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最终版)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
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加强网络空间学习建设。
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恒山区恒山小学
2015.7
第二篇: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确立了教师学习的标准,激励教师进行有效校本教研,建立教研组评价机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充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这样才能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果,也才能高效地完成教研任务。
二、完善技术装备
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在已配备微机室。我校信息化运用程度在达标建设中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尤其是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学校领导的重视,他们表示非常欣慰;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教育教学面广;网络资源搜索,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等做得比较到位。
三、开展教师培训
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参加网络教研,通过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提高自身素质。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
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小学
2017年6月30日
第三篇: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平昌县粉壁小学
教育信息化项目
工作总结
平昌县粉壁小学 教育信息化项目
工作总结
在教育部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省、市、县各级电教馆的帮助下,自2005年12月,农村现代教育信息化项目工程实施以来,我校现代教育信息化项目和信息技术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加速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师生素质。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校坚持从实际出发,多种模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我校完全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将农远设备的管理和应用提高到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农远设备资源的安家落户成为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为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提高添加了助推器。我校在管理和应用方面真抓实干,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模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粉壁小学基本情况及教育信息化配备情况
粉壁小学九年一贯(寄宿制)制学校分为初中部和小学部,下辖7所村小(一至四年级),教职工92人。
2013年底装备有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七套,现因KU馈源损坏,红花村小、红光村小不能正常接收卫星数字信号外,其余校点均能正常接收电视节目,电脑能正常运行,教学秩序正常。
2013年底,学校为落实网络,与电信签订有40M光纤入网协议,并己安装投入使用。
2014年初,为落实班班通及校园网络建设,学校与远景签订建设合同,投入六万余元,实现了23间教室、学校办公室通网络。
2014年秋装备有交互式教育信息化设备21套,教学用笔记本电脑68台,因本校校点变化,现己安装交互式教育信息化设备14套,发放教学笔记本电脑68台,完全保证教师的正常应用。
二、切实加强远教工程应用工作的领导
1、健全组织机构
我校对现代教育信息化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认真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把开展现代教育信息化项目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迅速启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为了争取主动,学校先后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教育信息化项目有关工作。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项目应用领导小组和应用教研小组,任命李庆老师为信息中心主任,具体负责教育信息化项目各项工作的部署。
2、建立保障机制
首先保障人员的合理分配,针对教育信息化项目工程的特点,成立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进行合理分配,明确具体,责任到人。
其次,学校每年都从公用经费中拿出一大部分用来对教育信息化项目设备进行维护、更新,耗材的补充,从而保障了教育信息化项目设备的正常运行。
3、强化检查和考评制度
学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项目设备的应用检查及使用制度,学校领导经常对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评。
三、切实做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常规管理
1、完善制度,有章可循
依据上级的标准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信息化项目设备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项目应用考评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把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应用情况纳入到教师的学期考核之中,做到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明细管理。学校也相应引入了奖励机制,能够利用教育信息化项目授课的教师优先评定学校优质课,并给予物质奖励。
2、对设备进行登记管理
设备投入使用伊始,学校就认真清点各种设备和资源,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造册工作。保证所有设备和资源做到帐物相符。
3、居安思危,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设备安装后,学较立即部署防护工作,平时扎实做好设备的防雷、防盗、防火工作,我校教室都安上了加粗的防盗门窗。落实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各班成立财产管护小组,时刻警惕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安排具有维修经验的李庆老师具体负责设备的维护工作,至今为止,学校教育信息化项目设备维护良好,无尘、无锈,设备定期检修,设备使用和维修均有登记,保证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4、用好设备,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信息化项目资源的接收、整理工作。
1)每周接收资源时间24小时以上,平均每周下载量不少于2G,并有详实的资源下载纪录。
2)对下载的资源即时进行归类整理,并转刻成光盘和用备份硬盘存贮。
3)中心校资源辐射村小或教学点工作,为村小和教学点提供资源每学期40小时以上。
四、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应用水平
