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大学培训心得
立足发展 着眼长远 实事求是巡出新气象
——人民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0月27日至11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期“党政领导干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非常感恩区委的关怀与厚爱,给我们走进了人民大学学习的机会;感谢专家学者们精彩的传道与解惑,给我们开启了拓宽视野、启迪心灵的通道;更感激各位同志同学的相伴相帮,给我们以信心百倍干好工作的力量。通过培训,让我在思想境界、工作理念上开拓了视野,在领导方法、履职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走进人民大学,方信“知识似海”之深。
培训期间,来自北大、人大和中央党校的一些顶尖级专家学者就法治思想、领导理念、现代管理以及宏观经济和国际形势等有关问题作了解析式地辅导,他们或旁征博引、鞭辟入里,或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或直观演示、一目了然,真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硬是把一个个枯燥的话题讲得绘声绘色,浅显易见。他们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以及那深厚的理论功底,让我们深深为之叹服。从中央党校教授高屋建瓴的讲座,到知名专家学者学贯中西的授课;从十九大理论政策的解读到当前国际形势的透析,让我看到党和国家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更看到党中央掌控当前大势的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心。通过专家学者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从社会面临诸多矛盾的解读,从国内国际、从党内党
成好每一轮巡察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区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回到工作岗位,更感“实事求是”之重。
实事求是是人民大学的校训。巡察干部更要把实事求是刻在心坎上,融入血液中。不切实际,再好的做法都是形象工程。所以巡察工作必须要接地气,顺民意。必须把握实情、立足发展、着眼长远,客观公正地发现问题,查找偏差,努力成为检查区委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全科医生”,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保健专家”。
首先,要把握实情搞巡察。巡察工作坚持的是问题导向。在查找问题时,就要认真贯彻“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和省委的“三项机制”。巡察干部要立足被巡察单位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查找问题,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既要从面上看认识、看态度、看举措,更要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看行动、看执行、看实际成效,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要以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巡察问题的准确度,确保巡出的问题能够给被巡单位把准问题病灶,察出的实情能够为区委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要立足发展搞巡察。巡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强化党的领导,确保政令畅通,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一些单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工作需要与职责要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被巡察单位存在的问题。看被巡察单位的职能定位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跟上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因职能定位滞后所发生的问题都要慎重考虑,因主动呼应群众需求而产生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不能简单地定
第二篇:人民大学试题
新闻评论期末试卷
(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平时成绩______考试成绩______总成绩______
一、论述题:(共15分)
1、联系实际简述新闻报道为什么要配发评论。(6分)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异同。(9分)
二、以所提供的新闻为由头或论据,写作一篇时评。字数:600字左右。(25分)
上海去年抓获赌徒6万多人 赌博犯罪呈现5大特点
“公安部关闭的789个互联网赌博的网站中,有582个物理网址在上海。”在昨天召开的全国集中打击赌博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公安局副局长郑善和的一番话,点出上海打击赌博犯罪面临的严峻形势。
3次禁赌
据郑善和介绍,2004年,本市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3次全市性的禁赌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赌博案件1988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4598人,缴获赌资3021万元。
今年初,本市又根据公安部的要求,率先开展了打击网络赌博的行动,截至今年1月6日,已侦破8起网络赌博案件,抓获涉案人员93名,缴获赌资246万元和用于赌博的电脑83台。
5大特点
另据郑善和透露,近年来,本市的赌博案件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参赌人员以中青年为主,一些巨额赌博案的参赌人员中,私营企业主占了六成;其次是地域化明显,不少赌博案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来自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第三是赌博集团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赌博集团聘请专人记账、收账、望风、专车接送;第四是暴力化日渐突出,暴力护场、暴力索债现象越来越多,由赌博引发的绑架、敲诈、杀人等违法犯罪明显增多;第五是网上赌博迅速蔓延,由于网络赌博赌场、赌徒、赌资三分离,并利用无线加密技术逃避打击,因而隐蔽性强、成本低、蔓延速度特别快。
