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沟学校课改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黑 沟 学 校 2010年2月
黑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我校的课改工作始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在课改工作中,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加强教学研究,群策群力开展课改工作,积极验证《课标》和教材,积极撰写经验论文;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化和改革适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创建和谐校园服务。下面就将课改中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将课改管理和常规管理并轨,规范教学,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必须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择、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系。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特别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角色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适当的物质奖励,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学校管理人员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每个学期学校行政领导听随堂课在60节以上),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管理人员听、评,每位管理人员每学期保证致少听、评完全校教师的课;对于通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助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又促进常规到位。
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必须人人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对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分
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三、开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校情、师情和生情以及学情,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德育四个教研组,各组除了具体负责组织的组长之外,还有一名管理人员作为分管领导,负责检查督促。各组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效果,使校本教研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通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标、纲要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需要。除了学校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每人每期2000字以上);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人均达15节次,管理人员达60节以上
3、坚持校本培训
为提高老师的业务技能,我们按校本培训计划开展了校本培训,内
容涉及英语口语、课件制作等,老师们均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参与,使校本培训切实起到了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4、组织老师参加了镇级课堂教学研讨,校际交流及说课活动。课改以来语文、体育、科学、音乐、综合(信息技术)等学科,以上学科的全体任课老师参加了镇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校还继续开展了与小甸子中学、石人中学等几所学校的校际交流,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高度重视校际交流,每次对外交流都有领导带队,交流老师做到了充分准备,认真试讲,认真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落实过程管理
提高课改质量
1、继续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在教学中发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大胆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一味的、忠实地去执行课标。
2、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努力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3、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制定了科学的、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加强研究,以研促教,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科研兴教是教育的必由之路,以科研促课改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
策略。
我们以课改理念指导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题研究推动课改实践,可喜的是,我校的省级德育课题《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与研究》经过全体参研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于2004年通过专家评审,顺利结题成功,并获得专家的高度赞赏。
六、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接受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本期我校还加大了教学开放的力度,开展了“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全校的所有教师怀着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家长展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并与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共商新课程下的学生教育、教学协调管理对策。
通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
第二篇:学校课改总结
学校课改总结
总结课改经验 推进课程改革
——县三中课改总结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校以课改为契机,找准切入点,本着“人人搞教研,个个有项目,骨干搞科研,领导作表率”的工作要求,努力在新课改方面形成自己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历年的中考,学校各门学科的优秀率均名列全县前列。近年来,学校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涌现出一大批教研标兵,薛天明、徐永生、陆可爱、邱孔龙、张春雨、张健等成为全国有名的教学辅导专家,被多家省级刊物聘为特约编辑、特约辅导员。教师在市、县会教、说课、论文评比等竞赛中,也屡屡获大奖。2005年6月薛天明在全国基础教育成果评选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研究先进个人,稽为民荣获江苏省“金钥匙”科技大赛先进个人称号,陆可爱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中荣获“四项全能”光荣称号。2005年1月学校的新课改经验被《滨海教育(试刊)》刊登推介;2007年学校被教育局选为“教科研先进单位”候选人之一。
一、注重领导垂范,引跑课改新方向
以唐于海为首的滨海县三中领导班子有一个共识:许多教育行风问题的产生,与学校的管理有直接关系。为此,该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以树立“五个意识”为导向,以当好“三个表率”为主体,以推行“弹性管理”为核心,以健全各项课改制度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课改工作攻坚战,有力推进了学校课改工作的健康、高效地发展,促使学校工作再上了新水平。
