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新闻学实习报告
2018年新闻学实习报告
新闻学实习报告1 实习经历告诉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不能仅仅靠啃书本,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自己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作好准备。
1、通过实习,使我对新闻行业和新闻工作有了更具体、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
实习,不仅仅是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某种认识,从而能指导以后的实践。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我的这次实习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
通过这两个月来的实习生活,给我感受最强烈的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真的很辛苦。实习正值酷暑,夏季的气温经常高达 35 摄氏度,但不管气候条件如何恶劣,只要有任务,记者就得出发。经过实习,我更是在身体上得到了一次彻地的锻炼。在实习中加班赶稿对于我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为了做好一个采访工作的前期策划而通宵达旦。新闻专业实习心得体会。因此,回过头看,我深深感到,勤奋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通过实习,使我对于新闻工作的危险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一次我跟着新闻部的马老师协同公安部门对一起私挖乱采事件进行系列报道采访,尽管有公安部门协同配合,但是我们还是被私自开采煤炭的村民围住,直到深夜才被放行,这也是我实习生活中值得回忆的一个部分。引用我的指导老师程志峰老师的话说“做记者就是要有胆量,敢想、敢做、敢为。”
通过实习,使我认识到了作为新闻记者,勇敢无畏气概和勇往直前精神是十分必要和可贵的。正如实习之初程老师对我说的那样:“记者一定要大胆,多问,带着闯劲,作为年轻人更要敢闯敢拼,不能怀疑自己的能力。”通过实习,我现在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勇气是从事新闻工作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工作的起点。新闻工作看似风光无限,但其实处处都有挑战和风险。如果没有敢于拼搏、无所畏惧的气概,就不可能采访到有价值、有份量的新闻,也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新闻工作的使命。
通过实习,我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积累和掌握广博的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新闻业务的重要性。实习虽然短暂,体会却是深刻的,在电视台实习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和第一天来报道的时候一样,当我离开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即将返校、正在上学的学生。但不同的是,通过两个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了解了新闻工作的特点,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新闻业务技能,在实习之前,我更多的是把新闻当成一个专业来学习,缺少必要的实践和直接的经验积累,而通过实习,我却对新闻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希望能够早日用我的手,写出真实而客观的报道,用我手中的笔,呼吁民声。
2、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使我得以将课堂所学予以运用和发挥,锻炼了自己的新闻业务技能。
事实上,很在这次实习之前,我已经有过几次实习的经历,但是限于时间较短,或并且怀着旨在体验的心态,也没有发稿压力,因此实质性收获并不大。但这次实习不同,根据学校的规定,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 篇稿件。这对于我的业务能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实习中,我的工作是先由一个熟悉工作环境的环节起步:从了解我所在的媒体的特点、了解我所在的部门、了解我所在的节目组、到了解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这个过程大底是从看报、搜集素材、日常杂务等内容中度过的。之后,便跟随指导老师一块现场采访,然后开始独立完成采访策划,独自承担采访任务,独立完成新闻稿件。
在具体的采写过程中,使我对之前所学的新闻理论中的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真实性、客观公正原则等新闻理论中的基本术语有了切身具体的感受。使我明白做记者,真实报道固然重要,可如果空有满腔热情,不能做到跟到、心到,不能在采访过程中机智地发现问题并深入进行追踪,那么,便不可能抓住好的新闻线索,写出好的新闻材料。作为记者,不单纯是要报道事实,更要去感化和引导受众,用自己的报道去影响社会。这尤其是作为社会新闻更为重要的目标。通过亲身地参与新闻工作,使我在实习过程中加强了对新闻理论的消化与吸收,现在它们不再是空洞的教条,而已成为我在实习过程中切实生动的实践体会。
我在实习过程中,有幸地参与了新闻工作的多个环节;从策划、到采访、摄像、写稿、修改、编辑、后期制作等。通过这些
些环节的学习,使我对新闻工作的整个流程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使我得到的锻炼更为充分,更好地提高了我的新闻业务能力。、通过实习,还锻炼了我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
这次实习不仅在专业领域给了我一个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我观察社会、接触社会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实习以前,我的社交圈主要限于老师、同学、亲友,那么,在这次实习中,作为准记者,我的舞台一下子变大了很多,我所接触的人也一下子增多了。从实习单位的确定到实习,过程中的一次次采访,从小心翼翼的跟随到独立执行采访任务,我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做为记者,本来就是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锻炼和学习,才使我逐渐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此外,在实习生活中,我逐渐明白了怎样在挫折中前进、怎样化不利为有利,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任务,这些都成了我在这次实习中最为宝贵的收获。实习带给我的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收获,这将是我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财富。
新闻学实习报告2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习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习,用实习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习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习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会畅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习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编辑整理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习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习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在采访中,还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一些先进的现代设备的熟练运用能力还不够,普通话水平不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实习主要是面向社会的过程,映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多的让每一个实习者走出去,到第一线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远,只有走出去,才能采集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到现场采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
2.尽可能扩大社会的接
触面,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新闻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生活问题,所报道的是老百姓犯罪关心的问题,只有深入到每一个层面中去,才能写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扩大记者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使报道更有特色。
3.在采访,写作,编辑等一系列过程中应当教会实习者使用先进的仪器,教会记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闪光点。记者是一个杂家,应该懂得各种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闻制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力,新闻单位映尽可能多的为每一位采访者提供锻炼平台。
4.记者应当在采访写作中打破陈旧的模式,要富于创新思维。新闻单位要鼓励记者开拓创新,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模式所束缚,要创新思维,更新观点。
5.新闻单位要尽可能多的给每一位记者提供一个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初学记者的经验不足,应当更多地接触一些新闻的制作过程,运用到实习中去,应该多动手操作。
总之,新闻是一种客观的报道事实的学科,它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时效性特强的学科,新闻更是注重实习的学科,所以应抓好实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深刻体会,认真学习。
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实习中提升能力,在实习中学习都是非常关键的,抓好实习,是关键的,迈好这一步,是步步高的前提。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闻学实习报告3 20XX年3月至5月底三个月时间,我在招远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实习。虽然领导没有给我安排很具体的工作,但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同行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领导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
实习过程中有两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
一件是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公共事业管理。“后这个专业啊,你会写稿子吗?” 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另一件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当我将自己辛辛苦苦写的稿子一下,必恭必敬地递到领导桌前时。领导接过说了一句:“好,有时间我会看的。”便随手丢在了桌子的一角,继续他的工作了,而且事后他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三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那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像我就是每天就是打扫打扫卫生,接接电话,坐着对着电脑打打字,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三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新闻学实习报告4#p#分页标题#e# 此次在江西日报社《信息日报》的实习,第一是为了完成学校交代的实习任务,第二是为了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把平时在学校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好进一步了解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流程、工作状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认识到在新闻稿件的采访和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问题。这次实习,既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报社实习导师的指导下,也学到了不少在稿件的实际写作过程应用到的写作技巧。