2005年1月12日《新民晚报》
三、分析以下评论的特点,并写作一篇作品分析。字数:800字左右。(20分)
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
杨于泽
东南亚遭受海啸重创,中国政府提供巨额援助,力度之大史无前例。我国民间捐助也极踊跃,至今捐款和承诺捐款突破1.5亿元,也是史无前例。异域民众受灾,国人感同身受,仁心兼济天下。有人说它体现了一种“世界公民意识”,其实用西方流行话语,应称之为“国际人道主义”救灾行动。中国几乎全民动员,实行“国际人道”了,这是天大的好事。
在这个背景下,武汉市慈善会给百名孤儿送年货,孤儿每人收到米、油、肉、瓜子和糖果若干。这点善心,若用金钱衡量只值150元,约等于一条香烟,却让孤苦无助者泪流满面。这样的拜年行动,其实是一次善意“炒作”,意在激发市民爱心,给更多孤儿送去年货。可惜“炒作”之后,没见特别效果。
就在前两天,也是武汉,某知名高校有贫困女生到食堂捡剩馒头充饥,被食堂职工发现。查其饭卡消费记录,2004年一年共消费8.35元,令人心悸。这位女生来自经济发达的江苏,但家境贫困,学校 每月补助140元,她计划攻读双学位,不忍用掉这笔钱,于是每天捡吃剩馒头,长达两年之久。校方决定免费提供她每日三餐,并安排勤工俭学。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群体,需要人道关怀,可惜女生捡吃剩馒头只被当成个案论处。
中国以前讲“国际主义”,即类似于今天的“国际人道”,可见“国际人道”对我们而言,并非新生事物。随着我国和平崛起,更会信奉“国际人道”。但两则“国内人道”的新闻显示,人道主义在国内尚未发育完全,我们的“国内人道”还处在惨淡经营中。自然,这不是贬损“国际人道”的理由,但是国人有理由期待,人道主义在“出口”国外的时候,也应当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使国人受益。若种国际的田,荒自家的地,就弄成了一个道德悖论。
我们不必讳言,“国际人道”异军突起,确实令部分国人不解。很多国人没见过“人道主义”大世面,看到“国际人道”声势赫赫,不免有些困惑。当今世界,无论哪里有天灾人祸,媒体马上实施画面和文字的狂轰滥炸,使全世界感同身受,产生“集体痛感”。我们捐款,是同情兼爱的真情流露,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疗伤”。但是,常态的人类苦难是平凡的,常态的人类贫困是沉默的,孤儿缺钱过年,贫困学生无钱吃饭,极少构成海啸那样惊天动地的新闻事件。这些平凡弱者也需要人道,但由于未能激发媒体热情,不能让人类感同身受,他们的人道需求就可能遭到冷处理。
根据国际观察家分析,“国际人道”多掺和着地缘战略的考量,比如美国想通过援助修补与穆斯林的关系,日本想借机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这无疑对其他国家构成国际政治压力。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就不能缺席“国际人道”事务,今后参与“国际人道”必定是常态。随着这种情景变迁,如果“国内人道”不趋于常态化,就难与“国际人道”一体化,构成完整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普世价值。我们在“国际人道”方面表现卓著,等于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我们在“国内人道”方面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我们应当强化人道主义价值认同,发展出一套目标、动力、体制和机制系统,实行更广泛和更具深度的“国内人道”。
2005年1月12日《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专栏
新闻评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
1、联系实际简述新闻报道为什么要配发评论。
新闻报道配发评论是由新闻本身在传达意见性信息上的不足引发的。新闻报道配发言论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强调的需要、补充的需要和平衡的需要,以更好地实现新闻传播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1)强调的需要。配发评论可以突出报道思想、强调报道意义、彰显报道的价值,增强传播效果。一些新闻所包含的信息和意义往往不是外显的,需要借助于评论,以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拨出来,配发评论就起到了这种“点晴”的作用。例如关于孙志刚案件的报道,只看报道,人们可能很难真正意识到这一事件背后的含义,执法人员的恶行一定程度上掩盖或冲淡了人们对制度层面的思考,这时,一篇《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就显得极其必要。
(2)补充的需要。新闻报道是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满足的是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需要,强调客观叙述,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在这种情况下,评论为新闻传播者开辟了分析议论的空间,满足了公众对意见信息的需要。配发评论可以增加相关背景,深化报道思想,弥补报道不足,延伸报道视野。如一篇关于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的报道,读者看后大多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唏嘘不已,而就此配发的新闻评论,补充了车臣非法武装与俄罗斯当局长期冲突的背景,以便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而评论中对事件的点评、局势的分析,又可以让读者继续思考:恐怖分子为什么这样做?这种惨案会不会再次重演?这些矛盾和冲突何时才能了结?对我们的借鉴何在?等等,使读者在更宽广的视野下,更深入地认识事件,更深刻地思考问题。
(3)平衡的需要。配发评论还具有调整立论角度、避免报道偏向、调节舆论温度、平衡社会心态、避免传播误区的作用。新闻传播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但一些新闻报道由于题材及报道重点等原因,难免在传播中产生一些盲点或误区,这时就需要同时发表的新闻评论加以弥补和矫正。比如《新京报》前不久报道了一农民工将其客死他乡的民工朋友的尸体运回家乡一事,对这一报道读者会产生多种理解,有人会批评该农民工愚昧,有人会认为他在朋友生病时没有尽到责任等,在当天的报纸上同时刊载了一篇针对这则新闻的评论,文章转换了一个角度,肯定了这位农民工的善良与诚信,某种程度上起到平衡报道的作用。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异同。
电视述评和报纸述评同为介于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边缘体裁,融新闻与评论为一体,在体裁的基本特征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其媒介传播特征与传播手段的不同,它们又具有相异的地方。
一、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相同之处:
(1)电视述评和报纸述评都是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也就是说,在述和评的关系上,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归宿。
例如《南方日报》关于广东省经济发展问题的述评《速度是快还是慢?》中,事实的列举和数据的对比,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文章的观点,观点成为全文的统率。而在电视述评《<隆中对>**的背后》里,我们也可清晰地看到,关于新闻事实的所有叙述,其核心是直指论点的,而材料的取含和叙述的结构也是为评论的深化服务的。
(2)电视述评和报纸述评都有事件述评、社会述评、形势述评、人物述评等类型,在题材选择和体裁特征上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二、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不同之处:
电视媒介所具有的传播特征和传播手段的独特性,决定了电视述评有别于报纸述评的个性特征:
(1)电视述评视听结合,更具形象感
报纸述评只能通过文字符号来叙述事实和表达观点,述评的质量取决于作者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这些又主要是通过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实现的。电视述评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画面、同期声、画外音及演播室点评、屏幕文字等多种传播符号和传播手段。其中,现场的画面和同期声直接传达事实,提供证据;屏幕文字对主题进行必要的提炼,强调和深化;片花的运用调节述评的节奏和情绪,为述评的层层递进明晰了结构;而画面中新闻当事人或记者、主持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也成为传达信息的方式,使得电视述评的信息种类更为多样。
多种电视符号、电视手段的运用,使得事件始末直观生动。鲜活的事实,运动的画面,恰当的音乐,都使得电视述评的“述”在感染力上强于报纸述评。如电视述评《<隆中对>**的背后》的开篇,分别摄录于襄樊和南阳的不同场景和不同身份的人物谈话,使有关“诸葛亮躬耕地”的纷争一目了然,而不需要像报纸述评那样只能用文字的叙述交待事情经过。
(2)电视述评长于记录,更具纪实性
借助于特殊的媒介手段,电视述评在事实的叙述上,对新闻事件及人物都可以采用实录的手法,真实的现场画面和同期声让观众对事实有真切的了解,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外,因为电视述评中记者通常是全程实录或追踪采访,所以纪实性很强。在黑龙江电视台“今日话题”节目《眼睛向前 谁管安全》中,违规公交车肇事现场的惨状,当事人受伤后的痛苦,交管部门负责人的冷漠等,鲜活的现场画面、资料画面与生动的同期声所构成的纪实性特点,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而这在报纸述评中是难以做到的。
(3)电视述评博采众言,更具参与性
电视述评不仅“述”的形象,也大都“评”的生动。在意见性信息的表达上,注意直接采集各方人士的观点,包括当事人的议论、官员的解释、专家的分析、各方人士构成的讨论或辩论,出镜记者的现场点评或主持人的演播室点评等。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巨额粮款化为水》中五大连池市农民对打白条现象的抨击,《铲苗种烟 违法伤农》中重庆官洋区农民对当地政府铲苗种烟做法的批评等。议论的参与性与观点的集纳性,构成了电视述评独特的评析方式,与报纸述评相比更具交流感。
(4)电视述评结构更单一,语言更通俗
报纸述评可反复阅读,因此往往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和行文方式、较为丰富的资料,并以较为缜密的语言进行深入评述,而电视述评则不然。作为一种线性传播的方式,电视述评在结构上一般采用线性思维的方式,主题集中,少枝蔓而多波澜;叙述与分析的语言都要求精炼、通俗,以满足为“听”而说,为“听”而评的需要。为此,“焦点访谈”等电视述评栏目多采用“讲述或揭示事实→按事物逻辑层层深入→采集各方意见→主持人演播室点评”的结构方式,语言上讲求口语化,很少引经据典。这样的结构及表达在《立了石碑,坏了口碑》、《实习进了夜总会》、《无钱还贷、有钱买车》等节目中都可见到。
但是,电视述评也并不总优于报纸述评。时效性与真实性,及时与深度在很多时候是一对矛盾。所以,电视述评虽然运用了科技含量很高的多媒体手段,但仍时常存在重“述”轻“评”,满足于感官刺激、深度上开掘不足等问题。此时,长于思考的报纸述评就可以其开阔的视野、深刻的分析和独到的观点见长。
二、以所提供的新闻为由头或论据,写作一篇时评。
示例一:
莫让“双刃剑”伤了自己
上海市公安局2004年打击赌博行动的数据新鲜出炉,19887起的案件数目让人深感形势的严峻,但令人担忧的更是那582个物理网址在上海的赌博网站。有关负责人介绍,网络上赌博正迅速蔓延,新技术使赌场、赌徒、赌资三分离,让打击赌博难上加难。眼看2005年刚到,不足一周时间,上海市公安局又破获38起网络赌博案,这样的势头,怎能让人不“杞人”忧“网”。
网络的确是个好东西。中国的网民越来越多,大家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各取所需,获得信息,学习知识;也运用网络技术谈天说地,交流感情。网络之好,所以才有了网迷、网虫之类,也才有了名曰“大虾”者,足不出门,便可帮众生修护电脑、解除疑难。
网络本是提供便捷之地,但近些年来却麻烦不断:先是网络言论之不实遭众网民“腹诽”;后发展到黄色网站泛滥,令人心忧;接着电脑病毒通过网络的袭击越来越令人防不胜防;现在网络又成了赌徒之工具。不少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对网络严防死守,视网络如洪水猛兽。天下父母之心拳拳,但以上问题岂是网络之错?
诺贝尔当年发明炸药用来拆除建筑物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炸药还可以成为刽子手屠杀人民的工具;发现有毒气体的许多科学家,也并不曾预料到他们的发现在二战时制造一个又一个奥斯维辛式的恶梦。今天,毒品成了令全球头痛的问题,但鸦片在初始之日却是一剂镇痛的良药。
而炸药不会自己去杀戮生命,鸦片也不会平白地诱人去吸食上瘾,网络也是如此。好端端的信息渠道不去利用,专去做肮脏的交易,这不是网之错,而是人之祸矣!我们都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人类幸福的源泉,又可以成为人类毁灭自身的屠刀。核能可以造成广岛、长崎的死难,可以留下切尔诺贝利式的伤痕,但也同样可以在国际公约的约束下为人类的能源供应立下大功。
历史不断证明,科学是福是祸全取决于人类自己。网络概莫能外。当黄色网站在全国大范围大力度的打击下只剩残兵游勇时;当一个又一个网瘾少年在帮助教育下走出网络“泥淖”时,我们可以确信,坚强有力的法律,“道高一丈”的技术,卓有成效的管理可以还我们一个洁净的网络。而我们也当时刻警醒:莫让“双刃剑”伤了自己。
示例二:
如此职业化
近日,上海剿赌,缴获的赌资数额和抓获的参赌者数目都大得惊人。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赌徒竟聘用专人记账、望风,用无线电加密技术保护自己„„分工如此之细,逃避打击的技术如此之高明,说明这分明是一批职业化的赌徒。
把赌博职业化,难怪屡禁不止。因为你每打击查剿一次后,职业化的赌徒都会重拾自己的饭碗。
