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前锋-大力发展养牛业
做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前锋
大力发展养牛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选送的*号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做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前锋 大力发展养牛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今年的“两会”在深入剖析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现状后,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任务。在适逢建党95周年的大好时机,回顾历史,党带领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瞻远瞩,超前规划,大胆改革,全国人民紧跟党的步伐,攻坚克难、一次次创造了辉煌的战绩。适逢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在党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战略时代,全面实现“中国梦”成为全民共识。为此,我作为一名基层畜牧人员提出“加快畜牧业供给侧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养牛业”的改革方案。
纵观我国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现状,放眼世界,回顾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轨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呈现“猪、鸡”养殖业供给饱和,而且整体养殖技术,经济回报率已接近发达国家,而养牛业却供给短缺,起步晚,技术不够成熟。因此,依据畜牧业的现状深入分析总结,提出了“猪、鸡,稳量增质,大力发展养牛业”的供给侧改革方案,加快我县畜牧业改革步伐。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日益增加,尽快发展养牛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畜牧局组织人员,共提方案,齐想办法,讨论确定了我县肉牛发展的长期规划,由于我县肉牛养殖底子薄、品种差,品种改良成为了肉牛发展的瓶颈。我们决定从基础母牛的品种引进为突破口,通过上网、通过电话,在我国养牛发达省份、询问调查,经过信息汇总,确定了从山东省引进基础母牛。我们的技术人员,先行奔赴山东省,对养殖场调查筛选,为了防止疫病引入,背上显微镜,拿着诊断剂,费了好大劲才把引进基础母牛确定了下来。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我们申请了扶贫支持项目,母牛引进后,在全县布局,突出养牛重点地带,把基础母牛投到农民手中。但困难又来了,由于长途运输,饲料更换,有的牛拉稀,有的牛咳嗽,我们来不及休息,带着疲倦下到农村,住在农户,蹲在牛舍,打针输液,经过几个昼夜的精心护理,才稳住了阵脚。随之而来的又是农民粗放养殖的理念跟不上,牛舍建造不科学,我们又要重新设计牛舍,给农户讲解“青贮饲料”、“氨化饲料”、“全价饲料”。就这样一步步地我们把好品种、新技术,传送给农民。
我们播种了优良的种子,终于迎来了今日的丰收。看一看**乡,有“ *恒祥草畜牛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部级养牛标准化示范场,*市龙头养殖企业,“*鑫盛源牛业有限责任公司”、“*阳春源牧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两处市级养牛标准化示范场。“窥一斑而知全豹”,全县范围内的规模养牛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养牛发展势头正猛,情意更浓。让我们鼓足干劲,顺风破浪,扬帆启程。
我县养牛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我们畜牧工作者的大力宣传引导,我们是改革的生力军,我们是科技的播种者。我们着眼长远,综合规划,养牛规模可大可小,留足发展空间,依法办事,选址合理,建厂“三化”分离,养殖技术配套,先点后面,先示范后推广。饲草料全面跟进。我们提出了“1+1=1良”的饲草料跟进方案,也就是养1头牛,要有1亩全株玉米作为青贮饲料,一亩苜蓿作为青干草饲料。才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不管饲养量大小,提出了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的养殖理念。只有个体收入增加了,才能提高养殖积极性,才能发展大规模。而且,我们以草定畜,适度规模,在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引导农民进入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党提出“绿色、环保、低耗、高产”的改革理念。大力发展养牛业,做我党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者!做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前锋!
