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工作总结
四年级《劳动技术》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长校中小 四年级 陈思璐
本学期,本人接手担任四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三、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劳动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劳动教学工作总结
本册教材共有四大部分,有穿针引线情趣多、奇思妙想扮生活、奇妙的家用电器、美化环境学种植。其中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为本册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把握住本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既注重知识的教学,又培养学生的能力,使本册教学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穿针引线情趣多 包括《巧手引线钉纽扣》、《巧手妙缝布手袋》、《巧手刺绣美图案》三课。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针法——平针,并学会运用基本针法钉纽扣,在此基础上学习多种针法,做布手袋和刺绣,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做简单的针线活,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奇思妙想扮生活 包括《伞花朵朵开》、《风车转转转》、《百宝变变变》三课。教学目标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三课所用的材料都比较简单,有些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费旧物品,但对构思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想得活,想的巧,做得精。
奇妙的家用电器主要以练习使用各种家用电器为主,由《厨房电器巧运用》、《东暖夏凉的小助手》和《离不开的视听设备》三部分内容组成。学习本单元,让学生在使用各种电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电器的使用方法,学会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会使用电器制作简单饭菜,做到能正确使用、保养家庭家用电器。
美化环境学种植属于简单的生产劳动范畴,包括《我的种植小实验》
和《种花养花的学问》两部分。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简单的种植小实验和对种花养花的基本知识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体验种植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种植的兴趣,并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种植技术,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通过自主实践、合作探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册教科书的内容,坚持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突出劳动课的实践性。力图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认识材料、了解设计思想、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制品。
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体现以“实践为主”的教学特点。四年级劳动课的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寓教育于游戏娱乐及实践活动之中。可课堂讲授,课堂实践、现场讲授,现场实践、课堂讲授,家庭实践、现场讲授,分散实践。要把这些融为一体,做到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既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又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还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坚持劳动课的实践性和教育性相结合。劳动课要坚持实践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劳动课与思想品德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劳动课是以学生的劳动实践为主,结合劳动内容进行思想教育,而劳动实践又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劳动课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动手的同时要多动脑。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汇总
第一单元 家 政
第一课钉纽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教学难点: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准备: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
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
二、看看说说
1.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
2.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
(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
三、想想试试
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粉笔做上记号。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五、议议评评
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
1)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 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 3)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 2.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3.小组评价。
4.小结: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六、课外延伸找教案
把自己第一次钉钮扣的过程写下来,感受劳动的乐趣。
第二课 缝沙包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形状的沙包。3.发扬合作探究精神,运用缝沙包的基本技法,制做其它日常小用品。教学难点: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技能,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形状的沙包若干个,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黄沙。
学生准备:长16厘米,宽8厘米的较结实,耐用的不快,棉线,缝衣针,剪刀。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请两位学生上台作丢沙包游戏。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两位学生在做什么游戏?猜一猜这种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过吗?揭题:缝沙包
2.出示范作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沙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做沙包的兴趣。
二、指导缝制找教案
1.用实物投影仪逐步演示缝制沙包的过程,并讲清操作要领。2.请学生回忆沙包的缝制过程。
板书:裁剪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完成。
3.在缝制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1)剪——大小一致;(2)折——对叠成形;(3)缝——又密又匀;(4)封——完全缝严。4.操作练习
手缝的几种基本针法,教师演示
(1)攻针(平针)(2)回针(倒扎针)(3)缲针。
三、探究学习
运用基本针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颜色缝制一致沙包。你觉得缝合时用哪种针法比较好?用攻针行不行?为什么?封口用哪种针法比较好?为什么?
四、评优鼓励
1.将缝制过程以及注意点与同桌说一说。
2.自评,互评相结合,比比谁的沙包外形美观,严实耐用,在书上空格处打上钩。3.将评出的最佳作品布置在教室里,向同学们展示。
五、课外延伸
1.到室外去,用自制的沙包开展游戏活动。2.自己动手设计,缝制一个笔袋。
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学到的缝沙包技法缝制其它的日常用品?
