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项目一总结

时间:2019-05-11 23:1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贸易项目一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贸易项目一总结》。

第一篇:国际贸易项目一总结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进出口贸易实践中,对当事人行为无强制性约束的规范是(C)。A、国内法 B、国际法 C、国际贸易惯例 D、国际条约

2、与进出口贸易关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国际条约是(B)。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B、《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C、《跟单信用证统一通则》 D、《托收统一规则

3、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时,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损失由(A)。

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承运人负担 D.买卖双方共同负担

4、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CIF与CFR的主要区别在于(B)。A.办理租船订舱的责任方不同 B.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方不同 C.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D.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5、在实际业务中,FOB条件下,买方常委托卖方代为租船、订舱,其费用由买方负担。如到期订不到舱,租不到船,(A)。

A.卖方不承担责任,其风险由买方承担 B.卖方承担责任,其风险也由卖方承担 C.买卖双方共同承担责任、风险 D.双方均不承担责任,合同停止履行

6、以下关于国际贸易术语“CIF”的内容提法正确的是(A)。

A 卖方除承担成本加运费的义务外,还要负责办理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B 卖方在投保时应投保一切险。

C 卖方必须将货物实际交付给买方,才算完成了交货义务。D 货物的风险在货物实际交付时由卖方转移给卖方

7、根据《INCOTERMS2000》的解释, 进口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B)。A.FAS B.EXW C.FCA D.DDP

8、CIF Ex Ship’s Hold 属于(B)。

A、内陆交货类 B、装运港船上交货类 C、目的港交货类 D、目的地交货类

9、根据《INCOTERMS2000》的解释, 出口方负责办理进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D)。A.FAS B.EXW C.FCA D.DDP

10、负责制定《2000通则》的组织是(B)。A、国际法协会 B、国际商会 C、经合组织 D、WTO

11、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成交,合同规定采用程租船运输,我方不愿承担卸货费用,则我方应选择的贸易术语的变形是(C)。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12、以FOBST成交,则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B)。A、货交承运人 B、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 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 D、装运港码头

13、《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主要是为了解释(B)术语的。A、FOB B、CIF C、CFR D、FAS

14、CIF Ex Ship’s Hold 与DES相比,买方承担的风险(C)。A、两者相同 B、后者大 C、前者大 D、买方不承担任何风险

15、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CFR术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若卖方先将货物交到货运站或使用集装箱运输时,应采用(A)为宜。P76 A、FCA B、CPT C、CIP D、DAF

二、多项选择题

1、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作用是(ABCD)。A.简化交易手续 B.明确交易双方责任 C.缩短磋商时间 D.节省费用开支

2、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FOB条件和CFR条件下卖方均应负担(ACD)。A.提交商业发票及海运提单 B.租船订舱并支付运费 C.货物于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的一切风险 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3、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FOB、CFR与CIF的共同之处表现在(ABD)。A.均适合水上运输方式 B.风险转移均为装运港船舷 C.买卖双方责任划分基本相同 ? D.交货地点均为装运港

4、FOB与FCA相比较,其主要区别有(ABCD)。A、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B、风险划分界限不同 C、交货地点不同 D、提交的单据种类不同

5、CIF术语与DES术语的区别是(ABCD)。

A、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B、CIF为凭单交货,DES为凭实物交货 C、不但风险划分地点不同,而且费用划分界限也不同。D、CIF合同属于装运合同,DES合同属于到达合同。

6、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有(ABC)。

A、《2000通则》 B、《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C、《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D、《汉堡规则》

7、我某进口公司按FOB条件进口一批货物,采用程租船运输,如我进口方不愿承担装船费用,应采用(BCD)。

0、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BC)是风险和费用划分点相分离的贸易术语。A、FOB B、CIF C、CPT D、DDP

三、判断题

由于国际贸易是涉外经济活动,那么调节它们法律关系的,主要应是国际贸易惯例。(√)

2、《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进行国际货物贸易关系最大,亦是最重要的一项国际公约。(√)

3、FOB价格条件按各国惯例的解释都是由卖方负责申请领取出口许可证和支付出口税。(√)

4、如果买方想采用铁路运输,愿意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并承担其中的费用,买方可以采用FCA贸易术语。(×)

5、买方采用FOB条件进口散装小麦,货物用程租船运输,若买方不愿承担装船费用,可用FOB Stowed×××××××××变形。(√)

6、采用FOB贸易术语的各种变形是为了解决买卖双方在卸货费用上的负担问题(×

7、FCA、CPT、CIP三种贸易术语中,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FCA最小,CPT其次,CIP最大。(√)

8、我方按FOB旧金山从美国购进一批小麦,卖方理所当然应将货物装到旧金山港口的船上。(√)

9、按CIF Landed Singapore 成交,货物在新加坡港的卸货费和进口报关费应由卖方负担。(×)

10、贸易术语因其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所以可以称为“价格术语”。(√)

11、EXW术语是买方承担责任、费用和风险最小的术语。(×)

12、在所有的贸易术语下,出口报关的责任、费用均由卖方负担。(×)

13、根据《2000通则》的规定,以C组术语成交签订的合同都属于装运合同。(×)

14、按一般惯例,凡是FOB后面未加“理舱”或“平舱”字样,则由买方负担理舱或平舱费用。(√)

15、CFR Ex Ship’s Hold NEW YORK 是指卖方必须将货物运到纽约,在舱底交接。(√)

四、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用来确定交货条件,即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时各自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另一方面又用来表示该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

2、Symbolic Delivery:P71

3、FOBST: 国际贸易FOB术语的一种变形,即“FOB stowed and trimmed”(包括理舱、平舱费用的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格)。采用这种变形是为解决FOB术语项下装船费用的负担问题。如买卖双方采用FOBST术语,则由卖方承担除须使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之外,还须负担理舱和平舱的费用。

4、国际贸易惯例: 指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自发形成的,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中普遍接受和经常遵守的任意性行为规范。

5、FCA, CPT, CIP & FOB, CFR, CIF: 相同: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的基本原则相同.都是“凭单交货”,即卖方只要取得货运单据交给买方,就履行了交货义务,可收取货款。不同: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CIP组适用于各种方式及其组合;CIF组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 交货和风险的转移地点不同

交货时间不同:CIF组下取得正式提单日即是交货日;CIP组下货交承运人后取得单据的签字日即是交货日 投保的险别不同:CIF组仅为海洋运输险 运输单据不同:CIF组下是clean on board B/L;CIP组依不同运输方式而定。6.比较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

相同:交货都在出口国的装运港 风险划分都以装运港船舷为界 凭合格单据证明已完成交货(象征性交货)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 支付费用不同 7.比较CIF术语与DES术语有哪些区别 性质不同:DES是实质性交货 风险划分不同:DES于目的港船上买方有效控制货物时划分风险

费用不同:DES下卖方承担的费用包括了正常运费和可能的不正常费用(转船、绕航、特殊附加险)-DES才是真正的到岸价!

付款方式不同:CIF术语成交常采用信用证方式;DES采用货到付款方式 8.比较CIF与CIP的异同点

基本原则相同:价格构成的原则相同 同属装运合同 风险在装运地转移 风险划分点和责任划分点分离

不同:运输方式不同 不同运输方式下,交货地点、风险、费用、责任划分不同

一、各组贸易术语总结

(一)E组术语(启运术语,Departure)

(二)F组术语(主运费未付术语,Main Carriage Unpaid)

(三)C组术语(主运费已付术语,Main Carriage Paid)注:C组术语的风险划分界限和费用划分界限相分离 注:以F组和C组术语成交的合同都属于装运合同。

(四)D组术语(到达术语,Arrival)以D组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到达合同。

D组术语中,除DEQ下卖方负责卸货外,其余的术语下卖方均不负责卸货.

第二篇:国际贸易专业项目教学总结

国际贸易专业项目教学总结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注重强调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学生被动学习,调动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老师们制作课件的能力有限,即使能够使用多媒体上课,那也只是用WORD文档或PPT文档代替了人工书写。课堂上缺乏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不强以往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弱,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对外贸业务的总体过程把握不清,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例如对信用证的分析、制作出口海运委托书、制作发票、箱单、汇票等基本结汇单据以及如何准备报关单据、对整个进出口过程的把握、商业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由于以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既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外贸类人才,为学生成功走上外经贸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根据原先的教学设计、现有的软硬件背景,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作了如下安排(以出口商品价格核算为例):

1、设计项目

项目教学法整个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围绕达成项目的完成来组织教学过程,因此精心准备和策划设计恰当的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关键。在进出口业务的整个流程中,价格条款是合同的中心条款,其他的一切都是围绕价格或者是为价格服务的。所以学生如果想要独立完成外贸业务,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学会出口报价。因此确定项目任务为“出口报价核算”。

2、项目教学准备

这一步主要分为教师教学的准备和学生学习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以往的主导地位,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教师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师要对项目进行仔细的研究,查阅大量的资料,收集相关的案例;第二,制定好项目工作计划和项目活动评价表等指导性的资料;最后要向学生作简要的实施动员大会,向学生说明项目的意义与作用,激发学生完成项目的兴趣。

(2)学生的准备。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提前阅读相关教材,准备一定相关知识,注意预习相关课程。所有这些准备都是在教室上课时进行。

3、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每个班总人数基本上在40人左右,所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报名情况再结合我的“宏观调控”,每个班基本上是分成4个组,每个组选出一名组长,担任任务的分配工作和各方面的指导工作。根据外贸业务的实际需要和软件的特点,每一小组共有5个角色:进口商、出口商、供应商、进口地银行以及出口地银行。每个同学按照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外语的熟练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等这一次的项目结束以后,角色可以互换。

(2)角色确定以后,每个人可以得到我分配给每个人的用户名和密码,学生在机房的电脑上进行登陆,登陆之后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修改密码。然后在每个人自己的页面进行角色的设置,主要是公司和银行的基本信息。

(3)每个人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发布广告和信息,但是都是有偿的。不过软件系统已经事先分配给每个角色一定的资金额度。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自进入各自的角色,完成自己的任务。主要有:供应商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价格;进口商和出口商要积极地寻找自己的目标客户;银行要积极地宣传自己和寻找各自的目标客户。

