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自己(心理健康课教案)
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
一、热身活动
1、抓手指----春暖花开(1)开展活动
(2)活动分享:统计学生抓到别人的次数
二、礼盒导入
(1)刚才投入、反应快的同学为我们开启这个神秘礼盒
(2)提问:打开盒子你看到了什么?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3)引出本课主题
三、认识自己
1、自我描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认识自我的三个层面:外在的我、内在的我、众人眼中的我
3、活动:手心里的自己:在A4纸上写下自己最突出的外貌特点、兴趣爱好、三个主要的性格特点,最后用一句话描述自己。(播放钢琴曲)
4、活动——猜猜猜:随机抽取一张手心里的自己口头展示,学生猜猜这是谁? 分享:(1)为什么你认为是这位同学?(2)很快被猜出来,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猜了很多次才被猜出来,你的感受是怎样的?(4)请班上同学补充该同学的优点。
思考:猜中了说明什么?没猜中又说明什么?
5、小结:猜中,说明你已经客观地认识了自己,而且也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猜出。这就是“真我”;没猜中说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大家对你的了解不一致,说明你也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那就是“内我”。
6、小结:不管真我,还是内我,这都是自己。但是你认为跟真我的人相处容易开心些,还是跟内我的人相处开怀些呢?今天我们明白了认识自我的方式有:自我观察、他人评价;老师也大家都去做一个真实的、真正的自我。
四、拓展活动。
1、自己,往往是在一些活动中认识的,你会是一个主动的、有主见的、有能力的人吗?别人愿意与你合作吗?你在成与败前的表现如何?很想去体验一下了吧。好,下面有一个游戏——解手链。
2、活动回顾:我们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就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小结:世间万物,各有特点。今天的课堂上,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同学各有不同的特点,也都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个人要进步、要发展,首先要全面地、真实地认识自己。
4、情感升华:一起朗诵《我就是我》,一起去全面地认识自己,做一个独特的最好的自己吧。
5、情感激励: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做最好的自己的,一起欣赏歌曲《相信自己》
6、结束语: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正确认识自己,欣赏接受自己,成就自己!
我就是我我就是我
活出生命的本色
我就是我
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
我就是我
相信自己,我是积极向上、充满正气的!
《认识自己》工作纸
1、在工作纸上画下自己的手印;
2、在5个手指上分别写下自己最突出的外貌特点、兴趣爱好、三个主要的性格特点;
3、在手掌心上用一句话描述自己。
第二篇: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认识我自己》.
认识我自己知道今天来上什么课吗?我就是今天来为大家上心理课的老师。同学们下午好。在这样一个大教室里上课,你有怎样的感受?
过渡:我非常喜欢和同学们这样坦诚地交流,心理辅导课就是这样,怎样想就怎样说。这也是我们心理课需要遵守的原则之一,来看看这些原则: 坦诚,尊重,倾听,保密
坦诚就是像我们刚才这样真心地交流。
尊重就是不伤害别人,不嘲笑、不攻击他人。
(在我们的心理辅导课上,说出的所有的心里话,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我们都应该对这位同学表示理解,我们不能随便地嘲笑他的想法。好不好?)倾听就是在别人说的时候认真听,不交头接,不打断,不插嘴。保密就是今天课堂上所发生的事情不告诉其它无关的人。
(因为所有同学都把别人当作是自己最知心的朋友。那我们在这节课上所有说的话都将成为我们心底的一个秘密,离开这个教室,我们将不再随随便便地提起。好吗)希望大家在下面的活动中能够遵守规则。
一、热身导入
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放松下,好吗?玩游戏《大风吹》(5分钟)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都在调整位置?(共同特点)(下面,请回原位。)
二、深入了解自己
1、观察自己的手
T:我发现找共同点时,同学们都很细心。那你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呢?很多同学在摇头,那么,今天可是个好机会。我们就从手开始观察吧!
