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古诗文诵读结题总结
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古诗文诵读结题总结
南胃小学 陈树兰
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及文学素养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年来我校开展了“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引导小学生古诗词积累的实践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活动。主要目的有:
1、让学生在广泛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翰墨笔歌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优秀人文营养;
2、在深入研究古诗文诵读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研讨,开展诵读策略的定位,构建诵读策略的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模式;
3、开展古诗文诵读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凝聚多样性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校本研究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语文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彰显书香校园的特色。
中国的古诗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诗教传统。诗词具有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师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拓展学生的思维的想象空间等作用。新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充分肯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1~6年级学生提出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的要求。其中,各学段还有具体的数与量的要求。《课程标准》还给小学1~6年级明确推荐了详细的古诗文(70篇)目录。可见,新课程需要我们把古诗文诵读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点。让学生从小诵读中华诗词这一举世瞩目的经典文化,在其中感悟千姿百态的美丽或回味隽永的沧桑,学着用手中的笔去描绘心中的感想,放飞童年的希望,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少年儿童是记忆的黄金时代,有选择地让他们诵读一些经典之作,借由先哲的风范,熏陶我们的学生,引入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朴的孩子,日积月累,就会“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必将奠定孩子一生融入社会、事业有成、感受幸福的基础。从学校德育工作视角分析,学校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华美德传承与创建的基地是时代的呼唤,经典古诗文诵读是德育工程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基于以上一些思考,多彩的活动,培养诵读兴趣,寻找诵读的最佳途径与方式;(3)开设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有效选择教材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适应度和需求状况;(4)坚持每天诵读20分钟,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诵读制度,每班开设一节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教学;(5)每学期定期开展古诗文竞赛或汇演等活动;(6)对研究实验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价,针对诵读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与困惑开展研究,对现有策略进行必要的整改。
2011年9月进入总结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1)总结诵读经典(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进行学术成果交流。
四、课题研究实验的主要做法与比较成功的经验
1、科学选择内容,分层设定诵读目标。
课题组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班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做到针对性、目的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低年级组遵循“诵读经典、不求甚解,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原则,高年级侧重“大量诵读,读入语境,感受情境”的原则。
2、营造诵读环境,构建诵读机制
为营造诵读氛围,激发诵读情趣,学校将诵读活动纳入学校日常工作,列入书香校园创建工作的规划之中。学校在课题组的建议下,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1)制作“经典诵读”的宣传牌于教学楼道的墙上,让学生抬头可见,谨记于心;(2)设立展示栏,各班出专题板报和手抄报,分享诵读成果 ;(3)打造班级文化,各班教室张贴名诗佳句,办“古诗文园地”,开辟“每天积累一点点”、“每周一诵”等主题活动;(4)“红领巾广播站”开展“经典古诗文”专题、或吟诵或交流,呈现诗韵飘香的校园景象。(5)学校青年教师每天书写的以古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张贴在办公室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体现了“环境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为使古诗文诵读文本拓展延伸,我们鼓励学生自己购买古典书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认真选购适合于自己的“有价值的书”。
一、二年级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主,配以《三字经》;
三、四年级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主,配以《唐诗三百首》、《宋词》若干篇目;
五、六年级以《唐
我校语文教师是一支团结协作、善思乐学的教师团队,教师的精心呵护,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古诗朗朗上口,古文韵味十足,似乎个个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诵读之声蔚然成风。
5、研究性学习促成果
“古诗文诵读”应走研究性学习之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站在育人高度,我们感到古诗文诵读研究应深入到那些诗人、词人的生活,去观照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知识,去了解他们成长历程,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去感悟超越知识的智慧。而这一切,应由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三年来,我校老师在学生积累诗词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诗人、词人或某类诗词,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采集本。在实践中,同学们感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千百年前的诗人、词人也在自己的心里变得鲜活起来,许多同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篇篇文章,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五、问题、困惑与反思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有不少问题与困惑。