1.学校领导班子树立“五个意识”,当好“三个表率”,做好学校课改工作的引路人。要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五个意识”:即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我们将这五种意识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座右铭,内化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落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在课改工作的过程中。其次要当好“三个表率”:即学习的表率、团结的表率、进取的表率。做“学习的表率”: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创造力。校级与中层多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把握学校的决策、意图,更好地贯彻学校的课改工作思路。中层之间多交流,增进部门间的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减少部门间工作冲突,避免部门之间的工作疏漏,实现无缝衔接。学校党员干部要做团结的表率,凝聚全校老师,同心同德,共谋学校课改发展大计。做进取的表率:要锐意进取,各项工作要有创一流的意识。干部要认真思考:“在课改工作的关键期,我应该为课改做什么?我的部门应为课改做什么?”用积极的工作状态,永不服输的精神,带领本部门的人员,带动全体教师,努力拼搏,共同奋战,使学校的课改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工作状态。
2.学校推行“弹性管理”,健全各项课改制度,把课改建设纳入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之中去。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课改 管理制度要继续坚持,抓好落实,不断完善。开学以来出台了《县三中制度条例汇编》手册,通过制度调控、目标导向、评估监督、总结激励,从宏观到微观,由点到面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还特别针对学校和教职工中存在的习惯于自己跟自己比,小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的思维方式,以及发展定位低、工作要求标准低,干事创业眼界低的现象,学校着力解决教职工中存在的一评上中高、有了能手证书、评上先进就不再追求上进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水平的高原现象,采取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次课改建设活动不仅从思想上深深触及了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的灵魂,更从行动上给全体教职工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注重多措并举,注入课改新活力
为了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提高学校教师的教改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秋学期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实施课程改革。
1.“三方同进”是思想保证。
新课改实施以来,学校立足现在,充分利用橱窗、广播等媒介,宣传新课改,传播新课改,不断营造了一个“实施新课改,提升学校品牌”的良好氛围。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充分利用会议、交流等手段,宣讲新课改,布署新课改,积极规划了一个“组织新课改,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构架。全体教师放眼未来,充分利用报刊、互联网等途径,学习新课改,研究新课改,认真勾画了一个“走进新课改,提升教师素养”的美好蓝图。
2.“三轮齐转”是活动保证。
落实新课改,学校坚持培训、学习、研究一起上。我校课改建设的方针就是“培训、学习、研究”,“培训”就是校本培训,这是课改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就是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进行集体研究,这是课改建设的重点;“学习”就是自主学习,提高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这是课改建设的关键。
一通过“送出去”培训,让教师“走近”新课改。学校先后选派李光磊、张正标、朱海艳等近80名同志到镇江、盐城等地参加不同形式新课改培训,2004年11月23日学校组织全体初一任课老师到条港初中学习取经,2005年学校组织全体初二任课老师到坎北初中学习取经,2005年学校组织全体初三任课老师到通渝初中学习取经,2006年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老师到临淮中学学习取经。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做到:全员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新课改培训,全员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新课改实验课堂的听课学习。薛天明、李光磊、李成宜、韩松等人还全县初中教师新课程培训中做专题报告。由于我校新课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展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2006年武仕燕老师代表盐城市参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大赛”活动中,展示的《光的直线传播》一课因其独特性、时代性、新颖性、互动性而赢得了全国专家的一致好评,荣获了全国一等奖,同时我校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2007年梁晓伟老师在响水为全市开设一堂中考复习观摩课,这是她继9月获得“市初一新教材说课比赛”一等奖之后的再一次公开亮相。胡为东《欧姆定律》教案设计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张春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设计获得国家级二等奖,武仕燕《重力》教学设计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刘昀谱曲《诚信》《我能行》获得中国中小学思想品德成果奖第五名,袁永《浅析新课程下体育教师自我素质转变》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薛馨《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省一等奖,陆军《浅谈英语口语教学过程的优化》获得省二等奖,张健老师在省新课改数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袁永《浅析新形势下教师心理管理》、《浅析少年儿童耐力训练生理学基础》获得省级二等奖,张健在新课程首届优秀课件案例评比获省二等奖、在新课程第二届优秀课件案例评比获市二等奖,许乃超《生物新课程教材探索活动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获得省教育学会三等奖,李志东《初中化学选做实验与素质教育目标细则》获得省级论文三等奖,仇玉云《抓好“三好”环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获得省级数学论文三等奖,薛馨美术优质课展评《线造型——树木》一课获市一等奖,李功流《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获市级论文二等奖,李功流《阅读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获市级论文一等奖,薛馨美术教学案例《从心底接触自然》获得市一等奖,朱海艳在市随班就读优质课评比中获市二等奖,梁晓伟《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获县级论文一等奖。
二是通过“潜下去”研究,让教师“走进”新课改。近年来,我们倡导教师互帮互学、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一是开展师徒结对,促进广大教师尽快成长。学校指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担任新教师的指导老师,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常规管理工作加以落实,要求徒弟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教师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二是广泛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内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学校规定,同一科目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鼓
