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所先进个人材料 - 副本
司法所先进个人材料
XXX,女,回族,1977年1月出生,本科文化程度,河南开封市人,1995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10月至今在XX办事处工作,现任XX办事处司法所所长。
自接任鼓楼区XX办事处司法所所长以来,我积极投身于司法行政工作中,认真贯彻全市司法行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维护本辖区社会稳定为已任,不断充实、完善、调整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在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工作者及“三八”红旗手。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在工作中坚持队伍建设走在前,人民调解冲在前,普法教育干在前,社矫安帮做在前,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基层司法所的各项职能,为维护辖区稳定打下扎实的基础,赢得了上级司法行政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一、加强学习,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当好司法员 作为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党员,我深刻知道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素质,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到司法所工作以后,我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党性修养,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我认为,要尽快熟悉新的工作角色、融入新的工作环境,首先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我坚持每天都从繁杂的工作中尽可能多地抽出一些时间学习,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新的法律法规作为自己学习的工具,将与科室干部之间的交流、沟通作为学习了解情况的渠道,把到社区基层去看、去听、去实践作为学习的平台。经常读一些业务资料和法律方面的书籍,把每次学习都当成一次“自身提高”认真对待,确保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处理民间纠纷的能力。
二、以“六五”普法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当好宣传员
努力探索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途径,制定不同阶段规划,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
一是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市民文明学校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作用,组织驻地辖区民警,在中、小学校和社区“少年之家”进行巡回法律知识讲座,普及《妇女儿童保护法》、《交通法》,以实例讲法,寓教寓乐,深受中小学生喜爱;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教育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要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共设施;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为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法制环境。
二是加强企业依法治理,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普法教育,以“法律进企业”活动为切入点,大胆开展活动,强化安全生产法制宣传,增强安全法制意识。
三是抓点带面,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小社区大社会”,社区居民文化层次不同,素质高低不同,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创新活动载体,因人施教,特别是针对暂住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成立社区义务法律服务队伍,便民利民、服务于民。组织志愿者进社区义务法律咨询,开展法律宣传,向居民发放法律书籍,努力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上下功夫,注重教育效果。
三、适时调处民间纠纷,为维护地区稳定奠定基础,当好调解员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复杂且琐碎,面对的问题方方面面,从居民间的邻里纠纷到地区群体性事件都需要去及时的化解,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后果。在人民调解基层工作岗位上,我时时告戒自己,群众工作无小事,时时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调解工作中总是有一股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的劲头,敢抓敢管,及时防止社会各类矛盾的激化,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疑难纠纷。为更好的拉进与居民群众的距离,设计了“XX办事处便民服务卡”,并印制4000张,下发到居民群众手中,为社区居民申请调解提供了方便。