同志们,让我们找准路子,确定目标,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为我党的“两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努力奋斗,并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筑“中国梦”!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互联网+背景下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性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性探索
文 | 李金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 副院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成就巨大,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等收入群体的日益壮大以及大规模贫困人口的逐渐脱贫,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畜牧业发展的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供需时空匹配差、养殖利润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价格波动异常。加快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解决畜牧业突出问题的关键举措,成为推动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主线。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左右,迫切需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政策”双轮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一、加快科技创新,打造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引擎
“十二五”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经营进入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畜禽养殖规模化进程加快,散养户加快退出,201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达到54%;另一方面,我国畜牧业科技加快发展,目前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0%左右,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同时,养殖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越发受到重视,绿色发展正成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要解决好。随着劳动力、饲料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成本的快速上升,畜牧业成本地板不断提高,当前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比美国约高40%,每千克增重比欧美多消耗饲料约0.5千克。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畜牧业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必须紧紧依靠生物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加快畜牧科技创新步伐,强化科技驱动作用。
1.加快生物技术创新,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认为,畜牧业就是饲养畜禽,很土很没技术含量,但实际上,畜牧业是生命工程技术创新的集聚地。当前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关键技术都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我国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需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
一是优良品种培育。良种是畜禽发展的关键,其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超过40%。近年来,我国畜禽良种国产化比例有所提升,但总体国产化水平仍然偏低,特别是部分核心种源依赖进口。需要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畜禽良种选育技术研究,如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胚胎工程、动物克隆、DNA标记辅助、RAPD、基因芯片等技术,充分利用我国地方品种的优良性状,加快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新品系,提升我国畜禽良种核心竞争力。二是动物疫病防治。疫病防控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要加强DNA诊断技术、ELISA技术等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研究,开展DNA克隆重组、基因工程等技术在动物疫苗研制中的应用研究,并推进兽用生物制药研究,减少兽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三是饲草料开发利用。我国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优质饲草料匮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要积极开展优质牧草、青贮玉米的分子育种研究,培育适合我国区域特点的优质饲草料品种;加强生物饲料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开展生物技术在饲料加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四是畜禽粪污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但是当前缺乏成熟的可应用性技术,要加强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畜禽粪污资源化、能源化的应用研究和生物处理技术设备研发。
2.加快信息技术创新,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互联网无处不在。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需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
一是畜牧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让万物相联,需要推进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可追溯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小型化、低成本化的畜牧物联网专用设备研发,实现人、机、物、牧一体化。二是畜牧大数据技术。大数据让人们的生产消费决策更具有可预测性,要利用数据清洗和融合等技术,广泛采集历史资料数据、实时监测数据,构建畜牧业大数据中心;利用数据挖掘和模型等技术,分析畜牧生产、流通和消费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开展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提供畜牧业发展大数据解决方案。三是畜牧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实现信息技术市场化应用的关键,要积极开展畜牧业云设施、云存储、云服务技术研究,开展养殖户、合作社、畜牧企业按使用量付费模式研究,开展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优化技术研究,研究构建畜牧业云服务技术平台,满足畜牧市场主体对信息网络、存储、服务的少投入、即得性、便捷性、精准性需求。四是畜牧智能装备技术。设施装备是基础,要充分利用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质量安全、资源利用、加工工艺等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成果,重点开展智能仪器设备研发,形成智能产品、实现闭环控制。
3.加快畜牧科技集成创新,增强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
在分工日益专业化的新时代,集成创新是充分发挥各类创新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将当前实用、成熟、效果显著的单项技术进行组合配套、优化提升,使之产生“1+1>2”的集成效应。
一是“良种+良法”集成创新。针对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养殖设施,开展多样化、差异化、标准化养殖方法的探索研究,形成“良种+良法”实用技术的“组合拳”,提升良种覆盖率、良法覆盖面。
二是“农艺+农机”集成创新。加强以机械适应性为导向的畜禽育种、饲草料栽培和养殖方式等的农艺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紧密机型、动物资源品种和种植养殖方式研究;加强饲草料收获、青贮氨化、动物运输等装备设施的农机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动物健康养殖、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运保鲜等环节的设备研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技术融合路线、融合模式、融合规范研究。
三是“高新+传统”技术集成创新。要充分借鉴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所取得的日新月异成果,嫁接、匹配、融合畜牧产业现有的、实用的传统技术,探索研究技术集成的催化剂、融合剂,形成技术集成的机制、模式和路径,重点开展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实用技术与高端技术、自主技术与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二、优化政策创设,激发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活力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畜禽良种补贴、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粮改饲”补贴等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当前畜牧业扶持政策存在小而散的问题,同一事项可能归属农业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不同部门,迫切需要完善畜牧业发展的顶层政策设计,以整合项目资金力量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畜牧业扶持政策体系,不断提升政策驱动效率,推动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水平、上台阶。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领畜牧业改革方向
政策导向、财政扶持是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整合现行畜牧政策。近年来,我国出台了11项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取得良好效果,但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聚焦,调整资金分配比例、优化资金投入结构,重点扶持畜牧业发展关键领域和具有引导示范作用的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投入的带动性、效果的显著性。
二是增加畜牧财政投入。相比于种植业,我国畜牧业的财政投入仍然偏低,要以加快畜牧业绿色发展为重点,争取畜牧兽医行业财政投入增加比例超过GDP增速的5个百分点以上,不断扩大财政投入的增量;要积极探索PPP投资模式、“一带一路”合作模式等新机制,引导和聚集社会工商资本投入,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的带动能力。
三是强化政策运行过程控制。要狠抓政策落实,对政策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控制,打好“组合拳”,确保扶持政策有实效。实施前,要做好风险评估,明晰风险因子和关键控制点,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研判实施预效果;在实施中,要做好监测预警,做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构建纠偏调整机制;在实施后,要做好绩效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建立效果反馈完善机制,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