我主要是在《信息日报》时政部做实习记者,该部门的首席记者王剑华老师是我的毕业实习指导老师。作为实习记者,我主要的任务就是稿件的采访和写作。在稿件的实际采写过程中,由于王老师的业务非常广泛,再加上该部门其它老师的提点,我有幸参与并认识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报道,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有交通(道路改道造成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居民区地下停车场改革)、医院(快女整容致死事件)、时事(柴油荒事件、上海高层起火事件)、刑侦(某省犯罪嫌疑人通缉令、XX市破获的多起刑侦案件)等等。
根据这些新闻采写方式的明显差别,我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稿类新闻,一类是非通稿类新闻。通稿类新闻主要以会议类新闻和刑事案件类新闻为主。非通稿类新闻主要以时事观察和事件采访类新闻为主。
通稿类新闻的主办方一般都有他们自己的新闻发言人,而我们记者在得到任务的时候就会被告知今天参加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到达现场之后,他们的对外宣传负责人就会给每一位到场的媒体工作者一份统一打印好的新闻通稿,通稿基本上已经详细概括了会议的主题。不论是会议性新闻还是刑事案件新闻,虽然它们都被我归属到通稿新闻的大类中,但是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会议性新闻是以政府政策方针宣传为主,所以报道态度风格要端正,报道的内容一般多为从通稿中精确选择摘录的要点、新点、对于老百姓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而刑事案件类的新闻除了要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之外,还讲究报道内容的故事性和细节性。这个时候,如果仅仅依靠通稿的作用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的,这时,就需要记者对其中细节的发现与挖掘,通过对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和侦办案件负责人的采访尽可能多的搜索记录下整个案件中可能隐藏到的信息。在此类新闻的写作上,要注意整个案件报道的故事性描述和细节性描写,以此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
非通稿类新闻既可以是针对时下的某一全国性或者地方本土热点新闻事件的追踪报道,也可以是与老百姓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些消息、资讯等内容为主的报道,还可以是社会上新发生的一些新奇的、先进的、具有借鉴价值的一些事件或者现象的采访和报道。顾名思义,非通稿类新闻就是整个新闻稿件它是没有通稿作为材料进行稿件完工的写作依托的,报道稿件的完成是需要记者的实地考察、相关采访和记者对于获得的信息加以逻辑性、条理性的分析和总结,然后写作完成交稿,非通稿类新闻是记者独立创作完成的稿件。例如,在对XX市八一桥由于改道造成的交通拥堵进行追踪报道时,我的指导老师和我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期时曾到现场实地观察,并采访附近的车主、行人、道路附近店铺的店主以及在场的值班交警来了解情况,概括出了堵车高峰期的时间、时长和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通过对交警的采访来告诉大家可以绕道等一些路况信息。在对“油荒缓解”进行的追踪报道时,我的指导老师让我到金润广场多家物流公司采访了“油荒”对于物流行业造成的损失,缓解后物流行业整个工作是否逐渐恢复正常,同时,我还到了附近的加油站察看加油排队的情况,并对到此加油的来往车辆的车主也进行了采访,在采访所得信息的基础上,写作并发表稿件。
在报社,新闻稿件在写作过程中,除去一些消息类的稿件是则要发表之外,通讯或者专题性的新闻稿件在对标题的要求上都是比较重视和严格的。标题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另一方面标题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报纸文章对读者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标题对于读者来说就像是一个人在另外一个人眼里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对方是不是愿意和有兴趣对这个人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指导老师对于一篇新闻稿件的标题总是会很仔细的斟酌,这种重视的程度似乎已经超过了对稿件本身的撰写,他总是会力图找到一个既具有概括性又具有趣味性的一条新闻线索作为文章的标题,在小标题上,他也总是会尽力去找“完美新闻点”来组成文章的小标题。而在我以后的稿件写作中,老师的这种写作方式和态度对我也是具有了很深的影响。
在报社的实习生活,就像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重新启程,它应该是我们在自己的本专业上从学校进入社会之后的一个全新的尝试,在这里,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新闻这个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还有报社的管理制度、同事间的人际关系、稿件的印刷和发行等等。除了在一些理论知识上会让我感觉到我与学校还是有所连接的以外,我仿佛就是社会中的一个新人,从对报纸媒介这个行业的知之甚少到漫漫有所了解再到了然于胸,这是一个重新学习、重新出发的过程。在实习的这几个月期间,我增长了至少,也拓展了视野。归根到底,我都是有所收获的,人生的经历就是一笔财富,是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积累起来的人生积淀。
做记者也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例如我经常会跟着我的导师在一天之内跑好几个地方,有时候是为了做一条新闻,有时候是做几条不同的新闻,来回奔跑倒都是其次,关键是在采访一些新闻时,如果采访内容不是受访者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们也会遭受一些人的白眼和驱逐,但是这也造就了我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相信大多数的新闻从业者都会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境遇,虽然这种现象,在学校时老师也曾经讲过,但是那时候对于学生的我来说毕竟它只是个遥不可及的传说,而这种切身的体会,也算是磨练了我的心智了。
在新闻的采写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类型事件的采访,我对社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这些都是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有用的宝贵经验。回顾那段实习的生活,我也要感谢的我的实习指导老师王老师,是他的不吝赐教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生活上他和其他的老师也给过我很多的照顾,还有我们部门的主编,是个很亲切的大姐,还有办公室的主任,是个非常非常勤快的人,他对我非常好。谢谢我的实习,谢谢在这一段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感谢,感恩!
新闻学实习报告5 20xx年9月我开始了在衡阳都市频道的实习,作为电视记者既要采访、写作,又要编辑的实践确实很能锻炼人,从刚开始的颇感不适到现在的顺其自然,这短暂却难忘的时光,我有着太多的收获。
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使我得以将课堂所学予以运用和发挥,锻炼了自己的新闻业务技能。通过实习,使我对新闻行业和新闻工作有了更具体、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实习,不仅仅是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某种认识,从而能指导以后的实践。此外,通过实习还锻炼了我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
在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评述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可以说,实习是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除了考察你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考察了你的处世态度,做人原则以及处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勤奋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达旦这些都应该是家常便饭而不是邀功领赏的资本,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主动与老师的交流同样重要,不要窝在办公室里异想天开,要及时和记者沟通,善于和记者交流,要放得下面子,同样,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追求新闻理想,遵守新闻道德同样我们也不应忽视,应该坚决抵制诱惑,固守新闻客观真实的这一方净土同样是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此外,创造性地思考和大胆的实践也是专业实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素质。从生活中,主动发掘新闻线索,包括从媒体炒过的看似过时的话题中提炼新闻线索,大胆报题,勇于独立策划采写,不要怕出丑,不要怕弄巧成拙,还是因为你是实习生。
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实习中也碰到过困难,比如对一些稿件深挖不够,新闻敏感不够,采写的速度不够快等,这些都是自己需要提高的。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当我发现,我已经爱上了这个职业和这里的生活的时候,离别的钟声也敲响了。幸好,总有一些记忆驻留下来,总有一些感触潜移默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和现在的进步感到骄傲,我会在新闻媒体这条道路上一直努力。
最后,感谢带我实习的老师和一起实习的同事们,是你们教会我如何做新闻,也带给我愉快的实习生活。
新闻学实习报告6 实习时间:2月27日—6月4日
实习单位:xx报社
xx报指导老师:xx
发稿情况:共130多篇;其中,独立写稿100篇,独立策划专题6篇。
实习报告共分为两个篇章(经历篇和感悟篇)和一个小总结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记者,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记者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 1月份稿件共篇,其中a稿无;a-稿篇,占总篇数比例%;b+稿篇,占总篇数比例%;b稿篇,占总篇数比例%;b-稿篇,占总篇数比例%。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主编助理”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xx报规定,主编也要写稿,但只要达到10分就行,多写无益。因此,王老师的写稿任务少了,为了锻炼我,他平时就让我跟其他老师多跑跑,并且每天坚持写科教文卫日记。每天看《河南商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以及其他主流媒体有关报道,并对本部门相关报道与本报稿件进行对比、点评。每天王老师再结合编前会意见稍加补充,会将其发给部门各记者,以备改进工作。有时候,王老师没时间,还让我打电话催稿等,因此,部门其他老师开玩笑地称我“主编助理”。
专题策划
王老师每天上、下午各开一次碰头会,因此高校、教育厅这一条线基本我来跑。王老师如今不光要忙高校线,其他记者的线都要操心,给他们提意见、策划专题等。高校方面的专题,一般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在此期间,我共独立参与策划性的大稿6篇,其实,最能展示一个记者水准的就是专题策划。
感悟1:敬业、勤奋是记者的“核心竞争力”
xx老师是很敬业的人,将记者职业当作一种信仰,每天上下午必来报社。就连两会和世博会整天没日没夜的赶稿,但结束后,直接去报社上班,而其他老师还得在家休息两天。他之所以成为报社最年轻的主编,可能也缘于此。
感悟2::记者代表着一种责任
在实习期间,我曾出现过两次次马虎大意,但都让我提前发现,并及时给纠正了。这两次都出在数据上,当时统计数据,由于大意,有所出入。另一次是我在博客中发现信源,又找到了教育部的权威文件,但当时由于博客大部分内容和文件数据一致,便“懒省事”用了博客中的数据,后来由于没事干,又对文件数据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有错。
王老师批评:“要是见报了,人家没错,你弄错了,丢人不丢人?”
