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暖通1002张文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2012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4周年。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通过十三天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八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郓城县张集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乡医院
四、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
五、调查内容:家乡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六、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1、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两三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村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已经进入家庭。在以前,因为这里没有医院,人们看病只能进城去看。进一次城,总要在路口等半天等一辆顺路的货车,才能看医生。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公
共汽车、出租车、火车构成了立体交通网,日行千里已不是梦想。
说完了吃饭穿衣、住房和出行问题,我们来谈谈医疗方面。在以前由于经济
落后,村子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村内连赤脚医生都没有,小病都要进城去看。现
在人们看病再也不用进城了,因为村边建起了乡村医院,使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有
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由于医疗合作所以现在农村基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
题。
2、经济建设方面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
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里有了企业家、养殖户。村里的一部分人建设的工长,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为村里
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主要农产品产量呈倍数增长。小麦生产从改革前的不到二百
斤上升到了改革后的一千斤以上。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由原来的人工劳作转
变成了基本的机械化,使人力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农业结构发生明显
变化。一是种植业比重逐步下降,养殖业比重逐年上升,二是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建设初具规模。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逐步
发展壮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公路里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乡
镇公路全部畅通,宽带网通达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农村经营体制不断完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彻底冲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取消了农业税,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
轻农民负担,农村综合改革,通过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
体制改革,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打造“农民想
要的政府”,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机制进行了有
益的探索。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均月收入由改革前的不到一百元上升到现
在的三千元以上。
3、精神方面
在人们所关心的教育方面,现在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在30多年
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
资水平也差。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
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跑步时,不小
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
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
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
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为教师的教课带来极大的方便。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进步,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固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
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
4、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
现了许多问题:
1.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
我们的村子来说,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村的河已经断流了好
多年了,并且河里面存在好多垃圾,每当从那走过总会闻到一股恶臭。
2.白色垃圾危害严重。由于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支柱
产业形成难,农民收入增幅不快,支柱产业没有形成的重要原因白色垃圾。这些
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它们被人们随手丢弃后,随风飘扬,影响环境美观。
3.生产生活的科技性不足。一是对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缺乏长效的培训机
制。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科技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笔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并不多;在培训方式上也仅仅
局限在培训几个村干部上,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科
技培训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量,主要依靠乡镇农
业技术部门,然而由于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待遇差,贫困地区工作环境不理想,致
使乡镇农业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技术人员来具体从事技术推广工作,这一现象已
严重制约了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三是科技培训主体严重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已成为村民群众增
加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而打工经济在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农村有一定文化的轻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实用新型技术
在这些地方无法推广,从而造成了老区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环境建设。为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针对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
塑料餐盒的情况,政府应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治理。多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餐盒,提倡环保布袋的使用,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政府部门应多开设一些“农民文化站”,应该针
对农民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特种养殖和种植讲座,提高
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附录: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A.25岁以下B.25—44岁C.45-55岁D.55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A.退休人员B.教师C.企业员工D.农民
E.公务员F.个体商户G.外出务工人员H.其他
4.您的居住地是本市的:A.市区B.乡镇(县)C.农村
5.(1)目前,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500以下B.500-1000C.1000-3000D.3000-5000E.5000以上
(2)80年代初,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10以下B.10-30C.30-50D.50-100E.100以上
6.您及您身边的人现在着装样式如何?
A.简单舒适B.精致华丽C.时尚潮流D.一直以来没什么变化
7.您现在的饮食方面有什么变化
A.依旧粗茶淡饭B.逐渐丰盛多样C.注重营养均衡
8.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的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A.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
B.变化不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C.没有任何改变
D.有变化,居住面积变小,居住质量及环境有所下降
9.您现在的主要的出行工具
A.步行B.单车C.公交D.摩托E.小车F.电动车F.其他 _____________.10.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高等教育已经走入家庭
B.有变化,专业技能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主导
C.有变化,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D.变化不大,义务教育无法完成E.完全没有任何改变
11.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医疗,养疗等福利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每个家庭都以普及
B.有变化,基本上普及
C.变化不大,根本无法完成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2.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环境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污染较严重
B.变化较大,越来越好
C.变化不大,基本没被污染
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3.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人的文明礼貌,道德素质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大幅度提高
B.变化不大,基本上遵守
C.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D.有所下降
14.您认为您村的社会风气如何?