2.瞄准政策扶持领域,抓住畜牧业改革关键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动物养殖、产品加工、市场消费等方面,要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抓住改革的关键点、选准改革的突破口,带动畜牧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重点扶持规模养殖与粪污资源有效利用。以环境容量为红线,鼓励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思路,理清适宜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界限,推动畜禽养殖向资源更丰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转移,主动调增规模养殖比重、调减分散养殖数量,提高养殖布局与资源环境的匹配程度。以规模养殖户为重点,鼓励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开展畜禽粪污以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达到环保要求。
二是重点扶持青贮玉米与优质饲草产业发展。以“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为目标,支持草山草坡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粮改饲”试点和“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契机,按照气候适宜型、种养结合型、生态保护型、种地养地结合型、有保有压型和产加导向型等技术路径,鼓励主动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青贮玉米与优质饲草生产规模。三是重点扶持质量安全与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种抓,一方面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培养畜产品生产者恪守法律、严格用药、诚实信用的基本素质,将确保质量安全内化为自觉行动,特别是要加快推进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研建全国统一的畜产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及相关追溯管理技术标准,鼓励畜禽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企业内部运行的追溯系统,增强公众畜产品消费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动物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兽药饲料及添加剂规范使用等规定,强化检疫监督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四是重点扶持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研发应用。政策扶持既要瞄准前沿高新技术,也要着眼当前实用技术,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在高新技术创新研发方面,要鼓励现代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治、生物饲料开发和畜禽粪污处理中的创新研发,支持先进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信息获取、分析和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在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要鼓励养殖场户采用成熟的实用技术,鼓励实用技术集成组装,总结凝练成熟推广模式,提高我国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
3.明确政策扶持对象,提高畜牧业改革效率
只有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和主攻方向,明晰政策扶持基本路径和方式方法,确定政策扶持客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投入、事半功倍。一是确定扶持环节。针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领域,政策扶持要进一步瞄准到优质饲草料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质量监管与溯源、技术创新运用等具体环节,通过投入导向的牵引作用,放大财政资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效应。
二是拓宽扶持方式。综合利用补贴、贴息、担保、保险等财政扶持手段,构筑畜牧业新型政策工具组合,在融资、税收、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实施精准扶持。三是明确扶持客体。围绕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扶持重点,以构建新型种养关系为核心,重点扶持养殖大户、饲草料种植大户、家庭牧场、牧业合作社、畜牧产业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畜禽废弃物处理、饲草料机械收割、动物防疫、秸秆氨化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粮改饲”和农牧结合,调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来
源:《农业网络信息》2017年第1期
第三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
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库存高企、销售不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滞后等问题突出。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有效解决市场化形势下农民卖粮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着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的引擎作用,推动仓储、物流、加工等粮食流通各环节有机衔接,以相关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培育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围绕市场需求,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体制机制、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粮食产业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注重整体效能和可持续性。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民增收。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全国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2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粮食企业数量达到50个以上,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和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
(四)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需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济,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化经营能力和产业经济发展活力。以资本为纽带,构建跨区域、跨行业“产购储加销”协作机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延长产业链条,主动适应和引领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载体作用。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依托现有收储网点,主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合作。培育、发展和壮大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国家粮食局、国务院国资委等负责)
(五)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中,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优质粮食品种种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参与承担政策性粮食收储业务;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创新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粮食储备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中储粮总公司等负责)
(六)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多元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等。鼓励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成立粮食产业联盟,共同制订标准、创建品牌、开发市场、攻关技术、扩大融资等,实现优势互补。鼓励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三、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
(七)促进全产业链发展。粮食企业要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推动粮食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和协作,通过定向投入、专项服务、良种培育、订单收购、代储加工等方式,建设加工原料基地,探索开展绿色优质特色粮油种植、收购、储存、专用化加工试点;向下游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实现粮源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化、服务多样化,着力打造绿色、有机的优质粮食供应链。开展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加大供需信息发布力度,引导粮食产销平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等负责)
(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推动粮油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粮食主产区、特色粮油产区和关键粮食物流节点,推进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完善进口粮食临港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粮油食品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优势粮食产业集群,以全产业链为纽带,整合现有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等资源,支持建设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支持主销区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源基地和仓储物流设施,鼓励主产区企业到主销区建立营销网络,加强产销区产业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负责)
(九)发展粮食循环经济。鼓励支持粮食企业探索多途径实现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以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系统,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推广“仓顶阳光工程”、稻壳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大力开展米糠、碎米、麦麸、麦胚、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促进产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能源局等负责)
