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国学大讲堂---史记有感
观<<国学大讲堂---史记>>有感
11月16日,我们学校在校领导的组织下,全校教师观看了由刘佳老师担任主讲人的<<国学大讲堂---史记>>的讲座,刘佳老师的声音甜美洪亮,讲解细致认真,很有 “范儿”的味道。从她的讲解中,我了解到了一代史学巨擘司马迁传奇而曲折的一生更让我明白一部伟大的著作背后需要作者付出多大的心血和努力。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执掌天时星历,记录、搜集保存典籍文献的史官。史官无权无势,无名无利,可以说是一个清水衙门。他因罪得罪了汉武帝,遭受了最为人所不耻的宫刑,包羞忍耻的活了下来。他的遭遇在古代封建社会来说并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史记》,却成为我国蔚为大观的史料中最为出色的一部。正是这部《史记》影响了并且继续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也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司马迁所生活的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因其对后世影响深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刘佳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讲解了司马迁与汉武帝、《史记》之间的不解之缘。
第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因为他从小在父亲司马谈的熏陶下饱读诗书,长大后在父亲的鼓励下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年的全国漫游,才让他有一种文学的素养,文人的性情。
第二是“子承父业,临终授命”。面对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司马迁“俯首流涕”的接受了父亲的遗命,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年,司马迁正式做了太史令,得以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从公元前140年开始,司马迁即利用公务之余提笔撰写《史记》。
第三是“李陵之祸,忍辱负重”。因为说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得罪了当政者(李陵之祸),在死亡和宫刑之间,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世人觉得是奇耻大辱的宫刑,为什么呢?司马迁想到了古代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等这样一些圣贤,他们都是在逆境当中坚韧不拔,最后都完成了轰动天下的文化巨著。于是他也决定偷生完成父亲生前的遗愿。
第四是“直言不讳,刚正不阿”。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同时他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为什么司马迁能有如此非凡的识见和成就?道理很简单,只是贯彻了史家应该具有的实录精神。
司马迁的伟大,不仅仅就是因为他的一部著作那么简单,更加让人佩服的是他在逆境中的那种坚忍不拔的顽强的生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参悟一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要将这种精神灌输到我们的思想中激励我们,更应该将他的精神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也学会如何面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第二篇:国学大讲堂
国学大讲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大讲堂主要是教习少年儿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祖国传统经典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少儿心理特点,运用活泼多样的诵读方式,配乐唱读等快乐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经典国学,陶冶性情,提升气质。你想让孩子明天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就在今天为他种下一颗什么样的种子!接受国学经典,赢在人生的起跑线。益处多多
1、孩子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集中。
2、习惯好转,修养提高,心地向善。
3、整体认读大量文字,轻松识字,语文素养提升。
4、带动其它学科如数学、历史等兴趣提高,成绩攀升。
5、培养读书兴趣,拓展历史、地理、天文、数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课外知识。
6、培养孩子绅士风度、淑女风采,展示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儒雅气质。主讲老师
曹老师: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专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尤其对儒家文化有独到见解。具有25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先后多次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学生中有五十余人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课程安排
国学大讲堂(启蒙班):主要教习《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唐宋诗词诵读,欣赏经典flash成语等。国学大讲堂(精讲班):主要教习《朱子家训》、《增广贤文》、《论语》、唐宋名篇诵读,欣赏经典flash典故等。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积少成多。通过音乐熏陶、歌曲联唱、拍手诵读、动画欣赏等新颖先进的教学手法,摆脱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提高记忆力,提高朗诵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文字功底,提升气质,规范礼仪。