A.风气不好,违规情况时有发生
B.风气一般,C.风气较好,非常和谐。
D.风气较差,违法情况时有发生
15.您认为家电下乡政策怎样?
A.不了解B.没多大用C.给自己带来很大实惠
16.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以来有何变化?
没什么变化
有很大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有所提高
虽有很大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7.您认为国家的各项针对农村的政策如何?
A.没什么感觉B.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有利于和谐发展
C.虽然农村现在有很大发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8.您认为家乡在这34年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可多选)
A.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
B.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发展
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社会法制化增强
D.思想观念改变,逐渐易于接受社会新鲜事物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您认为改革开放34年给您的生活带来的不好之处是什么?(可多选)
A.社会受到较大的文化冲击,社会风气不佳
B.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生存状态不佳
C.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降低,生活质量不高
D.污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E.留守孩子、空巢老人增多
F.各项建设虽取得很大成就,但相较之下仍有差距
G.不够现代化,人才缺乏等
H.其他(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您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A.发展迅速B.稳步发展C.没有多大变化 D.有所衰退,地位被其他城市取代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暖通1002 张文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2012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4周年。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通过十三天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八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郓城县张集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乡医院
四、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
五、调查内容:家乡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六、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1、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两三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村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已经进入家庭。在以前,因为这里没有医院,人们看病只能进城去看。进一次城,总要在路口等半天等一辆顺路的货车,才能看医生。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构成了立体交通网,日行千里已不是梦想。
说完了吃饭穿衣、住房和出行问题,我们来谈谈医疗方面。在以前由于经济落后,村子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村内连赤脚医生都没有,小病都要进城去看。现在人们看病再也不用进城了,因为村边建起了乡村医院,使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由于医疗合作所以现在农村基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2、经济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里有了企业家、养殖户。村里的一部分人建设的工长,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为村里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主要农产品产量呈倍数增长。小麦生产从改革前的不到二百斤上升到了改革后的一千斤以上。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由原来的人工劳作转变成了基本的机械化,使人力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
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一是种植业比重逐步下降,养殖业比重逐年上升,二是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初具规模。
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公路里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乡镇公路全部畅通,宽带网通达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农村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彻底冲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取消了农业税,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综合改革,通过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打造“农民想要的政府”,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均月收入由改革前的不到一百元上升到现在的三千元以上。
3、精神方面
在人们所关心的教育方面,现在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在30多年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为教师的教课带来极大的方便。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进步,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固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
4、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1.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的村子来说,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村的河已经断流了好多年了,并且河里面存在好多垃圾,每当从那走过总会闻到一股恶臭。
2.白色垃圾危害严重。由于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支柱产业形成难,农民收入增幅不快,支柱产业没有形成的重要原因白色垃圾。这些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它们被人们随手丢弃后,随风飘扬,影响环境美观。
3.生产生活的科技性不足。一是对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缺乏长效的培训机制。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科技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笔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并不多;在培训方式上也仅仅局限在培训几个村干部上,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科技培训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量,主要依靠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然而由于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待遇差,贫困地区工作环境不理想,致使乡镇农业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技术人员来具体从事技术推广工作,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三是科技培训主体严重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已成为村民群众增加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而打工经济在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农村有一定文化的轻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实用新型技术在这些地方无法推广,从而造成了老区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环境建设。为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针对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情况,政府应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治理。多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餐盒,提倡环保布袋的使用,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政府部门应多开设一些“农民文化站”,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特种养殖和种植讲座,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附录: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25岁以下 B.25—44岁 C.45-55岁 D.55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退休人员 B.教师 C.企业员工 D.农民
E.公务员
F.个体商户
G.外出务工人员
H.其他 4.您的居住地是本市的: A.市区 B.乡镇(县)C.农村 5.(1)目前,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3000 D.3000-5000 E.5000以上(2)80年代初,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10以下 B.10-30 C.30-50 D.50-100 E.100以上 6.您及您身边的人现在着装样式如何?
