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作文)妈妈的手真巧
妈妈的手真巧
福清市桥尾小学三年级:闵清华
妈妈的手真巧
我有一个好妈妈。她有一双巧手,会做很多家务事。
妈妈的手真巧。她靠一双巧手能做出香香的馒头和花卷。花卷很软,没牙也能咬动。又一次,大姨家的小哥来我家,就是为这花卷来的。他一顿吃了五六个像小碗一样大的花卷。我瘦得像个“小竹竿”还能吃三四个呢!
妈妈的手真巧。她靠一双巧手能织出一件件精美的毛衣。有一次,妈妈给老姑家的小弟织了一件毛衣。拿给外婆看,外婆问:“花多少钱买的?”妈妈笑着说:“话其实多远呢!”外婆信以为真。后来,妈妈忍不住告诉她,她才知道是织的。
妈妈的手真巧。她靠一双巧手几笔就能画出小白兔和小老鼠。小白兔和真的一样。小老鼠坐在地上贼头贼脑的,像是刚刚偷完东西正东张西望,看一看是否有人发现它。
妈妈的手真巧。我为妈妈的巧手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二篇:妈妈的手真巧
北街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妈妈的手真巧 课型:新授课 课时:5-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识记某些面食的的名称。学会生字,认识生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文识记某些面食的的名称。2.学会生字,认识生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质疑导入
1.看各种家庭食品的图片。
2.指名学生说一说各种食品的名称。(面条、豆包、馒头、水饺……)
3.这么多美味的食品是谁做出来的呢?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妈妈的手真巧
二、学习诗歌
(一)学习字词
1.自己读一遍诗歌,提出不认识的字或不懂得的词语。2.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出示课件2)(1)生字:煮 蒸 馒 饺 滋 谷
(2)词语:面食 豆包 馒头 水饺 手艺 高超 3.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识记这些字词的。
煮、蒸:这两个字下面都是四点底,“煮”的上面是“者”,“蒸”的上面是草字头加一个“丞”字,不要读成chéng。
馒、饺:这两个字都是“饣”字旁,与饭有关系,右面部分都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滋:左右结构,笔画较多。左面三点水,右面一个“玆”,读音zī,不读cí。
谷:读音gǔ,三声。上面不是“火”。
4.教师检查,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纠正。
5.仔细观察会写的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你是怎样记住读音和字形的?
食:上面是“人”,下面是“良”,但最后一笔要变形,不是撇,是反捺。
软:左右结构,左边是“车”,右边是“欠”。味:注意右边是“未”不是“末”。
妙:左右结构,读音miào,不要受“抄”“吵”影响读错音。艺: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乙。
6.指导书写。
(二)学习课文。
1.看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3)
2.诗歌的题目是:妈妈的手真巧,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手才能
算上巧?
(会织毛衣;会写字会画画;会做手工;会做饭;会做衣服……)3.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这位妈妈会做什么呢? 4.学生自己读诗歌,说一说妈妈会做什么? 5.教师引导学习。
(1)从第一小节你知道这首小诗从哪方面讲妈妈的手真巧?(她做的面食花样不少)
仔细读第二小节,想一想:妈妈会做哪些面食,她做的好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面条 细细的 豆包 圆圆的 馒头 又松又软 水饺 胖胖的
(2)你认为这位妈妈做的面食好不好,想想在自己家里妈妈做的好不好,对比一下,说一说。
(3)第三小节写了什么?(对妈妈的评价)用了什么词语?(巧 高超)
(三)小组内同学练习朗诵,评选优胜者。
作业设置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板书设计
面条 细细的 豆包 圆圆的 馒头 又松又软 水饺教学反思
胖胖的
北街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课型:新授课课时:5-2 教学目标:
积累关于杂粮和瓜果的一副对联、有关刀削面的一则谜语、关于烹饪的一首小诗歌。
教学重难点:
积累关于杂粮和瓜果的对联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文内容
面条 细细的 豆包 圆圆的 馒头 又松又软 水饺 胖胖的
二、学习对联
1.学生先自读对联,说说自己的发现。
八方风味 五谷杂粮红黄白绿样样好 四季飘香 四时蔬菜春夏秋冬季季鲜 教师指导学生对“对偶形式”的认识。2.小组交流:理解对联内容。重点交流下列词语:
风味 五谷杂粮 四时
3.师生共同交流,教师指导,理解对联含义。四面八方都有美味佳肴,各种粮食各种颜色样样都好; 春夏秋冬香味不断,四季都有新鲜蔬菜让人们品尝。4.学生大声朗读,熟读成诵。
作业设置 背诵并默写对联 板书设计
八方风味 五谷杂粮红黄白绿样样好 四季飘香 四时蔬菜春夏秋冬季季鲜
教学反思
第三篇:中班老师的手真巧教案反思
中班老师的手真巧教案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教师的心灵手巧,激发心中对教师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学念儿歌,理解动词:“折、捏、画、剪”,练习发音:老师、手,快来看看幼儿园老师的手真巧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理解动词:“折、捏、画、剪”,练习发音:老师、手。
2、感受教师的心灵手巧,激发心中对教师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手工作品:折纸青蛙、泥塑小猴、剪纸小羊、手工纸飞机各一个。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手工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2、你们知道这些好玩的手工作品是谁做的吗?是怎么做的呢?