第三课 缝鞋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
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减、缝制、装饰鞋套。
3、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不同的布料以及装饰品、棉线、缝衣针、剪刀,各种各样的鞋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鞋套。
2、你们还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鞋套?
3、给鞋套分类、填表:
类别 作用 特点 制作材料 防寒鞋套 保暖 厚实 棉花、海绵、棉布 装饰鞋套 装饰 漂亮 棉布、线织、羊毛、装饰品 防护鞋套 防危险品 耐用 厚橡胶布、(二)指导缝制
1、布料来源:购买,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
2、缝制过程:
(1)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鞋套的缝制过程。(2)教师示范
3、请学生说一说布鞋套的缝制过程。(1)画样。(2)放样。
(3)剪纸样:在放出的画样上沿边仔细剪;(4)裁减:在双层布料上按放样裁减;(5)缝合:缝制过程中选择基本针法;(6)缝边:注意密而匀;(7)翻面:整理成美观的鞋套,并试用一下.4学生动手缝制.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三)评优鼓励(四)课外拓展
1、分小组去商场、货摊考察各种类型、式样、用途的鞋套。了解制作方法。
2、利用废旧材料缝制一幅实用鞋套,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
3、指导观察技术信息中的插图说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缝鞋套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获得真切感受。
2.培养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装饰鞋套。3.尝试制作其他日常用品,培养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培养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装饰鞋套。2.尝试制作其他日常用品,培养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学准备:
师生各自准备缝制好的鞋套和装饰品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缝制出自己的鞋套,这节课我们来把自己的鞋套给装饰一下,最后再来评比出最棒的鞋套,好吗?
二、装饰鞋套
1.学生用自己带来的装饰品等给自己的鞋套进行装饰。2.教师适时给学生指导。
三、想想议议
1.试穿自己的鞋套,你是否满意?
2.缝制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一步最难?你是怎样做的?怎样改进?
四、评评议议 1.分小组评议,按课本上的要求,在空格里填上“☆”。2.请缝得符合质量要求的同学说说缝制鞋套的经验。
五、拓展活动
1.分小组考察各种类型的、不同质地的鞋套价格,看看哪种鞋套最受欢迎,在班级里交流。
2.学习了家政这一单元,你会用所学的知识来缝制其他小日用品或小动物吗?动动小脑筋,创造性地缝制小物品。开展“夸夸我的小作品”班级活动。
第四课 笔袋DIY
教学目标:
1、知道笔袋设计的工艺流程,学会画裁剪图,手工缝制笔袋。
2、小组组合练习制作简单的笔袋,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设计不同形状的笔袋,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笔袋设计的工艺流程,学会画裁剪图,手工缝制笔袋 难点:小组组合练习制作简单的笔袋,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图片 各种笔袋实物
学生:针、彩线、剪刀、不同颜色的布、拉链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课前收集的各种笔袋,激发学生制作笔袋的兴趣。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笔袋吧。
二、学习与探究
1、教师:我们学习了制作沙包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制作笔袋吧。
2、教室把课前收集的笔袋发给学生,让他们探究一下,了解笔袋制作布料、无纺布的主要特点。
3、学生结合课前的调查讨论笔袋的制作步骤。
4、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笔袋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步骤,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怎样固定拉链的两端。
三、实践与体验
1、现在我们来进行笔袋设计实验,看一看谁设计得笔袋更加漂亮和实用。
2、课件展示制作笔袋的示意图和温馨提示
(1)、缝制笔袋首先要设计好样子,缝制时要选择合适的针法。(2)、缝制时注意针法的均匀和拉链的固定。(3)、在使用剪刀和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4)、注意保持教室内清洁卫生。
3、学生动手制作笔袋,教师巡视指导,随时帮助困难的学生。
4、教师课堂小结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1、每组同学选举一到两个漂亮的笔袋,介绍一下是怎样缝制的,说一说自己的经验。同时也说一说自己遇到的困难。
2、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活动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设计制作更多更漂亮、更实用的笔袋。板书设计:
制作笔袋
1、剪裁
2、封口
拉链与布的缝合 拉链两端的缝合
教学目标:第五课 技术初步杯 垫
第二单元
1.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塑料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习用塑料吸管制作杯垫的方法。