如今,社会上的职业数不胜数,而新起的职业种类更让人眼花缭乱。且不说已经为大众认可的职业保姆、职业钟点工,也不论见怪不怪的网络职业写手,职业哭丧人,当职业办假证、职业吃客甚至职业女朋友纷纷出现时,这个世界就变得有些匪夷所思了。
而事实上,连纯洁的大学校园也难以逃过“职业化”的劫难。有按小时计算的职业陪读(一般雇主会雇佣异性);有按工作量计算的职业论文操刀者;有很多人眼红、收入颇丰的职业英语四、六级枪手。难道我们的大学生已经不会自己上自习、不会自己写论文、不会自己考试了么?可怕的不是职业化,而是大家对于职业化默认的态度。没有人会觉得出钱买论文有什么不好,没有人会因为冒名代考而去指责一个人。当社会对这种“职业”人群漠视、无视甚至首肯时,“职业化”的蔓延就会越来越快,“职业化”怪圈吞噬的地盘也将越来越大。
正是在没人提出质疑的安全环境下,很多人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了职业化。例如,“职业”公务员:坐办公室、看报纸、聊天、回家;“职业”官员:发言、拿红包、奉承上级、呵斥下级„„。所谓的“职业化”,向正常、正当甚至严肃的职业伸出了黑手。
如果有一天,讲道德也只是一部分人的职业;如果,连法律抑或爱情,都套上了“职业”的头衔,那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成了一个让人心痛、心寒、心悸的职业了。
三、分析以下评论的特点,并写作一篇作品分析。
示例一:
独具匠心洞世事 以理服人启人心
——简评《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
印度洋海啸成为热点新闻,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性的大国对受灾地区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掀起的踊跃的捐助热潮,成为新闻媒体报道及评论的重中之重。当媒体上铺天盖地书写着颂扬和感动的时候,《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专栏的这篇《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将视野投向国内外两个方面,不仅独具匠心,而且以理服人。
优秀的新闻评论不应停留于追风逐潮式的漫谈。高瞻远瞩的眼光,启人深思的角度,是此文的特色所在。《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一文没有将眼光拘于定式,作者善于把握社会的动向,对社会行为做出全面的观察,以辩证的态度思考问题,敏锐地发现了国人捐助东南亚受灾国家的热情与对国内贫困现象的冷漠的反差,分析其中折射出的不平衡,提出了国内人道应与国际人道一体化,构成完整的人道主义的号召,对启迪国人思维,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恰当的选题和独到的观点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还必须做到以理服人。《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一文在说理议论中注意运用对比的手法,于针砭与表扬间把握分寸,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问题的原因,起到了良好的说服作用。
在论述国人对国内贫困现象关心不够时,作者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而是选用精当、典型的事例,用强烈的对比说明问题:1.5亿元的巨额捐款与150元鲜有人问津的爱心捐助,再与全年8.35元的贫困生伙食费,巨大的反差令读者阅后感慨良多。
而批评也需有度。批评应当建立在对事实原由准确了解的基础之上,批评的手法也应循循善诱。《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一文指出了新闻媒体在面临国际灾难时用画面和文字狂轰滥炸,而面对国内灾害、贫穷时见怪不怪、偃旗息鼓的现象,对国人的“捐外不捐内”的行为在给予一定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引导指正,让人更易于接受。
在论证中,作者步步推进,层层深化:从反差强烈的事例列举,到指出问题的所在;从媒体对日常人道需求“冷处理”行为的分析,到对“国际人道”意义的揭示;从国家发展角度指出国际人道的必要,到提倡国内人道与国际人道的统一,并最终将人道主义定格于“普世价值”„„议论逐层开掘,令人悦服。
当然,该文也存在一定的“瑕疵”。作者在议论国内人道主义缺失的问题时只从沉痛入手,对这类现象产生的社会心态、民众心理没有进行深入探究,不免令人心生遗憾,有未解之感。
示例二:
对比的分析 归一的答案
——时评《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评议
国外的海啸,国内的贫困;
对外的踊跃,对内的冷漠。
三个例子,构成了这篇时评的开篇。以印度洋海啸为由头,以国内几则新闻为参照,作者展开了对“国际人道”和“国内人道”现状的思索。这篇时评用两条线索构建全文,清晰的对比,递进的思考,最终归结到一个鲜明的答案。
一、认识的逻辑
作为这篇时评架构的明线,作者按照人们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认识逻辑,给出了“摆事实——做比较——详分析——摆观点”的顺序。四个环节,层层递进,井然有序。
中国在东南亚海啸中的积极态度,武汉市贫困儿童与贫困女大学生被人忽视、缺少关怀的现实,便是作者给出的具体案例。
同样的困难,不一样的对待。作者根据已有的事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若种国际的田,荒自家的地,就弄成了一个道德悖论”。文章既不贬损“国际人道”的做法,又提出了重视和改善“国内人道”的期待。
为什么同属“人道”,“国际”和“国内”存在现实的反差呢?作者站在全球的立场上统观全局,“集体痛感”、“自我疗伤”、“地缘战略”这三个概念的提出,回答了“为什么国际人道在今天倍受重视”的问题。但同时,作者着重强调“国内人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国内人道”不趋于常态化,就难与“国际人道”一体化,构成完整的人道主义。
文章收尾处,作者提炼了自己的观点,不仅强调“国内人道要受重视”这个显明的道理,而且提出了如何重视、如何施行的建议:“发展出一套目标、动力、体制和机制系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作者的心愿以及写作本文的最终目的。
二、隐含的线索
作者的第二条线索,出现频率很高,却往往不被人所意识,那就是“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的对比。或者说,贯穿全文的“国际”和“国内”概念,既是论题的中心,也是组建文章脉络的主要线索。
从事实的对比,现状的对比,到而后的对比阐述和对比分析,作者始终将“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两厢参照,两厢比较。而这条线索的完整形态,应该是蕴涵于“国际人道”与“国内人道”之中共通的“人道”,即 “国内人道”与“国际人道”的“一体化”,才能构成完整的人道主义。
“构成完整人道主义”的设想,给出了全面而公正的答案;前文所有的事实与议论,最终有了归一的结论。
三、线索之外
作者除了靠明、暗两条线索搭建合理的文章结构外,说理通俗、语言朴实、态度鲜明而不失商榷与探讨也是其特色之一。文中“人道主义”等抽象的概念,借助于作者平易的说理态度、有效的说理方式而变得浅显易懂。