设备投入使用后,学校立即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全体教师进行分批次培训,首先管理人员和微机教师参加了省、市、县各级电教部门举办的培训学习班,然后对本校教师进行转训,首先让教师明确什么是教育信息化项目工程,怎样使用教育信息化项目设备、如何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学校依托农村教育信息化项目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组织全员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收看课堂教学实录,播放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典型资源。开展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的研讨,通过这样逐步深入,层层过关,让教师先学习理论,然后动手操作,做到有章可循,让教师学到真正能够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东西。
针对中小学教育设备的不同和课程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培训内容:
小学部教师主要培训内容为:
1、DVD机与电视机的连接、DVD机的基本操作、电视机常见功能的操作。
2、卫星资源的下载,光盘的刻录与使用。
3、网络资源的查找、下载及应用。初中部教师主要培训内容为:
1、网络资源的查找。
2、课件的制作方法。
6、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经过培训,教师们能够独立操作,在课堂教学之中他们应用起来得心应手,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活力。我校的培训工作始终坚持进行,计算机教室全天开放,并结合寄宿学校的特点按年级组在晚自习时间由信息技术教师分学科培训,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能力逐步提高。我校的设备的使用每学期都有规划,学期末对这项工作都有总结。对培训工作也有具体计划,对受训教师有具体的考核办法。我校在农远设备资源的应用方面已经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
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抓好应用。
1、常规教学应用
设备安装的目的是使用,不让设备闲置。针对于此,我校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作保证,除正常上课外,教师可以随时到微机室进行备课、学习,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利用远教设备上一节整合课,保证各功能室的充分利用。
2、结对子,促发展
我校老年教师较多,占全校教师的1/3以上,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缺乏专人辅导,抵触情绪很大,如何采取措施让他们加入到现代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大潮中来是一个较难的课题。青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大多具有一定的功底,但在课堂教学经验和能力上尚有所欠缺。根据实际情况,我校采取老青结合的方法,将青年教师与老年教师结成对子,形成共同学习、互相补充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3、树立典型,带动全体教师
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是一个新生事物,大部分教师用惯了“三件宝”—黑板、粉笔、教科书。为了让这些教师尽快改变观念,我校冯甘露老师、周丽华老师运用信息化设备效果明显,冯甘露老师在巴中市现代教育能力竞赛中获初中英语全能三等奖、初中英语说课第二名,在平昌县第二届职工技能竞赛中获技术能手称号,周丽华老师在平昌县第二届职工技能竞赛中获技术能手称号。在全乡教职工中影响深远,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了浓厚的兴趣,广大教师学习农远设备资源应用的热情高涨。
4、强化教研,提升应用
为了更好地运用和发挥教育信息化项目资源的优势,学校积极与上级各部门进行沟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学校、地区互通有无,交流经验,促进了学校教师的成长,整合型教师数量在不断壮大,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5、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QQ、Email、博客等新技术的传播已经深入到学校,部分教师已经可以利用他们进行传递信息和教学研讨,无形中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1、卫星资源的利用率不够,有待提高;
2、农村学校资金的缺乏,单一的设备无法满足整体教学所需,难以保障教育信息化项目的顺利进行;
3、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缺乏教师相关教育信息
化项目知识培训,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深入挖掘。
4、“教学”与“应用”的分离,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其应有功效方面,尚待不断探索,不断研究。
七、今后的规划与建设
1、进一步完善管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改变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2、我们还将加大资金投入,为每个班级都配备电视和DVD,使用农远教育不局限于1、2个教室,使资源共享面更广。
3、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到我校指导,也派出教师到教育信息化项目使用较先进的地区、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把好的经验带回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我校教育信息化项目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今后努力改进。为了更好的发挥教育信息化项目在我校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此项工作一直开展下去,发挥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校园教学资源网络,使教育信息化项目更好的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丰县黄楼初级中学
近年来,我们围绕学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本着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的宗旨,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齐全的设备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前提,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调配下,学校又自筹资金共计十六万余元添置了龙芯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初中部所有教室的多媒体也在近期安装完毕,并对龙芯计算机教室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防静电地板。学校互联网实现了百兆光纤接入,每口教室和办公室都有一个信息节点,覆盖整个校园;同时所有的办公室都安装了无线路局域网,方便教师实用笔记本上网浏览信息和下载资源,实现了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
二、健全管理、服务体系(1)以推进小组为核心
为了确保我校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我们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和信息教师担任。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会议,商讨信息化工作,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以期达到“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数字校园”的规划目标。
(2)以管理制度为保障 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健全了教育信息化各项管理制度,修订了《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学生上机规则》等共十多项。各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都做到了制度上墙。