(十)积极发展新业态。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积极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广“网上粮店”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拓展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功能,发挥其服务种粮农民、购粮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支持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基地和粮食文化展示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粮食产业观光、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等负责)
(十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强粮食品牌建设顶层设计,通过质量提升、自主创新、品牌创建、特色产品认定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性粮食名牌产品。鼓励企业推行更高质量标准,建立粮食产业企业标准领跑者激励机制,提高品牌产品质量水平,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粮食产品,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加强绿色优质粮食品牌宣传、发布、人员培训、市场营销、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展示展销信息平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品牌创建和产销对接推介活动、品牌产品交易会等,挖掘区域性粮食文化元素,联合打造区域品牌,促进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鼓励企业获得有机、良好农业规范等通行认证,推动出口粮食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大粮食产品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四、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建设。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开展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培育、健康消费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建设及试点示范。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现内销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调优产品结构,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新产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促进优质粮食产品的营养升级扩版。推广大米、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加快发展杂粮、杂豆、木本油料等特色产品。适应养殖业发展新趋势,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I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等负责)
(十三)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支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薯类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认定一批放心主食示范单位,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作坊置换+联合发展”等新模式。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增加花色品种。加强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鼓励和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十四)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支持主产区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带动主产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着力开发粮食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医药等方面的有效供给,加快补齐短板,减少进口依赖。发展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在保障粮食供应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着力处置霉变、重金属超标、超期储存粮食等,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探索开展淀粉类生物基塑料和生物降解材料试点示范,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支持地方出台有利于粮食精深加工转化的政策,促进玉米深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促进粮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倒逼落后加工产能退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负责)
(十五)统筹利用粮食仓储设施资源。通过参股、控股、融资等多种形式,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扩展粮食仓储业服务范围。多渠道开发现有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用途,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粮食产后服务,为加工企业提供仓储保管服务,为期货市场提供交割服务,为“互联网+粮食”经营模式提供交割仓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粮食配送服务。(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负责)
五、强化粮食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六)加快推动粮食科技创新突破。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粮食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开展创新活动。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通过共同设立研发基金、实验室、成果推广工作站等方式,聚焦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加大对营养健康、质量安全、节粮减损、加工转化、现代物流、“智慧粮食”等领域相关基础研究和急需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进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粮食产业中的应用,加强国内外粮食质量检验技术标准比对及不合格粮食处理技术等研究,开展进出口粮食检验检疫技术性贸易措施及相关研究。(科技部、质检总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十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深入实施“科技兴粮工程”,建立粮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粮食科技成果,促进粮食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等与企业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粮食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成果推广示范作用,加大粮食科技成果集成示范基地、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力度,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部、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十八)促进粮油机械制造自主创新。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发展高效节粮节能成套粮油加工装备。提高关键粮油机械及仪器设备制造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粮食品质及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技术水平。引入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开展粮食智能工厂、智能仓储、智能烘干等应用示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部等负责)
(十九)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实施“人才兴粮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搭建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遴选和培养一批粮食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凝聚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粮食产业服务。发展粮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粮食产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快培养行业短缺的实用型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育“粮工巧匠”,提升粮食行业职工的技能水平。(国家粮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负责)
六、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二十)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整合仓储设施资源,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粮食“五代”(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推进农户科学储粮行动,促进粮食提质减损和农民增收。(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二十一)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完善物流通道。支持铁路班列运输,降低全产业链物流成本。鼓励产销区企业通过合资、重组等方式组成联合体,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水平。加快粮食物流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粮食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粮食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广原粮物流“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集装化、标准化,推动成品粮物流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器具的循环共用,带动粮食物流上下游设施设备及包装标准化水平提升。支持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及港口防疫能力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负责)
(二十二)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支持建设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形成以省级为骨干、以市级为支撑、以县级为基础的公益性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加快优质、特色粮油产品标准和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开展全国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加强进口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进口粮食疫情监测和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覆盖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平台,进一步健全质量安全监管衔接协作机制,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加工。加强口岸风险防控和实际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实施专项打击行动。(国家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海?P总署、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负责)