另一次是维权。当时,另一位记者让我去采访。其实,新闻通过事实来体现作者的观点倾 向。但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你是偏向群众还是群众的公仆?这里面存在着利益问题,群众可能是想通过投诉占小便宜,群众公仆也可能真的是不作为。这中间就存在着一种责任问题,需要记者来平衡。
喻国明箴言: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要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要笑时,不让大家笑得更狂妄。
感悟3::细心采访、认真观察是高质量稿件的关键
例如招聘会采访,怎样才能在众多招聘会中提取亮点,抓住特别的东西,找到“独家点”?这就要细心的去观察每一个细节,耐心、充分的去获取现场第一手鲜活、灵动的素材。其它采访也是如此,一篇稿件,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看出是经过采访得到的,还是记者“闭门造车”。
感悟4::对于都市报而言,抢眼、耐读是生命
都市报有别于党报之处在于鲜活与通俗,将死板、硬邦邦的新闻写的灵动但又不乏厚度。但如今,党报也正在撕下面皮向生活化靠拢。如果都市报不打出这种特色优势,将不伦不类,失去它的忠实上帝——读者。
感悟5:记者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现在xx报有个理念,就是打造专家型记者。确实,记者是沟通百姓与权威的桥梁。上可以理解有关政策、知识和理论,下能够以最通俗、最形象但又不失真实、准确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就要求记者必须用专家型记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另记:xx报的记者并不只是实践派,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及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的形式在内部刊物《xx报人》上刊登,供大家共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xx报人》上面,不仅有好新闻的写作心得与体会,也有个人在采访、策划、编辑等业务方面的经验和总结,更有自己在国外或是出差、参加某个大型活动的整个参与过程等,这其实是一部很好的新闻学著作。
总结:在3个多月的实习中,我不仅掌握了新闻语言的运用技巧,也使自己在大学三年中的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升华和运用,让我在实践中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新闻规律,并按新闻规律来践行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我很感谢这次实习机会,也同样很珍惜,它将成为我一生中十分宝贵的财富。
第二篇:新闻学实习报告
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
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1在法治版组实习,遇到的采访事件会很杂,但都和法律有关系,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太手忙脚乱,也稍微补充了一点法律方面的知识,不至于当个“法盲”。遇到的采访事件各种各样,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20xx年7 月11日上午9:00在王四营法庭公开审理的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纠纷案,我就得提前了解背景知识,以前对这方面的知识完全不涉足,可是现在我知道。
20xx年4月8日,北京市建委发布了京建住(20xx)225号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规定未满五年经济适用房不能按市场价出售;并全面停止办理未满五年经济适用房过户。如果我当时没了解到这个,我可能对这件事就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云。
20xx年7月29日(星期二)上午8:40开庭审理华尔街英语培训中心被诉没有办学许可证,学员要求退学费一案,当时去了很多记者,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华尔街一个如此出名的英语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许可证。可是结果却令所有去了的记者失望,华尔街一方申请不公开审理,坚决申请,他们认为这件事跟他们机构的商业机密有关,没办法,这个好新闻只好错过。有时会很为难,因为当事人太过热情。有一次老师说第二天去安贞法院,是报社的一个同事托咱们组去的,把当事人的电话留给了我。我头天晚上便与他联系好了,他说一定要请我吃饭,我婉转的拒绝了,因为老师说过他要请吃饭千万别答应给东西千万别要。第二天中午,他给我发短信,说在旁边的酒店订好了位置几点在那见,我真不知所措了,只好告诉他我手头有事还没忙完。下午采访完,我急忙告个别就走了,我真怕他在请我吃饭。谁知第二天他又发短信说出去喝个咖啡以表示对我的感谢,我只能回我真的有事。没办法了,我给老师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老师乐了,说别害怕,别理他了,发短信你别回就行了。实习期间接触过三个刑事案件,每一次都让我心里特难受,我挑一个说。
20xx年9月10日(星期三)上午9:30公开宣判一成年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盗窃一案。未成年人只有15岁,还是个孩子,脸上的稚气未脱,可就是这么个孩子,如今用手铐烤着双手,成了被告。宣判那天,孩子的母亲到庭旁听,眼泪就没断过。幸运的是,他由于情节不严重,年龄还小等原因,被当庭释放。听到这个消息孩子和他的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泣不成声。庭上只是大概说了一下作案的事情,我觉得这方面读者可能不大会感兴趣,在宣判后,我向那个孩子和他的母亲提出了我想知道的问题。我问孩子被放了之后还会留在北京吗?他说不。我问为什么?他说他想回老家了,想呆在父母的身边,不想再离开。母亲当时的心情还很不平静,我觉的还不适宜提问,就半蹲下来与母亲平视,拉着她的手,当庭所有人中只有我一个女的,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成为那个母亲暂时的依靠,可以给她一点力量。先劝抚她不要太伤心,孩子还小,会犯错,但是他改了,如今也当庭释放了,您别太伤心,他会好的。那个母 亲也拉着我的手,用力的点了点头。等母亲心情平复下来,话也多了,我一直当倾听者,虽然只是听,但收获不少,知道了很多我没想到的情节。等她说完了,我问她孩子的未来要怎样计划?母亲说我想带他回老家,不会再让他犯错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个细节,开庭前在休息室等候的时候这个母亲有几分钟特别激动,当时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把自己的疑问向母亲提出,母亲说因为当时我从门缝里看见儿子被押了进来,我心里难受,我想他。这一天的采访很成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挖掘出了读者可能想知道的东西。
当记者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请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多数是马路牙子,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这个暑假非同寻常,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在报社更是明显的感觉到一切为奥运服务,每周开例会的时候都会听中宣部的各种要求,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开例会的时候还会讨论下周的选题,但由于我是实习生,不用报选题。奥运圣火在北京传递的第一天,我早上6点就到报社,一边看电视,一边抓细节,一边写稿,细到每个火炬手跑了多少步。编辑问我每个人跑多少米,我说30米,编辑说确定吗?我就有点二乎了,不敢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得得到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报社里贴的数量最多的就是“什么是新闻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发第一篇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怕哪句话写的不对,给自己惹官司上身。因为这种事见得太多了,有时和各种媒体的前辈们聊天,他们对这点也很无奈。但只要报道的是事实,公正、客观,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哪怕得罪了某些人,也不畏惧,做新闻的,这点勇气还是要有的。
短暂的实习结束了,真正走进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要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21.通过本次实习使自己能够将多年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里,使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2.通过本次实习使自己走出生活多年的校园,与社会来一次亲密接触,通过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体验由学生转变到职业人的过程。为不久后真正步入社会积累经验,也为离开象牙塔接受社会的历练提前做心理准备。
3.通过本次实习,学得更多学校里获得不了的知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接下来的求职之路增加更多的筹码,以获得满意的就业机会。
4.通过本次实习开拓眼界,使自己有一次丰富充实又富有新鲜感的实习经验,拥有一次难忘的实习经历。