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之后进行集体评课,要求评课不但评优点,更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要求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将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年级组、教研组内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共同研讨出解决的办法,在不断的讨论中共同进步和成长。三是建立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每个年级分学科建立备课组,实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备课前,组内先确定课题,然后各自准备,再集中进行说课和交流,群策群力,形成较为理想的教学设计方案,再付诸实践。集体合作备课能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益,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向同伴学习,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机智。四是加大课题研究力度。我校是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方案》课题市实验学校,2006年3月30日县三中课题小组成员在东台进行了科研发布会,受到了与会者的一直好评。“十五”以来市级教研课题《初中生的心理辅导》、《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实施调查》《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加强学生认知迁移过程的研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改革尝试》《农村中学阅读教学衔接与延伸》等7项课题已经结题。目前我校80%以上的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新课改研究课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城镇初中“网络少年”的教育》《校本课程与开发学生智力,活化学生大脑的研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文化作文素材及其运用》等多项省级“十一五” 课题已经开题。
三是通过“一起来”学习,让教师“走紧”新课改。首先,把好课改研讨关。为了能使计划落到实处,首先要求教研活动做到三保证:时间保证,每周三下午第三节的文科和每周四下午第三节的理科教研活动定期开展,并做详细记录;人员保证,每次教研活动组织者、承办者、负责者、参预者都落实到具体人,同时安排一名中层领导挂钩蹲点;内容保证,教务处在《教务处工作计划》中对每周教研活动的内容都作了详细安排。二是把好网络关。我校是全县唯一的一所远程教育实验校,网络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学信息为我校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我校积极鼓励教师上网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实况,下载优质的教学资源。陆可爱老师在“语文天地网站”上注册的个人博客,点击率日益攀升,带动了一些青年教师上网学习的热潮。三是把好练兵关。教学过程中的备、讲、批、辅等各个环节,教务处严格把关,加强指导和督查,提出了“八备”“六课”“三有利”“三能力”的教学要求。“八备”即备学生、备大纲、备教材、备目的、备要求、备方法、备板书、备作业。“六课”即人人上好合格课,中老年教师上研究课,新上岗教师上好亮相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三有利”即课改改革要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有利于学习气氛的活跃,有利于“双基”的夯实。“三能力”即组织教育教学能力,制作课件能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能力。四是把好青蓝帮扶关,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通过比赛促练、比赛促学,竞赛出成果,竞争选人才,学校上下人人参与,形成了练功热、练功潮。
3.“三线一面”是组织保证。
日前,全校已初步形成“三线一面”的新课改网络格局。“三线”即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为一线,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师为一线,教师——学生为一线,“一面”即全校上下达成共识,拧成一股绳,汇成一面。为此,学校还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和课改指导小组。以校长唐于海为组长,以薛天明、徐永生、稽为民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办公室主任李功流、教导主任韩松、政教主任徐为波为成员组成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课改的决策和协调。课改指导小组由教导主任韩松同志为组长,负责抓课改的管理和实施。并推选了一批教育观念新、教学技能强、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了课改专家指导组。各小组各自明确职能,有效发挥组织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评估功能,为课改实验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课改实验的顺利进展。由于全面推进,学校在学生辅导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2005年胡为东老师指导的顾昊、高龙龙同学分别在省初中应用物理知识
竞赛中获省二等奖,李栋、戴楷获县一等奖。2003年张健辅导学生参加省数学竞赛获得二等奖。2005年韦马军老师指导学生多人在县中学生书画竞赛中获一、二等奖。2004年唐晶红同学的美术作品《鸟语花香》获得市中小学优秀作品特等奖。2006年12月在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中,薛天明指导赵大伟同学荣获省一等奖,刘婷婷获县二等奖、省三等奖。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于利谦同学获绘画类一等奖,张梦琪货书法类一等奖。
三、注重目标管理,掀起课改新高潮
2007年秋学期,学校组织观看“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料下乡工程——课堂教学片”,让教师直接聆听国家级课改专家原汁原味的课改理念,近距离感受新课改课堂的变化,在全校掀起了学习省“优质教学资料”课堂教学光盘的热潮,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和新课改的实施,达到了“展示教学改革成果,彰扬课改成效,促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1.领导重视,带头参与,是重要保证。这批“江苏省送优质教学资料下乡工程——课堂教学片”一从县教育局领回,唐于海校长就在全体教职工会上作学习动员,并提出了“学以致用,为我所用”8字的学习要求,即针对我校学生实际,能直接用于课堂的就用;有的经过修改后可用于课堂。
2.个人学习,能力提升,是重要环节。学校把省“优质教学资料”课堂教学光盘分发到教研组,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的最大效益,以便实现资源共享。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种子”,2007年11月一个月的调查里,薛天明副校长一人利用点滴时间自学了省“优质教学资料”课堂教学光盘累积19节,校长室5人共学习了95节,中层干部共听了115节,全校77人共听了686节,人均8.9节。
3.制度化的沟通,形成学习的网络,是主要关键。在个人自学省“优质教学资料”课堂教学光盘的基础上,各备课组和教研组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评课,研讨省“优质教学资料”课堂教学与自我的距离,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热点问题。化学、语文教研组把教研活动时间定在星期二,英语教研活动时间把教研活动时间定在星期三,物理、数学、政史、综合教研组把教研活动时间定在星期四。
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虽然起步不晚,但有些经验还比较幼稚,与其他兄弟学校尚有一定差距,学校将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全面推进课改实验工作。我们相信,在我们和新课改的一起成长过程中,新课改一定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结出丰硕的教研成果。
20071224
第三篇:学校课改总结
问渠哪得清如许
亲临华泰中学参观的同事或家长,常常被学生课堂上精彩的展示所感动,他们争问抢答,生龙活虎,阳光自信,落落大方,一举手、一投足,充分诠释着作为学习主人的快乐和追求。落实“为学生的将来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是华泰中学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课改背景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它的优点是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可以按预订的自我设计来控制进度和完成计划。缺点是,它不可能面向全体,其效果与老师的师德、经验、教艺、魅力及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力、与感悟能力直接相关。对这三者都较差的学生,便会逐渐掉队,最终造成两极分化,使部分学生彻底失去学习兴趣而被淘汰。
如何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推行课改,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课堂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成为当务之急。