四、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当好服务员。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帮教工作,营造人性关怀氛围。社区矫正工作是国家赋予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全新任务,是司法工作的新领域,我严把程序,规范操作,严格核准矫正对象,确保矫正对象一个不漏,防止脱管、失控现象的发生。坚决执行汇报、谈话制度,严格请销假制度,加强与监督人联系,对矫正对象做到“周闻其声、月见其人”,并按规定进行公益劳动。我注重人文关怀,搭建共建平台,通过社区矫正工作站,配合协助街道摸清矫正对象的犯罪背景、认罪态度、家庭情况、就业状况、人员动向等,这样既延伸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触角,有利于矫正工作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同时本着属地、就近、便利的原则,选定本人亲属、朋友及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干部、老党员作为志愿者,形成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合力,从生活上真心实意地关心矫正对象。我所至今在册社区矫正服刑人员5名,严格执行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到、请销假等制度,没有出现社区矫正人员脱(漏)管现象。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工作是一项确保社会稳定、打造“平安XX”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司法所对对“释解”人员在接到释放通知书后,立即登记建立档案,落实帮教人、帮教措施,定期与他们见面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地掌握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了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安置率达100%。年初至今,无一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
五、积极协助XX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好护航员 司法所工作能否真正的出成绩,街道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是关键。在配合街道党委、政府工作上,我积极主动参与到创卫和拆迁工作中去。
XX司法所在“团结、奉献、求实、奋进”的所训感召下,多次出色完成任务,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所做的事件,件件贴近老百姓,桩桩为了老百姓,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困作为第一要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正是这看似平凡的小事,密切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了党的干部在群众的良好形象,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一名党员好干部的精神风貌。
第二篇:司法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区***乡司法所长***,现年50周岁。他虽年过半百,但仍以旺盛的体魄和活力,坚持奋斗在农村社会稳定的第一线,被人们誉为乡党委政府的“参谋”,农村疑难矛盾纠纷的“克星”,农村矛盾纠纷隐患预防机制创新的“行家”。
***性格刚直,恪尽职守,办事公道,是个善管会理老百姓乱事、难事的人。他从事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15年来,始终把消除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稳妥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疑难纠纷,有效地防止了农村矛盾纠纷的激化。他在多年的实践中学习掌握了丰富的法律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方式、方法得当,处理问题积极稳妥,对当事人体贴关心,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他担任乡司法所长8年来,先后解决处理各类疑难案件140多起,平息群众集体上访30多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9%。
2004年2月,ddd村刘某在***集贸市场租用的房屋内从事经销摩托生意时,不慎失火,除造成刘某本人13万元重大经济损失外,还烧毁了租用的郭某三间房屋。当时刘某一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刘某一度想服毒自杀,一死了之。而此时,房主郭某又将刘某失火时抢出的6辆二轮摩托车和3辆三轮摩托车扣留,从而双方在房屋损失赔偿上发生纠纷。先前,海丰村和东村的村干部以及双方亲属都主动介入做了大量说和工作,但终因双方要求差距太大而未达成一致。***得知后,立即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并与相关部门组成调解庭,进行深入调解。通过向当事人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对其做好说服教育工作,终于达成了由刘某赔偿郭某2.8万元经济损失的协议。这时已倾家荡产的刘某无力赔偿,于是***便主动为刘某提供了7万元的贷款担保。刘某感激地说:“多亏了都所长,是他给了我今后经营的援助,鼓起了我继续生活的勇气,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
2005年12月,dd村邓某以买断三义、牟桥和小坨三村校产股权为由,私自拆除由永合、三义、大王、丁家、牟桥和小坨六村共有产权的dd学校院墙3米,撬开其中3间教室的门锁,将全家强行搬进居住。此事引起了永合、大王、丁家另外三村群众的强烈不满,60多名群众聚集乡政府,纷纷要求有个说法。接到报案后,***组织调解中心人员,联合乡规划办和乡教委负责人组成个案调解组介入处理。经调查,1995年为解决永合联小校舍困难问题,经永合、三义、大王、丁家、牟桥和小坨六村协商,集资筹建了原永合联小东南方六间教室。2001年该校学生合并到***中心小学,该校舍一直闲置。此问题系由三义、牟桥和小坨村的主要负责人擅作主张,将本村房屋共有权出卖给急于买房的邓某而引发的严重侵权事件。在调查了解情况的同时,调解组对三义等三个侵权村负责人和邓某进行了批评教育,指出了其侵权违法的症结,然后又将六村主要负责人和邓长松召集到乡调解庭进行了开庭审理调解,在庭审中三个侵权村负责人和邓某都作了深刻的反省,认识到了各自的错误,并达成了由邓某出资1.2万元买下六村共有的六间房屋和院墙,所得房款由永合村先预留出3000元抵顶21年房屋土地使用费后,再由六村按原出资比例折价分配的调解协议,从而平息了一场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
