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1 23:4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第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黄台岗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时代在发展,教育要出新,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创建德育工作特色学校是我校2015—2016学年度学校工作的重头戏。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的这一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4月24日,吴校长率先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提倡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文明教育,召开学校领导组扩大会议,成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室”,并亲任主任,栗秀峰同志任副主任,立即开始工作。次日,吴校长亲自去购书,广泛搜集整理传统教育文化典籍,对传统教育理论作系统的学习与研究。

为了创设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本学期我们印刷了传统文化教育名篇《三字经》、《朱子家训》、《劝学》、《师说》等大理石贴壁,定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上也注重突出传统文化特色,学生时时处处耳濡目染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整个德育工作中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旋律。

由于校长室的重视,教导处、德育处、团委会及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本学期我校的德育特色创建工作开展的十分顺利。各年级组、各班认真组织学生每周一准时收听收看,兴趣高涨;科任教师上课从背诵《弟子规》开始。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较大的变化,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校风、学风得到很大改观。学生学习努力了,学会认真做事了,讲究吃穿的少了,懂事了,孝顺了。如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道,一次跟父亲去市区,走进百货大楼看到一款很很漂亮的运动服,好想拥有它,可是知道自己家庭经济的贫困,不想跟父亲说,让大人为难,直至回家后心里仍一直在纠结,自己想买的念头表现在脸上有怕被父亲发觉,让爸爸难过、愧疚。这个故事说明孩子很懂事,很孝顺,很感人。在中心学校组织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中赵璇同学等表演的《弟子规》情景剧荣获了一等奖。由德育处组织牵头的《弟子规》背诵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学生的积极性极高,《弟子规》手抄报评比中出现了不少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如高二付硕宇、高一杨恒涛、张梦瑶等作品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为母亲剪一次指甲、洗一次脚”感恩教育活动中,各年级认真组织,从数千份的反馈材料看,学生收获很大,如初一(2)班学生缪志龙家长来信说:“我非常感谢文华学校对我孩子的教育,让他比以前更勤快、更懂事了。”初二(3)班主任谢欣同志在反馈材料中称:“《弟子规》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她还说:“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世界。”在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暨元旦汇报演出中,整个活动在一片喜庆、欢快而不失隆重、肃穆的气氛中进行。活动开始,首先向孔子行祭拜礼,集体朗诵感恩词,全校师生的思想精神面貌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与升华。

一个学期结束了,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只是个开始,更多的工作还将继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事情还有待我们去做。下一个学期,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进一步走向深入,使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进一步浓厚传统文化氛围,建立孔子雕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此外,还将与我县“创建全国诗词之县”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学校还将积极拓展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方式,如各种传统节日、法定假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加以开拓和创新,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走出去,请进来,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德育特色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取得新的收获,新的成果。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创建德育特色学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新的一年我们将奋然前行。

第二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集体遗忘的尴尬,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仅没有深刻而较全面的了解,反而凭空多了一份蔑视,这对民族精神是巨大的伤害。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尤为严峻。因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现代中国公民的需要。

四、实施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

五、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

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3、远期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10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

(2)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优美的人格奠定基础;通过社会反馈,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学生明确知道应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

(3)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4)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思想、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六、主要内容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

2、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3、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

4、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

5、在学科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6、创建人文性学生和教师评价机制。

7、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七、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9月)

1、成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室”,开题论证,组织讨论,认清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校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3、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准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并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

(二)创建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

宣传落实,注重过程,进行阶段评估,提供实验报告,总结经验论文。各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初中部开始诵读《弟子规》,高中一年级开始诵读《大学》、《论语》、《老子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孟子》、《诗经》等,至中学毕业完成。

2、校本课程开发: 2010年9月以前完成《〈弟子规〉讲解》、《蒙学旨要》校本课程的开发;2010年底以前完成《国学纲领》这一校本教材的编写。

3、校园文化建设:2010底年以前完成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大理石贴壁,设立孔子塑像,校园宣传栏、班级壁报文化凸显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在全校形成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4、教师队伍建设:2011年以前,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高、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5年内培养出3—5名校、县级师德典型及以人文性教学为特色的名师。

5、学科渗透:2010年以前,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学科,具体细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方法及目标。6、2010年9月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文化学生及教师评价方案并进行实验运作;并形成具体的操作模式。

7、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每年有计划的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传统文艺、体育教育活动等。

(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创建结束,申报验收,推广成果。

八、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人文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如对学生实行“合约式”评价、对教师考核实行“四评”制度等;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

九、保证措施

1、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抓落实,由研究室具体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内容的选择,落实讲座及实验活动项目,德育处、团委具体负责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指导。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在研究教师培训、器材、资料、教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校创建的顺利进行。

3、不断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调整方案,改进方法,围绕德育科研课题,组织系列研讨活动。

4、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及考评制度,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

