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冲刺总结及历年真题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冲刺总结及历年真题分析
2009-12-9 15:22:56 考研共济网 点击浏览:2231次
一、基本概念:336 26038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48号
二、重点难点提示:课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确立它的意义336 26038
注意:第一,哲学基本问题涉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问题,区别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只能是以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回答的不同来加以区分,而不能用其它的问题作为划分的标准。例如,有人用是否承认理想,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等。业
第二,哲学基本问题等二方面的含义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特别要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是思维等于存在。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
48号
第三,哲学基本派别,基本倾向,或者叫做哲学的党性问题,就是指哲学的基本倾向,即任何哲学家或哲学派别无不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不存在超越这两个派别之外的哲学派别,主张哲学无党性或超党性,寻找第三种哲学派别的主张都是错误的。但哲学的党性不等于阶级性。
济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112室
注意:第一,此问题关键是要注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因而能够辨别出一些哲学家的基本观点或某些论断的归属。试题常常通过列举哲学家的论断、观点让考生分辨,从而考查考生对于主、客观唯心主义是否真正理解把握了。第二,无论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其本质是一样的,即都把精神看作是第一性的,把物质看作是第二性的,认为精神决定物质。kaoyangj
3、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考
注意:第一,特别要理解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绝对化、僵死、呆伴都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第二,唯心主义并不是完全的胡说,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朵,几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也是难以避免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是在相互斗争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唯物主义也从唯心主义那里汲取有价值的思想和资料。0
21-共济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习题021-
一、单选题:课
1、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共济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业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正门对面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业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同济大学四平路
2、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48号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济大学四平路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物主义的观点
3、(1995年理科第二题)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二、多选题
1、(1994年文科第12题)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2、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有: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验证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重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三、辨析题
1、(1998年文科第23题)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习题分析
一、单选题:
C、A、C
1、正确答案为C。该试题考查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过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反映论,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先于物质而存在,是先验论,所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反映
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2、正确答案是A。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物质豆油反映特性,包括无生命的和有生命的,前者如“空谷回音”,后者如动物的趋利避害,植物的向阳性,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就加更不用说了。所以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正确答案是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但对于这个本原是什么的回答却根本不同。前者认为是物质,而后者认为是精神,故两种理论是根本对立的。A、B、D 三项在此与题意不符。
二、多选题:
CD、AB
1、正确答案是C和D。本题所要考查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基本观点。唯心主义哲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另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天命”等。懂得这一点,可以选对C、D两项,并排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E项。这里所要着重分析的是A项中的“存在”概念。“存在”概念在不同的哲学理论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可指客观存在即物质,也可指主观存在即精神,因而A项中的命题性质是模糊的,不能入眩
2、正确答案是A、B。本题所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唯心主义的理解极其分类。A项把经验作为检验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主观创造,而我们知道一切认识来源于客观实践,显然B 项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C项认为认识是以主观形式反映客观内容,这是唯物主义观点;D项认为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也是唯物主义观点;D 项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还创造客观世界,这也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辨析题
答案要点: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极其深刻的认识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 分)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2
分)
第二节
唯物的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度、量变、质变、量变质变规律
二、重点难点复习: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
要注意质变的基本形式,既要反对否认量变的“灾变论”,“激变论”,又要反对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
2、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
第一,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应结合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如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等)来理解与掌握。
第二要注意掌握部分质变与量变、部分质变与根本质变间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量变质变规律的重要意义
要联系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理解部分质变不等于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不等于量变。
质量互变规律测试
一、单选题:
1、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内、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3、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促,而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
A、质变过程条件性的表现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质变形式普遍性的表现 D、质变形式多样性的表现
二、多选题:
1、质与事物存在的关系: A、质与事物的存在是同一的。B、质与事物的存在是不同一的 C、质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质与事物的存在与否无关 E、事物是多方面质的统一性
2、度是指: A、事物与量的统一 B、事物存在的关节点 C、事物质与量的限度 D、事物质与量的幅度 E、事物的量的标志
3、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在:
A、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D、质变过程中新要素有量的扩张 E、量变过程中随时会发生质变
4、下列事例属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的有:
A、从猿到人 B、人到中年
C、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D、我国新民主主义过程中建立革命根据地 E、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论述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福起来,使整个社会走向
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正确的。
质量互变定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CCD
二、多选题:
ACE,ACD,BD,BCDE
三、论述题:
答案要点:
(1)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这一辨证原理关系是邓小平“先富”与“共富”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一,共同富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但这个总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一部分人又一部分人在先后富裕的量变过程才能达到。
第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然后在他们的示范和帮助下,使更多的人走向富裕之路,这是量变中的部分质变。部分质变为事物的根本质变创造着条件。通过引导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大家共同富裕,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表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人们不可能同步富裕,而是通过量变中的部分质变使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节
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联系,发展,运动,静止,规律,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唯物
辩证法,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注意: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一种绝对相同,是抽象的同一,是排斥差别的同一。现实中不存在这种同一。形而上学与唯物辨证论对立的焦点就是,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是包括差别、对立的同一。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注意:这条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的规律。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
结合,由此推断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3、规律及其属性
注意:第一,把握规律与认识、规律与真理的区别。规律指的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必然联系,具有客观性。真理则是对规律的认识,属意识领域。
第二,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不等于承认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生作用,并不是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历史事件是历史活动中主客体、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它是不可重复的,这一点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有所
区别。
4、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认识规律的途径
注意:第一,要掌握这一对范畴要注意本质与规律、必然性的联系
第二,现象不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假象不等于错觉。错觉是人们的一种错误的认识,属于主观领域的问题,而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但假象容易引起错觉。
第三,在表述现象范畴时,注意用语的准确性。现象不是对事物联系的反映,现象总是要表现本
质,而不能表述为反映本质。
测试习题
一、单选题
1、(1996年文科第一题)<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性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
出该联所蕴涵的哲理: A、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B、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 C、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唯物辩证法认为: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认识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二、多选题
1、(1997年理科第11题)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三、辨析题
1、(1995年文科第23题)“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2、(1996年理科第23题)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
可言。
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DDC
1、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是D。本题要回答的是惠能对运动的基本看法。惠能的话否定了风和幡是运动的主体,认为“心”,即精神在运动,是运动的主体,因此D符合惠能的话的本意。
2、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本题“坐地”是静止,然而“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也就是虽然坐着没动,却一天行了八万里,遥看了一千河,显然这是物质的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
3、解析:
正确答案是C。这句话讲了两个历史事例,第一个是说项羽立志灭秦,破釜沉舟终灭秦,第二个说勾践卧薪尝胆,不忘灭吴建越之志,最后成功。实际上就是说内因在事物运动中起主导作用,内因是运动的根本原因。
4、解析:
正确的答案是D。该项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不可分割的联系,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所以说,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必然性制约着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
性的东西是必然的。
二、多选题