(5)出口商根据供应商的报价,各方面的费用报价,以及预习过的知识进行出口价格的核算。核算之后,把价格的核算过程以邮件的形式传给我,由我进行逐一审核。

(6)角色互换之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价格的核算。

4、检察和评估。当整个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总评,总评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我把每个人发给我的邮件都统一打包,进行总评。主要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以便后面的交易能顺利完成。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真正变成了“我要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教研室

2010年6月

第三篇:国际贸易习题一

国际贸易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

3、对外贸易系数

4、贸易条件

5、贸易差额

二、填空题

1、总贸易是以货物通过()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2、专门贸易是以货物通过()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3、自由结汇贸易是以()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4、国际贸易量剔除了国际贸易值中()的影响。

5、国际贸易中,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大于出口,称为()。

6、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称为()。

7、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和在各自为政的 社会实体之间进行的产品(商品)交换。因此,从根本上说,()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8、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和()的交换活动。

9、原始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10、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来看,二战前,()所占比重大,二战后是()•所占比重大。

11、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提供了三个基本条件()、()、()。

12、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是()。

三、判断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2、国际贸易真正出现大规模发展并开始形成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后。

3、国际贸易是从世界的角度看国与国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4、贸易额和贸易量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在反映一国的贸易发展规模时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前者则不。

5、转口贸易可以直接运送,直接贸易也可间接运输。

6、无形贸易的金额一般不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而显示在一国海关统计上.7、一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表明该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8、国际货物贸易额是各国和地区的货物进口额或货物出口额之和。

9、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10、专门贸易是以货物通过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11、总贸易是以货物通过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12、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一样,货物所有权都曾进入过第三国。

13、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其交换的规模都受生产力和生产规模的制约。

14、所谓净进口是指某种商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

15、在任何时候,贸易顺差都比贸易逆差好。

16、一般地说,出口依存度越高,说明其国内经济活动对世界经济活动的依赖程度越大。

17、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的决定性因素。

18、在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运。

19、一国的对外贸易额是指该国的出口总额。

20、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称为对外贸易系数。

21、总贸易额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总出口额。

22、输入本国的货物未经加工制造再输出时,称为复出口。

23、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者是净出口。

24、货物的生产国与货物的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称为转口贸易。

25、国际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而国际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

26、收入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27、国际技术贸易属于无形贸易。

三、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世界贸易量

2、各国在编制贸易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美国和我国采用的是:

A、总贸易体系

B、专门贸易体系

C、对外贸易体系

D、国际贸易体系

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贸易差额

C、对外贸易量

D、国际贸易量

4、转口贸易又称: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过境贸易

D、中转贸易

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6、通过下列哪一种分析, 可以了解一国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实力地位和贸易效益。

A出口商品结构

B、进口商品结构

C、进出口商品数量

7、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口市场格局应向

A、发达国家发展

B、多元化发展

C、发展中国家发展

8、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来表示对外贸易。A、国外贸易 B、外国贸易 C、商业贸易 D、海外贸易

9、通过对下述哪一方面的变化对比,可以分析出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变化情况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浮动状况及其贸易条件的好坏。

A、贸易值

.B、贸易量

C、贸易值和贸易量

10、按货物的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分为:

A、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过境贸易 B、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C、易货贸易,自由结汇贸易 D、总贸易,专门贸易

11、以国境或关境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

A、进出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B、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C、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D、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12、设立经济特区的国家其关境一般:

A、大于国境 B、小于国境 C、等于国境

13、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 A、军火贸易大幅度增长

B、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 C、机器设备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D、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超过工业制成品

1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的()的变化。

A、劳动生产率

B、贸易量

C、贸易额

D、收入高低

15、对外贸易对()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

A、资本主义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C、资本主义经济体系16、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3万亿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3元人民币/美元,因此,中国的外贸系数约为: A、20%

B、40%

C、60%

D、80%

17、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18、在世界贸易中,()国家是世界贸易的主体,是各国的主要市场。A、发达资本主义 B、发展中 C、不发达资本主义 D、转型

19、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出口贸易

20、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A、贸易往来 B、贸易冲突 C、贸易利益 D、国际商品

21、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

22、贸易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数量

B、金额

C、指数

D、比值

23、贸易条件是指()

A、进出口商品比价

B、市场价格水平

C、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比价

D、投资环境

24、关境和国境的关系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和小于

25、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国的净贸易条件是()

A、1.1

B、1.3

C、0.83

D、1.226、2000年某国的出口贸易额为1840亿USD,进口贸易额为1400亿USD,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0亿USD,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12.8%

B、16.2%

C、14.7%

D、18.5%

27、中国某高校聘请外教到本校进行讲学属于()

A、过境交付

B、跨境消费

C、自然人流动

D、商业存在

五、多项选择题

1、以下可列入总进口的项目有:

A、供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货物

C、进入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的进口货物

D、供国内消费和使用而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提出的货物

2、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传递的重要渠道,影响传递的因素有: A、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

B、双边贸易关系

C、各国经济政策

D、一国进出口在世界总进口值与总出口值中的比重

E、一国对某些世界性商品的供求在该种商品的世界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中的比重

3、可列为专门出口的货物是:

A、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 B、本国化产品的出口

C、从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的货物 D、从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

4、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

A、直接贸易

B、服务贸易

C、间接贸易

D、货物贸易

5、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

A、良好的商业信誉

B、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C、国家的产生

D、专业与理论知识

E、完备的组织结构

6、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A、都属于流通领域

B、运动过程的实质相同 C、交换的规模都受生产力和生产规模制约

7、贸易差额的可能情况包括:

A、贸易逆差

B、贸易顺差

C、贸易平衡

8、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A、贸易顺差

B、出超

C、贸易赤字

D、入超

E、贸易逆差

9、根据货物或服务的流向,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

A、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过境贸易

D、转口贸易

E、对外贸易

10、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间接贸易 D、直接贸易 E、转口贸易

11、对外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是指对外贸易提供了()A、劳动力

B、海外市场

C、货币资本

D、剩余价值

E、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五、计算题 1、2002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30,出口价格指数为140,问:该国的净贸易条件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60,计算净贸易条件和单项因素贸易条件,并解释结果。3、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以及贸易差额。

4、某国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6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8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该国GDP为3600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

5、假定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出口价格指数为80,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40,计算该年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并解释结果。、6、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美元,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美元,设1991年出口价格指数为100,2001年为160,试比较2001年世界出口值和世界出口贸易量与1991年世界出口值和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变化情况。

7、某国1980年进出口价格指数为100,2000年该国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10%,进口价格指数上升20%,出口量指数从1980年的100提高到150,求该国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分别是多少?

8、已知:某年世界贸易额为50000亿美元,该年A国的出口额为5200亿美元,进口额 为480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36000亿美元。试求:(1)该国在该是贸易顺差 还是逆差、是多少?(2)该国出口额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为多少?(3)该国 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多少?

第四篇:国际贸易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2.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 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4. 贸易平衡: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

5. 贸易顺差(surplus):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6. 贸易逆差(deficit):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7. 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8. 对外贸易量(volume of foreign trade):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9.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 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 100。

10.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11.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3. 贸易依存度(rat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14.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15.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

16.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17. 总贸易(general trade system):以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18.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system):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19. 有形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20. 无形贸易: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贸易活动。21. 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22. 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23.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或carrying trade):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24. 自由结汇方式贸易(trade by free settlement):在国际贸易中,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

25.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在国际贸易中,以经过计价的商品货物作为清偿手段。

26. 水平贸易: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27. 垂直贸易: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国际贸易的特点

答:(1)困难大;(2)复杂;(3)风险多。

2、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

答:(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3)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国际贸易。

3、本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答:(1)国际贸易的理论;(2)国际贸易的政策及宏观协调;(3)国际贸易实务;(4)国际贸易营销。

4、国际贸易的类型划分

答:(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2)按国境和关境划分:总贸易,专门贸易;(3)按商品形态划分: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4)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划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5)按清偿工具划分:自由结汇式贸易,易货贸易;(6)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水平贸易,垂直贸易。

第一章 国际分工(上)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水平型分工:生产力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即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

3.垂直型分工: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国际分工,即前者主要从事高资金、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生产,后者主要从事农矿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

4.绝对利益(absolute advantage): 亚当•斯密(Adam Smith)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地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则彼此都会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5.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口有最大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其最小比较利益产品,则该国就能在贸易中获利。即使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6.机会成本:为获得生产一单位追加的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7.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分配所形成的替代关系,即在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同产品组合的产量。

8.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使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答: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自然条件等三类因素所决定的。(1)生产力因素,它对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进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生产关系因素,即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内部社会生产关系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或生产的国际关系);(3)自然条件因素。有利的自然条件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但在自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否形成现实的国际分工,则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实际的生产力。

2、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的上述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比较利益学说的局限性在于:(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简单、苛刻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把复杂、多变的经济抽象为静态、凝固的状态;(2)该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全面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3)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3、什么是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

答: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是以边际分析、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等分析工具的一般均衡分析,以此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及利益。以上述经济学工具对比较利益学说进行图解,把语言表述变为几何图形,使理论表述更为形象、精炼和直观。这种均衡分析方法和工具,对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也同样适用。第二章 国际分工(下)

一、名词解释:

1. 赫-俄模型:又称要素禀赋理论,一种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Ohlin)创立的贸易理论。该理论把相同产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作为出发点,指出各国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及商品生产中利用各种要素的强度差异才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

2. 要素价格均等化(赫-俄-萨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即H-O-S定理。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

3. 三要素论: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一切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商品价值是有三要素共同创造的,赫-俄模型便是建立在三要素论基础之上的。4. 列昂惕夫反论:列昂惕夫针对要素禀赋论所提出的一种质疑,基于实证分析,认为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其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

5. 人力资本说:由凯能(Kennen)等人提出的一种解释列昂惕夫之谜的理论,认为:高劳动生产率是人力投资的结果,即对劳动力的投资,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生产率提高,进而对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6. 研究开发说:格鲁伯(Gruber)、麦赫塔(Mehta)、弗农(Vernon)等人提出的贸易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R&D的多寡可以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R&D活动是影响工业品对外贸易格局与对外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提出的一种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同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对比较利益进行动态分析的理论。其核心是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的变化,并进一步揭示贸易、投资(FDI)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8.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Posner)提出的一种贸易理论。它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发生的解释原因。认为,技术也是国家的一种资源,在一定阶段,国家之间会出现技术差距,在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国家在出口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9.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一国即出口又进口某种产业产品的贸易现象。具体主要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化产品的交换和中间产品的交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