5、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计划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进一步走向深入,使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此外,学校还将积极拓展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家庭方面,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方式,如各种传统节日、法定假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加以开拓和创新,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具体措施:由校长室动员布置,德育处、团委会组织牵头,学校研究室负责具体教学实施。每逢双周,校园网直播《弟子规》讲解(本学期学完),各年级各班安排双周诵读任务,检查落实;定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举行诸如诵读比赛、讲演竞赛、手抄报评比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纪念活动;爱老敬老教育社区教学实践活动等。具体操作见行事例------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钢城区实验学校创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工作计划

--------“人人会讲故事”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为切实推行“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我校决定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的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工作总体目标:

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坚持全面型性原则,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通过深入学习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模范人物的事迹感动学生,用身边的榜样打动学生,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关爱社会、关爱校园、关爱他人,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

三、本学期目标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1)通过晨读(或午读)诵读传统故事,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中华传统经典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2)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优美的人格奠定基础;通过社会反馈,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学生明确知道应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

四、工作措施: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比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调查、访问等形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

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人人讲故事”活动(学生自己搜集)。

2、校园文化建设:在走廊,校园宣传栏、班级班报、校园板报张贴中华传统历史故事或图片等。文化凸显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在全校形成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3、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每年有计划的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传统文艺活动等。

五、预期效果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故事导读”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

2、展现形式:班级故事比赛,校园故事大王评选,校园传统文化故事情景剧汇报演出(需班主任的大力配合)

3、展示项目:学生的读写绘本;校园传统文化故事情景剧汇报演出(需班主任的大力配合)

第四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华强学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通州区《关于在中小学生进一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八号文件,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整合调动各种教育资源,扎扎实实开展中华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教育,使广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璀璨夺目的智慧结晶、异彩纷呈的文明积淀,从而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具有时代风貌的炎黄子孙。

二、基本原则

主题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一)、坚持贴近生活原则。主题教育要与学校生活,尤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

(二)、坚持继承创新原则。主题教育既要体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要求,又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

(三)、坚持实践体验原则。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达到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养成的目的。

(四)、坚持整合性原则。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形成立体化教育结构。

(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三、主要内容

(一)、以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教育主线。

1、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⑴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学生中有计划的开展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学、议、改”活动。通过“学”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坚定我们的信念,鼓舞我们的斗志;通过“议”可以找出我们的不足;通过“改”可以使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爱国主义行为。

⑶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爱国主义书籍,学唱爱国主义歌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社会调查,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⑷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要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教育,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从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小事抓起,引导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

2、深入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当今社会是否需要艰苦奋斗”的专题讨论活动,消除那些只要享受,不讲奋斗的错误思想,通过讨论形成共识,使学生懂得奋斗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⑵举办“我和父母话童年”活动,通过今昔对比,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吃苦的精神。

⑶举办“学习苦与乐”、“吃苦与成才”、“成功者的启示”等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苦与乐,吃苦与成才的辩证关系。

⑷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杜绝生活上肓目攀比的现象。提倡穿校服,另外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学生手机、随身听、手持游戏机入校问题。

⑸有意识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在体育锻炼中、在劳动中、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体验苦,感受苦。

(二)、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基石。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教育重点,把传统美德教育与人格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四、途径及方式

(一)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

1、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传扬民族精神。每逢历史重大事件的纪念日,如: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伟人、名人诞辰日等等,利用这些事件,不失时机地宣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利用每月一版的校园橱窗,宣传传统文化。学校的校园橱窗每月更换一次,通过网络下载等方式,有计划的宣传中华民族的灿烂 文化,如:中国古代的发明家、哲学家、文学家、诗人;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等。

3、在教学楼内设计校园文化墙,展示传统文化。在教学楼的楼道墙壁上布置固定的宣传板,宣传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是民族精神。让中国古代仁人之士的事迹和名言,像一股股涓涓细流,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4、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基础。为了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温馨教室创建指导意见》,并将“温馨教室”创建活动纳入班级常规管理评估,每个学期,学校要围绕“温馨教室创建”开展观摩评比活动,并且评出先进集体予以表彰。让每间教室,都弥散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传统文化气息。

(二)、让班队会成为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班会是学校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专用课时。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很重视发挥班会的教育功能。

1、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每各学月的班会计划中。

2、注重对班会的过程管理。制定检查制度,加强对班会的过程检查、教案检查,保证班会质量。

3、组织观摩,相互交流,不断提高质量。

4、发现典型,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围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将继续完善班会资料库建设,在网络上共享,为班主任提供充足的班会资源,班会样式也日趋丰富。

(三)、挖掘传统节日的积极元素,开展中华文化教育。认真挖掘“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教育元素,让每一个学生能从传统节日中获取中华文化有益的营养。

(四)、创新活动方式,突出教育亮点。

1、要丰富活动形式。各地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大胆实践,积极体验。

2、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学科教学中“仁、义、礼、智、信”主题教育内容的渗透,积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仁、义、礼、信”元素,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学校要优化“仁、义、礼、智、信”主题教育的工作环境,完善主题教育评比专栏,坚持日检查、周公布、月评比、学期总评的制度。

3、要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要通过“仁、义、礼、智、信”主题教育的实践,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帮助,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和谐教育体系。