第三篇:观名师大讲堂有感(最终版)
管理的艺术
听名师大讲堂郑小侠老师讲座有感
提起班主任工作,很自然地会想到“琐碎复杂”这个词。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最累的岗位。过去我体会不到这“辛苦”的含义,直到终于有一天我自己也站在了这个岗位上,我才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班主任的辛苦。今天下午我看了温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大讲堂,温州市名班主任郑小侠老师的讲座后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名班主任通过管理的一些手段,轻松管理班级,形成的班风正、学风胜的良好氛围,使我感受颇丰。我就谈两点感受。
一、通过活动拉近学生间、师生间心与心的距离。
在平时的团队课教育上,我们一般通过自我介绍来增加同学们的了解,那些只是表象的了解,没有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通过观看名师大讲台,知道还可以通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通过两排学生同时站起来的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通过用水管传乒乓球,如果需要快速的将球传到位,一个要考虑各个环节的衔接,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水管的倾斜程度。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架起了桥梁,密切了生生关系,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爱,到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赛场,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也在无形中增强了。
二、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领袖气质
领袖气质是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是在未来社会竞争中有实力获得成功的人的一种素质。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单位需要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带领前进。现代中国更需要的是具有创业意识的人才。
我在平时也注重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但是通过郑小侠老师的介绍,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其中学生活动是一个最好的途径。在团队拼图活动中,在集体背靠背站起来活动中,在艺术节利用手电筒将自打出来的过程中,都需要有一个领袖,他来指挥大家的操作。这样就形成了活动的中坚。在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协调能力、自我牺牲精神、组织管理能力都充分发展,他们的领袖气质就在这过程中慢慢形成了。
第四篇:观“国学诗文诵读”有感
观“国学诗文诵读”有感
刚才看了宝安区中小学生“国学诗文诵读”的视频,很有感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近年来,“国学热”成了一个话题,“国学进课堂”也成为了一个热门,宝安区在这一块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所在的学校——沙溪小学就非常重视国学的教育与普及,学生的早、午读中都渗透了很多国学的知识。
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所谓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治学方法,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祝愿宝安区的国学教育越做越好。
第五篇:史记有感
史记,这是一部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记叙了从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至汉武帝之间三千年的历史事件,其间有多少王朝更迭、多少英雄奋起又或辉煌或悲壮地落幕,如非史记,这些都将埋没于历史尘埃中,今天的我们无法知晓。
史记虽然写了三千年的历史,但我觉得最精彩、最能代表司马迁历史观及爱憎情感、也最能给我们后人以启迪的是对两个人、七年时间的描写。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七年时间是秦末农民起义三年加上楚汉相争四年。
项羽和刘邦的共同点:一是他们都很仇视暴秦的统治,所以他们先后举义旗反对秦朝;二是他们都不好读书,项羽是“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刘邦是“好酒及色”,但他们都是不学有术,项羽擅长行军打仗,刘邦擅长用人,最终他们分别凭此成就霸业与帝业;第三点也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有强烈的征服天下、主宰天下的欲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所以他们第一次见到秦始皇的车队时,项羽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因此他们并肩作战先后成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并终因一山不容二虎而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生死搏杀。
他们两人的不同点:
项羽出身名门,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因为楚怀王冤死于秦,天下人都很同情楚国,时人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项燕作为楚国抵抗秦军的最后一个统帅,兵败被杀后,楚国的百姓都很同情他。所以陈胜、吴广起义时,“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意指他们是扶苏、项燕部下,借扶苏、项燕的旗号来笼络天下人心,同时称其政权为张楚,意指张大楚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楚国、项氏的影响力,当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举义师时,响应者众,当时实力强于项氏叔侄的陈婴也率众前来投奔。因此项羽崛起相当迅速,短短三年时间就从默默无闻成为了西楚霸王,天下实际的主宰者。但也正因为出身高贵,项羽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只喜欢大开大阖的厮杀攻伐;同时也喜欢别人奉承,鸿门宴上刘邦一服软,他就忘记了要杀刘邦的初衷而放掉了刘邦,终致养虎遗患;还有就是他不能受辱,项羽 “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但垓下一败,他觉得“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因此自刎于乌江。一代英雄就此悲壮落幕,为后人留下了“霸王之后,世无英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评论。
刘邦,“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他父母均没有名字,他也只是有一个小名,出身实在不好。因此,刘邦的帝王之路是相当坎坷的,在此过程中多次遇险,因为他出身卑微,所以特别能忍受屈辱,项羽有一次跟刘邦说再不投降就烹其父亲,刘邦说出了如下最无赖的话:“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其忍辱负重的能力估计只有越王勾践能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总是处于下风,但他总能苟全性命,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帝业。
项羽是“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同时其军事才能无人能望其项背,生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即使死后几年,也是威名犹在。彭越造反,刘邦率军亲征,看到彭越布的军阵与项羽生前所布相似,刘邦以为是霸王复生,吓得肝胆俱裂,这时项羽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而且刘邦是亲眼见过其尸首的,尚且如此惧怕,可见项羽生前对刘邦造成了多大的压力,也可以想见项羽的武功之盛达到了何等地步。而刘邦则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也就是说刘邦个人能力非但比不上项羽,连他自己的手下也多有不如,但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会用人,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因此他的麾下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才,比如运筹帷幄的张良、极善阴谋的陈平、不世出的名将韩信等等,而且这其中很多人是曾是项羽的部下。而项羽个人能力极强,但他不会用人,最终再强的个人能力也败给了集体智慧。
项羽缺乏对自身错误的认识,“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而刘邦就很有自知之明,手下多次问刘邦与项羽相比如何,刘邦都是“默然良久,曰‘吾不如也,为之奈何?’”刘邦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结果自然也不出意外,对自身清醒的认识战胜了盲目的狂妄。
项羽不善于别人的意见,范增建议他在鸿门宴上杀刘邦他不听,别人劝他定都关中他也不听,最终唯一谋士范增含恨而终,大部分人都离他而去。而刘邦就很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刘邦本是“好酒及色”之人,进咸阳后他本想享乐,但手下劝他不可沉迷于酒色,否则难以争天下,他马上“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还有就是韩信攻下齐地后派人跟刘邦说想封为假齐王,此时刘邦与项羽正处于胶着状态,久盼韩信不至,听到这话十分愤怒,直接想攻打韩信,但张良劝他此时不宜得罪韩信,避免韩信倒向项羽,刘邦马上听从了,而且马上封韩信为齐王。正因为刘邦能够从善如流,所以人人乐而效命,楚汉相争刘邦笑到了最后。
对部下项羽是“仁而爱人,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也就是对部下项羽是给小恩小惠,但关键问题上却不给人好处,久而久之部下就会心生怨怼。对其他人,项羽则是残忍好杀,《史记》中经常可以见到对项羽这样的描写:“已拔,尽屠之”。也就是项羽每攻下一个地方,经常是屠城,项羽本意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使别人不敢抵抗他,但他这种做法却极不得民心,遭到了最强烈的抵抗,他实力远强于刘邦却后于刘邦入关就是明证。同时项羽还经常杀降,巨鹿之战后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进咸阳后杀子婴,烧秦宫室,所谓杀降不详,《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李广将军问别人为什么他不得封侯,别人问他平生有什么憾事,他说曾经杀降八百余人,别人对他说:“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因此项羽如此杀降,极不得人心,最终众叛亲离。而刘邦则是“慢而侮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刘邦是不拘小节的,对人也不尊重,但他在大事上能给人便利,所以部下也能够为其效命。对待百姓,刘邦是相当仁爱的,在攻打秦朝时,刘邦多采用说服别人投降,而不是一味强攻,因此他能够第一个入关,进入关中后,又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尽收关中人心,因此后来刘邦反攻关中时,关中百姓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项羽是众叛亲离,刘邦则尽得民心,此消彼长下,刘项之间的实力逐渐逆转,楚汉战争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刘邦这一边。
读《史记》,给我的启迪是:不管我们出身富贵还是贫穷,我们都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要时刻正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史记,这是一部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