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明交通,为首都添彩
文明交通,为首都添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一段时间流行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具体的解释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这个短语一经出现就马上在网络上蹿红,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虽然仅仅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但同时也折射出了大家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的集体淡漠。正因为被贴上了“中国式”这一标签,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
虽然随着交通宣传和法治教育的推进,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交通参与者的规则意识仍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一定差距,各类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式”交通陋习依然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城市发展的形象和品位,甚至是形成交通安全隐患,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下面我们就从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三个方面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不文明交通行为:
(一)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表现。违反道路交通标志闯红灯、不依序停车排队等候红绿灯、乱鸣喇叭、夜间行车时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不按规定超车、超速或超载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既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又影响了城市形象。
(二)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表现。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穿插、逆向行车、占用机动车行道、骑车带人或带超长物件、中小学生放学后成群结队骑行、双手脱离车把、嬉戏追逐打闹等行为。
(三)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表现。不走人行横道,随意横穿公路、过公路时打手机或不左右看、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或斜穿马路等现象。
由于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心理作祟,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这种“中国式”的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到了不这么做,反而会不正常、损害自身利益的程度。这种诡异的变化之中,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氛围,助长了歪风邪气;再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有序行车、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潜规迭出,使交通法规成为一种摆设,就造成了当今交通现状拥堵不堪的局面,也给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
首先是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因为机动车抢道行驶,不按序排队等候等不文明交通行为极易造成交通堵塞,造成路面秩序混乱,既造成自身通行缓慢也造成其他车辆通行困难,降低了道路的使用通行率。
其次,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车辆的激增,事故、堵车也随之高发。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发的比例很大。
最后,不文明交通行为造成社会不稳定。不文明交通行为会损害到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利益,容易发生矛盾冲突,引发突发性事件与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堪称一道世界性难题。不少国家的大都市为此做了长期的努力。国际上公认,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治理交通的做法才是治本之道。
实际上,与世界许多著名大都市相比,如巴黎、纽约、东京等,人家的城市道路没有我们宽,汽车保有量比我们多好几倍,但是堵车并不比我们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交通文明———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相互礼让,步行者优先。反观我们这里,恐怕在这方面尚有相当的差距。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市民的交通安全和交通公德意识淡薄,有些司机无视交规,乱插乱钻,加塞儿如儿戏,形成因堵致乱、因乱致堵的恶性循环,有些行人见缝插针地横穿马路„„一旦发生摩擦,往往争执不休,加剧拥堵。有鉴于此,一方面要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整治力度,以儆效尤,另一方面要教育交通参与者改改出行陋习,学会和他人分享道路。
交通拥堵影响每个人,谁都要为其付出时间和金钱上的代价,所以缓解拥堵,人人有责。而有序的交通环境离不开人们的交通文明观念和习惯。这,往往比改善硬件更重要、更见效。人人都讲规矩,自觉约束自己的交通行为,远离违章;人人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相互关爱,相互礼让,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想来京城的交通现状便会得到改善。
养成一个良好的交通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大家心里都必须有这根弦。谚语说“播种行为便收获习惯,播种习惯便收获命运。”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交通秩序的顺畅,关系到首都城市的整体风貌,而且个人也会受用终身。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怎样做到人人遵守交通法规,使城市道路上的车辆、行人井然有序,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市民出现安全保障。
缓解交通拥堵,塑造文明形象,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每一次出行做起!