10.国际产品同质性:又称相同产品,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分为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属于该类产品。

11.国际产品异质性:又称差异产品,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赫-俄模型的主要理论含义: 答:该理论把相同产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作为出发点,提出要素禀赋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其主要观点是:(1)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是地区间或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前提;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决定了各个地区要素价格的不同;要素价格的不同,导致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商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国家间商品交换的结果,会使各国要素报酬(如工资、地租和利息)的国际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3)萨缪尔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

2、何谓列昂惕夫反论?如何理解其理论意义? 答: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在对美国的国际贸易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美国的贸易模式赫-俄模型相悖,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故被称为列昂惕夫之谜。

解释列昂惕夫之谜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契机。在“解谜“过程中,出现了国际贸易的新要素学说,诸如:基辛(Keesing)的熟练劳动说,凯能(Kennen)的人力资本说,格鲁伯(Gruber)、麦赫塔(Mehta)、弗农(Vernon)的R&D说。列昂惕夫将经济理论、数学方法和经验统计相结合,运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做法,给后人提供了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也表明,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基于多种假设的简单抽象的赫-俄模型难以全面揭示多样化的国际贸易现象。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由弗农(Vernon)提出的该理论,运用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概念,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的变化,揭示产品从国内生产到出口、从出口转向投资(FDI)的过程、动因和条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阶段,国家间比较利益的变化如下:在第一阶段,美国等产品创新国拥有垄断优势,新产品在满足国内消费的同时,出口到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在第二阶段,外国开始仿制,产品创新国出口竞争力逐步下降;在第三阶段,外国厂商开始出口该产品,并在第三国市场逐步取代创新国,经由直接投资创新国进行生产线外移;在第四阶段,产品创新国由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同时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具备该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间的梯度分工格局。

4、产业内贸易如何量度? 答:可以用巴拉萨指数和格鲁拜尔和劳埃德指数来量度产业内贸易。迄今为止使用最多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是格鲁拜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公式为:

Bj=1-|Xj-Mj|/Xj+Mj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和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式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和M的差取绝对值。通过这个公式得到的指标在0到1之间变动。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Bj=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Bj= 1。例题:

某国2001年纺织服装出口100亿美元,同时进口纺织服装40亿美元,试测算该国本该国本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解: Bj=1-|Xj-Mj|/Xj+Mj

=1-ⅼ100-40ⅼ /100+40 =1-60/140 =0.57

5、如何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

答:(1)该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其假设更符合实际。它不以完全竞争为前提,而是基于不完全竞争的现实背景,从供给(即存在规模经济利益)和从需求(即存在需求偏好重叠)两个方面来揭示产业内贸易的诱因;(2)它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补充;(3)仍属于静态分析。

第三章 国际市场的结构与特点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并进行资源配置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市场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2.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区域内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消除歧视,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有机体。

二、思考题

1.国际市场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给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使世界市场进入萌芽阶段。从18世纪60年爆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这种生产方式使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世界市场进入迅速发展的时代。在此之后至20世纪初,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输出,殖民统治,金融寡头的巨大的经济实力与产业革命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推动了统一的国际市场的最终形成。2.用图说明国际市场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

3.企业进入世界市场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 企业进入世界市场,大约要经过三个阶段: 1.产品出口阶段 一般先间接出口,即通过代理人出口,其好处是投资少,风险小。缺点是需拿出佣金,容易被中间商控制和垄断。待间接出口到一定阶段,取得经验,就转为直接出口。其优点是直接面向市场,能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信息,获得较多利润。缺点是投资较多,风险较大。

2.到国外生产阶段 企业到国外生产时, 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法:⑴合资企业;⑵国际分包即外国控制的承包商将其承包工程的一部分分包给承包商;⑶按照许可制造即外国持有人(许可人)给予买方(被许可人)该产品的制造和在当地市场及制定的出口市场的专有权。

3.跨国经营阶段 在此阶段,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国外生产、销售活动;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直接控制能力,以全球为出发点考虑全企业的经营管理。

4.国际市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

1.国际市场具有全方位开放的特点,又具有集团化的强烈趋势; 2.国际市场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但国际协调已开始介入;

3.国际市场有着较大的动荡性,但又呈现出以较快速度增长的趋势; 4.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与很强的垄断性并存; 5.国际市场上替代性与互补性并存;

6.国际市场上商品的相对过剩和结构性的供给不足并存; 7.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复杂性和风险性。

5.按照贸易壁垒撤除的程度划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其内容是什么? 答:

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是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实行优惠贸易安排的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优惠关税。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通常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各成员国的商品可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结成的同盟。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关税同盟国家之间完全取消关税与数量限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并实现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在域内自由流动。

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实行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商品、生产要素在域内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在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大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域内各国在经济、财政、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政策都完全统一。第四章 国际价值与价格

一、名词解释

1.国际价值: 由世界平均劳动强度或熟练程度所决定。

2.国际价值量: 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这个平均的劳动单位就是在世界

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3.国际价格: 国际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着国际价值上下波动。国际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 4.贸易条件: 参见“导论”

5.相互需求方程式: 约•穆勒提出,在由比较利益所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上、下限内,实际的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由贸易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所决定。

6.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供给(出口)、需求(进口)曲线合成的。

7.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绝对减少。(这一定理的意义在于说明,如果两种要素同比率增加,则要素增长的结果是“中性”的,因为要素增长后,一国的比较优势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若增加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此时的比较优势比原有的优势更大,这种要素变化是有利于贸易的;反之, 增加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不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不利于贸易。)8.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它的含义为: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而且还导致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二、思考题

1.贸易条件即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是如何确定的? 答: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的原则有二:一是从供给角度讲,国际商品交换比率介于贸易国国内商品交换可换得的商品数量之上、贸易伙伴国可提供交换的数量之下;二是从需求角度讲,在这一交换比率的上限与下限的区间内,贸易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实际国际商品的交换比率。2.贸易条件的含义、意义是什么,怎样应用?

答: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指单位出口量所换回的进口量的交换比价。它的意义在于说明,在一定时期内,若一国的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即出口价格相对上升,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恶化。实际应用中,往往用出口价格指数去比进口价格指数,其结果表明净贸易条件。其计算方法是: N=(Px / Pm)•100

式中: N——净贸易条件;Px——(当年)出口价格指数;Pm——(当年)进口价格指数;100——基期年的价格指数 应用举例

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95年为基期是100, 200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4%,为96;进口价格指数上升8%,为108, 那么, 这个国家2000年的净贸易条件为: N=(96 /108)× 100 =88.88 这表明该国从1995年到2000年间, 净贸易条件从1995年的100下降到2000年的88.88, 2000年与1995年相比, 贸易条件恶化了11.12。

3.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以及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国际市场价格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即供求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垄断 垄断组织为了获得最大限度利润,采取各种办法控制世界市场价格。(2)经济周期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商品的市场价格和利润率会有所不同。(3)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对世界市场的价格有很大影响。(4)商品的质量与包装(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6)自然灾害、政治**、战争以及突发重大事件等。4.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有哪些? 答: 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按形成条件、变化特征可分为两类:(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它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2)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这种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它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此类价格包括: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集团内的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第五章 国际贸易利益及价值转移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的产品利益:国际贸易的产品利益是一种使用价值的利益。通过国际贸易,一国生产获得了新的生产资源、机器设备,消费获得了不同于本国传统的商品,一国也因此得到更丰富、品种更多的使用价值,总体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2、国际贸易的资源配置利益:国际贸易的资源配置利益是指通过国际贸易,克服了资源在国际间流动的障碍,贸易参与国等于利用了对方充裕(而本国稀缺)的资源,调整了本国资源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使得资源在更合理的结构上得到利用,最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3、国际贸易的竞争利益:国际贸易的竞争利益是指国际贸易向国内外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只有竞争的市场才能有效分配资源和组合资源使社会生产向前发展。

4、国际贸易乘数:国际贸易乘数是指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1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5、贸易利益分配理论:新古典学派主张,贸易条件线是分配国际贸易利益的关键,它越贴近哪一个国家的国内交换比率,该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利益就越少;反之,越远离某一国家的国内交换比率,该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利益就越多。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阐述为什么国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引擎。答:

1、国际贸易的产品利益

2、国际贸易的资源配置利益

3、国际贸易的竞争利益

4、国际贸易的示范和技术传导作用

2、论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及其政策意义。答:

1、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当商品服务出口时,从国外得到的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它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量将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当商品服务进口时,必然向国外支付货币,于是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与储蓄一样,成为国民收入中的漏洞。因此,得出结论:只有当贸易为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的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政策意义 首先,一国应积极努力扩大出口,扩大出口除了有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好处外,扩大出口取得贸易顺差,可以为一国带来所需的外汇,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升,有利于投资增长,从而进一步有益于增长和发展。其次,扩大出口所增加的国民收入中,应有较大部分用于购买本国产品,努力实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国产化,防止有效需求转移到其他国家去。再次,扩大出口所增加的收入只有在能引起投资、提高生产能力和增加供给的情况下,才能促使经济增长,否则出口的扩大意味着需求增长,在供给变化很小时,其结果只能是推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进而导致通货膨胀。最后,实现扩大出口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是世界贸易额应平稳增加,否则一国只能降价以求扩大销路,这时出口数量的扩大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刺激作用将被大大降低。因此,那种认为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就可以扩大出口,带动本国经济起飞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

3、阐述与传统观点对立的贸易利益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答:

1、普雷维什对于传统贸易利益分配观点的批评

(1)旧的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原则是不合理的,它不利于、也不适用于相对落后国家。(2)旧的国际贸易关系不仅不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反而是造成相对落后国家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上述两点批评,普雷维什提出:相对落后国家应适当采用保护贸易政策,以便在保护下发展本国工业,实现工业化,纠正目前国际贸易中存在着的不公平现象。

2、萨米尔•阿明的依附理论

依附论的内容是:世界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由出口部门、群众消费部门、奢侈消费部门和设备部门组成,其中群众消费与设备部门居再生产的中心,这两个部门是再生产的基本动力。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发达国家的结构以这两种部门为主,故处于体系的中心,而发展中国家因其生产结构(以出口部门和奢侈部门为主)不同而处于体系的外围,外围对中心有很强的依附性。外围依附中心的基础是这两类国家间存在着的不等价交换。,使得外围国家的利润向中心国家转移,久而久之,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收入的差距日益加大,外围国家日益贫困。据此,阿明主张,应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同时要实行工业化并努力使收入尽量平均化。