20xx-01-21 至 20xx-02-22 除去周末及春节假日,真正实习日数为20日
邓州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邓州市有线广播电视台
邓州市电视台建台超过25年,是河南省全省县级的首家电视台,为基层电视事业的起步书写着第一。主频道覆盖人口300万,全天播出时间为6:00-24:00,有线台自办栏目数6个。下属采访部、编辑部、广告部等7个部门,共有在编工作人员29人。近年来,邓州广电局大力实施宣传创新工程,以开展宣传质量年活动为抓手,拓展办台思路,创新办台手段,全力打造《邓州新闻》、《明日之星》等知名栏目和特色品牌。《邓州新闻》由多年的一名播音员,发展到现在的两组男女对播,并通过新闻改版,增加了大量的典型和民生新闻,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可视性,节目质量明显提高。电台实现由录播到直播的飞跃,全天17个小时播音,丰富的节目使听众耳目一新。
由于我实习所在的邓州市电视台是县级电视台,虽然近年取得了长远的发展,但规模还是很小。电视台分为采访部、编辑部、广告部等7个部分,实际上工作的时候分工没有那么明确,除了固定栏目的'制作者,普通记者通常将采访、编稿、新闻视频制作等工作揽在一起,个个都是全能人才。再加上自己并不是科班出身,对电视台的各项工作都很陌生,需要一个熟练上手的过程。所以,作为实习生的我没有固定的职位名称,作为台里的机动人员,随时待命,哪里需要去哪里。
整个实习过程就是我对电视台各项工作从陌生到熟练的过程,随着实习日子的推移,我的工作内容也逐渐从外围逐步深入,最后接触到整个电视台核心的工作——晚间新闻的制作。所有的实习内容可以归为四类:新闻采集、外出采访 台里视频的后期制作 稿件的编写、校对 参与邓州市春晚的录制。
(一)外出采访
整个实习期的20天里,我共跟随进行了4次外出采访任务,三次集中在实习的前半期里。带我的记者姓肖,因为只比我大6岁,所以平时就称呼他肖大哥。
第一次采访是在我开始实习的第二天,跟着肖大哥去都司镇取景拍摄,为都司镇拍摄一个宣传片,以帮助其提升乡镇形象,吸引更多的招商引资项目,提高农民的收入。“都司”是元代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的简称,元代这里曾是军事重地,此后这个名称便作为地名一直沿用下来。都司镇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省道、铁路都绕镇而过,导致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其他乡镇也相对滞后。接近11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都司镇,看了镇里的宣传册,商讨后确定了将近20处需要录像的地方,打算先拍摄,解说词回台里再配。我们在镇子里东奔西跑了几个小时,到了下午六点,还有三四个地点没去,可是天色渐黑,只能留到以后,再来一趟补镜头。
第二次采访是为了配合市委宣传部组织的“20xx邓州市优秀党员评选活动”进行的,肖大哥要去采访的是邓州市电业局城区供电分局的营销管理中心主任武勇胜同志。我们需要拍摄的就是武勇胜同志日常工作的场景。武勇胜今天需要去两个事业单位,一个企业进行日常安全隐患排查,保证过年期间的用电安全。与上次采访不同,这次我主要负责递话筒、记录采访人员的信息。采访过程中,我发现武勇胜同志业务熟练,在面对企业负责人提出的问题都能迅速给出解决方案,但当他面对镜头时,却十分紧张,与工作时的从容完全相反。我有些明白他作为优秀党员候选人的原因了,兢兢业业,避免浮夸,在平凡岗位上,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次采访是在医院进行的,是由一起轻微交通事故引发的斗殴事件。一辆丰田跟一辆电动车发生了擦刮,两位车主在路上吵得不可开交,于是被带往附近的派出所进行调教。谁知两人在派出所内竟大打出手,出现了流血的事件,负责的民警只能将两人带往医院进行治疗。此事件正好可以配合近期市里开展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所以,主要对负责该事件的交警、民警同志进行采访。让他们讲一些注意道路交通安全的事项,另外再对市民素质进行简短的评论。我们采访任务完成后,民警同志还在对那二人进行调解,苦口婆心说了很久,二人的态度都有所缓解,最终二人还是达成了和解。生活中总会遇到与人发生摩擦的情况,退一步海阔天空,给自己和对方都留些余地。
最后一次采访发生在我实习期的最后一周里,这次是去市郊的南阳颐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我市近年在城东建设了一片经济开发区,几年来的招商引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次采访的颐宝公司是我市的纳税大户,通过对该公司的采访,来宣传我市的经济开发区,为进一步的招商引资造势。虽然是正月初十,工厂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这不禁让我有些吃惊,看来效益的确是很不错。颐宝公司主要负责各知名饮料的代加工,最近代加工的是著名凉茶王老吉。春节正是凉茶销售的小高峰时期,因此工厂初五就恢复了生产。我们采访了医保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先生,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公司的情况,提到了政府在税收、厂房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我最后一次的采访任务也圆满完成。
在这四次采访工作中,我的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1.拍摄前的准备工作,记录要拍摄的内容,准备好备用电池、三脚架等工具;2.拍摄过程中的辅助工作,比如打板、记录受访者的信息、传递话筒、向受访者提问等;
3.采访后的收尾工作,整理采访过程中记录下的文字和受访者提供的相关资料,将整理好的文字材料交给肖记者。
(二)台里制作视频时的辅助工作
制作视频时的辅助工作贯穿我整个实习过程,主要工作内容是为视频添加字幕。这项工作在整个视频制作过程中可以算是最简单的,接触两次后我已经能够熟练完成这项工作。
为视频添加字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看视频记录文字,将文字整理成word文档。由于很多新闻的受访者都为普通市民或者农民,普通话在我所在的城市并没有推广开来,我必须将很多方言性的词语转换成普通话的表达方式,怎样准确将方言的意思用书面语表达出来,着实费了我不少脑筋。
第二个阶段,运用视频处理软件After Effects,将文字粘贴到专门的制作框里。
这个工作的困难在于时间轴的确定,字幕出现的时间点、出现的时间长度都要掐的比较准确。这就需要反复地校对视频和字幕的同步度,这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是却让我学到了一门技能。
(三)稿件的编写、校对
实习期间,我所接触的文字工作大多是关于校对稿件、打印稿件,只在临近实习期结束时,独自撰写了一篇新闻。
校对打印稿件,主要是对记者编写的新闻进行错别字的校对、修改,以及将编辑们修改后的文件重新打印出来。
我独自撰写的一篇新闻是与献爱心有关的。我拿到采访的视频,又向负责的记者询问了些背景资料,便开始了我的构思。一名家境贫寒的女生赵某身患红斑狼疮,却因无力医治而延误病情。另一名女生王某得知她的情况后,向社会呼吁为赵某捐款献爱心。原来王某以前曾患败血症,无力医治的她正是通过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最终得以痊愈。因此此次王某主动跟赵某联系,并向几个企业求助。于是由两个企业牵头,在市人民公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募捐活动。募捐现场,王某向路过的各位市民讲述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呼吁广大市民进行爱心捐助,赵某的母亲和姐姐捧着两个募捐箱接受着来自广大市民的捐款,场面十分感人。我将新闻的标题命名为“爱心接力,温暖寒冬”,然后按照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进行了撰写,过程十分顺利。完成后拿去给编辑修改,他删减了些内容,修改了部分词语,便最终完成了这则新闻。虽然这则新闻并不长,但是这是我独自完成的第一篇新闻,还是十分具有意义的。
(四)参与录制邓州市春晚
参与录制邓州市春晚,是我这次实习过程中一次意外的经历,也是我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从为录制春晚做准备工作到正式录制,历经4天,时间不长,却是极其忙碌的4天。在做准备工作的两天里,我们几个实习生虽然想帮忙,但是又怕自己业务不熟导致更多的麻烦,因此几个人商量了下,分散到几个办公室里,让每个办公室都能有一两个打杂的人。我所在的办公室是负责主持人主持词和一些稿件的编写,所以我的工作就是校对错别字,打印稿件,将稿件拿去给负责电视台工作的刘局长审核,再将修改后的稿件打印出来,有时候也参与到一些字句斟酌的讨论中。值得一提的是,春晚现场大屏幕上要播放的市长向全市人民拜年的视频里,字幕是我添加的。
春晚的彩排和正式录制的那两天,基本上是在做体力活。要把设备收拾好,运往人民剧院,搭建设备又要花费很长时间。录制当天,我们一行20多人,抬着大大小小7、8个设备箱奔赴录制地点,设备组装好后,也就快下午5点了。我和另外一名实习生被派去买晚餐,由于时间紧张,只买了些面包牛奶方便食用的食物。晚会在19:30正式开始,每台摄像机旁要有一名实习生待命,预防紧急情况出现时没人的状况。我被分配到舞台右方紧靠舞台的摇臂那里。由于摇臂占地面积较大,又要经常大幅度摇摆拍摄全景,因此我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制止一些观众靠近舞台右边摇臂附近。整场晚会,我给两台摄像机换了电池,还跑去场外报告一起紧急情况:一位摄像师的耳麦突然接受不到声音了。晚会压轴出场的屠洪纲,引发了全场观众的沸腾,有不少观众想通过摇臂这里到达舞台前与明星亲密接触。我也顾不上看明星了,只能一个个将他们拦回去。由于音响设备就在前方,我只能尽量大声音吼。等到晚会结束的时候,我的脑袋一直在嗡嗡响,嗓子也嘶哑了。晚会结束时九点半左右,等我们把设备整理好已经快11点了。虽然很疲惫,但是看到自己参与制作的视频在大屏幕上播出时,心中的那种喜悦跟自豪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什么劳累都值了!