2.在实践活动中能有步骤地制作杯垫,并能创新设计出各种造型的杯垫。在活动中学习捆扎的技巧,在评价中对作品进行改进,完善。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杯垫的制作方法,合作完成一个杯垫。教学难点:利用线绳对吸管进行捆扎。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范作
学生:吸管、线绳、剪刀、纸、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见过杯垫吗?那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什么形状的?让我们看图片,认识一些杯垫。
2、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杯垫,它是用塑料吸管做成的。出示范作。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
1、这个杯垫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大家自学课文18页,可以边看边试试。
2、在刚才的尝试练习中,你是否存在什么制作困难?指名交流。
3、教师示范杯垫的中心部分
(三)学生实践——制作杯垫中心部分
(四)学习制作杯垫外围
1、指名示范。
2、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五)学生实践——制作杯垫外围
1、小组设计制作
2、出示制作要求: 两个一组,制作杯垫。创新设计,分工合作。安全操作,主动整理。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评价
(七)拓展
1、这些塑料吸管还能做些什么么吗?欣赏作品
2、布置作业
(八)小结
第六课 涤纶彩球
教学目标:
1.掌握涤纶彩球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涤纶薄膜材料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评价反思、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质量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细致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涤纶彩球的制作方法。难点:剪、卷、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展示用的涤纶彩球 演示制作过程的录像、实物投影仪 3 评价表 发给每个学生制作用的模板图纸 5 创可贴(预防安全事故)学生准备: 工具:剪刀、针线 材料:配套材料的涤纶薄膜、棉线、双面胶,自备彩色流苏线 教学过程:(一)范作引趣
(二)探究学习填写制作计划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实践体验 实践操作,完成作品。(1)说说制作过程及注意点
“塑丝毽子”采用对折、穿绳、打结、梳丝等方法,将塑料丝绳制成毽子。
小结:“涤纶彩球”采用了分组制作的方法,运用了画、剪、卷、贴的方法制成喇叭状,最后用针线进行组合。
(2)学生制作作品。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学习制作哪件作品?
(四)评价,完善作品。
1、组内交流作品的制作过程,经验得失。2.全课小结。
学生谈谈体会感受。组织作品展示。
第七课 塑丝毽子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与伙伴的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在实践活动中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在玩中体验乐趣,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2、知识目标:在体验玩的乐趣的同时,对毽子的制作方法和踢法有一定了解,学习简单的毽子设计、制作。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各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冬天爱什么运动?。
2、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塑丝毽子,出示范作。板书课题。塑丝毽子
(二)探究学习
这个塑丝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大家制定计划,看课文24页。
(三)实践体验
1、小组合作看书第24页,可以边看边试试。
2、在刚才的尝试练习中,你是否存在什么制作困难?指名交流。
3、教师示范毽子的中心部分
4、学生实践制作。教师相机指导。提醒: 制作要求
创新设计,分工合作。安全操作,主动整理。
第二课时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六)拓展
1、还能用其他材料,其他方法来做毽子吗?欣赏作品
2、布置作业
(七)小结
第八课 摩天大楼
教学目标: 1.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2.通过合作完成一幢摩天大楼纸模型的设计与制作。3.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胶水,剪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看图片,导入课题。观看树上或自带照片上的摩天大楼。
二、教学摩天大楼纸模型的制作步骤。
教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摩天大楼,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构成。(分主楼和裙楼)
教师分别讲解裙楼和主楼的粘贴步骤,给主楼安上避雷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主楼和裙楼怎样组合,使摩天大楼更坚固,好看。
三、学生动手实践。设计自己的摩天大楼。
分工做好摩天大楼纸模型部分,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遇到较长的直线轮廓时,可以用美工刀和直尺进行切割。按剪切线和粘贴面将大楼和基座分别制作好。把做好的各部件组合,“建造”成“摩天大楼”,并做好最后的装饰。
鼓励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发挥想象力,组合出与众不同的摩天大楼。
第二课时
四、学生继续实践,制作
五、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一组设计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情况。比比哪组设计制作得好,好在哪里。