2008年7月29日下午3时许,***乡老鸦村村民史庆山在孙公学盐场结晶池拉塑苫时不幸被雷击中,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发生后,史庆山家属情绪非常激动,聚集100多人冲到出事盐场讨要说法,还砸坏了盐场部分物品进行示威。***得知后,及时赶到盐场制止了史庆山家属方的违法行为,并将他们选出的代表和盐场方负责人召集到乡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调解中,当事双方对死亡事故责任认定和赔偿方式分歧很大,史庆山家属方要按工亡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最少赔偿56.9万元,场方则要按一般意外伤害事件,最多赔偿5万元。针对差距巨大的赔偿意见和面临的奥运安全严峻形势,***和乡领导急在心里,意识到如果问题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群体上访事件。于是,他们不分昼夜靠上工作,吃住在调解现场。经过九天细致入微的调解说服工作,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由盐场方一次性赔偿史庆山家属方死亡赔偿费21万元,分两期付清。
刚刚处理完史庆山死亡赔偿事件,8月6日下午,郭局村村民刘春贵、刘春岭兄弟两个家庭的独生子13岁的刘延辉、11岁的刘延杰在村外游玩时,到本村村民朱卫昌等四人开发台田的渗碱沟内洗澡时,不幸溺水死亡。在***主持调解下,历经3天时间,通过摆事实,讲法律,解纷争,就两少年溺水死亡赔偿事件,达成了由郭局村村委会和朱卫昌等四人赔偿两少年家庭每人4万元的死亡赔偿协议。
连续10多天昼夜艰辛工作把***累得精疲力尽,喉咙沙哑的说不出话来,乡主要领导心疼地说:“老都真是一员好将,有他守在稳定工作一线,我们一百个放心……”
2006年春,为了使村专职调解员有效融入村级事务管理,有利于从源头和关键环节上预防、发现和化解农村矛盾,在***的
第三篇:司法所“五五”普法先进个人事迹
***镇司法所所长***同志先进事迹
***同志自2003年11月任县***镇司法所所长至今,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创造性的工作方法,积极投身于普法工作。并结合镇工作实际,以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素质和镇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由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向法律素质的转变为目标,全面加强镇干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将普法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使***地区逐步形成了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良好风气,较好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同志关心科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注重激发同志们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热情,使全所上下呈现出班子齐心、队伍合力、充满生机、积极进取的可喜局面。
一、制定普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
***同志自觉学习有关“五五”普法工作文件,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和“五五”普法工作思路,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心起草了镇“五五”普法规划,带领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地进行宣传发动,力求对普法工作一开始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动员部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每年年初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到来之际,就带领有关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在辖区内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周活动,对“五五”普法的意义、目标和任务进行广泛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倡导学法用法,坚持依法管理与依法行政相结合、依法管理与领导决策的贯彻相结合、依法管理与辖区群众文明养成教育相结合。把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作为提高干部及辖区居民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把精神文化建设纳入普法之中,使 “五五”普法真正植根到居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使居民群众做到既文明又懂法。
二、结合工作实际,突出普法重点
***同志作为镇司法所所长,积极协调坚持做好以下四个层面的普法工作
(一)要求镇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建立健全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制度等,提高了镇领导干部的法制理论素养,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二)坚持做好辖区干部群众的法制教育。成功将学法用法纳入镇干部的培训内容,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辖区群众积极学习掌握法律知识,以懂法为荣。