(一)实习总结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里,我正式工作日为20天。在这20天里,我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重庆大学学生的身份,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电视台的各种知识。从对电视台工作一窍不通发展到现在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台里领导的亲切关怀,同事的倾囊相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能够在短短的实习期里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同事们积极工作的热情也感染着我,使我认识到作为电视台的意愿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我们的工作是真真正正在为人民服务。同时,通过实习,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首先是在工作时,我不够积极主动,总是等待着任务,而不是主动去获得任务。其次是在与人交往时,还不是很放得开,没能够马上融入新的环境和集体。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克服的,我也会努力弥补这些不足。
(二)实习体会
1.第一次去都司镇采访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很多感触,接待我们的是一名女士,负责镇里宣传、计划生育、妇女工作等方面工作。她开着面包车,载着我们在镇子里穿梭。第一次接触基层干部,看到她走在乡间小道上,跟很多大妈大爷打招呼,大家跟她也是很熟识的样子。我能够感受到她工作时的负责,也明白了基层干部要想做好工作,必须跟群众打成一片。这次采访,还让我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农村的变化,钻进大棚里拍鲜花,站在房顶上拍养殖的野鸡,走进希望小学里被小学生们围着。这些跟我小时候的农村简直太不一样了,原来新闻里播放的那些农村变化并不是做样子拍出来的,我的所见所闻证实了这些变化是真实存在着的。
2.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总能干出一番成绩。我这次实习的单位跟我的专业并不对口,起初我是想着这个工作可以多与社会接触,能够让我得到更多的锻炼。事实也证明的确给了我很大的挑战,但是挑战就意味着能够学得更多东西。这次实习让我领悟到,以后找到的工作可能跟自己所学专业并没有很大联系,但是只要你能够在这个岗位上认真工作,总能发现一些工作的趣味。而这个工作也很有可能开发出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3.学无止境,有了工作不代表学习的停滞,相反,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我在电视台的实习过程就是我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比如添加字幕要求我必须学会使用After Effects软件,没实习前,我是绝对想象不到要学习操作视频处理软件,也没有学习的动力。但是当我来到电视台后,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让自己融入这个集体,才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活到老,学到老,在职场中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才有机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总之,实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基本达到了当初定下的实习目的。这是一次丰富充实的实习,我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相信此次实习对我的求职也会有很大帮助的!
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3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新闻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新闻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新闻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新闻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新闻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新闻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新闻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新闻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新闻学实习报告范文420xx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1、实习目的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时间
20xx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实习地点
福建省xxxxx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3月15号,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张记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闻要采,于是叫我去狮城国际广场采访消协现场咨询会。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5.3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 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跟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间并不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记者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实习感总结和体会
6.1 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6.2 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第三篇:新闻学实习报告初稿
民生大参考实习报告
2010.12.22~2011.3.1ZB广电091韩茜指导教师:张琦
“走出校园,接触现实社会;关注民生,提高综合能力。”这是我在实习伊始对自己的要求,如今,短短的几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我觉得我不仅得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经验,还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我是在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报道部实习,做的是实习记者,参与了民生大参考的制作全过程。在这里我切实感觉到我迈出了接触社会的第一步。
百姓无小事 民生大参考。这是民生大参考栏目的宣传标语。在这个栏目里,我除了采访写稿以外,还需要不停地搜寻社会热点事件与素材,与各部门人员联系,同各式各样的人沟通,后期还得自己编辑声音或视频,在第一时间与观众见面。
新闻,讲求的就是时效性。我每天奔波于电视台、家与采访点之间,甚至连周末也不能很好地休息,一有任务便要立即出发。记者既是体力劳动者,更是脑力劳动者。几个月的实习生活,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五味俱全的生活,让我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酸——成长的奠基石
刚到电视台,不懂得电视台的工作流程,不熟悉电视台内部的人际环境,于是,张中锋老师一开始不会给我布置任务,我每天的事情就是看看新闻片子,接接热线电话,做下笔录,显得无事可做。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使我特别受打击,甚至认为这样下去我学不到什么东西。于是,我开始观察别的实习生,与他们交流,向老师询问任务,可是得到的答复还是看片子,多学习。当时我真的有点坐不住了,可转念一想:对啊,看片子岂不是一种学习吗?我可以从中学习如何选题,如何选择切入点,如何将解说词写得出彩,如何将新闻做的既符合老百姓的口味又具有自己的风格与独具匠心。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实习起来也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有了足够的信心,看到了自己慢慢进步的足迹。渐渐的,我对记者生活一点点熟悉起来,每天都能学到一点新东西,感觉也不那么枯燥了。老师第一次带我去的采访是一个老太太家里养的吉娃娃狗捉老鼠的事,初次采访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到现场,只见狗狗正在院里晒太阳,这时老师就打开摄像机,一刻不停的开始记录狗狗的生活。拍摄期间,我去了趟厕所,等我回来时,只听到老师对我说:“采访结束了。”“啊?这样就结束啦?”我大吃一惊,原来我还以为至少得蹲点监视狗狗的一举一动,老师看到我不解的表情,笑着说:“新闻不在于面面俱到,尤其是软性新闻,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其中的亮点,把主要思想客观地写出来,比如今天的采访,我们可以截取狗狗的一些生活片段来展示它与其它狗在生活中有何不同,把动物当人看,动物也不会让你失望。”后来我才知道,张老师用充满人性化的语言描述了狗狗抓老鼠前的心理过程。真是太绝了!
