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工作总结
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工作总结
一、今年工作情况
(一)制定完善系列培训政策。年初,会同区财政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调整XX区政府补贴培训目录和补贴标准的通知》;二季度,会同区总工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指导意见》;三季度,结合本市有关地方教育附加经费的文件精神,初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系列文件,从而为加强本区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建设适应本区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二)有序推进培训考核指标。今年市局下达了完成外来农民工1.75万名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我科室一方面结合街镇情况,分解指标,并加强日常指导和管理;另一方面实地走访街镇,听取意见建议,力求提高培训实效。截止9月,全区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7723名,其中本市劳动力培训15343名,外来农民工培训22380名,完成市局下达指标数的127.9%;职业资格等级培训20813名(初级工为9721名、中级工为8037名、高级工为2313名、技师为214名、高级技师38名、模块为490名),上岗培训16910名。
(三)依法开展各项审批审核。一是实施行政许可审批,截至10月,变更有关办学事项4项,新增、提升专业8项,涉及管理咨询、信息服务、文化教育、生活服务、机电技术等多个类别。二是完成全区职业培训机构及培训项目网络化核检工作。经审查,24家培训机构中合格22家;50个培训项目中合格22个,对通过网检和年检的培训机构,按规定落实行政许可的换发证工作。三是落实补贴培训签约,今年全区共25家培训机构的106个培训项目通过审核,签订了《承担补贴培训协议》。四是协助开展社团年检,今年共对25家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进行了年检初审。五是做好培训机构收费许可向物价局年度备案工作。
(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开展首席技师工作资助推选、审核、申报工作。我科室积极组织发动并深入企业宣传,共收到4家企业8名候选人的推荐材料,经评选,共有7名获今年区首席技师工作资助,有4名被推荐申报市首席技师工作资助;二是引导企业组织“高师带徒”。今年,我科室对获得2012年市、区首席技师工作资助的4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宣传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重点推动“高师带徒”项目。目前,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组织申报该项目;三是发展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单位。经培育发展,保力马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符合各项要求,已通过市局审核。目前,全区共有1家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3家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单位;四是开展全区人才统计工作。一方面按市局要求核准信息、填报表格;另一方面自主建立我区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做好日常数据维护。
(五)严格执行补贴资金审查。一是做好今年政府培训补贴资金申请的受理、审核、上报工作。截止10月,全区经审核下拨政府补贴培训费1310.06万元,其中外劳补贴为1081.15万元,本劳补贴为228.91万元;二是按要求开展了2012年度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过程评价、后评价以及明年绩效预算前评价的工作,并制定明年政府培训补贴资金预算;三是落实今年拨付地方财政教育附加经费的受理、初审、汇总、上报工作,截止10月,全区共2150家企业申报,经审核下拨经费18072.88万元;四是开展2012年度使用中央补助就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并结合审计结果召开工作会议,自查自纠;五是加强对全区培训机构补贴资金的日常指导与监管。
(六)全面紧抓机构日常管理。一是多次召开全区所有职业培训机构工作会议,及时传达市、区文件精神,合力推进培训工作;二是管理市局信息平台,同步更新培训机构各项数据、审核开班信息、查实考试情况等;三是组织全区培训机构校长、教务长参加市局业务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四是举办全区培训机构班主任业务培训,解读最新政策文件要点,听取意见建议,八十余人参加了培训;五是开展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检查,加强安全宣传,督促培训机构做好日常记录、及时添置安全消防设备;六是做好对培训机构的日常指导和服务,并完成各类数据报表的统计和上报。
(七)大力发动各方政策宣传。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发挥区培训协调小组的作用,落实培训的目标管理;另一方面调动街镇工作优势,加强地方与培训机构之间的互动,做好培训的过程管理。一是参与区、街镇就业招聘活动,加强培训政策宣传,通过培训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二是每月汇总全区培训机构开班信息,通过区人保报及人保网站公布,拓宽信息渠道;三是集中调研走访全区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社保中心及部分培训机构,实地了解情况,探讨有效措施,并联合基层单位共同开展宣传;四是组织各区域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人事干部培训,争取企业支持配合;五是举办上电教育培训中心a级办学机构挂牌仪式,以典型引路,发挥示范效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六是开展莘闵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专题报道,通过相关媒体予以刊登,对该学校坚持自身特色、重点推进等级工培训的做法予以推广。
(八)认真办理两会意见提案。我科室今年负责办理区人大、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提案共两份,针对委员提出的《解决如何为XX区的先进制造型企业留住外来人才的建议》、《关注闵行现代服务业趋势和物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认真讨论研究,并通过与委员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在了解掌握情况的基础上,3月上门走访答复,10月回访听取意见,委员对答复均表示满意。
一、今年工作情况
(一)制定完善系列培训政策。年初,会同区财政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调整XX区政府补贴培训目录和补贴标准的通知》;二季度,会同区总工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指导意见》;三季度,结合本市有关地方教育附加经费的文件精神,初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系列文件,从而为加强本区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建设适应本区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二)有序推进培训考核指标。今年市局下达了完成外来农民工1.75万名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我科室一方面结合街镇情况,分解指标,并加强日常指导和管理;另一方面实地走访街镇,听取意见建议,力求提高培训实效。截止9月,全区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7723名,其中本市劳动力培训15343名,外来农民工培训22380名,完成市局下达指标数的127.9%;职业资格等级培训20813名(初级工为9721名、中级工为8037名、高级工为2313名、技师为214名、高级技师38名、模块为490名),上岗培训16910名。
