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精
申论八股法
对申论第三题写作做如下总结。确定标题方法:1,直接法:评。。: 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论。。: 论我国煤矿生产安全问题 关于。: 关于房价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之我见: 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之我见。的解析: 贫富差距扩大原因的解析 对。的思考:对公务员热的冷静思考 浅析。:浅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述 :民工潮的评述。的建议 :解决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建议
2,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 提高劳动者能力 拓展就业渠道 让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
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 加强反腐倡廉 构建和谐社会 诚信,不仅仅是私事
加强安全生产建设 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3,引申法:利用关键词和特殊句式引人注目。通常使用适当会有很好的效果,但使用不当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整体结构,谨慎使用: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路在何方 药价虚高何时止
经济房 想说要你不容易
文章主题三段论方式:这样显得条例清楚 有层次感。实际写起来也比较有头绪
第一段:政策,提出主题关键词; 作用,意义(肯定目前的成果); 显示,引出现象
(总结成果,提出问题,分析不足)第二段:分析现象
(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三段:解决方法 前景,回应主题,深化主旨,联系当前政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
(总结全文,展望未来)
下面就涉及到可参考的资料一一叙述:
★开头方法:开篇点题,陈述现象和相应的政策
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的改革却明显落后,(后面引出材料反映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日渐凸现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政策)近年来,我国。。工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了上到中央,下至地方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严重影响。。(现象,政策)近些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现象,政策)目前产生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政策)。。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政策)
第一段主要现象从文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实例加以叙述即可,在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段主要叙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材料给出的现象从中分析就能得出结论,下面就近期热点问题为例加以说明,不外乎根据材料从以下角度进行展开分析
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和群众必需性,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以药养医,药厂和医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医疗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医疗服务市场化,利益驱动;医风医德有待提高;群众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欠发达,投入不够,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缺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历史原因;农民与城镇居民待遇不同;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到农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三难为题在农村体现尤为突出;农民工流动频繁,职业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农业受气候影响极大,收益难以实现保障,入不敷出;
贫富差距:区域性差异、行业性差异、城乡间差异、个体间差异;宏观政策、市场机制、法律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导致;不公平现象
安全生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监督工作不彻底、执法检查工作走形式;重效益轻安全;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落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钱权交易;权利寻租
房价调控:土地审批、调控政策失衡;政府操盘;地方政府以扩大建设为政绩,为开发商充当保护伞,开发商无规划搞开发;信贷体系松懈;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房价上涨使一部分人以购房为投资导致房价上涨的恶性循环;炒房团
生态保护:水、大气污染;草皮、林区沙化;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淡水资源锐减;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均资源不足;
节约型社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能源需求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现象严重;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 和谐社会:城乡不和谐;地域不和谐;阶层不和谐;城乡二元化;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障制度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资源与经济增速矛盾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造成对生态破坏,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弱势群体:自身条件所致;社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欠合理;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到位;监督监管不落实
循环经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必然要求;节能降耗(可参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第三段可参考以下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注意要以对应第二段提出的分析为主,以外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医疗体制改革:医、药行业分开,降低药价;院务公开,采取监督、举报措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专业素质提高与思想道德建设并重;加大政府投入,以农村为重点;建立一个覆盖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卫生常识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三农问题:摆脱户籍制度束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包括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在外谋生和生活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便利的条件,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适时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之中,贫富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限高保低;税收杠杆调节;
公平分配;公平竞争;消除贪污腐败现象;消除不公平现象;完善监管制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安全生产: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普及安全常识和技术知识;规范生产单位生产行为;规范相关行业(安全评价、咨询、检验检测等)行为;执法监督;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专项治理整顿;舆论监督;安全保障制度;安全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房价调控:严格审批土地征用,控制土地一次性出让规模;提高信贷利率;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抑制高价位住房开发;对房产开发、保有和交易环节提高税率;杜绝形象工程;提高房产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房产市场整顿监管,清理建设相关乱收费项目;控制建筑成本;规范销售行为;信息引导;价格检测调控
生态保护:人口管理;资源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监督管理;退耕还林;畜牧业采取游牧方式;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节约型社会: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约意识;抓住薄弱环节,依靠技术进步,推进系统优化,节能降耗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不合格、超标行业加强清理整顿;加强监督管理;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企业、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能耗标准纳入其中;
和谐社会:制度创新;调整社会结构;利用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和谐;实现阶层间和谐;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口和资源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经济兼顾环保;环保与个人利益冲突;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弱势群体: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构;监督监管;法律保障;社区扶持作用;经济杠杆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分配差距;建立稳定、发展、和谐的发展机制;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宣传力度;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投入;全民动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个人总结申论第一部分有两个要求, 第一是要有记录的基本格式和语言,第二个要上升一个高度,而且要由重要到次要排列.比如,花瓶农村要上升到没有统一思想的高度上来等等....第二部分对策: 6-7个点。每个点要有论证。不能离材料发挥,很多同学离开了材料,把自己看到的材料都写了进去,这叫不分矛盾的主要次要方面,得扣分
第三部分论文
1、所有平淡的文章都不得高分
2、一定要以新取胜,因为今年的题材大家都熟悉,所以不能够以常规思路命题
3、比如标题可以拟为《让“花瓶”新农村震醒我们》 《难在一个新,贵在一个新》。那就会有高分
4、最好要有小小的论证 比如:农民的自身素质问题。举例如下:
农业厅的阳光人才工程,科技厅的富民强县工程等。
高分格式:《让“花瓶”新农村震醒我们》
第一部分:发问 第一段:引用材料,文字要精练而优美,可以排比,可以并列等。。“一排排…一座座……最后反问” 第二段:随便编造一个村官的讲话 第三段,过渡,发问。
第二部分:为什么: 第一(主要):思想问题。(主要论证250字)第二:中国传统政绩考核问题(次要150字)第三:(罗列3-4点其他原因100字)
第三部分:解决方案: 对照第二部分:一,统一思想。。二,贯彻执行公务员法,改革。完善。三,其他。。。(500字)文章中,可以多用治国治天下的引言。如“郡县治,天下安”什么的。。以上就是参考例文了。可以85以上的。。
就是这个道理,官场有官场文章的模式。与同学们批评性文章,愤青文章,是有明显区别的。
上面给出的其实还是惯性申论模式,其实不一定的,申论这东西很不好讲,有时评卷官的喜好很重要,省里出题人对申论题的理解也很重要,不是普通的几句泛泛而谈的“统一思想”什么的就一定能得高分,比如我今年1月参加广州公务员考试时,申论题目就是加强人们对听证会的参与力度,从头到尾我都没喊任何口号,而是写了从听证开始的人员选择到听证结束每一个环节都采取各种措施让人们为主体参与听证,什么思想啊,机制啊都没写,出来后觉得自己写的不好,主要是文字没组织好,大学四年加上班的一年多,东西写得少,文字功底退步不少,而且后来根据固定的申论模式也觉得自己少的许多东西,本以为自己挂了,结果申论却得了70多的高分.专家在线解答
关于申论的审题,申论审题切忌草草了事,如果你审题没有用够30分钟,我可以不客气的告诉你,你很难拿到高分。审题我的意见主要有两点:
1、要边看边总结,每看完一段材料,就在草稿纸上写个本段的一句话的总结,并且标上段落编号,你应该很清楚,和试卷一起发到你手中的那张白纸不是用来灌注墨水擦钢笔用的,它就是描绘申论的蓝图的地方。
2、看完材料要简单的进行分类,把所有内容相近的段落的编号归为一类;发现某两个段落有因果、对象一致、角度相同等异常亲密的关系,就在草稿纸上把他们的编号用线条连接起来,注明何种关系。
很好的完成这两点,你的申论已经成功了一半。
三、关于申论的万能模式 :我个人的做法是四个字——引、议、联、结。
所谓“引”,概括起来就是引用材料,引人入胜。开头一定要引用原文材料,总结性的概括命题,由命题自然涉入议题。一定要精炼,宁缺勿滥,要想让伯乐相中你是个千里马,本部分就是需要攻克的桥头堡。
所谓“议”,概括起来就是展开议论,分析问题的原因。由浅入深的找到根源,把复杂的问题分类并有机组合,把一般性的问题归纳为规律性的问题,用邓小平老人家的话讲是“要梳成辫子”,为接下来的提出对策做铺垫。这部分切忌空谈,原因从材料中来,以3-5个要点为宜。
所谓“联”,概括起来就是联系实际,提出对策。提出对策一定要务实,要联系实际,结合相关法律和政策,科学论证,客观的拿出方案,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注意三点:
1、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找出了几个原因,后面就要拿出几个对策,要前后照应,顺序也要对应,刑侦学上讲,要形成一个 “证据链”互相支撑才能证明一个人有罪,这个意思比较雷同。各个对策之间要有逻辑关系,错落有致,由眼前的雷厉风行扩展到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2、一定要有新意!文似观山不喜平,一定要拿出新颖的观点来让改卷的老师没有理由不给你打高分。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可以说句大话:创新是申论高分的至高原则!
