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文选》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
观《小平十章有感》
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有关邓小平事迹的十集纪录片《小平十章》,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分别欣赏了这部纪录片,从而引发了许多感想。为此我想写写我对邓小平的认识。
小时候我就了解到邓小平的个子十分矮,但是他能力强是人皆共知的,他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十年文革的浩劫,并划时代的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使中国人民走向富裕,为此他的历史功绩是无可争议的。作为传奇人物,他也有自己的普通的一面,总之,邓小平是一个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伟人。
邓小平出生在中国四川,他是家中的长子,早年在法国留学,在法国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最终加入了中国少年共产党,他在当地勤工俭学的经历中,他见证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为此,他在当地积极参加工人运动,从而引起了法国当局警方的注意,经过一番斗智斗勇,他最终踏上了前往革命圣地莫斯科的道路。
在苏联度过一段时间后,他回到国内,开始了革命运动。他在广西创建了百色革命根据地,并且创建了著名的红七军红八军。后来他来到中英苏区瑞金,在反围剿战役中,邓小平因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因而并打到,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落。后来在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邓小平因而又被委以重任,在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就是邓小平部队的杰作,终于红军长征胜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邓小平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政委,因此邓小平开始了与刘伯承长达十几年的征战生涯,129师主要活动在山西省,当时日军的十分嚣张,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华,部队战士普遍有一种惧怕日军的心里,邓小平为此到部队演讲,鼓舞大家的士气,部队的士气因此渐渐恢复,在战争途中,他总是亲临第一线,与战士同甘共苦,因此他在军中有很大的威望。
抗日战争胜利后,邓小平与刘伯承被任命为中原人民野战军政委与司令,开始了解放战争。他们一起千里转战大别山,拉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在1948冬季,华东人民野战军与中原人民野战军联合发动了淮海战役,邓小平被任命为前委第一书记,掌握百万大军的指挥权,后来邓小平的中原人民野战军转战大西南,并最终把五星红旗插在了雪域高原。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先被任命为西南局书记,后又调往北京,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但是邓小平的军事生涯并没有结束,在他后来的经历中,他先后担任过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直到最后他成为了中央军委主席,并最终在1989年,他离开了这个岗位,但是说邓小平是一个老兵是十分恰当的。
1966年,中国开始了声势浩荡的文化大革命,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有邓小平,他被戴上了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所有职务都被撤销,他的家人也受到牵连,后来邓小平夫妇并流放到江西参加工作改造,并在普通车间做起了工人的工作,直到1971年,震惊中外的“913”事件发生了,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林彪出逃苏联,并最终在途中机毁人亡,林彪事件对毛泽东的触动很大,毛泽东担心军队出问题,便萌生了启用老干部的想法,周总理抓住机会,邓小平在向中央写了一封想要为人民干点工作的信后,毛泽东顺水推舟,重新启用邓小平,邓小平担任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他与周恩来一起纠正一些错误,但是在对待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上,邓小平的表态令毛泽东不满,“四人帮”抓住机会,并利用1976年人民纪念周总理的“天安门事件”,向毛泽东进言,因此邓小平再一次被打倒,知道文革结束后,在叶剑英等老革命家的建议下,华国锋主席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从1977年到1989年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邓小平恢复职务后,首先抓教育工作,他多次与教育部的同志谈话,并最终在1977年恢复高考,这对广大中国青年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邓小平执政时期他一直把教育看的很重,他知道人才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直到1989年的**运动,邓小平一直受到青年人的非议,殊不知,如果不是邓公恢复教育体制,他们怎么会有时间来说三道四。
在科学领域,邓小平一直关注中国的科学家,尽量满足科学家的需求,帮科学家解决问题,让他们一心一意考科研,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例子,邓小平多次关注陈景润的生活,帮助这个国际数学大家解决问题,让他们一心一意考研究。在后来,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显示了中央对科学的重视。
邓小平一生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改革开放,在文革结束后,党内有些人主张继续实行“阶级斗争”的策略,后来邓小平提出了实践是检验事实的唯一真理,统一了党内的思想,在1981年,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后,中国陆续开始了开放的进程,先是在深圳,厦门,珠海;接着由南到北由东到西,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大家庭,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有巨大比重,可以说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邓小平的伟大决策。
在围绕改革开放问题上,人民对邓小平的看法不一致,有人说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讲,阐述了相关问题,我们走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贫穷,我认为一个国家是那种类型的国家,取决于政体,而不是经济的发展方式,现在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单一的经济体制,苏联解体很大部分上是经济体制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有计划经济,关键是如何分配经济比重,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增进综合国力,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30年的经发展高峰期,但是同样带来了许多问题,这是不可改变的,许多事体制问题,现在我们的总书记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缅怀邓公。
在外交领域,邓小平创新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思想,中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谈判,并最终决定中国在1997年收回香港。当然中间有很多插曲。
铁娘子对英国人苦心经营的自由繁荣的香港不舍,又挟马岛战争全胜之威,信心百倍,骄横自负,试图阻挠香港按时回归,但在邓的而前,她终于如茄子经霜,蛇遇竹鞭,无计可施,黔驴技穷。邓说:“主权问题不容商量,其它可用谈判方式,这个问题就这么定了”,言语铮铮,掷地有声,何等气魄!