(三)加强辖区内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开展法制教育。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工作。使未成年人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未成年人守法的行为习惯。
(四)组织地区单位、社区利用培训班、板报、宣传栏、闭路电视、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采取定点宣传和流动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地进行法制宣传。“五五”普法以来,共举办各类学习班9次,对3000多人进行了法律宣传。通过扎实过硬的法律宣传,提高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创造了人人懂法、个个守法的治安环境。
三、开拓工作形式,注重普法实效。
(一)***同志根据镇工作的特点,提出以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龙头,继续实施各项学法用法制度,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同时抓好公务员、镇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全年组织镇领导干部普法考试2次,法律知识讲座3次,参学率达到95%以上。
(二)***同志为了将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 “每月一法”的宣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组织、协调指导地区性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法,加大普法依法治理的覆盖面,使普法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发挥其在普法依法治街中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
(三)为了与其他部门紧密联合,形成强势宣传氛围。***同志组织镇司法所利用“宪法、法律宣传月”在儿童公园里开展了以“创建平安首府、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结合宪法、法律宣传月的宣传活动。活动中设立法律咨询点,发放宣传材料150份,悬挂横幅4面等形式参加居民200余人,在地区内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地区居民掌握了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普及了综合治理、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处
罚法的基本内容,调动地区居民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
(四)根据石家园子居民居住聚集,流动人口多的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法》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同志在现场与群众一起进行消防实地演练。在地区营造了浓郁的法制氛围,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推进普法工作进程。
***同志的上述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该同志的公仆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充分体现了他心系大局,满腔热情为基层司法普法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位司法行政工作者勤勉敬业强烈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镇司法所
2011年8月3日
第四篇:司法所所长情牵群众安宁先进个人实际
说起周顺庆,群众的评价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人,为民办事的实心人;领导的评价是,全身心为了工作的人,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的人;而家人的评价是,为了别人的事而不顾家的人,让家人经常失望和伤心的人。
一、永恒的诺言,不变的情怀
1985年,22岁的周顺庆踏入司法行政工作以来,他把青春献给了司法行政事业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他把妻子的期盼和女儿的守望撒给了十里八村的平安建设上。25年前的那个春天,对周顺庆来说也许是最寒冷的一个春天,他带着文件去**乡政府报到,接待他的政府领导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热情,甚至连敷衍的客套也没有,还直截了当地说:“司法所这个可有可无的单位又派了一名吃米不下蛋的。”一句话立刻把周顺庆的心情降到了冰点,窘了好一会他才强压着满腔的委屈对这位领导说了一句话:“领导,我可以向您保证,今后我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是有益于党、有益于人民的。”为了这句承诺,他25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做事,踏踏实实地做人,从不懈怠,就是要证明“司法所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不是光吃米不下蛋的”。
25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司法助理员到所长,始终将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来解决,为了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成功率,他走遍了辖区内的每家每户,详细掌握了每家的基本情况,吃东家的咸菜米饭,坐西家的薄席热炕,拉家常,做宣传,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有什么事主动找周顺庆,这个情结一连就是25年。