(1)伸出你的手与旁边的同学比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颜色,胖瘦,手心的纹路)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有完全相同的两只手吗?(没有)其实,即使是双胞胎的手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双手是我们每个人所独有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2、画手
现在,看大屏幕。请像这样,把左手放在纸上,用笔画出你独一无二的手形图来。
其实,手就可以代表我们自己。借助手,我们还能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你们相信吗?(我们来试一试)伸出手来
(1)在五个手指中,有一个手指比较特殊,它与其它4个手指分开,是哪个手指头?这是什么意思呢? 夸奖别人最好、最棒的地方。你在哪些方面最好、最棒呀?(交流)我们就把它写到手形图的大拇指上吧!
(2)说完大拇哥,就轮到二拇弟。我们的食指,生活中你都用它干什么?(点击,按钮,关灯)看,我们的食指用处这么多,就像有许多的兴趣与爱好。你有哪些兴趣与爱好?(学生回答)我们把它写到手形图的食指上吧。
(3)写完了吗?我们接着观察,五个手指中,哪个最长?我们用它来代表我们的什么呢?(优点与强项)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读书,特长,写字)现在把你们自己的优点与强项写到手形图的中指上吧。(走进学生)我发现,同学们的优点实在是太多了,掌声鼓励一下自己,送给自己的掌声,是不是应该更热烈一点呢?
那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这些优点呢?(发扬优点)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说到做到,好不好?(4)无名指是5个手指中最重要的。
无名指上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它也被称作通心指。重要吗?所以,我们用它来代表我们最宝贵的品质。我最宝贵的品质就是诚实。想一想,你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我们希望这些好品质能伴随我们一生。请把它们写在手形图的无名指上吧。
(5)现在,还剩哪个手指?我们刚才提到:中指最长代表优点与长处,那你决定用小指来代表自己的什么呢?(缺点与不足)谁愿意来说一说?
3、抓米游戏
过渡:我发现,关于缺点同学们有些不好意思说。那让我们先来玩一个 “抓小米”的游戏。游戏规则:
五人一组围成圈,把左手放在身后,伸出右手。抓小米后像我这样,但手不要离开盘子。
听清楚并做好准备的小组请派一位同学过来领小米。现在,请松开小指。怎么了?发生了什么?
(请刚才领小米的同学把小米送到前面来)
同学们,离开小指,小米就抓不住了,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小指很重要,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我们身上的缺点与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如果你暂时无法改变,会不会嫌弃它或不想要它,就像不要小拇指一样? 那么,现在请把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写在你的手形图的小拇指上吧!我看到大家的手形图已经充实起来了,一起回忆一下每个指头都代表什么?通过刚才的分析,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
4、小故事
我也有一个小故事想分享给大家,出故事:
沙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贝壳。一个小男孩每捡起一个,都仔细地看了又看,他发现很多都有瑕疵:有缺口的;颜色不漂亮的……然后就随手把它扔掉。就这样,他已经捡了一个下午,却一直没有找到完美无缺的贝壳。夕阳西下,小伙伴们各自提着装满贝壳的篮子回家了,那个小男孩却仍然摇着空篮子在沙滩上寻找……
T:为什么会这样?你是完美的人吗? 那么,你现在准备怎样去看待自己呢?
总结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的,既有优点与强项,也有缺点与不足。我们不能因为有优点而骄傲自大、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自己有缺点而伤心、害怕。因为缺点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正因为我们不完美,我们才会努力地去完善自己,希望自己变得更完美,不断成长。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与体验,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小结
我最先说的就:看到同学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自己,真为大家高兴。
时间过的真快,这节课就要结束了。
第三篇: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心理健康课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我,塑造健康心灵,5月25日下午,初
一、初二年级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
各班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以故事会、小话剧、讨论会、“说说我眼里的他/她”等方式开展了生动活泼的“自我认识•自我悦纳”活动。同学们真诚面对“自我”,说出困惑,自我剖析,发表见解,在坦诚友好的氛围里,全面了解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优缺点。同学们在活动中都表现出对活动主题的深度理解,如初二5班一名男同学就有感而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就是要认识和接受全部的自己,这样个人才可能变得更完美!”。
班会上,同学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认识自己的沟通方式、提高人际处理能力、认识自我的学习特点、探寻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等角度,全面认识了自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2.带着“我们的约定”走进我们今天的活动,齐读“我们的约定”: • 1.我会积极地投入活动 • 2.我会真诚地分享 • 3.我会用心地倾听 • 4.我会尊重每一个同伴
二、新课 活动一
环节
一、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师:游戏“猜猜我是谁”。
请听好游戏规则:“现在谁也不知道这里面说的是谁,如果你觉得符合你的一个特点你就可以起立,不符合你就坐下,”听清楚了吗?