1、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就体现在它总是从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理解事物,从而认为发展就是新质对旧质的替代,任何事物、现象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历史性的,现存事物从其发展趋势来说是必然要灭亡的。了解到唯物辩证法的这些基本观点,就不难选出A、B、D 三项。C项是割裂质变、量变的辨证统一的形而上学观点。E项是黑格尔为维护普鲁士专制统治提出的保守的哲学与政治观点,均
是与唯物辩证法相背离的,应予排除。
三、辨析题
1、解析: 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二者辨证联系,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
现。(3分)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反复实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上也就是取消
了科学。(2分)
2、解析:
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它生动具体、多变易逝、表面外露;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相对稳定、深藏在事物内部,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3分)
事物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现象的总和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表现着事物的本质。认为它们无本质而言,就割裂了现象与本
质的辨证联系。(2分)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二、重点难点复习:
1、该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部分,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原
理及其意义可能以论述题或辨析题形式出现。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及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对立的。特别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测试
一、单选题:
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使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二、多选题:
1、科学家对1994年夏天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
表明: A、世界是可认识的 B、人类已能预测到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辨析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三、辨析题:
1、(1997年理科第23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等同的。
习题分析
一、单选题:
1、正确答案是B。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也只有依赖于实践才能发展。实践作为沟通主客体的桥梁,又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实。
二、多选题: ACDE,ACE
1、正确答案是ACDE。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分析事例。该题中反映的意思是较为浅显,也不会太难懂,A、C、D、E项都属于事例的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2、正确的答案是A、C、E。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把握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列宁曾说过:“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因此A项正确;B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容;C项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合乎题意的;E项也是正确的。
三、辨析题:
1、解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人的主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和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解析: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有联系的,但不是一回事。
(2)主观和客观通常是哲学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上使用的,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则是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即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人、社会集体和整个人类。主体的意识带有主观性,但主体自身并不就是主观。
(4)认识客体是指与主体对立的、主体活动所指向的东西,即进入主体活动范围,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因此,客体不等于客观。客观世界的事物也只有当成主体
实践活动对象的时候,才能成为认识的客体。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基本概念:
肯定,否定,新生事物,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重点难点复习:
1、两种否定观的对立
注意:辨证的否定特别强调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否定不是与旧事物一刀两断,是
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特点
注意:掌握这条规律要正确理解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第二,发展的上升性、前进性,这是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循环。
第三,事物发展呈现周期性,特别要注意出发点的确定,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并不是
人为加在客观事物上的。
第四,重复性,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简单的循环。
否定之否定规律测试
一、单选题:
1、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2、事物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辨证统一 D、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二、多选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 A、对原来经济体制的全盘否定 B、同原来经济体制“一刀两断”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D、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扬弃” E、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更新
2、新生事物是: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D、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E、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A、螺旋式上升 B、波浪式前进 C、周而复始 D、无限循环 E、直线前进
4、“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A、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B、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的原理
C、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
D、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
E、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三、辨析题:
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指的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否定之否定规律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BD
二、多选题
CDE,CDE,AB,ACE
三、辨析题
解析:
(1)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可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表示,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从内容看,这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动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则是一个螺旋
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2)在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二次否定,表现为一个周期。
(3)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的两次否定都是辨证否定,是扬弃,每一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水
平。
(4)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不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性也不是回到原来的出发
点,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新东西的形成。
第六节 辨证的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极其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社会的物质性。
二、重点难点提示:
1、列宁的物质定义极其意义;不要把物质归结为物体、实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极其重要意义。正确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形而上学、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特点可出多项选择题,因而,应该全面掌握
它的观点。
2、掌握世界统一性原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上,坚持物质为唯一本原,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区别开来;坚持用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客观实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自然界与社会的物质性归根到底是其客观实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明确世界的统一性的涵义,不要把这个问题等同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只不过是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一种回答。
实践上: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要重点把握物质、运动、发展极其客观规律
等范畴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测试
一、单选题
1、(1994年理科第一题)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1995年文科第一题)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二、多选题
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一定程度所认识到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科学概念 E、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2、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A、一元论承认 B、二元论承认 C、唯物主义承认 D、唯心主义承认 E、辩证唯物主义承认
三、辨析题
1、(1995年文科第27题)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
进程中大有作为。”
2、(1995年理科第26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A、C
1、列宁在定义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时就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如果熟悉这段原话,很容易选定答案A。另外要指出的是,物质和意识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对二者的定义,都是从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的。
2、答本题时,要着重看清“彻底的唯物主义”与“一元论”这两个关键词。一元论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两种形态,他们都反对二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因而A、D项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B项是一般唯物主义一元论(包括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元论极其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共同要求。考生错选B可能是对唯物主义的表现形态及“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内涵
缺乏深入的认识。
二、多选题
CD、ACDE
1、正确答案是C、D。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哲学中的物质的概念,即标志客观事物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制、摄影和反映,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概括出
来的。显然只有C、D才合题意。
2、本题在于考查世界的本原问题极其不同观点。本题正确答案是A、C、D、E。世界的统一性原理就是指承认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意识。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
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意识。
三、辨析题
1、解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1分)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3分)
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变为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4分)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循
此前进,是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4分)
2、解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辨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
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3分)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
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6分)
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分)
第七节 唯物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
课程辅导
一、基本概念: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内因,外因,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矛盾分析方法,对立统一规律
二、重点难点辅导: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注意:第一,这是比较综合的问题,既要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又要讲内外因问题,如果出题只问其中一部分,那么回答所问的那部分即可。
第二,对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考生容易记住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对立统一,但往往忽视二者的辨证统一、相互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运动这关键的一层含义。
2、矛盾问题的精髓:
要把握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第一,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在以往考试末以大题形式出现过,应予以重
视。
第二,内外因辨证关系中不要以为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并不等于内因决定外因。
测试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