(三)依法开展各项审批审核。一是实施行政许可审批,截至10月,变更有关办学事项4项,新增、提升专业8项,涉及管理咨询、信息服务、文化教育、生活服务、机电技术等多个类别。二是完成全区职业培训机构及培训项目网络化核检工作。经审查,24家培训机构中合格22家;50个培训项目中合格22个,对通过网检和年检的培训机构,按规定落实行政许可的换发证工作。三是落实补贴培训签约,今年全区共25家培训机构的106个培训项目通过审核,签订了《承担补贴培训协议》。四是协助开展社团年检,今年共对25家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进行了年检初审。五是做好培训机构收费许可向物价局年度备案工作。
(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开展首席技师工作资助推选、审核、申报工作。我科室积极组织发动并深入企业宣传,共收到4家企业8名候选人的推荐材料,经评选,共有7名获今年区首席技师工作资助,有4名被推荐申报市首席技师工作资助;二是引导企业组织“高师带徒”。今年,我科室对获得2012年市、区首席技师工作资助的4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宣传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重点推动“高师带徒”项目。目前,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组织申报该项目;三是发展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单位。经培育发展,保力马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符合各项要求,已通过市局审核。目前,全区共有1家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3家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单位;四是开展全区人才统计工作。一方面按市局要求核准信息、填报表格;另一方面自主建立我区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做好日常数据维护。
(五)严格执行补贴资金审查。一是做好今年政府培训补贴资金申请的受理、审核、上报工作。截止10月,全区经审核下拨政府补贴培训费1310.06万元,其中外劳补贴为1081.15万元,本劳补贴为228.91万元;二是按要求开展了2012年度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过程评价、后评价以及明年绩效预算前评价的工作,并制定明年政府培训补贴资金预算;三是落实今年拨付地方财政教育附加经费的受理、初审、汇总、上报工作,截止10月,全区共2150家企业申报,经审核下拨经费18072.88万元;四是开展2012年度使用中央补助就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并结合审计结果召开工作会议,自查自纠;五是加强对全区培训机构补贴资金的日常指导与监管。
(六)全面紧抓机构日常管理。一是多次召开全区所有职业培训机构工作会议,及时传达市、区文件精神,合力推进培训工作;二是管理市局信息平台,同步更新培训机构各项数据、审核开班信息、查实考试情况等;三是组织全区培训机构校长、教务长参加市局业务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四是举办全区培训机构班主任业务培训,解读最新政策文件要点,听取意见建议,八十余人参加了培训;五是开展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检查,加强安全宣传,督促培训机构做好日常记录、及时添置安全消防设备;六是做好对培训机构的日常指导和服务,并完成各类数据报表的统计和上报。
(七)大力发动各方政策宣传。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发挥区培训协调小组的作用,落实培训的目标管理;另一方面调动街镇工作优势,加强地方与培训机构之间的互动,做好培训的过程管理。一是参与区、街镇就业招聘活动,加强培训政策宣传,通过培训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二是每月汇总全区培训机构开班信息,通过区人保报及人保网站公布,拓宽信息渠道;三是集中调研走访全区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社保中心及部分培训机构,实地了解情况,探讨有效措施,并联合基层单位共同开展宣传;四是组织各区域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人事干部培训,争取企业支持配合;五是举办上电教育培训中心a级办学机构挂牌仪式,以典型引路,发挥示范效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六是开展莘闵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专题报道,通过相关媒体予以刊登,对该学校坚持自身特色、重点推进等级工培训的做法予以推广。
(八)认真办理两会意见提案。我科室今年负责办理区人大、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提案共两份,针对委员提出的《解决如何为XX区的先进制造型企业留住外来人才的建议》、《关注闵行现代服务业趋势和物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认真讨论研究,并通过与委员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在了解掌握情况的基础上,3月上门走访答复,10月回访听取意见,委员对答复均表示满意。
(九)着力规范科室内部管理。一是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市局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不定期开展自学、互学活动,提升科室人员业务水平;二是定期召开科室会议,及时转达市、区文件精神,布置下阶段各项工作,通报前期工作完成情况。三是形成多项规章制度,制定培训学校、培训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确定专家评审费用标准,配合局法制办做好依法规程编制工作。四是依法依规装订卷宗,按要求做好科室资料的整理归档及日常查询工作,今年共装订2007-2012年卷宗210卷。
二、明年工作思路
(一)完善政策、重点落实。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系列文件,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及早出台实施。同时做好地方教育附加经费和财政预算经费的审核、使用,给予符合条件的个人、企业、培训机构补贴扶持,并在年底评估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从而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按需施教、注重实效。一是与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围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养老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有的放矢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培训稳定就业、促进就业、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并以地方教育附加经费使用情况为抓手,对企业自主培训情况开展调研。同时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平台,加强社会培训资源和企业培训需求的对接,建立企业、培训机构、培训管理部门的联系机制;二是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定期梳理全区就业年龄段内的人力资源信息、企业用工情况等,动态掌握培训需求,指导全区培训工作开展。鼓励培训机构培育特色项目,逐步打造自身品牌,使全区培训工作更富活力、更具影响力。三是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加强与有关行业协会日常联系,争取行业支持,和谐推进各项培训工作。