1、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如何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每一项活动中来;怎样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更丰富、有突破,更具个性,从而使学生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如何使古诗文诵读活动与其他学科更好地融合,充分整合各学科之间可以交互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素养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发展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
2、自主诵读古诗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古诗的理解。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背诵古诗往往基于字面上的熟悉,对于诗的内涵理解较浅。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背诵了,在课堂教学时忽视对古诗意思的理解。如何在自主诵读中强化古诗学习的效果,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选择更为经典的古诗文,并对诗词分类背诵,需要进一步指导改进。
第二篇: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团结三小2012年特色学校总结构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积极探寻,不断挖掘学校课程资源,把国学经典引进校园。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那精辟深邃的经典诗文,犹如一面面镜子,映照心灵、启迪心智。的确,阅读经典,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自我校成为全国教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实验基地学校以来,我们首先以“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为特色办学目标,倡导把“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加强实践、强化体验教育相结合,与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活动平台上丰富知识,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提升品味,有力地推动校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让“国学之韵 美德之魂”在团三小校园内幽香溢远。
一、优化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确立德育活动目标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内涵的精髓。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传统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和提炼,形成对我校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序列,它具有系统性、简约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具体内容如:公共美德:天下为公、爱国爱民、尊师重道、见利思义。群体美德: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宽容助人。个人美德:严以律已、孝敬父母、整洁健身、勤劳节俭。学习美德:立志求学、学而不厌、自强不息、求索创新。上述内容进一步细化,按低、中、高三个板块,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低年级:知美德,学榜样;中年级:铸美德,践行动;高年级:扬美德,明责任。规划通过“五步”:学习明理—培养意识—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形成品质,梯次开展美德教育,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二、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加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渗透。
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布置了经典诵读内容。我们开设了校本课——《国学》课,并与语文学科糅合,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国学,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粹的认识。每周一节“修身课”,使经典诵读活动有了阵地。同时晨读课、兴趣课、家庭指导课也是实施校本课程的辅助途径。我们改进“经典诵读”教学——摒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生吞活剥的做法,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读中求悟,自主吸纳,自觉内化,自我完善;
2、教学要求──耳口相传,熟读成诵,不求甚解,但求自得;
3、教学方法──以读为主,活动为辅,稍作点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寓教于乐;
4、教学评价──重在积累,贵在坚持,创设情境,多元评价。我们追求的“经典”课堂,是使学生在身心愉悦和耳濡目染中自然得到感化的“快乐”课堂。学校倡导学生读经典美文,以此来丰厚学生的人格和文化的底蕴;学校倡导以文养文,以教师的文明修身培养学生的修身文明,不断陶冶其情操,完善其德性。每日晨读15分钟诵读,由语文老师或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带读;各班开辟“古诗赏析”小栏目,根据“学生必背古诗词”,由老师或学生书写一首古诗,每节校本课前利用两分钟时间诵读;结合语文课教学,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教育途径。
1.每天早上7:20——7:40,中午2:10——2:30“校园红领巾电视台”播放古诗、《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诵读,供师生欣赏,提高师生对经典的诵读能力。
2.每天的课间时间穿插播放经典诗词曲目,如《床前明月光》、《赵钱孙李》、《一剪梅》、《弟子规》等经典诗词歌曲,使全校师生耳熟能详,随口哼唱。
3.每周的“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专门设置“美文欣赏”、“诵读露一手”、“诵读小明星”、“践行国学小明星”等栏目,由学生朗诵并推荐学生必须熟读背诵的篇目,展示诵读及践行活动。