二、课改实践(1)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主要、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学会求知的方法比求得知识本身更重要)、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学会与人分享,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没有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从课堂改革入手,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模式的构建切入,华泰中学目前推行的“三自”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汲取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名校教学模式的精华,对学校过去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是科学的、动态的、发展的教学模式。
“三自”课堂教学模式即“自学、自展、自评”课堂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搜集和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自主、协作、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2)工作目标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文化,将课堂学习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在交际中、在互动中、在共享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力,以及主动探究、积极交流、仔细归纳的新知建构能力(生成力),善于展示学习成果的表现能力(表达力)。从而达到全面落实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考出优异成绩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尊重主体、尊重全体”、“让每一名学生快乐、成功、幸福”的办学思想和目标。
(3)措施方法
1、思想引领
在华泰中学流行着一句口头禅,“学习就是最大的福利”。课堂改革要想取得成功,让教师转变思想是首要任务。学校为了最迅捷最有效地让教师感受课改的魅力和收获,对教师培训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校分两个批次组织全校老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体验,安排各学科组长、教研组长到山东昌乐二中、兖州一中,江苏洋思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等地参观交流,学习各个学校先进的教改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先后邀请了杜郎口中学常务校长张代英、昌乐二中学科主任徐振升来校给教师们做课改专题报告,详细地介绍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2、模式导航 当教师的观念转变之后,学校便利用每周星期三上午法定的业务培训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三自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的培训,用格式化的程序净化人心,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真正建构适合学情、适合教情、适合课情的课堂模式。
首先抓好“备”这一环节。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课前的备课至关重要,包括备教材、备教参、备资料、备习题、备学情。华泰中学教师备课中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编写《单元程序导学案》。《单元程序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线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所谓“单元”是指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根据知识容量和文本特点可大可小;“程序”是指完成一个“单元”必要的学习程序(三步六环节);“导”就是要突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是指引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垫子”、“梯子”和“桥梁”,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案”就是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思考和设计的符合学生学情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单元程序导学案》编写要求导学目标要紧扣课标,要求明确,层次分明,让学生学有目标,练有方向;自学内容要紧扣课标,抓住教材要点,将自学内容问题化、层次化(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尽可能避免直接在文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由浅入深,让学生易于自主学习;自学题目选题要立足课本,瞄准重难点,有针对性、代表性,要在知识的重点、学生的疑点和不同知识的衔接点上设制题目,易于学生自学拓展,归纳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要注意控制题量和难度(80%以上学生能当堂完成掌握);达标测评要精挑细选,要有全面性(内容与新知识较好的对应,突出重点、难点、考点)、差异性(有基础题、能力题、扩展题,难度与学情相匹配),80%以上学生能当堂完成(题量与训练时间相匹配),要注意把握尺度和方向。
其次落实“自学”“展示”各个环节。“三自”模式分为三大模块,即自学、自展、自评;六环节思维程序即目标认定、自主学习→信息交流、加工整理→任务分配、合作探究→展示拔高、点评补充→穿插巩固、归纳小结→当堂测评、检查验收。一堂完整课型的基本流程通常包括“三步六环节”,但有时根据新课知识容量和文本的特点,也可以设计成自学交流课(侧重于自学交流、合作探究)、自展提升课(侧重于展示拔高、归纳总结)、自评巩固课(侧重于训练巩固、检查验收)三种基本课型。自学是展示的基础,是展示成败的关键。一般地说,自学交流课基本步骤和方法是:
第一步,认真通读教材,边读边思考,找出知识点(基本概念、原理、公式、规律性知识和方法等)和疑难点,并在书上做好标记或批注;
第二步,重温相关知识,利用工具书、参考书扫除学习障碍;
第三步,独立做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训练题(《单元程序导学案》),检查自己阅读教材时的理解程度;
第四步,结合做练习情况,带着问题再读一遍教材,对重难点问题进行重点阅读,以期对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对自学取得的成果(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易错点、易忽略点、易混淆知识点、一题多解等)和不懂的问题做好笔记。
第五步,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能完成学习目标60%左右的内容(基础好的同学能完成80%左右的内容,基础稍差的学生能独立完成50%左右的内容);并在《单元程序导学案》上用双色笔做好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关键点、易错点,一题多解等自学笔记。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作用是巡回指导、点拔,而不是讲解(个别问题在学生个人和小组范围内点拔解决,共性疑难问题可在班级范围集中点拔解决),帮助学生渡过自学难关。
第六步,信息交流,加工整理。任务分配,合作探究。教师将必展题(用于总结规律,拓展延伸的典型题目)和学生在自学交流中没有解决的题目(学生已经掌握的题目不展示)合理分配到各小组(问题交错分配、重难点题目可安排两个组,甚至三个组探究,哪个组先解决,哪个组就获得展示的优先权),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合作,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巡回参与各小组探究活动,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小组做好点拨指导工作,帮助指导小组顺利完成探究任务,为自展提升课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做好准备。
自展提升课为学生展示、思辨、联想、拓展提供了时空,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果的展现和提升,其核心是通过展示、质疑、纠错、点评、拓展等学习形式将学习过程变成师生、生生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将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让学生在自展提升课中激情表达、感悟生成、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和幸福,实现高效学习。展示过程要做到以下几点:
展示准备,包括确定好展示内容、组织好交流讨论、做好展示分工安排。展示时,教师要反复训练强化展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白对知识的解析是重点,倾听是获得知识的关键,能不能对同学的展示进行点评补充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反思消化是对所学知识消化的保障。
最后是抓好知识的落实。以往对课改的误解,认为课改就是不要成绩,实际上课改是更好地关注获得成绩的过程。“三自模式”中落实知识的具体做法有: ①穿插巩固,各小组展示完后,教师可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中展示题目的有关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关键点、易错点等问题进行思考整理,对还没有掌握的问题或题目可跨组找同学帮助解决(也可在本组找同学帮助解决)。