第二篇:优质交通保障为大运会增光添彩
优质交通保障为大运会增光添彩(图)
转贴自:发布日期:2011-8-25 11:35:00 ——发车60785辆次,载客358051人次,车辆运行总里程2719169公里
一场为期12天的大运会,对于交通保障来说,考验的却是一场关系全市交通系统的整体组织、协同与管理能力。面对种类繁多、调度复杂、场馆分散等困难,面对客流量巨大,疏导、接待任务繁重,无从借鉴的抵离交通服务等全新考验,市交通运输委通过建立科学高效运作模式,全面启用智能化管理,细化各项保障方案,无论是开、闭幕式交通组织,还是每天的各项赛事交通安排,以及城市公交运行管理,都做到了精准、快捷、顺畅,为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闭幕式当天下午,接送运动员的大巴在大运村整装待发
深圳大运会交通保障服务从8月5日正式拉开序幕,为近2万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等提供抵离、比赛、训练、观赛、采访、开闭幕式等多方面的交通服务,涉及服务场所108个。截至23日,据市交通运输委赛事交通服务总调度中心统计,大运交通保障服务共发车60785辆次,载客358051人次,车辆运行总里程2719169公里。赛事期间公共交通系统运送比赛观众149.3万人次,开行9466班次公交车(含地铁),各场比赛观众实际平均25分钟疏散完毕。交通保障实现了精准、安全、高效、智能的目标,为大运会增添了不一样的精彩。
本届大运会,市交通运输委牵头组成了由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公务人员以及供应商(运输、场站企业)、安保人员和交通志愿者参加的“1+7+6+44+47”交通服务团队架构,包括1个总调度中心、7个调度分中心、6个交通服务团队、44个场馆交通经理团队,47个非竞赛交通服务场所服务点。共投入大运交通服务人员9556名,投入各类专用车辆2455辆。服务团队为近2万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等提供专用交通服务。
开闭幕式现场疏散均比承诺少用20多分钟
深圳对国际大体联承诺,开闭幕式运动员从现场疏散不超过50分钟,而大运交通保障团队仅用了27分钟就完成了开幕式现场疏散任务,仅用了26分钟就完成闭幕式现场疏散任务,分别比承诺时间少23分钟和24分钟。根据国际大体联的要求,运动员至比赛、训练场馆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大运交通保障服务正式启动以来,运动员到各场馆的时间均未超过60分钟,全部做到了安全、准点。
运动员在大运村有序上车
本次大运会开幕式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举行,距离大运村约45公里。开幕式交通保障需要从大运村等9个远端集结点,将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技术官员、FISU大家庭、注册群体、赞助商、有组织观众和部分国内外嘉宾共约16000多人往返运送参加大运会开幕式,运送距离长、集结疏散难度大。经过交通服务团队的精心组织、反复演练,最后精准、安全、快捷地完成了开幕式交通保障任务。大运会闭幕式举办地世界之窗距离大运村40多公里,23日晚交通保障团队投入210辆班车,圆满完成了3300多名注册群体的运送任务。
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
大运交通服务正式启动19天来,未发生一宗安全责任事故,未发生一起注册群体乘车延误事件,未发生一起注册群体有效投诉事件,圆满实现了“安全、准点、可靠、便利”的目标要求。三个“零”的背后,是交通服务团队精确制定组织方案的结果。去年底开始,市交通运输委就按照“及早启动编制、不断细化调整、保持动态更新”的原则,多方征求意见、实地考察测试、反复论证修改,编制了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实操性强的各类政策和方案,包括确定交通运行模式方案、选定了大运会场馆间交通线路,覆盖所有比赛/训练场馆、交通口岸、官方饭店及指定接待饭店。
为确保大运交通服务精准到位,交通服务调度中心从4月起至8月间,共组织开展了多次交通服务运行综合实战演练和3次开闭幕式交通服务综合实战演练,提高了交通服务各项运行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
四大难题各个击破