三、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导向,营造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的系列内容,学校不仅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图书,同时,学校也更加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校园内突出以“国学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中渗透国学元素。在校园内随处都可以看到经典的古诗词、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剪影等,还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学习园地、图书角、墙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创设师生员工和谐向上,校园环境美丽宜人,于无声处润童心的境界。为了使传统美德教育更深入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力图让每面墙壁说话,从教学楼的一楼开始我们针对不同楼层年级的特色,开展了传统美德教育的联动车,从浅显的语句,到伟人画像,从学生简短的感悟体会,到纯熟但稚嫩的简笔画无不渗透了对美德的理解。在每个教室门前的特色展板上,学生更是积累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结合班级的特色,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传统美德的学习结合起
来,有批评,有表扬,有反省,有鼓励,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实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园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主题,更令校园环境增色不少。每当看到我们那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楼,修剪整齐的花木草坪,庄严肃穆的校训,我们都会不由的想到:一群炎黄子孙在勤奋的学习,工作,他们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傲努力为建设锦绣中华而奋斗着。学生从对传统经典的好奇,到对内容的初步理解,到彼此间的相互传诵。从“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到“囊莹映雪”“悬梁刺股”再到“精忠报国”。以“孝”为基础,以“勤”为保证,以“仁”为根本,以“忠”为追求。确定了我校传统美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四、以践行国学经典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我们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见证着传统美德的深入人心及震撼力量。学校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美德银行系列活动,一本通美德记录卡,发卡银行是“团三小美德银行”。红色的封面,尺寸大小、设计风格与银行存折一致。内页设计匠心独运:户名、账号、开户日期、储蓄细则、周储蓄情况登记表、月结算表、学期总储蓄额度都一一列明。在美德银行里,学生依照“礼、诚、俭、孝、勤、智”6个层面,存储自己的美德金币。低年级的“美德就在我身边”绘画大赛,小同学们用他们稚嫩的手笔,勾画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用夸张的美工作品,展示出了当代小学生的对传统美德的新的诠释。中年级年级的“美德的足迹”摄影作品展,无论在内容、形式、水平,都充分的展示了学生们的敏锐的观察力、张扬的个性,同时也给校园创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高年级的“美德论坛”活动,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学生从未成年人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进步,着眼祖国发展,谈论身边小事。此外,学校还组织成立了学校礼仪队,小记者行动,校园电视台早间直播室为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宣传的窗口,《中华传统美德动漫故事》栏目播放美德动漫故事,学生直观通过“看—谈—写—做”深化美德教育。本还组织了以传统美德为内容的征文活动,传统美德知识竞赛、传统美德主题中队会观摩评比活动等一系列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
其次,结合节庆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中宣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1、结合传统节庆了解、适应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俗习惯,都寓有
积极的传统美德意义,都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好时机。
2、结合革命传统节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例如,“五四”、“七一”、“八一” “十一”等节日,应充分利用,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结合校“活动月”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例如,学校规定:三月为“学雷锋 践行动活动月”、四月“诚信伴我行活动月”、五月“勤劳的双手 创造美好的生活”、九月“弘扬民族精神月”、十月“红领巾心向党 我与祖国同成长”等。在这些活动月里贯穿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赋予弘扬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
再次,为了更好的实现“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我校还尤为注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把传统美德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我们学校把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开展了“与文明签约,做合格小学生”的系列活动,从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做起,使学生逐步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习惯成自然。如今,校园内外文明用语此起彼伏,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此外,我们又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华传统美德读本》相结合,在学校开展“五小行动”即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 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 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即“孝、礼、诚、忠、勤”的传统美德教育。“五小行动”的实施与开展,使学生们为自己进行了合理的定位,提升了学生们对传统美德的感悟,也促进了学生们自身的发展。在抓好养成教育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教育,从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员。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明理。实践出真知,在体验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学校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以“我是团三的主人”为主题的金点子大赛中,同学们发挥奇思妙想,针对各种现象,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并被学校和班级采纳。同时,我们还设立了校长信箱。这样,在学生们心目中形成了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班级的主人,我是学校的主人的主人翁意识。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深化知,升华知,巩固知,发展知。