邓说:“如果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发生**或变局,我们将不得不考虑收回的时间与方式”
铁娘子听了,头皮发麻,威风不再。而且邓是在一个世界大国女首相的面前,边悠闲地抽着烟边说这番话的,貌似无礼,实是雄视天下,蔑视强权的自信使然。一个以铁娘自诩又带着马岛海战全胜的自豪,并以老牌帝国首相自负的撒切尔夫人在聆听了邓的泰山压顶似的声明后,她气馁了,她只有徒呼奈何了。邓作为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滚打出来的,在险恶的政治风云里洗练出的的坚忍而顽强的老一代革命家、政治家,作风强硬,意志坚定,气度恢宏,其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与凌利气势让中国人民倍感自豪。
但是在1997年初邓公逝世,他并没有亲眼看到香港回归,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有人说邓小平违反了毛泽东的设想,现在很多人说毛泽东是理想主义者,邓小平是实用主义者,我感觉这确实有道理。在邓小平在80年代复出后,邓没有全盘否定毛,表面看是他恪守马克思及毛本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对客观公正之风的继承与发扬,其实,这是他的职明与睿智,那个采访他的英国女记者可谓一语中的。因为全盘否定毛,全国思想大乱,局面难以掌控,再说毛被全面否定,那么他所建立的国与军呢?他所建立的政权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全盘否定毛,邓等唱戏的平台是谁建构提供的的?是不是也要否定?如不能,则凭此一点,功已在千秋万代;如能否定,则应先否定这个平台再来全面否定毛。如此,邓将很难解释,也很难自立,尤其是自己便失去了赖以立身的平台。所以邓只能将毛拉下神坛,不可彻底击倒,也不能彻底击倒。所以便正如毛在世时所言,“我死之后,会有人打着红旗反红旗”.毛的预言又一次得到印证。我感觉伟人有伟人的苦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用一首诗来概括
神州大地起苍黄,方有邓公志气扬; 众望所归执帅印,一言九鼎正朝纲。韬光养晦新思路,桃李门墙老主张,理论是非实践论,人物功过草民彰。
在最后,我想说邓公千古伟人,非我们只言片语所能评论,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数学科学学院
统计学 2014411791
周昊
第二篇:《邓小平文选》读书报告
《邓小平文选》读书报告
——读《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有感(节选自卷三)
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2级何亦娴
指导教师程智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1993年10月人民出版社在北京出版(2009年11月重印)出版的,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
第三卷文选共有讲话、谈话等一百一十九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曾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等小册子中个报纸上发表过的著作,这次编入文选时,又作了文字整理,许多篇根据记录稿增补了重要内容。
这本文选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作为开卷篇,以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二月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作为结束篇。
节选的《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是卷三第174页的一篇采访记录稿。
1986年9月3日,邓小平在中南海接受了美国记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回答了有关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中国的统一(特别是台湾问题)、中国经济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邓小平作为一名世界知名的新闻人物,成为了许多中外记者采访的对象。而邓小平之所以选择接受华莱士的采访,不仅是因为华莱士是世界著名的新闻记者,而且还因为他是美国《60分钟》的节目主持人,这个节目在美国的影响是非同一般的,用邓小平的话说,是想借这个机会同美国人见见面,使美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他、了解中国。
最后,这次采访以记录稿的形式收录在了《邓小平文选》的第三卷中。
这次采访最开始主要就苏联挑拨中国和越南的关系的问题上展开了问答,邓小平回答说:“如果苏联能够帮助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这就消除了中苏关系的主要障碍。我再说一次,越南入侵柬埔寨问题是中苏关系的主要障碍。越南在柬埔寨驻军也是中苏关系实际上处于热点的问题。”
邓小平的这段讲话是这次采访中最精彩,也是后来被新闻界评论最多,是人民最为关注的一段话。这段话中,邓小平以战略家、政治家的机敏和卓识,轻而易举地将中苏关系的要害问题这个皮球毫不客气的踢给了戈尔巴乔夫。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高度评论说:“邓小平巧妙地在没有做出任何让步的情况下从戈尔巴乔夫手里夺走了舞台中的位置。”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高层关系日趋恶化,进入全民对抗阶段;而到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苏两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这中间经历了从军事冲突、国家对抗到关系正常化的体系与单元政治文化的重塑,是政治文化的变迁推动了中俄关系的恢复与发展。从1949年以来,中俄(苏)关系历经风雨,终于走上了平稳发展的轨道。对于中俄两国来说,中俄关系都是各自外交活动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需要我们分外珍惜。发展中俄关系需要不断加强互信,以一种平和心态处理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友好合作,同时也承认两国之间的差异,不强求在所有问题上完全一致。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中俄两国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两国关系更美好的未来!
