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对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 马原作业
关于改革开放对于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
姓名:
班级:
成绩:
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次“十一”假期期间,我们从人们基本生活状况和精神文明生活及受教育程度两方面对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北关村进行了社会调查。
这次调查以唐山市丰润区北关村为调查范围,用访谈法,通过对在家村民和村委会的访谈,来了解当地情况。并在对村委会的访谈中,获得了村委会近期对村民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我们从中抽取了村民的基本生活状况,主要经济来源的数据。并将村民分为老年,中年,青年三部分对其受教育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
一.村民基本生活状况及主要经济来源
村委会提供的统计结果表明,在日常饮食方面,100%的村民认为较从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家庭必需品,92%的人认为能够得到很满意的解决,另外8%的人认为能够得到解决但是不够顺利。在住房方面,86%的人认为能够建起满意的房子,14%的人认为自己虽能建房子,但是不是很好。而在农田建设方面,80%的家庭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另外20%的家庭仍采用的是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法。而通过对村民的访谈得知,他们在80年代初期日常的饮食有红薯干,玉米面等。白面只有在过年过节才能吃到。许多家庭的必需品需要自己制作或者凭票购买。住房少有砖房以土坯房为主,农田也基本靠人工操作。
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的数据显示,38%的人是靠外出务工,30%的人靠的是个体经济收入,14%的人是靠国家工资,9%的人是有固定工作收入,只有8%的人靠农田收入,其余1%的人靠其他方式收入,100%的家庭均认为都能够满足日常的家庭支出。而根据走访了解到,改革开放以前,将近90%家庭收入的主要来自于农田收入和畜牧养殖,只有少数人来自于个体经营,村里的短工及国家工资。并且,访谈中只有20%的人表示,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能满足家庭的日常支出。
二.村民受教育程度
在教育方面,老年人群体中文化程度只有1%的人是专科或者技校文化,3%的人有高中文化,15%的人有初中文化,高达81%的人没受过教育;而在中年的群体中有7%的人是专科或者技校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有1人上过大学。28%的人是高中毕业,43%的人是初中毕业,10%的人受过初中以下的教育,仅有12%的人未受过教育。在青年群体中,有5%的人是本科或以上文化程度,16%的人是专科或技校文化程度,37%的人是高中毕业,42%的人是初中毕业,100%的人接受过教育。并且在所有人当中只有8%的老年人认为教育无关紧要的。
现象分析:
一个乡村,便是一个区域的缩影。在改革放以前期,村民民的生活水平低下,那时的生活艰苦而又贫穷。也是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并且将个体经营第一位投机倒把行为,将大量生产力束缚在农田之中。同时教育未得到普及也使得生产力的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从主要靠农田收入的单一性逐渐变得多元化农田收入已经不在占据主导地位,外出务工和个体经济收入逐渐增多,靠国家工资的人也多了起来,并且有不少的人都脱离了农村成为了固定工作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这就使得更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与城市里长时间接触逐渐又形成了个体经济的形式。
而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自由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的人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开放广大劳动人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在迅速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受过教育的人增多,很多人都有了固定的工作,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了起来。在某些意义上脱离了农村的束缚。同时教育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农田耕作的机械化也将等大量劳动力从农田里解放出来。
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促进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改善了社会体制,解放了人们思想,解放并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同时我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就像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大量的生产力,使得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其他方面去一样。科学技术是各个领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生产力的首要前台。同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先进的国防,也为祖国的发展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第二篇: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 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行:过去,从村里到城镇不足4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2个多小时,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路况不好,公交车也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镇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资金9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全县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抵挡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 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在城市里是无法做到的。
行:过去,从村里到城镇不足4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2个多小时,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路况不好,公交车也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镇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资金9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全县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抵挡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
第四篇:马原调查报告 作业版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
调查报告
姓名:
班级:
学院:
学号:
日期: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 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且在长期的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先锋,对我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究竟有怎样的认识,了解的内容有多少,理解的深度如何?为了解这些内容,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提供教学参考,解决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我设计和完成了此次的调查活动。
一、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提供教学参考,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调查对象:西北师范大学全体学生。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以随机采访的方式调查。
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重视程度。
五、调查数据:共调查158人,实际得到100人的答复,有效答复96人。在96人的有效答复中,大三的最少,有20人;大二的最多,有46人;大一的有23人。
六、调查结果分析:
1、年级越高认为马克思主义对生活的影响越深。在大三学生的20个人中,有8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10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一般,只有2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在大二学生的46人中,有20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影响一般,26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在大一学生的30人中,14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10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一般,6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2、年级越高,对马克思内容的了解越多。在96人中,共有20人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非常了解,76人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了解一些,没人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一点都不了解。在20人中,大三的学生14人,大二学生6人,大一学生没有。
3、对于提问“你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吗”,仅有10人表示了解,12人表示了解一些,74人表示一点都不了解,在10人之中,6人为大三学生,4人为大二学生,没有大一学生,在12人之中,10人为大三学生,2人为大二学生,也没有大一学生。可见,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学生们普遍不了解,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即使少数人关注了,这些人中也是大三大二的人数居多,大一学生几乎为零。
4、根据答复所得信息的可知:当问到同学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后,能否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法看问题时,多数同学表示在许多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中,他们并没有运用到马克思主义。96个不同的回答中,只有8人表示他们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来看待与处理问题,12人表示仍旧主观感性的看待与处理问题,76人表示学习马克思与没有学习马克思,在看待与处理问题时根本没有区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后,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且,在那8人之中,大二的占了4人,大三,大一各占2人。由此可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年级高的同学并不见得比年级低的同学强。
5、众做周知,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外,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哲学思想,许多国家以这些思想来引领意思形态。那么,当代大学生对于这些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了解多少呢?根据回复,大三学生20人中,有14人表示非常了解,4人表示了解一些,只有2人表示一点都不了解;在大二学生46人中,10人表示非常了解,16人表示了解一些,20人表示一点都不了解;在大一学生30人中,20人表示非常了解,8人表示了解一些2人表示一点都不了解。可见,在大三,大二学生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的哲学,他们表示了解的比例是明显大于大一学生的比例的,并且,在大三学生表示非常理解的14人中,有8人高中就读的是文科,在大二学生表示非常理解的10人中,有10人高中就读的是文科,在大一学生表示非常理解的8人中,6人都是高中时就读于文科,可见,高中就读于文科的学生,在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哲学方面,是比高中就读于理科的学生了解的多的。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并不排除有些理科生因为比较喜欢阅读而比文科生更加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的哲学。
7、有人说,作为大学生,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那么,对于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来说,取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必修课的资格,肯定是大受欢迎的,我所得到的回复也证实了我的这一猜测。大三20人中,18人认为无所谓,2人认为有必要将其设为必修课;大二46人中,40人认为无所谓,6人认为有必要将其设为必修课;大一30人中24人认为无所谓,6人认为有必要将其设为必修课。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学生不愿意摘取这一成熟果实,我认为这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原理自身的缺陷所造成,更不能归结于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
六、存在问题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发现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存在很大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高中时读理科的同学由于教育体制的限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很少。
2、大多数同学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巨大影响。
3、大部分同学很少阅读名著,尤其是哲学名著,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的哲学思想很少有深度了解。
4、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指导意义。
5、很多同学由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兴趣不大,甚至认为可以取消这门必修课,将其列入选修课之内。
6、很多同学对马克思主义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原因分析
1、教育体制的缺陷:高中文理分科使理科生对马克思主义接触少;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缺乏课余时间;大学过于自由,使得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2、学生个人:放任堕落,不积极学习和了解课堂内外的知识
3、老师:讲课缺乏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案例,很多没有案例,只讲道理;或者案例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太远;课程开始时不讲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以及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影响,如何影响。
八、调查结论: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正确积极的认识,问题很多,现状亟待改变。
九:解决方法:
1、教育体制改革: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或者推迟文理分科的时间;改填鸭式教学为引导性学习;减轻高中学生负担,增加课余时间;加强大学管理,营造积极地学习氛围。
2、学生个人: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加强自律,不能自甘堕落。
3、老师:先进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及它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多讲一些与大学生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
第五篇:毛概作业——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让福州这个昔日的纸褙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55.4倍;人均生产总值达29318元,是1978年的100倍。
除了经济成就,福州市在民生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同时,福州还是全国最绿的省会城市之一。如今,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打造“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宜居城市”,已成为这座城市新的选择。
“松绑放权”打开改革开放之门
1984年春天,55位厂长经理齐聚福州,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致信福建省领导,掀开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当年,福州市连续颁发了22份文件,在全国率先从自主经营、内部分配、人事调配等10个方面给企业下放99条权限;随后又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回顾过去,“松绑放权”成为福州改革开放30年的关键词:
——为民营经济松绑,开启了民间“造富”传奇。2007年末,福州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16亿元增加到2456.13亿元,实现了从“草根工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历史性跨越;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5万户,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6%。
——为引进外资松绑,奠定了福州开放格局。1981年,全国电子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州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在福州创办,此后中华映管、冠捷电子、东南汽车等重大工业外资项目纷纷来落户。到2007年,全市累计批准外资企业8753家,合同利用外资26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0亿美元;在福州投资或建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8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23亿美元增加到186.41亿美元。
——为行政审批松绑,使福州成为投资乐土。1988年,福州率先创建对外商投资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的办法,减少审批事项。2007年11月,福州又率先在全省推行网上审批及效能监察制度,在网上构建了一个永不下班的行政服务中心,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生产关系的解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年来,福州市GDP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2007年财政总收入达247.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56亿元,比1978年增长60.1倍,年平均增长15.2%。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6.8:47.2:26调整为2007年的10.3:46.5:43.2,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纺织化纤服装、塑胶、冶金等重点产业集群。
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前,福州因为有用木板建房、纸糊墙壁的习俗,故又被称为“纸褙城”。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福州启动旧城改造,20多年间持续推动了550多片旧屋区改造,数十万群众告别木屋,喜迁新居。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竣工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已达250万平方米,45%的福州市民住进政府建设的保障房。
这些年来,为了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福州市坚持把公共资源和工作力量向民生问题倾斜,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2007年,福州市本级财政教育经费拨款达7.01亿元,全市农村免除学杂费补助经费1.04亿元,1583所学校46.7万名学生受惠。从2008年春季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亦被免除。
从2006年到2008年,福州市安排了1亿多元再就业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岗位的补贴、“4050”灵活就业人员和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人员的补贴、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等。全市社区、街道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90%的乡镇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
2008年,福州市361.6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04%,政府资助每位农民每年80元,合计近2.9亿元;福州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分别达到77.2%和100%,市财政补助经费达1300万元。
据统计,2007年,福州市本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42.88亿元,占总支出的比例高达37.5%,使得群众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福州新定位: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宜居城市
2005年,福州市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努力构建都市型经济、宜居型城区、和谐安康型社会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形象体系。
目前,福州绿化覆盖率达3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2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在全国32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排名第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始终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把灿古烁今的昙石山文化、群英荟萃的船政文化、人文氤氲的三坊七巷文化和名贵神奇的寿山石文化,作为城市四大精美的名片,构建福州蔚为壮观的文明风景。
为此,福州市投入13.6亿元启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投入6亿元推进船政文化建设;投入6000万元用于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工程扩建;投入2000万元建设寿山矿山公园核心景区。
同时,福州还拥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433个,社区文化活动队伍617支,“激情广场”活动阵地30多个。并连续3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表示,改革开放30年是福州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如今,福州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把福州建设成为福建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区。
厦门改革开放的十大巨变:
1、投资强劲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
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其中,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投资的重点和方向是:延伸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汽车工业城、华映工业园、太古飞机五期等项目的建设,全力推进工业集中区签约项目的落地投产。开发重大片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五缘湾、观音山、黄厝等重大片区及集美、翔安新城区的建设,稳妥推进中华、厦港、百家村等片区旧城改造,稳步发展房地产。建设对外通道,强化城市枢纽功能:继续加快建设海沧、嵩屿、招银等港口码头,推进福厦铁路、厦门至安溪高速公路等辐射通道的建设,力争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开工建设。完善城市交通骨干网,增强交通疏解能力:加快建设成功大道、公铁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岛外快速路(琼头-香山段)、环岛干道等项目,建成县黄路、集美大道、同安湾大桥等项目,完成疏港路、仙岳路西段改造。
2、工业快速发展
将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
随着翔安火炬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等产业载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将大量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的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随着入驻项目的投产,我市将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柯达图文影像等项目的加快建设,华映工业园、厦华电子工业园、友达光电等项目的动工建设,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强力推进工业快速发展。