②归纳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归纳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教师作适当强调补充。
③当堂测评,每堂自展提升课一定要有当堂达标测评环节。测评形式可多种多样,作业可以是口答、板演或书面作业,评价可以是自悟(学生对做错了的题目先反思,再对照答案用红笔订正,而不简单的对答案)、互评(学生交换批改,一对一的进行检查验收)、组评(学科组长检查批阅)、师评(教师对学生的当堂作业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矫正,个别问题通过师徒结对解决,共性问题可集中解决。
3、措施保证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为了充分体现工作重心,有效推进课改,学校建立了一套“细标准、多层面、高密度、速反馈”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它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对学生而言,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是落实课改目标、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策略之一。它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均衡分组、选拔组长、为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编一个相应的代号)、培训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明确角色分工、制定课堂学习规则、教会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建立同伴互助制、签订合作学习协议、制定小组定期反省制)、评价激励(每日、每周开展演讲明星、点评明星、智慧明星、黄金搭档、进步之星等评选活动)。通过各种奖励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教师而言,建立了课堂教学管理评价督导体系。包括学生班主任对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议打分,班主任坐班听评把关课,年级组值日教师巡课,年级组长听随堂课反馈、年级组每天下午第四节的教学反馈会,年级主任的考核科,学科验评组的考核课、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师业务论坛活动等。而且,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华泰中学教师专业技术等级评职晋级方案。学校将教师专业技术等级分为10个等级,并与相应的技术等级工资挂钩,所有考核数据直接作为学期期末的评优依据。
三、课改收效
学校五个年级全面同步推行课改后,老师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情了,学生有太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大体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1、课改使学生从单纯的受众变成自我摄取知识的主体,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实现我校“三为”、“两尊”的办学理念。
2、老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变成“三自”过程中的组织者、释疑者、评价者,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师生互动的频率提高,对每名学生的强项与不足能了如指掌。将培优与帮困这两个在时间上很难协调的矛盾消弥于无形之中。
3、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当今社会,已不在“包分配”,对只会埋头读书,不会向社会推销自己的书呆子来说,恐怕是很难找到饭碗的了。在班级展示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绝大多数同学开始使用普通话、面向观众、自然大方地侃侃而谈。虽然还比不上杜朗口中学同学的个个伶牙利齿,底气十足的风貌,但也令远近参观者感觉神奇,不错!在小组交流展示中,人人都可以得到表现的机会。过去只会听,不会想,更不会动口说的学生,全部都过了金口难开关。
4、培养了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所谓终生学习能力其实就是无师自通的自我探究和摄取知识的能力。中学所学的这点知识,只不过是进入高校的“敲门砖”而矣!大学所学的知识也只是学了些为就业后从事各种专业技术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真正有用的实用专业知识,都是干起来再学的。到时候谁的学习本领强,谁就是佼佼者
5、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享受学习。因为不是完全被老师拖着走,多数时间是在兵教兵的的氛围中进行,可以不停地产生新的兴奋增长点,甚至产生“知识超市”的壮观画面。多数学生往往觉得一节课过得太快,而不是那种“怎么还不下课”的难熬感觉。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践我校“构建和谐生态教育,引领师生健康成长”的理念。
6、提高了班级文化的档次。现在每间课室每组一块黑板,两人一个简易书架,伴以温馨又深寓哲理各种语录,如十(2)班课室张贴的“亮出自己的旗帜,你将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预习如发芽,展示像开花,实践全靠你我他”、“洁而生雅,静而生慧,相遇是缘,相知是福”等,班主任的匠心像雨露浅入每个学生的心田,于无形中提升他和她们的品位。
7、较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因为给了参与的机会,就会逐渐找到成功的感觉,从而也能享受学习的乐趣,逐渐克服厌学情绪。
到目前为止,学校教科所已组织编发了三期展现课改收获的校本资料《课改动态》。第2期课改实践论坛中带七年级英语的王晓红老师说,“以前学生学对话时总是背诵,现在总是自编自演对话,自然就能融入情境,做作业也比原来要积极,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
2009年4月,湖北省课改实验区高中课改研讨会在华泰召开,来自全省13个县市的老师在观摩了华泰中学的“三自”模式课后,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华泰中学的课改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多角度、多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成效显著。
四、课改未来
1、课改症结探微
全省大环境气候还没有形成。针对目前的中考和高考,省教育厅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学生凭一张试卷一沓分数选拔录取的格局依旧没有改变,学校在大刀阔斧进行课改的同时还要考虑升学率及生源情况。
家长唯“分”是尊。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在课改大环境气候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有些家长直截了当地说,“我只要考试成绩,不要综合素质,分数就是硬道理。”他们并不关心孩子获得知识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经历过怎样的过程。
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仅要做一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还要做参与者、评价者、合作者。要想在课改中做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必须具有超常的组织驾驭课堂能力,能对学生的解析进行追问、点拨、整合、优化,从而引导学生归纳记住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
2、课改困惑及努力方向
任何模式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完美和绝对的一无是处。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华泰中学的课改还存在以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体课时效率不高,特别表现在预习中往往实际使用的课时超出计划的二到三倍;
优生因为担负了兵教兵的任务,牺牲了自己钻研的时间,成绩普遍呈下降趋势;
每当由学生讲解时,同样存在讲不清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使倾听度不尽人意。以致于有些学生觉得绕来绕去,还不如听老师三言两语来得干脆明白;
仍然有部分基础太差、求知欲望低、悟性差的学生,不习惯使用这种自主权,自学时,混混阵阵,什么都记不下来,考起来成绩拉得更远,这是始料未及的。
一学年的课堂教学改革,老师们深深感受到了一句话:教师的精彩不代表学生的精彩,或者说,因为学生的精彩,需要老师更精彩。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和挑战更高了,教师只有相应地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前认真备课、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做到从考点到知识点,从知识点到文本,从课内到课外的灵活把握,让心中的素养积淀如“源头活水”,才能引来课堂上的“清如许”和百花开。在以后的课改路上,华泰中学将一路思考,一路实践,一路收获,一路快乐!