3、本部分还是一个调节字数、调节时间的机动兵力。如果你感觉你的时间很紧,不够用,可以在这部分压缩一下,少写扩展句和引申句,简明扼要的提出方案;如果你感觉你的字数太少,就可以在这部分里加大论述力度,多写扩展句,也可以把一句话后面附加几个补充句,争取符合字数要求。
所谓“结”,就是做结论,画龙点睛。古人云,做文章,要做到“凤头、猪肚、貂尾”。“凤头”是说开头要好看,在申论中就是“引”字部分。“猪肚”是说中间要内容充实,在此就是指的“议” “联”两部分。“貂尾”是说结尾要简洁明快有力,总体囊括全文,归纳中心,一气呵成,切忌拖沓。
这些就是我个人的万能模式,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些训练,考场上争取有好的发挥。
四、申论哲学
申论,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和古代的 “八股取士”中的 “策论”相同。考试都是纸上谈兵,至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并不可能马上做出调研和论证。所以这里面就有个理论和实际的差距问题,而这也正是申论可以速成的根源所在。这也好比相亲,花前月下,不一定看的很真实,是东施还是西施,很难做出判断,所以有蒙混过关以次充好的投机空间。
1、申论的提出问题一定要有客观的论证,所谓客观指的是,一定要有建立在可信度基础上的可操作性,让人读来在30秒钟时间内觉得你很独特。
2、申论同时也是你所真正面对行政调研论证工作的第一块试验田,你所写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是你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的展现。
3、要善于和命题人及改卷老师对话。你和命题人对话的媒介是申论所给出的大段大段的材料,你和改卷老师对话的 媒介是你用笔在规定时间内所写下来的文字。你和命题人对话的目的是,要揣摩他命题的意图和要旨所在。你和改卷老师对话的目的是,要猜测改卷老师的预期想法和评判标准,以期能得到很好的评价。这样展开联想,你就会明白申论写作的“七寸”所在。
4、考试的心理状态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太志满得意,感觉很放松,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也不要太有紧迫感,感觉时间就象日本鬼子的刺刀插在你的胸口,突突的狂跳不止。你是考试的主人,不是奴隶;你是在向人展现你的才华和魅力,不是在应付一件任务。
5、要懂得6个烧饼和半个烧饼的道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不要看到别人早早交卷就心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几乎走进考场的每一个人都是符合要求的公务员人员,问题是最终选择的一定是锲而不舍有毅力的人。一支股票要想卖个好价钱,你就要选择在最合适的时机抛出去,但是时机不一定是比速度,或许是比赛耐力或者定力。
申论热点 第一大类:与十六大直接关联 应特别注重以新提法为背景和以新观点为答案的题目。如:
1、关于党建、党性、党位、党的指导思想、确保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四个一定要,三个始终”。“为党注入新鲜血液” “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等.2、“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发展民营企业、私营经济、非公有制济、股份制、非劳动收入、效益与公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资、技、管、劳、知”的作用,“除少数必须独资的国企外,充分鼓励股份制” “激活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生产要素”“让各种要素的作用迸发出来”“保护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注重效益,兼顾公平”„„
4、关于政治文明——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关系(工具)民(主体)法(轨道)。人类三个文明关系:物是基础;精是保证;政是重要方向;
5、工业化——四条新特点;为什么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好工业化道路;
6、泓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7、全而建设小康: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因实;
8、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
9、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与这类相关的套路:
A:学科术语和十六大新观点结合——将十六大与知识点结合的简要术语背下来。
B:凡讲到:党的问题时都可用上;三个代表、四个一定要、三个始终。
C:凡讲到“政治文明”“民族精神”“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等与意识反作用有关的题都可考虑:意识能动作用、科学理论的能动作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传承优良民族精神„„。
D:凡讲到各“与时俱进”有关的题时都可考虑用上: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发展、创新精神、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在实践中的深化扩展推移„„
第二大类: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西部开发、解决就业问题、入世之后、国企改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这类问题很可能会综合考,只是则重不同;
1.扩大内需、西部开发——为什么:(可从调整经济结构、社会主义本质、经济全球化、消费反作用、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角度作考虑)(可从联系;整体与局部关系、构成事物成份变化引起的质变等角度考虑)(可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综、民族共同繁荣等角度去考虑)。如何:(按价值规律办事、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经济效益、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等角度去考虑)(可从党的性质宗旨领导地位、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原则、综合国力、民族共同繁荣等角度去考虑)(„„)
2.调整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分配结构、劳动结构;技术结构(发展劳密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解决就业问题:重要观点: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国家应做到——加强宏观调控,扩在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企业应做到——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应做到:——发展城镇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个人应做到——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4.入世之后:了解入世利弊、了解两垒——技术壁垒贸易壁垒、了解反侵销问题;明确世贸组织原则;
5.三农问题的有关知识点是重中之重,与热点结合,可以不变应万变;国企改革知识点也是重中之重,与热点相结合,可以不变应万变。
与这类相关的套路有: 凡做到这类题可以这样:将有关的学科术语一条一条对照材料、设问用上去。然后试试这些角度:“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以市场为导向,按价值规律办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调整经济结构,发挥比较优势”“认真学习世贸规则,用好用足其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生态产品”“开发绿产品”„„你试过之后会觉得好多问题都有可能用上这些角度,当然应根据题材的规定性取决。
第三大类:反恐、台湾、两制 态度:我们对恐怖主义的态度;我们的对台政策;一国两制的新含义——世上只有一个中国,台弯属于中国;
第四大类:国际关系: 两类:
第一类:政治关系式——大国关系;大国行为;我们应对;局部冲突;
第二类:经济合作式——对外开放;经济合作; 与这类题目相关的套路:
一类是“政治关系式”,要么是评价“大国关系如何如何”,要么评价“超级大国如何如何”,要么评价“我国的态度如何如何”。这类题目,所用知识点无非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外交政策决定因素”“当今世界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表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基本点”„„。
而且,只要是评“霸权主义”国家行为的,用上原理后一律可加上这样一系列帽子:他们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践踏基本人权,违背联合国宗旨与原则,破坏世界和平与发展,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凡是评价“我国的态度”的,用上原理后一律可加上这样一些词汇:我们决不干涉别国内政,决不侵犯别国主权,也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们的主权;我们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另一类是“经济合作式”,也就是“走出去”“引进来”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所用的知识点大多是这几个知识点的迁移:“对外开放必然性”“对外贸易意义”“经济全球化趋势”“入世的意义”“对外职能”„„。当然也会用到“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外交政策决定因素”“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外交政策基本点”„„等。
最简明扼要的、用得最多的几句话是“为国家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发展多边贸易与合作、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各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的稳定、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也贡献” 因此,只要我们学会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学会异中求同,就会应对自如。申论热点素材-第一节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资料一: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现在之所以如此重要而紧迫,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党面临 着来 自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对的国际环 境和时代要求;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这些执政党的失败,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我看,主要有下面这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党的理论、纲领僵化,使党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苏共执政长达74年,开 始时生机勃勃,后来长期固步自封,思想理论僵化保守,严重脱离变化了的现实。再后来又 从僵化跳到另一个极端,搞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后果,人所共知。一个执政 党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纲领和路线不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 根本出发点,不可能受到人民的拥护。
第二,重大发展战略失误,执政基础发生动摇。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曾经紧密结合本国 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在长达70多年的执政中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上世纪80年代以 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发展战略失误,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和失望,最终在大选中败北。
第三,党逐步国家化、行政化、官僚化,严重脱离群众,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前苏联国 家在体制上高度集权,执政党的组织参与到政府和社会的具体事务中,不但相互扯皮,效率 低下,而且腐败严重,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党的权威急剧下降。
第四,党没有活力和凝聚力。一些曾经长期执政的党,要么党内缺乏民主,要么党内民 主蜕变成派系活动,蜕变成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党内形成众多的既得利益集团,互相争斗,普通党员对党的前途和命运不关心,对党没有信心,老百姓对党失去信任。
第五,党不能掌握和正确引导舆论。如前苏联国家的执政党,改革前长期对意识形态和 新闻媒体实行僵化的管理,使党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工具在群众心目中威信扫地。后来又搞所 谓“公开性”和“多元化”,在意识形态上放任自流,结果导致思想和政治上的混乱,舆论 工具成了自己垮台的催化剂。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能 够与时俱进,这是巨大的政治优势。我们一定要汲取一些大党老党衰亡、垮台的历史的经验 教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我们党建设 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 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
第二节 关于政绩观 资料三: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树立正确政绩观 胡锦涛同志指出,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 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发扬脚踏实 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 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 项工作和政策落到实处。这一重要指示寓意深刻,语重心长,对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 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所谓政绩,就是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所谓政绩观,则是对政绩所持 的态度,如为谁创政绩,怎样创政绩,如何评价政绩等等。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解决好怎样正确认识政绩、如何对待政绩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不折不扣地实践党的宗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各级领导干部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指导思想。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政绩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努力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他们的政绩是大是小、是实是虚,群众自有公正的评价。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群 众观念。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吸纳群众智慧,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三节 关于科学发展观 资料四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提出发展战略,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发展政策的思想基础。我们要学习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自觉地把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情况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做好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开始对资源配置 发挥基础作用的条件下,政府的工作重点要转向市场机制存在缺陷或失灵的领域,把社会管 理工作放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突出加强公共服务,包括扩大劳动就业,改善教育和公共 卫生条件,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增强社会安全感,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正确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合理划分政 府和市场各自作用的范围,对于市场能够合理发挥调节作用的领域,政府不要过多干预。把 宏观调控的重点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到间接调控为主上来,把经济调节的重点从具体管理项目 和资金转到为投资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减少对市场直接干预,加强对市场行为、市 场秩序的监督管理。统筹协调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注重解决关系长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减 少对具体项目和事务的审批,把更多精力放到规划、政策和法规管理上来,认真做好规划编 制、政策制定、综合协调、监管服务等工作,严格依法行政。
(二)建立健全机制,提高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能力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和制度。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按照财权和事权互相对称,公平、公正分享税源的 原则,科学划分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逐步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 付体系。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扩大社会保 障的覆盖面,逐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在更大范围内的统筹。深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科学 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鼓励按客观规律办事,制止各种“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完善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和程序,加强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研 究,提高重要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避免决策的随意性,保障人民了解和参与决策的权利,使政府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情、顺应民意,保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实际利益。
(三)改变增长方式,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切实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转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 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市场需求 变化引导生产,采取有力措施,使供给和需求做到大体平衡,遏制一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改善能源结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加 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投资和政策向农村 倾斜的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市健康发展。采取增加建设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等措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加 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鼓励沿海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地区经 济协调发展。
(四)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各项任务中去。千方百 计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人才开发,使我国人口多的压力转变为创 造财富的能力。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鼓励居民扩大消费,扩大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国情、国策、国法的教育,切实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鼓励和扶持循 环经济、生态产业、绿色产品的发展,建设工业生态系统,节约使用水土地、能源和各种原材料,全面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坚决清理整顿各类 名 目繁多的开发区,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决制止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 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切实维护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
资料五: 树立新的发展观从领导干部开始
改革开放如何搞、走什么路的问题,是较长时间以来直接影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长时间以来,在单纯GDP主义的误导下,我们的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 生了一些不可轻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背离了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价值和目标。如果不能 很好地解决这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仅会挫伤社会公众改革开放的热情,也会影响改 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温家宝总理集中表述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改革开放为什么的问题,明 确了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的指导思 想。应当说,这是具有重要的观念更新、正本清源的意义,是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标志。
现在的问题是:在重大的观念更新形成以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必须积极更新观点,主动改变已经习惯了的单纯GDP思维,而代之以更科学、更全面、更客观的心态和意识投身 改革开放事业。同时,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仅自己要成为观念转变的表 率,而且要积极推广和灌输新观念,宣传、贯彻新观念,为科学发展观争取更加广泛的社会 政治支持、准备好扎实可靠的社会基础。在这方面,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 任重道远。
我们知道,一个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在转变观念、落实新发展观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 的。因为他们在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执行中,必然要贯穿一种施政理念,不同的理念所造成的 结果也必然不同。如果他们首先能够把科学的发展观贯穿工作之始终,就可以在重大事务上 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发展。相反,如果他们不能做到,像王怀忠那 样为了私利大搞“政绩工程”,到头来造成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
不难看出,新发展观的确立、落实,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还要经受必需的考 验,但新发展观所确立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给新发展观带来强大的政治支持,“以 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必然会得到广大社会公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事实上,凡是能够给最大多 数人带来最大福利的观念、思想、政策,一定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这是新发展观必将取代 旧观念的根本原因所在。
资料七: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2005年1月25日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努力完成“十五”各项环保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解振华说,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 工业化过程中,造纸、电力、冶金等重污染行业将继续发展,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难度加 大;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的垃圾与污水不能得到安全处置,地表植被受到破坏;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养殖业的发展将使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任务更为艰巨,威胁农产品安全;在社会消费转型中,电子电器废物、机动车尾气、有害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不当等各类新污染呈迅速上升趋势;以煤为主的能 源结构长期存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治理任务将更加艰巨;转基因产品、新 化学物质等新技术、新产品将对环境和健康带来更多潜在风险。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更大压 力。
解振华强调,2005年是实现“十五”环保目标、筹划“十一五”环保大计的关键一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筹备好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将确定今后5~10年环境保护的 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政策和措施。要抓住机遇,坚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生态文明; 突出重点,解决威胁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环境问题。
二是要认真编制“十一五”环保规划。将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明 确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的责任和目标。东部地区要按照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定 “十一五”环保任务;中西部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强化环境与经济 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地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
三是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干部政绩考核、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标准指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审计、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各个方面。要在重点流域、重 点城市、重点行业率先推进循环经济,使循环经济成为各地发展经济、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四是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逐项落实重点地区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督促治理项目 的开工和建设,定期进行调度、公告,通过实行污染治理市场化,实施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 排污许可证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力争完成“十五”污染防治的各项任务。加强南水北调和 东、中线水污染防治监督检查,做好三峡库区环境功能区划和总量控制工作。五是要深化生态保护工作。要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中心,强化依法监督管理。制定 《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完成《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启 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六是要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放射源安全管理,强化核设施安全审 评和监督。开展铀矿冶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和电磁辐射污染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
七是要严格规划和新建项目环境管理。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重大项目环评,促进生产 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未批先建的项目,一律责令停 止建设,依法处罚;审批重大项目和环境敏感项目时,要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意 见;严格环评队伍监管,积极稳妥地推进环评市场化改革。
八是要继续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要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主要污染行业产 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保护行政监察和责任追究,重点解决群众反应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 环境问题。
九是要健全法规、标准和政策。要加强环境管理制度创新,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 法成本高的问题,促进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规范环境处罚制度,实行环境听证,保证 处罚的公平、公正;研究制定促进可持续消费,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政策制度和标准。
十是要推进国家环境合作。通过履约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关于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资料八: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 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向成熟迈进。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有许多 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必须进一步完善。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必须突破体制 障碍,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保障各类劳动者享受 社会保障的权力,迅速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规模,尽快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真正建立起 一个“安全网”。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考虑到人们的现实需要,社会保 障在改革过程中要按照待遇水平划分出不同层次:基本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政府统 一组织;补充保险,在国家政策规范下由企业(单位)具体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单 位为职工建立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由劳动者个人自愿参加;商业保险应成为社会保 险的补充,以满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和人群的高层次保障需蟆*?