深圳大运会交通保障相比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人员规模不确定,住地、场馆、口岸分散,赛程变更较为频繁,交通管制政策宽松。
针对这些难题,市交通运输委交通保障团队主动对接各客户群主责部门,获取人数变化的第一手信息,根据注册群体人数规模,对相应客户群体分配的运力作出调整,及时落实新增运力的补充及管理,自5月份完成车辆招标后,根据调整需求不断补充运力。同时为实现注册客户群居住地至绝大部分场馆行驶时间在60分钟以内的承诺,多次组织车辆对场馆通行线路进行踏勘,研究制定了367条交通服务线路。
大运会期间,因赛事变更以及各服务人群需求变化,频繁导致交通服务班次变更606次,增加670班次,临时取消688班次,对交通服务调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交通服务团队在接收到赛程变更信息后,根据各项目出行规律,连夜编制班车运行计划,最快时间将调整后的班车时刻表反馈,确保了交通服务质量不下降。
为保证赛时交通服务运行万无一失,市交委编制了分类运行方案和交通服务应急预案,同时规划了多个赛时应急车辆囤积点,确保赛时15分钟内可调配各应急车辆囤积点的应急运力到达覆盖范围内各交通服务通道,对事故或故障车辆实施应急救援。
交通调度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市交通运输委赛事交通服务总调度中心
本届大运会共有交通服务场所108处,分布在全市8大区,距离大运村最远比赛场馆为63.4公里,给交通调度带来了很大挑战。交通服务团队通过科学高效的调度,将T3用车提前预订时间从交通服务标准规定的6小时合理处理,大幅缩短预约服务时间,最短处理T3预约服务时间仅为10分钟,积极改善了T3服务。
赛事期间,大运会交通服务调度中心严格按照原运行计划准点、安全开行各班车,按照相应服务标准提供T1/T2服务。同时根据赛时具体情况科学调配资源,灵活处理交通服务需求,实现了“安全、准点、可靠、便利、优质、高效”的目标。
智能交通保障大显神威
大运会期间,智能调度系统累计智能调度29724车次(含演练),载客146181人次、T3预约322车次,车辆运行总里程125万公里,智能信令任务下达21万次,同步响应竞赛变更信息发出的交通保障任务100余件,在大运交通保障工作中大显神威。
为提高大运会交通组织保障工作效率,降低现场调度劳动强度,市交通运输委研发出一套闭环智能调度系统,大运智能调度系统在国际大型赛事上首次实现了计划精准编制,同步响应竞赛指挥部(MOC)变更需求,同步向驾驶员、随车志愿者智能下达调度指令,同步向场馆交通经理布置接送班车的交通保障任务,同步实现不同群体在客服终端轻松查询交通班次信息及变更信息,同步实现应急处置等功能的有效协同。
大公交体系给力绿色出行
大运期间,绿色出行后大量的个体交通转移到公共交通上,全市日均公交客运总量达到930万人次,但城市交通依然运转顺畅。这得力于大运会前深圳市已初步形成了大公交体系,较好地保障和支撑了绿色出行。
为确保大运会期间市民与观众出行顺畅,大运会前,我市三家公交企业新购置的3493辆公交车全部上路。同时,市交通运输委制定了《大运会公共交通保障实施方案》,“一场馆一方案”,对41个大运比赛场馆、3个备用比赛场馆暨26处场馆(群)的公交保障做了详尽安排,确保观众25分钟内疏散完毕。针对坪山体育中心、大运中心、七星湾等3处目前无公交配套的大运场馆,新规划大运临时专线4条,新规划了11条场馆至地铁站的大运公交专线。
截至8月22日,市交通运输委累计出动赛时场馆公交保障现场执勤人员5789人次,发送公交车辆9466班次,疏运观众1492958人次,其中常规公交累计输送观众624687人次,轨道交通输送观众868271人次,圆满地完成了赛事期间观众出行需求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服务目标。
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解读大运交通保障服务——大运交通保障经验将成为城市交通宝贵财富
大运会已圆满落幕,大运交通保障队伍是否也功成身退?23日,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表示,大运交通保障服务虽然结束,但其为城市整体交通管理带来的提升才刚刚开始。“大运交通保障既是服务大运会,更是提升城市整体交通管理水平的一次大练兵。大运交通保障经验将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宝贵财富!”