对比的分析,归一的答案,清晰的脉络,亲切的文风,共同构成了这篇成功的时评。
第三篇:人民大学自我鉴定
人民大学自我鉴定
我叫***,与20**年根据组织安排被派到**市担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以来,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起到了引领发展的作用,以下是我对自己工作的自我鉴定,人民大学自我鉴定。
一、真抓实干,工作实绩突出。一是和代表联络工委主任一道认真检查乡镇人大工作,督促各乡镇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设立了乡镇人大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大干事和通讯员。二是重视人大信访工作,一年来,共接待上访人数30人次,并认真督办落实上访人员所反映的问题。三是认真督办代表意见建议。四是积极配合全市中心工作,所包抓典型成效显着。
二、立足本职、勤政为民-意识浓。他自任职以来,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全面贯彻落实“执政为民”的思想,下乡调研时,他始终做到“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力求把情况“摸透”,把问题“吃准”,真正做到下情上达。
三、注重学习,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他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强,在重大事件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我鉴定《人民大学自我鉴定》。
四、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意识强。他能自觉遵守中央有关廉洁自律方面的有关规定,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意识和自律能力。以身作则,带头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表率促廉,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保持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
五、开拓创新,组织协调能力强。他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了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魅力;他平常一贯乐于与人沟通,也善于与人沟通,群众基础好;在工作中善于协调各方关系,善于与他人同心协力,并见贤思齐,取长补短,注重团队精神,顾全大局。在自己联系政法口工作中,与市委、政府、政协班子成员一道,精诚团结,坚持经常深入联系部门,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自从担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单位以来,我严格要求自己,在纪律上更是不断提醒自己不能犯任何错误。工作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市委的领导,按照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
第四篇:人民大学简介
.院长致辞
人文经世 实学兴国
作为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历来把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实用型的人才作为立
校之本。
进入新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和高层次,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学员需求为导向,用多元化、复合型、实践型、实用型的知识结构构建教育培训平台。
近年来,培训学院秉承对各类在职人员培训的优良传统,依托雄厚的教育资源,培训学院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的功能日益强大,其非学历教育管理系统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进军终身教育领域的“排头兵”。
“人文立校,实学兴邦”,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高起点、大事业、大发展、大贡献”为自己的运行目标,为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知名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
院长:李
湘
Ⅱ.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与时俱进 时代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1950年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她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诞生,历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之演进,经六十余年风雨洗礼而弦歌不辍。毛主席曾称誉她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还评价说:“有陕公,中国就不会亡。”自创建之日起,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面向新世纪,人民大学与时俱进,2002年4月28日,江总书记视察人大并向人大提出了“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2003年,人大推出一套以“人民、人本、人文”“三个人”为核心的新的形象识别系统。以“人大红”为标志的充满时代气息的人大新形象,以及“数字人大”工程的实施,使其再次成为时代的焦点。
人文立校 文理渗透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科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高校。一大批学科堪称国内一流并享有国际声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哲学、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信息管理等学科和专业都肇始于人民大学,然后由此走向全国。目前,人大拥有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人大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科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数量最多的大学之一,并且64个博士点中的26个是在全国率先设臵的。在2004年初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的竞标活动中,人民大学有10个项目中标,10名教授出任首席专家,中标率和立项数均高居全国高校榜首。多年来,人大招生实行文理兼收,面向新世纪,学校确定了“以文为主、文理渗透” 和“主干的文科,适当的理科,必要的工科”的科学、协调发展的新思路,目前人大有6个理学、5个工学硕士点和1个工学博士点,2003年开始筹建理学院。将人大的人文优势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科研和人才培养始终保持先进性、前沿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这将是人大向世界知名一流大学迈进的一个关键环节。