A.简单舒适 B.精致华丽 C.时尚潮流 D.一直以来没什么变化 7.您现在的饮食方面有什么变化
A.依旧粗茶淡饭 B.逐渐丰盛多样 C.注重营养均衡 8.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的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A.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 B.变化不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C.没有任何改变
D.有变化,居住面积变小,居住质量及环境有所下降 9.您现在的主要的出行工具
A.步行 B.单车 C.公交 D.摩托 E.小车 F.电动车 F.其他 _____________.10.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高等教育已经走入家庭
B.有变化,专业技能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主导 C.有变化,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D.变化不大,义务教育无法完成 E.完全没有任何改变
11.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医疗,养疗等福利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每个家庭都以普及 B.有变化,基本上普及 C.变化不大,根本无法完成 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2.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环境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污染较严重 B.变化较大,越来越好 C.变化不大,基本没被污染 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3.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人的文明礼貌,道德素质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大幅度提高 B.变化不大,基本上遵守 C.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D.有所下降
14.您认为您村的社会风气如何? A.风气不好,违规情况时有发生 B.风气一般,C.风气较好,非常和谐。
D.风气较差,违法情况时有发生 15.您认为家电下乡政策怎样?
A.不了解 B.没多大用 C.给自己带来很大实惠 16.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以来有何变化? 没什么变化
有很大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有所提高 虽有很大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7.您认为国家的各项针对农村的政策如何?
A.没什么感觉 B.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有利于和谐发展 C.虽然农村现在有很大发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8.您认为家乡在这34年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可多选)A.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 B.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发展 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社会法制化增强 D.思想观念改变,逐渐易于接受社会新鲜事物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您认为改革开放34年给您的生活带来的不好之处是什么?(可多选)A.社会受到较大的文化冲击,社会风气不佳 B.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生存状态不佳 C.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降低,生活质量不高 D.污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E.留守孩子、空巢老人增多
F.各项建设虽取得很大成就,但相较之下仍有差距 G.不够现代化,人才缺乏等 H.其他(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您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A.发展迅速 B.稳步发展 C.没有多大变化 D.有所衰退,地位被其他城市取代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鼓励个体户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事商业活动,同时国家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在生活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电视机、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三十多年年前,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液晶电视以不足为奇,通过屏幕人们大开眼界,人们纷纷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家。过去那种屋漏偏遭连夜雨的现象再也不见了,多雨季节,坑坑洼洼、泥泞、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而且近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给老百姓办起了医疗保险,只需交纳一点费用,即可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而且看病住院70%、80%都是由国家支付,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在住房方面,以前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房子里只有几件可怜的旧家具,要是能够宽松的睡一觉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连做梦都想拥有一套大房子。如今,家家都实现了!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把师生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了出来,学生呢,也无需整天溺在题海中而“痛不欲生”了。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各方面素质在稳步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彻底落实、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破烂校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实验室、电教室........再也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空壳了。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不但免去了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予以生活补助。使全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直接受益,所有适龄儿童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而大学生入学政策的宽松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交通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过程中,一条条干净而又标准的硬化公路把家乡的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甚至
户与户之间连接了起来。我们在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首次太空漫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太空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而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圆满结束,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的历史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紧接着是我们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2011年神八的成功的发射更是为祖国锦上添花!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向世界再次宣告,中国已经真正的繁荣富强了!今天,我们迎来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庞大,我们的祖国,将迎来大好时光!现在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更强
大!
上述的种种情况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也就不会如此受惠。所以,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肩负起祖国的大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
努力奋斗!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据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鼓励个体户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事商业活动,同时国家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
有的新气象!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升,政府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长,这就使得政府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社会的建设和为民谋福的实际项目中来,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我们在生活方面有了更大的保障。
在生活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电视机、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三十多年年前,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彩电以不足为奇,通过屏幕人们大开眼界,旧日里用稻草搭成的房子,用土泥砌成的平房下岗了,人们热火朝天的盖起了平房、现焦房、以致楼房、家用电器琳琅满目,人们纷纷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家。过去那种屋漏偏遭连夜雨的现象再也不见了,多雨季节,坑坑洼洼、泥泞、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笔直宽敞的柏油路面。过去孩子们上幼儿园,家长只能骑自行车接送,如今家家买上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接送孩子。改革开放前我们家乡的大人孩子穿得太破了,冬天穿不上棉衣,脚上穿着露脚趾的破鞋子,到了夏天,只能把破棉袄的套子掏出之后再穿,这些还是粗布做的,而且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都是爷爷奶奶告诉我们的,我才知道。而如今人们冬天里边穿的是保暖内衣、羊毛衫,外面穿着羽绒服,暖和极了,大人孩子人人如此。对于老年人,国家还给予了养老保险,以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以民为
本的方针!