在平时的空闲时间里,我也会跟着其他老师一起多跑跑现场,如医院、公园、市政府等等。了解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不仅仅是局限于在指导老师的工作范畴里
面,这样既能扩大我的知识面,还能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甜——阳光总在风雨后
随着在报社实习的日子一点点过去,我也跟着老师经历了一些采访拍摄编辑
任务,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方法。不过采访毕竟是一项重要任务,没有经验的我还
需要老师的现场指导,而且老师也不会轻易地把采访任务交给实习生,所以我只
能慢慢体会与学习,期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独立报选题(开例会的时候还会讨论
下周的选题,但由于我是实习生,不用报选题)、采访与编辑。也许是我平时的努力得到了回应,终于,张老师让我自己独立采访——采访的是残疾朋友与爱心
市民的事。我终于有机会能够自己尝试了,心里既担心却又跃跃欲试,担心的是
我一个人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怕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经过了这段时间以后,我又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采访残疾朋友与爱心市民的那篇新闻稿不仅第二天就被做成了片子,而且发的还是头条!对我来说,这可真是一个大的鼓舞,并且任务完成得还不错。在兴奋过后,我也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主要是新闻重点在写解说
词时时抓得不够好,在采访方面,我还应多注意观察,注重培养自己与社会沟通的能力。关爱行动过去以后,我都会陆陆续续地单独完成一些小采访,事情虽不
大但我每次都会用心去完成,我想这也是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的素质。
苦——马虎大意不可取
要关注民生,贴近生活,替老百姓说话办事。在我看来,这是老百姓需要的新闻,也是媒体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同时,也是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
但在替群众说话的同时一定要兼顾新闻硬伤,尤其是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
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玻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
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报
社里贴的数量最多的就是“什么是新闻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
不太容易的事,有时稍微一马虎大意,就会有新闻硬伤出现。
张老师曾郑重地跟我说:“在采访时人名地名职务务必准确,这是做记者的基本要求。”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在心里,看似小事,可往往会酿成大错,保持一
个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备的。做新闻就一定得要求“真”务
“实”,片子中的任何人名、地名、职务以及事件等都必须落实,有时候就是错
或漏了一个字都会造成别人的不满或者观众的投诉,我就得到过几次这样的教
训。如:在一次交警查处春运车辆的采访中,我跟随交警局局长及相关领导一起
检查私家车藏匿车牌事件,其中一位领导向我们介绍了情况。我原本以为一切顺
利。谁料第二天片子的报道还是引起了别人的不满,原来我直接把“副局长”写
成了“局长”,可是我一翻记录,这是领导自己写的啊。老师知道原因后,也看
出了我的无奈,教导我说:“有时候现场情况会比较混乱,在采访时最好向被采
访者要一张名片,这样就保证不会出错了。”
当记者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请一个
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
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多数是马路牙子,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
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这两件事我至今都记忆犹新,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的确,一个小细节或是
小动作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态度,也决定了成功或失败。
辣——思想碰撞迸发火花
在实习期间,除了我自己的指导老师给我了不少帮助以外,其他老师和实习
生都给我不少支持和鼓励。在我的指导老师没有采访任务的情况下,其他老师也
愿意带我一起去采访,教我如何采访,如何写解说词,如何剪辑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扩大了我的知识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社会经验。
另外,有些实习生是学习法律或心理学的,他们的专业知识相当丰富,每次
写稿件时都会给我许多专业意见,使我在不断进步。由于都是同龄人,我们经常
一起相互交流,无所不谈。从他们身上,我也可以看到新闻学在他们眼中的认识,并且我也很愿意给他们讲新闻学的知识,一起分享学习新闻学的得与失、苦与乐。
这样的经验交流与知识互补,是相当宝贵的,也是加深友谊的一种好方式。在交
流经验中我发现,倾听与沟通是相当重要的。新闻学与心理学所不同的是,记者
对被访者采取的是逐步深入的发问方式,而咨询中的沟通是由咨询师引导来访
者,发掘问题的结症所在。但采访与咨询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技能,这也是二者的共通性。
通过认真地向其他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并从中观摩其工作过程,我更清楚了
记者要做的工作:策划新闻选题,跟编辑部人员交流意见,编前会讨论决定选题
方向,采访写作,听取部门编委会修改意见,编辑片子。
短暂的实习结束了,作为一个实习生,认真肯干,手脚勤快,口齿伶俐,不
怕苦不怕累,这些都是锻炼自己的前提条件,具备了这些素质,老师才会把任务
交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感受和学习。这次真正走进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
实践的经验,今后要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
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
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韩茜
2011.3.10
第四篇:新闻学实习报告
铜川日报实习报告
一、概况
在学校组织的集体实习中,我们一行7名同学有幸进入了铜川日报社。我被分配到新闻中心要闻版,师从报社的彭老师。
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铜川日报这家报社。在陕西,铜川日报创办早、资历老,水平高,实力雄厚。不仅每年都有不少陕西省好新闻报道出来,而且报社里的记者也个个经验丰富、业务优秀,在业内有很好的声誉。对有志于学习新闻特别是党报新闻的同学们来说,铜川日报社是个理想的实习单位。
但是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岗位的实习生,我们也面临过很多困难。一开始免不了感到人生地不熟,甚至水土不服,再加上不熟悉报社的基本操作规程,和报社里的各位记者老师也就搭不上话。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从最基本的替记者们取报纸等看似琐碎的小事做起,以谦虚勤奋的态度,不懂就问,举一反三,并且尽量完成每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终于渐渐得到了记者们的认可,能够随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但这仅仅是实习的第一步。接下来,为了尽快进入实习状态,我必须尽快了解铜川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通过带我的彭老师、报社的记者们和网络,还有过期的铜川日报,我不仅对铜川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也对铜川日报的定位、风格等有了必要的了解。
在报社实习的这次实践,充分暴露了我在学校里学习的不足,特别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不够强。于是,我利用周末和其他空闲时间,从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练习写作消息、通讯等不同体裁的新闻,带着实际问题和感受研读新闻名篇,练习新闻采访……实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在彭老师等新闻前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把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起来,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品尝到了新闻人的艰辛,享受到新闻人获取信息的快乐。
心得体会
(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实习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明白了,学校只是成长历程的一部分,社会才是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实习就是一次拉近校园和社会距离的一次尝试。走进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永远有限的,正因为有了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努力,我才懂得了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在实习中,我们把实习岗位当成一份真正的工作那样来认真慎重地对待,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来学习动手写文章的,更是来学习用心做人的。这期间,报社前辈们,特别是带我的彭老师,他那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写作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实习生,既要学习采访的技巧理论,更要通过实习这个广阔的平台,在与形形色色的人的接触中,总结学习做人的道理。因为社会不仅是书本上各种科学规律的体现,也更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所组成。彭老师的采访面比较广,司法、行政、乡镇基层机构„„这也让我有机会更多的接触社会的各个层面,对铜川、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增长了我的社会经验,让我有了更开阔的眼界,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中更有力度深度。我将永远牢记:要学好做事,先要学会做人。