大师学者 灿若星辰
“大师、大楼、大气”,作为人大创建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师“是摆在首位的。在人民大学,大师风范,高山仰止;青年名师,灿若星辰。人大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举足轻重的权威专家学者,法学家许崇德、哲学家陈先达、经济学家宋涛、清史专家戴逸等著名学者以及一批中青年专家学者,他们都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们代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水平。人大有14位教授为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人文社会科学)成员;在教育部14个全国高校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7位教授担任主任委员、6位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24位教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3位教授荣获“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称号,上述指标均居全国高校第一。近年来,参加为中央领导举办讲座的专家、学者,即达16名之多。人大
名师,既不乏奠基性的学术创见,又有堪为师表之道德文章;能带给学生以启迪和灵感,是人大名师魅力之所在。
社会智囊 国家辅弼
“人民大学是能够将中国的问题说得清楚的地方。”这是西方学者对人大的评价。“治经世致用之学,播实事求是之道”,人民大学凭借卓越的学术优势,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之作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其社会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在社会服务上,人大出版社被誉为“人文社科信息中心,学术著作集散地”;人大培训是我国第一所以“学院级别”出现在全国重点高校中的非学历教育机构;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是我国集纳、传播人文社科信息资源的权威机构,被外国学者称为“了解中国的窗口”;人大图书馆是教育部16个文科信息文献中心之一。由人大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已成为中国思想界、理论界和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民大学组织编写的“三大报告”(即经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为党和国家出谋献策,获得广泛好评。“十五”(2001年)以来,人大承担的国家和地方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2003年人大与北京市签定了“人文奥运”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承担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全面影响评估项目(OGGI)”已全面启动。
国民表率 社会栋梁
把学生培养成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是人民大学一贯的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堪称领导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理论工作者的摇篮,他们当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人文社科专家以及各级党和政府高级管理干部等优秀人才。这里走出了包括肖扬、陈锦华、藤文生、马凯在内的400多位省部级以上高级干部,这里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位法学、新闻学博士,第一位博士留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东方风来满眼春》均出自人大学子的手笔。人大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屈一指的师资、优良的生源使人大学子具备出众的才气、务实的风格、坚实的基础。一直以来,人大毕业生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受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高居全国前三位。目前,除去主动不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的,人大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说是100%。
国际视野 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人民大学始终秉中西贯通之方针的“大气”之体现。开拓国际视野,与国际知名大学及学术界进行广泛交流和合作,人大已大步走向世界。目前人大已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广泛主持和参与国际间、政府间合作与交流项目;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200多名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引进、翻译出版了“经济科学译丛”、“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人力资源管理译丛”、“金融学译丛”等国际上最前沿最具影响力的教材;每年举办如“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等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数十次。目前,学校平均每周有一场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召开;每20天有一位港、澳、台和国外著名大学校长来访;每月有一位国际知名学者、外国使节或政要来学校演讲。人大已然成为我国中外学术交流与文化交往的重要平台。
人大精神 浩然气象