五、构建学校、家庭合作互动的教育方式
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中小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应按中宣部长刘云山同志讲的:“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
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德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在中华美德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进行美德教育的计划、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家长应做的配合等细节,事先通知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美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感悟、实践传统美德。
在搞好校、家合作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把传统美德教育向社区渗透、扩展,逐渐融入并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逐步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为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
六、用课题铺设特色发展之路
为了提升创特色的层次,我们坚持“特色引领,总结提升”之路。“国学进校园”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将特色建设课题化,有助于合全校之力发展特色。上学期,我们开始从初步的实践走向科学的实践探究,申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并制定了“国学经典引领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途径与方法”的课题及“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优化学校的与环境”课题集全体教师之力在实践中研究。我们以课题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让学校的特色发展建立在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具有生命力的举措上,促使学校特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发展。
在“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的目标引领下,我们将继续寻找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我们将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精神,科学规划未来,悉心打造传统美德教育的品牌。
团结三小
2012年12月
第三篇: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我校《弟子规》朗诵比赛落下帷幕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营造积极向上、高雅清新、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了进一步掀起《弟子规》学习热潮,检验《弟子规》学习成果,4月28日晚,我校教务处、教研室、团委和语文教研组联合举行了一、二年级《弟子规》朗诵比赛决赛。
本次比赛活动前后长达一个月,全校共有三十八个班的学生参加了比赛,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班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然后选出优秀人选参加全校的复赛,复赛后又选拔了二十三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决赛中,朗诵比赛精彩纷呈,选手们用饱满真挚的情感,铿锵有力的声调诵读中华经典,演绎传统美文,配之音乐、画面,以朗诵、表演等形式,或娓娓道来、或款款深情、或激情四溢将经典诗文的意蕴全方位展示出来,让观众们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感受中华千年文字的力量。伴随琅琅诵读声,现场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经过层层角逐,最后C349梁金慎、C341龙丹姣同学以其舒缓自如的朗诵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二名,按照规程,本次比赛节选了《弟子规》中的《总序》、《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几部分作为诵读范围。据了解,《弟子规》源于《论语.学而篇》,是儒家经典中最为朗朗上口的作品之一,它传承三百年,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是古代读书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操守。“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我校组织本次《弟子规》诵读比赛,旨在积极引导学生、教师认真学习和背诵《弟子规》,宣扬“孝、悌、谨、信、爱、仁”等传统美德,理解在不同场合中待人接物时应该恪守的相关规范,使学生真正做到自立,学会自我约束,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这次《弟子规》朗诵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教育内容,而且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第四篇:古诗文诵读结题报告
《古诗文启蒙教育活动化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实着每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古诗文,蕴藏着中华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在每个华夏后裔的血液中,对每个中国人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让学生直面经典,诵读古诗文,从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中吸取营养,不仅能由此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和西方文化对话,接受人类的优秀文化,并且能以此启迪心智,修身治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成为21世纪的新人。为此,我校于2011年4月确立了“古诗文诵读”实验课题。至此已经三年的时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结题报告总结如下:
一、课题提出
结合学校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添加内容
二、课题实施
1、加大投入,奠定基础