七、完善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和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利用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产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仓储、烘干设备,可按规定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落实粮食加工企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国家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二十四)健全金融保险支持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支持粮食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粮食企业上市融资或在新三板挂牌,以及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并购重组等。引导粮食企业合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管理价格风险。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企业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为粮食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保险服务。(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等负责)
(二十五)落实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计划中,对粮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用地予以统筹安排和重点支持。支持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依法依规将划拨用地转变为出让用地,增强企业融资功能。改制重组后的粮食企业,可依法处置土地资产,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粮食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等负责)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推进本地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或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加大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绩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要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大力开展粮食产业扶贫。粮食部门负责协调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粮食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产业。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和部门协作机制,并发挥好粮食等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在标准、信息、人才、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合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各省级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负责)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9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政府网站内容整理)
第四篇: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全市粮食产业经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8〕17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为重点,以实施优质小麦加工贸易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我省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国有、混合所有和民营等各类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力。针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更好地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促进产业融合,注重协调发展。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的引擎作用,推进粮食种植、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各环节有机衔接,以相关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培育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融入“一带一路”,拓展“两个”市场。依托连接欧亚大陆桥战略通道、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以及甘肃国际陆港物流集散地等优势,搭建粮食贸易合作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兄弟省区市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开放共赢的粮食贸易大格局。
4.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机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培育壮大产业主体,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营方式、产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功能,促进粮食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主要目标
到2022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市市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民增收,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25%以上。优质小麦加工贸易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二、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
(四)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
适应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化经营能力和产业经济发展活力。按照区域布局合理、经营优势互补、整体实力增强的原则,稳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优化重组,做强做优做大一批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载体作用。积极推进粮食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集中统一监管,加快建立国有粮食企业收购贷款融资担保机制,为拓展市场化经营提供融资担保。培育、发展和壮大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
(五)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资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优质粮食种植,带动农民增收。有重点地引进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粮油加工项目,壮大我市粮食产业规模和实力。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前提下,探索创新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粮食储备机制。(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农林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六)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以效益为纽带,大力培育粮食产业“产购储加销”联合体。鼓励大型骨干粮食企业和多元粮食市场主体组建“嘉峪关粮食产业联盟”,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信息共享,形成发展合力,增强竞争实力。支持多元粮食市场主体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扶持民营粮食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粮食经纪人等新型市场主体发展,鼓励参与“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建设。指导粮食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为粮食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沟通协调、政商协作、自律监督等服务,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
(七)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扶持优质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特色杂粮发展,重点支持优质春小麦种植、杂交玉米制种和小杂粮产业发展。健全完善特色粮油质量标准体系,形成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支撑,特色杂粮为补充的粮食生产体系。鼓励骨干粮食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大力发展订单种植,建设规模化的优质粮食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优化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优质粮食产品供应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粮食企业开展绿色优质粮油定向种植、专收专储、专加专供,体现优质优价,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开展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引导粮食实现产销平衡。(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省内粮食主产区、特色粮食产区兰新铁路沿线货场和铁路物流园等粮食物流节点,重点推进我市粮食产业物流园区建设,整合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和人才等资源,推进粮食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带动全省粮食产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九)加强粮食领域交流合作
支持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与周边国家和相关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鼓励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粮食主产省合作建立粮食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商务局)