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而且近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给老百姓办起了医疗保险,只需交纳一点费用,即可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而且看病住院70%、80%都是由国家支付,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老百姓
着想。
在住房方面,以前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房子里只有几件可怜的旧家具,要是能够宽松的睡一觉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连做梦都想拥有一套大房子。而现在,我们家不但有了自己的大新房,而且还搬进了二层高的小洋楼里,各人都有自己的卧室,再也不用挤在一块了。而且房内也是装饰一新,各类电器一应俱全,电话、风扇、空调、冰箱、彩电、微波炉、液化气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前年还购买了一台电脑,宽带上网,并玩起了数码相机。今年将南北阳台用铝合金窗改造了一下,通过改造,房子的采光好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流通了,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最近政府对我们小区实行平改坡旧房改造以及三管改造和下水道改造等,都是政府出资,小区居民却分文未付,现在居民用水更方便了,排水更畅通了,真是说不尽的称心如意。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把师生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了出来,我们教师再也不要为升学率、各科分数而去绞尽脑汁地出难题、找偏题,去日益继夜地“看守”学生了。而学生呢,也无需整天溺在题海中而“痛不欲生”了。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各方面素质在稳步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彻底落实、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破烂校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实验室、电教室........再也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空壳了。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不但免去了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予以生活补助。使全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直接受益,所有适龄儿童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而大学生入学政策的宽松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
教育的机会,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交通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过程中,一条条干净而又标准的硬化公路把家乡的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甚至户与户之间连接了起来。再也不见昔日人们出门时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尴尬情形了。如今,不管天晴下雨,人们都可以衣帽整洁地串门、上学。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偏僻的独家小院中喂养的家畜再也不要担心
因道路不通而卖不出或被黑心老板狠心砍价了。
我们在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首次太空漫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太空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太空中首次飘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而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圆满结束,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的历史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紧接着是我们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即将闪亮登场,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向世界再次宣告,中国已经真正的繁荣富强了!今天,我们迎来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庞大,我们的祖国,将迎来大好时光!欣喜,在于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更强大!上述的种种情况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也就不会如此受惠。所以,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以前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现在更是无法担负重任,但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就不辜负党和祖国的恩情。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
--谈谈我家乡的变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始了以清理“左”倾思想为重点的拨乱反正工作,邓小平老人正式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浙江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历程。
90后的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对于改革开放政策很好的发言者,毕竟我没有经历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无法十分形象生动的表达那种最真实的感受。而我下文的表述,仅仅是我在爷爷奶奶这些老一辈的人口中所听到的事迹和变化以及在网上搜到的一些实际的数据资料和我在18年成长过程中所看到的一切。
记得还小的时候,爷爷就一直说改革开放好啊!是国家领导人好、国家政策好,说实话,我完全没有这样的体会,或许那时还小,也或许只有经历了当年的变化,才会真正有体会吧!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来,浙江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提高。经济方面有了显著提高,政策上坚持贯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团结奋斗。创业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光辉成就。通过改革开放,浙江省真正的崛起了。
改革开放,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浙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开发较早,历来是我国农业、商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的誉称,自然也受到了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
下面我通过下述方面对于改革开放后浙江的变化进行全面的阐述。
(一)、人民的生活方面:
(1)衣:爷爷奶奶结婚的时候,还是大队里的集体婚礼,他们参加的婚礼和穿的礼服都极其普通。还记得奶奶和我说,他们当时穿的是那种像中山装一样的衣服,现在还保留在他们的衣柜里,他们的衣服是用布票去买布然后去裁缝店做的。当时人民生活的衣服,也是色彩单一和形式样式单一,大家出门的时候身上都有补丁。
可现在,人民大众的衣服形式多了,色彩丰富了,现在的人结婚都有婚纱和西装了,现在的西装更是普通的着装了,甚至可以说是至少每个人都有一套。现在的服装,有韩版的、有日系的、有蝙蝠装、有紧身雪花裤等等,一切的一切服装的变化都在生动体现着改革开放所为我们带来的巨大成就。
(2)食:以前单一的食物和中国传统式的餐食,是大众每日必备的,清一色的菜和清一色的酒席,没有什么装饰和花样,也没有什么外来餐食的引进。