3、埃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

(1)广义不平等交换是指交易两国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工资率相同时,由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引起的不等价交换。(2)狭义不平等交换是指在两国资本有机构成和工资率都不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不等价交换。埃曼纽尔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只有工资的不平等才是引起不平等交换的唯一原因(穷国的工资水平持续地低于富国,是历史和制度因素造成的),因此,只有狭义不平等交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等价交换。埃曼纽尔主张,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工资水平决定剩余价值率。只要穷国工资低,就可提供高剩余价值率,国际交换就可能使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高工资的发达国家去,国际间的不平等主要源于此。不等价交换实际是富国的劳动者剥削穷国的劳动者。

4、帕罗伊克斯的不平等交换理论 帕罗伊克斯认为,国际交换中并不是等量劳动之间的交换,而是在特定制度下国家的工作日的交换价值之间的交换,这就使得国际商品交换中存在着平等之下的不平等情况。正如马克思提到过的一国的3个工作日可能同另一国的1个工作日相交换。

4、阐述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产生的原因。答:

1、不等价交换源于垄断

2、不等价交换源于国际生产价格的形成

3、不等价交换源于劳动生产率差异

第六章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名词解释: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法规与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本国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给予本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以优惠或补贴,以鼓励出口。

3.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是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退的垄断工业,保护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并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向国外市场实施进攻性的扩张。

4.贸易保护论: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贸易保护使本国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

5.生产力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主要并不是向萨伊所相信的那样决定于它所积蓄的财富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6.幼稚(新生)产业:指相对落后的国家,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企业竞争,这样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7.穆勒标准:穆勒对于幼稚产业确定的判断标准是,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企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经过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这样的企业就是幼稚企业。提供暂时的保护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8.巴斯塔布尔标准:巴斯塔布尔在确定幼稚产业时,引进了经济分析的现值概念,他认为,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如果某一产业符合这一标准即可认为是幼稚产业。

9.肯普标准:肯普所确定的幼稚产业标准,除了包含穆勒—巴斯塔布尔标准的全部内容外,又加进了产业在保护期间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应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标准。

10.进口替代:是以国内产品来代替主要的进口品,有意识地努力促进国内工业的成长与扩大。

11.出口替代:是以非传统的出口商品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12.初级外向:是通过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李斯特的对外贸易政策理论的内容。

答:李斯特的对外贸易政策理论的内容主要有:

1、反对世界主义,主张因地制宜的国家经济学

2、李斯特的观点基础——生产力论

3、建立保护关税制度是必要的

4、关于幼稚(新生)产业的划分标准

2.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重点把握战后政策的发展特点。答:对外贸易政策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1、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随各国资产阶级内部集团的实力对比而变化

2、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反映各国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及其在世界市场上 实力地位的变化

3、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变化

4、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变化的两种倾向:一是20世纪50年代

到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倾向,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贸易保护政策倾向

3.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型式及其优缺点。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型式主要有三种:

1、初级外向的贸易型式。这种型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贸易型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总的来说,一国出口产品集中在少数初级产品上是不利的,出口收入极易受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国内经济政治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二由于工业品主要依靠进口,发展中国家要受发达国家的控制,也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2、进口替代的贸易型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国内产品来代替主要的进口品,有意识地努力促进国内工业的成长与扩大。其目的是要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进口,扶植新建的本国工业、减少外汇支出和改善国际收支。(需进一步说明)但这种贸易型式也带来一些严重问题,在保护政策下建立起来的工业往往成本高、效率低,资源分配也不够合理;保护措施还会使出口工业因竞争力弱或汇价不利而受到打击,影响工业的发展。

3、出口替代的贸易型式。从实际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采用出口替代贸易型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制造业发展迅速,经济结构由单一经济向多样化、现代化发展,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外汇储备增多,外债偿还能力也相对提高。但在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以及加强对本国劳动人民的剥削的基础上实现的,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需进一步说明)

第七章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措施

一、名词解释:

1.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2. 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的任务是监管货物、查禁走私等。

3. 关境: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

4. 财政关税:以征收本国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5. 保护关税:以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6. 进口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在国外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征收的一种正常税。7. 出口税:是指一国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8. 普惠制:它是发达国家对于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尤其是制成品和半制

成品,普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的一种制度。

9.从量税:按进口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10.从价税:按进口商品的价格征收一定比例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11.海关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商品系统分类的一览表,又称关税税则。

12.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13.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里,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14.进口许可证制:指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准进口。进口许可证必须注明有效期与进口商品名称、来源、数量及金额等。

15.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进行管制,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16.出口信贷:指发达国家政府为了鼓励商品出口,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

17.外汇倾销:是垄断组织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18.自由港:又称自由口岸。在自由港的港区内输出输入商品可以免征关税,或者只对少数商品征收关税。一般准予在港区内自由进行改装、加工、装卸买卖和长期储存,但必须遵守港口所在国的法律规章。

19.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它是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国外商品存入这些区内,可以暂时不交纳进口税,如果再出口,不交纳出口税。

20.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国家特别划定的准许国外商品进出的区域。进入自由贸易区的货物可以自由存储,重新分类、分级、加工、包装和装配、制造,然后免税再出口,但从自由贸易区运入所在国海关管制区时,则需交纳关税。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关税种类、关税征收方法和标准以及海关的相关作用。

答:关税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进口税、出口说、过境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遍优惠税。(需进一步解释)

关税征收方法和标准:从量税、从价税、选择税、混合税。(需进一步解释)海关的相关作用:海关的任务是根据本国有关的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对进出口商品、货币、金银、邮件、行李、运输工具等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物品,临时保管通关货物和统计进出口商品等。海关有权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罚款、没收或销售。(需进一步说明)2.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与内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征收各种国内税、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采取苛刻繁多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需进一步解释)3.世界各国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与内容。

答:鼓励出口方面的主要措施: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商品倾销、外汇倾销、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经济特区措施。(需进一步解释)

第八章 世界贸易组织

一、名词解释:

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一项规范关税与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也是一个非

正式的国际组织。其目的是通过实施多边最惠国待遇、削减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与歧视,提高各国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使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2. 世界贸易组织(WTO):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促进国际货币金融稳定和国际贸易均衡发展而建立的国际

性金融机构。

4.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为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协助会员国复兴经济和开发资源,鼓励国际投资,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

5.最惠国待遇:指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也给予缔约方对方。

6.国民待遇:指缔约国相互保证给予对方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

7.反倾销:被倾销的国家和企业因利益受损害而采取报复性的抵制或反击行为。

8.反补贴:由于补贴对另一缔约国国内生产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时,该国采取的报复性抵制或反击行为。9.乌拉圭回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开始,故名乌拉圭回合。该谈判历时7年之久,参加谈判的成员广泛、议题内容多样,谈判的成果显著,在原有国际货物贸易问题上,制定新规则、规范和贸易有关的新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和投资措施;确定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GATT的产生、发展、终结及其作用。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经济关系面临混乱局面,亟待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经过各国努力,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有所进展。二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中建立霸权地位,美国从国际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各个领域进行对外扩张。在贸易方面,美国提出了“贸易自由化”口号,首先提倡建立一个制约和减少国际贸易限制的多边公约,用以确定国际贸易所有方面的规则,并拟建立国际贸易组织。(进一步解释)

1947年10月30日,经有关国家签字的临时适用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1948年1月1日起生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始终作为一个临时性条约而存在,它是关于减少贸易壁垒、商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共同准则,是调整各国贸易关系的国际多边协定。它本身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但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没有正式成立之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直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套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并对缔约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做了具体规定,经过近50年发展,演变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为后来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打下了良好基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存在着局限性,各缔约方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其基础上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来协调、监督、执行乌拉圭回合的成果。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前,各方原则上形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并获得通过,经参加方政府代表签署,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作用:1)通过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和逐步限制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措施,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一套国际贸易的规则体系。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有效解决各成员间贸易争端的机制。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2.WTO的产生、与GATT的主要区别。答: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存在着局限性,各缔约方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其基础上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来协调、监督、执行乌拉圭回合的成果。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前,各方原则上形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并获得通过,经参加方政府代表签署,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不是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简单扩大,相反它完全代替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世界贸易组织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区别:

1)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生效的国际组织,而不是临时实施的国际协定。2)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投资措施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之中,比

GATT仅涉及商品贸易的管辖范围更广泛。

3)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着统一的一揽子协议,所有成员必须遵守,不能提出保留。而GATT的许多重要协议仅对该协议的签字国生效,只对少数成员有约束力。4)世界贸易组织明确和强化了原GATT在货物贸易方面的规则。3.WTO的宗旨。答: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一样,都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稳定增长,同时使世界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此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又增加了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世界贸易组织要作出积极努力,以保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当的份额,同时,通过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待遇。

4.WTO的职能作用。答:有六大职能:

(1)负责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协议的实施、管理和运作 ;(2)为成员多边贸易谈判和部长会议提供场所,同时提供使谈判结果生效的框架;

(3)通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成员间可能产生的贸易争端;(4)对各个成员的全部贸易政策和做法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运行的影响进行定期共同评价和评审;

(5)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

(6)处理与其它国际经济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关系,以增强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保证国际经济政策作为一个整体和谐地发挥作用。5.WTO的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能。

答:1)部长会议。由所有成员方的代表参加,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其职责是履行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并为此采取必要的行动。

2)总理事会。由所有成员方的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在部长会议休会期间,总理事会承担其职能,并下设各种附属机构,如理事会等。

3)理事会。为总理事会附属机构。最重要的有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和知识产权理事会。由所有成员方代表组成,每年至少举行8次会议。4)委员会。部长会议下设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贸易和环境委员会等。

5)诸边贸易协议设置的机构。其职能由诸边贸易协议赋予,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框架内运作,并定期向总理事会通告其活动。

6)秘书处。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由部长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总干事的权利、职责、服务条件和任期由部长会议通过规则确定。6.WTO的基本原则。答:1)非歧视原则。2)互惠的关税减让原则。1)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2)反倾销与限制出口补贴原则。3)透明度原则。4)磋商调解原则。

第九章 客户调研和贸易谈判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状况:客户的资本状况包括客户的资本总额、增资拆股情况、资本负债等。

2、经营能力:客户的经营能力主要包括客户的经营技能、经营力量、以及在各主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等。

二、思考题

1、对国外客户调研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对于国外客户进行调查、把握、建立基本的客户队伍以至客户网,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避免草率签约、受骗上当和提高履约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对国外客户的调研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对国外客户自身情况的了解,如:支付能力、客户背景、经营范围、经营能力、经营作风;(2)国外客户与我方开展贸易往来的历史和现状;(3)国外客户与其他客户交往的情况。

2、对外贸易谈判应遵循那些原则?