(三)质量并举、全面推进。一是制定全新模式的考核标准,科学设置全区各街镇、培训机构岗位培训、等级工培训的指标比例,重点提高等级工培训所占比例。二是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多渠道、多形式推选首席技师,引导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单位自主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高师带徒,在全区形成规模宣传效应,带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进步。三是广泛征求基层建议,通过设计新颖的宣传资料、设立“闵行职业培训”微博、微信等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拟写“XX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报告”,分析研究近年来培训工作的整体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议参考。
第二篇:2011年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工作总结
2009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2009年我处紧紧围绕全厅中心工作,突出改善民生,突出城乡统筹,突出整体推进,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龙头,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力度;以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特色的职业培训新模式;以加强技工院校的内涵建设及职业培训条线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举措,全面推进技工教育与培训工作上新台阶。
一、统筹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围绕新技师培养,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公共实训、校企合作、鉴定质量为重点,健全和完善行业企业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新技师培养预计将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截止11月底,全省共培养新技师13211人。
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今年相继与省财政联合出台了《关于对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重点技工院校给予贷款贴息的意见》和《关于实施政府购买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的通知》这两项重大经费支持政策,充分发挥省补资金的引导作用,在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的同时,充分调动企业、院校及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加快培养一批社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共同投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促进新技师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围绕年初下达的新技师培养目标要求,从目标考核、全国统考、技师考评和破格申报等方面采取措施,指导各地不断加大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结合生产实际、技术攻关项目,大力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大师工作室和技师研修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三是组织各类技能竞赛,推动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在推动企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各行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会同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国家税务局、省经贸委、省交通厅、省电信公司、省邮政公司、省电力公司、省财贸轻纺工会、省室内装饰协会、省建设厅组织了全省职工十大工种职业技能竞赛,会同团省委举办了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会同省教育厅举办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会同省民政厅举办了全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会同省残联组织了全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等省级竞赛活动,并有效地指导了市级各类竞赛。参加省、市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人数超过100万人,产生了137名“省技术能手”,546人晋升技师、高级技师,5000多人晋升高级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努力学习、提升技能、提高素质的积极性。
四是加大宣传,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结合12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贴,权台煤矿入选全国高技能人才优秀培养单位,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宣传工作。并按照部统一要求,在全省统一开展了以“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为
主题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暨技工院校招生宣传活动。在全省形成了重视、关心、扶持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开拓创新,技工教育事业呈现新局面
今年,我们指导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各技工院校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克服了生源下降、普高、高校扩招以及部门限制招生等各种困难,全省129所技工院校共招生11.8万人,超额完成了全年招生7万人的目标任务。据初步统计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6.5%以上。
一是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全省今年新批高级技工学校2所,省级重点技校2所。今年全省招收高级班、预备技师和技师班5.2万人,全省高级班、技师班在校生达10万多人,占在校生总量的34%,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
二是技工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功能不断增强。多次协调省有关部门,督促有关市劳动保障局,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及时足额发放工作。积极配合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全省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督导。继续推动技工院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作用,通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加大技工院校的宣传力度,通过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使得大批农村劳动力实现了由农民向技术工人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推动技工院校结合农业产业化的需求设置专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技能培训服务新农村建设。
