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心得(小编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干部培训主阵地、主渠道的党校,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这是党校教育教学的首要政治任务。
一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项伟大事业,以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就是首次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了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突出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主题,树立了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并首次明确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和理论基础。旗帜和道路问题至关紧要。特别对于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来说,是第一重要的。它代表着前进的方向,代表着共同的意志,代表着奋斗的主题,代表着追求的目标,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意愿。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首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上来。
二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前进的一条伟大道路,以进一步提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报告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正确道路进行了科学界定,科学概括了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丰富、发展和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拓展。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按照中央的部署,联系我们淄博各区县、各行业、各单位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进程。三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前进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以进一步将这个体系作为我们实践的纲领和行动的指南。报告首次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作为一个整体和体系提出来,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标志,并提出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报告又富有高度而创造性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其意义在于: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连贯性(一脉相承);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与时俱进);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指导实践)。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我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必须坚定的理论信仰和精神支柱。因此,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而坚定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认真专业务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切实把握中央和省委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总体部署,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组织工作,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坚持围绕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大局谋划组织工作,坚持用人民满意的标准检验组织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组织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要求上来,更加自觉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做好组织工作。要大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切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首要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上下功夫,在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上下功夫,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要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条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保障党员权利与提高党员素质相结合、发扬民主与正确集中相结合、积极推动与循序渐进相结合、扩大党内民主与带动人民民主相结合,不断探索体现中央要求、符合我省实际的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容、途径、方法。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紧迫任务。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主线,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创新氛围为关键环节,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个方面,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城乡和区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力求把更多的人才凝聚到实现富民兴黔伟大事业中来。要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核心任务。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八字方针,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高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公信度。要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高度重视、毫不松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找准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引导基层党组织更好地确立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和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各级党委要按照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把握主线、全面推进的要求,切实担负起党要管党的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各级组织部门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部门,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应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提高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其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应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最后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凝聚全社会力量的有力思想武器。应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带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形势下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做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工作,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是当前全党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应着力在“四个结合”上下功夫。
把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凝结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我们既要认真学习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又要自觉实践这一科学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边学边用,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带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践目的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自觉地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当前,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切实转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符合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领导方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和研究在改革发展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
把统一思想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形势下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思想。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深入贯彻并不断发展这一理论体系,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解放思想不是动摇理想信念,而是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下努力改变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不断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进而在更高的水平上坚定理想信念。只有把统一思想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更好地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把感情共鸣与思想共识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对人们的深刻影响,既源于科学真理内在的逻辑说服力,也源于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的巨大创造力,还源于其自身蕴含的真挚情感。做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工作,应着眼于实现感情共鸣与思想共识的统一。这就要求讲清楚理论本身的情与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情与理的高度统一。所谓情,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真挚情感;所谓理,就是科学的思想内涵。应善于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理论内涵和强烈情感因素,善于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受教育者对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时,理论宣传工作者要以自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真情,促进受教育者真信。实践表明,理论宣传工作者对党的创新理论怀有真情实感,真懂真信,才能有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新时期理论宣传工作者的榜样方永刚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把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性认识和深厚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论宣传中做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把提高认识与提升道德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人们的思想行动提供了根本的价值遵循。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作为根本的价值遵循,它是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根本依据。做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工作,应着眼于两个提高:一是提高认识水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高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把党的理论转化为全体党员的共识,把党的智慧转化为全体党员的实践能力。二是提升道德境界。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党的理想转化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追求,转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感情,转化为注重作风建设、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提高认识水平和提升道德境界,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地把二者结合起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决定了一种理论的地位和价值,是其产生的根源、检验标准和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在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具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改造世界的功能和目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直接的实践基础。30年的改革开放,孕育形成了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从改造世界方面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认识世界方面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有机统一,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这三大理论成果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三大课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大课题的探索和回答,又通过改革开放实践的纽带相互联系和贯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三位一体”,这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三位一体”。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其三个组成部分都坚持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的新问题,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世界发展进步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宽广的理论视野。