采访没有过多的在中苏关系上停留,话题很快就转到中美关系上来。就中美问题,邓小平说,中美关系最大的障碍、中美建交谈判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台湾同大陆统一,是势在必行的,邓小平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实现中国统一的必要性:一是民族感情上,“凡是炎黄子孙都希望中国统一”;二是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别的国家夺取;三是大陆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对台湾人民是没有损失的。
而今,台独分子仍在猖狂地进行着各种分裂活动。现在,我们对台湾的政策的中心思想就是: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
4、反对台独的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同时,我们要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争取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开创政党交流新途径,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2、采取措施,为台湾同胞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服务;
3、采取措施,为台湾同胞生活、往来提供更便利条件。
台湾同大陆统一,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邓小平对美国插手中国台湾、干涉中国内政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同时又希望美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采取明智的态度,为促进中国统一旅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之后,华莱士在采访中又向邓小平提问了一些关于中国国内的情况。其中,华莱士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现在中国领导提出致富光荣的口号,这个口号同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邓小平坦然地回答道:“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致富’不是罪过,所谓‘致富’,是指共同富裕,不会产生两极分化,与资本主义不同。”
建国以来,我们从认知政治经济学开始,最基本的观念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竞争本身就是一场博弈,赢得胜利的国家,无可分辨的享有经济上的话语权、商品的定价权,同时取得超额的利润,这些都是经济战争胜利所取得的红利;没有一个强大完整的经济基础作为国家的平台支撑,我国不可能抗拒国内外的各种袭扰,从而导致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上的危害。长时间,我国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生产体系,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产构架,但是随着国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甚至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进行。因此,邓小平同志提出,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引入国际上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及经营理念,弥补和改进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管理方式,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从1978年改革开放的起步于发展,到1993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如今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改革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到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并且正在不断完善,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的长足进步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如今我们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三个“不利于”,是我们需要着手改进的:
1、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障碍。我们需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
度和深度。
2、消除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消除不利于统筹发展的体制障碍。
3、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障碍。我们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
会建设,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接着,华莱士又问了邓小平一些其他的问题,邓小平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次采访超过了原定的60分钟的时间,对此,邓小平曾幽默地说;“我犯了一个大错误,违反了只谈一小时的协议。”
9月7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放了邓小平接受华莱士采访的全部过程。当人们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在美国电视屏幕上谈笑风生时,美国轰动了,世界轰动了。
1986年第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推选邓小平作为1985年世界新闻人物。正如1986年《时代》周刊出版者序言里所说的那样:邓小平领导着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全面的经济改革,这场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派的挑战,是对十亿中国人的生产力的一次解放。
而今,虽然邓小平同志已经不再,但是他的精神依然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引领着我们继续向着世界强国之林前进!