建立了完善的城市应急交通体系
“城市正常运转,交通是基础。正因为此,作为交通主管部门,我们不能只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而应该站在全市的高度来看问题。”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介绍,大运交通保障给了交通运输部门一次在全市范围进行交通组织的演练机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育了一套完善的城市应急交通体系。
深圳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每年都有不少大型活动在这里举办,比如高交会、文博会等,大量国内外来宾短时间内聚集深圳,这就对深圳的交通运输组织能力提出了考验。另一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比如不久前的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韩国首尔大火,莫斯科地铁爆炸等。在这些大型活动和突发事件中,最首要的任务是人员疏散。“这次大运交通保障不仅让我们创造了一套科学、高效的运作模式,也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应急运力,这套指挥调度体系和保障队伍,今后随时可以搬来应用,成为一套完善的城市应急交通体系。”
此外,大运交通保障还将为今后的春运带来新的运作经验。深圳每年春运人数达八九百万人次,此次大运交通保障在运力集结、场站储备、智能化调度与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全新的高效模式。“我们会把这套经验应用到明年的春运中,可以肯定地说,明年春运组织一定会比往年有极大提升。”
锻炼了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交通队伍
“这次大运交通保障是依托所有普通的交通运输人员完成的,他们表现出的团结协作,以及任劳任怨、恪守职责、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城市交通队伍勇敢善战的保证,也是这座城市的精神财富!”这位负责人告诉笔者,通过此次大运交通保障服务,他看到了很多让人感动的人性光辉,也对全市的交通队伍更加充满信心。
对于大运会的整体运作来说,交通保障是联系上下游的核心环节,上游是城市安保、抵离接待、赛事指挥、媒体中心等部门的指令,下游是向各交通运输供应商、公交企业的任务分解,而与此同时,市交通运输委交通服务总调度中心下面,还下设了7个调度分中心、6个交通服务团队、44个场馆交通经理团队、47个非竞赛交通服务场所调度点等。面对这些繁多的指令与执行,快速反应能力与部门协同能力非常关键。“整个大运会下来,我们交通人的协调沟通能力与协同作战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高,这对今后交通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另一方面,大运交通保障团队每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敬业、细心和专业,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服务面貌,重塑交通运输队伍形象。“这10多个日日夜夜,我听到、看到了大量的感人事例。有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悄悄去做义工的机关公务员,有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晕倒在岗位上的调度员,有为了一个承诺连续9个小时等人的司机„„他们都是我们交通队伍里最普通的员工。他们表现出来的家园意识和奉献精神,将影响到整个队伍,带动更多人。”
开创了智能化交通管理新局面
针对此次大运会保障点多、分散、线长、面广等特点,市交通运输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调度系统的特点,利用GPS先进定位及跟踪技术,结合短信、3G技术,与开发单位共同研发出一套集车辆运行计划编制,自动调度、车辆运行及线路监控、T3类贵宾车辆预订、赛事变更响应、短信任务通知、实时信息查询发布、决策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闭环智能调度系统。
“智能总调度中心设在市交通运输委大楼,但整个赛事期间,总调中心都比较安静,说明整套系统运行正常,基本没有出现问题。”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介绍,智能调度系统连接着7个车辆调度分中心、100余个场馆酒店末端调度点,近万人的队伍,5千余辆车。每天数千次的出车任务,都通过这个系统进行调度,要确保每天的运行正常有序可控,其对精准和快速的要求不言而喻。
“这套交通智能调度系统今后将广泛应用到日常管理上,开创我市智能化交通管理的新局面。”这位负责人表示,智能系统首先将整合全市的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运的GPS平台,将全市交通运力的相关数据和运行监控都逐步接入统一的智能管理系统。同时,对大运会前新投放的2011辆新能源车进行全面的监测,对其运行、充电站、事故率、使用效果等进行记录,建立一套新能源车的基础数据,为我国今后开发利用新能源车积累第一手资料。此外,全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将全面录入管理,今后,我市所有道路交通设施的维护管养,将通过这一平台快速实施。
“非常感谢司机们,你们是‘梦之队’”
——新任世界大体联主席加利安为大运会交通保障团队题词
大运交通保障工作得到了大运会来宾的高度评价。包括新任世界大体联主席加利安在内的大运会贵宾、技术官员、运动员、游客和观众,纷纷以题词、签名、写信的方式向交通保障人员表示感谢。
新任世界大体联主席加利安为大运会T1、T2、T3分中心交通保障团队题词:“非常感谢司机们,你们是‘梦之队’”。他还在亲笔签名之后,亲手画了3辆小车分别代表T1、T2、T3交通保障团队,并特意写上了一、二、三的大写中文字。
8月10日,举重项目技术委员会(CT)主席助理致电香蜜湖技术官员交通保障调度分中心,转达该主席对其专用分配车辆驾驶员连荣鹏的认可和赞扬,该名技术官员甚至要求只坐连荣鹏师傅开的车。
8月12日,驾驶员何先荣多次接送波兰乒乓球项目主席更换工作服、折返酒店和场馆间,何先荣兢兢业业的优质服务获得了项目主席的称赞,项目主席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世青赛纪念服赠送给了何师傅。
8月16日,五洲宾馆车队为艺术体操项目主席提供通勤服务的驾驶员张丰,收到一张特殊的名片,在名片的背面,这名来自瑞士的项目主席写到:“For the best driver in Shenzhen Mr.Zhang!(给深圳最优秀的驾驶员张先生)”。
8月17日,五洲宾馆车队为健美操项目主席提供通勤服务的驾驶员刘政,收到一封项目主席米歇尔先生亲笔书写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我很欣赏刘先生的善良和友好,他的奉献精神和他的专业素养!我真诚地感谢刘先生一直以来守时工作,从而能让我更好地完成我的工作!”