统一考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二者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促进就业的积极 劳动政策与向保障对象提供收入补偿的社会保障政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扩大就业不 仅可以缓解失业压力,也可以增强社会保障的物质力量,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又 可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更宽泛的社会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和监督体系。一方面,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统一领导和组织 实施,建立起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行政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和行政监 督制度。 推动社会保障社会化,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支付体系。 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 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 系构成。
推进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要采取政 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要鼓励有条 件的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建立、健全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保障机制。由政府依据国家或地方权力机构颁布的法 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制度、机制,由政府定期定额发放基本生存与发展费用。 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 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 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资料九: 就业状况
2005年1~3月,全国共有1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500万目标任务的22%,其中4050人员29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任务的29%。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2万 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去年底持平。 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工 业基地、困难行业、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城市及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比较突出。下一 步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已经制定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的就业再 就业工作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就业和再就业计划的落实,强化目标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二是进一步抓好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将于二季度开展“政策实效行动”,督促各地 采取整改措施,对政策落实难度大,工作进展较慢的城市进行重点督导。
三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操作办法,同时及早下拨中央财政补助 资金。
四是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制度化、专业 化和社会化建设,将于二季度在全国开展“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服务活动”。
五是组织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 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组织好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 训。
六是积极探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第六节 关于食品安全 资料十: 我们不能等待——由食品安全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
受“苏丹红事件”影响,人们不禁会有这种疑问:到底我们能放心吃什么?还有哪些产品存 在安 全问题?不只是食品安全,住房问题、交通安全等困扰一直挥之不去,我们不只是要一个说 法,更需要一个健全的保障制度来保障我们的安全。
从2月份英国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了相关警告,到3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 准委联合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只要使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完 成检测,其中间一个多月时间内发生了什么?肯德基门庭冷落,其供应商百胜餐饮集团也成 为众矢之的,在掀起的食品安全风暴中也披露了“乐之”的生产厂商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的市场采用双重标准,侵犯了中国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我们被告知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是具有食用过含有“苏丹红一 号”的两款产品的证据,这个需要持有肯德基的发票或收据;二是有经过医学鉴定的损害事 实,证明损害可能是由“苏丹红一号”造成的。但是,由于国内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没有索 要 和保留消费凭证的习惯,肯德基餐厅也不主动将小票给顾客,同时因为“苏丹红一号”对人 体的损害是有一 定潜伏期的,不可能今天吃了,明天去医院就能检查出来。虽然我们还可以请求法院判决肯 德基承担违约责任,因为消费者购买肯德基的产品之时,就和肯德基形成了服务合同的关系,如果产品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损害的“苏丹红一号”,那就应该承担违约责任。相对于“ 侵 权损害赔偿之诉”,“违约责任之诉”的举证容易一些,只需提供肯德基的发票或收据就行 了。但是,即使是这样,对于我们消费者也还是很难的。
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其生存状态时刻都有受到威胁的可能,那我们究竟该如何要求 得到安全方面的相关保障?如何保护自己?今天是“苏丹红一号”,那明天呢?
一直以来,人们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动物检疫及兽药残留的警惕性总是很高的。可是 据查,我国1995年施行的《食品卫生法》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 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 残留标准。这又说明什么呢?在商家眼里利益为先,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的利益又该由谁 或者由怎样的制度或措施来提供保障呢?如果民间利益和商家既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前景将是不容乐观的。
“苏丹红一号”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食品安全标准交叉问题和检测漏洞。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我国很早就具备了检测“苏丹红”的设备和技术能 力,但由于缺乏专门检测标准,相关机构在食品检测中没有对是否含有“苏丹红一号”项目 进行检测。没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检测方面的漏洞这就滋生了非法生产经营的温床。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不是仅仅靠个人愿望就能够达到正常的满意状态的。食品 安全问题如此,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住房问题、物业管理问题、交通问题、超速 标准等等案例也 是比比皆是。作为生存的个人,我们 的愿望是美好的,我们的力量也是渺小的,作为生存着 的群体,我们仍然不够强大,我们不能一直为自己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而庆幸,因为仍 然没有人或机构来承担责任。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安全受到一而再、再而 三的威胁,所以,我们不能等待,所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呼吁老百姓都站出 来,呼吁商家考虑到理应更有前景的未来!
资料十一: 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案组介绍,到3月5日晚议案组收到代表联名提交的95件议案中,食 品安全的议案数量排在首位。食品安全令人大代表心焦!为了对付这一顽疾,让老百姓吃得 安全吃得放心,多个政府部门连续多年英勇战斗,立下汗马之功,却至今无法抵御“不安全 食物”的进攻。以至于近日有报道称:十个“婆婆”管不好老百姓一顿饭,人大代表掰着 手指头点了“农业、质监、卫生、工商、商业、药监、城管、出入境检验检疫„„”近十个 部门的不是。想想不由得悲从中来。好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重点继续抓 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温总理此番言语,让老百姓心头一热。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其实就是规范市场秩序问题。这方面一要责之于政 府,二是有赖于市场的力量。先说政府之责,在过往的多头管理体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莫 过于部门之间争利和扯皮,换句话说,就是各部门之间职能界定不清造成效率低下。如何解 决,钟南山有一建议可供参考:扩大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职权,让政府部门在食品安 全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人是这样做了,而且做得出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呢?之 所以强调解决职能交叉问题,原因还在于行政问责的需要。职能界定不清,表面上大家都在 管,实际上谁都没管好。追求最大的私益和最小的责任,成为某些执法人员心照不宣的“定 律”,这极大地伤害了政府监管能力。而一旦启动官员问责,却难以厘清问谁之责。结果必 是一笔“糊涂账”,给无良奸商可乘之机,损害了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如果以为 单靠政府加强打击就万事大吉,那未免太天真了,也是“政府全能”的旧式思维。因此,在 政府监管之外,还必须寻求市场力量配合,让政府与市场有效协调。这个市场力量既包括由 厂商组成的行业协会,也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在内。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行业协会可起 自律作用,将不法厂家清出“江湖”,让政府事半功倍。然而,在过往的经验中,当食品安 全出现问题时,行业协会的呼吁和谴责之声总是付诸阙如。相反,收钱评比满天飞,给市场 秩序添 乱。因此,对行业协会的发育和改造成为必要。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它一方面保护消 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在制约厂家的侵权行为。在香港,消费者协会点到哪个商家无良,这 个商家就注定要倒霉。但在我们周围,由于维权机构的不到位,消费者经常要做“沉默的羔 羊”,这自然无助于食品市场的净化。从短期看,政府大力打击不法行为,可望迅速净化食 品市场;但从长效机制看,还需要行会协会和消费者维权组织的配合,否则,胜利的成果又 将很快被摧毁,食品市场秩序又将陷入治乱的反复之中。
第七节 关于教育公平资料十二: 关注“起点公平”
毫无疑问,“教育公平”正日渐成为社会上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
今年年初,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把怎样处理好教育 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之后不久,“教育公平”四个字便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使用频率一路攀升。
近年来,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占有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日渐呈 现失衡状态。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全社会5800多亿元 教育投资中的23%,而最为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高考录取地区化差异问题则将教育不公平表现得 最为明显: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只能上当地一般学校的高考成绩,拿到北京可以上清华、北大。人们还可以从“择校费”、“借读费”等众多名目繁多的收费问题上感受公平失衡。
教育公平问题绝不可等闲视之。人们接受教育的差距对应着收入的差距,教育不公平的发展 又会反过来使收入不公平加剧,如果任由这样的“马太效应”循环不断下去,和谐社会的构建 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创造一个公平的受教育环境,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不 仅应该牢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真谛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重在振兴教 育这一道理,更应关注在现有情况下如何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
针对教育公平问题,教育部今年将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 实施“两免一补”;二是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2005年将会对全国3000万学生提 供免费教科书,同时对592个贫困县的家庭贫困学生免除杂费,并提供部分生活费。
教育公平是“起点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如果作为社会 个体的人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应将教 育公平问题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地位。在教育投资、规划、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不 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公平做出决定和 行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资料十三: 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中国教育公平受关注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来抓”。同时,他也指出:“要改变现状,就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做进一步改革,这 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三大不公”困扰教育 梳理人们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大层面。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 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 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 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心血。 除了城乡差异与招生指标的不公正外,还有一种不公正,它是由各种特殊招生手段 造成的不公——也往往和“教育腐败”相挂钩。
(二)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 “三大不公”当头,无疑使贫民子女升学门槛大为提高,向上流动的障碍增大了。上大学,现在不但要比较智力和勤奋,还要比较身份、户口、关系网、财力。教育本应 是推动社会公正的利器,为每个不分贫富贵贱的国民,提供改善命运的愿景,但面对“三大 不公”,教育的光芒却黯淡了,它失去了传统价值系统赋予其的道义色彩,反而造就与扩大 了阶层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 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 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就此指出:户籍、就业、人事这3个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和教 育制度的不合理,使社会流动不畅,阻碍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观察家们还指出,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 度等都在逐步走向公平、公正,但与之相比,中国教育的公平性却在恶化。国民占有教育资 源严重不平等,造成公民在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不平等,是社会合理流动的最大障 碍之一。 学者张玉林以讽刺的笔墨写道:“近10年以来,当大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教师可以前往‘ 新马泰’旅游,从而展现城市中产阶级的富足和潇洒时,无数遭受工资‘拖欠’的乡村教师 却构成了各地上访队伍中令人瞩目的群体。” 乡村教师这支在传统社会曾担当社会整合作用的力量,现在却向着“不稳定”的方向转 化,这显然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目前这样一种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学者陆学艺感叹。学者朱学勤也指出:高校是教育的最后一站,理应对此前阶段客观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公进 行亡羊补牢,尽可能补救前衍,怎能再人为的继续扩大教育不公平现象呢?