答: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应遵循的原则有:互利原则、耐心的原则、信息的原则、态势的原则、心理的原则。第十章 交易程序

一、名词解释

1、出口总成本:指外贸企业从生产或供货单位购进货物的价款加上出口前所支付的其他一切费用的总和,用人民币表示。

2、出口换汇成本:指出口商品净收入一美元所需的人民币总成本。

3、询盘:是指准备购买或出售商品的人向潜在的供货人或买主探寻该商品的成交条件或交易的可能性的业务行为。

4、发盘:指凡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人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内容明确,并表明发盘人一旦得到接受即受其约束,这样的订约建议既为发盘。

5、还盘:是指对发盘条件进行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的答复。

6、接受:是指受盘人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

7、押汇:又称买单结汇,指出口地银行在审单无误的情况下,按信用证条款买入出口公司的汇票和单据,议付行再向付款行索取票款。

二、思考题

1、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在对外洽商出口交易前,首先应当进行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收集整体有关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住处了解国外市场的基本特点,研究市场变化的规律,预测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研,选择适当的国外销售市场和贸易对象。其次,应当进行出口商品的盈亏核算,以决定是否出口,出口数量、如何掌握出口商品价格,努力提高经营出口商品的经济效益。出口商品盈亏核算的主要指标有:出口总成本、出口销售收入、出口换汇成本、出口盈亏额、出口盈亏率。

2、构成一项法律上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构成一项有效发盘,必须具备(1)发盘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2)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3)必须表明发盘人对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

3、在磋商交易之前,需要准备的事项主要包括哪些?

答:(1)选配洽谈人员(2)选择目标市场(3)选择交易对象(4)制定洽商交易的方案。

4、发盘在哪些情况下失效?

答:发盘效力终止的情况有以下几方面:(1)在发盘规定的有效期内未被接受,或未规定有效期,但在合理的时间内未被接受,则发盘的效力即告终止。(2)发盘被发盘人依法撤销(3)被受盘人拒绝或还盘之后(4)发盘人发盘之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5)发盘人或受盘人在发盘被接受前丧失行为能力,则该发盘的效力也可终止。

5、明确发盘生效的时间具有何种法律和实践意义?

答:明确发盘生效的时间具有重要法律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关系到受盘人能否表示接受,一项发盘只有送达受盘人时生效,生效后受盘人才能表示接受,从而导致合同的成立,在受盘人收到发盘之前,即发盘生效之前,即使受盘人通过其他途径已经知道发盘的内容,也不能作出接受,(2)关系到发盘人何时可以撤回发盘或修改其内容,一项发盘,即使是不可撤销的,只要在发盘生效之前,发盘人仍可随时撤回或修改其内容,如发盘一旦生效,那就不是撤回发盘的问题,而是撤销发盘的问题。

6、根据《公约》规定,是否所有发盘在受盘人尚未接受之前都是可以撤销的?

答:根据《公约》规定,并不是所有的和盘都可撤销,下列两种情况下的发盘,一旦生效,不得撤销。(1)在发盘中规定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2)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采取了行动。

7、一项有效接受必须具备哪些备件?

答:(1)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出(2)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3)接受必须在发盘规定的时效内作出(4)接受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

8、什么是逾期接受?根据《公约》规定逾期接受在何种情况下仍具有接受效力?

答:接受通知超过发盘规定的有效期限或发盘具体规定有效期而超过合理时间才送达受盘人,这项接受为逾期接受。

(2)根据《公约》规定在两种情况下逾期接受有效

A.如果发盘人于收到逾期接受后,毫不迟延地通知受盘人,确认其为有效。B.一项逾期接受,从它使用的信件或其他书面文件表明,在传递正常的情况下,本能及时送达发盘人,由于出现传递不正常的情况下而造成延误,这种逾期接受仍可被认为是有效的。

9、接受通知到达发盘人后,可否撤回?为什么?

答:接受通知到达发盘人后,不可撤销,因为接受送达发盘人,即表明接受生效,接受一旦生效,合同即告成立,这时再撤回接受,无异于撤销合同。

10、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应具备(1)当事人必须具有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2)合同必须有对价或约因(3)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5)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11、简述发盘的撤回与..撤销的含义。

答:发盘的撤回与撤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撤回是指在发盘送达受盘人之前,将其撤回,以阻止其生效,后者是指发盘已送达受盘人,即发盘生效之后将发盘取消,使其失去效力。

12、履行出口合同包括哪些基本程序?

答: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的CIF合同,在履行合同时必须切实做好备货、催证、审证、改证、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装船和制单结汇等环节的工作。在这些环节中,以货(备货、报验)、证(催证、审证和改证)、船(租船、订舱、办理货运手续)、款(制单结汇)四个环节的工作最为重要。

13、履行进口合同包括哪些环节?

答:在我国进口业务中,一般按FOB价格条件成交的情况较多,如果是采用即期信用证支付方式成交,履行这类进口合同的一般程序是:开立信用证、租船订舱、装运、办理保险、审单付款、接货报关、检验、拨交、索赔。

第十一章 交易条件(上)

一、名词解释: 1.凭样品买卖:样品是能够代表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以样品为交货品质依据的交易称作凭样品买卖。

2.凭规格买卖:规格是用来反映商品品质的若干主要指标,用规格确定商品品质,作为交货依据的交易称为凭规格买卖。

3.凭等级买卖:等级是对同类商品按照规格上的差异所划分的级别。以商品的等级表示商品品质的交易称为凭等级买卖。

4.凭标准买卖:商品的标准是政府机构或商业团体统一制定和公布的规格或等级。以标准表示商品品质的交易称为凭标准买卖。

5.凭牌名或商标买卖:对品质稳定、规格划

一、信誉良好、广为人知的商品,可以用牌名或商标表明其品质,称为凭牌名或商标买卖。

6.凭产地名称买卖:某些农副土特产品,其良好品质和商品特色受惠于产地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的生产技术,所以产地名称可以作为交易中表示品质的方法,称为凭产地名称买卖。

7.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对于型号繁多、结构和性能复杂,无法用上述方法确定其品质,需要有详细的说明书和技术图表、设计安装图纸等,具体说明其构造、性能、使用操作规程、安装和维修方法,称为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8.以毛做净:对于商品与包装不便分开计量或包装与商品价格相差不多的商品,采用以毛重当作净重计价的做法,称为以毛做净。

9.公量:指用科学方法抽去商品中的水分,再加上标准含水量所得的重量。适用于价值较高而水分含量不稳定的商品。

10.理论重量:对于有固定规格和尺寸的商品,其重量也大致相同,可以根据张数或件数推算出商品总重量,即理论重量。11.溢短装条款:规定卖方交货数量可以在成交数量的一定百分比的限度内多交或少交若干。12.运输标志:俗称唛头,主要是为了便于识别货物,标准化唛头由收货人代号、参考号、目的地名称和件号四部分构成。13.中性包装:指在出口商品和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目的是为了打破进口国实行的关税壁垒、配额限制或其他歧视性贸易措施。

14.价格术语:又称贸易术语,用来表示买卖双方有关手续、费用、风险划分等交易条件的简短概念或英文缩写。15.国际贸易惯例:在长期国际贸易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习惯做法和规定。

16.佣金:卖方或买方对中间商介绍交易或代为买卖所给予的报酬。17.折扣:卖方按原价给与买方的一定百分比的价格减让。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简述合同中品质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商品的品名、规格、牌名等。规定品质规格时,要根据商品特点合理选择表示品质的方法,必要时可在合同中增加品质公差或品质机动幅度条款。

2、表示品质的方法有哪些?

答、分为凭实物样品和用文字、图样说明两大类,后者又分为凭规格、等级、标准,凭商标、品牌,凭产地名称,凭说明书和图样表示等几种方法。

3、简述常用数量计量单位与制式

答:重量、个数、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公制、英制、美制、国际单位制。

4、简述合同中数量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规定交货数量和计量单位。按重量计量的商品,还要规定计重方法。必要时可在合同中规定数量机动幅度。

5、简述运输包装的作用

答、保护商品品质和数量的完好,便利运输、储存和计数,减少运费和仓租。

6、简述销售包装的作用

答、保护商品、介绍、宣传、美化商品。

7、包装标志的分类

答、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附属标志

8、简述合同中包装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费用、运输标志

9、如何理解国际贸易惯例

答、国际惯例不是法律,因此没有强制性,买卖双方完全可以在合同中做出与惯例不同的约定。但如果在合同中明确表示采用某项惯例,该惯例即对买卖双方产生约束力,双方责任划分应按该惯例办理。

10、简述《2000通则》术语的分组结构

答、E组:EXW F组:FCA FAS FOB C组:CFR CIF CPT CIP D组:DAF DES DEQ DDU DDP

11、简述FOB、CFR、CIF的主要含义

答、p223-225

12、简述合同中价格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包括单价和总值。单价由计量单位、单位价格金额、计价货币和价格术语四部分组成。总值是单价和数量的乘积。

第十二章 交易条件(下)

一、名词解释:

1.货物运输保险:指投保人在货物装运前,按一定金额向保险公司投保一定险别的运输险,并缴纳保险费;保险公司承保后,出具保险单证;如果所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单证的持有人可凭以要求保险公司进行赔偿。货物运输保险依运输方式分类。2.海运提单: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其性质和作用为

1、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

2、是货物所有权凭证;

3、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3.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4.汇付:指进口人按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时间,主动将货款通过银行或其他途径付给出口人的支付方式。汇付属于顺汇法、商业信用。