【播放课件】
1.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同学们都站起来啦,来看第二条……”
2.比较乐观。
“大家都很乐观呀……” 3.很喜欢做小手工。
“这么多同学喜欢做小手工,不错……”
4.在同龄人中个子适中。
“咱们班里最高的坐下了,最矮的也坐下啦,剩下的都是不高不矮的……”
5.喜欢穿漂亮裙子。
“男同学都坐下啦……还有好多的女同学也坐下啦……”
6.不少人说她做事太“较真”。环节二: 1.师:我想问一下,有些同学为什么坐下了呀?
生:“……”
师:同学们,想知道她到底是谁吗? 【课件】
2.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吗? 我们每一个人……,人和人之间…… 生: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双胞胎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生: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
师:有的比较乐观,有的比较谨慎一些……
生:人的体型也不一样。
师小结:就像刚才你们说的,咱们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西方也有一句谚语“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怎样才能更加喜欢独一无二的自己,让我们的人生过得更加快乐,更加精彩呢?
【课件导出讨论主题:《认识独一无二的我》】 齐读课题:“认识独一无二的我”。环节三:
1.通过刚才的活动,我发现同学们对自己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我想请大家再仔细的想一想:“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课前老师设计了一份表格,请同学们拿起来,【课件展示表格】在自己的眼中,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请在“自己眼中的我”一栏里,符合自己的一项下打上对勾,再一次深刻的认识自己。
学生操作,教师辅导【轻音乐】。师加入其中一组,填写表格。
2.看到大家认真填写的样子,老师觉得你们真可爱。
小组内分享一下,“独一无二的我”在自己眼中是什么样的。
学生组内交流,从组长开始,往左边轮流。
3.集体交流,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眼中的我”。
师小结:通过交流我看到了大家对自己又有了更多的认识。
活动二:
一、互动游戏二:
1.需要一位勇敢的男同学上来帮助我。2.规则:面向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在我宣布游戏结束之前,千万不要睁开你的眼睛。
3.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测测你的触觉”,我拿一张白纸放在他的背后,这样他的感觉就不这样灵敏了,游戏开始。我用手动你哪里,你要告诉大家……
4.这位同学回答的太好了,请他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同老师握手,谢谢这位同学,我们的合作真好!
5.同学们看到他背后的图片,大笑,但他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6.揭晓答案,并鼓励称赞这位同学。
二、1.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师引导“东西在他身上,他自己不知道,可是我们却看的一清二楚,这说明个什么事呀?” 生:“自己有些缺点或优点自己看不清楚,可别人却看的一清二楚。”
原来还有自己看不到的东西呀。生:“一个人都背着两个袋子,前面一个袋子,后面一个袋子,前面的袋子里装的都是优点,后面的袋子里装的全都是缺点,你只能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只有别人才能看到你的缺点,你要把缺点这个袋子拿到前面去,这样缺点就能看到了。”
2.师小结:我们每个人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包括优点和缺点,有的时候自己是看不到的,而其他的人却看的一清二楚,所以有时我们就说“你想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去问问别人吧,别人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三、活动三“他人眼中的我”
(一)游戏规则:
1.每一位同学把自己的学案交给小组自己右边的同学。
2.根据自己对学案主人的了解,在“他人眼中的我”下面“优点”一栏写学案主人的一个优点,在“缺点”一栏写学案主人的一个缺点。
3.写好又把学案交给自己右手边的同学,新拿到的同学再继续写学案主人的优点、缺点各一个,直到学案轮到主人手中为止。
同学们顺序写出同学的优、缺点,认真而又负责。
(二)交流:
1.集体交流“他人眼中的我”。
在别人给你的评价中,你有没有发现你自己不知道的优点或缺点呀?你认同同学给你的评价吗?
并请同学举例说明他眼中的同学的优点是怎样体现的。
2.师小结:通过交流,我知道了每一位同学都有很多的特点和特征,在这些特点和特征里,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一个方面呢?