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涵的哲学原理: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二、多选题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下列表述,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D、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三、辨析题
1、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
四、论述题
(1994年文科第27题)试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的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以及这一原
理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试题分析
一、单选题
CC
1、解析:
正确答案是C。C项反映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的一个方面,矛盾双方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来发展
自己。
2、正确答案是C。本句话的意思是通过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春来形成新旧事物的对比,来说明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二、多选题
BDE,BD,ABD
1、正确答案是B、D、E。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因为:(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2)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它是
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正确答案是B、D。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这就决定了解决特殊矛盾和方式必须是不同的,B项中的对症下药和量体裁衣,D项中的因时、因地制宜
正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而其他三项则不是。
3、正确答案是A、B、D三项,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对全面的统一和斗争,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全面的斗争,也离不开全面的统一,统一和斗争都对事物发展起作用,A项是正确的,发展是对全面的统一;B项是对矛盾的统一性如何使事物发展的一种具体解释,也就是通过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使各自获得发展;D项说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所谓事物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有二,一是对立双方同归于尽,二是事物矛盾的一方向对立的另一方转化。这二者都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分不开,所以,该项也是正确的。因此,A、B、D是正确的
三、辨析题
1、解析:
唯物辨证论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理的好与坏,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抓中心工作,同时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好其他工作。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认为只
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
四、论述题
1、解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贯穿全部学说的主线。(2分)
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每一事物和过程的特点,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
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又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矗(2分)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体现了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高度上的结合,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矛盾精髓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指针。(5分)
考研共济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历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真题
2002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名词解释(4*5=20)
马克思主义
《反杜林论》
实践哲学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2、论述题(25*2=50)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
3、论证题(30*1=30)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珍贵理论品质 2003年
1、名词解释(5*5=25)
普鲁东主义
伯恩斯坦
《哥达纲领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经验批判主义
2、简述题(15*5=7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社会主义商品货币观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3、论述题(25*2=50)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及其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启示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2004年
1、名词解释(5*5=2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普鲁东主义
伯恩斯坦主义
2、理论综述题(15*5=75)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析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探讨综述
斯大林同布哈林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理论上的争论评析 列宁《哲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评述
3、综合分析题(25*2=50)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实践与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示 举出马恩著作中至少两个观点的演变,论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005年
1、名词解释(4*5=20)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超帝国主义论
垄断资本学派 《“论俄国社会问题”跋》
《哥达纲领批判》
2、原著理解(10*3=30)
马克思指出:“品二重的存在这个简单的事实,既一方面作为一定的产品而存在,而这个产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观念的包含着(潜在的包含着)自己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商品作为表现出来的价值(货币)存在,而这个交换又抛弃了同产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的一切联系。”
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谁不是按照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段、碎片、小段都能变成(被片面的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请说明:
其一,这三段各式哪两位经典作家在阐述什么理论时讲的 其二,各用最精炼的一句话对上面三段分别作出概括 其三,分别指出这三段话的现实意义
3、基本知识题(10*8=80)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 列宁归纳的辩证法十六要素
卢森堡在世纪之交对伯恩斯坦理论的批判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普鲁东主义的批判 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基本内容
4、归纳论述题(20*1=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006年
1、名词解释(4*5=20)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米勒兰入阁事件
《文学和生活》
实践哲学 《劳动与垄断资本》
2、原著理解(6*5=30)
德国人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过世俗基础,因而从来没有过一个历史学家。法国人和英国人虽然对历史历史联系得出了片面认识,毕竟提供了对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为什么说德国人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过世俗基础
所以,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怎样理解“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矛盾”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跋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它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工作还没做呢
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为什么说“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做”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代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社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 关于自由买卖的言论,也像我们的资产阶级的其他一切关于自由的大话一样,仅仅对于不自由的买卖来说,对于中世纪被奴役的市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而对于共产主义要消灭买卖、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本身这一点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回答(1)这段文字的出处(2)自由买卖的言论为什么对中世纪的市民有意义
3、知识点考察(10*7=70)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历史背景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列宁对寻神说和造神说的批判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斯大林的经济规律理论
4、综合概括(30*1=30)
写出马恩《共产党宣言》的结构体系的较详尽框架 2007年
1、名词解释(4*5=20)
《哲学的贫困》
主观社会学
《法德农民问题》
《辨证理论批判》 普鲁东主义
2、原著理解(10*4=40)
(1)说出这段原著的作者、原著的名称
(2)指出文字中注出下划线的部位在整个段落中表达的含义(3)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本段内容
一、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科学开始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只是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不管是有关过去时代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困难才开始出现。这些困难的排除受到种种前提的制约,这些前提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提供出来的,而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
二、但是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由于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本质的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想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人的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三、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
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
“诚然”——有人会说——“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观念等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固然是不断改变的,而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
此外,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的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相矛盾的。”
这种责难归结为什么呢?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
但是,不管阶级对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因此,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四、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一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说来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因此,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一花及拥有的感觉所代替。人这个存在物必须被归结为这种绝对的贫困,这样他才能从自身产生出他的内在的丰富性。
因此,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变成人的。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
我们知道,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来说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
因此,一方面,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
3、知识点考察(10*7=70)
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划分的提出和内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科尔施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结构的批判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柯亨对唯物史观的解读
4、综合概括(20*1=20)
抽绎马恩著作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观 2008年
1、名词解释(5*6=30)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致《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欧洲社会主义
《进一步,退两步》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原著阐述(15*4=60)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怎样论述“认识是一串圆圈”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背景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怎样批判费尔巴哈的伦理学唯心主义观点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
3、知识论述(20*2=40)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
4、综合理解(20*1=20)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2009年
1、名词解释(6*5=30)
《历史与阶级意识》
《新经济学》
伯恩斯坦
卡夫丁峡谷
《“论问过社会问题”跋》 2.原著阐述(10*6=60)
《共产党宣言》中体现的共产党先进性思想 试述《提纲》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哥达纲领批判》中按劳分配思想 《矛盾论》写作思想,内容,历史背景 《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卡·马克思(1848至1850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写作背景及内容
3、知识论述(20*2=40)
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并对其进行分析