三是技工院校的师资质量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我省继续组织48名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加了部组织的师资培训。依托常州技师学院、盐城技师学院、无锡技师学院等师资培训基地,共培训了107名“一体化”教师,并组织我省第三批技工院校11名骨干教师赴奥地利进行工业自动化、数控技术两个专业为期2个月的研修。继续开展技工院校教授级讲师评审工作,有16人被评为教授级高级讲师,26人被评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151人被评为高级讲师。这些举措进一步改善了技工院校师资结构,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能力,为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撑。
四是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全省各地根据省厅的要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不少学校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探索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由顶岗实习为主向教学过程延伸,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把学校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个方面紧密结合,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面不断扩大,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校企合作的深化,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2009年毕业生7.9万人,其中高级班、预备技师和技师班1.96万人。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8%。
三、加大投入,培训鉴定服务能力有了新提升
技能人才培养的深入推进,离不开一系列保障性措施和基础性建设的有力支撑。过去一年,我们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继续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基础建设,全面提升面向社会、满足
劳动者需求的培训服务能力。今年我们争取到财政安排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达3600万元,职教专项经费1000万元,中等职业能力建设专项经费1000万元。
一是技工教育和培训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全省现有技工院校143所,其中技师学院27所,其中重点技师学院7所,高级技工院校11所,国家级、省级重点技工院校41所,在校生32万人;各类社会培训机构1316个,初步形成了以省重点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以国家和省级重点技工学校为骨干,示范带动全省技工院校共同发展,初、中、高技能等级相互衔接、职业工种(专业)基本齐备、公办民办相结合的技工教育和培训体系。
二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初具规模。从“科教兴省”战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积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在重点行业和企业、技工院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全省50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规范管理,发挥龙头作用;在10所技工学校新建省紧缺型人才培训工程基地,7所技工院校建立了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并在各市残联和劳动保障局共同推荐的基础上,会同省残联对全省36家申报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的单位进行考核评估,遴选产生了首批16家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已经建立了以18个国家级和5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40个省紧缺型人才培训工程基地为骨干、一批市级培训基地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
三是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为进一步提升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今年我们继续加快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目前,13个省辖市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有镇江、南京、盐城、徐州、扬州、无锡6个市,基本建成、部分投入使用的有苏州、淮安、宿迁3市,正在加紧建设的有泰州、南通、常州、连云港4个市,全省公共实训基地规划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20亿元。初步形成了公共培训鉴定服务网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提供服务,成为劳动保障部门新的公共服务窗口。同时,充分利用院校、企业现有的设施设备,向社会开放一批实训项目,弥补实训资源的不足,满足劳动者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训需求。截至10月末,我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已累计为社会提供实训服务40.7万余人次。我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在广州会议上得到了与会者充分的肯定和好评。
四是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监管制度逐步健全。年初转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了《关于建立全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能力和诚信评估制度的通知》,在全省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评估。省厅按照评估标准对省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逐个核查,进一步规范了全省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促进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诚信办学,培训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五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工教育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分赴市、县和
省外开展调研活动,学习总结地方及外省先进经验,形成调查报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召开了全省技师学院改革发展研讨会,形成了《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等5个文件,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下发。充分的调研和研讨,为下一步工作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三篇:人社局建设科年终工作总结
人社局建设科年终工作总结