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2006年,我市将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面向行业及中小企业的软件测试平台、模具中心、注塑中心、电镀中心、电子产品检测中心;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建设面向行业和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支持研发机构争取列入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体系。同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半导体照明、基因工程试剂和疫苗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
4、服务业快速增长
重点发展旅游和物流两大产业
旅游、物流这两大产业,在2006年将得到快速增长。据介绍,今年我市将拓展以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开工建设杏林前场物流园区、厦门粮食批发市场、厦门花卉和种苗研发与物流中心;建成中埔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及农残检验检测系统;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
提升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园博园、国际会议中心、天竺山森林公园、万石植物园扩建等项目建设,启动珍珠湾和太阳湾周边方便市民及游客的滨海休闲漫步道建设;力争扩大对金旅游客源,办好第二届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
5、农民稳定增收
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
继续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认真制定分配方案和管理办法,要引导被征地农民集资入股建设通用厂房、外口公寓、商贸设施等物业经营项目,使失地农民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落实移民政策措施,重点推进许庄、大帽山、大麦畲村移民造福工程试点;探索在部分山区推行退耕还林,组织农民就地转业,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6、加强对台交流
主动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
在加强对台交流合作方面,我市将突出“五缘六求”,加快对台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两岸三通。充分利用台交会等经贸平台,争取扩大台商投资区范围,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力争在石化、光电、软件和动漫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引进台湾航运物流、金融保险、医疗教育和中介服务业等服务贸易,争取率先成为“两岸人民币与新台币计价结算试验区”;扩大厦金旅游品牌效应;简化台湾水果进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手续,落实水果冷库、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加强与台湾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流合作。
7、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在教育方面,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均衡发展。市发改委介绍说,我市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同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整合扩建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个区级职业学校,开工建设厦门职业教育中心校和华厦职业学院等项目。
在卫生方面,主要是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正常运转,建成市疾控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卫生监督所和第一医院综合病房楼、中山医院外科病房楼、医高专等项目,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和仙岳医院;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提高我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8、建设节约型社会
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2006年,我市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促进清洁生产;推动高污染、高物耗企业进行治理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对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引进清洁能源,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推进综合加气站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展出租车双燃料改造试点,加强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工作。
9、注重城市公共安全建设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
我市还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建设岛外流域综合治理、森林防火便道、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湖边水库排洪工程,加强病险海堤和水库的加固,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城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编制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10、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具体措施为:增加就业岗位,帮扶“零就业家庭”和“4050”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将“1+1群”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延伸到农村;保持医疗费用零增长,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推进放心食品工程,治理餐桌污染;通过石兜水库扩容、东部供水工程建设、集美大池加深、北引明渠加盖及蓄水池保护措施这四大工程来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设中低收入居民需要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实施“畅通工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30年,福建充分运用党中央国务院赋于的各项优惠政策,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沿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一、决策适时定位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先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战略;90年代初期提出“沿海、山区一盘棋”和“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快与国际经济
接轨”的战略布局;这些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推进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进入了新世纪,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战略构想,对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促进产业协作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实现城市及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这些对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福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二、沿海大市领跑经济
经过30年的发展,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地区,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生产要素迅速向其集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漳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城市快速发展和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城市腾飞的发展格局。