(十)发展粮食循环经济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支持粮食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探索开展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提高粮油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倡导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在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体现再利用、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仓顶阳光工程”等新能源项目,开展麦麸、麦胚、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逐步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粮食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林局)
(十一)积极发展新业态
规范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推广“网上粮店”“放心粮油+主食厨房”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粮食银行”。利用兰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平台,吸引大宗粮食业务进场交易。支持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基地和粮食文化展示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粮食产业观光、体验式旅游等新业态。(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十二)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加强我市粮食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粮食品牌。开展粮食品牌创建和产销对接活动,挖掘区域性粮食文化元素,联合打造区域粮食品牌,提升品牌美誉度和产品附加值。借助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支持粮食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和精品粮油展示,扩大品牌社会影响力。加大粮食产品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利用信用中国、信用甘肃、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规范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三)推进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
适应粮油产品消费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转变的需求变化,以放心粮油示范店建设为重点,构建覆盖更全、服务更优、质量可溯、渠道可查的放心粮油供应网络。支持放心粮油示范店建设,严格统一授牌编号、统一店面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报表台账、统一质量承诺,合理布局,动态管理,规范服务,引导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鼓励有条件的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开办主食厨房,加快粮油的转化和增值,使其成为政府监督规范、行业动态管理、百姓评价满意的“大厨房”。(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加快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制,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建设。开展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培育、健康消费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建设及试点示范。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现内销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食新产品,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促进优质粮食产品升级扩面。推广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支持发展杂粮、杂豆、木本油料等特色产品。适应养殖业发展新趋势,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林局)
(十五)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
支持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马铃薯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等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和特色食品。促进应急供应、军粮供应、成品粮储备、粮油销售、主食厨房融合发展。开展主食产业化示范建设,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放心粮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作坊置换+联合发展”等新模式。加强主食产品与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推动军粮供应主副食品向即食化、野战化、军种化方向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六)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
大力促进粮食加工业发展,重点扶持优质小麦、杂粮、亚麻油等地方特色粮油精深加工。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提升转化能力和转化质量。适应养殖业发展趋势,立足优质玉米资源,鼓励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助推养殖业发展。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促进粮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强化粮食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七)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坚持科技兴粮,推进形成政府有序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机制。加强与国家粮食科研机构和有关高等院校的有效对接,深化符合我省粮食资源特点的种质资源创新、绿色储藏、智能仓储、精深加工技术攻关和特色粮油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支持粮食企业引进国内外粮食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扶持科技型粮食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建立粮食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粮食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六、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
(十八)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积极申报实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我省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工程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加快示范企业建设,扶持优质特色粮油种植基地和粮食加工能力建设,加大品牌培育、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优质粮食品牌效应,增加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推进农户科学储粮行动,促进粮食产后减损和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九)完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
优化仓储企业和物流节点布局,着力改善仓储物流设施基础条件,提升粮食仓储物流能力。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成以现代粮食物流园区为龙头、大型骨干库为支撑、基层购销网点为基础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依托铁路大通道绿色环保和运能运力优势,增加铁路运量,加快物流关键节点公铁联运能力建设,推进粮食物流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十)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提升粮食质量检验机构检测能力,形成以省级为骨干、市级为支撑的公益性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建立从生产到消费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加工。(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林局)
七、保障措施
(二十一)健全金融保险支持政策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将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甘肃省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支持范围。积极开展企业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粮食仓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为粮食企业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保险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局、人行嘉峪关市分行、市银保监分局、农发行嘉峪关市分行)
(二十二)切实做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
围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总目标,结合各地实际,优化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促进优质粮食生产、培育壮大产业主体、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制定符合我市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际的目标,细化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加大粮食考核比重,全面做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二十三)认真履行战略合作协议
坚持“合作、共享、创新、发展”的原则,全面落实省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订的《共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对接,落实支持措施,促进我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
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推进本地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市粮食局负责协调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推动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粮食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产业。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和部门协作机制,并发挥好粮食等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在标准、信息、人才、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合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责任单位:市政府办、雄关区、长城区、镜铁区、市发改委、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林局)
第五篇: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建筑工业化,到底给建筑业带来了什么?