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4、综合理解(20*1=20)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预测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预测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世界观是
A 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 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C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D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 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B 哲学是世界观的表现
C 哲学就是世界观
D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的问题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问题 D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自身生产的关系问题【】 4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是否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5 尼采哲学是
A 经验论
B 唯理论 C 唯实论
D 唯意志论【】 6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A 唯物主义观点 B 实践第一观点 C 经验论的观点 D 反映论的观点【】 7 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的特性,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
A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C 是否承认世界的矛盾性
D 是否承认世界的存在性【】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B 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C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联系问题上的
A 唯物论
B 辩证法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12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13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A 肯定和否定
B 量变和质变 C 运动和静止
D 同一和斗争【】 14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 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 事物是否发生数量增减 D 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15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
A 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B 真象和假象关系的一对范畴
C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一对范畴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A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 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C 前者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后者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D 前者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17 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A 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 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 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D 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相对真理是指
A 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 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D 暂时正确的真理【】 19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 社会关系
B 社会意识
C 生产劳动
D 地理环境【】 我国实行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其根本原因是为了
A 减少人口的数量
B 提高人口的素质
C 控制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加
D 使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保持最适当的比例【】 21 决定一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
A 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
B 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 22 下列选项中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 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下列选项中全面反映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
A 为大众谋福利
B 保卫世界和平
C 镇压敌人反抗
D 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敌人入侵【】 24 国家的起源是
A 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B 调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
C 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5 劳动资料包括
A 生产资料的总和 B 土地和人
C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各种生产手段
D 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政治制度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7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
A 在政治上的根本对立
B 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C 在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D 社会分工不同【】 社会基本矛盾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 生产和需要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政治法律思想
B 哲学和社会科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物质关系领域【】 30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A 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 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 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 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的时代 B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 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D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E 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有
A 重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 社会历史根源
C 阶级根源
D 认识根源
E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3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 B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的还是凝固不变的 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D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以认识的
E 承认还是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D 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E 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在
A 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B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C 本质能够通过感官直接感知 D 现象只能用抽象思维把握
E 本质与必然性、规律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36 唯心主义唯理论的错误表现为
A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B 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C 认为人们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天赋观念”
D 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E 认为概念、范畴是先于实践、先于经验的先验东西【】 37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
A 群众路线的核心
B 检验一切实际工作成功失败的标准
C 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D 一切实际工作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E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A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 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 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E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在于
A 人们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C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物质关系
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E 生产关系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 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B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E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三、简答题
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42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简述道德特点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高度统一的科学。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方法论意义。
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专家预测试卷
(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B
5D 6C 7A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 A 15A 16D 17D 18C 19C 20D 21B 22D 23D 24D 25C 26D 27C 28D 29 C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ABE 32BCD 33ABE 34 ABCD 35 AB 36ABCDE 37CD 38ABCD 39 ABCDE 40 CDE
三、41 答:(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它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结构理论是人们关于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的观点的总和。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是研究物质的共性的,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认识。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个性的,物质结构理论是对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认识。哲学物质范畴所反映的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不变的;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的,是相对的、可变的。
(3)哲学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又以哲学物质范畴为指导。哲学物质范畴不断从物质结构理论中吸取营养,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物质范畴,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现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完成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样地,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要以哲学物质范畴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只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理论的指导,才能把握新的物质现象,才能对复杂事物和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合乎实际的说明。
答:(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离开同其他事物的联系,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根本无法存在的。因而唯物辩证法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3)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是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
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思想路线体系中,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具体表现为:
①物质世界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这就决定了一切认识和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或书本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符合实际。
②物质世界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其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从事实出发,透过其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达到实事求是。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相信实践的权威,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和惟一标准。
④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还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集中群众实践所形成的正确意见,并回到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答:(1)道德的本质。所谓道德,是指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准则或规范,它既包括道德思想观点,又包括在道德思想指导下的情感、情操和品格等道德品质。从客观方面看,是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等。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则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从主观方面看,包括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