25年来,他稳妥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疑难纠纷,有效地防止了农村矛盾纠纷的激化。处理问题积极稳妥,对当事人体贴关心,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他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平平凡凡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在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上营造着和谐社会,演绎着奉献人生,是一名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
二、面对矛盾纠纷,他是“法官”
当前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多样性、突发性等特点,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纠纷逐年增多,调处难度增大,他就是靠着一张嘴,两条腿以及自己娴熟的调解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化解了众多的民间纠纷。在老百姓眼里,他就代表法律和公正,群众都尊称他为“周法官。”
2007年9月,双渠村四队田某某急促的赶到司法所,声称女儿与女婿因离婚引发矛盾,女婿李某某闯到他家胁迫要人,若不交出人,就要用炸死女方全家,在这紧急时刻,他二话没说立刻赶到现场,一边劝说当事人,稳定他的情绪,一边及时疏散围观群众,他通过换位思考劝说,产生严重法律后果的分析开导,逐步打开李某某的心结,收缴了自制炸药包,制止了一起预谋爆炸案的发生,妥善处理了一起婚姻矛盾。
2007年7月,冯桥二队李某某到**市第三人民医院生小孩剖腹产手术时,因麻醉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后,家属情绪非常激动,60多人打着横幅,抱着遗像,并在医院门口设灵堂,摆花圈,要求院方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负责要把死者抬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上访,由于医院地处市区繁华地段,围观群众迅速将医院门口和街道围的水泄不通,致使医院工作几乎处于停止状态。接到电话的他,马上联系村调委会其他人员,在赶往现场的路上研究解决方案。死者家属看到“周法官”来了,情绪也缓和,通过耐心的做思想工作,死者家属同意安葬死者,并不在闹事,但前提条件是要求院方一次性赔偿40万元。“周法官”白天奔波在医院和死者家属两头,夜里他继续留在死者家属家里做工作,夜深了,他陪同死者家属守灵,四天四夜的辛勤工作,死者家属被深深的感动了,同意他的调解方案,由院方一次性赔偿14.1万元,一起可能激化的群体性事件终于得到了平息。
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上,周顺庆给所里约法三章:时间再晚不迟去,工作再忙不耽误,事情再小不推辞,长期坚持勤、快、早一线工作法,每年调结300多起矛盾纠纷,解决近百件复杂疑难矛盾和突发性群体事件。为了更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他将司法行政工作机制前移到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各类工作机制制度,实行镇村人民调解两级联创,同时在具体调解过程中,创新实行庭审制和听证办法,增强调解的公开、公正,这种形式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
三、面对群众疑惑,他是解说员宣传员
多年的工作实践,他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化解群众心中的疑惑,才能有效地预防犯罪,减少矛盾纠纷。为此,他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创办《司法专刊》小报,油墨清香的小报一时间传遍了千家万户,起初,群众没太在意,可看到“五里村的张家打架了,**村李家丢牛了……”,一下子吸引了群众,群众就当宝贝一样开始索要。小报坚持以身边的事和教育身边的人,讲解案例,宣传法律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群众生产生活。自所里
宫女涅盘 史上第一混乱 异世之暗黑全职者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配了法制宣传车以后,他更忙碌了,法制宣传车成了义务治安巡逻车,车上经常带着调解案卷、刑释解教人员访谈登记本、各类法律书籍等,为了扩大宣传面,他把整理好的法律知识通过车载喇叭宣传出去,晚上农民进了大棚劳动,他就在村上巡逻,夜里农民回家休息,他就在大棚基地巡逻,每天都是巡了村庄巡大棚,巡了道路巡基地,大大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他一边巡逻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一边调解矛盾纠纷,调解一起纠纷就要教育一批群众,按他的话就要让法制宣传的“软实力”真正“硬”起来,这种默默地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行为,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四、面对百姓困难,他是“110”