任何一种划时代的科学理论的内容,不仅反映本国的实际需要,而且能敏锐抓住时代课题,充分吸收时代智慧的精华,集中体现所处时代的实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其实践基础并不仅限于在本国进行的最直接的实践,而且包括世界范围各国人民追求发展和进步的实践。一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无比丰富,其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经验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内容。二是各国探求发展道路的实践经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历史视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发展理论,吸收借鉴了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三是各国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虽然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执政党的性质、纲领、阶级基础、执政理念等千差万别,但作为执政党,在治国理政和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又存在一些共同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吸收借鉴了各国执政党在治国理政和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最鲜活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还要转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变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并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最鲜活的内容。当前,我们面临的新情况非常复杂,面对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深入研究并科学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可以不断积累新经验、得出新结论、产生新思想,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更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指引方向,旗帜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实质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然要求。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到旗帜上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严肃和认真地看待旗帜问题及其作用。旗帜的作用,在于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在于动员和组织群众,在于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党的旗帜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并同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到党的旗帜上,这是历史的必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通过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带领我们党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实际上也就是围绕着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这些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智慧结晶,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精神财富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党的十七大对其做了科学的概括,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写到了党的旗帜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科学性和现实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统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到党的旗帜上,这是历史的必然,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各项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最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最具生机活力,最能凝聚党心民意,最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是党和人民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这面旗帜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高举这面旗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面伟大旗帜,既表现为理论形态,也表现为实践形态。从理论形态来讲,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从实践形态来讲,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等。而从本质上说,这两种形态又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形态,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升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越走越宽阔,就在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表明我们党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正确的实践准则;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进这一伟大事业,没有一股子敢闯敢试的气儿和劲儿,没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不行的。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具有这种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这种精神。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一种创新实践。推动创新实践,就不能固守书本上的某些论断和过去的一些经验,就必然要摆脱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开辟新道路、打开新局面、实现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取得的发展进步,无一不是在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中实现的。从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改革到建立经济特区、推动城市改革,从发展商品经济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等等,都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因而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创新实践孕育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又引领创新实践。可以说,改革开放中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和进展,都是创新实践与创新理论互动互促的结果。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不停顿,首先在思想理论上不能停顿。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比如,在如何看待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能不能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上,我们党没有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论断,没有照搬别人的现有模式,而是立足国情、大胆创新,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试想,如果我们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这样的创新之举怎么可能成为现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不注重创新、不积极创新,就必然会落伍,甚至被淘汰。因此,我们党强调,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到战略位置。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更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我们才能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罗文东、吴波、代金平等撰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系统研究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思想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指导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历史与逻辑相一致。该书从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力求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这有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该书不仅从概念、原理的内在联系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而且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国际战略和党的建设等实践层面对这一理论体系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这有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
系统性与开放性相统一。该书从哲学基础和精髓、重要基石、主要内容、基本范畴四个层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并与国外的一些理论流派进行比较,不仅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还突出了这一理论体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有利于拓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心得
——浅谈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迅速的人口转变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人口红利,为彻底摆脱贫困和步入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急速转型,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问题相互交织,同时,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人口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追求社会全面与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人口问题绐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虽然在过去改革发展的这些年中,我国在处理和解决人口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再生产模式。但是,人口多、底子薄仍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人口基数过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出生性别失调等诸多人口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农民工、留守儿童等一些新的人口群体问题也凸显出来。
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的确是少生了不少的人,但这不能解决人口存量的问题,庞大的人口规模仍然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我国的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三位,但是人均经济水平却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整体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庞大的人口规模对自然资源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压力,人多地少,粮食生产的压力也会增大。同时,在人口素质方面,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虽有了显著的改善,文化教育素质也明显提高,但仍然有着不少的问题存在。工业的发展,环境的破坏,增加了人类的遗传负荷,出生缺陷和遗传病威胁严重。西部地区和贫困农村群众健康状况落后。未来的世界竞争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人口规模大和自然资源缺乏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提高人口质量,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和人力资源强国。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中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逐渐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也开始显现。200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已达到10.5%,标志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转变为老年型。而与世界其它老年型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现状还凸显如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差异大等特点。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我国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农村人口占6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000美元,尚缺乏必要的物质、制度准备,出现了未富先老的局面。
同时,我国人口在出生性别比例上也是有着严重失调的现象。不仅农村出生性别比普遍偏高,城镇出生性别比也严重超出正常范围,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异常偏高已经形成一种潜在的社会危机,随着失调的人群年龄的增长,这种危机的出现将日临近。若持续失调长期发展下去,必将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人口与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流动人口问题也开始浮现。人口流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流动者本身素质提高都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人口流动不仅弥补了城镇一些岗位就业不足的现象,带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的基础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流动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大量的民工涌入城市,加重了城市原本短缺的基础设施如水、电、交通等负载压力。近年来,每年春节前后数发万计的民工流动使本来已经超负荷的交通运输更加拥挤不堪,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农村人口过量涌入城市会导致城市病,如居住环境恶化、卫生状况极差、社会秩序混乱等等。流动人口在犯罪现象中也比较突出,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和大城市的问题更多些,其增长速度比流动人口数的增长还要快得多。