从积极思考,掌握要领,有创造性,注意安全,作品效果五个方面填写好评分表,评出优胜一组,给予表扬。
六、总结
第九课 立 交 桥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2.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立交桥纸模型,培养创新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剪刀,刻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
观看图片,说出你的感受?讲解立交桥的作用。
二、学生设计制作立交桥
1.复习山线,谷线,剪切线和折剪方法。
2.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下草图来,教师展示一组立交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3.让学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贴并试着组合。
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立交桥的制作。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价。
第十课 包装盒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1-2件废纸盒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3.学会使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培养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教学重难点: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废旧包装盒。教学过程:
一、结合插图,揭示课题
二、交流构想,按兴趣,爱好成立设计组。1.人们的手儿真巧,用这些被丢弃的废纸盒做出了这么精致的作品,你想试一试吗? 2.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外型,说说自己的作品。3.把学生按兴趣分成“汽车展览会”、“新型家具展”、“房屋销售展”和“动物乐园”等小组,并招聘负责人。
三、分工合作,制作作品。
1.各小组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根据主题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并明确作品项目,落实到人,要求人人动手,每人有自己的制作任务。
2.每人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造型,发挥想象,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
1.请各个小组在参展处摆放作品,并设计广告词。2.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广告词奖”。
第四篇:云南省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期末试卷
2010年四年级劳动技术期末检测试卷
学校: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家兔饲料有多种,青饲料中如()、()、();干粗饲料如()、()等。
2、我们云南素有()、()之美称。
3、秸秆工艺制作的步骤方法是()、()、()。
4、制作泥塑的简单技法有()、()、()。
5、饲养小鱼时喂养的饲料要()、(),换水时间把握恰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每题2分,共10分)
1、栽花前应在花盆底部放一小块瓦片。()
2、喂养小兔时可以喂一些沾有露水的青草。()
3、丢沙包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
4、用胡萝卜可以制作成小鹿的模样。()
5、用玉米的秸秆可以做成机器人小工艺品。()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10分)
1、养小鱼,鱼缸内的水需要经常更换,每次换水的方法是()。
A、捞出小鱼,全部更换。B、用塑料管抽去底部的污水,保持总水量的三分之一。
2、你认为给花浇水时,盛夏季节,一般在每天()浇水,切忌在()浇水,春秋季节宜在()左右浇水,冬天天气寒冷,应在()左右浇水。
A、下午3时B、中午C、早晚D、10时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说花卉扦插的方法步骤?
2、你能说一说那些花卉可以用扦插的方法插活?
3、云南的八大名花是那些?
4、用泥巴你会做哪些简单的泥塑?
5、学完本册教材后,你掌握了那些劳动技能?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教学计划2012-2013(xiexiebang推荐)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教学计划
2012—2013第二学期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194人,学生整体素质不错。
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极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分
为三部分;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②手工制作;③生活小常识。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
三、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
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
热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五、教学安排
1、卫生间的清洁
2、钉纽扣
3、缝补衣裤
4、缝制小布袋
5、折叠衣裤
6、煮饭
7、蛋的烹调
8、做凉拌菜
9、锤子的使用
10、扎拖把
11、垃圾的分类
12、播种牵牛花
13、制作不倒翁
14、养蝌蚪
15、参加社区义务清洁劳动课时 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
2013年2月26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