群众中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百姓眼里有把尺,能量出你公务人员的身高;百姓心中有杆称,能称出共产党员的分量,百姓口里有座碑,能撰出你人格人品的形象”。周顺庆同志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个基层司法所所长,就常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让组织信任、群众满意的公务员,一定要努力做到态度上敬民,诚心诚意,感情上爱民,真心实意,行为上为民,全心全意。他作为一名从农村成长起来的一名司法所所长,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因此他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制作了“服务联系卡”,上面公开司法所的工作职能和联系电话,并把“服务联系卡”发放到每家每户以方便群众,自联系卡发出后,他每天保持24小时开机,每天都会接到上百个求助电话,有的是自己职能范围的,有些是职能外的,但周顺庆没有让一个电话求助者失望,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他及时赶赴一线帮助解决,属于自己职能之外的,他也是尽力而为,牵线搭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按他的话说“老百姓不容易,有困难想起咱,是对咱的信任,一个电话就是一个沉甸甸的希望,我们绝不能让老百姓失望”。2008年,全镇推动设施蔬菜大棚项目,项目一启动,各方面的矛盾纠纷纷至沓来,每个夜晚他都要接几十个电话,有镇领导的,有群众的,但他每晚都是熬到深夜,“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有些事情不能隔夜”,他就是这样一个老黄牛,一个让群众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安全,感受到他就在身边的这样一个老黄牛。项目建设中多少个不分昼夜的艰辛工作把他累得精疲力尽,喉咙沙哑的说不出话来,镇主要领导心疼地说:“老周就是一员好将,有他守在稳定工作一线,我们一百个放心……”其实他就是一个“灭火机”、“稳压器”,一个老百姓心中的“110”。
五、面对回归社会解教人员,他是“一盏灯”
1998年11月,**镇法制学校传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司法所在这里举办刑释解教人员科技培训班,评选了优秀学员,颁发了奖品“汗衫”,6年后,经历摆摊到创业经营烧烤店的老板马孝祥激动地说“我永远忘不了6年前从周所长手中接过的那件汗衫,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让我找到了自尊、自信,给了我力量,让我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年来,他坚持真情工作法,与刑释解教人员交朋友,常联系,定期回访,定期谈心。他随身一直带着刑释解教人员回访记录等相关资料,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心与心的交流,真诚相待,实心帮助,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有的破镜重圆,夫妻和好,有的敬老爱幼,家庭和睦,尤其是有一大批回归人员走上了科技致富道路,用他们的话说“周所长就是我们在迷途中的一盏灯”。
六、面对物质诱惑,他是“铁石头”
工作中他是行家里手,生活中他也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2007年7月成功调解了冯桥二队李某某因剖腹产麻醉意外死亡案件后,院方一定要感谢他,他微笑着谢绝了,但院方很执着,“没有你的调解,我们院方因名誉造成的损失就很大啊,你一定要提出要求,我们无条件答应”,他怔了怔,说“这样吧,我们镇有几位年轻的媳妇因丈夫在服刑,家庭也很困难,希望你们能解决护工这样工作,让他们这个家不要散了”,简短质朴的要求道出了他一心为民的心意。类似这样的还很多很多,2008年,他调解了因种植大棚引起的矛盾纠纷案件,之后因大棚效益好,双方当事人为了表示感谢,坚持要送他1000元酬金,周顺庆说“送1000元太少了,你实在要送的话你们就送我10万8万吧!”,说完三人爽朗的笑了。每年春节,都有群众登门答谢,周顺庆一一回绝,“到我家过年可以,但带东西,今后你们家有什么事别找我”。2004年他被自治区司法厅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发了5000元奖金,他深知所里困难,自己没有舍得吃一顿饭,全部投入到所务规范化建设当中,妻子至今还不知道这件事。
七、面对家庭,他是“真男人”
从一名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的青年到阅历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谈起他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照顾好家庭,没有给女儿更多的关爱,给妻子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更没有给家中添置高档用品。年轻时期的他,为了自己的诺言,想事想在前,干事干在前,为了工作,他以所为家,妻子一边要上班,一边要照顾年幼的女儿,还要照顾老人,所有家务事全部压到了妻子的身上,沉重的工作、生活负担也曾使妻子对他埋怨了不少;女儿上幼儿园期间,妻子因每天上班过早,女儿的接送就成了困难,那时的他,夜里要巡逻到12点多,早晨还要骑上自行车从所里赶到家里送女儿到幼儿园,然后又要骑车赶到所里上班,三年中,他没耽误过一次女儿的上学,更没有迟到过一次。女儿上小学后,午饭没办法解决,他们就把女儿托付给亲戚,下午妻子下班后再接回了,在女儿上学期间,他没有辅导过一次,为此妻子不知抱怨了多少次,有时他深夜回家,看见蜷卧在沙发上等待他回家的女儿时,他曾经动摇过,但为了那句诺言,他默默无悔;妻子下岗之前,家里没有用过他的一分钱,他的工资全部用到了所里和帮助了那些困难群众,妻子曾说他“要人见不着人,要钱见不着钱,我要这样的男人有什么用”。1998年,妻子下岗了。家里的一切开销只能靠他的工资,妻子为了这个家,只能“没收”了他的工资折子。2006年,他由于劳累过度病倒了,这一病就是半年,在妻子的精心照顾下,刚刚恢复了的他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一线,妻子看着为了工作,不顾命的丈夫时,她被感动了,埋怨也没有了,思想完全转变了,她能做到的就是全身心的支持丈夫的工作,全方位的做好后勤工作,让丈夫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八、面对荣誉,从头越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他共过事的人有的升迁,有的调进城,而他还是一个司法所长,是他不胜任工作?不是,用群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老百姓需要他,基层需要他。工作路上多少坎坷,他从容走过;人生道路上多少艰辛,他谈笑自如。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满腔热血,铺写了一曲忠诚之歌。