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建筑工业化,到底给建筑业带来
了什么?
供给侧改革对建筑业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时下中国经济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词汇。自2015年10月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谈及“供给侧改革”开始,2015年11月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供给侧改革”进入市场的视野,成为国家战略,但市场对其效果存在疑问;2016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权威解读相关政策,习近平主席习重庆调研时对供给侧改革进行了大力支持,李克强总理在陕西主持会议时表达了为化解过剩产能壮士断腕般的决心,至此,市场对供给侧改革的分歧烟消云散,形式一致预期。“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它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产业层面、调控层面、财税制度层面、资本层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规模。显然,这些层面的改革都非一日之功可竟,这也表明“供给侧改革”不是针对经济形势的临时性措施,而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从内涵和战略部署来看,“供给侧改革”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从产业层面改善供给;要降低成本,从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资本层面强调供给的稳定性。
通过综合分析,“供给侧改革”对建筑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1、生产方式方面
生产方式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建筑行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推行建筑工业化和生产经营集约化,加强多方合作,丰富合作方式和模式。█
2、要素投入方面
要素投入本身就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建筑业应改善劳动力的供应、加大创新要素的投入、加强建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从而应对建筑从业者人数尤其是高质量人才不足的困境,促进建筑产业和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实现,形成互联互通的四库一平台、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BIM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整合应用,提升建筑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提高各建筑相关要素的利用效率。
█
3、产业结构方面
产业结构也直接关系到建筑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因此,建筑业需控制产能过剩类行业工程的增加,如资源类工业工程项目、房地产工程项目等,对现有存量优化和消化;加大民生类工程和绿色、智能类新型建筑工程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如公共交通、水利、环保、文体医教、养老、被动式房屋、绿色建筑、智能房屋和道路等工程项目。同时,应将互联网+的思想落到实处,增加个性化建筑工程的供应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集装箱房屋、不同建筑风格工程项目等。█
4、配套措施方面
任何一项措施或变革都需要配套制度的支持才能真正落实。为配合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需加速和深化建筑业简政放权、持续推进市场化;加力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有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力;逐步推出减税政策降低建筑企业税务负担;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和体系,丰富建筑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一带一路”战略对建筑业的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国内环境呈现出以下特点: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高度依赖,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对外部打击承受力差,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同时,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在国际、国内环境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开始,与李克强总理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同推动和落实,实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并与相关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合作规划纲要等文件。
近年来,受到不甚景气的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业产值的绝对值和增长情况都不太乐观。但“一带一路”战略的适时出台为国内建筑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一方面,在国内的市场中,2015年由“一带一路”海外项目基建投资拉动的国内基建投资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另一方面,在国外市场中,截止到2015年年中,已经落实的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商务部预计“一带一路”战略将极大提升我国大型建筑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2015年前11个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同期,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2998份,新签合同额716.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3.9%,同比增长11.2%。“一带一路”战略促成的典型项目包括肯尼亚蒙内铁路、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等。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战略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海外市场对于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业绩具有重要作用。以印度的建筑市场为例,其房地产市场相当于我国90年代左右,发展刚刚起步,但印度的人口孕育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印度要建100个智慧新城,希望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建造,这就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相关技术和标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由于工业化的方式可以大量的节省人工,让机械来完成生产线上的技术活,工人只负责维护工作。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在人力成本高企的当下,中国的房屋建筑要出口”,巩固现在已经进入的非洲市场、南美市场、东南亚市场,甚至开发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只有通过建筑工业化的方式,实现‘二次出海’”。