第三篇:邓小平文选读书心得
依据篇目: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一门学科,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做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至今,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了三十一年的时间,它所带来的改变是广大人民群众有目共睹的。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茅草屋被整齐的红砖洋楼别墅替代,一条条顺畅的公路连通着四面八方,带来滚滚财源。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生活环境、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特别是沿海的经济开发区,高楼耸立,厂房整齐,一派盎然的蓬勃景象。近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几番,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种种的变化,都得益于我们国家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以及以后坚定不移的实施,为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报告中指出发展当中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就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实际上也就是关于解放思想的争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是我们当代热血青年的行为指南。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顺利发展。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是明天的接班人,我们更应实事求事,踏踏实实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邓小平理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让香港和澳门先后顺利的回到了祖**亲的怀抱。“一国两制”的政策不但使香港和澳门及时的回归,香港和澳门这几年经济、政治的蓬勃发展也充分证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一国两制”的政策并没有使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受到损害。有了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香港和澳门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祖国统一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希望,在对台湾问题上,邓小平理论中指出,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就像香港和澳门一样,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构想的“一国两制”的体制下更加富饶美丽。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一种新思维,是把港澳台的回归问题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解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就是说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构想,是把国际上通用的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于国内,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又对人类社会科学理论增添新的内容。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不是一个暂时的政策,而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方针。我们当代青年更应该坚定不移的支持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为两岸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加清楚明白的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面对着市场主义体制下的激烈竟争,我们应该始终铭记“三个有利于”。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培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为我们是否对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根本标准,努力拼搏,学习好科学知识,为祖国更灿烂的明天贡献出自已的一份力量。
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坚定走下去的信念,同时不忘加快自己的步伐,无论是学习,还是思想上都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使我们更加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更加坚定了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我们的大脑,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同我们建设国家的行动结合起来,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学习邓小平文选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文选心得体会
——章台镇人民政府林晨 1004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他对新中国的创立与社会主义建设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邓小本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文章。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无疑是《邓选第三卷》。里面收录了邓小平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的许多讲话内容,均体现了邓小平本人的思想政治价值观。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他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前进的进程,而他的这些理论直到现在也在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邓小平同志准确的把握了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是理智而务实的。他是务实的,他以殷实、富裕的生活代替任何空谈回报他深爱的人民。不拘一格搞好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思想散见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管姓“社”还是姓“资”,只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都可以大胆借鉴。可他也是理智的,共同富裕是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的,在不可能同步富裕的基础上,必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种“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的暂时
“不公平”的社会表象深处是邓小平同志深邃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把握能力,因为与其用同步富裕的谎言欺骗人民不如把历史进化过程中的必要代价和过程如实告诉人民。因此,面对贫富差距暂时拉大的社会现实和风言风语,他一笑置之。是啊,担当人民事,何计身后评,何况历史自会有它公道的评判。
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在一个长时间里打不起来,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于我有利的环境存在着;但是世界并不平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仍然存在,国际经济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已被发达国家垄断。我们既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又面临着很难得的机遇。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比较中,坚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显现出来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就行成了,分三步走用70年时间长期奋斗以实现现代化和“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发展战略就提出来了,适应向小康和向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起来以带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也就开拓出来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比较中大胆实行对内对外两个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显现出来了,“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的观点就形成了,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于
抓”,稳定压倒一切,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的方针也就是必然的了。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书中提到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为了发展生产力,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于是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并且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于是又转到城市经济改革。在摸索与总结中从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完全可以看出当时的决议是正确的。完全可以体会到政策性的正确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选中还提到,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经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命。珍惜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全面发展,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新一代的青年干部更要以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不断前进。
第五篇:学习《邓小平文选》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文选》心得体会
《邓小本平文选》收入 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文章。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无疑是《邓 选第三卷》。里面收录了邓小平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的 许多讲话内容,均体现了邓小平本人的思想政治价值观。而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他的思想影响着中 国前进的进程,而他的这些理论直到现在也在邓小平同志准确的把握了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在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是理智而务实的。他 是务实的,他以殷实、富裕的生活代替任何空谈回报他深爱 的人民。不拘一格搞好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思想散见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管姓“社”还是姓“资”,只 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方向,都可以大胆借鉴。可他也是理智的,共同富裕是需要 一个历史过程的,在不可能同步富裕的基础上,必须让一部 分人先富起来,再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 种“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的暂时 “不公平”的社会表象深处是邓小平同志深邃的历史责任感 和历史把握能力,因为与其用同步富裕的谎言欺骗人民不如 把历史进化过程中的必要代价和过程如实告诉人民。因此,面对贫富差距暂时拉大的社会现实和风言风语,他一笑置 之。是啊,担当人民事,何计身后评,何况历史自会有它公 道的评判。
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在一个 长时间里打不起来,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于我有利的环境 存在着;但是世界并不平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仍 然存在,国际经济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已被发达国家垄断。我们既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又面临着很难得的机遇。在这 样的条件下,在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比较中,坚决把发展 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 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显现出来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就行成了,分三步走用 70 年时间长期奋斗以实现现代化和“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的发展战略就提出来了,适应向小康和向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 础上先富起来以带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也就开拓出影响着中国的 政治经济体制。来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比较中大胆 实行对内对外两个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显现出来了,“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的观点就形成了,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于 抓”,稳定压倒一切,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 的方针也就是必然的了。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 展经济的进程中,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 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书中提到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为了发展 生产力,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 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于是改革首先从农村开 始,并且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于是又转到城市经济改革。在摸索与总结中从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完全可以看出当 时的决议是正确的。完全可以体会到政策性的正确决定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文选中还提到,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 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 共同富裕的目的。经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历史使 命。珍惜优越的条件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全面发展,面对新世纪带来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