20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职业能力建设科以“一创双优”教育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围绕主线,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大人才、大民生、大就业、大保障、大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就业为本、人才优先,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以实施全面技能振兴工程和人力资源优势培育为重点,健全培训体系,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圆满完成了20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全年共培养高技能人才6700人,完成3000人省定目标的223%。
(二)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共完成技能培训57000余人,完成35000人目标任务的163%。
(三)职业技能鉴定。全年完成技能鉴定21600余人,完成0人目标任务的108%。
二、主要工作业绩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科室工作的重点,也是其中一项创新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全体上下齐心协力,勤奋工作,走基层、进企业,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共培养高技能人才达6700多人,完成省定3000人目标的223%,取得了显着成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了李明安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高建军仪表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肖彬化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了一大批企业技能人才创新成长,脱颖而出,树立了典型,有效地促进了技师带动示范作用的发挥,营造了企业发展环境,加快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二是通过“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强化了“校企合作”,促进了市技工学校、市第六技工学校与产业集聚区合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共培训职工3000多人,有力支持了我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三是以中原大化公司为试点单位,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仅这一家企业,全年共完成中级工、高级工鉴定800人,技师考评150人,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全面铺开。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7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20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24号)精神,年初,我市制定了《濮阳市20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实施企业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劳动力技能储备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六种职业技能培训,强力推进我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一年来,在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中,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紧密结合促就业、保民生这一根本,以技能振兴工程为抓手,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方式,采取了“条块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以行业协会为“条”,充分发挥和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力量,重点在餐饮、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建筑等行业,积极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以重点企业为“块”,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中心的作用,并积极组织各技工学校、民办培训机构,开展校企合作,重点开展了以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为目标的岗前培训、在岗职工培训以及转岗、失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共完成在岗培训1.5万人。
(三)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成效显着。根据省厅《关于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按照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指导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采取贴近生产需要、贴近岗位要求、贴近职工素质提高的考核方式,对职工技能水平进行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今年,我们确立了中原大化公司为评价试点单位,在企业职工中开展了初、中、高级以及技师的评价工作。一年来,中原大化公司利用所属培训机构,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00余人,研究生培训80人,完成初级工鉴定200人,中级工鉴定550多人,高级工鉴定280多人,技师考评150人。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中坚力量,在企业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技能攻关、传承技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才能有利于他们成长,使之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四)就业准入制度得到加强。今年5、6份,我局以职业能力建设科牵头,劳动保障监察、就业办、市技工学校、餐饮协会配合,组成了专门的就业准入职业(工种)服务工作小组,为市直各大宾馆饭店、美容美发店、保健按摩店、汽车修理厂等提供就业准入上门服务活动。服务内容主要是为中式烹调、保健按摩、美容、美发、汽车修理等5个职业(工种)提供就业准入上岗培训、提供技能鉴定服务等,达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此项活动,共走访服务企业60余家,登记培训达3000余人,开展技能鉴定人。
这次上门服务活动,是我局持续开展“一创双优”和“三比两争”大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体现。这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市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就业准入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五)国家统一鉴定考试进展顺利。5月21、22日和月19日、20日,分别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二次全国统一鉴定考试,参加考试的共有950多人,涉及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师、物流师、秘书、理财规划师等七个职业(工种)。省厅选派了督导员参与统一鉴定考核。这项考核工作组织严密,进展顺利,得到了省厅领导的一致肯定和表扬。