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是人民大学的核心精神。人民大学拥有中国最优良的文科人才培养的体系。也许没有哪所大学能像人大那样,用最好的教授、花最多的精力指导那些初入大学殿堂的年轻人,在他们稚嫩的心灵播洒人文精神的种子。值得称道的是,人大学子,学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追求真理、献身祖国的担纲意识,还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人民大学永远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人大人务实、严谨、求是、稳健的精神气质,会如此深刻地熏染着你。走进人大校园,臵身于一个自由与活跃的思想空间,人大稳健而含蓄的校园氛围会让你摆脱年少轻狂的幼稚冲动,让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世事变迁。
大楼林立 群园幽然
人大校园景观中西合璧,具有浓郁人文气息。进入新世纪,人大的“大楼“建设创下许多全国高校之最:最先进的体育馆——世纪馆、最新的现代化游泳馆、最大的高校文化大厦,功能完善、国内高校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教学楼——明德楼、诸子百家园、求是园、紫藤园、汇贤园、凝园、宜园、雅园、先园等一系列颇具传统文化韵味的主题园林,与西区培训大厦等一座座拔地而起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校园内幽径相连,绿树成荫,鲜花竞艳,芳草凝绿,三两学子怡然揽卷,白发教授漫步其中,朝霞晨曦,黄昏暮霭,树影婆娑中透着硬朗,定格成人大刚柔相济的迷人风景。
校园文化 别具一格
人大人有着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参与意识,人大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相当活跃,校园文化声色并茂、别具一格,享誉北京,影响全国。人民大学有荣获“全国十佳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有被江总书记誉为“业余团体,专业水准”的全国一流的学生艺术团;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的学生报业集团——青年人大报社;还有数量和质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的近百个各具特色的社团。各社团活动时百家争鸣,招新时“百团大战”,实为人大胜景。此外,学生学术节、五四文化节、服饰文化节、风载我歌行等一系列耀眼夺目的传统品牌节目,以及“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全国高校博士生论坛”、“„青春·中国‟全国大中学生纪实DV作品大赛”等一批新创的全国性重大活动,为学生彰显个性、锻炼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薪火相传、不断推陈出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砥砺出人大学子独特的文化品味、非凡的才能,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综合素质也尽现其中。
资助体系 首屈一指
作为全国人文社科的最高学府,无论是生活设施还是在资助体系,人大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体现在每一处、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之中。人民大学遵循着一条铁律:决不让任何一位学子因贫困而失学。这一承诺能如实履行的保障就是,人民大学形成了健全完备的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贴、国家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等在内的学生资助体系。在人民大学,奖学金覆盖率达50%以上,并设有多项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助学金,加上众多的勤工俭学机会,学校多渠道、全方位较稳妥地解除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从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才氛围。
永远奋进在时代的前列。具有特殊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中国人民大学,如今正在为实现世界一流知名大学的宏伟目标而艰苦奋斗。“人大人”的名字,不仅昭示着一种荣耀,更提醒着一种责任,意味着书写光荣与梦想的一种内在的动力。选择人大,也就选择了给自己一生铸就飞翔的翅膀。饱学之师、巍峨之楼、浩然之气,共同孕育、铸就着人大学子的精神品格。
Ⅲ.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介绍
作为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历来把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实用型的人才作为立校之本。
进入新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和高层次,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为因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学校在不断发展中高举创新的旗臶,创造性地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学院组建为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将“始终奋斗在时代最前沿”的学校传统,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向社会搭建了一个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崭新平台。按照学校领导的指示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将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学员需求为导向,用多元化、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实用型的知识结构构建教育培训平台,服务社会,服务学员。
近年来,秉承中国人民大学对各类在职人员培训的优良传统,依托雄厚的教育资源,培训学院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的功能日益强大,其非学历教育管理系统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进军终身教育领域的“排头兵”。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的办学特色:多学科联合办学,鼓励学科渗透;坚持以人大的知名教师为主上讲台;确保较高的教学质量;严格要求规范化管理,维护学校的办学声誉;勇于改革探索,寻找一条适合终身教育的办学之路。