生:热情、大方、开朗…… 认真、跑步快、坚强……
3、对自己的身体比如长相啊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生: 活动三 悦纳自己
一、“榜样的力量”:
1.请大家认识几个人,请看看他们遇到跟你们一样困惑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
林肯:相貌丑陋,是美国总统。
黄美廉:一位不能言语的脑瘫患儿“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2.他们为什么会成功? 海伦凯勒:…… 爱因斯坦:…… 贝多芬:…… 梵高:……
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或者是长相,或者是性格,或者是脾气上面的缺陷,他们为什么会成功?
二、“悦纳自己”
1.他们为什么会成功?
他们都勇敢的接受了自己的缺点,不足或是缺陷,真正做到了悦纳自己,心理非常的健康。
2.说说自己对自身不足的新看法。3.师小结:有些不足是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的,有些确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些不足,更要看到我们身上的优势,不要自卑,让自己越来越完美。
升华:
1.悦纳自己、完善自己。
2.我们就会跟很多的优秀品质交上朋友,“好学、诚信、谦虚、有爱心、文明、自信、无私、勇敢、乐观、坚强、孝敬、热情、友善、开朗、正直、大方、果断、有理想、专心、勤奋、活泼”
3.我们是一只只成长中的雏鹰,这所有美好的品质就像一根根美丽的羽毛,组成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有了这样一双结实有力的翅膀,我们就会飞得更高!
4.用掌声给自己鼓励、加油!5.同唱一首歌《自强拍手歌》
第四篇:认识自己评课稿
《认识自己》评课稿
2008年9月24日上午,我校教师王群利老师面向全市心理健康课教师上了《认识自己》这一课,感触颇多。王老师是我校骨干教师,同时,也是我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本节课上,王老师语言亲切,教态大方;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氛围和谐均值得学习。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课前热身,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王老师安排了热身游戏,老师口述 “大西瓜”、“小西瓜”,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这一活动设计非常有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克服了心理定势对行为的影响,充分显示了心理健康课的特点,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活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和交往的多维活动,教学设计重在设计儿童的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儿童的主体性,突出儿童的个性,解放儿童的创造性,“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心理健康课就是引导学生感受。本课教学设计,教师将活动有机引入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生有效、高质量的多项活动,作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活动、情境,刺激维持学生的有效 活动,生活贴近儿童,深受学生喜欢。如一开始的“拓印手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填写调查表一”认识自已,让学生兴奋不已;“说说我是怎样的人”让每个同学非常专注努力地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尤其是在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自己闪光点时更是心情激动,情绪热烈。为自己有这么多的优点而感到自豪。到最后的一个活动,“超级模仿秀”,王老师要求学生上台展示,同学们的特长得到了更好地发挥,纷纷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有表演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跆拳道。台下的同学则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同学。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认识自我。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民主而真诚,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烈。
三、善于挖掘课内外资源
王老师在教学“别人的态度和评价”这一环节时,大胆开发、利用课内外资源。让学生的爸爸、老师,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寻找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把自己的特长,优点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分享快乐。其次是巧用其他学科资源,如媒体资源——音乐,当同学们在观察图片和表演跆拳道时,配上优美的音乐,渲染气氛。最后,在音乐声中以卡耐基名言“你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经验、环境、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弹起生命的琴法”结束了本节课。
四、商榷之处
1、活动设计的不错,学生表演也不错,可惜教师没有及时小结,给听课者造成一个错觉,活动设计与目标不符,游离于活动之外。
2、故事《骆驼和羊》选题很好,因为时间有限,王老师对故事内容挖掘不够深,故显得课堂收束太勿忙,环节衔接不是很紧密。
3、心理健康课上评价学生时不要直接说“错”与“对”,一定要延时评价,评价时多用描述性语言。
纵观心理健康课,让我们明白心理健康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应该是“心灵与心灵的撞击”,我们老师只有为学生打开一扇心窗,才能让他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第五篇:心理健康课教案_做快乐的自己
小学心理健康《做快乐的自己》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书写快乐、诉说快乐、分享快乐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增强对快乐情绪的体验。
2.进一步学会更多的寻找快乐的方法,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3.培养乐观的情绪和生活态度,学会在生活中找“乐”,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二、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除烦恼的方法, 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做个快乐的人。
三、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写快乐、烦恼事的小纸片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让学生感觉快乐,以快乐的心态来对待本节课的课题——快乐伴我成长,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热身运动,全体起立,跟着节奏拍手、拍肩、跺脚。(时间3分钟)刚才做的热身运动你们快乐吗?