(2)道德与法律不同。道德不是由国家强制制定和强制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人们通过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3)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社会关系。道德是在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因此,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道德总是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人们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情感和信息,自觉地按照维护整体利益的原则,来调整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中的行为,从而使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得以正常进行。
四、论述题
答:(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它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论证了实践在认识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并强调理论要付诸实践,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体现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的科学性,又规定了它的彻底的革命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具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它以实践为核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彻底完备的哲学理论;其次还表现为它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还表现为它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阶级基础和保证。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而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和阶级性是统一的、一致的。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相一致,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正确、越科学,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越反映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发挥它的革命作用,就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越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就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并能保证它的科学性;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就越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能更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答:(1)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彼此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要素彼此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普遍联系具有多样的形式。各种形式的联系,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2)普遍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对于我们理解辩证法的全部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从规律的高度揭示现实世界普遍联系的一般形式和本质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是从本质层次上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所以,只有掌握普遍联系的观点,才能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才能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一件工作,必须把它放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放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中,具体分析它的联系形式和特点,才能认识它的性质,发现它的运动发展方向和规律,才能做好工作。
(3)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①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答:(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同样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即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上层建筑,就能存在和巩固下去;如果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就意味着它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变为不合理。不现实的,因而是要被淘汰的。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上层建筑必然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人类的历史就是经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这种矛盾运动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要点精述 第一单元 唯物论 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5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1)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提到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完整地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不能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决。6一元论和二元论。
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的特征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7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8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最初是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展,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阶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裂,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从事脑力劳动的剥削者从自己的地位出发,总是片面地夸大精神的作用。
(2)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唯心主义,并为唯心主义的宣传提供条件。
(3)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产物。认识是一个复杂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某一片断、某一个方面孤立起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10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
旧唯物主义或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5)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③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
④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①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②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③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1)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①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②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它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②它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包括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②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现代西方哲学有两大流派,即科学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只强调理性因素,认为哲学必须以现代科学为依据。由于科学主义哲学只强调理性因素,故又称其为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哲学主要包括:结构主义、逻辑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人本主义哲学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主张哲学要以人为中心。由于人本主义哲学强调非理性因素,故又称其为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哲学主要包括: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精神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
(2)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区分开来。它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反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同时,注意到它们中的某些合理的有启发性的东西,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它不是专属于某一民族的哲学,而是国际性的学说,是“世界性哲学”。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外,还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利的思想桥梁和理论途径。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正确认识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哲学基础。①人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等,其中哲学素养是基础,它更具备根本性和决定性。②哲学素养为人们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哲学素养能使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精神境界;哲学素养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17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18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1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20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21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包括三层含义:
(1)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2)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与作为人以观念的方式,如认识、理论活动等把客体的活动区别开来。
(3)实践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 2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实践的主体是具有实践能力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23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
(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4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1)实践决策:就是确定未来行动目标和从两个以上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科学决策,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关键环节。
(2)实践目标的制定:目标既是实践活动的初始环节,也是实践活动的内控因素,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以及结果之中。确立实践目标的过程,就是于实际改造客体之前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在观念中预先规定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的过程。
(3)实践的组织与管理:有序的实践活动必须要求科学的组织与管理。
(4)实践结果的检验: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实践结果的检验,获得对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等的再认识,以便对其调整和修正。 25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实践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作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关系:
(1)在物质的关系中,一方面人按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改变原有的状态,变成新的适合人类需要的形态,即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人在改变客观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这意味着客体对主体的意识、观念产生了影响作用,即主体客体化。(2)在精神的关系中,主体在认识客体的同时,也就在观念中改造着客体,这不仅表现为主体总是把客体的信息改变为主体的思维形式和内容,而且还通过处理信息的过程产生着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的观念。
26自在世界(自在之物)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为我之物)。(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3)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成为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
(4)在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人在强大的自在世界面前无所作为;二是过度的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造成生态失衡。这两种错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27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8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9怎样理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指意识依赖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表现在:①意识的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②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差别都显示出意识的主观性。③意识的主观特征特别表现在意识具有虚幻的反映、超前反映方面。 30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④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①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通过实践活动;③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
(4)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①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②旧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③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3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归根到底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在先,意识在后。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3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含义。