我们的投入在资金和人力两方面,首先是校领导带头,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同时,我们改善环境氛围,投入资金精心设置了诵读长廊,诵读专版。每班教室中都开辟专门的古诗小天地,为办手抄报而用,这样为更好地开展诵读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我们还采用一些固定的形式和活动阵地进行诵读活动。如:红领巾广播站,“古诗文欣赏”把一些名篇佳作配以民族乐曲,先诵再赏析,不仅学习了文化也得到了审美教育。“每晨一诗”,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读诗背诗,300多名学生发出一个声音,激发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活动的方式也不一样,低年级称为“背诵”,中年级称为“诵诗”,高年级称为“品诗”,充分利用每天20分钟的晨读时间进行诵诗,不作考试要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知识,教学相长,亲情互动,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班队会:班队会是学生们的天地,是他们发挥主动性的最好机会,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最自然最活泼的形式,充分利用好班队会课,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手抄报:诵读活动又为手抄报引进了新的内容。学生们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精心设计,查找相关资料,给诗配画,安排版面„„一张张别具一格的手抄报诞生了,通过读、背、想、写、画,学生理解了。在构思过程中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抄写过程中也练习了书法绘画。
活动中我们注意加大对活动的督导力度。校长高度重视,教导处精心安排工作,加强检查和督导工作,每周利用课外活动或晨读时间检查各班背诵情况,同时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高素质教师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及时为教师“充电”,培养骨干教师,带动诵读工程的顺利开展。
三、成果成效
到目前为止,我校四年级学生可背诵70首诗,五年级学生可背诵90首诗,六年级学生可背诵100首诗;已开展诵读会()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探索出了一套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诵读质量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
1、读诗人简历,讲诗文故事。此项活动意在使学生走近诗人、了解诗人,丰富诗文常识,并在故事中感受诗人写诗时的呕心沥血、精益求精及诗人的睿智。从王骆宾的《咏鹅》到贾岛的“推敲”,从杜甫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到白居易的写诗向老妪请教,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借物咏怀到苏轼以诗讥讽不学无术的秀才等,都使学生在读诗中了解了诗人的阅历,感受了诗人的情怀和对学问、对人生的态度、丰富了诗文知识。
2、寻成语来源,吟诵成语背后的古诗。成语是汉语言中一个特殊的现象,其涵义深刻丰富,包罗万象。而成语又和诗有着深厚的渊源,很多耳熟能详、使用率很高的成语就是由古诗提炼简化而来,例如“别开生面”由杜甫的“开国功臣无颜色,将军笔下开生面”而来,“春风得意”由白居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路看尽长安花”而来。另外,还有“名不虚传”、“飞鸿踏雪”、“青树暮云”等,追寻成语来源,吟诵成语背后的古诗,让学生理解成语与背诵古诗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为图题诗。抓住学生爱看图画片的特点,教师事先准备好几幅图画,然
后让学生根据图画的意蕴,从自己背诵过的古诗中选择一首符合图意的诗题写在图画上。这样做使学生情趣盎然,加深了对诗的意境的体会。
4、给诗配图。学生诵读诗后,根据诗的意思和教师的描绘,让学生浮想连篇,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给诗配上合适的插图。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诗的理解程度,又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这一系列活动开展促使学生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1、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可是人文精神比知识更重要,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的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上。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中国古典诗文特别讲究音律美,更讲究语言美、形式美,许多大诗人作家呕心沥血丰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像骈俪典雅的诗赋,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古风,豪放婉约的词曲,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开展诗文素养实验正是弥补了人文修养这一课,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学生们在影视中看到英雄的壮举时就会想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看到母亲为自己辛苦劳累时就会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学生在不断的耳闻目睹中,逐步加深对这些名篇佳章的理解,热爱祖国、尊老敬长,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等优秀传统品格不断滋润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常言说“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二年多的实验我们发现通过诵读学生的语感有了明显的进步,表达的过程中不时会引用一些古诗文。因此可以说对典范诗文的吟诵也是提高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力。童年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古人也有“童子以记诵为能”的说法,记忆的黄金时代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因此充分抓住学生记忆力的黄金年代,让他们背诵点高雅的深层次的东西,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诗文素养带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
过去语文课老师总是以讲为主,讲词意,讲句意,讲段意,讲中心,把一篇
优美的文章讲的支离破碎,怕学生不理解,学不会、听不懂。其结果是不但没把学生讲懂,反而把学生读书的兴趣讲没有了。自开展诗文素养之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这就是给我们老师深深的启发。一天二十分钟的晨读背诵,竟比一两节语文课学得东西还多。读书益处这么大,那我们的语文课还讲那么多干什么?不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代替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这样做不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吗?我们这样做了,课题组的老师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诗文实验给我们的教学,给我们自身带来的好处。学生们的作文时常会引用一些名诗佳句,甚至自己编写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六年级一名学生在《我想变成„„》中写道:我想变成一杯暖茶,让辛勤的老师喝下,滋润她那干渴的喉咙,使她的声音不再沙哑。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在《我愿我是„„》中这样写:我愿我是一片绿叶,用自己微小的身体挡住一点风沙。我愿我是天空中的一颗小小的亮星,把自己唯一的一点亮光洒向万户千家。我愿我是„