(一)经济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地区生产总值总值从1978年的66.37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9249.13亿元,居全国第11位。从设区市看,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达2283.70亿元,福州、厦门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分别为1974.58和1387.85亿元,三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5646.13亿元,占全省的62.5%,比1978年提升24.4个百分点,特别是泉州市充分发挥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前沿以及侨乡优势,创造了泉州发展史的新辉煌,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全省第5位跃升为2007年的第1位。漳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4.81亿元,莆田、三明、漳州、南平、龙岩、宁德等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不明显,均在500亿左右,分别为511.70、545.69、466.58、553.44、457.46亿元,六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3389.72亿元,占全省37.5%,比1978年下降24.4个百分点。
(二)发展速度快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经济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31.5倍,年均增长12.8%。从设区市看,泉州市年均增速最高,为17.7%,其次是厦门市年均增速为17.3%,福州年均增速为14.9%,三大设区市领跑福建省经济发展。其他六市除南平市外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分别是莆田12.8%、漳州11.7%、龙岩11.5%、宁德11.5%、三明10.7%。较快的速度,为区域经济从量到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人均GDP创新高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人均GDP屡创新高,2006年开始就超过20000元,2007年达25908元,比1978年的273元增加25635元,居全国第8位。九个设区市人均GDP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提升幅度有较大区别,排序也有明显变化。厦门市人均GDP突破50000元大关,达56188元,是全省人均水平的2倍多,比1978年的528元增加55660元,独占鳌头。福州、三明、泉州、龙岩四个设区市人均GDP都超过20000元,分别为29515、20749、29601、20088元。
三、因地制宜山海联动
闽西北地区拥有闽东南地区无以相比的资源优势,水力可装机容量大;矿藏种类多、分布广,煤炭、铁矿石、铜等保有储量丰富;森林蓄积量大,林产资源富饶,有“绿色海洋”之称;福建商品粮基地绝大部分集中在此,有“福建粮仓”之美名;为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森林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沿海大市示范、辐射以及带动作用下,闽西北地区以巨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大潮,把一项项改革设想变成了现实,展示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经济实力,构成若干极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如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商品粮基地、肉鸡养殖加工、鲜奶生产加工、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等,与闽东南形成明显的“互补效应”,实现山区、沿海产业联动发展。
四、区域产业持续优化
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看,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在保持第一产业持续稳定的同时,各地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8∶49.2∶40.0,第一产业比1978年下降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比1978年提升6.7和18.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跨越。
(一)一产结构趋向多元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农林牧渔业立足省情,紧紧围绕临海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和闽东南高优农业带,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林牧渔业结构得到转换和升级,农业比重从1978年的77.6%调整到2007年的40.5%,牧、渔业比重从1978年的10.5%、5.5%提升到2007年的20.1%、28.0%,农林牧渔服务业从无到有,2007年比重为4.2%,山海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各地本着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唱好“山海经”。南平市致力发展畜
牧业,己是全省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基地、生猪重点调出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的肉鸡生产基地,2007年,出栏生猪164.95万头,是1978年的5.7倍;家禽出栏3886.1万只,是1985年的7.7倍;鲜奶产量7.64万吨,是1985年的80.3倍,并通过延伸畜牧产业链,圣农鸡业、长富乳业、大乘乳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异军突起。漳州凭借南亚热带海洋气候努力打造“花果之乡”,蘑菇、芦笋、蜜柚产量居全国第一,甘蔗、水果产量占全省的66.0%和42.3%,成为全省最大的农业创汇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重要的花卉生产与集散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所在地,年农产品出口占全省50%以上,花卉园艺年产值占全省的50%左右。
(二)主导产业地位加强
为更好更快发展福建工业,确立了电子、石化、机械工业为三大主导产业,并通过项目带动形成前后呼应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目前福厦沿海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效应与作用已日益凸显,基本形成了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在技术上实现了数字技术阶段的飞跃,大屏幕彩电、多媒体技术、高档系列微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新一代数字视频终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等。泉港、海沧己成为新兴的石化工业基地,海沧石化基地内聚集翔鹭石化等10多家大企业,泉港石化基地初步形成以福建炼化为龙头,以聚丙烯、烧碱等中游项目为延伸,以塑胶、塑料等下游项目为配套的石化产业经济。福州、厦门借助东南汽车和金龙汽车,形成了一个整车、改装车、总成、零配件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汽车工业总量和产品质量、档次迅速提升,整车、零部件相互促进,合力增强,总体装备水平较高。闽西北地区则依靠改造老企业和承接沿海大企业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实现电子、机械、石化下游项目的布点或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崛起,提升了福建省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产业结构。
(三)优势产业长足发展
各地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和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泉州借助民营经济的力量,形成服装、鞋业、石材、陶瓷、纺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德化利用民间传统瓷雕技术优势,侧重发展工艺陶瓷,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有着丰富林业资源的闽西北已经形成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八大系列开发的新格局,拥有竹木制品360多种,林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宁德以培植改造传统产业为主线,围绕福安电机电器、福鼎化油器、柘荣医药业、赛江船舶修造业为依托培育四个优势产业中心,现福安电机电器产品多达400多种,销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
(四)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