我们的方向是:终身教育高端化,高端培训综合化,培训教育规范化。我们的理念是:一言九鼎,承诺社会,承诺学生,承诺事业。我们的准则是:海纳百川,汇聚社会精英资源,提供最佳教学内容。
“人文立校,实学兴邦”,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以“高起点、大事业、大发展、大贡献”为自己的运行目标,为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知名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部分服务过的政府机关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神华集团、中国铁建集团、保利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石油、中国中钢集团、百丽集团、北京地铁、华远地产、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银行、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百货大楼集团有限公司、航天集团、西北电网公司等等。
第五篇:人民大学MBA培训介绍《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人民大学MBA(长沙)研修班http://
人民大学MBA培训介绍《企业培训的重要性》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培训?
可以这么说:培训是一种投资,企业要和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必须对员工进行更大的培训投入。培训是一项能获得更大产出的投资,并且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而且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从而从这一方面可以分析出目前我国企业培训现状:
1、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不严谨,浪费严重
2、国有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对培训的投资严重不足
3、国有企业的培训力度不够,管理技术人员资本含量低
而现在我国对于企业培训的不重视也表现在几方面:
1、计划不周,不知培训什么
2、四处请人,不知由谁来培训
3、目的不清,不知培训为什么
4、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对象感到枯燥乏味
5、动力不足,不愿认真搞培训
6、培训师匮乏,培训水平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要求
7、对象不清,不知培训对象
完善企业培训体系,提高企业培训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有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员工培训,甚至有的企业为此不惜重金来做此事。企业员工培训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1号座机:400-6161-380/0731-827780
21作用,让这么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呢?从下面几点可以看出:
1、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水准,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
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岗位培训,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被视为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岗位人员上岗后也需要不断地进步、提高,参加更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培训,使各自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员工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它也是达到预期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1、员工培训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
一个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靠引进,另一种就是靠自己培养。所以企业应不断地进行职工培训,向职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培训良好的行为规范,使职工能够自觉地按惯例工作,从而形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
3、员工培训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员工培训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例如:组织业绩突出的职工去外地参观先进企业,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予以报销费用等。据有关调查,进修培训是许多职工看重的一个条件,因为金钱对于有技术、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4、员工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佳手段
学习型组织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企业要想尽快建立学习型组织,除了有效开展各类培训外,更主要的是贯穿;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思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成功的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学习型企业与一般的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永不满足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高效率。
因此员工培训,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是组织人力资源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各管理者要端正对培训的认识与此加强对培训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培训系统与此建立企业文化强化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