此外,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也是大问题,从地理角度讲:第一,黑河——腾冲线东南一侧占全国面积的42.9%,人口却占94.4%,西北侧面积占57.1%,人口仅占5.6%;第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较少,如山东省人口密度为407人/平方公里,而西藏仅为2人/平方公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得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在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分布少,开发较慢,这样,就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就吸引不住人才,造成一种非良性循环。
在上面诸多问题下,我觉得解决中国人口问题首先应该加大对人口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群众,把宣传教育与综合服务相结合,进一步促成他们婚育观念、人口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各种渠道将人口问题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引导他们把国家、集体和家庭、个人的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自觉地将人口问题列到自己的生活日程中。其次,国家应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完善各种人口和生育政策,例如制定一些既有利于减少过多的农村人口数量,又不使大城市人口规模过度膨胀的人口城镇化健康发展战略,更好的解决农民工工作问题协调人口流动。制定既有利于减缓劳动就业压力,又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口红利”效益,不断延长城乡青少年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战略,完善一些相关福利保障政策,让生活质量不高的人口也能享有基本的教育和工作机会,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等。并且监督各个部门机关贯彻落实这些政策,同时加强同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把人口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肯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会刺激和推动人口质量的提高,也为人口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所以人口问题的解决必须是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不变政策,从国家政策的完善到每个公民的落实,都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去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才能建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明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习心得体会
学
院:轻合金研究院专
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姓
名:王在玲学
号:班
级:
163811017 K12
本学期,我学习了由刘新庚导师教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在该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布局,“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同于以往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刘导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还记得刘导第一节课就告诉了我们,他的课程与别的老师不同,希望我们做抬头一族,别做低头一族,同时刘导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他结合自己调查总结的数据以及事件、视频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且生动。刘导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七个主题,分别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与实践。刘导对每一个专题的讲解,都使我们受益匪浅。尤其是刘导在后面课程中让我们学生分组各自在课堂上讲授一小节课,更是让我们对课堂的内容有了深度的认识。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还记得一句老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条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回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不仅指明了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阐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一般特征。
通过学习,本人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也使我深深的明白,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经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我国能由“一穷二白”的经济状况到现在全球经济中备受瞩目的大国,其中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国的几场伟大的经济改革。建国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也完成了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探索时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将我国与国际连接,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搞活,将经济现状上的一潭死水变为一簇活泉,我国的经济又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直至令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实体之一,经济情况对世界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1)在政治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3)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4)在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
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后,再次向本次授课老师刘新庚导师表达诚挚的谢意,老师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当然,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未能够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拓展学习,巩固刘导上课讲的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它将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尽管只有短短12周的教授时间,我却受益匪浅。
本门课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它不同于以往政治课上填鸭式的教学,而是采取以教为主,视频为辅,并且将国家政策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与同学们开展讨论,达到很理想的效果。课上,老师经常举一些恰当的例子,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理论知识。比如说,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这一讲中,老师就以南街村为例,讲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含义,使我们深刻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而,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老师在课上放的京剧《锁麟囊》。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但是我们这一代的大多数年轻人并不对它感兴趣。通过课上的观看,我不禁对京剧产生了兴趣,它的唱腔婉转细腻,伴奏渲染得当,情节紧凑曲折,尤其是故事中流露出的真善美,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希望看到的。相比之下,课上放的《家有四凤》的访谈节目中,九旬的老妈妈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却无人愿意抚养自己,凄凉的晚年让现场嘉宾和观众不禁动容。实际上,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多有非真善美的情况,类似“我爸是李刚”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这些平民子女凉透了心,不停再现的潜规则让我们对公平公正冷漠,毒奶粉事件更让我们对生活的现状划了个问号„„我们似乎对现存的社会无可奈何失去希望,然而这是消极和的不可取的。的感动中国让我们眼泪盈眶,感动不已,那些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这些平凡的人,感动了大家,感动了我们,使我们相信了还有真性情在,让我们重拾了对社会的信心。我们应该在欣赏别人感动的同时,更要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努力感动自己,幸福快乐生活。
授课的时间太短暂,但是老师仅利用有限的时间就从宏观微观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并且安排课堂开放式作业,积极促进我们的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考。我深知,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并不能停止,我在平时应该多关注国内外新闻,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不人云亦云,也应该努力学习以期尽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净化社会,使得“净土”处处存在。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就业问题颇感兴趣。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是我们应当具备的意识。关注民生的首要就是关注就业,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更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
用时代和发展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与结构不合理,二是教育体制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一)经济体制与结构不合理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双规制,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同时存在的一种制度。这种体制在某些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对宏观经济的有力调控,避免陷入资本主义式周期性经济衰退。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国家部门仍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并垄断能源、电信、运输、机械制造等重要行业;第二,各级政府握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第三,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官员对企业活动进行频繁干预。这种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资源实现的粗放式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模式使得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贸易,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则比较弱。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再到欧债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持续下滑。我国经济增长率更是连续两个季度低于8%。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出现下滑?因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政府投资,而政府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房地产,由于中央政府实行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
政策,导致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捉襟见肘。
最后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其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虽由2000年2.9%上升到2007年5.1%,但相应年份,第二产业总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却由5.1%上升到6.5%。
以上三点导致经济发展态势下滑,使得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同时,很多企业进行裁员,宏观上阻碍了就业率的提高,为大学生尤其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教育体制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对就业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教育是以高考为代表的应试教育,重视分数,忽视素质;只看学历,不重能力。很多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获得更好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教育走向了极端的一面,一切围绕着分数做文章,对学习缺乏兴趣,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考上大学,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考大学,考哪些大学,学什么专业等等,而只是盲目地去拿一张大学毕业证,然后去就业。这样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眼高手低,心里素质及专业能力较差,很难与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相适应。
其次,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供求出现错位的结构性矛盾。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难以赶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可能就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要想从宏观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法律基础,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是,加速推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变,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适应,实现专业人才的供需平衡。
当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把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以上就是我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些心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