(三)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不少研究者指出,中国目前这种“教育不公”的体制,很大程度上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城市优先取向”的思路残余。 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 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 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 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 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 此外,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所获公共资源竟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 所谓“一流高等学府”,上亿财政拨款往往投给办学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 校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则要通过农民集资方式解决。这也就是说,为了造就堂皇体面的大 学,其副产品可能正是乡村中小学的凋敝!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
还有观察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和财政官员有种偏好,即人为地制造“重点”。于是我们听说这样一种荒谬的事情:一所普通中学不得不用10万元的可支配经费,去面对13 0万元 的正常运转需求;而它邻近的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1000多万元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拨 款。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在相邻普通中学的五六倍 以上。 农村地区亦然。县里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一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几 个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待遇,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可悲地复制到自己的体内。 这一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呢?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教育资源的掌控者们倾向于让自家子女入读 名校、重点校,便合力使“扶富削弱”的风气愈演愈烈。在某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财政部门向一所重点中学每年多拨款50万元,以换取本系统子弟优先入学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这种偏袒城市居民、刻意制造学校等级的教育政策显然已失去现实合理性。
对此,中国政府显然已有所意识,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 村,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将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助学体系„„这 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开端,但离问题的公正解决,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观察者指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喊了近20年,直到1998年底,教育部才公 布高 考改革方案,并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此后,全国陆续形 成包括“3+2”、“3+综合”以及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招生考试。但是,改革一 直没有触及非议最多的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平等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洪可柱教授对《南风窗》直言,中国现行高考制度仅仅具备形式上的公平,但 实际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因此出现各省录取率和分数线的极大差异,加剧 了地区之间原已存在的教育不平等,不利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中西部崛起的国家战略。 洪教授尖锐地指出,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来维持的,理应对全民平等开放。而现在,一些大学以帮助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借口,搞分数线差异,“其真实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维护大城市的特权利益和小群体的特殊利益”。 对中国教育改革历来存在的“虚幻性”,2005年元月毅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辞去教职 的陈丹青教授在其辞职声明中有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近期教改种种“药方”,均移自西方先进经验。然实行易,见效难,因西方体制背后的 深层结构——学术自主、教育私立、市场机制等——中国无一具备,仅片面引进“教条”,一厢情愿强求,遂不免效颦画虎,两皆不似。而50年文化断层、教育滞后、行政结构尾大不 掉、知识储备浅薄寡陋等历史包袱,并无本质改换,兼以“药、症”同体之效,诸般教条如 急火猛药,过犹不及,尤添病源„„ 有人将教育体制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显然,它已掩饰不了丛生的裂缝,也无法阻止多数人对此的质疑与抨击。
(四)警惕扩散到系统末梢的腐败
制度的缺陷长期没有纠正,自然滋生大量腐败行为。 研究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历史沿革,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教育一直在绝对垄断当中,不论是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还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都在严格控制之下。同时,由于财政 来 源多元化,令相对短缺的资源逐渐向特权阶层倾斜,使国家教育离均衡的目标越来越远。 变相包括中小学的乱收费和乱办学——所谓“兴趣课”,“特色班”,“名校办民校”,“二级学院”,无一不是大行蚕食公共利益。 对高校来说,近年在招生录取、学科设置、物资采购、基建工程、干部聘任方面,“猫腻儿 ”也越来越多。 显然,中国教育早就不是从前的“清水衙门”了。但相关的监督、制约措施却没及时跟进,使教育界对权力的制约落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仅从一个小小数据就可以看出 :据悉,中国不少高校,非教学的行政后勤人员竟然超过60%的比例。 另外,大多数人还忽视了教育的腐败早已不仅存在于基建、招生这些较为明显的环节。有教育界内部人士指出,腐败早已渗透教材教辅的环节——对于逐利者来说,这里有一座超 级大金矿。据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 费的钱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回扣率约为30%左 右,如按此比例,每年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 任先生还指出,据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币,但这些乱收费项目,还 没包括指定教材和教辅的回扣在内,如果加上这个数字,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就应是5000亿 元了! 这一数字,足以养肥庞大的分利集团,并阻挠动真格的教育改革——这无疑是比5000亿 人民币贪污浪费更可怕的事情。 “教育腐败的实质在于权力失控。”《眺望》周刊最近在探讨“陕 西省3年倒下7名厅级校 长”问题时,如是结论。而结合上述教材回扣的问题,更应予注意的是,虽然高官腐败夺人 眼球,但最可怕的,乃是某种腐败气氛在整个系统内的弥漫,最后变成一种无形的、人人都 默认的规则化运作。 假如每个班主任、课任教师都进入“售书提成”的环节,成为进入教室的“零售终端”,并享受提成带来的好处,那么,所谓“师道尊严”何由确立?腐败就会进入整个教育生活 的血管与神经末梢! 所以,在记者看来,阻击教育腐败,最关键还不在于阻击行为意义的个体腐败,而是要 阻击可能正演变为规则本身的系统腐败——比“害群之马”更大的威胁是悄然流行的“马瘟 ”。阻击教育腐败的目的,不仅在于恢复教育的公正性,更在于恢复古老的“师生之伦”: 教师的“束”应来自“传道、授业、解惑”的努力,至于销售教材与文具的“营业员工资 ”,则分文不应苟取!
(五)让教育议题重返时代重心 “教育公平”改革呼声急——有许多值得聆听、尊重和沉思的声音:发自广大的民间,发自富于良知和责任感的公民们的内心。 2005年,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改进高考制度”的建议,包 含“取消地域指标,重点高校实行联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等一系列内容。建议公布后,深得广大民众支持,一时各地报纸纷纷辟出专版讨论。 开春以来,还有更多温和或激进的改革呼声在积聚,在回荡。 湖南“教育界五老”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规定,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并应严格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崔琳在今春“两会”上提议: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公办中小学要尽快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主渠道。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建议:大学应可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其中,国立大学向全国公平招生,地方高校可倾向当地生源。杨还认为中小学的“重点学校”制度完全违反义务教育 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应该停止。保送生、特长生、定向生、国防生、三好生加分等政策,也都应予取消。 以网上论政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应从农村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 广东民营教育家信力建先生则认为,只有建立至少省一级以上的公共财政,实现教育财 政划拨的整体均衡,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或者国民教育。 呼声较高的教育改革吁求还包括: ——建立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
——行政部门只能按照《宪法》和《教育法》对学校进行投入和宏观规范,不能以政策方 式进行具体干预和谋利。——大学应实行政校分开的制度,鼓励自由和创新的学术研究。
——改革高考方式和内容,压缩考试科目、天数,增加高考次数,推行能力考试,减轻学 生负担,考试由民间机构组织,招生由大学自主。
——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办大学,取消在高考招生、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歧视。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应在所在城市平等就学。
——立法规定社区参与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总之,人们向教育制度大声呼唤的,乃是一个崭新的“公共性格”,即公平地供给、公 正地选择、公开地治理的新国民教育体系。 “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深远利益,有理由发动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教育改 革,吸收最大多数人的道德热情、聪明才智,共同铸造一个透明、法治的公共教育制度—— 和谐社会的理想就寓于其中。”洪可柱教授充满激情地如是呼吁。 “有教无类。”我们期待着“教育公正”运动的开展,让平等受教育权重返时代议题的 重心。
第八节 关于医疗改革 资料十四: 抑制药价虚高需系统性医疗改革
要从根本上抑制药价虚高、解决“看病贵”难题,有待于进行系统性的医疗体制改革,而药 品降价硬被看做是这一改革的肇始。为什么说取消医院对药品加价的做法是更重要的改革举 措?因为药价虚高的主因不在于药品的出厂价奇高,而在于医院长期以来实行“以药养医” 的体制。在患者购买的药品价格中,出厂价约占30%,另有70%则是由中间流通环节和医院 加价赚取。由于国家政策允许药品加价(一般加价幅度为15%),作为医院的收入,致使医 生倾向于给患者多开药、开贵药,在一些医院的收入构成中,卖药收入占到了45%~70%不 等,无怪乎老百姓惊呼“看病贵”了。 由于发改委拟降低的是药品的最终零售价,此类降价行为若能配套出台取消药品加价的举措,价格降低的效应可能会被取消加价部分地冲掉,药品的出厂价格不致受到太大影响。然而,政策常常不够配套。中央及鞯匚锛鄄棵殴芾硪┢返募鄹瘢郎肯低彻芾硪皆憾砸┢返?销售与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理药品的生产标准和市场流通。而解决老百姓“ 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只有求助于系统性的改革措施,这需要国家设立综合性的医疗 改革领导机构。 单项改革难收实效。例如,单纯降低药品价格,难免不影响药厂的赢利甚至生存。我国现有 制药企业近7000家,规模普遍偏小,技术研发能力低,大多靠仿制药品来压缩成本。药品批 发企业约有1.6万家,竞争激烈,主要靠折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赢利。再如单纯取消药 品加价,则医院收入势必大幅降低,如若财政拨款不予增加,医院必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看病贵”仍是难题。 希望已经显现。据韩启德副委员长透露,国家在拿出200多亿元建立疾病预控和医疗救助等 公 共卫生体系之后,已将医疗资源投入的重点转向建设城镇社区医院和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的 确,公民享受基本医疗的药品和服务的价格应该得到控制,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如此,在不够 富裕的印度亦复如此。控制公民的基本医保费用支出,有待于国家的财政扶持和医院的非赢 利定位,有待于良性的医药流通秩序的重构,有待于对《医保目录》药品的价格规制,即有 待于系统性的医疗改革。
此外,这种系统性医疗改革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的形成机制,如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曾有制药企业以“侵犯企业财产权”为由,质疑物价部门限制药价的合法性。此次行业协会 上书也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药价应主要由市场决定”。然而,医药行业不但具有信息 严重不对称的特性,而且涉及公民的医保福利,政府干预难以避免。关键是政府的公共决策 需要充分沟通与协调的机制,才能避免对相关利益者如药厂、医院或患者任何一方造成重大 利益损失。正是基于政府定价涉及复杂的成本和流通差价率调查,我国《价格法》要求建立 “听证会”等制度,而行业协会的活跃为这种意见沟通与利益表达提供了组织条件。
第九节 关于知识产权 资料十五: 知识产权软骨症缠身,中国技术突围跨国诉讼 北京市乾坤律师事务所的琚存旭律师曾代理过中国首例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案件。他认 为,国内IT企业普遍患有“知识产权软骨症”。这主要表现在,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 自有高新技术相对较少,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国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强,一般会先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使其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一旦中国企业进入他们的市场,在经济利益冲突的情况下,遭到诉讼在所难免。 琚存旭律师亦表示,随着中国知识产权法律逐渐走向完备,以前的大量侵权状况将得到 根本改善,而知识产权诉讼增多,对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也有其正面意义。 姚海平认为国内IT企业频繁被起诉,主要缘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我国IT企业对知识产权长期 以来缺少认识,中国加入WTO时间又不长,于是出现了“不适应”;其次,中国落后的司法 体系无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而知识产权问题又与国外企业利益有紧密联系,于是冲突反映 得更明显。姚海平所在的圣景微电子是一家专业从事EDA软件开发、芯片分析技术支持和集 成电路相关知识产权支持的公司,姚本人曾就知识产权问题与欧洲、北美、日本、新加坡的 众多公司交涉。