(四)、课题引领,理论导航。把“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作为着力研究的课题,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

五、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制定方案。

认真研究部署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 动的工作,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大张旗鼓地宣传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将这项工作作为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工作落到实处,要围绕主题活动开展必要的研究与探讨,把这项活动纳入地方课程建设和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三)、抓好队伍建设。

教师既是主题活动的推动者,更是活动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要学为示范、行为示范、以身示范,引领学生共同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有诺必践,有言必信,有行必果,让教师的高尚品行、人格魅力和诚信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

第五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1、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只要求孩子“成才”,而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却越来越淡漠。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影视、网吧演绎着“武侠加爱情”、“黄色加暴力”;成人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的侵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人们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甚至走向西方中心主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没能占据应有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集体遗忘的尴尬,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对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仅没有深刻而较全面的了解,反而凭空多了一份蔑视,这对民族精神是巨大的伤害。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尤为严峻。因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现代中国公民的需要。

四、实施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整体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

五、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

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3、远期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10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

(2)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优美的人格奠定基础;通过社会反馈,学生在家庭、社会上的表现,学生明确知道应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

(3)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人文素养的名教师。

(4)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在办学思想、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得到社会的认可。

六、主要内容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形成理论体系。

2、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3、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

4、使教师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

5、在学科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6、创建人文性学生和教师评价机制。

7、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七、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9月)

1、成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室”,开题论证,组织讨论,认清创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校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3、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准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并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

(二)创建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宣传落实,注重过程,进行阶段评估,提供实验报告,总结经验论文。

各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导读”活动,初中部开始诵读《弟子规》,高中一年级开始诵读《大学》、《论语》、《老子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孟子》、《诗经》等,至中学毕业完成。

2、校本课程开发: 2010年9月以前完成《〈弟子规〉讲解》、《蒙学旨要》校本课程的开发;2010年底以前完成《国学纲领》这一校本教材的编写。

3、校园文化建设:2010底年以前完成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大理石贴壁,设立孔子塑像,校园宣传栏、班级壁报文化凸显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在全校形成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4、教师队伍建设:2011年以前,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高、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5年内培养出3—5名校、县级师德典型及以人文性教学为特色的名师。

5、学科渗透:2010年以前,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针对不同学科,具体细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方法及目标。6、2010年9月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文化学生及教师评价方案并进行实验运作;并形成具体的操作模式。

7、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每年有计划的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传统礼仪教育活动、传统文艺、体育教育活动等。

(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创建结束,申报验收,推广成果。

八、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以人文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如对学生实行“合约式”评价、对教师考核实行“四评”制度等;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

九、保证措施

1、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亲自抓落实,由研究室具体抓课题实施的过程及内容的选择,落实讲座及实验活动项目,德育处、团委具体负责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指导。

2、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在研究教师培训、器材、资料、教材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特色校创建的顺利进行。

3、不断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调整方案,改进方法,围绕德育科研课题,组织系列研讨活动。

4、引入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及考评制度,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

5、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2010-2011学第二学期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计划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进一步走向深入,使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此外,学校还将积极拓展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家庭方面,定期召开家长会,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方式,如各种传统节日、法定假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加以开拓和创新,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

具体措施:由校长室动员布置,德育处、团委会组织牵头,学校研究室负责具体教学实施。每逢双周,校园网直播《弟子规》讲解(本学期学完),各年级各班安排双周诵读任务,检查落实;定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举行诸如诵读比赛、讲演竞赛、手抄报评比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纪念活动;爱老敬老教育社区教学实践活动等。具体操作见行事例------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行事例

第一周校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第二阶段学习动员

校长室

第二周弟子规》讲解

研究室

第三周行春祭礼

团委会、德育处

第四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摭谈》讲座

研究室

第五周 《弟子规诵读比赛》(初中部)

教导处

第六周清明节吕集烈士陵园墓地祭扫

团委会、德育处

第七周《中华传统文化概说》讲座

研究室

第八周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竞说(高一年级)

德育处 第九周纪念屈原诞辰2351周年诗歌创作暨集体朗诵会

团委会

第十二周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手抄报评比(高二年级)

教导处

第十三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讲座

研究室

第十四周 红叶社区阳光老年公寓敬老助残

团委会、德育处

第十五周 “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书信大赛

团委会

第十六周 《家校连线》“亲情日记”孝心活动汇报交流

德育处

下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颍东区枣庄镇刘寨小学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颍东区枣庄镇刘寨小学 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严重滑坡的现象,面对民族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我们寻求着合适的......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5则范文

    新 兴 中 学 “国学经典诵读”特色教育实施方案为了在全校师生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5篇范文)

    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篇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重视传统节日,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自身素质教育,在2015年11月3日——25日,我院举办了以“弘......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总计划

    重兴中学传统文化学习总计划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如何加强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玛纳斯县第四小学 2011年3月如何加强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小学生......

    四年级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计划

    2017年秋季学期四年级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映中国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名水、品位艺术之乐为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