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品牌工作十分重视,1995年,省委、省政府就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名牌发展战略实施,各地也相继制定了扶持、鼓励企业创名牌的政策措施,为福建省名牌产品的培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名牌推进工作硕果累累,截至2007年,福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0个,省名牌产品1026个,目前福建已是全国旅游鞋自主品牌最多的省份,全省已形成一批区域品牌,如晋江的“中国鞋都”、“中国建陶重镇”、“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南安的“中国水暖城”、“中国石材之乡”;石狮的“中国休闲服装城”等等。品牌大大提高福建产品和地区的知名度,品牌也促进了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南孚电池成为中国电池行业中拥有国际先进水平装备最多、科技力量最雄厚的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多所全国重点大学、中科院的研究所合作成立多个新型能源研究中心,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福耀玻璃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具有多项技术专利的企业;厦华电子率先开发出我国第一台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SM移动手机;辉煌水暖、申鹭达、九牧、中宇均是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研发的感应龙头、节水型龙头、恒温龙头、无铅绿色环保龙头获得数十项国家专利。
五、发展条件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强化发展保障,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各个设区市发展条件得以良好改变。
(一)交通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成“一纵两横”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构建了4小时经济圈,93%的建制村通硬化公路。出省铁路通道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4个出省大通道。航空方面有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泉州晋江、南平武夷山、龙岩冠豸山5个机场。乡镇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从无到有”发展,缩短了区域间距离,盘活了福建区域优势,给沿线的县、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契机,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加快了产业转移速度。
(二)煤电油运供需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30年来,煤电油运等先行工程得到长足发展,交通运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瓶颈”问题基本解决。2007年煤炭产量为1991.74万吨,比1978年增长3.7倍;发电量为1038.28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4.5倍;原油加工从无到有,加工量为364.39万吨;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为50500万吨、客运量64244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7.5倍和8.7倍。随着煤电油运供需趋向平衡和调度能力的持续提升,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设区市电力供应普遍充裕、油品供应基本满足,运输满足企业需求,缩小了竞争差距,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随着各级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着力于简化行政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各地建设了60多个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除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外,还包括电力、自来水、电信、银行等公共事业以及与审批关联度较大的专业机构和中介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厦门、漳州、龙岩、南平等地还把建设项目的审批实行串联并联结合、联合审批等多种方式,简化审批环节,促进审批速度,通过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区域投资竞争力。
六、社会、人文成绩喜人
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拥有各类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藏书丰富。体育设施条件日臻完善,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基本达标,人民生活和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体系,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下大力气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稳定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为福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识储备,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学校20090所,在校生770.66万人,比1978年增长40.4%,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4所,比1978年增加58所,高校在校生数50.95万人,比1978年增长23.9倍。分区域看,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市办学条件较好,是福建省高等教育的集中布局地,至2007年底,四市拥有普通高校61所,占全省的82.4%,普通高校在校生45.15万人,占全省的88.6%,为沿海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二)卫生条件持续改善
卫生事业从改变思想观念为切入点,重点整顿医疗秩序和健全防治体系,完善城市医疗机构,建立专科医院,健全疾病防治机构,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功能,扶持村卫生所,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卫生资源总量得以增加,服务能力得以提高,2007年卫生机构8712个、卫生技术人员107384人、医疗床位92331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1.3倍、95.8%、79.2%。从设区市看厦门市加快医疗卫生资源优化调整,积极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带动作用,促进卫生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末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8513床,比1978年增长3.23倍和1.73倍,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居民生活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大跨越。2007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2283元,比1978年增长38.3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711亿元,比1978年增长717.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05元,比1978年增长40.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467元,比1978年增长38.6倍。收入高速增长为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居民食品消费由量向质转变,衣着消费朝款式多样化转变,用品消费逐步向现代化、享受型转变,彩电、空调、移动电话、冰箱、洗衣机已成为大部份城镇居民家庭的必备品。从各设区市看,福州、厦门、泉州等经济发达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其他六个设区市,厦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15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637元,均居全省第一位。福州、泉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16642、6286元和18097、7244元。
(四)居住环境向好发展
在大力抓好经济的同时,福建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相继出台了各方面环境保护和管理办法,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62.9%,居全国首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5%,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闽江水域整体水质状况为优。九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