第四篇:柴沟学校课 改 工作 总 结
柴沟学校课 改 工作 总 结
(2004—2005学第二学期)
一、加强了学生的德育工作
坚持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爱国教育实施纲领》,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继续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了学校少先大队部的作用,利用开学初的学雷锋活动、“六一”文艺演出和国旗下演讲,《学习园地》、黑板报、宣传栏和队日活动及其他课程对学生进行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及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通过以上行为的教育,基本上杜绝了不文明语言和行为,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学习积极分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优秀少先队员脱颖而出.二、狠抓了教师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了教研教改能力
本学期在通识培训方面,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各种方案及计划,讲实际求实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教育工作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我们根据《古鄯学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事实方案》,在要求我校教师全部参加学区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的同时,教导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观看教学光盘,开展“三课”(听课、说课、评课),教师信息技术达标培训,教师基本功训练,书写教后反思,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要求教师牢固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针对转化潜能生难和作业中错别字泛滥的问题,教导处专门召开了“如何消灭错别字”的专题讨论会,就如何消灭错别字和提高作业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教导处学期初的计划安排,狠抓落实,坚持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采用“走出去,上门求教;请进来,接受指导”方式,在六月初与实验小学进行了一次课改经验交流活动,听去了三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上我们坚持集中培训、自学为主的培训方式,绝大多数教师基本掌握了多媒体操作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已走进了课堂,每位教师都能认真上好一两节电教课,为了更好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本学期安装并接通了校园局域网络。
三、切实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对体育、卫生方面的规定要求,学校仍坚持上好“两操”、“两课”、“一活动”,并实行了对眼保健操、课间操的打分制度。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形成了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从这些年实践情况看,这种活动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好评。学校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课表,按时进行。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安全重于泰山,因此,我们切实摆正了安全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经常要求教师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安全警钟常鸣,继续实行了“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的学生护送行动,同时在校门口树立了安全警示牌。
四、今后工作的思路 今后工作的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各项要求为动力,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法治校,继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长效机制,着力于人文管理,强化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研教改,倡导教研兴校,狠抓教学督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谱写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我校在上级的领导下,把创新的教育观念有机地溶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通过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知识,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做如下工作回顾:
一、以“培训”为依托,夯实“课题”研究的底子
要切实搞好研究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师德优良、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未来教育要求、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此,学校精心从四方面入手:
1、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让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地从事“创新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学校采用传帮带形式,使青年教师努力缩短“适应期”,尽快突破“高原期”,早日走向“成熟期”,尽早实现由新手向能手的转化。
2、为促使教师不断学习,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提出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素质,即良好的思想素质;先进的教育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求每个教师做到“三个一”,即上好一节课;撰写一篇论文;掌握一项技能。让教师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3、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通过借鉴兄弟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科研能力。我们还定期通过观看优课好课给全校教师“充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在课改大潮中,所有的教师主动地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潮,正确地发掘其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变通地实践其要求,在课题研究的试验田里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累累的硕果。
4、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开展学术交流、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智慧,资源共享等形式,扩充知识背景,显示才能;通过撰写论文形成风格,崭露头角。
二、以“科研”为先导,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
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一所校学的实际工作者的薄弱之处,便是缺少理论,一个教师应该自觉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齐进修,共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我校为教师订阅了多种教学杂志,购买了关于创新教学设计的光盘,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学习材料。对这些学习资料,我们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个人写心得体会的方法,全体教师作信息摘抄,写学习心得。
(2)搭平台,促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了理论测试、教案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等多项竞赛活动。另外,采用教学反思、协作解决、结对帮扶、教学咨询、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对话等活动形式,促使教师去学习、钻研业务,实践培训。
(3)同备课,勤交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主要采取跟踪“备、教、听、析”的形式,即集体备课、指名试教、跟班听课、参加课析研讨,一条龙活动,有效地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
(4)用校本培训指导教学,树立课堂教学示范,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时代理念、高质量的教学。我们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组织教师集体观摩优质课、进行讨论、书面评析、探讨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示范课、评优课这些活动的开展,使部分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自修提高、切磋教艺的积极性。
三、以“评比”为动力,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化
1、坚持开展每学期一次的新教师汇报课评比展示活动。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掌握课堂教学常规和学科教学技能,练好教学基本功,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
2、定期开展“基本功”比武、校级优秀课评比等教学研究和交流,极大地促进和激励了全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老、中、青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充分发挥或锻炼,基本形成“互帮互学”、“传、帮、带”等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我校正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及水平。我们相信创新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各级领导及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2005—2006学第二学期)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但改革绝不能等到各种条件都成熟了才来进行。在各种条件未成熟之前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不解决(如评估体系问题),甚至会扼杀我们为改革而付出的努力。由此,我们看到课改实验可以给我们带来喜悦与欢笑,但也必将给我们带来阵痛与泪水。我们期盼着这些问题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迎刃而解,我们也将努力移植他人的成功经验,使我校教育迎来一次新的腾飞。
教育的开放拉近了课堂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距离,生活和社会是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老师们这样说:“教育的开放,尤其是对课程的开发使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自己所享有的课程权力以及这种权力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老师和学生的心声使我们看到了更重要的一点: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不再是课堂的补充。它已经成为和课堂一样重要的大课堂,成为更富有朝气的教学的主阵地。