改革开放后,请客吃饭都去了酒店,孩子生日就去KFC、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店里,如今外卖更是变成了家常便饭,去吃一顿牛排和
火锅也不足为奇。时代发展了,地沟油也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的隐患也值得人民好好考虑。
(3)住:爷爷奶奶那个时代的时候,住的还是茅草搭的矮平房,有一个水泥的平房就已经是属于上层阶级了。那样的房子没有很好的透光和透风性,会压抑人的心情,下雨天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可现在,广大的老百姓们都住起了商品房甚至是洋房型的别墅,如今这样的楼房已不在是人们心中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了。如今高涨的房价,买商品房则又变成了普通百姓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奋斗目标甚至是一辈子的目标,更多的人都成为了蚁族、房奴这样的“新人”。
(4)行:改革开放前,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是每个人家结婚的时候必备的嫁妆,出门都是用船或没有水的地方就直接用步行,结婚的时候更多的是用踩脚踏车的方式,新娘就到了新郎家了。火车在当时也是很稀奇的事了吧。
可现在,满大街的轿车,面包车,公交车,私家车,电瓶车什么都有了,时代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铁和动车产生了,如今的街道,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困扰着政府和人民,就像什么事有弊也有利,科技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会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困难和隐患。
(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部分内容摘自于网络)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1978年到2005年,浙江省经济总量从124亿元增加到13438亿元,从全国第12位跃居第4位,年均增长
率达13.1%,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其中“十五”时期年均增长
12.8%,比全国同期高4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均增长11.8%,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2005年人均GDP3382美元,居全国省区第一位,成为全国各省区中首个人均GDP超3000美元的省份。
工业化水平居全国前列,产品竞争力较强。到2004年,浙江省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工业化水平仅低于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省。据国家统计局对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532种最终产品调查,浙江有56种产品产量名列全国第一,42种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超过30%。2005年在规模以上制造业30个行业中,浙江有18个行业主营业务占全国同行业10%以上,11个行业实现利润占全国比重15%以上,其中有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0%,利润超过25%。
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就业比较充分,社会比较安全稳定。2005年浙江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居全国第四位,省区第一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83.4%,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全省城市化率达55%,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4%,连续3年居全国第四,省区第一;居民人均寿命74.97岁(2004年数据),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浙江还是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就业比较充分,同时还吸纳了800万省外劳动力。每亿元GDP劳资争议案件受理件数2002年以后开始下降,目前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30%左右。另据国家统计局测评,浙江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从2004年的92.33%,提高到2005年的96.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9个百分点。短短的27年时间,浙江省从一个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省、经济大省。1978年浙江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3.4%,2005年达到
7.33%;人均GDP水平仅为全国的0.87倍,2005年达到全国的1.96倍。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全面进步,成功地走过了发达国家或地区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从全国的中游走到了前列,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以上数据内容是摘自于网上真实数据)
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国名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经济起飞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杭州湾跨海大桥、秦山核电站、北仑电厂、金温铁路、沪杭甬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使浙江的经济快速腾飞。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毅力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在这30年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浙江的振兴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浙江现在经济、政治的腾飞,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改革开放的政策的提出,对于浙江日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革,人才的涌现,都是浙江改革开放的灵动体现。
我是浙江嘉兴嘉善的,开放后,嘉兴作为第二批进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也在许多地方进行了改革,嘉兴的五芳斋粽子已经闻名于全国,而嘉善的西塘是作为旅游景点作为经济开发的项目,这几年,我目睹了西塘的变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都涌到西塘去旅游,西塘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驻足观赏,那里的水乡那里淳朴的民俗都是不可忽视的法宝。而西塘的旅游的发展同样是受着改革开放的庇佑而逐步成熟的。大云是有名的花卉之乡,以牡丹最为著名,每年一度的牡丹花卉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展商,那边的拳王农庄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酒店、温泉、花园一系列的基础设施的跟进,使大云的经济高速发展。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对于我们浙江是一个契机,面对于改革开放的大浪潮,我们不能阻止,我们唯有继承和不断发展,争取建设更优秀和更美丽的浙江。衣食住行、经济、政治、基础设施、工农业的发展,所有的一切,浙江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和进行之中,衷心的祝愿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以后,浙江会建设的更好,嘉兴会变得更美,嘉善会变得更给力!