(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3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庸俗唯物主义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把意识也看作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
第二单元 辩证法
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5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3)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②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36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联系。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好工作。 37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3)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 38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1)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9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特点。(4)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也就不可能创造或消灭规律,只能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5)在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坚持辩证的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①决定论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一般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②非决定论是否定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学说,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机械决定论是只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和必然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④辩证决定论是既承认规律及其客观性、必然性,又承认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作用。
4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41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43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三层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③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二者既区别又联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引的那种性质和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那种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4)辩证法要求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4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4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①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离不开个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第二,矛盾的特殊性一定与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即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46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1)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①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互关系。(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主要方面是指,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次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二者转化后,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48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2)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反对“左”的或者右的错误倾向时,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49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1)先秦时期老子的矛盾观点:①提出了相反的事物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指出:事物都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指出了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易传》中的矛盾观点:①“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③“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说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表现出无穷的变化。
(3)韩非的矛盾观点:他提出“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驰张”,“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举,疆(强)有所不能胜”,“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是说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绝对完善的事物和全智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责备。(4)宋代张载的矛盾观点:①他提出了“一物两体”的矛盾观点。②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对立的两面,就不会有统一,而没有了统一,事物就不能发展变化。③他进一步肯定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因,“一故神,二故化”,“大地变化,二端而已”,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就在于它内部存在的对立面。(5)程颢、程颐的矛盾观点:他们明确肯定,“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6)朱熹的矛盾观点:他进一步发展了二程的辩证法思想,他不仅认为“物皆有对”,而且明确指出“独中有对”。这就不仅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而且涉及了事物内部矛盾,这就大大深化了辩证法的矛盾观。
(7)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观的现代意义:①在理论上,对于加深理解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学说提供了良好途径。②在实践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已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矛盾观,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50质、量、度的含义,认识质、量、度的意义。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的重要性在于,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只有认识量才能更准确的认识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识。认识事物的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②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过或不及都是错误的。 5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即连续性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③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3)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左”倾错误。②“庸俗进化论”,只承认事物的量变,否认事物的质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右倾错误。
52肯定和否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肯定和否定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肯定是保持事物存在,决定事物性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事物的灭亡,向它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条件下肯定就是否定。任何事物在其肯定中都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都包含着必然灭亡的因素。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条件下否定就是肯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即包含肯定的否定。 53辩证的否定观(否定的辩证性质)。(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环节,指发展通过否定实现,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这是发展的非连续性。否定是联系环节,指新旧事物之间通过否定相联系,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因而否定是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的环节,这是发展的连续性。否定是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54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2)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55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6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有区别的:①现象是表面、外部的东西,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3)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表现本质。假象作为现象也表现本质,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57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不是所有先后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58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表现在: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②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2)理解可能性区分几种情况:
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有内在根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现实的趋势。不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成现实的事情。
②要分清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现实可能性是指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根据,但尚不具备必要条件,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③要分清在多种可能性中,依照对人是否有利标准划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④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
(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单元 认识论
5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论的反映论;一条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论的先验论。
60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1)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2)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本质、先于经验、先于实践的,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先验论。
6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机械反映论)的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两种反映论又有根本不同。①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②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3)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
62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反对一切不可知论。
(2)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休谟认为,人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康德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联系。 63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6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认识的主体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特征。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客体具有对象性。
(2)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3)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被改造关系,即实践关系,然后才是反映被反映关系,即认识关系,此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还包含着审美关系和价值关系。
65.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认识的中介所构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
(2)在认识系统中,认识主体是首要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同时,认识主体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的任务。具体表现在:①主体通过能动的活动,把物质存在的某一部分纳入到认识活动中,使其成为认识的客体同主体结成认识关系。②主体通过认识工具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信息为主体所接受。③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能动地加工、整理和重构。④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意义、含义作出解释和概括。 66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人的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1)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创造性的复现。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映活动,它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的、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创造性的复现。