5.托收:指出口人装出货物后,根据发票金额开出汇票,连同全套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他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或通过其他途径,向进口人收取货款的支付方式。托收属于逆汇法、商业信用。6.信用证:信用证是开证行根据进口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出口人开立的规定了一定的金额及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信用证属银行信用,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一种支付方式。

7.进出口商品检验:指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等进行检验和鉴定。目的在于确定进出口商品是否与买卖合同中的规定一致,并在发现不符或发生货损、货差时,分清责任,避免争议,以便向有关责任方提出索赔要求。

8.商品检验证书:是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鉴定后出具的证明文件,是卖方向银行办理议付的单据之一,是卖方所交货物是否与合同规定相符的证据,也是索赔和理赔必备的单据之一。9.索赔:指买卖双方中一方违反合同规定给对方造成损失,受损害的一方向违约的一方提出赔偿要求。

10.仲裁:指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方进行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裁决的结果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依照执行。

11.不可抗力:或称人力不可抗拒。指合同签订后发生的不是由于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的过失或疏忽导致的,而是当事人既无法预见,也无法事先采取防范措施,对其发生也不能避免和克服的意外事故。遭受不可抗力的当事人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延期履行合同。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1.海运货物保险保障的范围

答、(1)保障的风险:包括海上风险和外来风险。前者包括自然灾害和海上意外事故;后者包括一般外来风险和特殊外来风险。

(2)保障的损失:包括海损和其他损失。海损按损失程度分为全损和部分损失,前者又可细分为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后者按损失性质又分为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

(3)保障的费用:包括施救费用、救助费用、特别费用。2.中国保险条款的海运货物保险险别构成

答、(1)基本险别:包括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三种。承保责任范围由小到大排列。基本险别可单独投保。

(2)附加险别:包括一般附加险和特殊附加险。一般附加险已包括在一切险中。附加险别不可单独投保,必须在投保一种基本险别之后加保。三种基本险别的区别P241 3.进出口合同中保险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以CIF/CIP条件成交的出口合同,保险条款应包括保险人、投保险别、保险金额以及按什么保险条款保险,并注明该条款的生效日期 4.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运输方式

答、海洋运输(分为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两大类)、铁路运输(包括国际铁路联运和国内铁路运输两类)、航空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运输、邮政运输、管道运输、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和大陆桥运输。5.海运提单的种类

答、按签发时间,分为已装船提单和备运提单;按有无不良批注,分为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按收货人抬头的方式,分为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按运输方式,分为直达提单、转船提单和联运提单;按内容繁简,分为全式提单和略式提单。

6.进出口合同中装运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以FOB、CFR、CIF条件成交的合同,装运条款通常包括装运时间、装运港和目的港、装运通知、是否允许分批装运及转船等内容。使用程租船时,还应包括装卸时间、滞期费和速遣费等相应规定。7.汇票的分类

答、按出票人,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按流转时是否附有货运单据,分为光票和跟单汇票;按付款时间,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8.汇票的使用过程

答、即期汇票:出票、提示、付款。远期汇票:出票、提示、承兑、付款。

其他可能涉及的汇票使用环节包括:拒付、背书、贴现等。9.汇付的具体方式P247 10.进出口合同中汇付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使用汇付支付方式时,汇付条款应包括汇付的时间、具体的汇付方法和金额等。

11.托收的具体方式P247 12.为什么D/A比D/P风险大?

答、因为存在买方在汇票到期日拒付的风险,那时卖方将钱货两空,所以对于卖方来说,D/A比D/P风险大,应慎重使用。13.进出口合同中托收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使用托收支付方式时,托收条款必须明确规定交单条件和付款、承兑责任以及付款期限等。

14.信用证支付一般程序P249 15.信用证特点

答、(1)银行信用(2)独立于贸易合同的另一契约(3)银行凭单付款 16.信用证分类

答、根据开证行的保证性质,分为不可撤销信用证和可撤销信用证;不可撤销信用证中,按其是否有另一家银行参与负责,保证兑付,又可分为保兑信用证和非保兑信用证;按付款时间,分为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按受益人是否有权转让给他人使用,分为可转让信用证和不可转让信用证;对于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分批交货的合同,可采用循环信用证。17.进出口合同中信用证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使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时,信用证条款应就开证时间、开证银行、信用证的受益人、信用证种类、金额、装运期、到期日等做出明确规定。18.进出口合同中商品检验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检验条款包括对检验或复验的时间、地点、检验机构、检验证书种类和关于检验权的规定

19.《公约》对违约的划分及其法律后果 答、《公约》把违约分为根本性违约和非根本性违约两种情况。前者指由于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行为使另一方当事人遭受实质性损害的情况;后者指违约尚未达到根本性违约程度的情况。二者的法律后果不同:如果一方当事人根本违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同时有权提出赔偿要求;在非根本性违约情况下,受损害方只能要求损害赔偿,不能解除合同。20.进出口合同中索赔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一般合同大多只订立异议和索赔条款,买卖大宗商品或机械设备的合同,往往还要加订罚金条款。前者内容除规定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提出索赔外,还包括索赔依据、索赔期限、赔偿办法和索赔金额等的规定;后者主要规定如一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应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以补偿其所受的损失。

21.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什么特点?P254-255 22.仲裁协议的作用 答、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订立的表示愿意将双方争议提交仲裁机构审理的书面协议。它是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法律依据,使仲裁机构获得对有关争议案件的管辖权,排除法院对有关争议案件的管辖权。23.进出口合同中仲裁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仲裁条款主要包括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裁决的效力、仲裁费用等相关规定。

24.进出口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基本内容 答、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包括对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后果、出具事故证明的机构、发生事故后通知对方的期限等的规定。

第十三章 贸易方式

一、名词解释

1、包销:它是指经销商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对指定的商品享有独家专营权。

2、独家代理:独家代理是指代理人在约定的地区和一定期限内,单独代表委托人从事代理协议中规定的有关业务。

3、招标:它是指招标人(买方)事先发出招标通告或招标单,提出在规定时间、地点,准备买进的商品名称、品种、数量和有关的交易条件,邀请投标人(卖方)参加投标的行为。

4、投标:指投标人(卖方)应招标人的邀请,根据招标通告或招标单所规定的条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招标人递盘的行为。

5、寄售:寄售业务是由寄售人(货主)先将准备销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委托当地的代销人(受托人)按照双方议定的条件进行销售,货物售出后,再由代销人按协议规定的方式与寄售人结算货款。

6、对销贸易:是包含易货以及易货的衍生物,如互购,产品回购,转手贸易和抵销等多种贸易方式的总称。

7、补偿贸易:以信贷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的价款分期偿还。

8、易货贸易:指买卖双方以各自商品相互交换、避免货币结算的一种进出口相结合的交易方式。

9、套期保值:这种以转移价格风险为目的,而把进入市场买卖期货作为临时措施,暂时取代实际货物交易的做法。

10、进料加工:指从国外购进原料,加工生产出成品再销往国外。

二、思考题

1、包销有何性质特点? 答:包销不同于一般出口,可使出口人同包销商之间通过协议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购销关系。包销方式下,出口人同包销商人之间属于买卖关系。包销商自筹资金、自行购进商品在当地出售,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出口人和包销地区的第三者将无任何契约关系;包销人享有独特销售的权利,利用其自身资信、影响和渠道自主经营;出口方须按包销协议行使其必要权利和履行其义务。

2、包销的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

答:包销的作用:(1)有利于调动包销商的积极性,并利用其销售渠道推销出口商品。

(2)可避免或减少因自相竞争而带来的损失。(3)有利于安排生产和组织出口货源。

包销的局限性:缺乏机动灵活性,不能普遍联系客户成交;容易造成包销人操纵和垄断市场的局面;有可能出现包销人包而不销的情况。

3、独家代理与包销有何区别?

答:(1)独家代理的出口人与代理人之间是委托关系;包销的出口人与包销商之间是买卖关系。

(2)独家代理是居间介绍交易,代理人不需垫付资金、不负盈亏,只收取佣金;包销则是包销人自筹资金购入商品并销售,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不涉及佣金问题。

(3)代理人介绍买主后,又买方向委托人开立信用证、支付贷款,代理人不承担履行合同义务。包销人则需自行开立信用证、支付贷款,自行承担履行合同义务义务。

(4)代理人无需承担承担商品销售数额的义务,包销人一般承担购买和销售一定量商品的义务。

4、寄售有哪些特点?

答:(1)寄售人与代销人是委托代售关系。代销人只能根据寄售人的指示代为处置货物,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出售货物、收取货款并履行与买主订立的合同,但货物的所有权在寄售地售出之前仍属寄售人。

(2)寄售是由寄售人先将货物运至寄售地,然后再寻找买主,因此,它是凭实物进行的现货交易。

(3)寄售方式下,代销人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费用,货物售出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均由寄售人承担。

5、寄售方式的利弊有哪些?

答:寄售的优点:(1)对寄售人来说,寄售有利于开拓市场和扩大销路。另外寄售人还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掌握有利的推销时机,抢行应市,买上好价。

(2)代销人在寄售方式中不需垫付资金,也不承担风险。(3)寄售是凭实物进行的现货买卖,买主看货成交,付款后即可提货,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风险和费用,为买主提供了便利。

寄售的缺点:(1)出口方承担的风险大,费用较多,而且增加出口人的资金负担,不利于其资金周转。

(2)寄售货物的贷款回收较为缓慢,一旦代销人不守协议时,可能遭到货、款两空的危险。

6、拍卖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答:国际贸易中的拍卖是由经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贸易方式。拍卖的特点有:(1)拍卖是在一定的机构内组织进行的。(2)拍卖具有自己独特的法律和规章。(3)拍卖是一种公开竟买的现货交易

7、国际上采用的招标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答:(1)国际竞争性招标。它是由招标人邀请几个乃至几十个不同国家投标人参加,通过许多投标人竟争,最终选择对招标人最为有利的投标人成交的竟卖方式。这种招标方式又分为公开招标和选择性招标

(2)非竞争性招标,即谈判招标,又称议标。它是由业主物色几家客商直接进行谈判,谈判成功,可达成交易

(3)两段招标。一般是先行公开招标,再采取选择性招标。

8、展卖方式在出口贸易中有何作用?

答:(1)展卖有利于宣传本国的科技成就,介绍出口商品,从而扩大影响,促进交易。

(2)通过展卖可以广交朋友,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客户关系,扩大销售地区和范围,实现市场多元化。(3)在展卖中可开展市场调研,有利于搜集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4)由于展卖直接面对市场,有利于了解客户对产品的意见,从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增强出口竞争力。9.补偿贸易是一种什么样的交易方式?

