要求建立联合党支部。并相应建立群团组织;没有党员的建立群团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发挥作用。非公企业的内设机构设置要合理,职责要明确,并与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设置相结合,提升党的组织设置成效和企业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有办公活动场所。在非公企业生产经验管理场所安排1-2间办公室作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办公活动场所,有条件的还可设置综合活动室,为企业党员、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娱乐场所。
三是要有党建工作氛围。在办公活动场所制作悬挂必要的营造标识、展板等,在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的院落、墙体等醒目处设置标语、口号等,营造一定的党建工作氛围。
四是有各类活动开展及活动记录。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定期召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建言献策会、民主议事会等,丰富党内活动载体,并通过开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民主评议等活动,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增强党员意识,更好的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企业党员、员工开展政策理论、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和工作制度、生产流程、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能本领,强化员工立足本职、奉献企业的职业道德精神;开展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拼活动,营造竞先争优的氛围,引导企业员工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挖掘个体最大潜力;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劳逸结合;开展茶话会、座谈会活动,搭建企业员工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平台,增强员工主人翁精神。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比对分析活动效果,总结提炼经验奠定基础。
五是有各类工作制度。根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际,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包括企业党支部工作职责、企业员工管理制度、职工(代表)会议制度、议事协商制度、企业员工权益保障制度,以及生产流程、安全生产、安全保卫制度等,推进企业党建制度化建设。
六是有党建工作计划。非公企业党组织要根据党建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经与企业非党员负责人协商后付诸实施,促进企业党建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
七是有培养生产技术骨干目标。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企业生产技术骨干培养目标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一批热心企业发展、年富力强、有一定潜力大业务技术骨干,担任生产车间班组长或企业中层干部,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人力储备。
八是有发展党员计划。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制定企业发展党员计划,积极将条件成熟的非党员企业负责人或主要出资人、生产技术骨干,以及其他积极分子培养发展成党员,为稳固党组织组建和提升党的影响力奠定基础。
四、制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措施,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围绕非公企业党建为什么抓、怎么抓和抓什么的问题,制定并落实相关工作措施。一是基层党委及有关单位要加强与非公制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讲清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意义和实现“多赢”的效益,使非党员企业负责人或主要出资人认识到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认可和理解,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同时,要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类型、发展规模、用工人数、党员数量等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确定不同工作方式,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稳步有效推进。
二是基层党委或有关单位要指派一名具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全面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帮助企业组建党组织和各类群团组织,本着有利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利于维护企业员工切身利益,有利于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帮助企业党组织制定党建工作措施和工作计划,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基层党委要按照简便易行、行之有效、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形式,不搞表面文章,力求工作实效,使企业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杠杆、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