三、课改的薄弱点在教研
我校采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策略,创设课改氛围,提供一切机会,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切实带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滚动在起步阶段,为我校明确目标,指明方向,让他们“动”起来。要求教导处以课堂教学作为课改的突破口,切切实实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
一学年下来,我校以规范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日常教学行为去影响、带动教学,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使我校教师日臻优化,就必须要为教师搭建展示舞台。我们设计“对比教学实验”法,采用同一学科、同一年级、同一内容、同一课时方法,让教师共同执教,集体攻关,集体备课,展示自我风格,并在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中,让教师吸取他人精华,补己之短,提高施教能力,体验成功乐趣。
课改犹如一艘航船,方向、内力、助力和科学的判断十分重要。为了使这一课改之舟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进。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调研、师生问卷、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课改中的进展情况,和老师一起诊断、剖析、反思、策划、确立。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升华理念,解决学校自身问题,促进了课改工作的发展。
四、课改的成功来自全方位的合作
面对学校在课改中取得的一项项成绩,老师们深深地知道,成绩来自于一种精神的支持和催促,这种精神就是学校引以为自豪的团队精神——团结合作,共同进取。这种精神首先体现在校领导班子中。在课改大潮中,校长不愿当船长,更愿意当领航员,把船长的责任分解到学校各位分管领导的身上,每个人各尽其责。校长对干部的信任带来了学校领导班子的齐心协力。在学校里,经常会看到校长、教导、学科组长聚在一起商讨工作计划,部署课改工作。大家群策群力。尤其是校级领导,在课改工作刚启动时,认真学习,正确决策,带头作讲座,帮老师们澄清观念。学校的民主管理,领导班子的齐心协力带给了老师们舒畅的工作空间和心灵空间。“不怕没做法,只怕没想法”是学校教师之间相互鼓励的格言,成了课改中“浪淘沙”的动力。课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刚开始,课改工作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们的老师没有“等、靠、要”,而是相互合作,大胆实践、自制教具、自选教材。
我校的团队精神推动着教师在深入开展教改实验中实现跳跃式的前进。老师们深深感受到自己一堂堂成功的课,一张张烫金的证书,常常不属于自己个人,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荣誉、成绩应该归功于集体。相信团队精神会使我们这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辉。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2006—2007学第一学期)
本,我校随着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使新课程深入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更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在上级领导部门的管理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回顾一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作为学校确实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于重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效组织,科学管理,本,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转变观念,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课程改革只能徒有其表。因此,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在暑假时,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在开学前,又进行了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再分组、分块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使一些根深蒂固、陈旧的观念有效得到洗涤。而观念的更新,更注重于平时的积累。教师们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经常翻印一些从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文章、教案、案例等给一线教师,使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让他们或两三个一堆共同学习或一个人带回家自学,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层面。
3、制订课改计划。根据县课改办的方案和意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课改计划,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课改工作。
4、关注课堂,注重实效,狠抓课改目标落实 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学校带领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
二、制订制度,教科研拉动。教师总以为教科研是领导们和教科员们的活,和自己是无关的。其实不然,学校在教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学校先后制订了《学习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制度中的条条款款使教师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使教师“不得不”走上教科研之路;二是极力营造科研氛围,使课改实验教师全体融入科研之中;三是增加随堂听课的频率,我校的随堂听课是不打招呼的,教师一旦被随机抽查的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研究课堂、精心准备,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现在,课改年级教师都明确了这样一点:课改呼唤着科研,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课题,同时课改也只有贴近科研、依靠科研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课改应该说不仅仅是实验年级应该做的,只不过是实验年级用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师生留下了丰富的互动和创造的空间而已,如果不研究,也只是走老路或是走形式。
四、课改取得的实效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课改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初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观念正在形成;课堂教学在变,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在变,师生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改使一大批教师成长、成熟和成功。
五、在课改中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认准目标,真抓实干,一定会迎来收获的时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1)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发展性教师评价成为课改工作的一个瓶颈,操作难度较大,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参次不齐,班级人数较多,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阶段要努力的方向: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教研组之间、校际之间的专题研讨活动。
(2)继续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抓好点和面的课改工作。
(3)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2006——2007学第二学期)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工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通过课改沙龙“师德论坛”、撰写师德论文等活动,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面对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综合化,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课改沙龙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培训、基本功竞赛、说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二、改革与管理。
如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如果我们依然墨守成规势必会被社会淘汰,我们的学校也将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做改革的先锋才能使学校与时俱进,富有生命力。基于此,我校摒弃“以分为本”,“以章为本”,“以权为本”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一个完善而科学的教学管理系统:
1、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由于学生在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必然造成学生在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因此,造成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
2、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制度
构建一系列突出人本观念,易于操作,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过程管理,中又注重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管理。例如,教师的教案,不必拘泥于形式,应注重于他的整个教学的设计有没有独创。学生的作业布置和批改不只是看数量,是否合适,而更重要的是看设计是否新颖,评判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等等。我们在常规工作检查中,根据上面内容设置评比表格,每人一份,检查后一式两份,一份学校保存,一份反馈给老师,老师就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与他人的差距。这样,给老师一个支点,让他们支撑一个世界!同时,结合平时教师工作完成情况,在学期结束时,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公布张贴。
3、需要什么样的考评机制