(一)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诉讼陷阱 记者的调查分析发现,最近遭诉的企业都是我国近年发展迅速的高科技企业。南方汇通 世华微硬盘科技有限公司和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都是成立3年左右的公司,但两 者都是成长迅速,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 南方汇通成立于2002年7月,于2003年发布全球第一颗容量为2.4Gb的一英寸微型硬盘,是全球继日立之后第二家生产一英寸微硬盘的企业,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珠海炬力则在 成立三年后成了全球MP3芯片市场的龙头老大,其销售额也从成立之初的百万元左右发展到2 004年(预期)的4.5亿元。而业内人士预测,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有望在3~5年的时间内发展 成为全球一支重要的力量。 东进公司董事长李如江在公司遭到起诉后表示,并非是因为东进公司真正侵犯了英特尔 的知识产权,而是掉进了英特尔精心布置的知识产权诉讼陷阱。英特尔意在通过知识产权诉 讼将其阻止在美国市场的大门之外。 知识产权诉讼似乎更多地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工具,而非单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姚 海平称,“知识产权诉讼本来就是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无论在国外企业之间还是针对中国 企业都是如此。没有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是没有人关心的。” 然而,姚海平同时分析说,现在针对中国企业的很多诉讼,如果是针对美国企业根本就 不会发生。由于对方知道中国企业不擅长法律,在提起诉讼时更加大胆。另一方面,中国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形象不佳,也间接鼓励了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 知识产权诉讼是永远无法彻底摆脱的,这并不证明我们就只有等待被提起诉讼的被动命 运。姚海平建议本土的IT企业加深对国外法律的了解,在具体操作上更加规范,这样就可以 减少大部分诉讼。
(二)中国企业绝地反击 尽管在遭到起诉后这些企业都对“侵犯知识产权”一说进行了反驳,并称尊重对方的知 识产权,然而,中国企业的表现还是显得被动和滞后。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赵春山认为,国内IT企业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应该“防患于未 然”,即在产品立项开发前应该进行专利检索,并对产品目标市场国的知识产权法律状况进 行深刻的了解,以便合理规避他人的知识产权。而有时麻烦的制造者也来自企业内部人员。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经理乔海称,员工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麻 烦。他举例说,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获得某个单子,可能会将竞争对手的某些资料透露给客户。乔海建议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一方面主动规避他人知识产权,同时,也要积极利用相关法律予以还击。赵春山建议遭诉的企业不要轻易被对手列出的“侵犯事实”吓倒,而应该学习并运用《与贸易相关的知 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等条款,仔细分析其诉求。一旦发现其诉讼中的瑕疵,在抗辩时仍存在成功的 机会。 另外一个积极的应变方式则是防止对方的不正当竞争及垄断。赵春山介绍说,专利权是 一种垄断权。知识产权这柄双刃剑既可以保护技术创新,同时,却无法防止企业将技术优势 转化为市场优势后利用专利权来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 企业的一己之力终究是有限的,很多企业认识到在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上需要得到政府 的引导和帮助。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胡星斗认为,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制定规则,掌握知识 产权的话语权,以帮助企业打赢知识产权战争。
(三)后发国家的知识产权困境 国内IT企业遭到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并非目前知识产权问题的全部。美国贸易代 表佐利克近日表示,美国将用3个月时间收集中国违反知识产权的证据,为未来向WTO投诉中 国不能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做准备。 专家称,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虽然基本与世界接轨,并日趋完善,但作为后发国家,目前 仍处于相对落后和被动的局面。 圣景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的姚海平认为,知识产权问题不应只从法律体系的角度去看,还应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沟通。他表示,知识产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表明的手段,中国在 方式和方法上应该向国外企业学习。姚认为如果国内IT企业深刻了解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并 且在自身的操作上更加规范,很多诉讼可能就可“减少”。 长期关注中外知识产权争端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中国不应对内采取太严厉 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知识产权都由外国公司申请,如果采取 过于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实际上就等于保护了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了国外企业 的利益。 在这一点上,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赵春山的观点印证了胡教授的看法。赵认为知识产 权是一种特殊的财权,以知识为基础,而专利权更是和国家的科技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受益者还是发达国家。 胡星斗说,在信息和通讯领域的专利中,超过90%的专利由国际企业在中国申请,在电 脑领域也有70%的专利由国际企业申请。如果我们采取过于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无异于直 接保护了这些国际企业的利益。 胡建议在目前中国仍没有完整、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情况下,应该向邻居日本学习。他称,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采取了“外松内紧”的知识产权战略,在与国际接轨的同 时,成功地将国外企业阻止在日本市场以外。 胡星斗教授认为日本的以下经验值得借鉴。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采用经济和社会等多种 手段,形成了外松内紧的知识产权战略。比如在经济方面通过《反垄断法》限制不正当交易,对外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产品价格实行许可证制度等。同时,又采用社会手段诉诸劳工 的人身安全、环境的保护等,对外国企业进行多方面限制。他举例称日本的《防止噪音法》、《防止大气污染法》都对企业进行了极其严格的限制。 北京市乾坤律师事务所的琚存旭则不认同这种观点。琚存旭称,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立法 水平并不低,在传统的知识产权立法上,中国借鉴国外的经验,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著作权、版权、专利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而在最近几年出现的网络环境、数字版权等新形势下的立 法,又与世界其他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琚认为 保护知识产权的关键在于执法。他认为应 以法院为主,突出司法审判的作用,同时以行政执法为辅,形成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 系。姚海平认为,中国政府在处理知识产权问题上,长期以来都是单纯的“防御”政策,这 些一贯采取的策略都是不够明智的。比如,说到保护知识产权,总是称又查处了多少例侵权、又逮捕了多少人之类。 姚海平表示,在西方,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也是在完善的司法体系中实现的。中国也没 有捷径可走,惟有通过司法体系的进步来逐步实现。只是司法体系的进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 题,不是单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理应需要更长时间。 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赵春山的看法则比较超脱。他认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起步比 较晚,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作为后发国家,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应 利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争取国内企业发展的空间。
最终解决摆脱知识产权被动局面的出路,就是在完备司法体系的同时,提高技术创新能 力,使中国真正成为全球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力量。胡星斗教授认为,应该改革目前的教育 和科研体制,国外科技创新由下而上,70%的科研人员在企业,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则只有27%。
资料十六: 以开放的姿态保护知识产权 2005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为迎接第五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到来,国务院有关 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每年一次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在此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白皮书,这是自19 94年以来中国政府第二次发表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白皮书。同时,维权行动力度也在不断加 大,仅在上个月,北京就有两件事引人注目,一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被称为“2005年第 一知识产权案”的长城商标亿元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二是应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研究 生入学管理委员会的强制执行申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进入新东方学校内部书库进行 现场执行。而去年开始进行原计划为期一年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国务院也已决定延长 半年,到今年年底结束。这一切有力地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向媒体介绍说,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 工作更加重视,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成立了以吴仪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在全国各地展开,重点是对沿海发达地区盗版、侵犯商标、专利 权等侵权现象进行查处;在2004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关于办 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定罪量刑标 准,大幅度降低了刑事责任门槛,更进一步强化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活动。中国保 护知识产权通过两条途径并行运作,一个是司法保护,当事人依据事实到司法机关进行起诉 ;另一个是政府利用公共资源,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活动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 在谈到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发生的变化时,张勤总结了四点:首先,国内每年被授予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在内的各种知识产权的数量急剧增长,这说明发明人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其次,知识产权执法案件有大幅度增长,这说明当事人已经越来越多地依据知识 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再次,国家的法规更加完善;第四,中国政府加大 了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贯彻执行的力度。 对于国内企业认为保护过度与国外认为保护不力之间的争论,张勤表示,中国作为一个 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仅仅20来年,很多企业包括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不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他们适应国际规则和国内有关的法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中国 经济要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必要的环境。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提供《申论》热点聚焦:
一、经济
1.手机资费调整2.政府出手相关措施,抑制房价3.土地供应将做改革,土地招标限制户型价位4.油价上涨(可列出租车价格上调)5.(消费税提高,个税起点调整至1600)税费改革
6.经济增长方式转变7.中央聚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8.文化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网络
1.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大兴网络文明之风2.集中整治网吧专项行动3.抵制诱惑远离网吧:西城中小学发倡议书4.网络犯罪拷问互联网法规
三、法律
1.劳动合同法草案为劳动者维权添“利器”2.教育培训市场“立法”遭欺诈可获先行赔付 3.房地产法律面临整体性调整4.反垄断法审议起波折
四、文化
1.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北京2.中国俄罗斯年在北京开幕
3.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启动“破冰之旅”4.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五、科技 1.第九届科博会开幕2.277个项目获北京科技奖
3.北京科技周开幕,引导公众参与创新4.未来5年12大科技需求公布
六、政府
1.建设新农村不只是砸钱盖楼2.铺张浪费常假会议之名政府节约当从会议入手
3.北京外来人口问题又起波澜解决问题不能短视4.“不敢花钱”实质在于社会保障缺位 5.“按需”引进人才不可盲目攀“高”6.九大问题挑战“创新型国家“ 7.形象工程问题8.稳定房价政策9.政府职能“错位“问题10.GDP能耗标杆考验中国经济发展11.让节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12.数字游戏不能缩小贫富差距13.政府突法事件应对法草案,应对危机能否更从容14.楼市信息误导如何纠正?政府监管不能错位15.两把大火烧出温州人的“和谐竞争关”16.摊贩的刀刺中了城市管理的软肋17.石家庄火车站城管人员欧打六旬老翁18.实质“户改”离百姓还有多远?