新闻采编业务
新闻写作中讲究七分采三分编,学习采访等各种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本次实习的另一个重点。我在新闻中心负责的业务里,政治性硬新闻比较多,采访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一个与人交流、运用各种技巧获取未知信息的过程,本着这样的原则,采访过程中记者的角色是不断转换的,与采访对象的地位是平等,在与采访对象拉家常似的谈话中,获取、提炼自己所需信息。当然针对不同的采访场景有众多的特别要求,更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不让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报社的实际操作脱节——这要求我们除了多观察多思考外,还要多问。记者们从事着光荣而艰苦的新闻事业,承受了巨大的职业压力,虽然是我们的老师,却完全有可能无暇顾及细致入微地教导我们,这就需要我们主动虚心求教,让老师知道我们在哪里需要指导。学生能够虚心好问,也说明学生善于思考,工作上往往可以避免许多失误,也是记者老师们乐意见到的。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得出的几点经验:
1、采访时要放下实习生的畏惧心理。因为采访时自己的身份不仅是实习生,也是报社形象的直接体现,所以一定要举止大方得体。老师既然给了我们出去采访锻炼的机会,我们就要好好珍惜,想老师所想,记老师所需,而不是功利性地考量采访笔记是否在当下有用。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正是我们的知识经验积累的重要内容。
2、新闻业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新闻写作。如果说实习是一场硬仗,那么新闻写作就是其中的攻坚战。这场攻坚战里,报社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刊物资源:新华社稿件、过期报纸、新闻类杂志等等。我认真研读这些过期报纸,将其中的好稿件整理、归纳成笔记,找出不懂的地方向老师求教。当然,写作还需要自己勤于动笔。一开始,写完后修改到自己满意了,拿到老师那里才发现与实际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记得一次去一个叫董家河的地方,采写一篇反应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新闻稿件。那时,我已经学会了留心彭老师询问当地负责人的每个细节,并且实地看了当地的一些真实建设成就,靠着材料丰富,观察充分,写出来新闻稿件自己和同学都觉得生动翔实,彭老师却立刻指出了还存在内涵不足,政治高度不够等问题。彭老师的严格要求让我一度感到不甘心却又不肯服输,于是更加留心老师的写法和自己的不足,终于在一个月内,拿出了能够让老师改几个字就见报的稿子(《耀州区力促防汛工作落到实处》),也得到了老师“有悟性、进步大“的赞扬。
心得体会
(二)积累
厚积而薄发,水到渠成。只有平时扎实的积累,认真的准备才能在写作中举重若轻。
1.扎实的基本功,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更是最难弥补的。其实即使是学过中文系或者新闻系的一些理论知识,也不等于写作就不成问题了。对于每一种意思,任何人,不论是作家记者,还是没有文字功底的人,都能把它用语言表现出来,这中间的差距就在于是否做到了简洁、凝练、切题。写作的基本要义是词尽其妙,完美达意。写好后的文章能做到“去一字太简,增一字过繁”。
2.新闻的有消息、评论、通讯、调查等众多文体,短暂的实习期间,不可能每一样都学精,我选择了集中学习采写消息和通讯.两个月的实习,是我对这两门文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彭老师平时经常告诫我:“消息就像是一道家常菜,看似普通其实却众口难调。要调好这道家常菜,非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怎样下这功夫呢?不仅要熟悉新华社通稿和各家报纸消息的长处和特色,而且要把握自己读者的阅读习惯,者必须靠把过刊当教材、当参考来苦读,才能迅速地把握。
3.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消息就是来报到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最快捷简明的方式.说到底, 消息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大量的消息传给读者.这盘菜的素材就是当地发生的基本事实和他们蕴含的实际意义,调料就是记者的文字基本功和理论思维修养.这个最大量的信息既要包括基本的事实,还要包括基本事实所反映的实质.4.党报消息和我们熟悉的通讯的区别在哪里呢?党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先进的舆论引导人,反映当地的生产建设和人文状况。凡事应考虑其政治高度,因此平时认真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就十分重要。通讯主要集中在人物通讯上,这里学校里学的知识就可以直接亮出来了——那就是人物通讯讲究以细节感人,感情充沛.语言饱和。我按这种要求采写了通讯《高额学费愁煞寒门学子路通》。这篇报道的耀州区的理科状元路通, 品学兼优却因为贫病而面临失学危险,因此我在通讯中呼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通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耀州区区委书记看后当即做出援助批示,路通在社会的帮助下得以圆大学梦。采写这篇通讯时,为了使它能够以情感人,我把采访时深入到了每一个熟悉路通的邻里街坊,从采访中提炼出大量生动而且感人的细节,依靠细节深入人心。
写作的基本要义是词尽其妙,完美达意。写好后的文章能做到去一字太简,增一字过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内容主要是靠在学校的积累。但是从新闻的本质而言,作为信息,要让多数人然看懂,还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和平实,言为心声,用最简单的文字,将客观现实、自己对现实的看法表现出来。实习过程中彭老师一直这样教导我,我也在实践中努力体现这种观念。
心得体会
(三)新闻人的人文关怀
一位学问家曾说过:“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一个有着高尚情怀、清正廉洁的记者,应该真正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对美好的事物爱得深沉,与社会的不良风气习惯作坚决的斗争,为民呐喊,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要深刻体味温家宝总理的那句话 “是人民养你们的,自己看着办!”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没有正直的品行和优良的作风,谈什么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呢?好的新闻作品来自深入、踏实,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追求。一个传媒人,如果只把写作当作自己饭碗的一部分,谋取物质利益的工具,那么产出再多也只是次品。
新闻人的人文关怀,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体现在以人为本,向上看要及时反映党和政府大政方针政策,推出社会典型,介绍好的生产经验;向下看要及时反映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同群体遇到的各种问题,激浊扬清,为最广大人民服务。怎人中带有感情.新闻讲究客观公正,但是新闻是写给人看的,尤其是通讯,至少应该是文字中富含感情的。报纸是社会的利器,报纸尤其是党报中的哪怕任何一点内容都会深深影响社会,成为影响明天的历史,作为记者,决定报纸内容的重要角色,无论社会中有多少潜规则,都应该保持清醒,以冷静的头脑,客观的思考认真记录社会的变迁。对生活,对社会充满信心,保持清醒。正是彭老师的殷切教导和我的苦苦坚持,我不断地思考着记者的职责使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彭老师同我采写的《耀州区力促防汛工作落到实处》、《耀州区全力推进苹果产业发展》、《耀州区计生水平不断提高》、《耀州区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等反映铜川发展状况的系列稿件获得较强反响,许多还被西部网、农村经济网、陕师大学报等收藏转载。耀州区宣传部还因通讯<<高额学费愁煞寒门学子路通>>的良好社会反响,专程来到报社致谢。
为了更好的把锻炼自己,除了党政新闻外,我还不断的学习文艺文,在副刊上、社会新闻版上发表了若干文章如《听雨》、《故乡的苇荡》等.还与其他同学一起出去跑新闻,找线索,也取得了我一定的收获。
在铜川实习,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饮食居住条件等方面的重重困难,风风雨雨中坎坎坷坷的走完了实习全程,虽有挫折失败,也只是年轻时的宝贵教训积累。更何况更多的是收获喜悦和心得.感谢实习中带我的彭老师,从学习到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傅老师、段老师以及报社的其他老师、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在我们提供了一个如此宽广的实习的平台.感谢一起实习的同学对我的帮助.,实习中没有大家的帮助,我很难有这么大的收获。
在实习中我发现了如下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学校的重视
1.理论修养偏低。无论是政治修养还是业务理论修养在社会类新闻中尚
可以应付,在党报新闻中可能会显得有些不足。这是我在报社中最吃
力,也是感受最深的地方,在写作《耀州区力促防汛工作落到实处》时,我就感到这种局限,在学校并没有学过这种写作样式,写完后还
害怕挨批评,当然结果是好的。这种因为理论修养不足犯尴尬的情景
太多了。政治理论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稿件水平。详例略(董家河的例子)。建议大家多看一下理论类和政治类的书籍。动手能力可以很
快学会,但是理论短板的修补绝非一朝一夕。
2.理论与实践不对称,在平时的新闻采访写作中,真正锻炼的机会太少,很难达到进入报社的要求。
绅士杜十娘
第五篇:新闻学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文学院09级新闻学专业
实习所在单位:语文报报社
实习单位地点: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45
实习岗位:实习记者
实习起始时间:2011年2月15日
实习结束时间:2011年3月16日
2011年2月15日,我面试成功,在《语文报》报社实习。
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我自己通过面试进入了《语文报》进行了为期四周的认识实习。