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精神。不能只靠传统印像和效果评价。“传统印像评价”,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效果评价”就是以学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来评价教师优劣,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教师创造性劳动。科学的考核应是综合的考核,应把教师的考勤与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并制定出相应的考评细则。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形式主义,为每位教师建立发展记录袋,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管理,教后的结果应是过程的综合,而不是生硬的简单相加得出的某个分数。
三、工作求深、求精、求新 求深:
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深入研究教学理论、新课程的理念等。并且认真研究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位教师工作情况都应该了如指掌,对其工作中每一处缺、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组织和指导及时补救。使我们的教学管理,不留盲点和死角。期末总结要用平时掌握的事实和数据说话,成绩和问题都不羼水分。这样的总结不仅令人信服,而且还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体现总结的价值和意义。我校将各班各科成绩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设计成一张汇总表,每位老师在考完后,应该将有关的数据填写进入,这样目的有二、一是可以随时掌握具体的动向;
二、可以让老师找到与同年级之间的差距。求精: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制度,在甲校能用,到乙校也能用,内容空洞,措施笼统,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有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要知道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才是精品。求新: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学的管理应体现主体性、多样性和发展性。我校在班组管理、学生管理中,让学生自己管理。如学校的团支部、少先队工作中的评比中,由团队干部自己管理自己,如让每一个部管理一个班级,通过上午课前读、午间坐班指导等,让学生管理自己,特别是午间,老师的工作减轻的,而效果不错!通过宣传,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也提高了团队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
“迈道雄关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跃”!我们将与时俱进,与课改同行!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2007—2008第一学期)
一、符合我校实际的“四个特色”。
为了更好的提升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发展方向的“三个特色”:
1、符合学生发展的学生成长记录袋;
2、增强课堂效果的互批互改;
3、顺应时代进步的自办班级手工报。
二、注重培训在实验中的重要引导作用
1、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应用水平。为了使教师获得最前沿的教学改革信息和检验,学校还专门分期到外地学习进修,借鉴省市和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一学年来,学校曾分派优秀教师到西宁、民和等地参加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使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智慧。
2、注重专家引领的作用。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校校通”的资源优势,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订购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专家讲座,指导教师如何备课,并通过循循善诱的讲课和评课,对年轻教师起到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三、进行基础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
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转变角色。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学模式的转变有赖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为了更好的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的理念有机融合,实验教师进行了积极的研究。许多青年教师自制课件,网上下载教学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中吸取更多的营养。
四、进一步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不仅要落实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更重要的抓好“四个一”。即每位教师做一个教学多媒体课件,写一篇课改论文、一份创新教案,一个典型个案和教学反思。
第五篇:金太阳学校课改总结
三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作法
——xxx学校
三年来,在课堂教学上,我校对新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新课改、新理念进行了反复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我们的做法向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决策正确、引领有效
遵照县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以各种研训活动为载体,将观念转变、素质提升贯彻全程。在学中探索、在实践中探究,在反思中改进。向外地学习、向身边的教改先进分子学习,这是我校董事长在教学改革方面坚持的主导思想。
1、启动阶段:学校建立以董事长(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教改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年级领导、各教研组长,确保政令通畅。
2、整顿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课改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明确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是要不要改,而是“不改不行、非改不可、必须得改”,是大势所趋,是教育发展之必须。谁改谁受益,谁先改谁先受益,谁做“试点”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3、实施办法:
A、强化教研组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上的主导地位。学校教导处安排每周一数学、周二英语、周三语文、周四理化生、周五政史地雷打不动教学改革实验课,研由教组长牵头,学校校长、副校长全部参加的教改课。
B、备课组长纽带作用十分关键。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组长是把好本学科教改实施的关键把关人物,负责业务的副校长要求备课组每周一有一节备课研讨活动。
C、树标兵、立样板、先学形、后学神。为教师拴对子、举办教学擂台赛、对抗赛,内部挖潜力、自我激励。
D、借助上级教研或培训力量,排除课改中教师疑难问题和畏惧心理。
二、集体探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以优化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究为重点、以课堂达标为手段,实施“全员参与、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计划。努力打造“减员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1、全员参加、整体推进
教研组活动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它能全员参加、整体推进,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推进组织者。我们学校各教研组每周有一节雷打不动的教学改革实践课。主讲人一般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听课人每人发一张表填写如下内容:主讲人姓名、所讲学科、听课时间与地点、讲授课题。讲课人边讲,听课人在后边自我评价讲课人:教学目标的设定、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怎样突破的、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授课结束后座谈评课。评课时授课人先讲:①上课前我是怎样准备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完成了没有②通过讲课我有哪些感受——即教学反思。听课人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评价,最后教研组长把讲课人的教案、评课的记录、授课人的反思装订成册,作为教学探讨材料。
2、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各年级各学科成立备课组,备课组由本年级有经验的教师任组长,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前由主讲教师就本周所教授内容、教学目标进行统一设计,在活动中由主讲教师就以上内容进行陈述,并交由本组成员集体讨论,在整个活动中,各抒己见。最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并拟定出切实可行、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各备课组成员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各备课组成员在授课过程中,实行一课多人讲活动,即同一教学内容,备课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不断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最后将各自教案、反思交由备课组长装订保存。
3、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业
金太阳学校自创建之日起,在教学上始终坚持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业的基本理念,始终坚持课改不动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涌现出一大批教学精英和教学能手。数学课xxx老师虚心热情、年轻气盛、大胆创新,在课改中一马当先,几年来他任教的班级考上一中的学生踞金太阳之首,连续3年均受到县政府表彰。xxx教师年富力强、从不服输、勇于进取,今年县统考班里总成绩名列全县第21名。自己所任科目两班分别排11、14名。教师节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更有政史课xxx、xxx、xxx、xxx等从不服输、百折不挠、誓出成绩、绝不落后于人;理化组xxx、xxx、xxx;英语组xxx等一大批教改能手受到县人民政府表彰。
三、坚持改革不动摇,努力打造金太阳品牌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在教改大潮中,金太阳学校领导班将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办学方针,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坚持每周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不动摇,并引进其它学校对学生进行日清、周清、月清的经验,组织好各科教学的检查落实,并做到及时评价全面反馈,时刻把握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领导思路,使金太阳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始终围绕课改不动摇,努力打造金太阳学校的品牌,使金太阳学校这一品牌在武陟大地熠熠生辉。
2013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