3、引导幼儿学习动词“折、捏、剪”。
二、欣赏儿歌
1、教师边朗诵儿歌,幼儿跟念。
2、幼儿学念儿歌,教师用手工作品提示相关内容。(重点提醒幼儿发清楚“老师、手”的字音。)
三、师幼合做游戏
1、幼儿念儿歌,教师在“呱呱呱、蹦蹦跳、咩咩叫、飞得高”处做模仿动作。结尾一句大家一起念。
2、教师念儿歌,幼儿模仿动作。
第四篇:作文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每次想起妈妈,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就是妈妈那双传递着浓浓母爱的手。
妈妈的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岁月的痕迹早已爬了上去,使它变得粗糙。但对于我,它是最美的,不是美在表面而是心中。小时候,我蹒跚地走路时,总容易摔倒,这时会有一双光滑而有力的手扶我起来,拍拍我身上的土,捏捏我的小脸蛋,接着让我练习。这就是妈妈的手,她的手暗示着坚强、希望、执着。后来,总爱牵着妈妈的手。那时,妈妈的手如同一个温暖的小鸟窝,我的手,就像一只刚会飞什么都害怕的小鸟。每一次,我的手被妈妈的手握住,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快乐,似乎有一种力量贯穿了我的全身。被妈妈的手牵着,我就什么都不用怕了,我就不会摔倒,更不会受伤了。
再后来,我升入了中学,很少有机会能握握妈妈的手了。有一次,妈妈叫我帮她挑手上的刺。我看着妈妈的手,这是一双曾经多么光滑细嫩的手啊!唉,妈妈老了!
每当我因一时的失利变得垂头丧气的时候,是妈妈的手替我拨开乌云,重见希望,每当我因成功而变得骄傲自满的时候,是妈妈的手拉我回到新的起点,重新奋斗。
妈妈的手給予我的不仅仅是帮助与关怀,那更是一份要用生命去承受的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虽然您常年劳累,手已起满了皱
纹,是那样苍悴,但您的那双“手”早已抓住了一个孩子美好的心灵。
第五篇:作文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那翁完小六年级——张礼波辅导教师﹙娄孝坤﹚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手总是很粗糙;在我委屈流泪的时候,那双粗糙的手总是轻轻抚摸着我的脸颊;温柔的对我说:“亲爱的!不要哭了,是妈妈不好。”
记得无数次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忙个不停。一会儿上山给我采药,一会儿给我熬药;一边用她那双粗糙的手喂我粥,一边给我擦汗水。有一次我发现妈妈的手受伤了,我问她:“妈妈,你的手怎么啦?”妈妈微笑着说:“没事,随便碰着下,没事,妈妈很好。”说完又用她那双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额头,嘴里说着:“乖,听话,妈妈去把山上那捆柴扛回来”于是就转身离去了。看着妈妈离去的背影,我默默的想:要是我明天就长大给多好啊!
今天我十二岁了,妈妈的手还是忙个不停,从晨光熹微妈妈就开始了她一天的劳动,有时候我趁妈妈不在家时把全家的衣服冼了,她发现后会责怪我,小孩子家不认真做作业,这些大人的事以后少管了。于是一大早妈妈就为我们做好了早饭,为我们洗好衣服,就匆匆上山了。
现在我发现妈妈的手变了,变得比以前更粗糙了,但是在我心里妈妈的手一直是那么的美丽!
我爱妈妈的手,更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