第三篇:为生命添彩
为生命添彩
这个世界永远有许多大人物。他们高大光鲜,一呼百应,拥有我们“羡慕嫉妒恨”的一切。可是当我们真正需要的,能给予我们养分、慰籍我们心灵的,往往是那些我们既不羡慕、也不嫉妒的身边人。这些看似普通的身边人,才是我们的心灵根系。他们或许是沉默的,但他们身上平凡的品质和精神,却恰是持续滋养我们的力量
双红社区隐藏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层层叠叠的大山里。这里现有 1800 多名居民,绝大多数是木城涧矿区的职工。很多矿工在这里度过了大半辈子,这里进出只有一条绵延的公路,民房都是依山而建,大部分房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每排房子之间的距离狭小,只容两人并排通过。山里没有遛弯的地方,矿区的居民想散步都往山上走。住在矿区对面山上北岭地区的人要来上班,很多人也选择翻山过来。本来没有路,来回有人上山就踩出了一条小路来,但每逢下雨、下雪,山路就滑得不能走,还经常有人摔倒。后来,人们发现小路上开始有人用石头修起了台阶。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看见修路的人是谁。
王振明是木城涧煤矿的一员普通矿工,他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2年,今年已经 78 岁了。从 7 年前开始,就是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带着镰刀、斧头等工具上山,在社区后面的南山上悄悄地修出了一条有 700多级台阶的山路。从山腰到山顶,老人还修了4个面积约七八平方米的“观景台”,供路人歇息、观景。7年来老人专挑下雨的时候修,好把大石头埋进去。而晴天的时候那个路根本刨不动,刨坑或者搬石头的时候,老人摔个跟头是常有的事儿。几年下来,光镰刀、斧头等工具,他就用坏了 20多件。在修路期间,怕老伴担心,老人一直隐瞒着她。家里的儿女怕他在山上摔了或者有什么危险,一开始,都反对,但是面对老人的坚持,儿女们也妥协了,给他买修路的工具,没事的时候也陪老人去修路。但是怕被邻居看见告诉老伴,修路时老人遇见人就躲到一边,装作是在遛弯。所以几年来,一直没有人知道,后来村里人才逐渐发现了这个真正修路的人,慢慢地有人就跟着他,开始和他一起修路。
如今,老矿工们的下一代都搬到山下去住了,只有一些恋旧的老人和外地新来的矿工还生活在这里。王振明的孩子们也都搬到山下了,尽管他们都想让老人也搬到山下就近照顾,但老人认为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却还坚持要为山里再种一些树。老人静静地守护着他的山路,也守护着人与人之间那份质朴的情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一生的心血和智慧。我想这个平凡的老人用他一生的努力在实现伟大的人生价值,他的生命已经焕发出了奇异的光彩。
听着老人的事迹,我的内心有些澎湃。生命虽短,如何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度过人的一生,却是值得深思的。“慕天地之长久,感人生之须臾”的哀伤者有之;“常恨人生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的怨愤者有之;“人生如梦,抓紧胡弄”的无聊者有之;”脚踩西瓜皮,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沌者有之。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却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增加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生命的内涵;无法提高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当我们认真把握生命的生物张力,重读时间流逝的匆匆时,我们一定能发现生命之花的美丽。
是彩虹就编纺七彩绸,是江河就澎湃青春潮,是雨露也要滋润大地,是小草也要缀成绿茵。平凡的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认真工作,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将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把责任做为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一种全力以赴的执行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前面的路很宽敞、很明亮,需要我们勇敢地向前迈进。我又想起了汪峰的歌,旋律依然是那么的高傲!“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2011年12月19日
第四篇:为党旗添彩
为党旗添彩,为学校争光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红色的旗面,金黄色的党徽,组成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党旗见证了中华儿女舍身救国、奉献建国、开拓强国的传奇历程,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将党旗装点得无比灿烂辉煌。每当看到鲜红的党旗,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党旗,在我心中高高飘扬。
小学,是懵懂的年龄,怀着对少先队组织的憧憬,我带上了分外珍惜的红领巾。中学,是青春的年华,我怀着对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渴望,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大学是追求的时代,我更多地接受了党的培养,心中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渴望。谁说我没有信仰,中国共产党就是我的信仰,每当我看到党旗,她的光辉总是照亮了我的心,面对党旗,我感受到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那种让党旗永保鲜艳纯洁的朴素理想。