七、房地产
1.天价滞纳金有行政不作为之嫌2.稳定房价政策3.三部委部署集中整治房市秩序一年4.囤积土地是制造楼市迷局5.以高为荣的“房价攀比风”危害不浅 八、三农
1.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政府助农民走出农村2.失地农民安置问题3.乡村债务,新农村建设不能承受之重4.“三农”资金上下“钓鱼”误事多多5.“地下金融”猖獗依旧,农村金融困境如何解决?6.发展农村文化亟需投入贫困地区农村缺钱少人7.农村“规划滞后病”8.农业保险不解决,后患无穷9.新型农民合作社成农村“稳定器”10.为农民工查找“黑心老板”11.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有哪“三忧”?12.新农村建设中“民主”不打折扣更得民心13.“新农村”中的不和谐音符:寻找粮食浪费的第一站
九、教育
1.“高考经济“的背后2.行政力量能否治好学风3.教育能否不再行政化4.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5.高校商业贿赂6.大学生就业问题7.警惕教育公益性的合法性流失8.教育乱收费问题9.生源地助学贷款何时“近水解远渴”?助学贷款如何完善问题10.取消“校中校”就能化解义务教育不公之“痛”?11.蓝领热后的背后12.中外大学校长倾情关注“港校热”
13.民办高校招生“陷阱”14.大学生当修脚匠引争议“我很有成就感”15.沉思研究生教育16.是什么压抑了创新的火花17.“鞭打教育”在为社会培育“残忍种子”18.学校大发“开学财”19.周济下决心解决择校问题20.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十、反腐败
1.腐败分子“权色交易”的危害2.“福利腐败”3.医院腐败现象背后的问题4.宣威药品购送模式:“隔离墙”能否阻断“回扣”?5.安徽灵壁县交警敛财的“食物链”6.院长带头搞腐败医生七成吃回扣7.无红报医院成为“另类”8.部分高校经济腐败案件频发现象
十一、知识产权
1.动漫产业:名著商标遭日企抢注的尴尬背后2.知识产权纠纷反映的问题
十二、科学
1.科研创新“在关系“中”创薪“?2.中国科研成果90%无实际价值
十三、文体
1.农村还有没有演艺市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查2.冠军当搓澡工暴露竟技体育体制之弊 3.体育产业发展4.奥运经济
十四、医疗卫生
1.药品价格改革有新思路2.陈晓兰9年医疗打假生计陷于绝境3.部分离休干部乱开药医保体系受冲击4.农村医疗“保障墙”下的见闻,简陋之外的尴尬5.医药代表“实话实说”:药价是多方合力“推”高的6.医疗回扣7.流行病防控8.“福寿螺事件”等类似事件的思考
十五、安全
1.从安全督察透视我国公共安全形势2.煤老板大胆吐真言对清理“官股入矿“没信心 3.“保护伞“在无意中形成:一位大毒的制毒告白4.来自“明星企业“的危险:两年为何关不掉一家工厂5.安全生产规章有人制定无人遵守6.山西左云矿难瞒报问题再揭内幕“黑心”矿主有多黑?7.对公众应对地震危机意识的呼喊8.重大安全事故为何难以节制?9.大坝全线挡水三峡工程面临新考验10.山西忻州市连续发生3起私藏炸药爆炸事故的反思11.看看左云事故煤矿如何“五毒俱全”
十六、自然灾害
1.唐山大地震:沉重的灾难宝贵的财富2.内蒙古林区火灾频发人为因素约占九成 3.台风袭软肋我们还有下次侥幸吗?
十七、生活 1.专家:开发休闲是积累国家、民族的文化资本2.中国第一个“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的变迁3.“霸王条款”凭啥霸气十足?4.经济发达了。幸福感怎么低了5.火车票难道要用命来买?6.乡政府侵占敬老院7.为何“选秀”活动如此火?8.反垄断
十八、环保
1.国务院:研究制定能耗超限额加价政策2.黄河岸边“污水炸弹”又惹祸3.布达拉宫再传“限客令”西藏面临“旅游之伤”4.青藏铁路:15亿环保资金锻造“绿色天路”5.十堰“纳污河”使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质受威胁6.垃圾分类有多难7.电子垃圾如何处理8.靠山吃山边毁山:陷入“三化”怪圈的风景区
十九、两岸关系
1.《反国家分裂法》2.连战大陆行4.两岸统一和平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三大挑战与四大问题
(一)面临的三大挑战:
1.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
2.经济发展不均衡。表现为城乡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等,已经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
(二)必须解决的四大问题:
1.必须坚持“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的理念。
2.必须解决体制性障碍。
3.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
4.必须坚持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构建和谐社会,挑战在哪里?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26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当前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进的社会。但是,我们过去一段时间,重增长,轻发展,造成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造成消费增长不力,主要*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前提,但是,经济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如果不能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高结合起来,不能促进普遍的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就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因此,必须改变旧的GDP增长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和谐社会应该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但是,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在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特别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事业投入不足,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已经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不仅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
和谐社会应该是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社会。但我国的地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从全国来看,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呈现阶梯型下降趋势。如何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西部大开发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中部各省也开始提出“中部崛起”的口号。但是,发展不仅仅是上项目、拉投资、搞基础建设,中西部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观念和制度上。中西部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发展中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是改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体制创新。
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长期协调相处的社会。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为社会发展提供 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尽可能减少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的诸多影响和谐却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都与体制性障碍有关。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突出矛盾。26年的改革已经使现实利益格局乃至权力架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诉求日益越出“纯”经济领域,不断触及社会的、政府行政管理的和政治的层面。在新形势下,经济改革如果不辅之以相应的政治改革和制度安排,不仅难以取得深入进展,而且有可能增加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因素,加剧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既是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首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的理念。人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要激发全社会的活力,首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人民的创造力,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改革和发展的创新实践,这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要把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要建立人民利益的有效实现机制,使人民能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体制性障碍。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实现公平、公正和正义,防止权力“寻租”性腐败,必须从体制源头上解决行政性资源配置的权力市场化问题,严格限制行政权力介入的领域,并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对人民负责、“权为民所用”,是一切政府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为防止政府随意扩大权力、抑制公民和社会创新活动,要强调行政行为的法律授权,无论是投资领域的选择,还是行政审批的设定,都要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确立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情的理念。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明确政府公共职能,主要是在非市场领域或市场本身无力调节的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打破行政性垄断,消除产权歧视,强化产权保护,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科技基础研究、生态和环境保护,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三是完善收入分配职能,在完善分税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基础上,建立和健全规范的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政府社会保障的基础平台,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四是完善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公共权力要透明,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提高市场主体依据政策信息自主决策能力。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治理的法治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多元化和思想观念多样化,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前尤其要抓紧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对话机制,防止和化解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和矛盾;逐步有序地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使公民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建立新的和谐关系。同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这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需处理好十二对矛盾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以被称之为科学发展观,因为它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根据胡锦涛同志关于“五个统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有关论述,我们认为,需要处理好十二对矛盾。
(一)数量与质量的矛盾。GDP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的一个最重要指标。但是只看重GDP总量,而不看重经济质量,是不行的,这就相当于衡量一个人饮食健康状况,只看饭量,不看营养结构一样。如果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不少,但却是粗放型的,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浪费大,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那么,这样的发展必然缺少后劲,缺少可持续的动力。因此,发展经济不仅要*数量规模,更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没有足够的数量和规模,就无法为技术更新提供经费保证;而没有先进的技术更新,数量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增强竞争力,甚至会带来负增长的隐患。
(二)城市与农村的矛盾。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举足轻重。农民富,天下富;农村稳,天下稳;农业兴,天下兴。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我们整个事业的基础。我国城市人口虽然不足30%,但是城市的发展却集中代表了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水平。从现实来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之比大约为6∶1,而且农村尚有1.3亿剩余劳动力无业可就。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问题,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城乡 良性互动,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变富,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三)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矛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基础好、招商引资条件好,因此,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西部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东部的技术、经验和资金。但是西部地区也有自己的潜力和优势。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市场。为了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实现良性互动互补双赢,必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形成东部帮西部、带西部,西部赶东部、促东部的发展格局。东部通过帮带西部,扩大市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西部则通过赶促东部,壮大自己,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
(四)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党现行分配政策的一条重要原则。强调效率优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强调兼顾公平,符合社会主义要求。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素质优劣、能力大小、生产效益好坏是不一样的,因此,其生产效率和贡献是不可能一样的。按劳分配也好,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好,所得报酬也是不可能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分配问题上,只考虑公平,不讲效率,就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只考虑效率,又会过分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重效率,但不唯效率;讲公平,但不搞一刀切。
(五)先富与共富的矛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策。这一政策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使一批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先富了起来。社会的财富终究是有限的,有先富起来的群体,就必然有相对贫困的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如果把全社会的人按最贫、次贫、中等、次富、最富分成5个部分,那么最贫的1/5人的收入只占全社会的4.27%,而最富的1/5的收入却占全社会的50.13%。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对现实来说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从长远发展来看,收入差距拉大则是有害的,是要妨碍社会稳定的。因此必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收入者比重,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六)保护资源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发展经济没有资源不行,而资源都是有限的。于是当代有些发达国家很注意保护本国资源,往往宁可漂洋过海出高价购买外国的石油、矿产、木材,也不轻易动用本国资源。我国现在经济发展很快,对各种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我们仅*进口不行,一是我们资金有限,二是国际政治有许多制约因素,不容易买到,而国内的有限资源如果坐吃山空,会很快用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要发展经济又能保护资源呢?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发展科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二是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产生再生资源的渠道;三是搞好对外关系和对外贸易,进口紧缺资源。