学校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对所有信息化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一方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增强保管人的责任意识。目前所有机器均性能良好,使用正常。各类设备都落实保管责任人。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综合电教室等设备都有专人负责。
(3以学校网站为平台
我们学校的网站也在今年进行了全新的改版,不仅设计更富有朝气,栏目也更完整,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目前学校网站已有新闻时空、学校概况、菁菁校园、党建园地、教工之家、园丁礼赞、学生风采和校园文化等十几个栏目,这些栏目内容很充实,信息更新快,已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行政管理的操作平台、校务公开的窗口、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
学校网站建设及维护由专人负责,并成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发布进行全方位指导、监督和督促,使该网站面向社会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信息发布服务,网站信息更新及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如办公自动化软件培训,演示文稿制作,课件制作,龙芯计算机白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等。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绝大部分老师都能熟练运用多种软件,有80%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上网下载和自己制作一些PPT,来配合这些课件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的努力,我校已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教育信息化,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我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大胆实践,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质量和水平,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仁怀市中枢二小
2015年春季学期电教处工作总结
火热的夏季来临,又到了一个学期期末。本学期工作,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但总的发展趋势还是很好的,现总结如下。
一、本期于3月1日开校,电教处于1月28日开始对全校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有37台投影仪需要清洗。立即报告学校,并于2月28日以前全面清洗完成。计算机教室(1)有20台电脑属2004年所配,已经严重损坏,急需报废。
二、3月6日,完成《中枢二小电教处2015年春季学期工作计划》、《中枢二小2015年远程教育工作计划》、《中枢二小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中枢二小2015年春季学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训计划》上交市教育局电教科。
三、3月9日,启动仁怀市教师信息计术应用能力考试报名工作。除了免考、借调的老师外,共有120名老师报名,有50名老师参加一期考试。
四、3月初启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拟定晒课方案,共有114位老师参加了优质课比赛,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信息、科学等学科评出前三名发奖,并参加录课上传至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4月4日结束优质课比赛,4月8日开始,4月30日结束录录课工作,5月15日结束上传,目前为止,共上传国家平台的课有44堂。
五、为了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应用能力,根据教科局2015年转发的《教师信息技应用能力标准》的要求,拟定《中枢二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训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并于4月7日启动培训工作,聘请我校曾驰、陈友铭、吕娟、陈龙担任辅导教师。培训内容包括:微课程,西沃一体机、电子白板使用,offiac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资源的获取和处理等。培训分为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行政教辅组四个小组,每天下午放学后培训一小时。培训一直延续至5月5日结束,历时30天。经过培训,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到全面提高。
六、4月15日——5月12日,收集教师“优质课堂实录”、“优秀微课”、“优秀课件制作”、“优秀论文”等四优作品,上交电教科。共收集四优作品21件,18位教师参赛。
七、网站更新与维护。中枢二小网站更新通知公告内容6条信息,校园新闻更新内容42条,周工作安排更新内容5条,教育科研等更新内容10条,上报教育局网站信息67条。累计发布各类宣传信息130多条,为中枢二小外树形象做好好地宣传工作。
八、教育信息化装备管理考核。拟定《中枢二小信息化教育装备管理考核方案》,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各年级挂帮领导为考核小组成员,负责本年级考核,每月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累计至期末,综合成绩按年级前三名发奖。
九、摄影工作,为了学校大小活动、会议均有摄影资料,本期电教处共摄照片达44G,13000多张图片.建成图片专档,刻录照片光盘CD11张。
十、网络、设备维护。本校共有电脑352台,其中笔记本电脑62台,台式机290台,计算机教室中的150台电脑,不能启动,黑屏、蓝屏、展台不能转换,音响无声音等小毛病经常出现,本期全校电脑小型维修达1000多次,班班通大型维修200余次。与电信局签订网络升级使用协议书,用交换机将两条光纤采用双进单出的办法,解决了全校网速过慢的问题。
十一、远程教育,每月举行两次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下载培训资料达到800兆.做好培训计划、过程、图片、总结,建立远程教育档案。
十二、协助教育局举办全市信息技术骨干培训;6月11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培训,6月23日 “仁怀市教育信息技术专家库”培训在我校举行。两次培训人数均达60人,电教处认真组织,做好欢迎标语、场地安排、软硬件保障、网络畅通、宣传报道等后勤保障,使得培训圆满结束,深受全市同行、上级领导好评。
总之,中枢二小电教处本期以来,以“三通两平台的使用”为主线的工作思路,提倡学用结合,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结合远程教育,提高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服务于中枢二小“仁爱”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质量,打造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着眼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空间应用,教师在平台上获取资源的办法不多,教师空间的应用不够,资源上传率不高。电子教室、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新生事物仅处于了解的层面。学校资源库还有待建立;教师备课系统、上课系统还未安装……一句话,中枢二小要想走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前列,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仁怀市中枢二小电教处
201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