通过开展诵读,我们的学生比以前更有朝气,更有理想,更加奋发向上。我们校园也在一天一天地起着变化,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使素质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近期,学校现在又在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各年级古诗文校本课程课程的开发,为古诗文诵读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全校师生在精神面貌和思想水平上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为学校注入了清新文明之风,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特色。虽然“古诗词诵读 ”已在我校全面铺开,但我们还在继续努力,把“古诗词诵读”活动扎扎实实的搞下去,因为我们深知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其“营养”是永远也汲取不尽的。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相信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将会越办越好,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火炬的一代新世纪人才。
第五篇:中华古诗文诵读
《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活动准备:
1、物色好主持人
2、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
3、各类节目准备:相声、舞蹈、小合唱、情景剧、名句诵读 活动过程:
一、开场: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早上好!女: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
男: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女:有的写景,有的写物; 男:有的抒情,有的叙事;
女:有的写人民的悲欢离合,有的写国家的治乱盛衰; 男:有的情意缠绵,有的豪迈奔放。
齐:今天,让我们徜佯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四(5)班《诵读经典诗文,学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各显身手
男:嗳,你说,我们小学生最大的任务是什么? 女:那还用说,当然是学习了。
男: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学习上有许多精彩言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七位同学朗诵孔子语录,全班同学齐诵)男:几位同学朗诵得真好。
女:从孔子的这些论学习语录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把学习搞好,首先要重视学习的态度,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也要有不耻下问的品质,还要有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还要有…… 男:好了,好了,今天班会,我们就少谈一点学习,好吗?其实啊,古人写物的诗句也不少,写得也非常传神。
女:好,我们再来听几首写物的诗句吧。男:一年级时,我们学了一首诗《鹅》,还会背吗? 女:当然会。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全体:《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男:同学们,你们还会背哪些写物的诗篇呢?我们每个组请一个同学来朗诵,好吗?(四位同学朗诵《草》《石灰吟》 《咏柳》《梅花》)
男:一首首清新亮丽的诗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物形象。
女:世上的万物都来自大自然,而描写大自然神奇、美丽的诗篇,才更让人感到妙不可言。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全班同学朗诵《望庐山瀑布》
女:你们还知道哪些写自然景物的诗呢?(两位同学朗诵《江南春绝句》《滁州西涧》)
男:在诗人笔下,自然景物是那么神奇、美丽,而田园风光又是那么恬静、悠闲。女:谁再来朗诵一下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呢?(四位同学朗诵《小儿垂钓》《过故人庄》《乡村四月》《四时园杂兴》)女:好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男:是的,古代的文学家们不仅善于写景,也擅长于叙事。不论是叙事诗还是叙事散文,都言简意赅,让人赞叹不已。
三、情景剧 男:《七步诗》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大家知道曹植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来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七步诗》的创作过程吧。(四生入场,表演小话剧《七步诗》,一人旁白,一人饰曹丕,一人饰曹植,一人饰侍卫。)
四、齐心协力
男:嗳,你认为古代的文学家们最长于哪方面的作品? 女:我觉得嘛,他们写什么都行,写什么都很精彩。
男:其实啊,我认为古代的文学家把这些情感都刻画得非常细腻。让我们先听一听几首反映亲情友情的诗篇。
1、小组:《游子吟》
2、小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小组合:《赠汪伦》
4、小组合:《送孟浩然之广陵》
男:你知道古代的文人们为什么能写出这些好的诗作吗? 女:不知道。男:就因为他们游遍名川大山呗,见多识广嘛。不过古时候交通不发达,一出门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这又使古人们多了一种情思——思乡情。
女:在思乡的诗句中,又以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出名,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吧。全班:《静夜思》 男生:《回乡偶书》 女生:《天净沙.秋思》
五、小组唱《满江红》
男:中华民族是坚强的民族,对于外来侵略者,从来就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古代的文人们,也拿起手中的笔,抒发爱国情思,描绘战斗的场面和战士的军旅生活。女:同学们还记得岳飞的《满江红》吗?我们一起来朗诵吧 全班:《满江红》女:我们班有几位同学不仅会背这首词,而且还会唱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八位男生小组唱)
六、相声《慈母心》
男 :在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到现在还能指导我们的思想、行为。女:是的,让我们通过相声《慈母心》来感受一下吧。(两位同学表演相声)
七、名句对诵
女:在古诗文中,有许多诗句到现在还广为流传,被誉为“千古绝唱。” 男:请听几位同学为我们朗诵的二十四则经典名句。
(六生入场,采以独诵、三人诵,一应一和等多种形式朗诵经典名句。)
八、舞蹈《读唐诗》 女:嗳,你知道吗?唐朝可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男:是啊,那一首首唐诗如歌似画,有苦有乐,就好像是祖先在向我们诉说。请欣赏舞蹈《读唐诗》。
(四位同学表演舞蹈)
九、结束语
女:中华古诗文浩若烟海,华夏文明光辉灿烂。男:读千古诗文,做少年君子。
女: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受益于千古诗文的文学滋养 男:拥有“天下为公”的理念
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男:“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齐:让我们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四(5)班《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主题班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