(六)技能鉴定机构评估取得成效。根据省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人社厅函〔20〕33号文件做好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管理评估工作的通知》(豫人社职业〔20〕19号)精神,我市对家鉴定机构认真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管理评估工作。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勘查、专家评议等评估环节,有8家技能鉴定机构被评为合格,1家被评为优秀,3家被取缔。市技工学校鉴定所被推荐为全省示范性鉴定机构。通过开展技能鉴定机构评估,规范了鉴定机构的鉴定行为,促进了鉴定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了鉴定质量的提高。
(七)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今年6月份,我们根据省厅的安排部署,组织安排了全市各技工学校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活动,并及时向省厅进行了推荐。9月份教师节期间,有1个先进集体、3名优秀教师、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得到了省厅表彰。同时,我们还组织各技工学校开展焊工专业优质课评选、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育教学改革探讨等活动,积极加快我市各技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7、8月份,利用暑假,我们组织各技工学校教师10余人,分别参加了省厅举办的“一体化”教学研讨会和优质课研习会,让教师们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获得新信息,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八)自身服务能力得到强化。一是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贡献力量,我们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了强化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落实在职职工培训补贴、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10条工作措施,积极支持和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二是为了支持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我们积极促进各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多种形式为产业集聚区提供培训服务,做到了把培训和就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承接产业转移紧密结合,并按岗位技能要求设置专业培训课程,扎扎实实地为企业培养实用技能人才。三是我们以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建立健全了职业能力建设科工作制度,各项重点工作实行了台账管理,强化了时间节点,规范了办理流程,提高了办事效能,切实提升了我们自身为企业、为职工服务的能力。
三、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学校招生工作难度加大。今年,全市各技工学校秋季共招生427人,其中,市技校220人,第二技校187人,第六技校20人。连续两年技工学校招生形势严峻,招生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技工教育的发展。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招生更加困难,很多学校举步维艰。
二是我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仍难以惠及各技工学校。我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已经实施三年,但是,各所技工学校至今仍没有得到项目支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这项工作由市教育局主导,我局和发改委、财政局共同参与,教育部门所辖职业学校近水楼台的优势。二是我市各个技工学校在全市评比中不占优势,个别条件达不到要求。市技工学校是全市最好的一所技工院校,由于占地面积、学校规模、在校人数等条件欠缺,至今仍得不到项目和资金支持。
四、20年工作计划
20年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就业为本、人才优先,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人力资源优势培育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积极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发展,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推动我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作目标:完成技工学校招生1000人;职业技能培训40000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0人。
(一)以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认真总结中原大化公司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方法和内容,健全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流程,营造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20年要在全市重点企业广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20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协调督导机制,加强技能振兴工程的检查。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技工教育基本建设。三是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为产业集聚区开展好职业技能培训。四是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职业培训政策,宣传技能成才和成功创业的典型事迹,宣传优秀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在职业培训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显着成效,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监管。坚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大力支持和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规范办学,强化培训质量,做到诚信发展,进一步提升培训服务的能力,为我市经济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支持。
第四篇:人社局档案科工作总结
人社局档案科工作总结
20xx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科认真贯彻落实领导的指示,在各单位、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档案工作建设不断加强,服务创新工作有序开展,档案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一、边干边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本着为干部群众服务的宗旨,我们坚持“一张笑脸、一把座椅、一杯热水”的工作方式。为广大市内干部做好考核、奖惩、工资和新学历、学位以及其他材料的登记,归档的工作,将近一年新入材料归档×份。每月按照要求,协助有关科室做好退休人员的档案查阅与提档工作。做好借阅、转出、转入、收集工作。及时更新、补充信息库,使得信息库更加完善,准确。做好新入职干部的档案整理、归档工作。积极完成局里要求的其他工作,如社军人员入伍退伍材料的查阅、复印工作。