今天老师将与我们同学一起上一堂心理健康课——《做快乐的自己》。(出示课件)
二、创设情境,形成共识
(一)快乐一瞬间
(设计理念:通过交流各自快乐的事,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无处不在。)
1、同学们,人生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来写写自己快乐的事情吧。让快乐伴我们同行!(放轻音乐)(时间3分钟)
(2)小组交流(四人小组)(3)汇报交流
2、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每个人的快乐?
生:预设假设:(1)我考试考了第一名,老师表扬了我
(2)周末爸妈带我出去旅游
3、师小结:原来我们同学有这么多的快乐,快乐无处不在。以愉悦的心情看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二)快乐不快乐。
(设计理念:通过讲解一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快乐不快乐的情绪,让学生了解快乐魔棒的神奇力量。)
可是,有一位老奶奶却整天为一件事烦恼,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经历吧。(录音播放《卖伞和晒盐》故事)
老奶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小儿子是晒盐的,这天一开晴天,他就担心啊,大儿子的伞怎么卖得出去啊,这天一下雨,他又着急了,小儿子盐生意糟糕了。所以,他每天都愁眉苦脸,身体也越来越差,这时候他碰上一个智者,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从此,他就天天很开心!
同学们,你们猜猜智者给老奶奶出了什么主意消除烦恼吗?
生预设假设:天晴,小儿子晒盐方便,下雨,大儿子伞生意好,所以她应该天天开心。
师:同学们,原来对于老奶奶来说快乐的秘笈:换位思考,就会得到意外的快乐。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碰到一些像老奶奶一样的事情,瞧,这里有一位同学,遇到了一些事情,我们去看看怎么回事?
小组合作讨论,心理体验(课件出示)
诺诺买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满意。可是,邻居杨杨说:“太难看了!” 诺诺这样想:()。她觉得特别伤心。诺诺这样想:()。她觉得还可以。诺诺这样想:()。她觉得很快乐了。
是啊,世界上有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想法 师小结:因此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我们变得乐观,让我们用快乐魔棒打开快乐之门。快乐与否就看我们自己怎样想,你往积极的方面想,你就快乐,你总是有许多消极的想法,你当然不快乐了。
(三)烦恼滚一边
(设计理念: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快乐心理,体会不快乐的负面影响,将烦恼拒之门外)
1、同学们,生活不会总是阳光明媚,也会有不快乐的时候,会遇到坎坷,会经历风雨。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心里一些令你烦恼的事,互相讨论一下怎么对付“烦恼”这个坏家伙。(时间3分钟)
2、小组交流讨论。
话题:不快乐给你的学习、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生预设假设:紧张、担心、愤怒、烦躁等等不愉快的心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3、不快乐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要寻找不快乐的药方,对症下药,尽量使自己在生活中保持健康快乐!你有哪些小窍门可以将烦恼拒之门外!
预设学生的答案:读有趣的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常与家人、同学、朋友在一起,谈心、玩耍;照镜子,与镜中的人说说话;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在劳动创造中体会快乐„„
4、现在拿出笑脸型的红纸,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写出自己的烦恼,并应用调节烦恼的方法,去解决它们吧。请同学们将自己的烦恼通通都投入到老师的烦恼箱里,让烦恼不在困扰你们。
(四)快乐接着来 同学们,我这有一棵快乐树,每个快乐果都可以带给我们大家不同的快乐。同学们,摘下这些快乐果吧!(课件点击快乐果,一个果实一个快乐)
1、快乐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2、善于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更快乐。
3、一份快乐,两人分享,就是两份快乐。
4、如果快乐不能与人分享,这不算是真正的快乐了。
5、快乐是一种心境,跟财富、年龄与环境无关。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寻找快乐吧!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办法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永远快乐的同时,也把快乐带给身边每一个人。烦恼是个纸老虎,乐观面对快乐多。
记住我们的快乐宣言:和烦恼说BYEBYE,快乐伴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