答:补偿贸易一般是指交易的一方以赊销的商业信用方式向另一方提供设备、技术,另一方不用现汇支付,而是在约定时期内,用进口设备、技术所生产的产品直接作为抵偿分期偿还这些设备技术的进口价款,或者以双方商定的其他产品或劳务作为抵偿分期偿还进口价款。我国规定,如果利用国外信贷自行购置设备进行生产,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价款分期偿还贷款者,也属补偿贸易。

10、补偿贸易与易货贸易相比较有何特点?

答:从交易双方相互交换产品的特征看。补偿贸易同易货贸易相似,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有重要区别:

(1)易货贸易中双方互换商品应等值或基本等值,补偿贸易中提供设备一方所承担的回购义务不以贷款金额为限,在进口方还清贷款后,补偿产品仍然可以在一定时期返销。

(2)易货贸易中,双方商品之间没有联系,补偿贸易不仅进出口结合,补偿产品同进口设备也有一定联系。

(3)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贸易方式,进口方是在出口方提供信贷的基础上购进设备,有时有银行介入。这既是一种贸易方式,又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4)补偿贸易同生产相联系,因为出口方要接受直接产品作为补偿,所以关心进口方工程进展和生产情况及产品质量,不仅对所提供设备、技术承担责任,还往往承担提供零件、技术协助、培训进口方人员的义务。

(5)补偿贸易中进口方分期偿付货款,执行期比较长,有的长达一二十年,在买卖双方之间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11、补偿贸易有哪些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的方式?

答:(1)直接产品补偿。这是基本的补偿,即设备、技术进口方不用现汇支付价款,而以进口设备、技术所生产的直接产品按双方约定分期偿还。

(2)间接产品补偿。即进口设备、技术的价款不用现汇支付,也不用设备、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偿还,而是用双方约定的其他产品在设备投产后分期偿还。(3)劳务补偿。即进口方不是用产品,而是接受对方委托加工业务,用所得的劳务费分期摊还进口设备的价款。这种做法多为与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结合进行的中小型补偿贸易

在上述三种基本的补偿方式基础上,实际交易中还常常采用一些灵活变通的做法,如部分补偿,即部分用直接产品补偿,部分用现汇偿还;或综合补偿,即直接产品补偿、间接产品补偿、现汇补偿等相互结合、综合运用的补偿方式;或多边补偿,即由第三方接受或者提供补偿产品。

12、补偿贸易对交易双方有哪些作用?

答:对设备、技术出口方的作用主要有:

(1)可突破进口方支付能力不足的障碍,扩大设备和技术的出口。

(2)由于补偿贸易的回购产品通常是原料和燃料,设备、技术出口方可以获得国内紧缺的原料和燃料的稳定供应来源。

(3)回销商品的成本及售价一般较低,设备、技术出口方可从转售回销商品中获得一些利润。

对设备技术引进方的作用主要有:

(1)可以在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时暂时不支付或少支付外汇,从而弥补引进方购置设备、技术所需外汇的不足。

(2)可以运用引进设备、技术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3)引进设备、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如系国内原来不生产而又急需的商品,则这些产品在补偿期间或期满后的内销部分可替代以前的进口商品,减少引进方的外汇支出

(4)由于设备、技术出口方必须承诺回购产品,引进方可利用对方销售渠道开拓产品的国际市场,扩大出口。

补偿贸易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寻找合作对象比较困难;以这种方式引进的设备、技术一般不是特别先进的;因为执行期长,设备出口方对交货要求严,风险较大;由于补偿贸易风险大,设备出口方将贷款利息及其他费用计入设备价格,使进口方进口设备价格较高;出口方尽力压低补偿产品价格也对进口方不利等。

13、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有何区别?

进料加工又称以进养出,在我国是指企业用外汇购进国外的原、辅料,利用国内设备、技术和劳动力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

来料加工是指由国内企业接受国外厂商提供的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包装物料等,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和式样等,加工成成品交付对方,并收取加工费用(工缴费)。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本质区别在于:

(1)进料加工的企业先以买主身份与外商签订购买原、辅料合同,又以卖主身份签定成品出口合同,两项合同体现为两笔交易,并且都是以交易标的的所有权转移为特征。来料加工业务则是以加工企业纯属提供劳务为特征的交易,原辅料及成品的所有权在加工过程中均属外商,不发生转移。

(2)进料加工业务的原辅料供应者与成品的购买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来料加工业务的原辅料供应者同时也是成品的接受人。

(3)进料加工企业赚取的是以外汇表示的加工成品的附加值,而来料加工企业只得到提供劳务的加工费,其余的附加价值均为外商占有。另一方面,进料加工企业需承担价格风险和成品销售风险,而来料加工企业则无此类风险

14、什么是国际技术贸易?它与国际商品贸易有何区别?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组织机构或个人之间按一般商业条件签定协议或合同,将技术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的贸易行为。它是一种通过买卖方式实现的盈利性技术使用权转让。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主要区别在于:(1)贸易的标的不同。技术贸易是以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无形商品作标的,而且在贸易中一般只转让其使用权,不转让所有权,因此,技术贸易原则上是标的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想分离的贸易。商品贸易是以消费品、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有形商品为标的,交易达成后,标的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同时由卖方转为买方所有。(2)贸易的当事人关系不同。技术贸易当事人之间因合同履约期限较长,双方在传授和使用技术方面构成长期的技术合作和技术限制、反限制关系。商品贸易合同的履约期通常较短,双方当事人之间也不存在技术贸易中的复杂关系。(3)交易的复杂程度不同。技术贸易所涉及的问题及法律较商品贸易更为广泛、复杂。如技术贸易所涉及的法律,除合同法等一般性法律外还涉及工业产权法、税法、投资法、技术转让法等专门法规以及国际惯例。而商品贸易所涉及的法律较为简单。

(4)交易受干预程度不同。技术贸易受政府干预的影响远比一般有形商品贸易大,特别是高新技术交易通常都受到技术输出国政府的严厉管制。

15、何谓许可证贸易?许可证贸易的标的物有哪些? 答:许可证贸易是技术贸易的基本形式,指交易双方通过签订许可合同的方式实行技术转让,即当事人一方准许另一方使用自己具有工业产权的无形财产或专有技术,而由另一方获得该项使用权并支付使用费。

许可证贸易的标的物是:专利技术、商标、专有技术三方面中的一项、两项或全部项目。

专利技术即取得了专利权的技术。专利权指专利权人在专利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权利,即专利权人具有制造、销售和使用其发明的权利。未经专利权人同意,其他任何人不准制造、销售和使用专利权人的发明,否则就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各国通过各自的专利制度,对专利权进行法律保护。商标是工商企业使自己的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一种标志,可以由文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形式构成。商标分为制造商标、商业商标和服务商标。商标是产品来源的标志,便于明确生产者的责任;又是区别产品的标志,便于消费者认牌购货,有利于购销活动;它还具有广告宣传的作用。所以,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商标权受商标法的保护。

专有技术(Know-how)是没有取得专利权的技术知识,它具有实用性、可转让性和可传授性、秘密性。目前,各国尚未制定出保护专有技术的专门法律,多按有关工商秘密的法律进行保护。

16、许可证协议哪些种类?

国际许可证协议按出让方授权大小,分为以下几种:

(1)独占许可证协议。这类许可证协议中,受让方对引进的技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独占的使用权,出让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能在该区域内使用该项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这种许可证受让方要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要比普通许可证高得多。(2)普通许可证协议。其含义是:受让方对引进的技术在一定区域内有使用权,但这一权利对出让方、任何第三者使用该技术没有任何限制,即售证人仍保留对这项技术的使用权、转让权。普通许可证的技术使用费较低。

(3)排他许可证协议。即受让方对引进技术在一定区域内享有使用权,但出让方仍有权在这一地区制造、销售产品,只是限制第三方不得使用该技术在该区域内生产、销售产品。

(4)分许可证协议。即在许可证协议的有效期内,技术受让方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把协议项下的技术转让给第三方。这类许可证也属普通许可证协议。

17、许可证贸易的支付方式有哪几种?

许可证贸易的基本支付方式(计价方式)有以下几种:

(1)统包价格的基本支付方式,又称总付。这是一种固定式计价方法,即在签订合同时,把合同涉及的费用一次算清,并在合同中规定出总金额。采用这一计价方法,可以使用两种支付方式:一次付清和分期付款。(2)提成支付方式。提成支付时根据被许可人使用转让技术后取得的经济成果,确定技术费用、进行支付的方式。该方式下的技术转让费用称为提成费,其金额取决于提成费基价、提成率和支付期限

(3)入门费加提成费的支付方式。绝大多数国际许可合同采取这种计算方法,即把合同价格分成两部分,实行不同的计算方法。一部分是固定价格,即入门费或初付费,具有定金的性质,作为准备技术转让的费用,在签约后若干天或收到有关技术资料后支付;另一部分是提成,与前述提成支付办法相同,投产后支付。

第十四章 电子商务

一、名词解释:

1.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而无需依靠纸面文件、单据的传输,从而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电子商务泛指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有关的商务活动。它不仅仅只是商品或服务通过网络进行的买卖活动,还涉及传统市场的方方面面。

2、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经济是指在电子虚拟市场上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系指电子虚拟市场将市场经营主体、市场经营客体与市场经营活动的实现形式,全部或部分地实现电子化、数字化或虚拟化。

3、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又被称为无纸贸易,是指根据机构之间的协议,对于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标准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网络,在商务伙伴之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甚至消除人为因素的介入和信息录入工作。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阐述为什么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

答: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电子商务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支撑体系

2、以迅速、互动的信息反馈方式为高效运营提供保证

3、以电子虚拟市场为运作空间,使贸易呈现虚拟化的特点

4、以全球市场为市场范围,以个人为单位的交易将成为现实

5、以全球消费者为服务对象

6、以新的商务规则为安全保证

7、以全球贸易一体化为终极目标

2、试述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答:

1、企业对企业的EDI模式

2、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

(1)在线商店模式(2)内部网络模式(3)中介模式(4)专业服务模式

3、无形商品的电子商务交易(1)网络销售软件的模式(2)网络期刊杂志的网上订阅方式(3)付费浏览(4)网络广告

4、有形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

(1)传统销售方式(专营与在线购物中心)(2)特殊销售方式(拍卖与拍买)