二、做好机关档案查询利用服务
根据“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中心工作服务”这一宗旨,档案科从机关档案查询的需要出发,结合安全保密的具体要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深度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了档案利用的权威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截止12月31日,接待各机关单位、街办处档案查询利用共2021件(卷)。
三、继续开展干部人事档案装订整理工作
20xx年,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档案装订工作验收要求,结合去年工作经验,循序渐进地装订完成干部人事档案×份。为保证装订工作准确无误,装订人员定期将已装订完档案逐份检查并拾漏补遗,确保市内干部人事档案装订工作能够按照计划要求科学有效地完成。此项工作得到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切实加强对文件材料收集传送、使档案管理更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加强对归档文件材料的保管以及保密力度,由档案人员统一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挪用,凡涉及保密的文件资料,认真做好登记、传阅、管理和归档工作;三是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积极完成档案相关工作。
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方面问题,本着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坚持学习档案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统计、借阅、利用以及安全、保密等各个环节能够准确掌握,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业务水平。
六、档案科下一步工作谋划
(一)深入宣传,增强档案工作意识。档案工作越来越显示着它独特的价值,在今后我们将加强档案法规宣传力度,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形成共识,提高档案意识,减少私自占有而使档案遗失,防止工作调动而引起的档案丢失,为做好档案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提升素质,发挥档案工作效能。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自身档案知识修养,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区档案局组织的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档案方面的知识,勇于创新,注重工作实效。加强与部门单位之间联系,积极主动为组织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凭证。同时积极对档案信息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使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认真将档案资料集中在档案室统一保管,年终对全年新入档案工作进行一次统一梳理。
第五篇:人社局社会保障科工作总结
人社局社会保障科工作总结
社会保障科今年工作以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抓手,以实现应保尽保为终极目标,齐心协力、扎实工作,逐步健全与国家统一要求相衔接、与闵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群。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今年主要工作成效
1、及时做好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新征地人员缴纳标准的调整工作。从一月一日起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由每人每月988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118元,全区有近3.5万人增加了养老生活费。同时,新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费缴纳标准也分别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男每人211296元,女每人280740元调整为男每人243276元,女每人323250元。另外,根据市2012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我区新征地人员缴费标准自今年4月1日起也由原来的210884.4元/人调整为221564.4元/人。
2、创新务实,夯实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市人保局、市社保中心闵行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局社会保障科牵头,在去年梅陇、虹桥、华漕三镇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试点运行良好的基础上,今年3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浦江镇、吴泾镇、江川街道也纳入试点工作。9月起社保个人业务办理又在全区推开。目前此项工作推进顺利,全区有6个街镇可办理社保个人业务、单位业务、工伤生育、咨询服务、其他服务共五大类业务,涉及常用的100项业务。另外7个街镇(工业区)可办理社保个人业务。
3、关注民生,妥善处理社会保障方面历史遗留问题。一是认真做好支内支边回沪人员帮困补助复核工作,全区每年需发放节日生活补助的支内支边退休回沪人员有37668人,其中分档补助有16866人,新疆零收入20人。二是完成七宝镇1196名原自行养老人员纳入区集中管理协调工作,涉及资金16480.88万元。
4、完成薪酬调查和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工作
⑴最低工资情况年报收集汇总124户,涉及88078人(其中本市人员416人,外来从业人员14072人),占总人数的16.45%;支付1451元到1600元的有6493人(其中本市人员913人,外来从业人员5580人),占总人数的7.37%;
⑵薪酬统计报表:完成调查2011117家单位71216名从业人员,其中劳务派遣人员22421人,占总人数的31.48%,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占人工成本的68.79%。完成2012年调查102家单位65919名从业人员,其中劳务派遣人员14231人,占总人数的21.59%,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占人工成本的74.75%。
⑶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统计报表:调查了区内55家国有企业2009—2012年的企业工资内外收入分配情况。2009年调查4135名在岗职工,8393名劳务派遣人员,97名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2.47,最低比值1.13,最高比值4.41;2010年调查4297名在岗职工,11904名劳务派遣人员,101名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2.41,最低比值1.13,最高比值3.81;2011年调查4391名在岗职工,12293名劳务派遣人员,101名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2.45,最低比值1.4,最高比值3.61;2012年调查4753名在岗职工,12490名劳务派遣人员,102名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3.42,最低比值1.6,最高比值32.47。同时做好本市国有企业工资内收入监督检查中审计工作。重点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上海闵行燃气公司、上海闵工市政建设养护有限公司二家国有企业进行工资内收入审计工作。