今天,我们的祖国像一棵苍劲的青松,在经历了95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更加傲岸挺拔。
今天,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站在这儿我深知,庆祝我们党的九十五岁生日,我们不仅仅是对其祝福,更重要的是要在新时期把我们党的思想精神发扬光大。
今天,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会铭记党让我成长的时光,让时间鉴证我的蜕变,我乐意在“成长中奉献”,我希望“在奉献中成长”,我们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力成有用之才,为党旗添彩,为校争荣光。最终成为一名平凡而合格的学生党员!
95后,依然是中国的95后,我们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足下的每一寸土地,深爱着身边的一切,懂得,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生活,去为祖国奉献。
在今后,我要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以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认真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把“厚德至善,力学笃行”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党旗添光彩,为学校争光。
终会有一天,我将面对鲜艳的党旗,怀着激动的心情,举起右手,向党旗庄严宣誓,实现我一生的追求和梦想!
神圣的党旗,将永远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
第五篇:与文明同行 为家乡添彩
与文明同行 为家乡添彩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叫***,来自***。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站在演讲台上和大家共同缅怀雷锋,抒发对雷锋的敬仰之情,共享文明建设心得。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文明同行,为家乡添彩》。
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季节,是我们颂扬雷锋的日子,更是我们学习、继承雷锋精神,践行雷锋行为的日子。半个世纪以来,雷锋作为我们的精神领袖,一直在教育着我们,在警示着我们,在生活上时刻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争做生活的楷模;工作上要爱岗敬业,服务集体,争做事业的忠诚者和创造者;社会上要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争做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争做科学发展高地的打造者。无论在哪条战线上,从事何种职业,都要立足本职,忠于岗位,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们的家乡牡丹之都,地近孔孟之邦,向来是文明之乡。善良、淳朴的菏泽人演绎的一桩桩雷锋事迹,屡屡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从不顾严寒,跳进冰窟救人的农民工周登路,到勇救落水者,英勇牺牲,义动羊城的单县退伍军人牛作涛;从舍生取义,闻名京城的曹县保安王洪娥,到大爱无疆,千里送湘女的孟昭良;从1块钱1份的菜都舍不得吃,却15年如一日默默照料无亲无故老人的牡丹区清洁工梁远献,到擦鞋为生,每月坚持10天义务擦鞋的全国学雷锋典型张玉贵;从爱心无限,连续9年义务献血累计11000多毫升的普通职工祝仰爱,到24年学雷锋、宣传雷锋的原雷锋班班长田永亮。一位位雷锋传人,一个个鲜活事迹,一例例美丽故事,都对外展示着牡丹之都的靓丽名片,让我们的家乡——菏泽熠熠闪光。
菏泽有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的传统,更有弘扬和实践雷锋行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作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乘着将菏泽打造成鲁苏豫皖交接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东风,都在抢抓机遇,奋发作为,精神文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全市上下共建文明城市,共谱和谐乐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风化雨细无声”,雷锋精神已经融入了城市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家乡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菏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菏泽添彩,为家乡争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真诚地手牵手,心连心,用自身的凡人善举,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雷锋传人,与文明结伴而行,让家乡变得更加和谐、富饶、灿烂!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