3、试述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答:

1、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支付问题(2)知识产权保护问题(3)安全问题(4)法律问题(5)物流配送问题(6)标准化问题(网络标准化与数据传输标准化)(7)税收问题

2、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展望 电子商务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比较多的困难与障碍。无论是从技术上、游戏规则和行政管理方面,还是从其本身的局限性来看,都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使之尽快发展、完善。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不断发展成熟,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契机。同时对于交易各方而言,加大风险防范力度、摆脱信用瓶颈,是必须注意的问题。我们不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中,电子商务一定能取得交易对象与交易主体范围的扩大,交易数量、数额的大大提高与安全性的大大增强,从而为就经济全球化做出卓越贡献。

第五篇:国际贸易总结

第一章

1、国际贸易学的含义:是研究商品和服务跨国界提供和接受的经济学分支科学。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单独关税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的研究机制:

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国际贸易产生原因、国际贸易结构、国际贸易的结果。

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采取特定政策的原因、措施、政策效果

3、国际贸易的特点:

首先、国际贸易是跨国界的经济现象。

其次、国际贸易是在不同货币媒介下开展的。第三、国际贸易具有较高的成本。

第四、从国家角度来看,国际贸易必须考虑到收支平衡。第五、国际贸易还常常受到民族主义的干扰。

4、对外贸易额:又叫进出口总额,进口+出口。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对外贸易量:以一定时期不变的价格计算的贸易值。

5、国际贸易额:又叫世界贸易额,通常以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来计算。

6、国际贸易的分类: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总贸易体系(凡是进入或离开该国国境的商品)和专门贸易体系(进入或离开关境)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和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之间,经由第三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进行的贸易)

自由结汇方式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方式)和易货贸易(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

7、贸易条件: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计算公式:出口价格/进口价格,大于1,表示贸易条件改善,出口能力提高 第二章

1、绝对技术差异论: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代表作:《国富论》 假设条件:  两个国家  两种产品

 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惟一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劳动):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  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 生产要素(劳动)从一部门转到另一部门,增加生产的产品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 商品可在两国间自由流动,不存在贸易障碍  不考虑运输成本

 两国间贸易平衡不涉及货币因素

基本论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可能来自: 各国所固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或后天的某种生产技术优势或绝对利益)、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原因是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一国的生产成本相对于对方国家有绝对优势。

贸易结构及结果:两国应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结果两国都可获利。注:贸易双方必须各有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占绝对优势。评价: 进步性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不是一种“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双赢”(“正和博弈”)。(重商主义者相信,一国仅在他国损失的情况下才可获利,倡导国家严格控制所有经济活动和贸易。)局限性

只能解释现在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2、相对技术差异论: 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内容:相对技术差异论是指,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即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强调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假设:

 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

 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 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 所有劳动力同质;

 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  无运输、保险等费用; 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评价: 意义

在理论上是对绝对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即使在两国存在相对技术差异的基础上仍然可以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

在实践上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废除《谷物法》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可以部分地解释处于不同技术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

尽管李嘉图的贸易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被经验证明了,但它仍有严重的缺陷,就是它是假定而不是解释了比较优势。

没有解释劳动生产率和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差别。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获利的影响。

3、麦克道格尔的检验说明的问题 以英国和美国为考察对象,根据英国和美国1937年25个行业中的劳动生产率和出口数据验证李嘉图理论是否符合这两个国家的实际。经验证明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是正确的

4、麦克道格尔检验值得澄清的问题

检验只是证明了美国和英国的出口优势有所不同,并没有精确地反映出两国间的国际分工。利用新近数据检验比较困难 第三章

1、机会成本: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增加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它表示放弃一种生产机会而采取另一种生产机会的代价。

2、相对价格: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若以Px和PY分别表示X、Y两种商品的价格。则 PX/PY:商品X相对于商品Y的价格(国内比价)。

3、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叫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或转换曲线(transfer-mation curve),它表示一国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有效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可供选择的产品的不同产量组合。第四章

1、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定前提

 2(国家)× 2(生产要素)× 2(产品); 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 规模收益不变;

 两国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各国可供利用的生产要素的总量不变;  两种商品生产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各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随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 两种产品市场和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生产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国家之间不可流动;  两国在两种产品上的专业化都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贸易后两国仍然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 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消费者偏好)相同;  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障碍; 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提出者:赫克谢尔、俄林 基本内容

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2、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没有关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要素丰裕度: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4、赫克谢尔—俄林定理 代表人物:赫克谢尔和俄林 代表作:《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和《间歇性免费商品》/《国际贸易理论》《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的复兴》 H-O的评价

价值:从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的成因,解决了李嘉图模型留下的问题。缺陷:只能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比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果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要素禀赋论就无法合理的解释。

5、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H—O理论的框架下,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参加国之间的相对和绝对生产要素价格实现均等。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进一步论证了,国际贸易导致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6、根据H—O定理确定贸易结构

7、如何简要证明H—O定理

8、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限制条件:要素均等化不能实现。因为:  国际贸易不是自由的

 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使用的生产要素也有差别  各国使用的生产技术常常是不相同的

 一些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且规模报酬是变动的  存在各种形式的国际贸易成本,或交易成本

9、里昂惕夫之谜的由来

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展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这一结论与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恰恰相反,故被称之为列昂惕大悖论 什么与什么的矛盾:美国的国际分工模式与H—O定理矛盾。

10、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从什么角度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  要素需求逆转  自然资源说  人力资本说

第五章(与第四章结合)会做题!短期、长期分析

对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有什么影响

 国际贸易的短期与长期收入分配效果的比较

 短期: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固定(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固定(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长期: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 短期: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长期: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

第六章

1、内部规模经济 原因

2、外部规模经济 原因

3、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国际贸易论的原因 结构 结果

4、外部规模经济的源泉

5、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6、代表性需求

7、重叠需求国际贸易理论 意义

8、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9、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度量

10、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意义 第七章(简要了解)

1、不完全竞争市场种类 第九章

1、生产要素增长类型(中性or偏向)

2、罗伯津斯基定理

3、经济增长对贸易数量的影响

4、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对大小国影响)

5、生产效应

6、消费效应

7、悲惨的增长(贫困化增长条件)

8、大国小国概念:

小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其国际贸易量的增减不会影响国际价格的国家 第十章

1、重商主义两阶段

2、对重商主义评价

3、重商主义的贸易主张

4、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论观点

5、李斯特的贸易保护论观点

6、幼稚工业选择的标准

7、关税分类

8、非关税壁垒

9、有效保护率

10、名义关税 第十一章

1、凯恩斯贸易保护论的主要观点

2、凯恩斯贸易保护论与重商主义的异同 第十三章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2、自由贸易区(实现内容)

3、关税同盟

4、共同市场

5、经济联盟

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7、关税同盟的效果

8、贸易创造

9、贸易转移

10、保护贸易政策升级的原因 第十四章

1、进口替代理论 产生原因

3、出口导向概念 产生原因

4、什么样的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战略 第十六章

1、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10.30

由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调整各缔约方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多边国际协定贸易的“交通规则”。

2、WTO:世界贸易组织

3、WTO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贸易自由化原则 可预见性原则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鼓励发展与改革的原则

4、WTO成立时间:1995.1.1,WTO成立,中国在多哈回合加入世贸,2001.11.11

5、部长级会议

 部长级会议是WTO的最高决策机构

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部长级会议每两年至少举行一次。新加坡:1996.12.09~ 13 日内瓦:1998.05.18~ 20 西雅图:

1999.11.30~ 12.3 多哈:

2001.11.09~ 13

坎昆:2003.09.10~ 14 香港:2005.12.13~ 18 日内瓦:2009.11.30~12.2

6、GATT与WTO的关系

7、八轮谈判(时间、成果)

 关税减让谈判为主(第一轮~第六轮) 第一轮:1947年4月~10月瑞士日内瓦  第二轮:1949年4月~10月法国安纳西  第三轮:1950年9月~1951年4月英国托奎  第四轮:1956年1月~ 5月瑞士日内瓦  第五轮(“狄龙回合”):1960年9月~1962年7月 瑞士日内瓦  第六轮(“肯尼迪回合”):1964年5月~1967年6月 瑞士日内瓦

 非关税壁垒为主(第七轮) 第七轮(“东京回合”)

1973年9月~1979年4月日本东京

9项反对非关税壁垒的协议

关税进一步下降:1980.1.1起8年内全部商品 的关税平均下降33%

8、乌拉圭谈判(时间、成果):

 综合性解决所有贸易壁垒(第八轮) 第八轮(“乌拉圭回合”):一揽子方案 1986年9月~1993年12月15日 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

 谈判两部分,15个议题 第一部分:货物贸易(14)

第二部分:服务贸易的议程(1) 乌拉圭回合 3项新议题

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 服务贸易

 1994年4月15日

摩洛哥的马拉喀什,125个国家和地区 签署《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

下载国际贸易项目一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贸易项目一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贸易课程作业一

    课程作业 国际贸易学习资源检索报告 1 学习资源概述 答:图书、期刊、国家统计局官网、百度百科、百度云盘、新浪微盘、中国知网 2 国际贸易图书、期刊等资源检索(包括至少10本......

    国际贸易概论 复习题一最新

    2014年《国际贸易概论》复习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是(A)。 A.德纽和西陶斯基 B.范纳 C.李普西 D.巴拉萨 2、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某公司将在......

    国际贸易练习一(推荐阅读)

    《国际贸易》 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指 A各国进出口总额 B各国贸易总额 C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D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A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 B后天有......

    国际贸易 综合练习一

    国际贸易学综合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设置对外开放口岸的进出口监督管理机关。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第八轮谈判回合中提出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草案......

    国际贸易综合练习一

    国际贸易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B.......

    《国际贸易》模拟试题一

    《国际贸易》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标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1.某年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为3.1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2......

    国际贸易综合试题一

    国际贸易综合模拟试卷(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自动”出口配额制2、外汇倾销3、约束性贷款4、对外贸易依存度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题一[大全]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复习题 课程代码: 05101123 课程名称: 国际贸易实务 一、判断正误(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每题1分,共10分) 1.无牌包装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