这些年的辛劳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999年5月,被司法部评为“优秀基层法律工作者”;1996年6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二五普法先进个人”;2004年4月,被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厅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1997年2月,被银南地区司法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1月,被**市党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1993年4月,被**县县委、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1993年9月,被**县县委、政府评为“93政治社会治安严打专项斗争中成绩突出先进个人”; 1995-1998连续四年被原**县司法局评为“先进个人” 2001-2005年连续六年被原**县、**市评为“先进个人”“政法先进工作者”;1994-2005年每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各类“先进个人”。他所在的**司法所1998年7月被司法厅评为“全区司法系统文明司法所”;2002年11月,被司法厅评为“全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6月被司法厅评为“十佳司法所”1996-2005年被镇、县、市评为各类“先进集体”。
面对25年来的司法行政工作,周顺庆感慨万千,当人们问他累不累,怨不怨时,他从容地说:“能为乡党委政府分忧,能为人民群众办点实事,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人民群众满意,我就知足了……”
这就是周顺庆,一位为了诺言坚持了25年的基层司法工作者;
这就是周顺庆,一位被广大群众欢迎,各级领导信赖的共产党员;
这就是周顺庆,一名普通的司法所所长,一名社会和谐稳定的捍卫者。
宫女涅盘 史上第一混乱 异世之暗黑全职者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司法所所长情牵群众安宁先进个人实际
说起周顺庆,群众的评价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人,为民办事的实心人;领导的评价是,全身心为了工作的人,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的人;而家人的评价是,为了别人的事而不顾家的人,让家人经常失望和伤心的人。
一、永恒的诺言,不变的情怀
25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司法助理员到所长,始终将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来解决,为了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成功率,他走遍了辖区内的每家每户,详细掌握了每家的基本情况,吃东家的咸菜米饭,坐西家的薄席热炕,拉家常,做宣传,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有什么事主动找周顺庆,这个情结一连就是25年。
25年来,他稳妥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疑难纠纷,有效地防止了农村矛盾纠纷的激化。处理问题积极稳妥,对当事人体贴关心,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他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平平凡凡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在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上营造着和谐社会,演绎着奉献人生,是一名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
二、面对矛盾纠纷,他是“法官”
当前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多样性、突发性等特点,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纠纷逐年增多,调处难度增大,他就是靠着一张嘴,两条腿以及自己娴熟的调解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化解了众多的民间纠纷。在老百姓眼里,他就代表法律和公正,群众都尊称他为“周法官。”
2007年9月,双渠村四队田某某急促的赶到司法所,声称女儿与女婿因离婚引发矛盾,女婿李某某闯到他家胁迫要人,若不交出人,就要用炸死女方全家,在这紧急时刻,他二话没说立刻赶到现场,一边劝说当事人,稳定他的情绪,一边及时疏散围观群众,他通过换位思考劝说,产生严重法律后果的分析开导,逐步打开李某某的心结,收缴了自制炸药包,制止了一起预谋爆炸案的发生,妥善处理了一起婚姻矛盾。
2007年7月,冯桥二队李某某到**市第三人民医院生小孩剖腹产手术时,因麻醉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后,家属情绪非常激动,60多人打着横幅,抱着遗像,并在医院门口设灵堂,摆花圈,要求院方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负责要把死者抬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上访,由于医院地处市区繁华地段,围观群众迅速将医院门口和街道围的水泄不通,致使医院工作几乎处于停止状态。接到电话的他,马上联系村调委会其他人员,在赶往现场的路上研究解决方案。死者家属看到“周法官”来了,情绪也缓和,通过耐心的做思想工作,死者家属同意安葬死者,并不在闹事,但前提条件是要求院方一次性赔偿40万元。“周法官”白天奔波在医院和死者家属两头,夜里他继续留在死者家属家里做工作,夜深了,他陪同死者家属守灵,四天四夜的辛勤工作,死者家属被深深的感动了,同意他的调解方案,由院方一次性赔偿14.1万元,一起可能激化的群体性事件终于得到了平息。
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上,周顺庆给所里约法三章:时间再晚不迟去,工作再忙不耽误,事情再小不推辞,长期坚持勤、快、早一线工作法,每年调结300多起矛盾纠纷,解决近百件复杂疑难矛盾和突发性群体事件。为了更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他将司法行政工作机制前移到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各类工作机制制度,实行镇村人民调解两级联创,同时在具体调解过程中,创新实行庭审制和听证办法,增强调解的公开、公正,这种形式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
