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面对机遇和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面对机
遇和挑战
凡一国、一民族之改革,乃大势要改,人心思改,不能不改,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逼出来的。
今天,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快速增长,世界刮目相看。我们的日子也好过多了,并无“置之死地”之险境…… 凡一国、一民族之改革,乃大势要改,人心思改,不能不改,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逼出来的。
今天,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快速增长,世界刮目相看。我们的日子也好过多了,并无“置之死地”之险境。
那么,当代中国面临什么问题?或者说,是什么问题在倒逼我们改革?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创造35年连续增长奇迹的同时,进一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了。世界上许多经济体的发展在连续增长后,往往出现拐点,由盛而衰。连续保持十年、二十年增长的国家有若干,但“三十而立”者寥寥,“四十而惑者”多多,能连续走好“第四个十年”的经济体,当代几乎没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相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能否迈过这个坎?警钟已响起,当前我国经济已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增大。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涉及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对资源不断扩张的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为满足这种需求,以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和奴役他人来掠夺资源。这虽造就了西方世界近代以来的繁荣,也衍生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仇视。搞“国强必霸”,则“霸极必衰”。历史规律无情,衰败端倪已现。中国当然不会、也不可能再走这种大国崛起之路,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但和平发展也有激烈竞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国际局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变革,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中国不迎头赶上去,就会再次错失发展机遇。
我们常说,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外部环境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占优的压力;仍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冲击。有人希望我们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有人则鼓动我们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改革必须有方向、有原则,有定力。不能改的,怎么说也不改。一旦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现象易发多发,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总之,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已经走到关键路口,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一堆突出的矛盾、问题和挑战。
中国要攻坚克难,实现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化解矛盾之法、解决问题之策、战胜挑战之方,惟有改革,别无他途!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动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关系到长治久安的大事,需要强有力的推动,这就要求我们牢牢围绕进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改革开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科学的制度作为保证,科学的方法具体实践,科学设计、组织、展开各项执政活动,进一步优化执政资源配置,减少执政本钱,进步执政效力,实现执政决策科学化、管理科学化,大力进步执政能力,打造高效政府。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为基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发动群众气力,依托人民推动改革,增进人的全面发展。进步民主执政水平,体现为民执政、靠民执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视体系,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切实做到依法施政、依法治国。法为民而生、为民而立,用法律保障群众的权利,增强政府的权威,从而增进国家的健康、文明、有序发展。进步依法执政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全新宏伟篇章。面对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心四周,扎实进步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净化党性熟悉,强化党性修养,进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努力增强业务能力水平。让我们满怀抱负,豪情为党的建设工程、国家的建设事业、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一份应有的气力。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胡总书记的报告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的组织和安排下,我们全体教师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了学习,报告中对教育问题进行了阐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
免费
分享
创新
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加强调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材,而这对教师团队中的我来说更加有责任去对特别和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帮助,得以上孩子能在乐于学习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技能。
报告指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报告中虽然有关教育的文字篇幅不多,但字字千金,切中要害,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
十八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十八大报告将教育工作作为民生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校将认真审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十八大报告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实将十八大精神与学校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发展教育事业,使学校的教育事业更上新的台阶。在总书记讲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问题时,我们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我认为,胡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彰显了我党的活力,生命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报告当中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我们应该以xx大报告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实将xx大精神与学校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发展教育事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上新的台阶。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十八大精神之一。我们作为基层的党员,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持党的纯
免费
分享
创新
洁性。加强良好的党性修养,这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同时我还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来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御错误思想,不仅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来证明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身为一线教育的教师,我当然更加关注教育。总书记的报告对我国今后教育的发展进行了重要论述。总书记的报告中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佳绩。为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教育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这一内容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教育领域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为保障这一理念的实现,报告中同时提出,要“深化教育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这几项改革是切实把教育理念从增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应对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根本。
总之,我决心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把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中,落实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中。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下午闭幕。为期四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政策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现实社会问题为政策导向,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并以此为基点落实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是全面深化的改革,一方面注重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一方面又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深层次触及到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而我认为推进法治改革对于会议提出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些一系列的改革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就如同木桶理论中各块木板,每一项改革代表其中的一块木板,而改革的总体目标既国家的总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可以视为木桶之中的水,任何一项改革的确实都将导致整体改革效益的下降,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具有很大的牵连性。从推进法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法律的支撑。《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而宪法是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进一步强化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之对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法律。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法律,没有法律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治经济。通过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法律外部环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民主稳定的政治局面、安居乐业的社会秩序和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而这些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实施都需要法律予以最终的保障,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体系需要法律权威的支持。法律绝不仅仅是政府治理和控制社会的工具,在更关键的另一个方面,法律也是社会控制和规范政府与公共权力的工具。法律至上应成为安排法与权关系的基本原则,法律在公共权力面前取得独立和最高的权威地位是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既一切公共机构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一切公共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具有合法性,无论是具体的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本身,违法行使公共权力都会引起法律责任,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推进法治改革对于此次整体的改革有着不可言喻的重大影响,法律从某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手段,其影响到了改革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坚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第四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两河镇魏家桥完全小学杜长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会是我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十五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全会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既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不乏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发展新在教育有了更加彻底改革的态度。公报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三个“最”,既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也体现出了改革的创新。比如,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可以展望,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
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通过学习,深刻体会到,如今,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研究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改革新措施,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事业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括性的、方向性的论述。相关的配套改革具体措施,将在今后陆续推出。这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新,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野和路径,也表明着中国的未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中,要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立足本职工作和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深感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
力。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播种文明的使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2.教育关系学生的未来,系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对待学生有耐心,特别对于问题生,要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予改过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教师要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
3.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毕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般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严以律己,认真履职,注重落实,切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线,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天即将到来,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时代的曙光吧!
第五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大幕,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鲜明提出了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科学描绘了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和“动员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时代使命,我们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披荆斩棘,正道沧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其独特的创造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缔造出一幅丰富生动的发展图景。九十多年奋斗积累,六十多年建设发展,三十五载锐意改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清晰鲜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夯实,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巨大跨越。中国的“制度优势”成为一个个奇迹最贴切的注脚。
改革的实践在基层,基层改革者任重道远。人们不会忘记,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是安徽小岗村农民对包干到户的大胆探索,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正是建立在这样许许多多基层改革者的探索之上。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仍然需要千千万万的基层改革者去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细化、完善、落实会全会的一项重要要求。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引起高度关注,其规模、风险、未来发展轨迹、治理思路都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审慎处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可能诱发的风险,十分必要。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