建筑工业化对建筑业生产方向的引领
建筑工业化是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建筑行业中原有的手工作业、粗放型的建筑方式,利用高科技和信息工业化的手段,在流水线上建好房子的“零部件”,再在现场进行装配,对推动我国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因此,建筑工业化备受重视。今年以来,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重点提出要推广“建筑工业化”;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逐步解决中国“城市病”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并将“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提高住宅工业化比例”作为建设重点之一。在供给侧改革对建筑业的四个方面的影响中,建筑生产方式的影响应是最根本和最广泛的。其中,建筑工业化又应该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建筑工业化的推行和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助于模数化和标准化;整合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资源,将建筑行业整体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实现多方共赢;通过标准化和集中的生产方式,减少材料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产业链的运营效率,并降低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
多重政策利好无疑标志着建筑行业这一巨无霸行业的转型升级拉开序幕,建筑工业化正迎接风口。与传统建筑手段相比,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在工期、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节能环保效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以100平米的建筑为例,采用建筑工业化的施工工期仅为300天,即10个月到12个月就可完成从零到精装修交房,比传统的施工方式约节省30%左右的工期。如果是建造别墅,从开始施工到完工控制在15天内,而传统的方式大概是6到8个月左右。
在节能方面的优势则更加明显。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房屋如果在外墙做保温层,在防火技术方面就较难达到要求,而如在内墙做保温层又会占用较多的室内空间。通过建筑工业化手段,将保温层做到墙体中间,兼顾了防火安全和节省空间的问题,比传统建筑大概要提高40%-50%左右的节能效率。安全性能方面,首先,建筑行业有非常严格的产品设计、检查和验收标准,从图纸审核阶段开始,就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传统建筑行业之所以会爆出一些建造质量的问题,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了偷工减料、不按照既定标准执行的情况。而工业化的方式则完全杜绝了这种可能性。因为生产线的机器是严格按照图纸的参数进行生产制造,而且每一件建筑产品的生产来源都是可追溯的,这些特点都确保了工业化的建筑手段比传统的建筑业要更稳定、更标准、更安全。站在国家层面上,建筑工业化的优势同样振奋人心:施工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2/3,用工量也大大减少,施工现场无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可节水80%、节能70%、节材20%,而且解决了保温、防水抗渗、不隔音等建筑通病。在国家大力提倡转型升级的今天,建筑工业化已经是势在必行。同时,由于实现了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建筑企业在本质上已经是高科技企业,建筑工业化不但为农民工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市民保障”。在高科技制造企业里,他们可以转化为职业技术工人,甚至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职业生涯发生了很大改变,自身价值也得到了最大化实现。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智能、绿色和低碳,所以,新型城镇化呼唤绿色、智能和宜居的建筑产品,它要求建筑产业改变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现状,因此,建筑工业化可以和新型城镇化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结语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套用同样的逻辑,建筑行业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风向,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从资金、品牌、管理等方面促进建筑工业化企业的改革,实现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改革”在生产方式、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和配套措施方面为建筑业的发展清除了障碍,明确了建筑业作为产品供给方的地位,指出了其不同层面的改革方式;“一带一路”战略拓宽了建筑业的发展和投资领域,引导建筑业和相关企业将业务范围扩展到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和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并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建筑业提供了资金保障;建筑工业化则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能够从工期、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节能环保效率等方面为建筑业带来显著变化,彻底扭转建筑业在社会上固有的从业人员素质低、资源消耗大且污染严重、生产方式粗放的刻板印象,同时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改善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为我国建筑业的“二次出海”提供坚实后盾。“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战略和建筑工业化导向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强势风口。我国建筑业只要把握好机会,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必将迎来蓬勃兴旺的发展盛况。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会给建筑业带来明显利好,但由于建筑业积弊较多且关系复杂,同时建筑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在众多行业中明显落后,因此新的发展过程中会伴随较大阵痛:“迟迟不能推出的“营改增”以及效果远低于设想的“质量治理行动”即为显例。改革推行期间,承受不住阵痛的建筑企业将会消亡,但改革过后的形势也充满希望,那会是焕然一新的春天。█
您还会喜欢:
重磅!中央又对房地产放大招,建筑业转型升级一触即发!住建部: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50%以上 建筑业如何深化改革?(深度好文)
中国建筑将走向何方?(深度好文)【深度好文】建筑行业利润困局,出路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