(2)人的认识能够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现象和本质是浑然一体的,人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3)主体反映的超前性。主体反映的显著特点,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象的本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反映出对象对于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4)主体反映的创新性。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包括认识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等。 67反映与信息、选择以及重构的关系。
(1)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
(2)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反映形式。
(3)作为能动的反映,包含有对来自客体事物信息的选择、重构等成分。但是主体不能脱离客观而主观地、随意地进行选择、重构,必须是对客体所提供的信息的选择、重构。选择、重构是否正确,还要看其是否与客体的结构和性质相符合。所以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是一致的。
68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
(1)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②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③实践是检验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①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②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69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战国时代的知行观:①“知而非艰,行之维艰”,是说行比知难,要求知和行的统一,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②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知行观。③孟子提出了“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④荀子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先知后,知来源于行。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池,不知地之厚也”。知既然来源于行,行就要高于知,所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重“行”,把行看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
(2)宋元明清时期的知行观:①宋代的程朱学派提出“知先行后”说,知在先,知不依赖于行的观点。②明代王守仁(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③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强调了行先知后,并强调知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知行终始不相离”的辩证法命题。王夫之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最高水平。(3)孙中山的知行观:他认为,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在知行关系上,他提出了“知难行易”,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既有唯物主义的,也有唯心主义的。而无论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还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其合理因素和成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入研究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作用。
7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表现在: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①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二者的分歧在于理性认识的来源。②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二者的分歧在于感性认识的来源。 71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在认识活动中,理性的因素起主要作用,但人的非理性因素,即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和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2)情感、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3)幻想、想象、直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①幻想、想象不仅可以把复杂的对象纯粹化、简约化,而且还可以借以进行创造性的构思。②直觉思维对于科学创造和发现具有直接的推动、促进作用;直觉思维还对科学概念、定律的形成,起着弥补逻辑缺陷的作用;直觉思维对于科学假说和猜测性结构模型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 7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或认识运动的规律、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73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又应该是历史的,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只有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74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观点、思想体系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实践创新:就是由理论创新所指导的,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要富有创造性和超前性。(2)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每一个理论上的创新都进一步推动了制度的创新、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等其它方面的创新。 75真理的客观性(真理观上的唯物论)。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2)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①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②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3)客观真理论与主观真理论的对立。唯物主义真理观(客观真理观)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唯心主义真理观(主观真理观)则坚持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认识路线,因而都否认客观真理,坚持“主观真理”论,如马赫主义的“真理是思想的形式”,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以及“真理多元论”等,都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以不同形式宣扬主观真理论。76真理的具体性(或具体真理)。
(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就是说,它是主观和客观在一定具体范围内的统一,是具体的真理而不是抽象的真理。(2)从真理的相对性看,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离开具体条件,无法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77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①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②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③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①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②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7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所要求和实践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主观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只有社会实践。(3)实践不仅是主观和客观联系的“桥梁”,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谓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能够把主观的认识变为客观现实,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只有实践的结果能验证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79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标准的辩证法)。(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80.价值及其特点、价值评价、价值选择。
(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2)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②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②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3)价值评价及其尺度。所谓价值评价,就是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价值评价的客观尺度: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4)价值选择及其实现。①价值选择:客体可以在各方面满足主体人的不同需要,即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对客体价值进行选择。②价值选择的实现:只要主体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合理的,即不损害和有悖于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不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的选择就能够实现。 81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2)真理和价值首先是有区别的: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而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3)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两个目标,二者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机的结合,人类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
82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哲学上所研究的思维方法就是指理论思维方法,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正确进行理性认识的方法。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2)思维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①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②思维方法对于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③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83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包括:
(1)归纳和演绎的统一。(2)逻辑和历史的统一。(3)分析和综合的统一。(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84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1)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归纳和演绎是统一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没有归纳,演绎的前提就无从产生;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85分析和综合方法。
(1)分析的方法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分别加以研究的逻辑方法。
(2)分析和综合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无分析就无综合。另一方面,分析离不开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分析到一定程度,思维就转入综合,综合到一定程度,又开始进一步分析。 86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历史的东西包括客观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东西是指用逻辑方法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与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3)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反映,反映与反映的对象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另一方面,逻辑的东西反映的是历史的规律,抛弃细节和偶然的东西,这是更深刻的反映历史。
87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2)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规定。逻辑思维中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各方面对立统一在思想的再现。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过程,如果遵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就会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88.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关系。
(1)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区别:①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②科学方法即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指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与指导科学实践的研究方法。③思想方法一般是指指导具体工作的方法。(2)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单元 历史观
89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它们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90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构成、发展规律的总和。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好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定数量和优秀素质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相反恶劣、贫乏的地理环境和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延缓作用。(3)重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环境和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1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的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有其社会形式,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依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的前提。(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4)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5)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9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2)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9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的科学论断。是指:(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和联系,而且人和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产生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生产实践,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94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社会发展同自然过程一样,也是物质运动过程,并包含在总的自然发展过程中。