5、积极稳妥,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南岳公司拖欠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凯捷时装、宏路房地产公司、新虹街道等多起信访事件。目前,南岳34名征地养老人员已全部纳入区集中管理,涉及金额413.99万元;对凯捷时装陆金芳等79名员工主张公司为其退出所缴“农保”、“镇保”后补缴“城保”,并享受城保退休待遇和新虹街道马引娣等180多名征地“镇保”养老人员要求一次性领取征地镇保补充养老金剩余部分的集访事项经过调查、多方协商,已会同区社保中心、区信访办、各相关部门联合答复;对宏路房地产公司26名征地待岗人员要求宏路公司发放待岗生活费的诉求,经与区建交委、国资委、区财政局、七宝镇协调后出具区府抄告单,整体转移至七宝镇接收安置,涉及经费1000万元。社会保障科今年工作以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抓手,以实现应保尽保为终极目标,齐心协力、扎实工作,逐步健全与国家统一要求相衔接、与闵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群。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今年主要工作成效
1、及时做好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新征地人员缴纳标准的调整工作。从一月一日起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由每人每月988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118元,全区有近3.5万人增加了养老生活费。同时,新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费缴纳标准也分别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男每人211296元,女每人280740元调整为男每人243276元,女每人323250元。另外,根据市2012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我区新征地人员缴费标准自今年4月1日起也由原来的210884.4元/人调整为221564.4元/人。
2、创新务实,夯实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市人保局、市社保中心闵行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局社会保障科牵头,在去年梅陇、虹桥、华漕三镇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试点运行良好的基础上,今年3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浦江镇、吴泾镇、江川街道也纳入试点工作。9月起社保个人业务办理又在全区推开。目前此项工作推进顺利,全区有6个街镇可办理社保个人业务、单位业务、工伤生育、咨询服务、其他服务共五大类业务,涉及常用的100项业务。另外7个街镇(工业区)可办理社保个人业务。
3、关注民生,妥善处理社会保障方面历史遗留问题。一是认真做好支内支边回沪人员帮困补助复核工作,全区每年需发放节日生活补助的支内支边退休回沪人员有37668人,其中分档补助有16866人,新疆零收入20人。二是完成七宝镇1196名原自行养老人员纳入区集中管理协调工作,涉及资金16480.88万元。
4、完成薪酬调查和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工作
⑴最低工资情况年报收集汇总124户,涉及88078人(其中本市人员416人,外来从业人员14072人),占总人数的16.45%;支付1451元到1600元的有6493人(其中本市人员913人,外来从业人员5580人),占总人数的7.37%;
⑵薪酬统计报表:完成调查2011117家单位71216名从业人员,其中劳务派遣人员22421人,占总人数的31.48%,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占人工成本的68.79%。完成2012年调查102家单位65919名从业人员,其中劳务派遣人员14231人,占总人数的21.59%,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占人工成本的74.75%。
⑶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统计报表:调查了区内55家国有企业2009—2012年的企业工资内外收入分配情况。2009年调查4135名在岗职工,8393名劳务派遣人员,97名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2.47,最低比值1.13,最高比值4.41;2010年调查4297名在岗职工,11904名劳务派遣人员,101名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2.41,最低比值1.13,最高比值3.81;2011年调查4391名在岗职工,12293名劳务派遣人员,101名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2.45,最低比值1.4,最高比值3.61;2012年调查4753名在岗职工,12490名劳务派遣人员,102名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3.42,最低比值1.6,最高比值32.47。同时做好本市国有企业工资内收入监督检查中审计工作。重点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上海闵行燃气公司、上海闵工市政建设养护有限公司二家国有企业进行工资内收入审计工作。
5、积极稳妥,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南岳公司拖欠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凯捷时装、宏路房地产公司、新虹街道等多起信访事件。目前,南岳34名征地养老人员已全部纳入区集中管理,涉及金额413.99万元;对凯捷时装陆金芳等79名员工主张公司为其退出所缴“农保”、“镇保”后补缴“城保”,并享受城保退休待遇和新虹街道马引娣等180多名征地“镇保”养老人员要求一次性领取征地镇保补充养老金剩余部分的集访事项经过调查、多方协商,已会同区社保中心、区信访办、各相关部门联合答复;对宏路房地产公司26名征地待岗人员要求宏路公司发放待岗生活费的诉求,经与区建交委、国资委、区财政局、七宝镇协调后出具区府抄告单,整体转移至七宝镇接收安置,涉及经费1000万元。
6、认真仔细,落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今年我区农民征地转性落实社会保障共办结项目23个(其中8个为2012年申报项目),农转非人数共1010人,涉及资金20572.97万元。农转非人员分类情况如下:进社保895人(其中劳动力选择镇保43人,养老人员选择镇保430人)、养老人员88人(其中城保已退休46人、区保障服务中心集中养老37人,选择一次性补偿5人)、劳动力选择一次性补偿27人。目前,有4个项目正在申报办理过程中。
7、正常有序,做好常规工作 ⑴做好来信来访,复查、复核工作。
⑵做好二会提案工作(主办2件、会办3件)。⑶做好信息工作。⑷做好文书档案归档工作。⑸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明年工作要点
1、政策调整的后续工作
⑴梳理政策。根据《关于调整小城镇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通知》沪人社农发(2013)20号文件精神,梳理市区相关废止文件后及时告知街镇;
⑵做好政策宣传。在做好老百姓政策解释工作的同时针对实际情况,明年宣传工作将从深度、针对性上下功夫。
⑶配合各街镇做好维稳预案,遇到突出矛盾及时反映。
(二)继续做好征地项目的落实工作
⑴根据市府相关征地文件精神,落实被征地人员保障。
⑵在继续做好常规项目的同时,明年重点是嘉闵高架、浦江郊野公园项目被征地人员纳入保障工作,涉及华漕、七宝、莘庄、浦江四个镇。
(三)理顺体制,夯实基层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对全区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一口受理”的模式做到思想统一,重点是配合市社保中心闵行分中心对社保业务全区推行的协调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⑴根据国务院、市被征地人员落实社会保障的政策精神,修订我区被征地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⑵研究实施新农保与城居保制度并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