(七)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要生存发展,必然要利用自然之物,但是,如果人类对自然过度砍伐、开采、捕猎,就会破坏生态平衡,毁掉自己的生存家园。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不要过度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因为每一次这样的征服都使人类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他还举例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西亚以及其他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也有沉痛的教训。因此,我们应该使自然在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科学的保护,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八)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只有把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它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为了发展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我们需要借用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包括发展市场经济,在这种条件下,难免滋生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只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去教育人、引导人,才能抵制和战胜资本主义的精神垃圾。否则,一个没有信念、没有正气、没有爱国精神的民族,即便暂时把经济搞上去,最终也会垮下来。反过来,如果空讲政治、空讲理想信念,而没有必要的物质文明作基础,那么这样的精神文明教育是没有说服力的,最终也会垮掉的。只有两个文明相辅相成,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九)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矛盾。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拿不出巨大的财力发展军事高科技;同样,没有高科技装备起来的无可匹敌的军事实力,美国也无法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恣意妄为地抢占市场、掠夺资源、操纵国际经济运作。这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得益彰最典型的例子。“财大气粗”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上,也表现在军事实力上。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假如只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而忽视国防建设,甚至认为国防建设太浪费钱,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跛脚经济巨人,在政治上直不起腰来,甚至为人作嫁衣裳,断送经济发展成果,最后被分化和西化。因此,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者缺一不可。不要因为敌对势力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威胁论”,我们就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不敢理直气壮地加强国防建设。
(十)局部发展与全局发展的矛盾。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各部门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状况有很 大区别,各地各部门的利益所系也不相同,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各地各部门的要求也必然不一样。对某地某部门有利的某种发展,对其他地区部门、对全局未必也是有利的。因此,各地各部门在求发展谋发展时,一定要有大局意识,一定要努力使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有利于国家总体的长远发展。而国家在规划全面发展时,则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各部门的特殊性和彼此之间的互补性,要在实现国家总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努力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并使全局发展的成果普遍受益。
(十一)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的矛盾。现在处理国际双边关系时,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双赢”,这比过去那种简单的“你*我活”要高明一些。但是,双赢并非意味着双方赢得一样,事实上也不可能赢得一样。双赢的意义在于求同存异,各取所需。“双赢”的背后有斗争、有较劲、有协商、有妥协、有让步。“异”是绝对的,“同”是相对的,否则竞争就不存在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中国的发展必须放到国际大环境中去考虑,只关心自己得失,不关注别人*活,肯定不行;只有以我为主,兼顾别人,求利己而不损人,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国内发展争得良好的国际空间。
(十二)构建和谐与批评斗争的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求民主法制,说明民主法制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要求公平正义,说明社会上还存在徇私不公的邪气;要求诚信友善,说明社会上还存在虚假丑恶的现象;要求充满活力,说明社会创造力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要求安定有序,说明社会上还存在**不稳的因素;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社会上还存在违法违纪毁坏自然的行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搞不分是非、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拿起批评斗争的武器,去刹住那些徇私不公的邪气,去制止虚假丑恶的现象,去克服**不稳的因素,去推动各项法令的执行。《人民论坛》(2005年第六期)公务员考申论高分秘诀:系统思考利于形成套路
申论考试越来越难,给定的材料从原来的3千字增加到8千字,阅读量也明显地增大,很多考生有点措手不及。
应对申论考试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系统思考。有一句话说,人类要解决问题要进行系统思考,我们把这种方法、精神、理念应用到公务员考试上,也要进行系统思考。我们对公务员考试的这些题目,脑袋里应该有一个很清晰的框架,不管你怎么考,不管考什么,我都用这套方法来应对它,这样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轻松应考。
具体来说,怎么样才能系统思考呢?比如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提出问题呢?有很多考生把提出问题当成摘抄材料,把给定的材料中自认为很重要的话摘抄一些,摘抄下来以后,认为自己就完成了概括。还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主题,发表一些议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分析评论,要知道这些不是在第一题考察,而是在第二题或者第三题考察。第一题要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谈到系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样系统思考?概括主要内容我们应该怎么系统思考,概括主要问题应该怎么系统思考,再有概括影响、观点、思路等等,又应该怎么样系统思考?这都是有套路的。
第一概括主要内容,可能要用四段论来概括。概括主要问题可能要用三段论。概括影响、观点、趋势、思路等等,可能要用总—分—总的思路。
第二怎么样解决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怎么解决问题?这是广大考生感到很难的一个问题。
从政府的角度来思考怎么样解决问题,一般说,可以有七个方面。也就是说在看到任何一个问题时,可以从这七个方面来思考如何解决:
第一,教育手段。通过教育转变人的观念。观念是人行动的先导,只有解决了观念,人们才会想到去解决它。比如曾经有一道题目,考的是“党政干部欠债”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这些党政干部意识到欠债不还是不对的。可能有人觉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一定这样吧,很多大学生用国家助学贷款毕业之后,两年后换了好几个单位,他一想,反正找不到我了,我也不用还了,他就不还银行贷款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首先让他意识到不还贷款是不对的。第一采取教育手段。第二采取行政手段。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最擅长的或者我们国家的政府最擅长的就是行政手段。
第二,行政手段。什么是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决一个问题。它具有什么特点呢?第一直接,直接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强制性,你如果不解决,我要处罚你。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现在我们国家的房地产问题是一个很糟糕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六条”实施细则里,就规定了这么一条“新开发的楼盘面积小于90平米的,不得低于70%”。这就是一种行政手段,就是说我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办,“下命令”,这是一种行政手段。所以考生们一定要从这方面进行考虑。
第三,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有它自己的特点就是间接性。比如房价问题,可能不是直接把房价调下来,而是要减少流通领域货币的供应总量,通过减少货币的供应量来控制投资,从而达到控制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还有一种特点就是自愿性。这是一种经济手段。第四,管理手段。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问题。社会学、法律学的考生可能知道,管理学包括四大块:第一计划,第二组织,第三引导,第四控制。计划就是做好决策,组织就是配制好人、财、物等资源,引导主要是谈激励,再一个是控制。这是管理手段。
第五,法律手段。现在我们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政府更多的还要从法律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执法,第二就是立法。所谓的“执法”就是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比如党政干部欠贷,通过起诉欠债不还的领导干部,强制收回他归还的贷款,这是一种执法。再一种是立法。我们可以规定建立一些关于贷款的规章制度,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这是立法的问题。
第六,监督手段。现在我们还要强调监督的手段解决问题,也就是构筑一个体系,预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说到监督,大家对中国的监督体系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了解。权力监督包括什么?党的监督、人大的监督、行政监督。行政监督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等等。还有法律机构的监督。检察院、法院也可以作为监督的主体,我国人民政协也具有监督的职能。还有人民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一般的群众监督,比如上访、往来信、来访等等,再一种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舆论监督。这都是应该注意的。
第七,伦理手段。所谓的“伦理”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解决问题时,有时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促使建立自我约束的机制,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尤其是反腐败问题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种简单的手段,来解决。
第三分析问题怎么进行系统思考。第一你要搞清楚分析原因,分析原因可能要搞清楚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等,考生应该掌握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三种基本的分析方法:第一利益分析法,第二供求分析法,第三种在考虑到一个问题时,要考虑到它涉及到哪些问题的主体。
第四写文章,公务员考试一般有四种:第一种就是一般的议论文。第二种评论性的文章。第三种对策性文章。还有一种就是公文,意见、建议、报告等。申论性的文章就是一般讲的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评论型,比如给出一个题目,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思路,对策性的文章,2006年的问题就是谈谈如何提高政府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对策型文章。可以作一点考试的意见、报告等等,是一个讲话稿,是一种公文式的。作为考生来说,要进行系统思考,四种不同的文章有四种不同结构要求,考生要好好把握。
第二篇:申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建议(精)
申论范文: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10-8-14】 【来源:广东公务员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人的良知在客观环境中的一种外露,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在活动中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人无诚信,无以立身;国无诚信,无以邦交。但是近年来,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的失信事件却频繁发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我认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只有真正到了管理上落实、法制上健全的时候,诚信才不是一句空话,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才能更有成效。而大学生更应该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为打造诚信社会出力,也以此来培养道德的自觉。第二,教育管理更要讲诚信。教育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理念,杜绝种种失信行为的发生。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把诚信落实到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学校和教师的失信行为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大家都来讲诚信。第三,利用两课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新内容。结合两课教育改革,一方面,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让大学生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在法制社会里,诚信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法律是一种最低的道德准则。现代民法一般都把“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作为基本原则,如果违背了则会导致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或者对民事主体的一系列不利后果,而受到处罚和制裁。第四,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在高校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首先要确定诚信度测评的要素,可以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要素;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各级指标,即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最后,选用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三种方式。通过运用诚信度测评体系可以考核学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并将结果记入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
更加注重个人诚信打下基础。第五,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把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统一起来。在广泛进行诚信教育、普及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让那些失信的学生及时品尝失信的苦果而遵守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以免将来给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第六,切实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达国家已形成的较为成熟的信用体系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缺陷是比较大的。因此,呼唤大学生诚信,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篇:申论热点围海造田(精)
申论热点:围海造田
【社会问题的背景】
(1)投资28亿元,填海7.23公顷、堆填人工岛,而后在岛上修建108层、高300多米的七星级酒店,这是一次壮举还是一次狂热。
2010年3月10日,海南当地媒体发布的一条不起眼的新闻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该条消息称,海口国际会展中心配套项目海口千禧酒店填海工程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及海洋环境影响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按照此前的设计方案,投资方将在建成的人工岛上投资28亿元修建108层、高300多米的七星级酒店。
这一人工填海造岛计划一经发布便成为各方关注的矛盾焦点,在海南当地引发了巨大争议,民间担心填海造岛会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甚至重蹈迪拜缩水下沉的覆辙,而官方则称无须担心。
(2)2010年3月7日,海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分别组织召开海口千禧酒店填海工程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及海洋环境影响报告评审会,分别由7位专家对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海南海业发展公司编制的《海口千禧酒店填海工程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及中国海洋大学编制的《海口千禧酒店填海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评审,经专家认真评审,一致通过以上两个《报告》。
根据《报告》,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申请用海面积8.3713公顷,其中填海面积7.232公顷,透水构筑物用海面积1.1393公顷,并且在人工岛的东北和西北侧各修建一个半径44米、面积0.6029公顷的观景平台;修建一条长268米、宽17米的栈桥连接人工岛和陆地,修建二条长59米、宽10米的栈桥连接人工岛和观景平台,形成一只可爱的招财猫,占用人工岸线37米。建成的人工岛将投资28亿元修建108层、高300多米、1000多间客房的七星级酒店—海口千禧酒店。
组织方发布的新闻通稿称:“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海口千禧酒店是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成海口市新的标志性景点,项目建设对完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功能、提升海口市旅游品位有重要意义。
千禧酒店计划在2010年7月开始填岛工程,2015年年底前在该岛上建成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超豪华七星级酒店,以及配套的大型国际游艇码头和会所。”
(3)千禧酒店通过环评的消息一经发布,即引来众多网友关注。在各大论坛的海南版块中,都不难发现对此事的评论,网友们普遍认为,海口市要建百层七星级酒店可以,但为什么非要填海造岛建呢?
网友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海口为何要填海建人工岛?”、“填海建人工岛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有多大?”“海口是要成为迪拜第二吗?”
网友“贺梦遥”在当地一论坛发帖提出,海口2009年人口总数180.9万,城市面积2304.84平方公里,78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较内地绝大多数沿海城市而言绝对算得上宽敞,比起深圳的17150人/平方公里甚至算得上是土地大户,那么就是这样一个土地相对富裕的城市,为何偏偏打起了填海的念头?
在分析其缘由时,“贺梦遥”认为,尽管海口并不缺地,但海南最大的特色和最诱人的地方怕是逃不出“海景”一说,这无形中就把土地分出了三六九等,那么既然现在一线海景地已经所剩无几,何不填海造地?虽然填海造地成本并不低且时间还长,但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应也会更高,而且还省去了征地拆迁等一大堆的麻烦事。
“这样填了海,那么多水泥,还要打108层的地基,不是把海洋生物赶到无家可住的地步吗?”有跟帖网友表示,海南临近的北部湾海域为地震活跃地带,且每年有多个台风登陆,填海造岛建酒店除了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外,其本身的安全问题也值得担忧。
由于自去年以来已经有两个人工岛项目先后上马,网友“仗剑天涯”更是发表评论调侃:“海口何不索性填了琼州海峡?”