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语文报》报社,语文报是由山西师范大学1978年2月创办,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应邀为本刊题写了刊名,1978年创办至今,始终以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坚持“高质量、高品位加可读性”的编辑方针,出版了从为学生服务到为教师服务,既有普及性又具有学术性的语文系列报刊。报社旗下现有报刊共两大系列16个品种,期发行量500多万份,在全国同类报刊中名列前茅。而且报社里的也个个经验丰富、业务优秀,在业内有很好的声誉。对有志于学习新闻特别是语文教育方面的同学们来说,语文报报社是个理想的实习单位。
在报社实习的这次实践,充分暴露了我在学校里学习的不足特别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不够强。实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在扈老师等新闻前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把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起来,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品尝到了新闻人的艰辛,享受到新闻人获取信息的快乐。
初到报社,半是懵懂半是新鲜。第一次到报社去是2月15日,我跟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到语文报报社去报到,人事部的主任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因为是第一次到报社去,里面的人又一个都不认识,我们几个都不敢多说话,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无可避免的紧张起来。主任阅人无数,很快就看出了我们的拘谨和不自在,他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是自愿过来实习的,可不是我们强迫的哟,看你们的样子,好像我们抓的壮丁啊。”听了他的话,我们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实习手续办得很顺利,我听从报社地安排,跟着扈编辑做《语文报·高中版》工作,主要做高一年级版工作。令我高兴的是,我和杨同学分到了同一个办公室,我们可以相互有个照应,心里感觉踏实多了。我在心里告诉自:你的实习生活开始了,你要好好努力,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郑大新闻与文学院的声誉
面试完第二天一大早,初春的早晨六点钟天刚蒙蒙亮一片,我们就到站牌去赶首班车了,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只好饿着肚子往报社赶,下了公交车,走在街上吹着冷风,我直在心里叫苦,真是饥寒交迫啊。到了办公室,打开门看到实习老师还没有到,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看了看时间,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分钟。利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我和杨同学打扫了办公室的卫生。从那天起,提前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成了我和她每天必做的一门功课。
刚开始,我总觉得跟实习老师很陌生,仿佛我们中间隔着什么,正因如此,我那拘谨不争气的性格出来捣乱了,只要老师不主动跟我说话,我也不吭声,一个人坐在她旁边看报纸和资料。老师看我那样,本来有工作要交给我做,也就做
罢了。就这样过了两三天,同办公室的白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私下告诉我要主动跟老师沟通交流,不要总等着老师主动开口。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自然改了很多,老师看到我的变化非常高兴,我们之间的交流顺畅多了。很快,她跟我讲了编辑工作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编辑工作的一系列流程,而且还把她电脑的密码告诉了我,这一切充分说明,她已经不再把我当旁观者了,开始引领我参与到她所负责的编辑工作中。
从以上两件事上我认识到,有些工作不要等老师安排,我们作为实习生,你的姿态也必须是谦虚、勤快的,为老师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比如说每天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还有,我们应该主动跟实习老师交流沟通,不要自视清高,应该时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真正地去尊重自己的老师,在遇到一些事情时,有时候毛遂自荐需要的一股勇气,它可以帮你争取到一些锻炼的机会,遇到不懂的事情时,一定要向那些资深的编辑老师请教,而且在办公室的时候也要表现的活泼点,多与那些记者,,编辑们聊聊天,向他们咨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话题,抓好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我的具体工作是与王编辑一起筛选读者来稿,由于刚刚接触编辑工作,我的工作都是一些初步工作,主要是初步阅读文章,订正错别字与略微修改语法错误,使文章通顺,并挑选出有初步符合征稿要求的文章。起初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事后我才发现,真的,做什么都不简单,比想象的复杂太多。我们认为的一切轻松的成功,只是因为我们太少了解。找出错别字与语法错误是一项不容出半点错误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工作,通常一篇文章都要反复检查数遍。挑选符合征稿要求的文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工作,因为当你读到一篇美文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记忆最深的是一篇来自山西省运城市第一中学2010级8班 段青洁同学的名为《左手童年,右手高一》的文章,文章讲述了段青洁的现实生活,文章展现给大家,一个高一新生的内心的世界在踏入从童年跨入成人的门槛时的微妙的变化,我可以感觉到段清洁小同学文正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这一年龄段的特殊心理。作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所做出的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认为是为了孩子的前途,殊不知“这一切虽然是为了我们的将来,但却扼杀了我们的现在,扼杀了我们快乐的童年与少年”。读到此处种种思绪涌上心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把整理过的文章交给王编辑后,王编辑一眼就找出我的疏忽,我以为自己对手头的事情非常认真,我以为我会不遗余力地将事情做好。这件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责任意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王主任没有批评我,但是我明白了,工作除了需要认真,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厚积而薄发,水到渠成。只有平时扎实的积累,认真的准备才能在运用中举重若轻。我明白扎实的基本功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更是最难弥补的。其实即使是学过中文系或者新闻系的一些理论知识,也不等于写作就不成问题了。对于每一种意思,任何人,不论是作家记者,还是没有文字功底的人,都能把它用语言表现出来,这中间的差距就在于是否做到了简洁、凝练、切题。写作的基本要义是词尽其妙,完美达意。写好后的文章能做到“去一字太简,增一字过繁”。
在工作中,王编辑经常提问我语文报的编辑方针,我也时刻要求自己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我知道《语文报》是教育报刊,与一般的社科类报刊秉承的社会责任有所不同,《语文报》自创刊以来始终以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坚持“高质量、高品位加可读性”的编辑方针,出版了从为学生服务到为教师服务,既有普及性又具有学术性的语文系列报刊。在知识面前是不能马虎的,不能将就的。自己的一个错误会造成学生接受到错误的知识,这种误人子弟的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饮食居住条件等方面的重重困难,风风雨雨中坎坎坷坷的走完了实习全程,虽有挫折失败,也只是年轻时的宝贵教训积累。实习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明白了,学校只是成长历程的一部分,社会才是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实习就是一次拉近校园和社会距离的一次尝试。走进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永远有限的,正因为有了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努力,我才懂得了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在实习中,我们把实习岗位当成一份真正的工作那样来认真慎重地对待,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来学习动手整理文章,更是来学习用心做人的。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这也意味着一个新起点。想起了王编辑的那句笑谈“趁着年轻,给自己多捞点资本。”是的,我不会再因为别人的活色生香而心生落差感,因为我知道,在沉寂中酝酿,才能有惊艳亮相。我在要等待着。在报社实习的这次实践,充分暴露了我在学校里学习的不足特别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不够强。实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在扈老师等新闻前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把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起来,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品尝到了新闻人的艰辛,享受到新闻人获取信息的快乐。
最后感谢《语文报》给了我这次机会,感谢实习中带我的王老师,从学习到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李老师、段老师以及报社的其他老师、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在我们提供了一个如此宽广的实习的平台.感谢一起实习的同学对我的帮助.,实习中没有大家的帮助,我很难有这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