(2)社会过程同自然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客观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程。
95人类社会的有机构成。
(1)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观念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2)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4)社会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 96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1)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2)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①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97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构成。
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构成。 98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现实的客观物质力量。
(2)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3)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衡量人对自然认识能力高低的物质标志。 99生产力的特性。
生产力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性。
(1)生产力的物质性:①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人们只能在既定的、现存的生产力基础上进行生产。②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是既得的东西,是不能自由选择的。③生产力是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④生产力是由各种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是一种社会的、客观的物质力量。⑤生产力的状况是由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因而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2)生产力的社会性:生产力的运行离不开个人的劳动能力。但是,生产力并不是个人劳动能力简单相加的“算术和”,而是个人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协作、分工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社会力量。这是一种在质上不同于个人劳动能力的总体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
(3)生产力的历史性: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不管如何发达,总是具有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和劳动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10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说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素质产生新的飞跃,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而且会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和应用,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对象不断扩大和深化。
(3)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101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关系。
(2)生产关系有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其他两个方面;同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10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②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103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
(1)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2)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3)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物质关系。
104上层建筑(社会的政治结构)的含义。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设施。
(2)上层建筑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3)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4)上层建筑反映的是社会政治思想关系。
105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
106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的观念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社会的观念结构、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
10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具大的反作用:①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②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③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生产关系时,对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就起促进作用;相反,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腐朽的生产关系时,对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就起阻碍作用。
108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3)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109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表现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2)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3)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11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由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所引起的各阶级间的对抗和冲突。
(2)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同反动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有所进步。 111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113社会意识的理论构成。
(1)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承担者,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根据社会意识是否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可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2)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观念结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观点体系。114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1)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2)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体现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3)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4)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各种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15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是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②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②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③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④创新功能。 116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文化的本质:①文化是指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关联的。②在本质上,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示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文化的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③文化作为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2)文化的主要功能:①知识传承功能。②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④认识功能。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规范。⑤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
117努力创建先进文化。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就是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我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118.文明和文明形态。
文明和文明形态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
(1)文明和文明形态的区别。文明是一个更为抽象的一般概念,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及其与野蛮、无知和愚昧的区别,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成果的总和。文明形态是文明的具体形式,它标志着文明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体的社会文明形式。文明形态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形态、政治文明形态和精神文明形态的统一体。
(2)文明和文明形态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社会的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必须通过具体的文明形式表现出来,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具体的文明形式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文明和文明形态的统一通过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来,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具体化。
119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1)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和财富的总和。
(2)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3)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120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社会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由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构成的。
(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3)社会规律存在并实践于人的活动之中,但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4)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这就是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
(5)割裂二者的关系犯“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错误:“唯意志论”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宿命论”则夸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自觉活动,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121社会进程是无数交错的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1)历史合力的观点是恩格斯概括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历史进程的形成和趋势的基本思想。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总是从许多单个人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的最终结果就是由无数交错的力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造成的。
(3)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4)历史“合力”的观点揭示了历史形成中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5)历史“合力”的观点透过历史中的偶然因素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6)历史“合力”的观点揭示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7)社会历史进程既包含人的主观意志,即主观能动性,又具有客观规律性,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12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4)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也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7)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123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个人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体。个人包括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2)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指政治上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策划者。②他们也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③杰出人物对某些具体事件不仅有深刻影响,能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有时甚至是起了决定性作用。④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作用,但只能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的活动受历史条件制约。 124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立于不败之地。
1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体表现在:
(1)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2)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新认识。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3.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四)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