但亦有网友指出,根据目前公布的千禧酒店投资金额,建造108层的七星级酒店,很可能是投资方的炒作噱头,因为其28亿元的投资且不说与迪拜帆船酒店相差甚远,就是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凯悦酒店,五星级),上海威丝汀酒店(五星级)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以及上海金茂大厦的建造费用比起来也略显寒酸,因此有网友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区区28亿元投资就想造个七星级酒店,也真是吹牛吹上天去了!”
(4)填海项目专家论证评审组组长、海洋专家朱月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千禧酒店)为什么要选在海口西海岸原热带海洋公园”、“为什么要填海造岛”等问题在千禧酒店选址论证时也是专家组考虑的重点。项目能够通过论证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热带海洋世界经营不善,已经停业多年,这么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闲置浪费太可惜了;二是,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10万多亩,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但收益甚微,政府必须通过像千禧酒店这种配套项目给开发商一定补偿,不然没人会投资。而在人工岛上建酒店对开发商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任何的填海工程都会对海洋环境有一定影响,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和情况看,千禧酒店人工岛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朱月华介绍,论证评审小组主要由地质、海洋、环境、生物等方面7位专家组成,大家从人工岛的选址、海底地质构造、建成后对潮流及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科学论证。
评审小组认为,首先,人工岛距海岸268米,通过数模实验证明,在这一位置建人工岛对潮流的影响最小,基本不会导致人工岛与海岸中间海域产生淤积。其次,选址海域并不是生态敏感区,不是稀有海洋生物区、海洋生物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也不是商业养殖区和珊瑚、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因此对海洋和海岸生物基本上影响不大。另外,该海域岸边多为岩礁,基本不存在对海边沙滩的影响。
对于人工岛上是否能建108层、300多米高的大楼?朱月华认为,该海域的地质基础比较好,主要为玄武岩,从现有资料来看,在地质方面是完全不必担心的,不会出现像迪拜人工岛缩水下沉的情况。
朱月华认为,虽然填海造陆引发的争议很多,可世界各地从未停止过填海造陆。区域位置、交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填海造陆是大势所趋。海南的填海造陆处于起步阶段,动作小,比起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机场、港珠澳大桥等填海造陆规模小多了。因此,填海造陆的利弊,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验证,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在质疑声中成为地标建筑
海口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管理处陈处长说,海口千禧酒店为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配套项目,符合海口市海洋功能区划,建在海上是为了提升会展中心的规格,同时突出酒店的特色。提升酒店和海口会展、旅游的档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将其打造成海口的地标性建筑。在规划和选址方面,政府是作了充分的科学论证之后才定的。
陈告诉记者,千禧酒店的填海工程和酒店建设由深圳天利地产承建,工程质量应该可以得到保证。另外,酒店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充分考虑了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整个项目现在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刚刚完成酒店填海工程项目海域使用及海洋环境影响论证,海域使用权都还在审批阶段。108层、300多米只是初步设计,具体多高要等填海完成后,根据实地勘察的具体情况最终决定,但肯定不会加高。
他同时称,填海造陆项目在建设初期多受到质疑,三亚凤凰岛酒店也是在质疑声中成为地标性建筑的。很多百姓有时候只片面地看到填海造陆的不利影响,而忽略了其对地区经济、品牌等方面的整体提升。
【核心观点】
(1)通过围海造地,沿海地区扩大了生产和城市建设用地,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戴斌老师认为,“过度”和“缺乏科学指导”的“围海造地”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这个过程中,“度”的把握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至关重要。
(2)或许,因为我国大陆海岸线很长很长,让我们一时半会还感受不到“填海造地”带来严重危害,也没有办法预知它给未来我国的环境和气候带来的破坏。会不会遭遇生态环境的灭顶之灾呢?其实是有可能的。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填海造地的生态负效应主要有:首先,带来赤潮。其次,引发洪灾。再次,毁掉大批红树林。最后,将改变海岸带的自然景观。
(3)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对新填海造运动的热衷,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GDP崇拜”以及传统政绩观影响下的“经济利益驱使”。和“拆迁”相比,这种获得土地的方式,成本低、获利大。同时,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很多人在内心深处还是错误地认为破坏生态的“填海工程”有弊,却也有利。
(4)从某种意义上看,填海的背后,是众多利益群体对“沿海景观”的炽热需求,而我们的管理者们在决策的过程中,切记不能眼里只有“经济”,而忽略了长远发展。毕竟海岸线的长度是有限的,如何合理规划,需要做深入调研,必要时还应该将填海方案预先公告,接受群众、专家的意见。
第四篇:2016申论每周一练: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精)
2016申论每周一练: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练习题】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 出“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 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一时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展开了系列讨论。请你就此谈谈对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认识。
【中公参考答案】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 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表明态度:肯定劳动的意义。】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本质: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 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 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劳模精神 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每一项激动人心的辉煌成就背后,都凝聚了以劳模为代表的 万千劳动者的心血,都是广大劳动者充分发挥劳动精神的体现。因此,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 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 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
【分析部分,指出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本质,并说明意义。前一段指明本质,后两段论述意义,为下文提 出对策做铺垫。】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一 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 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 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 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 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
【分别从劳动者的角度和政府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第五篇:2018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精讲4
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之四道定律
——审题
四道定律是指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放之四海而皆准,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答申论考试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技巧,学会了四道定律,可以说我们可以从容的面对一切申论考试。
四道定律包含四个部分 1审题: 2读旨: 3明理: 4行文:
今天就给大家重点讲解审题
申论考试要想得高分,审题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说最重要,因为你想得高分你是不是要明确所答是所问呢?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同学目前作答申论分数低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所答非所问.根本不知道命题人到底问的是什么,让我们答什么。学好审题是作答申论的基础,大家要想得高分必须学会审题,审题我们分为两节课来讲因为审题有很多要素,常规要素有5个,特殊要素也有5个。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常规的5个要素,这常规的5个要素是什么呢?
1材料范围 2问题个数 3题型判断 4作答对象 5字数要求
我们先看第一个:材料范围 你要知道我到材料中去哪找这道题的答案,找对了地方是不是才能得分啊?因为每道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材料范围的,你只有明确了材料范围,才能有的放矢的去做题,有的同学会问我,我是应该先通读完所有的材料再答呢,还是做一道答一道呢?今天我想明确的告诉大家对于能够明确材料范围的题目,特别是概括题、对策题这一类题目,你可以审完这道题之后,直接去作答这道题,根据咱们的经验,申论考试大多数情况下,第一题都是概括题,而一般他针对的材料,可能都是前几段材料,所以这个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在审完题目之后,就去读这几段材料,把这个题做完,再去审第二个题,读后面的材料。例:概括“给定资料3-8”中反映的中国经济领域创新应该注意的事项。(20分)
要求:概括准确全面、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50个字。
这个题就要求你认真读材料3-8就可以了,其他不用读。材料范围很清楚,只限定在材料3-8中找答案。
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个数
说白了就是这道题总共几个问。咱们申论考试的题目中,不一定都只是一个问,考试中曾经出现多个问的情况,比如说最多的一次,2011年的国考,那套卷子副省级的,其中有一道题,让你去概括密西西比河、尼罗河、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的治理举措,并谈谈对我国治理黄河的启示。这道题严格意义上讲是7个问,密西西比河的生态危机是?尼罗河的生态危机是?亚马逊河的生态危机是?这三个国家的治理举措是什么?最后谈谈对我国治理黄河的启示?所以你首先要知道问数,申论作答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楚,每个问一定要单独分段书写,有几个问至少要分几段,这个一定要清楚,比如说让你概括问题再提对策,那肯定是问题写一段,对策写一段,不能混着写,每一个都要单独书写。有的同学会问,怎么判断问数呢?有没有规律呢?当然有了,重点看题干当中有没有表示并列的词,比如“并”、“及”、“和”在题干当中出现时,我们就认定这道题不止一个问。你要引起高度重视。
例:
2、根据“给定资料2”解释“山寨”一词的含义,并分析“山寨”和“创新”之间的关系。(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50字。
这道题第一问让你解释“山寨”一词的含义,第二个问,让你分析“山寨”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看第三个常规要素:题型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来判断这道题属于哪个题型,然后让我们学习的这类题的解答方法拿出来去做这个题。关于题型判断这块因为它要分成几种题型来不同的讲述,所以等到后面我们讲题型时会详细的给大家讲解,怎么去判断,它有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一眼就能判断出来,这是一道什么题。我,们先看两个例子,题型判断这块我们后面详细讲解。
例:
问题一:请概括材料3所反映的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题2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200字。
这就是一道非常明显的概括题。
二、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200字。
让你阐述一个句子的意思或者对他进行解释他是我们分析题的解释分析题,我们讲分析题时候,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种题型的具体判断关键词。
题型判断都是通过关键词进行判断的。下面我们看常规要素的第四个作答对象
比如说概括题,那你要知道题干是让你概括是问题、原因、是影响还是其他什么的什么。如果是对策题,你要知道人家让你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这是一道分析题,你要知道你的分析对象是一个词,是一句话,还是一个社会现象,如果是一个应用文写作,你就要知道你的文种是什么,所以这叫作答对象。
例: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10分)要求:1分条归纳概括;
2表述准确完整;
3不超过150字。“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为我们的概括对象。
二、(三)“给定资料1”中y区第六届“德孝文化节”将在2018年12月举行。如果你是该区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拟定一份本届“德孝文化节”的工作方案。(25分)
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条理清楚,350字左右。
作答对象是工作方案。常规要素的第五个就是字数要求
每一道题都是有字数要求的,字数不符合要扣分,字数要求这儿,我就强调一点,我们这里的字数要求,不是你的实际字数,而是针对格子来说的,比如不让你超过100个字,你就要在四行之内必须写完,比如前面空两格,拐弯处就多写了一个字,那么对不起,你超字数了,没有按要求写。因为申论格子都是标字数的,100字就是4行,200字就是8行,300字就是12行,所以字数判断是以格子为准的不是以实际字数,我们的空格和标点符号是算字数的。对于字数要求常常四种情况
1不超过、不多于多少字或多少字以内 2不少于多少字 3多少字左右
4多少字到多少字之间 例:
问题二:请根据材料4,分析说明“众创空间”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本题30分)
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楚,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300字。
这道题要求不超过300字,我就在12行以内把它写完就可以了。
这是关于常规要素当中第五个,字数要求这一块。我们常规要素这五个点,我们每一道题都必须要审的,不管他是第几道题,包括文章也要审,所以我们称他为5个常规要素,大家都理解记住了吗?
这个知识点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公考钢七连岸上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