三、面对群众疑惑,他是解说员宣传员
多年的工作实践,他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化解群众心中的疑惑,才能有效地预防犯罪,减少矛盾纠纷。为此,他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创办《司法专刊》小报,油墨清香的小报一时间传遍了千家万户,起初,群众没太在意,可看到“五里村的张家打架了,**村李家丢牛了……”,一下子吸引了群众,群众就当宝贝一样开始索要。小报坚持以身边的事和教育身边的人,讲解案例,宣传法律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群众生产生活。自所里配了法制宣传车以后,他更忙碌了,法制宣传车成了义务治安巡逻车,车上经常带着调解案卷、刑释解教人员访谈登记本、各类法律书籍等,为了扩大宣传面,他把整理好的法律知识通过车载喇叭宣传出去,晚上农民进了大棚劳动,他就在村上巡逻,夜里农民回家休息,他就在大棚基地巡逻,每天都是巡了村庄巡大棚,巡了道路巡基地,大大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他一边巡逻一边调解矛盾纠纷,调解一起纠纷就要教育一批群众,按他的话就要让法制宣传的“软实力”真正“硬”起来,这种默默地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行为,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四、面对百姓困难,他是“110”
群众中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百姓眼里有把尺,能量出你公务人员的身高;百姓心中有杆称,能称出共产党员的分量,百姓口里有座碑,能撰出你人格人品的形象”。周顺庆同志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个基层司法所所长,就常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让组织信任、群众满意的公务员,一定要努力做到态度上敬民,诚心诚意,感情上爱民,真心实意,行为上为民,全心全意。他作为一名从农村成长起来的一名司法所所长,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因此他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制作了“服务联系卡”,上面公开司法所的工作职能和联系电话,并把“服务联系卡”发放到每家每户以方便群众,自联系卡发出后,他每天保持24小时开机,每天都会接到上百个求助电话,有的是自己职能范围的,有些是职能外的,但周顺庆没有让一个电话求助者失望,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他及时赶赴一线帮助解决,属于自己职能之外的,他也是尽力而为,牵线搭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按他的话说“老百姓不容易,有困难想起咱,是对咱的信任,一个电话就是一个沉甸甸的希望,我们绝不能让老百姓失望”。2008年,全镇推动设施蔬菜大棚项目,项目一启动,各方面的矛盾纠纷纷至沓来,每个夜晚他都要接几十个电话,有镇领导的,有群众的,但他每晚都是熬到深夜,“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有些事情不能隔夜”,他就是这样一个老黄牛,一个让群众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安全,感受到他就在身边的这样一个老黄牛。项目建设中多少个不分昼夜的艰辛工作把他累得精疲力尽,喉咙沙哑的说不出话来,镇主要领导心疼地说:“老周就是一员好将,有他守在稳定工作一线,我们一百个放心……”其实他就是一个“灭火机”、“稳压器”,一个老百姓心中的“110”。
1998年11月,**镇法制学校传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司法所在这里举办刑释解教人员科技培训班,评选了优秀学员,颁发了奖品“汗衫”,6年后,经历摆摊到创业经营烧烤店的老板马孝祥激动地说“我永远忘不了6年前从周所长手中接过的那件汗衫,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让我找到了自尊、自信,给了我力量,让我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年来,他坚持真情工作法,与刑释解教人员交朋友,常联系,定期回访,定期谈心。他随身一直带着刑释解教人员回访记录等相关资料,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心与心的交流,真诚相待,实心帮助,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有的破镜重圆,夫妻和好,有的敬老爱幼,家庭和睦,尤其是有一大批回归人员走上了科技致富道路,用他们的话说“周所长就是我们在迷途中的一盏灯”。六、面对物质诱惑,他是“铁石头”
七、面对家庭,他是“真男人”
八、面对荣誉,从头越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他共过事的人有的升迁,有的调进城,而他还是一个司法所长,是他不胜任工作?不是,用群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老百姓需要他,基层需要他。工作路上多少坎坷,他从容走过;人生道路上多少艰辛,他谈笑自如。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满腔热血,铺写了一曲忠诚之歌。
面对25年来的司法行政工作,周顺庆感慨万千,当人们问他累不累,怨不怨时,他从容地说:“能为乡党委政府分忧,能为人民群众办点实事,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人民群众满意,我就知足了……”
这就是周顺庆,一位为了诺言坚持了25年的基层司法工作者;
这就是周顺庆,一位被广大群众欢迎,各级领导信赖的共产党员;
这就是周顺庆,一名普通的司法所所长,一名社会和谐稳定的捍卫者。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